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總結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總結書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科室護士培訓總結 護士培訓總結篇一
精神病專科醫院護理工作是一個多么神圣而偉大的職業,它肩負著救死扶傷的重擔,我們醫護人員是拯救被病魔纏身病人的天使,是能讓他們擺脫病痛,重獲健康的希望.所以,我們要更加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務于患者。記得醫學會李仲宏會長在給我們講授(如何做一個好的醫護人員)的時候,他對我們這樣說過,走好醫護職業生涯第一步要先熱愛醫務事業,無償獻身于醫務事業,護理人員要具備“愛心、仁心、細心、耐心、責任心”的態度從事臨床工作,要以“慎獨”精神要求自己,以愛心、同情心、責任心對待病人,做到態度和藹,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盡自己所能減輕病人的痛苦。其次,就是做到:1、培養應變,應急能力,2、不斷學習,善于總結,3、鍛煉實際操作能力,4、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5、做到“四勤”手勤、腿勤、眼勤、口勤。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堂課是護理部王莉主任給我們講授的(護士禮儀),她講到“護士良好的形象不僅使醫院給公眾留下深刻印象,同時也是醫院整體形象的關鍵之一”,人們說,看人先看臉,見臉如見心,面部表情是寫在臉上的心思,微笑服務不僅是禮貌,它本身就是一種勞動的方式,是護士以真誠態度取信于病人的重要方式,微笑是無價的,勝過千言萬語,它不花費錢財,但可以帶給病人萬縷春風,可以讓新入院的病人消除緊張和陌生感,被親切感代替,可以使臥床重病人消除恐懼焦慮,被信任感代替,可以使老人孩子消除孤獨感,被善良的親情代替,產生尊重和理解的良好心境,縮短護患間的距離,所以,護士真誠的微笑,表現出對患者的尊重、理解和同情。
護士良好的儀表儀容如:亭亭玉立的站姿展示護士挺拔俊秀,穩重端正的坐姿顯示護士謙虛嫻靜的良好教養,文雅美觀的蹲姿顯示護士職業的素養,輕盈機敏的步態走出護士的動態美,這些都能體現出護士良好的禮儀修養。
俗話說:“不學禮,無以立,”試問現代社會哪個無“禮”行業可生存、發展?我們護理和我們醫院憑什么得到社會的認可和病人滿意?所以,禮儀能表達護理人員的文化素質,打造護士完美社會形象可樹立醫院行業口碑。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醫療衛生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護理服務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打針、輸液、發藥等單純的護理工作,而是越來越注重為病人提供全身、全方位的優質護理服務,護士各種服務除行業技術外,言行舉止也是充分體現對病人的關心、照顧,因此,面對未來的醫療競爭和社會需求,護士禮儀能表達護理人員的形象,贏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最后,我想說的是因為市三院良好的醫院文化,嚴謹的帶教老師和負責的領導班子,我愿意留在市三院,在院領導領導下,立足本職工作,遵守醫院各種規章制度,踏踏實實工作,決不辜負醫院對我們的期望。
科室護士培訓總結 護士培訓總結篇二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長,護理專業的職能也有了很大的拓展,使得護理工作進入了一個加速專業化發展的階段,對護理的要求也提高到了專科化的高度。20xx年2月29日,我很榮幸的參加了由成都婦女兒童中心醫院舉辦的第七期母嬰專科護士培訓班。培訓由成都婦女兒童中心醫院醫院的醫療、護理專家們給我們辛勤教導。課堂上他們毫不保留,講課生動具體,我們很輕松地掌握了產科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各種危重癥、并發癥的治療與護理。時至今日,2月29日—3月18日為期3周的理論學習已圓滿結束。這期間的理論知識灌輸,豐富了我的理論知識,使我受益匪淺。改變了我對產科工作的認識。作為一名母嬰專科護士,不但要掌握產科護理基本知識,還要掌握好產房的相關知識及新生兒的護理知識。
