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雙龍山的作文篇一
二零一五年十月二日,我們一家懷著激動的心情前往雙龍溶洞游玩兒。
雙龍溶洞位于漢濱區雙龍鎮,離安康市區有百里路程。上午八點三十分左右,我們騎著摩托車從家里出發。在手機導航儀的引導下,我們一路沐浴著秋日的暖陽,忍受著夾帶寒意的秋風,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十一點左右便到達了目的地。
雙龍溶洞的景觀很多。然而,所有的景觀全靠爬山才能領略。我們沿著龍潭峽、祥龍谷一直向上行。潺潺的山間溪流時而歡笑,時而跳躍,時而平靜。歡笑時,激起朵朵小小的浪花;跳躍時,形成條條袖珍瀑布;平靜時,積成個個清澈見底的水潭。那里的景點名稱大都與龍有關,聚龍石、雙龍潭、龍女橋景觀更讓人賞心悅目、應接不暇,感覺仿佛踏入龍的故鄉。掬(jū)一捧清泉洗把臉,抓幾個石子扔入潭,挑幾處美景留個影,又感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大概用了六十分鐘的時間,我們才游完龍潭峽和祥龍谷。在半山腰,我們稍作休整,便向雙龍山頂進發。爬上陡峭的百步天梯,登上彎延的千步石階,途經龍影壁、盤龍道、覽景亭、龍吟臺,我們終于來到青龍寨。那里的海拔接近700米,青山、林海一覽無余。青龍寨上有眼青龍泉,據說常年泉水不斷,我透過泉眼往下看,果然泉水汪汪,好一眼龍泉!我興奮地爬上瞭望塔,擂起了鼓,咚咚的鼓聲傳向遠方。
在青龍寨停留了大約半個小時,我們出后門沿凌云棧道下山。下山的路沒有上山的路艱險,不大一會兒,我們便來到此行的必游之地——號稱玉龍宮的雙龍溶洞。穿過長長的地下彩燈隧道,我們進入溶洞。溶洞內怪石嶙峋,千姿百態,奇異無比,一排排數不清的白色鐘乳石閃閃發光,無數圓錐形的石筍挺立向上,成為各種形狀的石柱。特別是那只形體彪悍,足蹬繡球,虎視眈眈的雄偉石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還有高大粗壯的眾多石柱,在燈光的襯托下,顯得十分壯觀。六瓣青蓮、七劍倒懸、八音海螺、九霄龍爪、十足章魚;仙姑睡龜、龍女待嫁、送子觀音、翠鳥鳴啼、猴子撈月、天女散花處處是景,步移景換,讓人流連忘返。
游了玉龍宮,已是下午四點鐘。急著返回的我們草草收兵,還有一些景點只好等下次再去游玩兒。
返回的路上,我們全家異口同聲地感嘆:好一處美景,果真不虛此行!
雙龍山的作文篇二
暑假的第一個周末,我們全家驅車前往金華雙龍洞游玩。
到了金華,我們在導航儀的指引下進入羅店,沿著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迎著丁冬流淌的溪流,我們終于來到了雙龍風景名勝區。
沿著臺階而上,我一眼就看到了一塊大石板上刻著葉圣陶爺爺當年游雙龍洞時寫的游記《記金華的雙龍洞》。
過了獨木橋,我們就到了雙龍洞的洞口,一陣 涼 風迎面襲來,我抬頭仰望,洞口兩邊各有兩個龍頭似的石頭。據說,左邊的是青龍,右邊的是黃龍,雙龍洞由此得名。
往里走,我仿佛來到了一個大會堂,四周都是石壁。要真正入洞,還得穿過一個狹窄的細縫。我們三人并排躺在船的一頭,船慢慢移動了,周圍的石壁好像要壓下來似的,讓我覺得微微抬起頭就會擦破鼻子、臉袋,還沒等我緩過神來,船就靠岸了。
來到內洞,我看到了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有“龜蛇大戰”、 “仙人床”、“倒掛蝙蝠”,還有“青蛙盜仙草”等等。
穿過密道,我們來到了冰壺洞。順著“嘩嘩嘩”的流水聲,我找到了長27米的洞內瀑布,只要稍稍靠近,水就會把我整個人濺成“落湯雞”。
在桃源洞那里,我看到了“佛手花廊”、“天狗望月”、“獅雕護井”……在仙瀑洞那里,我看到了落差73米的洞內瀑布,1999年被列入世界基尼斯記錄,堪稱“世界洞瀑之最”。我不由地聯想到了李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次的游玩不僅讓我領略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讓我上了一堂生動的自然課。
雙龍山的作文篇三
要說金華好玩的地方,那就是雙龍洞了!
