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日記50字 端午節日記一年級篇一
端午節來啦,你們可不知道我期待這個端午節有多久了?所以,隨著今天一天的開始,我都感覺我的身上披了彩虹,整個人都無比的興奮。
端午節這天,還是我的外婆生日呢。今年的外婆有八十的高齡了,并且家人們還決定要在今天來給外婆祝壽。所以,今年的今天注定就是熱鬧的一天。
我和爸爸媽媽在端午節的前一天就來了外婆家,隨著今天的來臨,不同地方的親人們都陸陸續續的來了外婆家。才剛半上午,外婆家里就熙熙攘攘的非常熱鬧。我最開心的是很多我的伙伴們也都來了外婆家,許久沒見面的我們一下子就又重新玩在了一塊。
今天中午來外婆家吃飯的人很多,屋子里,屋子外都擺上了餐桌,也都坐滿了人。并且在就餐的時候,大家還一起站起來給外婆祝壽,外婆一直都是笑容滿面的。
今天是外婆的生日,還是端午節,自然餐桌上都少不了粽子。午飯的時候,我是和小伙伴們坐在一桌的,我們每人一個粽子,一下子就將碗里的粽子吃光,吃完之后,我們都還意猶未盡。
午飯之后,很多人都回去了,最后在外婆家留下來的人都是很親的親戚。今天晚上的時候,大家還一起坐在一桌,又開開心心的吃了一頓。并且在今天晚上的時候,我還給外婆送去了一個我親手包的粽子,希望外婆會喜歡。
夜越來越深了,外婆家里的熱鬧也隨著深夜的來臨消散了,大家也都進了各自的房間睡覺。只不過,我還睡不著呢,滿是興奮的我還有點不舍這么快樂的一天就要結束了。今年的端午節可是真令我難忘呢,我期待明年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節日記50字 端午節日記一年級篇二
第一次包粽子,就像背著千斤重的貨物在茫茫田野下行走一樣,我覺得好困難。
往年的端午節那天,我原本不想去外婆家包粽子的,由于我事先還基本不會包粽子,于是就跑到舅舅家上網去了,我一直以為五顏六色的網絡世界最誘人。大約一個多小時吧,忽然就聽到媽媽的喊聲: “芪芪,別上網了!你趕快下樓來幫我們包粽子吧!”我嘟囔著答復:“不想。”媽媽依然問:“為什么不想上去包粽子?等我們弄熟了你就不要吃嗎?”由于過火迷戀于網絡,我對媽媽的責問生氣極 了:“我不會包,也不想學……”
過了幾分鐘,舅舅用威嚴的語氣把我叫下樓去包粽子,我才依依不舍地把電腦關機了。
在學包粽子的進程中,我總是一邊包一邊被媽媽輕聲責備:“包就包好一點,別這樣心猿意馬的。多看看,多問問,多學學,未來呀,外婆、我和你舅媽都老得做不動了,每年的端午節還不都是要你親 手包粽子嗎?”好可怕的聲響啊!我不得不默默搖頭起來。
粽子都包完了,她們包得既快又好,都是整劃一齊的。而我包的粽子卻是七歪八倒的,真是要多好看有多好看呀!后來,從來做事嚴謹的媽媽又把我包的粽子逐一拆開來,接著她更耐煩地教我重包一遍 ,直到把一切的粽子都包得方方正正為止。
經過這次考驗,我想:今后我會把粽子包好的,不管在哪個方面,我一定要想方設法超越他人,努力成為一個任何時分都是自食其力的`人。
真的,曾經讀到六年級,再過一年就上中學,我的確不小了,假如照舊沉浸于網絡而很少參與休息,那我什么時分才干成為懂事的鄉村女孩呢?
等待著——明年的端午節盡快到來!
端午節日記50字 端午節日記一年級篇三
x月x日星期x天氣x
“五月初五艾蒿長,千家萬戶包粽忙。粽香雖美難下咽,端午佳節思故鄉……”聽著這首《端午思鄉》,我們迎來了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呢?我被這個問題困擾了很久,今年,我特地查了一下資料,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端午節的背后流傳著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從前有個人叫屈原,他是楚國的一位大詩人。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他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是在農歷五月初五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而亡,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楚國百姓特別懷念這位愛國志士,擔心他的遺體被魚蝦所食,就朝江里扔粽子來喂食魚蝦……原來,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詩人啊!
