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觀看榜樣6心得體會200字 觀看榜樣6心得體會最新篇一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精神的力量是偉大的。在《榜樣6》中,一個個平凡的靈魂,卻帶給了我們不平凡的感受,他們在最普通的崗位上,在為人民服務的最前沿,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忠誠與擔當、理想與信念、敬業與奉獻,他們身上的“牛”力量,為我們樹立了榜樣,立起了標桿,鼓舞和激勵著我們乘風破浪、揚帆遠航,譜寫干事創業新篇章。
“不求回報、甘于奉獻”,他們都是“孺子牛”,讓我們汲取執著如“牛”無私力量。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永遠為人民利益而奮斗。在《榜樣6》中,我們看到,她用生命“燃燈”,堅守貧困地區教育一線40余年,創辦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幫助約2000名貧困山區女孩考上大學;他甘做“當代愚公”,團結帶領村民歷時36年,靠著鋤頭、鋼釬和鐵錘建成一條“生命渠”……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他們始終心懷“國之大者”,用奉獻點亮人生的征途,以“不求回報、甘于奉獻”的“孺子牛”精神詮釋對黨忠誠、心系群眾、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向榜樣學習,就要像他們那樣,始終保持對人民群眾的赤子之心,厚植公仆情懷、擦亮服務底色,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迸發執著如“牛”的無私力量,盡心做好每一項工作,用心服務好廣大人民群眾,為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奮斗。
“敢闖敢試、銳意進取”,他們都是“拓荒牛”,讓我們汲取奔跑如“牛”奮進力量。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大膽探索,處處展現著埋頭奮蹄勇向前的“牛勁”。在《榜樣6》中,我們看到,他“為國鑄盾”,創新提出了世界首創的技術路徑并成功實施,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她抓黨建責任制,開創網格化黨建模式,持續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他探索“蹄腿理論”,引導牧民“減羊增牛”,帶頭開展“圍欄輪牧”,讓牧民脫貧,讓草原變綠……無論是突破技術難題的藩籬,還是引領體制機制的創新,他們都擼起袖子加油干,以“敢闖敢試、銳意進取”的“拓荒牛”精神綻放出勇闖改革創新“無人區”的豪情。向榜樣學習,就要像他們那樣,始終踐行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在本職崗位上迸發奔跑如“牛”奮進力量,做勇于挑戰、勤于思考的創新者,推動黨和人民的事業向前發展。
“忠于職守、吃苦耐勞”,他們都是“老黃牛”,讓我們汲取苦干如“牛”堅韌力量。
一步一個腳印走、一任接著一任干,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戰勝一個又一個挑戰。在《榜樣6》中,我們看到,他秉承愛國初心,堅守在高寒缺氧風力強的惡劣環境中20多年,寸步不退、拼死搏斗維護國家領土主權;他秉持堅定信念,57年如一日扎根邊防一線,讓自己成為邊境線上的“活界碑”;他們堅定扛起使命,團結帶領島上群眾興建家園,組建起“島礁巡護員”隊伍,推動七連嶼成為南海璀璨明珠……在衛國戍邊的前線,他們真干、實干、苦干,以“忠于職守、吃苦耐勞”的“老黃牛”精神書寫著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時代詩篇。向榜樣學習,就要像他們那樣,始終如一貫穿著老黃牛般的奉獻和實干精神,把每項工作做到位、做實在、做好,迸發苦干如“牛”堅韌力量,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用行動交出一份新時代的精彩答卷。
“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哪里有榜樣,哪里就有新氣象。讓我們時刻不忘內心的理想信仰、時刻銘記肩上的責任擔當,向榜樣學習,汲取他們身上的“牛”力量,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和榮光!