順著盤山公路盤旋而上。山的兩旁綠樹成蔭,不時傳來幾聲鳥兒的叫聲。透過茂密的樹叢往外看,整個金華城都在眼前。
轉眼間,就到了山底下突兀森郁的雙龍洞了。
首先映入眼簾的當然是洞口的那兩條蜿蜒在洞底的雙龍。它們的身體彎彎曲曲,身后還有龍爪,十分逼真。尤其是雙龍的頭,頭上角的鱗片非常明顯,真是栩栩如生。走進洞內,溫度瞬間降低,變得冰冷。接著該“坐”船進去了。我們臥在船上,隨著繩索把船拉進去,船在一路行駛在那一塊石壁下了。石壁與水面的距離大約只有25米,我只要一抬頭就會碰到。過了約10秒就到洞里了。洞內十分寬敞,不像仙瀑洞那樣狹窄,四周全是些石鐘乳和石筍,燈光把它們“變”得五顏六色,有紅的、綠的、藍的。。。。。。它們的形狀也各不相同,形態萬千。摸起來,有的\光滑圓潤,有的凹凸不平,有的潮濕,有的干燥。在洞內還有一條小溪,它清澈見底,平靜時就像一面明亮的鏡子。用手輕輕一碰,泛起微波。
繼續往前走就出了洞,眼前又是一片綠樹濃蔭。
雙龍洞果然名不虛傳,別有洞天啊!
雙龍山的作文篇四
我很想去龍里的雙龍鎮玩,那里的玻璃棧道和索橋吸引著我。
雙龍鎮,因它位于貴陽市龍洞堡和龍里縣的交界處而得名,它坐落于巫山峽谷南側,離貴陽市僅僅23公里。四外公開車載著我們,半小時左右就找到那兒了。
之前我在媽媽手機上看到過這樣的視頻:一些走玻璃棧道的人,有閉著眼睛抓著山崖哭得稀里嘩啦的,有大男子漢扶著圍欄雙腳打顫的,還有趴在玻璃上不敢起來走的……讓我覺得真的很刺激,真想快點去體會體會。
一到景區門口,就感覺來到了民族風情小鎮,沿街商鋪的建筑已經體現了貴州的文化特征。還沒進景區大門,就看到里面兩條掛在山間很長很長的索橋,像在召喚我們快往里走。進了門,一路都是花徑臺階,引著我們朝著峽谷底部走去。峽谷底部是“山地花海景觀區”,游人中一些攝影人端著“長槍短炮”在捕捉美景。抬頭看,索橋的剪影像一條很長很長的五線譜,從這座山腰一直拉到那座山腰。索橋上的游人,像一個個彩色的音符,在五線譜上流淌。
我們乘電梯上了玻璃棧道。玻璃棧道沒有想象的那么危險,牢固的欄桿和堅硬的鋼化玻璃,使我們感到非常安全。我和六歲的丁丁弟弟透過玻璃,看著腳下七十多米深的峽谷,一會兒站著、一會兒坐著,一會兒躺著,拍了好多張照片,一點也沒有感到害怕。
倒是索橋讓我們感到刺激、過癮。長長的索橋,人走在上面,橋面此起彼伏,感覺高一腳低一腳的,有些站不穩。手抓旁邊的護索,更感覺左右晃蕩,把人都帶得左搖右擺,像是要把人拽到幾十米深的峽谷里。嚇得我連忙放手,站立在橋中心找平衡。然后,我試著往前走了幾步,這一下感覺平穩了。于是甩著胳膊,大搖大擺地走完索橋。
龍里雙龍鎮的玻璃棧道和索橋真的很好玩,讓我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