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除法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篇一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后階段,教學重點是確定商的書寫位置,除得順序及試商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筆算的算理;難點是試商的方法。學生以前學習過除數一位數商是一位數或兩位數的除法,教學時讓學生回憶以前的知識,特別是除法的筆算方法,然后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筆算方法,讓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的基礎上理解商的書寫位置,除得順序等基本問題,然后注重解決試商的問題。教材中安排了四組例題,分層次,分階段分化了重點,分散了難點。
學生初步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用四舍五入把除數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進行試商時,在試商過程中,一般都要調商,往往要經過多次調試方能求出商數來。盡管教學時總結出了“用四舍”時,因把除數看小了,初商容易偏大,試商時可比原來想的商小1,而“五入”時,因把除數看大了,初商容易偏小,試商時可比原想的商大1。而學生在具體的計算中,還是感到困難,造成了試商速度慢。當教學完除數是兩位數商是一位數的除法后,在進行練習時,感覺學生掌握的不太好。通過學生的作業,出現了很多與之相關聯的問題。
(1)個別學生商與除數相乘時出錯,這反映了學生兩位乘一位數的口算沒過關。
(2)有些學生乘對了,在被除數減除數乘商的積時又出錯了,看來減法計算掌握的也不太好。
(3)還有個別學生把除數看作整十數試商時,沒有用商乘原來的除數,而是乘了整十數。
(4)還有學生抄錯題,橫式上漏寫商或余數。
(5)還有的學生豎式寫到一半不寫了。
(6)極個別學生除法不會試商計算。
分析學生出現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練習。首先強化口算,口算是筆算的基礎,特別是像整十數的乘法除法練習。每天花上幾分鐘進行口算練習,為筆算打好基礎。其次,適當增加計算的訓練量。每天課前或課后2—3道筆算題,要求學生力爭做對。在前面教學中曾經采用此法,感覺收效很好。
除法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篇二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關鍵階段,教學重點是確定商的書寫位置,除的順序及試商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筆算的算理;難點是試商的方法。學生以前學習過除數是一位數商是一位數或兩位數的除法,教學時讓學生回憶以前的知識,特別是除法的筆算方法,然后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筆算方法,讓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理解商的書寫位置,除的順序等基本問題,然后著重解決試商的問題。教材中安排了四組例題,分層次、分階段分化了重點,分散了難點。例1主要解決試商、商的書寫位置等問題;通過例2的教學使學生學會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來試商。例3的教學要使學生認識到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試商。例4教學商是兩位數的除法。
從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我意識到,教材只是一個教學工具,應該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使用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實際,靈活的使用教材,學生初步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用四舍五入把除數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進行試商后,學生試商時困難較大,在教給學生基本方法的同時,還應適當補充一點試商的小竅門。比如當除數的末尾數是1或9時,用四舍五入法一次試商即可成功。而當除數的末尾數是2、3、6、7、8時,在試商過程中,一般都要調商。當除數末尾數是4或5時,往往要經過多次調試方能求出商數來。在這種情況下,四舍五入法就顯得不適應了,因為所取的近似數與原除數誤差較大。
盡管教學時已給學生總結出了“用四舍”時,因把除數看小了,初商容易偏大,試商時可比原來想的商小1,而“五入”時,因把除數看大了,初商容易偏小,試商時可比原想的商大1。而學生在具體的計算中,還是感到很困難,造成了試商速度慢。針對這種情況,練習課中,在學生應用“四舍五入”法和口算方法試商的基礎上,還要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提高靈活試商的方法,如:4512÷47136÷26首先讓學生確定商是幾位數,初商在哪位,然后讓學生討論:被除數、除數有什么特點,該怎樣試商?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了①同頭試商法:如4512÷47這道題,因為除數和被除數的首位相同,而被除數的前兩位小于除數,可以直接商9,比較簡便。
計算教學要注意引導學生理解算理。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問學生:“你是怎樣想的?”來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而學生的想法中往往就包含了對算理的理解,如果學生對算理的理解不夠明確我又通過追問的形式,作進一步的引導,如在學生解決了前兩個問題后追問:“為什么要把除數看作整十數來試商?”在學生完成試一試的兩道題后追問:“為什么你要把28看作30來試商,看作20來試商不可以嗎?”這樣一來,就能加深對算理的理解。計算教學,只有算理理解了,學生才能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也才能運用計算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本節課因為學習了除數是整十數的的除法,所以我主要是放手讓學生自己來探究,而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我又特別關注學生的錯例,并把這些錯例展示出來,讓學生來評議。由于學生在課堂中出現的錯誤都是有一定原因,學生在對錯例的評議過程中,弄清了錯誤的原因,從而避免了課堂暴露的問題轉移到課后。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關注了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做一個新知識的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這節課的教學中,使我的教學品質得到了一定提升。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我會幫助學生發現、組織和管理知識,引導他們;要學生以自己真實的感受去體驗、理解;要讓更多的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讓學生自始自終參與到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現在,我深深地感到:要上好一節課,教師必須有所付出,學生才會學生踏實。