專科護士是指在某一特殊或者專門的護理領域具有較高水平和專長的專家型臨床護士,中文通常翻譯為臨床護理專家,以區別于不同專科工作的普通護士。此次母嬰專科護士培訓為期3個月,其中包括理論教學3周,臨床實踐10周(病房8周;產房2周)。現將培訓學習情況匯報如下:
理論學習共42個題目共累計87.5學時。課程包括專科護士培訓要求、護理管理方面、專科理論知識、專科操作技能、孕婦學校、孕產期心理護理、孕期營養與體重管理、母乳喂養咨詢技巧等豐富的理論知識。通過老師們精彩生動的授課使我對產科專科護士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認識到作為母嬰專科護士,需要掌握全方面的知識。現將授課體會總結如下:
(一)母嬰咨詢:
通過沈靜老師和代明月老師理論的講解及課堂上分組模擬母嬰咨詢場景。讓我知道了作為一名母嬰咨詢師,不僅要掌握豐富的專科理論知識,還要掌握心理咨詢技巧,才能有效地幫助媽媽們解決母乳喂養的問題。在母嬰門診咨詢這方面,自己在心理咨詢方面還有所欠缺。回院后不僅自己要學習心理咨詢方面的知識,還要做好科室護理人員心理咨詢技巧的培訓。計劃在下半年選派科室已經取得母嬰專科護士證的護士到成都婦女兒童醫院學習母嬰咨詢師。
(二)護理管理:
謝惠瓊老師講述了產兒科護理質量管理基本方法及常用工具,讓我了解到pdca方法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運用;王玉瓊老師講述了品管圈在護理持續中的應用以及評判性思維。使我認識到品管圈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運用以及評判性思維在護理中的應用,特別是王玉瓊老師在講課中提及到的科學思維培訓班,如果有機會參加就更好了。王鑫老師講述了關于臨床帶教的培訓方法與技巧,讓我認識到在護理人員分層級多元化的培訓的重要性;沈靜老師講述了如何做好基層護士長,讓我懂得了作為一名護士長所要具備
的素質及能力,包括領導力的五個維度。老師們講授過程中運用生動的例子和提問的方式以及參與互動的模式讓課程內容變得貼近臨床,貼近實際,從而更好地提高了學員們聽課的積極性。
(三)產科基礎知識:
魏素梅老師講述了妊娠期生理及母體的變化以及肩難產的處理方法,讓我進一步的加深了骨盆的結構及妊娠期母體的生理變化;張軼嵐老師講述了分娩期婦女的護理,使我掌握了分娩的機制,也讓我對產房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還有其他老師講述的內容包括妊娠期出血的護理、妊娠期并發癥的護理等等,老師們運用平時生活中的實例讓我更生動的了解到產科護理的基礎知識的內涵及意義。
(四)操作技術的培訓:
新生兒的窒息復蘇、胎心監護、產后康復訓練、產科常用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新生兒智護、沐浴、撫觸等,讓我見識到不少新技術新項目。
(五)其他方面:
包括孕產期心理護理、孕期營養及體重的管理、ppt的制作方法及技巧、論文的撰寫、孕婦學校的課程設計與管理、產科預防院內感染的措施等讓我受益匪淺。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增強了自信。產科專科護士需要掌握孕前、產前、產后等一系列護理技能及保健知識。通過這一個月的理論知識學習,我的護理技術、法律意識、科研能力等得到很大提高。我對產科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各種危重癥、并發癥的治療及健康教育等專科知識有了系統認識,擴展了知識面,提高了專業能力。讓我知道原來我可以做得更好。
(一)特三病區(8周):
1、充分體現專業特點:嚴格交接班。晨會交班后,護士長帶領全體護理人員查看病員,并指出該患者的護理要點,讓責任組長重點注意該患者的護理要點,責任組長再向本組的責任護士進行分工,在工作中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讓護理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每一班都會仔仔細細的將孕產婦及新生兒的各種情況交代清楚,每一項治療護理工作嚴格的按照流程來執行,分工明確。查對制度貫穿在各種治療護理中,查對時采取讓患者參與其中,用詢問患者姓名+住院號的方式,并再次邀請患者查看是否無誤才進行操作,這樣有效地避免了差錯事故的發生。我從中感受到護理專業的規范性和嚴謹的工作態度,無論任何時候都應該嚴格護理操作規程來工作,堅守好自己的職業操守。
