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作或學習進行到一定階段或告一段落時,需要回過頭來對所做的工作認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績,找出問題,歸納出經驗教訓,提高認識,明確方向,以便進一步做好工作,并把這些用文字表述出來,就叫做總結。總結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總結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總結書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寒暑假社會實踐總結篇一
小組成員名單:
(通常包括以下幾部分)
一、 調查目的
二、 調查方法
三、 調查實施
通過用圖表、數(shù)字或文字說明,對問卷中的問題進行分析。通常要對問卷中的每一問題進行說明。
(結論和建議,本次調查得出哪些總結論,對以后有何建議。)
1、 下面是一范文,大家可以學習下,但是沒有圖表。后面
還附有他們本次調查的問卷。
2、 以前用的那本教材上有篇調查報告的范文,寫的非常
好,有這本書的同學可以參考下。
市場調研與分析,浙江人民出版社,沈淵主編,p307
目前投資方向
投資在總資產中所占比例
投資時關注的信息
獲得投資信息的途徑
影響投資決策的因素
投資所遇到的主要問題
對目前投資收益的滿意狀況
重新選擇投資的方向(期望投資)
本次調查歷時一個月(20xx/11/27-20xx/12/27)。
年的居民。
調查實施時間為12月7日至8日,調查方法為街頭攔截式訪問。根據(jù)實際 個。
此次調研發(fā)放問卷220份,收回217份,有效問卷為185份,問卷有效率為 85、3%。調查實施自始至終都進行了嚴格的質量控制,督導員(由調研所核心成 員擔任)對調查過程進行了全過程檢查、督導,并對完成的問卷進行了100%的 檢查,實施主管對驗收后的問卷進行了30%的復核。數(shù)據(jù)處理和制圖、制表使用spss和excel軟件。
在185個有效樣本中,男性為122個,女性為63個,男女比率約為2:1。 被訪者年齡大體集中在55歲以下人群中,其中35歲以下的占51、9%,36-45歲的占29、2%,46-55歲的被訪者占14、1%。
被訪者職業(yè)分布廣泛,但主要集中在個體工商業(yè)者(28、1%)、一般職工職 員(26、5%)和企業(yè)中高級管理人員(21、6%)。
本次調查對象的收入水平處于中上等水平,其中家庭月收入為800—3000元的被 訪者占70、9%,3001元以上的為23、2%。
(圖表略)
有絕對的優(yōu)勢,有77、3%的被訪者在該方面有一定數(shù)額的投資。而“保險”在近 幾年被當作一種新型的理財方式已經被相當數(shù)量的人接受,在本次調查中,有 50、8%的被訪者有該方向的投資。另外,“期貨”、“實業(yè)投資”和“房地產” 也占有相當?shù)姆蓊~,分別有24、9%、22、7%和20、0%的被訪者在這些方面有資金投 入。
在年齡結構上,除卻上述結論,在各個年齡層都有相對于其他年齡層的較為 突出的投資方向。35歲以下的被訪者對“外匯”有投資的比例(8、3%)明顯高 于其他(2、2%);36~45歲的被訪者對于“實業(yè)”相對青睞(33、3%);而46~55 歲的被訪者則對“債券”(11、5%)和“房地產”(26、9%)的熱情相對較高。 (圖表略)
本次對于“投資在總資產中所占比例”的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居民都將 一部分為數(shù)不小的資產進行投資,用錢生錢,提高自己的資產總量。其中,投資 份額為20%以下的被訪者僅有21、4%,而占到21%~50%比例的有接近一半(47、1%), 投資份額多于一半(51%~80%)的被訪者有22、5%,與相當少的基本持平,而將 幾乎全部的資產(81%~100%)都用來投資的被訪者只有6%。
投資數(shù)額的大小取決于很多因素,個人的偏好、總資產的數(shù)目、宏觀環(huán)境的 變化等等都是原因,對此,我們將在以下的調查結論中進行進一步的解釋。 (圖表略)
36、8%的被訪者支持此項。而投資者們對相關的“投資咨詢機構的信息”則持不 信任的態(tài)度,僅有5、9%的被訪者選擇了此項。
(圖表略)
在對不同收入層次的被訪者的進一步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家庭月收入在
