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進行演講的依據,是對演講內容和形式的規范和提示,它體現著演講的目的和手段。優質的演講稿該怎么樣去寫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勤儉節約演講稿400字 部隊勤儉節約演講稿篇一
大自然賦予我們身心的愜意,大自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是我們的生命之源。然而人類在盡情享受著這種恩惠時,總是理所當然的認為大自然的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總以為大自然有著無以倫比的自我修復能力,可以肆意傷害,為所欲為。因此人們毫無顧忌的在舒舒服服的享受中迷醉了,而大自然卻在轟轟烈烈的建設中受到了重創。同學們,當我們張開明亮的雙眸去注視這個世界,我們曾欣喜于高樓大廈的鱗次櫛比,廣場上燈火通明,霓虹璀璨,我們羨慕一身嬌貴的汽車帶著無比的驕傲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我們感嘆“飛流直下三千尺”的人工瀑布,展現了人類的智慧和自然的壯麗……可是當我們發現河流不再清亮,天空不再蔚藍,春天失去了鳥語花香,明媚的陽光在濃煙滾滾中迷失了方向……我們失落的靈魂深處不得不涌動起對人類社會發展和珍惜自然資源的深深思索。
再一次擦亮我們的眼睛去看一看,用我們的耳朵仔細聆聽。隆隆的推土機聲,冷冷的水泥森林;河中死魚漂蕩,污水滔滔;地上垃圾遍布,廢渣成堆,南極臭氧空洞越來越大,全球氣溫變暖;海平面升高,海岸的紅樹林遭到破壞,大海中赤潮洶涌奔騰……在地球母親的懷抱里,人類不停地索取:向大地索取石油、向山巒索取礦產、向河流索取清水、向森林索取綠色……是的,我們是告別了蠻荒和落后,過上了現代化的生活,社會文明也在穩步前進。可是人類付出的代價卻是如此沉重。山河憔悴,大地嗚咽,長天落淚,水資源告急!土地資源告急!人類告急!
人類對自然的掠奪和破壞是對人類自身的否定和戕害,是在自掘墳墓,透支未來。可是人類自己卻不曾認識到這一點,仍在拼命的張開饑餓的嘴巴,想要一口吸干大地母親的乳汁。 在我們廣西,有一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那是鑲嵌在金鳳凰頭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大自然的綠色賦予她美麗,讓她在廣西這片紅土地上熠熠生輝。可是,就在這一顆明珠之上,有8家紅磚廠的煙囪,桀驁不馴的站立著,不分晝夜地噴吐著氟化物和二氧化硫嚴重超標的濃煙。方圓百里的樹木大面積枯萎死亡了,土地不再涵養水分,水土流失,耕地沙化,人類自己在吸進了有毒的氣體后,身體也承受著病痛的折磨。紅泥巴變成磚塊,只需要幾天的時間,但是人類卻為此需要付出十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高昂的代價。
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專家們,曾驚喜于從世界珍稀植物紅豆杉樹皮里,提取出了純度達99.9%以上的抗癌新藥紫杉醇。可是令專家們痛心疾首,老淚縱橫的是,這個藥用價值被公開后,滇東北相當數量的紅豆杉一夜之間被人剝光了樹皮,砍光了枝葉,連樹根也被拔走。紅豆杉曾經深植的那些土地,裸露著傷痕累累的胸膛,承受烈日的炙曬,無言的為那消失的綠色沉痛的申訴。1萬美元1克的紫杉醇,只是1萬美元1克的紫杉醇,竟讓那些利益熏心的人,冒天下之大不韙,作出如此慘絕人寰的獸行,把人類子孫后代的生活及生命的繁衍置之不顧。
人們啊,清醒清醒吧!今天對能源資源的浪費,對環境的無限度的汲取,就是對明天發展可能性的剝奪,就是對明天人類生存條件的剝奪,是人類的慢性自殺。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確實是突飛猛進,但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也遭到嚴重的破壞。人類和自然應該是和平共處,和諧發展,又相互依存的。只要我們有長遠發展的意識,盡可能在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的同時減少資源消耗,注重環境保護,珍惜資源,崇尚節約,讓環保意識深入每個人的心中。人人都行動起來,從身邊的事情做起,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少使用塑料袋,不殺害野生動物,不排放超標的廢氣廢水廢渣,提高資源的循環利用……那么,有一天,河流將恢復清亮,天空將重現蔚藍,春天里到處是鳥語花香,我們的世界里又充滿明媚的陽光!
