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第十一根紅布條》讀后感100字篇一
很久以來,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但是,在讀了《第十一根紅布條》后,我得到了愛的真正詮釋,時時刻刻都在震撼著我的心。書中的情節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還記得麻子爺爺趕獨角牛救亮仔的人生最后一次奔跑嗎?那時,麻子爺爺的呼吸變得急促起來,目光變得焦灼起來,他難道不累嗎?不!他之所以能堅持下去,是因為他心里裝著對新生命亮仔的渴望!但他,卻犧牲了自己,用奉獻生命,還來亮仔的安全!愛,是奉獻。
還記得《遠山,有座雕像》里的達兒嗎?這個殘疾大哥哥,時刻關愛著流籬。更忘不了那不褪色的一幕:流籬買裙子時,遭到恥笑,達兒得知了,回去找店員打架。回來時,達兒第一句就說:我把他們打出了血!這難道不是關心流籬嗎?愛,是關心。
還記得《十一月的雨滴》里“我”的母親那一次次慈祥的目光嗎?那對溫柔的目光中,沒有夾雜一絲懷疑的目光,而總向人投來信任的目光。所以,愛,是真誠。
愛的含義,遠不止這些。愛,能讓心靈更純潔!
《第十一根紅布條》讀后感100字篇二
五年級開始,我便迷上了曹文軒的小說。從《草房子》到《根鳥》,我一次次被書中的人物所感動。我最難以忘懷的,就是那在天空中徐徐飄揚的《第十一根紅布條》。
這個故事十分感人,它講述了孤僻、古怪的麻子爺爺和他那頭獨角牛被大家所“遺忘”又“惦記”的故事。人們不愛跟麻子爺爺交往,仿佛他有傳染病似的。在一個叫亮仔的孩子落水后需要搶救時,來不及找醫生,人們這才想起了那個“怪老頭”麻子爺爺——不,嚴格來說,是想到了他的那頭獨角牛。人們把奄奄一息的亮仔放在牛背上,麻子爺爺牽著牛飛快地奔跑著。獨角牛老了,口吐白沫,喘著粗氣,但它一刻也不停下來。麻子爺爺咬著牙,跑得上氣不接下氣……就這樣,亮仔得救了。當人們沉浸在喜悅中時,卻傳來了一個令人痛心的消息——麻子爺爺因疲勞過度去世了!就在處理麻子爺爺后事時,人們驚奇地發現他的一個包裹里裝了十根紅布條,加上亮仔那根,是第十一根了。這些紅布條象征著一個個被麻子爺爺救過的生命。也就是麻子爺爺去世后的幾天,獨角牛也去世了,但那“十一根紅布條”卻深刻地留在了人們心中。
讀到這兒,我仿佛看見了那十一根象征著生命之火重新燃起的紅布條在空中飄揚著。麻子爺爺用他無私的愛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他是那樣圣潔,又是那樣平凡,他用自己的愛,默默地為別人帶來生的希望。
愛,隨風飄蕩……
還記得那次九江大橋斷裂嗎?足足兩百米長的道路在一霎間全部塌陷,有四輛車遇難。那時,正好遇上霧天,還有許多不知道前方是個“無底洞”的車正向這兒駛來,要知道,如果此時沒有人來提醒從前方駛來的車輛,后果將不堪設想。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兩位重病的老人在離斷橋五米的地方揮舞著雙手,提醒前方駛來的車輛。他們深知,自己的身后是個“死亡峽谷”,不能讓更多的人掉下去,盡管他們或許會被前方沒有注意的車輛撞倒……當霧漸漸散去,消防車、警車都來到了現場,那兩位老人累倒在地,并且永遠地離去了,但那兩雙揮舞著的手已經在人們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愛,讓他們無怨無悔;愛,讓他們平凡而偉大;愛,讓他們普通而崇高。假如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人人都獻出一份愛,心靈將變得豐滿而充實!