2、各種護理記錄規范:各類護理記錄單主要是用表格形式來記錄,讓病情觀察記錄簡明扼要。新生兒和患者家屬交接記錄單從入院到出院有兩次交接,每次同寶寶父母交接時責任護士會仔細的從頭到腳與家屬再次核對寶寶的信息及外觀有無畸形,皮膚有無紅疹等,確保了護理安全。
3、團隊合作精神強: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把科室床位分成4個組,每兩組由一個責任組長負責,每組負責一定數目的病人(根據床位數而定),大家在平時工作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為孕產婦及新生兒做好各種治療、護理、宣教,主動做好各種護理的同時與病人交談,密切維護好護患關系,深得患者及家屬的好評,5月10日特三病區全體護理人員獲得錦旗一面。
4、健康教育有特色:每天下午都會有一名責任護士到新生兒沐浴室向家屬們演示如何護理寶寶以及講解產婦的護理注意事項。讓家屬們懂得回家后如何做好產婦及寶寶的護理。
5、手衛生執行到位:護士長每天查房的時候每查完一名患者都會用免洗洗手液消毒雙手;責任護士在做每項操作后都會用免洗洗手液消毒雙手,這樣有效地避免醫院交叉感染。
6、護理教學管理有亮點:業務學習、護理查房、應急演練的題目會用一面小黑板公示出來,然后按照計劃進行。讓我覺得為之一亮的是特三的應急演練。各種應急演練一般一季度一次,本季度演練的題目是嬰兒被盜及消防演練。各種應急演練可以鍛煉大家在遇到類似情況時如何有條不紊地處理,特別是讓低年資護理人員學到很多應急知識,有效地保障了護理安全。
科室護士培訓總結 護士培訓總結篇三
本年度,根據護理學科發展方向及醫院護理人員培訓的目標,制定并落實病區培訓計劃,各項培訓計劃能如期完成,我科護理人員整體素質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達到培訓目標要求,也逐步向規范化培訓邁進了一步。
告訴護士護理工作與病人的生命息息相關,護理質量的高低是保障病人安全的首要條件之一。護士的'業務水平直接影響著護理質量。在科內努力創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適時,適地開展各種學習活動,把如何提高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作為管理重點來抓。
采用授課、演示、討論等方法,使培訓工作更具有科學化,做到“學有所用”。本年度共舉行了業務小講課12次,護理個案查房12次,基本技能培訓及專科技能培訓15項,急救知識及技能培訓4次。針對護理人員急救反應薄弱還重點培訓了簡易呼吸囊及多人急救技能的配合。
由護士長擔任組長,護理骨干組成一支培訓組織。根據學科發展要求和護理人員自身特點設定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且定期對培訓開展工作情況進行督導,不斷探討和完善各種培訓方法,把實用性、有效性作為培訓的目標。
我科目前有規范化培訓護士對象為2人,基本上達到了規范化培訓的要求,能運用護理程序為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常見病)。但由于培訓水平不高以及培訓對象的進取心不強,限制了培訓對象業務水平的提高。表現在基礎知識不扎實,基本護理技能不熟練,專科技能水平不高等,在人員培訓上缺乏一套科學、有效地辦法,培訓人員往往精力不足,難以逐一落實和開展。面對種種困難,培訓小組不氣餒,認知到培訓教育任重道遠,決不能松懈。在正視自身缺點的同時努力改進培訓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年度護士“三基”理論知識達標率為99%,基本技能合格率100%。
同時努力為護士外出學習創造機會,使護士能了解護理學科的發展動態。定期組織人員學習國內外的先進護理經驗,拓寬人員知識面。
積極推進優質護理服務,實行責任制護理,護士分管病人,幫助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完成生活護理,幫助護士正確定位基礎護理,保證生活護理落實到位。
1、缺乏對培訓效果的評估,有落實不到位的現象。
2、護理人員精力有限、學習的自覺性不高。
3、缺乏新業務、新知識的開展。
4、年輕護士較多,操作水平較低,缺乏工作經驗,對安全護理存在一定的風險。
5、優質服務部分工作未落實到位,護理人員配備不足,部分生活護理未能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