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翡翠怎么樣形成的 翡翠是如何形成的篇一
翡翠在一定的溫度、壓力等外界因素的條件下(板塊碰撞縫合帶相對高壓低溫的成巖環境),形成翡翠中最重要的組分礦物——硬玉的晶體。由于初始溫度相對較高,形成的硬玉晶核數少,晶體粗大,導致晶間孔隙也較大。這時所形成的礦物集合體遠達不到寶石級,只能稱為硬玉巖。
顯微鏡下的翡翠晶體,具有穩定的化學成分、礦物組分和結構構造的硬玉巖,在板塊縫合帶西側形成斷裂,并受印度板塊擠壓影響右行走滑。受擠壓走滑產生的定向壓扭性應力影響,早期形成的硬玉巖開始接受動力改造。
變形的初始階段硬玉晶粒發生塑性形變,由于位錯滑動而產生亞晶粒,并在亞晶界上出現細粒的動態重結晶,形成糜棱一超糜棱巖;同時壓熔作用導致硬玉晶粒沿垂直壓扭應力面的方向定向生長,各晶粒間孔隙被很好地填補,透明度得到大大改善,翡翠最優的種分逐漸形成。
顯然,翡翠種分的優劣與其所受后期動力地質作用改造的程度密切相關。受到的改造越強烈,質地細化、種分優化的效果也越明顯。此后花崗巖脈沿斷裂帶的侵入帶來了致色元素cr3+,在適當的溫度下均勻地進入硬玉晶格,替代a13+而形成翡翠誘人的綠色。
成玉的翡翠有的還要經歷后期的改造。原礦曝露于自然界,遭受風化作用的剝蝕,脫落出來。礦體上部的翡翠長期在水巖反應的作用下,質量較好,它們最先遭受剝蝕而被搬運至山下堆積,再經過磨蝕等風化作用,就在翡翠的表面形成了特殊的風化皮殼,即翡翠的水石,而在原地則留下了結構松散的翡翠,即翡翠的山石。因此后期的改造作用很可能是導致翡翠水石質量普遍高于山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總之,翡翠是在特殊的構造背景下,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地質過程形成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數以萬年的形成與改造過程成就了令世人愛不釋手的優質翡翠,是大自然的造化成就了世間翡翠的絢麗多彩。
翡翠怎么樣形成的 翡翠是如何形成的篇二
1.地殼運動強烈的地帶。(例,盛產翡翠的緬甸北部霧露河流域正好位于印歐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帶的東側。
2.就是低溫高壓。低溫(100°c---400°c,高壓(5*10---7*10kpa只有在一定的溫度高壓下才能形成。
.地表深處有含
鈉長石
的巖石。只有這三條必備才能形成翡翠。翡翠常被用于作為工藝品,
首飾
以及鑲嵌類珠寶,被認為可以避邪、護身。世界上最大的翡翠重達33噸,是1982年再緬甸北部的叢林中發現,在1982年再緬甸仰光的國際珠寶展上亮相過。而最為著名的翡翠制品為慈禧太后的陪葬之物,兩個罕見的翡翠西瓜,皮綠瓤紅,當時市價為500萬兩白銀。還有兩個翡翠白菜,葉綠心白,也上有兩只黃馬蜂,菜心一只綠蟈蟈,當時市價為100萬兩白銀。總之,翡翠是在特殊的構造背景下,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地質過程形成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數以萬年的形成與改造過程成就了令世人愛不釋手的優質翡翠,是大自然的造化成就了世間翡翠的絢麗多彩。
翡翠怎么樣形成的 翡翠是如何形成的篇三
翡翠是一種以硬玉為主集合體,由無數細小晶體顆粒結晶組成,是在地質作用和風化作用下形成的礦物晶體,屬于一種硬玉,含有角閃石、長角石、鉻鐵礦等物質,呈現出白、綠、紅、紫等豐富顏色,以鮮艷的綠色為上品。
翡翠的形成條件比較苛刻,是在漫長的地質運動中,由硬玉為主的無數細小的輝石類礦物結晶形成的礦物,最后在風化作用下,形成的一種多晶結合體。
翡翠屬于硬玉,含有角閃石、長角石、鉻鐵礦等物質,顏色豐富多樣,常見的有白色、無色、灰色、綠色、紅色、紫色等,其中以顏色鮮艷的綠色為上品。
天然翡翠沒有經過任何人工處理,表面呈現出天然的色澤,用燈光照射可以看出內部明顯的纖維狀結構,在輕微的撞擊下可以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戴久了會越來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