除法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篇三
整理復習的過程,就是學生梳理相關知識、形成自己數學認知結構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主動探索、自主建構的過程。因此本節課重在學生的主動參與,有效措施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整理和復習的過程中。
創設貼近生活、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使學生以積極、良好的狀態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之中。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全面激活所要整理的知識內容,為后面整理知識、建構網絡做好了鋪墊。
給予學生獨立思考、充分展示的空間,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學習方式對已激活的知識進行重組,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學生在此過程中,提高了數學學習能力,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引導學生將知識廣泛應用于新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基礎練習、辨析練習和解決問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感受應用數學的樂趣。
除法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篇四
教完p84頁例2后,整堂下來我覺得是一帆風順,但是當我批改作業時且發現學生的計算正確率不夠高。我查看了錯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 學生比較粗心
(二) 學生數學基礎較差。
(三) 少數學生受到知識負遷移。
對于以上出現的諸多問題,我以后應該采取以下措施:
學生粗心的毛病不是一日形成的,那是由于學生從小沒有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及學習習慣,要克服學生的粗心與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應和家長多溝通交流,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
重視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給學生足夠的作業時間,使其能認真書寫,適當采取一些措施,對書寫不整潔、不規范的學生讓其重寫。
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計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每堂數學課中,根據教學目的和內容,把口算教學有機地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對不會計算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當然,要做到持之以恒。
讓優生幫忙輔導差生,既減輕了我的負擔,又讓優秀的學生有事情可做。這樣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能力。
除法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篇五
《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是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73——80頁的教學內容,就這節課我做如下反思: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后階段,學生以前學習過除數是一位數,商是一位數或兩位數的除法,對這部分知識有一定的認知。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能適時地讓學生回憶以前的的知識,特別是除法的筆算方法,通過復習舊知,鞏固練習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幫助本節課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確定商的書寫位置,除的順序以及試商的方法,潛移默化理解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法則,幫助學生解決筆算的算理;難點是試商的方法。本節課是以計算為主的一節課,不但有較強的計算算理知識,還有培養學生正確試商、正確書寫、認真計算的習慣養成。
1、不會試商,不知道商寫在哪一位上;
2.被除數的前兩位如果不夠除(不夠商1)該咋辦;余數比除數大了該怎么辦。由于我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帶著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進的教室,有備而去,課上通過個體板演、獨立練習、小組競賽等教學策略學生獲得了知識,正確掌握了計算的方法,突破了試商的難點。
1、對學生的學力估計過高,少數學生沒有掌握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
2.不能關注全體學生,對幾個希望生強化太少;
3.練習的方法、形式雖然多,但是強度不大;
4.評價學生不能即時,評價方法單一;
5.整堂課時間分配把控不和諧,前松后緊。
除法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篇六