觀看榜樣6心得體會200字 觀看榜樣6心得體會最新篇二
12月8日晚,由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的《榜樣6》首播,再次引發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熱烈反響。《榜樣6》不僅展現了部分“七一勛章”獲得者和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對象的典型事跡,更折射出黨的組織建設的三方面實踐成果。
從《榜樣6》看大抓基層黨建的實踐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統籌推進各領域基層黨建,農村、城市、學校、企業、社會組織等“一個都不能少”,激發基層黨員隊伍的生機活力,基層涌現出許多先進黨員和黨組織,在《榜樣6》中就有生動體現:延·巴特爾是“草原之子,牧民英雄”,魏德友是戍邊巡邊“活界碑”,“貼心書記”孫金娣在南京市仙林街道為群眾化解糾紛,“當代愚公”黃大發帶領村民苦干36年建成“生命渠”,“燃燈校長”張桂梅堅持貧困地區教育一線40余年……這些來自“五湖四海”、基層各地的榜樣人物,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等高尚品質,以實際行動讓黨旗在各自的.基層陣地上高高飄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中央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必將涌現更多來自基層的先進典型,必將續寫更多榜樣故事。
從《榜樣6》看制度治黨的實踐成果。
《榜樣6》中人物都受到了以中共中央名義的黨內表彰,在新時代,黨內表彰嚴格遵循黨內法規和具體制度,是制度治黨的一種體現。2017年時,中共中央批準實施了《中國共產黨黨內功勛榮譽表彰條例》,構建起了嚴謹嚴密的黨內功勛榮譽表彰體系,不論是“七一勛章”和榮譽稱號還是“兩優一先”表彰,都要嚴格遵循表彰條例,更加彰顯了黨內表彰的嚴肅性與權威性。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制度治黨的新實踐,我們黨已經形成了以黨章為根本,以準則、條例等中央黨內法規為主干,由各領域各層級黨內法規制度組成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將黨內表彰和選樹榜樣以嚴格的黨內制度固定下來,《榜樣6》正是新時代堅持制度治黨的體現之一。
從《榜樣6》看黨員教育創新的實踐成果。
《榜樣6》不僅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同時在共產黨員網、共產黨員微信等網絡平臺集中展播。2012年時,習近平要求“哪里有共產黨員,共產黨員網就要努力覆蓋到哪里”,進入新時代,共產黨員網等網絡平臺更加完善,切實提高了黨員教育培訓的覆蓋面,特別是在農村地區,依托網絡平臺開展黨員培訓教育,正是對過去電視教育片和現代遠程教育的傳承與創新。再具體到《榜樣6》本身,綜合運用典型事跡再現、現場訪談、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增強了黨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經播出就在廣大黨員群眾中引發強烈反響,在網絡媒體上許多網友紛紛用“淚目”“致敬”等留言表達了感動之情。進入新時代,黨員培訓教育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黨性教育,要引導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筑牢思想之基、補足精神之鈣,就必須注重創新方式方法,特別是采取宣傳典型這種方式,既不能失真失實,又要引人入勝。《榜樣6》乃至整個《榜樣》系列專題節目就是創新成果之一,也為各地各部門做出了良好示范。
觀看榜樣6心得體會200字 觀看榜樣6心得體會最新篇三
12月8日,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的《榜樣6》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首播。《榜樣6》人物有祁發寶7名個人以及海南省三沙市七連嶼黨工委。
觀看這一期節目,就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靈魂的升華。每一個人都強烈地感受到,偉大時代必有偉大的精神,在榜樣的身上,是對理想信念的矢志堅守,是對擔當作為的執著追求,是對開拓創新的完美詮釋。生逢盛世、肩負重任。我們學習榜樣,就要在心田播下一粒榜樣的“種子”,讓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在心田播一粒信仰的“種子”,扎下理想信念之“根”。
在這些榜樣中,無論是“13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衛國戍邊英雄團長祁發寶,還是“把家安在邊境線上”巡邊護邊57年的退休職工魏德友,他們用堅定的信仰和血肉之軀,默默守護著盛世中華的安寧。回顧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在任何艱難困苦面前,我們黨都能突出重圍、發展壯大,靠的就是堅定的理想信念。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這盛世來之不易,在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時刻心懷“國之大者”,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心田扎下理想信念之“根”,始終做到初心永駐、使命在肩。
在心田播一粒敬業的“種子”,開出擔當作為之“花”。
在這些榜樣中,無論是幫助近2000名山區女孩考上大學、走出大山“燃燈校長”張桂梅,還是“讓牧民脫貧、讓草原變綠”的“草原之子”廷·巴特爾,他們始終以強烈的敬業精神,扛得了重活、經得住磨難、打得了硬仗。我們學習榜樣,就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勁、“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勁,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努力成為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要躬身一線,多當幾次“熱鍋上的螞蟻”,多接幾回“燙手的山芋”,敢啃“硬骨頭”,敢下“深水區”,在經風雨、見世面中壯筋骨、長才干。要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在心田綻放出擔當作為的絢麗“花朵”。