勤儉節約演講稿400字 部隊勤儉節約演講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我們人類社會的傳統美德。聯合國專門把每年的10月31日定為“世界勤儉日”,提醒并要求人們在新世紀仍然不要忘記艱苦樸素、勤儉節約。
但是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鋪張浪費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吧,白天光線充足,總有幾間教室的燈還在那里亮著;沒人使用。衛生間空無一人。但自來水仍嘩嘩地流著;這種種不正常的現象都讓我們心驚和心痛。
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水龍頭用后及時關閉,發現水管水箱有滴漏水現象,要及時報告;節約每一度電,做到隨手關燈,節約每一張紙,作業本盡量做到正反面都用;節約每一粒糧食,用餐時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費;節約每一分錢,我們應該合理使用父母辛辛苦苦換來的每一分錢。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真正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行為,為建設節約型社會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演講稿400字 部隊勤儉節約演講稿篇三
老師們,同學們:
你們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還能常在耳邊回響嗎?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古訓還能在心頭縈繞嗎?
回顧身邊:在你我洗盤刷碗、洗臉刷牙、洗發洗澡、沖洗廁所的時候,你我可曾想過,節約每一滴水?在你我使用電燈、電話、電腦、空調、飲水機、復印紙、公文紙的時候,我們做到節約了嗎?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便有“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歷史反復證明了這個道理:奢”能敗國、敗家、敗自己。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也許有人會問:“現在我們的生活這樣好了,還需要勤儉節約嗎?”正確的回答是:“當然需要。”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精神。它不以物質是否豐富為前提。
生活貧困要勤儉節約,生活富裕也要勤儉節約。俗話說:“坐吃山空。”歷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討過街頭。”的例子屢見不鮮。我國五代時期有李存審“贈簇教子”的故事。李存審出身貧困,40年為國征戰,100多次被敵箭射中骨頭。后來他做了大官,看見孩子們整天吃喝玩樂,從小嬌生慣養很不放心。他就把以前從骨頭中拔出的箭送給孩子們,并說:“當知爾父起家如此也。”
今天,隨著我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勤儉節約的精神內涵更加豐富。勤儉節約要從今天做起,古人的話仍值得我們借鑒: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如果我們從今天起,節約每一滴水,天長日久,我們就能節約一個江河;節約每一張紙,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片森林;節約每一度電,日積月累,或許我們就可能節約一座小型發電站。
在我們學校中,浪費水資源,浪費電能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水池邊的長流水,教室里的長明燈···學校一個月的電費就有 元,水費 元。為了減少這些數字,只能從我們同學做起!關于節約,可以看看外國。日本每增加一萬美元gdp耗水208立方米,美國為514立方米,中國則高達5045立方米,是美國的近10倍、日本的24倍之多。如此巨大的差距意味著什么?
而10月25日是世界勤儉日。
就讓我們從今天做起,把勤儉節約的美德傳承下去吧!
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演講稿400字 部隊勤儉節約演講稿篇四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古人云:勤儉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古人云:儉,德之共也;奢,惡之大也。古人又云:勤儉永無窮,坐食山也空。
古人云了又云,意在告訴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傳家寶啊!滾滾歷史長河,多少古圣先賢。克勤克儉,如數家珍!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勵精圖治,終成春秋五霸。宋襄公,衣求蔽體,食求果腹。改革變法,鼓勵農桑,而列戰國七雄。魏武帝曹孟德,布衣素食,勸婦耕織,掃平北方,縱橫中原。致使三分天下有其二。唐太宗李世民,乘輕騎,住寒宮。減輕徭役,休養生息。才有貞觀之治,天下為家的盛世局面恰恰相反,商紂王,釀酒為池,懸肉為林。橫征暴斂,大興土木。牧野之戰,倒戈相向,終自焚于露臺。周厲王,窮奢極欲,千金買笑。百姓道路以目,諸侯八方烽起。最后社稷傾覆,暴尸于荒野。唐明皇李隆基,“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終釀成安史之亂,而揮淚馬嵬坡前。正所謂“古往今來無不行,獨有天地常悠悠”正所謂“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勤儉節約今安在,以史為鏡看今天!”
在當今時代,勤儉節約有了更加深刻,更加科學的內涵。通過這次關于“科學節約,提升管理”的學習,使我們更加感受到作為一名興龍人對于我們這個企業大家庭興衰榮辱的責任。假如我們以一種主人翁的姿態,以一顆無限感恩的心對待我們的工作,那么,我們說科學節約不就是偉大的生產力嗎?
當我們節約了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甚至一個紙杯,當這種行為成為我們的一種需要、一種習慣、成為理所當然。我想只有這時作為興龍人的自豪感才會從心底油然而生。大家說,對不對呀?當我們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節約了一分一秒;當我們提高了服務水平,不再吝嗇我們的問候與微笑。只有這時候,我們才會感受到企業的堅定步伐與我們自身的發展。大家說,對不對呀?