開學第一單元教學了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由于這是新教材,所以這一冊沒教過,我用很多課余時間用心研究教材,希望能吃透教材,教好學生。但是在作業中卻發現全對者寥寥無幾,于是課后把學生的作業一本本翻出來,一題題查看錯誤原因,希望找到改進的方法。
通過我對學生每本作業的翻看,發現學生對除法的計算方法基本掌握,絕大多數學生是商與除數相乘時出錯,這反映了學生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沒過關。有些學生乘對了,在被除數減除數乘商的積時又出錯,看來減法計算掌握的也不太好。少數學生把除數看作整十數試商時,沒有用商乘原來的除數,而是乘了整十數。還有學生抄錯題,橫式上漏寫商或余數,還有的因自己書寫不整潔而搬錯,看錯,還有的學生豎式寫到一半就不寫了,看來當時分心了。極個別學生除法不會計算。
針對這些問題,在教學中還要加強以下幾個方面:
1、強化口算訓練。以前沒有明確提出口算的重要性,但教師們都能將口算作為一項常規來抓,課改以后卻很少有時間再來練習口算。所以加強口算不能停還是要落實在平時的每節課中??谒闶枪P算的基礎,每天花上十分鐘進行口算練習是必要的,只要堅持,相信學生的口算能力就會明顯提高。
2、適當增加關于計算的訓練量?,F在的《補充習題》已經關注到這一問題,四年級上冊的《補充習題》對每課時計算設置了兩課時的作業,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課本練習相對不足的問題。但是在專項的計算內容教學以外,教師還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計算訓練,每天練一下。
3、做好各學段的計算教學的銜接工作。只有所有數學教師都重視計算,將計算作為學生的基本能力來抓,才能使學生的計算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必要時也可以進行速算、口算的班內比賽。
除法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篇七
本節課教學內容是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這節課講的是“四舍”法計算。這是在學習了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重點是掌握筆算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算理,難點是確定商的位置及試商的方法。
為了用知識的遷移方法學習,這節課我復習導入,題目是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和用整十數除的口算。筆算時,引導學生講解方法、算理,準確板書,為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搭好了框架;口算使學生意識到有幾個幾十的思考方法,如210÷30,商只能是一位數,這樣就為學習新知做好了鋪墊。
在滲透算理這一環節中,我緊緊抓住“商是一位數就表示幾個一”這一關鍵句,使學生理解,“表示幾個一”的數一定是個位上的數,所以商要與被除數各位上的數對齊。
四舍第一次出現試商,又需要調商,是本節課的難點。計算430÷62,學生試著計算、交流,接著匯報。這時師生共同完成書寫。第一步,利用剛學過的除數是整十數的方法,學生自然想到把62看作60,即“四舍”方法。第二步,試商,430里有幾個60,就試商幾,很快找到商7。并得出: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就看前三位。第三步,計算積,交流7乘60還是62?由于真正的除數是62,所以是7×62的積,發現積比430還大,說明商7大了。第四步,調商,7大了,要調小,商6,可以??偨Y幾步,幫助學生有序計算,頭腦有清晰地步驟方法,不至于手忙腳亂。
練習時,我先口算如30×( )〈282 幫助試商熟練。接著根據試商,調商練習。最后獨立計算。學生對所學知識層層深入,把不會的可能性扼殺在搖籃里。同時對后進生也是一次講解回顧。
在上課過程中,我發現,要相信學生,交給學生處理問題,需要時老師再引導點撥即可。這樣學生常常能積極投入角色,課堂是在學生的思維掌控中,難點容易暴露,問題自然解決在課堂。
除法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篇八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1使學生會用“五入”的方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進行試商
2掌握試商的方法
3能正確的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計算
掌握用“五入法”試商的方法
口算卡片,小黑板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上個星期,體育老師帶了90元錢去買足球,每個29元,請問最多能買幾個?還剩多少錢?
學生自由練習
二:自主探究
師可以讓學生中的典型代表到臺前扮演,扮演之后說一說做題方法的理由
學生集體交流,互相補充指正。
(大部分學生能把29看成30來試商)
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認為簡便的方法來運算。
處理例5下面的“做一做”并說明方法
學生扮演并交流
師:轉眼又到了星期天,上次體育老師買的足球不夠用,這次又帶了200元去買,經過討價還價,每個花28,
你能幫忙算一算能買幾個?剩多少錢?
學生練習
師找同學說想法,針對學生出現的情況,及時處理解決。
學生相互交流并指正。
三:反饋練習
例6之后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
四:鞏固練習練習十一的3、4題
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實際的教學容易被學生接受和認可,通過本節課的教學,看著同學們能進入角色,創設情境顯得有為重要。
注重創設情境是《數學課程標準》中一個新的亮點,它使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更貼近學生的社會生活,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經驗,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但是,我們在創設情境中,不能僅僅為了激發學生的情趣而設置,數學課上的情境應該為學生學習數學服務,應該讓學生用學習數學的眼光關注情境,應該為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提供空間,培養學生從普通的事例中敏銳的觀察到數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