20xx~5000元的被訪者對“政府的政策法規(guī)”的參考度最低,只有38、0%;而家 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被訪者則對“利潤回報”更加重視,他們中有78、9% 選擇了這一項。
(圖表略)
而在不同年齡層次中,年齡在46~55歲的被訪者更重視“政府的政策法規(guī)” (53、8%),在清一色的“利益第一”中顯得從容和理性。
(圖表略)
同時,投資者在這個方面也存在性別上的差異:女性對于“行情走勢”的信 任度(52、4%)要遠遠高于男性(28、7%)??磥?,女性的判斷相對于男性來說更 加依賴比較直接和表面的信息。
(圖表略)
寒暑假社會實踐總結篇二
新聞與傳播教育在國內超常規(guī)發(fā)展,原有開設新聞專業(yè)的“老牌”院校,如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新聞教育規(guī)模不斷擴大,各地方院校也紛紛開辦新聞專業(yè),中國最著名的兩所高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也分別于20xx年、20xx年開設了新聞與傳播學院。1994年以前,國內有新聞學類專業(yè)點66個,而目前已經有專業(yè)點230個以上。據(jù)估計,目前全國新聞專業(yè)本、??频脑谛I藬?shù)達到4―5萬人。有關專家指出,新聞學屬社科類專業(yè),高校投入成本較低,普通高校、民辦高校以及二級學院都能很快上馬。因此,各高校紛紛開設,學生總數(shù)迅速膨脹。
因為體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新聞專業(yè)教學方案很難做到跨學科、跨專業(yè)。,新聞實務界對人才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媒體需要的是既能采寫、又有創(chuàng)意,既會新聞、又懂管理,既懂媒體、又懂經營的復合型新聞人才。高校的培養(yǎng)目標同市場的需求有不小的距離。
新聞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主要是滿足傳播媒體的需要。近年內,國家對新聞傳媒,特別是報刊雜志進行整頓,傳媒業(yè)基本上維持現(xiàn)有規(guī)模,對新聞類畢業(yè)生需求量有限。據(jù)調查,北京、上海、廣州等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傳媒對本科畢業(yè)從事一般新聞采編工作的人才需求量已接近飽和,今后不再錄用大專層次的畢業(yè)生。同時,各類非新聞專業(yè)畢業(yè)生也蜂擁至媒體希望分一杯羹,很多媒體也更愿意錄用具有經濟、法律等專業(yè)知識的畢業(yè)生。
目前人才市場對新聞人才的要求更高了,新華社等知名媒體接收畢業(yè)生時,明確要求碩士以上學歷,此外還要過五關斬六將層層筆試、面試。據(jù)了解,北京青年報每年招聘記者,報錄比在50∶1左右。目前來說,傳媒業(yè)對新聞類學生需求量有限,就業(yè)前景并不是很看好。
我自身條件相對而言在完成新聞學原理、中國新聞傳播史、新聞采寫等基本的專業(yè)課程外,還要學習一系列必修的課程,留給自由選擇課程的學分、自由使用的時間都很少。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其他學科了解甚少,可以說是更加偏向理論應用,實踐方面較少涉及到。另一方面,在社會上新聞實務界對人才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媒體需要的是既能采寫、又有創(chuàng)意,既會新聞、又懂管理,既懂媒體、又懂經營的復合型新聞人才。自己目前來說可以進行簡單的新聞采寫編排,但是對于難度高深的專業(yè)性領域和學術領域無法進行著手報道。新聞功底較為薄弱,在看待事物角度是有所欠缺并不能真正挖掘到新聞真正有價值的方面。