科學節約就像一場競賽,是和自己、和時間,和習慣勢力的競賽。這次以“科學節約,提升管理”為主題的學習活動,直指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反躬自問,潛移默化。無須大刀闊斧亦能巧奪天工。因為我們都明白刻進血液里的才是制度!我們相信,只要從我們企業的根本利益出發,從我們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我們的企業必將走向更加繁榮昌盛的明天!今年我們的企業同樣面臨著世界經濟大衰退的考驗,迎接著經濟危機的挑戰。但是只要我們一分一厘、集腋成裘。我就不相信積跬步不能致千里!我就不相信納細流不能成江海!我就不相信成績不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
勤儉節約演講稿400字 部隊勤儉節約演講稿篇五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盡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里,更顯得意義深長。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處著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節約終究不只是小事,現在的社會有時候變得很陌生,有些時候,節約成了小氣被人笑話,更有些時候,節儉卻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全社會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們的節約意識卻反差很大。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諸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白天亮著的電燈;衛生間水龍頭嘩嘩流水、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其實稍加注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我想,在家里我們肯定能做到隨手關燈、關水;為什么我們卻忽略了這些細節?關鍵是我們沒有將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并形成一種觀念。
節約,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
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這樣我們的地球家園才會永遠美麗富饒!
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演講稿400字 部隊勤儉節約演講稿篇六
老師們,同學們:
你們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回響;
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
回顧身邊:在你我洗盤刷碗、洗臉刷牙、洗發洗澡、沖洗廁所的時候,你我可曾想過,節約每一滴水?在你我使用電燈、電話、電腦、空調、飲水機、復印紙、公文紙的時候,我們做到節約了嗎?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便有“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歷史反復證明了這個道理:奢”能敗國、敗家、敗自己。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也許有人會問:“現在我們的生活這樣好了,還需要勤儉節約嗎?”我的回答是:“當然需要。”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精神。它不以物質是否豐富為前提。
生活貧困要勤儉節約,生活富裕也要勤儉節約。俗話說:“坐吃山空。”歷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討過街頭。”的例子屢見不鮮。我國五代時期有李存審“贈簇教子”的故事。李存審出身貧困,40年為國征戰,100多次被敵箭射中骨頭。后來他做了大官,看見孩子們整天吃喝玩樂,從小嬌生慣養很不放心。他就把以前從骨頭中拔出的箭送給孩子們,并說:“當知爾父起家如此也。”
今天,隨著我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勤儉節約的精神內涵更加豐富。勤儉節約要從今天做起,古人的話仍值得我們借鑒: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如果我們從今天起,節約每一滴水,天長日久,我們就能節約一個江河;節約每一張紙,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片森林;節約每一度電,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座小型發電站。
就讓我們從今天做起,把勤儉節約的美德傳承下去吧!
最后,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演講稿400字 部隊勤儉節約演講稿篇七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勤儉節約歷來被當作是修身之要、持家之寶、興業之基、治國之道。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用以修身;朱子把“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做為家訓;諸葛亮以“力行節儉,勤儉建國”為治國經驗。可見,國家的富強、家庭的富裕,勤儉節約起著重要作用。中華民族也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生生不息,興旺發達。
勤儉是建立在"勤"與"儉"的結合上的,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勞動成果,只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兩者相加,勞動者創造的成果才會越累越多,社會才能發展進步;反之,鋪張浪費,則社會衰敗。正如李商隱所說:“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但是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部分同學節儉意識也有所降低,把勤儉的美德當作"過時"的觀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現以鋪張浪費為榮,艱苦樸素為恥的歪理。浪費的現象,在我們的學校里也屢見不鮮,例如:寫過幾行字就扔掉的紙片,水龍頭中的長流水,教室里人去燈不熄,食堂里每頓倒掉的剩菜剩飯,校外小店用起錢來大手大腳,吃穿上面過度追求名牌。還有的同學每逢節假日、生日或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凡能找到一個“理由”,也總會大肆揮霍一番,花費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殊不知,如果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做作為支撐,那么我們就難以自立自強。
勤儉節約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恒的話題。勤儉節約是大事,也是小事。中國不管有多少耕地、多少水、多少資源,拿13億一除,一個人還剩多少?所以,人人節約一點,集腋成裘,積沙成塔。節約一粒糧食,就是節約一片富饒的土地;節約一滴水,就是節約一畔清澈的湖澤;節約一度電,就是節約一座充盈的礦山;節約一張紙,就是節約一片美麗的森林。
做為一個有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的夷陵人,我們都應從思想上崇尚簡樸,勤儉節約。要從我做起,擔起一份責任,我們每個人的一小步,就推動社會前進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