愛,隨風飄蕩……
《第十一根紅布條》讀后感100字篇三
在《新語文讀本》這本書里,我看到了曹文軒爺爺寫的一篇文章《第十一根紅布條》,讀著讀著,我的眼淚止不住的流下來了。
故事的主人公是麻子爺爺和他的獨角水牛,麻子爺爺孤身一人,他長的不好看,可以說是很丑,因為臉上有許多的麻子,在加上他對孩子們總是兇巴巴的,所以大家給他起了個綽號叫“麻子”,他的水牛是他唯一的伙伴,也可以說是相依為命,據說水牛剛買來時,麻子爺爺也許是為了把他和村里的其他水牛分開,就殘忍的鋸掉了它的一只角,所以這只水牛就有了“獨角牛”的稱號,麻子爺爺所在的村落河流縱橫交錯,孩子們喜歡戲水,會游泳的沒有關系,不會游泳的有時就會有生命的危險,可盡管這樣,孩子們依然對水情有獨鐘,溺水事件也就時不時的發生, 面對生命垂危的溺水孩子。
當地有個土辦法,就是把孩子放在牛背上顛簸,結果往往能拯救孩子的性命,麻子爺爺的獨角牛就更神奇了,他能通過觀察知道這個孩子能不能救,如果能救的話,它就會使出渾身的解數去跳躍,去挽救孩子的生命,這可真是神了,麻子爺爺這時也總是竭盡全力牽著牛兒奔跑,被人遺忘的麻子爺爺這時成了孩子們的救星,盡管大家不喜歡他,可這阻止不了麻子爺爺救人的古道熱腸,不知道什么時候,村里來了醫生,以后再有孩子落水,醫生就取代了麻子爺爺和他的水牛,時間漸漸的流逝,麻子爺爺和他的獨角牛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就如同空氣一樣。
突然有一天,一個叫亮仔的孩子溺水了,等大人們手忙腳亂的把孩子送到醫院的時候,才發現,醫生有事不在了,人們才又想起了麻子爺爺和獨角牛,大家發現他們都已經很老了,可麻子爺爺聽說孩子溺水后,急忙帶著獨角牛來了,一場馬拉松式的奔跑開始,麻子爺爺在前面牽著牛奔跑著,健壯的年輕人扶著牛背上的孩子舍命的跟著,獨角牛撒開了蹄子跳躍著,時間在慢慢的消失,獨角牛的嘴上已經泛出了白沫,健壯的青年人似乎有些吃不消, 有人提出要換麻子爺爺,麻子爺爺斷然拒絕,臉色難看,就在人們的焦急的等待中,孩子的一聲啼哭打破了場上緊張的氣氛。
人們一擁而上,緊緊的抱住孩子,噓寒問暖,麻子爺爺癱坐在樹的下面,獨角牛不停的用蹄子拱著麻子爺爺,等人們回過神的時候,大家發現,麻子爺爺永遠的離去了,幾天后,獨角牛在麻子爺爺墳地不遠的地方也死了,人們在整理麻子爺爺衣服的時候,發現他的腰里有十根紅布條,再加上救亮仔的掛在牛身上的紅布條總共是十一根,麻子爺爺救過十一個小孩子的生命,人們都流下了痛苦的淚水,為自己過去對麻子爺爺的不禮貌而懊悔不已,愧疚不已。
曹文軒爺爺巧妙的塑造了麻子爺爺這一人物形象,他通過質樸的語言,感人的情節來告訴我們,生命中最美的部分是什么?外表的美不是真的美,真正的美是關心他人,樂于助人的心靈之美,這才是最能打動讀者的地方,麻子爺爺和獨角牛的死是個悲劇,但他帶給我們心靈的震蕩和洗滌,讓這個悲劇顯得平凡而偉大,不知道你看過這篇文章沒有,真的,希望大家都能來看一看,你一定會受益匪淺。
《第十一根紅布條》讀后感100字篇四
我的書架上放著一本書—《第十一根紅布條》,這是著名作家曹文軒的短篇小說集,在這個寒假中我認真地閱讀,細細地品味,終于深深地愛上了它。
書中有不少短篇小說,最讓我感動的是其中的一篇同名小說《第十一根紅布條》。主人公麻子爺爺沒有成過家,他長得很不好看,滿臉的黑麻子,還是個駝背,像背了一口沉重的鐵鍋。他性格孤僻,給孩子們的印象是面無表情,獨自一人,從不搭理別人的“怪物”。他有一只獨角牛,是全村最信得過的牛,很通人性,救過不少人,能將落水的孩子橫在牛背上抖,讓孩子把肚子里的水顛出來。每救一個孩子,那個孩子就會為它系上一條紅布條。后來牛老了,村子里又有了醫生,所以有孩子落水了,人們也不在想去牽獨角牛了。至于麻子爺爺更是被大家遺忘了。
可是發了秋水后的某一天,村里一個叫亮仔的孩子落水了,肚子挺得老高,醫生卻進城購藥了。有人忽然想起被遺忘的獨角牛,那時麻子爺爺已長期臥床,可他竟顫顫抖抖地下床了,他解開了牛繩,拉著牛就朝外走去。蒼老的獨角牛馱著亮仔拼命地跑。麻子爺爺也跟著牛跑,亮仔得救了,麻子爺爺卻耗盡了全部力量,與世長辭了。他的懷里藏著一個紅布包,里面有十根紅布條。
麻子爺爺用自己的死換回了亮仔的生啊!這是一位多么善良的老人啊!是一種多么博大的愛呢?盡管表面上麻子爺爺寡言少語,給村民們留下了冷漠的印象,而且村民們對他也缺少關愛,但是麻子爺爺并不計較這些,依然對落水的孩子舍命相救。讀了這篇短文,讓我非常感動。麻子爺爺他是在用實際行動傳遞著心中的愛,直到付出生命。
麻子爺爺的竭盡全力,獨角牛的默默奉獻,他們的行為讓我的思緒難于平靜,我不由得想起了“5.12”汶川大地震中那些舍己救人的英雄們、老師們,他們不也是默默地在用生命譜寫一曲曲愛的贊歌嗎?或許他們并沒有豪情壯語,但他們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用行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他們寧愿自己被災難吞沒,也要把生的希望留給孩子們。像麻子爺爺、英雄們、老師們,還有無數心中裝著別人的人們,難道不應該值得我們去贊揚、謳歌嗎?