這里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本專業(yè)就業(yè),另一部分是跨專業(yè)的專業(yè)道路。本專業(yè)就業(yè)相對說條件要求高,就業(yè)難度相對來說大一些。我的專業(yè)最對口的職業(yè)無外乎是在報刊和電視臺工作。但只在這里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選擇在電視臺工作的話里面分為編制體內和非編制。每一年都有很多人想要進入電視臺競爭壓力大不說還有托關系才能進這種好單位,因為近電視臺要么自身條件特別優(yōu)秀要么就是家里有所謂的關系。第二個就是進入傳統(tǒng)媒體。如報刊和廣播等。但是現(xiàn)在發(fā)展的趨勢明顯是新媒體和自媒體的逐漸壯大,傳統(tǒng)媒體在受打壓的情況下不得不進行自身的完善做得更加具有專業(yè)和深度性。我們作為剛剛畢業(yè)的大學生眼界和能力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報刊企業(yè)很難會選擇我們。新媒體和自媒體又因為量大和快速的接收方式并不會受到專業(yè)影響,因為簡單所以人人都可以參與自媒體行業(yè),這些現(xiàn)象造成了我們這些能力不足單月有這專業(yè)知識學生的尷尬。因此我選擇非專業(yè)的專業(yè)就業(yè)之路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1) 高校教師 因為新聞傳播學既具有理論的成分,又很實務,因此就業(yè)的前景也非常廣闊,其屬新興學科正處于迅速發(fā)展之中,極缺高校教師,因此研究生畢業(yè)后即可進入高校教書,或者科研咨訊機構進行理論研究。
(2) 網絡編輯 據(jù)統(tǒng)計,目前我國的網絡編輯從業(yè)人員有近300萬人,而傳統(tǒng)新聞從業(yè)人員只有75萬人,網絡媒體從業(yè)人員已經從規(guī)模和數(shù)量上超過傳統(tǒng)媒體。
(3) 線下刊物編輯 在網絡時代,現(xiàn)實中的一切活動幾乎都可以通過網絡實現(xiàn)。但網絡信息也有到達率不足的問題,于是很多網站在發(fā)展壯大后都開始創(chuàng)辦線下刊物。上海壹報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chuàng)辦的《文化藝術報。城市壹報通》就是一種匯集線上信息的線下刊物,它是一張集眾多分類廣告信息為一體的實用型報紙。
(4) 企業(yè)刊物編輯、記者 出于發(fā)展的需要,現(xiàn)在很多企業(yè)都會辦一些不定期的刊物,這里也是傳媒人才的用武之地。當然,即使這些非專業(yè)的就業(yè)領域找工作相對而言更為寬廣一些。但是自身也要努力擴充知識儲備量。只有好的知識儲備量,才能在就業(yè)競爭中脫穎而出。
新聞專業(yè)是近年高考中的熱門專業(yè)。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為例,該專業(yè)的錄取分數(shù)超過了英語和法學,連續(xù)幾年穩(wěn)居文科類專業(yè)首位,近幾年報考該校的文科最高分考生,高校的新聞專業(yè)如此火熱的情況下遠遠大于社會上人才需求的數(shù)量。所以應當另辟蹊徑,可以尋找與本專業(yè)相關的工作職位,這樣在就業(yè)時可以更加應對時代變化的大流。
(1)道客巴巴就業(yè)前景分析
(2)知乎網站
寒暑假社會實踐總結篇三
社會實踐是每一個大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師范生社會實踐報告)我們在實踐中了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后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我進入大學以來的第一個學期,當然,也是我第一次經歷社會實踐。
寒假我回到了家鄉(xiāng),為了使自己假期過的充實,自己獨立的去找了一份工作是中國移動通信的(專營店),其實也算是營業(yè)員。因為移動網絡很多方面用的就是非完全電子商務。在那工作我沒有說我是實習生對公司的人來說我是一個走出社會的人了,給我的壓力是自己要像有社會經驗的人一樣。幸運的是,在我努力學習下,很順利的和同事相處,工作也投入了其中。我的工作主要是辦卡,充值和業(yè)務咨詢服務。
