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寫事篇一
夜靜了,我在窗戶邊看著天上的星星,遐想中,一個身影浮現在了我的記憶里,她就是我們小區的“美容師”——環衛工人。
炎熱的夏天,我自己在家,因為太熱,我下樓去買雪糕,可是正當我打開雪糕包裝,咬下一口時,發現我沒有拿錢,正當我十分著急的時候,那個“窮”環衛工人來了,看見了我,用媽媽般的聲音問我,“怎么了,小朋友?”她溫柔的聲音,把我們的距離拉近了些,于是我對她說了我的處境,環衛工人一聽,馬上從兜里取出錢,“嗨,我當什么事呢,孩子,快拿去吃吧”。
話語間,一股暖流匯入心底,我的記憶也翻回到了幾天前。
那天早上,我正要從地下室取出爸爸送給我的車出去玩兒,一位環衛工人手拿拖把從我身邊走過,因為太濕,上面的水濺在了我的新褲子上,那個環衛工人見了說了一句對不起就匆匆“逃走”了。我心想:一句對不起就沒事了?我這被子可是姑父從重慶給我買來的,先不說價錢,就是讓你給我再賠一條一樣的,你也買不到,所以你才“逃走”了,就是讓你給錢,像你這樣的的“窮人”也賠不起!
如今,就在那一瞬間,我覺得我們沒有深溝般的距離,只是我把“環衛工人”這個名子的位置定在了最低,讓他和我有了距離,只要我們看人平等、公平,人與人之間就沒有距離了。
天空中,星星閃爍著它的眼睛,呆萌地注視著我悄然間的轉變,它看到了我和環衛工人之間的距離從深溝化為了零,也看到了我的成長和蛻變。
寫事篇二
星期天上午,我同媽媽來到游泳館學習,這是我第一次來游泳館,所以還不太熟悉。廖老師告訴我,要想學會游泳首先要學會悶水,一聽到悶水這兩個字我便慌了神,心里有些害怕,媽媽鼓勵我說,沒事的,加油。
聽了媽媽的話,我終于鼓起勇氣把頭伸進水里,閉上眼睛,但是,我還是嗆了一口水,很難受,廖老師對我說,沒關系,先休息一會再說吧。
但是我心里還是不服氣,便鼓勵自己說,我能行,休息了一會又繼續練習,這一次,我慢慢把頭伸進水里,閉上眼睛,在心里給自己打氣,我能行,我能行,這一次,我真的成功了。
學會了悶氣,我開始學習游泳,廖老師鼓勵我說,加油,你能行的,我也在心里鼓勵自己,真的后來我學會了游泳,自己都無法想象。
我成功了,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人要是懼怕種種事情,他就會什么也不能忍受,今天,我終于學會了游泳。
從哪以后,無論我做什么事,我總是告誡自己:“我能行!”所以我一路的成長著。
寫事篇三
一個電話,每天在固定的時間響起,一響就是10年。這樣的事你也許會覺得莫名其妙,但它確確實實就發生在我身上。
我是個14歲的女孩,從我記事時起這個電話就一直陪伴著我。別的孩子在睡覺前都習慣聽搖籃曲,而我在每天晚上九點左右就會聽到“丁零零”的電話鈴聲,這成了我的習慣。無論我去哪兒,爺爺奶奶的這通電話是一定不會少的,它已經與我的生物鐘同步了。“丁零零……”你聽,電話鈴聲又響了。按鍵——接聽,這個動作我熟練得不能再熟練了。“孫女啊,你在做啥呢?”爺爺洪亮的聲音從話筒里傳來。他今年已經83歲了,身體很好,只是有點兒耳背,講起話來聲音很大。
“作業做完沒?”“看人與自然沒?”這幾乎是每天必問的問題。為了跟我有話說,爺爺投孫女所好,每天關注人與自然,我有時也偷偷地讓我爺爺替我看人與自然,然后把介紹過的動植物告訴我。“爸爸在家沒?”這個問題可是我爸爸的“軟助”,如果我說“還沒回來,出去應酬啦”,那爸爸的電話就一定會在第一時間響起。奶奶說話總是輕聲細語的,我每天跟奶奶的通話內容也很豐富,她會揀些有益的東西說給我聽。“要少吃油炸食品”、“每天一個雞蛋,一杯奶”、“粗糧有益健康”等,最后一句是,“明兒個來吃飯不?想吃點啥,奶奶給你做”。
10年,3600多天,這是一份怎樣的惦念、怎樣的愛呀!孩提時的我不懂,只顧著自己玩兒,有時竟然會不理不睬。漸漸地,我長大了,能體會他們的心,也愿意聆聽他們的愛。
我多么希望這電話會一直響下去……
文章以電話鈴聲為線索,用樸實無華的語言描述生活的片段。多處采用人物語言羅列的方式,如“作業做完沒?”“看人與自然沒?”等等,雖然只是簡單的羅列,但從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是爺爺奶奶深切的關愛。行文流暢,情感真摯,筆淡而情濃。
寫事篇四
小時候,哥把好吃的讓給我,我非常開心;幼兒園時,小胡把她拿到的玩具給我玩,我十分感動;小學了,小劉和老嚴在中午把他們的水果分給我吃,我感到自己身邊有很多朋友,特別幸福。
回味我成長中分享的快樂,最難忘的.是今年過年。
于是小嬢拿出她的墨汁和毛筆以及白紙,正準備寫時,被周揚姐姐叫住了:“不可能寫在白紙上吧!”“那怎么辦?”“有了,我們先用蠟筆將紙涂上紅色再寫吧!”于是,我們先剪出了幾張正方形紙,用紅蠟筆把他們涂得紅彤彤的。該我上場了,我握住毛筆定了定神,好不容易寫好了五張,于是我們就排成一排去送小嬢的鄰居。
那一次讓我明白,自己快樂時,不要忘了別人,分享快樂最快樂!
寫事篇五
從小,我就把自己的生日記得那么牢,而且總盼望著生日那天的到來。因為一旦到了生日那天,我就會擁有各式各樣的禮物,插著若干根蠟燭的蛋糕,還可以和來慶祝生日的小朋友痛快地玩。
而媽媽在廚房里忙了活,就坐下來微笑著看著我們玩,看著我們吃,好像吃蛋糕是她,過生日的也是她。
可是,盡管媽媽把我的生日記得多牢,我也從未記得媽媽的生日。在記憶中,媽媽也不曾為自己慶祝過一次生日,任憑著生日在枯燥的搓衣服的“唰唰”聲中一次又一次度過。
曾幾次,我也默默地下了決心——一定要給媽媽過個像樣的生日。
終于,在去年的3月19日那天,我把握住了機會,偷偷買了一張普通的賀卡,放在了媽媽的皮包里。因為我不會做一桌菜,也沒有錢去給媽媽買蛋糕。
一直等到晚餐時,媽媽也沒太多的反應,無一絲欣喜。我多次要告訴媽媽賀卡的秘密和今天是特殊的日子,可又把話咽了回去——說不定媽媽是在考驗我呢!
可是我猜錯了,媽媽什么也沒說,直到吃完飯收拾桌子。她還經常看看一直望著她的我,感到莫名其妙,問我有什么事。
我望著媽媽,點了點頭。我明白了為什么沒有蛋糕,媽媽也會感到如此開心。
因為這張賀卡包含了我所有的心意!
是啊,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