哦,十一根紅布條,它們永遠飄在我的心間,讓我明白了什么是不求回報的真心奉獻,什么是永不褪色的人間真愛。
《第十一根紅布條》讀后感100字篇五
星期天上午,我讀了一篇曹文軒叔叔的文章,題目叫《第十一根紅布條》。
在一個小村子里,在村子后邊的小河邊,一間矮小的舊茅屋孤零零地坐落在那里。茅屋里住著一位曾讓孩子們很不愉快、甚至感到害怕的老頭兒——麻子爺爺。
他總是獨自一人,從不搭理別人。除了用他那頭獨角牛耕地、拖石滾,他很少從那片林子里走出來。它為何會如此孤獨呢?難道他沒有成家?還是想在那片林子中安度晚年呢?這一切都不是,他是不想他的那頭獨角牛傷害別人。說到他的那頭獨角牛,一只角是麻子爺爺綁在一棵粗壯的大樹上,用鋼鋸給鋸掉的。由于鋸得太挨根,弄得鮮血淋漓的,疼得牛直流眼淚。
村莊這一帶處處有河,孩子很容易掉進河里。如果有孩子掉進河里,就去牽麻子爺爺的那頭獨角牛。讓牛馱著孩子,繞打谷場跑,直到孩子吐水為止。
后來,村莊里有了醫生,麻子爺爺漸漸被人們給遺忘了。直到有一次,這種長久的孤獨和遺忘被人們打破了。村里人在河邊救起一個名叫亮仔的孩子。只見他滿臉發青,估計在河里淹了好長時間。
人們把他馱到醫療所,醫生說救不活了。此時,一個叔叔大叫了起來:“獨角牛,快去牽麻子爺爺的獨角牛。”
麻子爺爺牽著獨角牛繞打谷場跑了一圈又一圈。仿佛有一個小靈魂向亮仔走來。亮仔活了!而麻子爺爺因疲勞過度不幸離開了人世。
小說的作者先將一個“丑”的形象推到了我們面前,這么一來,當這一形象所蘊含的高尚和美好的內容向我們展示時,也讓我們真正的領會到了“美”的真正含義!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幫助別人!
《第十一根紅布條》讀后感100字篇六
在一個古老的村子里,生活著一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們。村子盡頭、靠水邊的一座簡陋的茅草房里,一位滿臉麻子、駝背的老人,與一頭衰老的獨角牛相依為命。
麻子爺爺的冷漠和可怕,遠近皆知。是他,鋸斷了牛的一根角,讓它鮮血淋漓;是他,堅決不讓村里的孩子摸獨角牛,為此,一個孩子被他從牛背上拽下來,摔在地上;是他,獨來獨往,不近人情……
這是個幾乎被人遺忘的老人。村里的婦女主任登記人口時,把他遺漏了;分產到戶時,他分到的是無人肯要的獨角牛;當亮仔因落水而生命垂危時,人們才想起將進黃土的他——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獨角牛。
但是,在亮仔落水昏迷不醒的時候,麻子爺爺來了!他移著僵硬的雙腿,解開只認主人的獨角牛的韁繩,馱上亮仔,親自牽著牛在打谷場上一圈圈奔跑。一起跑的最健壯的男人都累得氣喘吁吁……亮仔救活了!老人呢,被人們想起的時候,他躺在草垛上,睜著眼,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只有他的獨角牛,不離不棄。
村里的人們,似乎清醒過來了。他們記起來了:獨角牛是在角差點傷到孩子后,被老人鋸掉的;老人保存了十根紅布條,這意味著他和他的牛救了十個孩子的命……人們沉默了,流淚了。
人啊,總是在失去時才懂得珍惜!曹文軒在這篇文章——《第十一根紅布條》的結尾寫道:“拴在它角上的`第十一根鮮艷的紅布條,在河上吹來的風里飄動著……”
這根飄帶的紅布條,似乎在呼喚著人們去思考:生命、友誼、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