今年端午節,我們家可熱鬧了。奶奶買了各種各樣的粽子,有火腿粽、豬肉粽、紫米花生粽、板栗肉粽,還做了一大桌好菜,豐盛極了!因為我很喜歡吃餃子,媽媽還給我包了許多餃子。晚飯時,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餃子放進嘴里,那味道讓我回味無窮。大家圍坐在餐桌旁,一邊品嘗美食,一邊聊著家常,互送祝福。
晚上,我們一家人開心地觀看端午節晚會。從晚會中我了解到端午習俗,不但有常見的賽龍舟、戴香囊、放紙鳶、掛艾草、拴五色絲線,還有祭龍、采草藥、打午時水、洗草藥水、祭祖等習俗。奶奶告訴我,這些習俗寄托著人們美好的祝愿。
“五月初五艾蒿長,千家萬戶包粽忙……”電視里傳來了《端午思鄉》的旋律,屈原的形象又在我的腦海中清晰起來,我將永遠記住這位偉大的詩人。
端午節日記50字 端午節日記一年級篇四
端午節“小懶蟲,快起來吃粽子嘍。”爸爸的一聲呼喚,硬生生把我從甜美的睡夢中喚醒了。
我一下想起來今天是端午節,可不能再睡懶覺了。于是連忙起床,到廚房一看,呀。鍋里煮了許多粽子和鴨蛋,地上還放了許多爸爸剛買回來的菜,有莧菜、萵筍、西紅柿、龍蝦、烤鴨、鱔魚,另外還有兩束艾葉。我好奇地問:“買艾葉回來做什么呀?用來驅蚊嗎?”
爸爸一邊把艾葉掛在門上,一邊笑著對我說:“是啊,艾葉的味道可以驅蚊。端午節把艾葉掛在門上,還有辟邪的意思。當然,這只是習俗和傳說,并沒有什么科學的依據。”這時,媽媽已經在廚房忙開了。聽到我倆的對話,她也湊趣地大聲說:“在南京過端午節,還要吃‘五紅’哦。”
我不解地問:“什么‘五紅’?”媽媽神秘地眨了眨眼睛,說:“到吃中午飯的時候,你就知道了。”
“五紅來了。”我剛吃完一個蜜棗粽,媽媽已經把香噴噴的菜端上了桌。原來,“五紅”就是炒莧菜、紅燒龍蝦、紅燒鱔魚、烤鴨,還有紅油鴨蛋。雖然一個粽子還沒有消化完,但是看到這些誘人的菜,我的肚子好像不知不覺又餓了,于是嚷嚷起來:“那快吃中飯吧。”“等一等。”爸爸在廚房大聲阻止我:“湯還沒有燒好呢。”原來,他又在做他的拿手好湯——西紅柿蛋湯了。
“好吧,”我拿起筷子夾了一塊鱔魚,邊吃邊說:“哈哈,那我們今天中午吃的可不止‘五紅’,而是‘六紅’了。”這時,我們全家都笑了起來。這個端午節真有趣,既吃到了美食,還學到了許多傳統知識。
端午節日記50字 端午節日記一年級篇五
日期:6月25日 天氣:萬里無云 心情:果然不是酸菜魚
端午節到了,今天我們做香包。
我把包裝袋打開,里面有一團潔白的棉花、又粗又長的白線、一張張精美的貼紙、一片土黃色的薄布,還有一根尖尖細細的銀針,針尖閃著耀眼的銀光。哎呀,好細的針呀,我這只大手能搞定它嗎?要是搞不定它,那我就是“酸菜魚”——又酸又菜又多余,不、不,我一萬個不愿意!我一邊胡思亂想,一邊做準備。
開工!
首先,穿針引線——把線穿進針的小孔,讓線和針連接起來。這一步最難,因為線大孔小,試了幾次都沒穿進去,急得我滿頭大汗。過了十分鐘,我的臉都氣紫了,眼睛瞇成一條縫,又過了五分鐘才穿進去,我長舒了一口氣。
然后,縫香包——這一步考驗我的技術。我這雙玩籃球的大手,現在拿繡花針做香包。哈哈,又好笑又有趣,好像五月天里的一絲清風拂過我小小的心田。我右手拿針,左手拿香包,一針一針縫著土黃色的薄布邊,不能封口,留一個小口子便于塞棉花團,接著再把棉花團塞進布袋里。
過了一會兒,老師發了一些短短的、干癟癟的艾草給我,我把它們塞進香包。我開心極了,香包很快可以完工了。
可是,你永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來。只差一點點就可以封口,我的線卻用完了。我趕緊找邱老師,“邱老師,請給我一點線,好嗎?”“我沒有多余的線。”“啊?怎么辦?我就差一點點。”邱老師很忙,大家都在找她,她沒再理我。李博濤見了,大方地對我說:“我有多余的線,分點給你。”“謝謝!”
我小心翼翼地貼上龍舟貼紙,一個香包就做好了。
一聞,一股濃濃的中藥味,好特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