經過一段時間后,自己常常出現(xiàn)錯誤,粗心大意,馬虎了事,心浮氣躁。而且也接受了批評,這使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一樣,需要有恒心、細心和毅力,那才會到達成功的彼岸!社會實踐活動帶給我們的是欣喜,喜悅。在實踐活動中我們感受到自己的微薄,體會到整個社會強大的凝聚力。一方面,我們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學習,充實了自我,增強了口頭表述能力,與人交流,真正地走出課堂。如何服務大家,享受自己的成果,使自己陶醉在喜悅之中,有時會很累,但更多的感覺是我在成長,我在有意義地成長,在這之后,我明顯地發(fā)現(xiàn)自己變開朗了,雖然我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改變一些東西,但如果再多一些人呢,整個社會共同努力,這才是動力之根本,動力之源泉;另一方面,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沒有經驗,沒有與人交流的口才。
說實話,對于這種實踐活動,我并不十分清楚其真正的意義。可是對于一個大學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戰(zhàn)是一種基本的素質。于是,我?guī)е闹械膯柼?,踏上了社會實踐的 道路 ,也結束了這個實習階段。在這次會計實習中,我可謂受益非淺。僅僅的一個月實習,我將受益終生。這一次的實習雖然時間短暫,雖然接觸到的工作很淺,但是依然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和經驗,這些都是書本上無法得來的。通過實習我們能夠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這個社會的方方面面,同時給自己在新的學期定下了目標,能夠讓我更早的為自己做好職業(yè)規(guī)劃,設定人生目標,向成功邁進一大步。
我打過工,知道學生打工很不容易。學生是廉價勞動力,有的公司很江湖,我們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還少給,有的是托著不給,還有的干脆就不給了。
說句老實話,其實我是很想干這行的。不就是告嘴皮子混飯吃嗎,那還不容易?可轉念一想,還是不行,只因為自己面目猙獰。加上五短身材,我的哥們一致要求我不要去現(xiàn)丑。說是影響市容,極易讓外國游客對廣州產生誤解。我知道什么叫金玉良言。什么叫忠言逆耳。為了顧全大局,推銷也只好作罷 說實話,推銷實在太苦了。我怕我受不了。
我寒假每天早晨7:00起來,下午6:30下班。聽聽元老們的工作經驗,慢慢的我干了將近一個月,教我一些有關公司的基本知識。我慢慢的開始進入工作狀態(tài)。每天對象是電腦,一天下來,我的眼睛都成腫的了。打工可真累,我是深有體會呀!但是打工不僅可以增加收入,減輕家里的負擔,還可以通過打工鍛煉自己,培養(yǎng)各方面的能力。打工是人生歷練的過程,是人生很有意義的經歷。邊學習邊打工,收獲肯定會比在學校里一味讀書多得多。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只是古代讀書人的美好意愿,它已經不符合現(xiàn)代大學生的追求,如今的大學生身在校園,心兒卻更加開闊,他們希望自己盡可能早地接觸社會,更早地融入豐富多彩的生活。時下,打工的大學生一族正逐漸壯大成了一個部落,成為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顯然,大學生打工已成為一種勢不可擋的社會潮流,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在這股潮流中正悄悄發(fā)生著改變。
對于大學生打工,一直是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許多人的看法不盡相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模式,我們有理由走自己選擇的人生路,只要把握住自己,掌握好學習與打工的分寸,肯定能把大學這個人生階段過得豐富多彩。
打工的途徑或者形式多種多樣,只要是對社會有益,對自己積累人生經歷有益,還能夠有少量收入,就可以毫不猶豫的參與其中。
老板對我很好,對員工們都很好,第一月雖然沒有學到多少東西,但是,我對公司的印象還是比較不錯。我會更加努力的去做。不會讓公司的員工失望的。
打工只是一種磨練的過程。對于結果,我們應該有這樣的胸襟:不以成敗論英雄,不一定非要用成功來作為自己的目標和要求。人生需要設計,但是這種設計不是憑空出來的,是需要成本的,失敗就是一種成本,有了成本的投入,就預示著的人生的收獲即將開始。 小草用綠色證明自己,鳥兒用歌聲證明自己,我們要用行動證明自己。打一份工,為以后的成功奠基吧!
不經風雨,怎見彩虹,沒有人能輕輕松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