在心田播一粒奉獻的“種子”,結滿開拓創新之“果”。
在這些榜樣中,無論是“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當代愚公”黃大發,“為國鑄盾”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陳定昌,還是開創“網格化”黨建模式的孫金娣,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始終立足本職傾情奉獻。征途漫漫,惟有奮斗。踏上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黨員干部要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以強烈的奉獻精神接過榜樣精神的“接力棒”,做好新時代“答卷人”。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勇于戰勝前進道路上的急流險灘和驚濤駭浪。要瞄準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過了一山再登一峰,跨過一溝再越一壑”,矢志奮斗、善作善成,在心田結出開拓創新的“碩果”。
觀看榜樣6心得體會200字 觀看榜樣6心得體會最新篇四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了《榜樣6》。節目通過典型事跡再現、現場訪談、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生動展現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精神,彰顯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廣大黨員干部要從榜樣的典型事跡中汲取奮進力量,振奮干事創業精氣神,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創造更大榮光。
向“榜樣”學習,就要選準學習的“切入點”。
向“榜樣”學習,感動祁發寶熱愛祖國、扎根邊防的英雄氣節和堅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寸步不退、拼死搏斗的獻身精神;“破防”于廷·巴特爾讓牧民脫貧、讓草原變綠的高尚品格和邊境線上的“活界碑”“不換防的夫妻哨所”、57年如一日扎根邊防一線“我為祖國守邊防”魏德友的感人壯舉;敬佩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孫金娣的“新時代城市版的‘楓橋經驗’”,一片初心為人民;感念我國精準制導領域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為國鑄盾”的陳定昌;敬重一心為民、埋頭苦干、百折不撓,為解決草王壩村缺水嚴重問題建設“生命渠”,兌現“水過不去、拿命來鋪”誓言的“當代愚公”黃大發;淚奔于“燃燈”校長、大山媽媽張桂梅,一心一意做好教育工作,為孩子走出大山開辟道路。
向“榜樣”學習,就要接過榜樣的“接力棒”。
“榜樣”不僅是一面鏡子,也是一面旗幟,更是一種信仰。新時代黨員干部要讀懂榜樣、學習榜樣、爭當榜樣,接好并握緊榜樣手中接力棒,筑牢信仰之基、凝聚奮斗之力,不忘初心,做時代先鋒。“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守勤政愛民之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將初心和使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有肯吃苦、肯干事精神,愿意扎根基層、服務基層、造福基層,在基層一線敢拼敢干敢闖,力爭在一線工作做出新成績。“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作為黨員干部要在實踐中歷練智慧,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張桂梅等人是始終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的光輝典范,是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學習的榜樣。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接過榜樣手中的接力棒,在新時代長征路上奮力奔跑、再創輝煌。
向“榜樣”學習,就要傳承榜樣的“精氣神”。
榜樣是時代精神的標桿,每一個榜樣都記錄著一段堅守、擔當、奉獻的動人故事,每一個榜樣都為不忘初心的信仰作出了充分的注解,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忠誠的優秀品格,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激勵著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為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艱苦奮斗、接力奮斗。《榜樣6》讓我們走近榜樣,感受榜樣的精氣神傳遞出的巨大力量。我們要自覺對照這些先進模范,對照典型事跡,見賢思齊,從他們身上汲取不斷前行的動力,立足崗位奉獻,勇于擔當作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要讓“榜樣的力量”在生生不息中傳承,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上持續發酵直到永遠。有了榜樣作為排頭兵,就有了奮斗的目標,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榜樣也是支撐我們前進的動力。正因為有了榜樣這個“魂”在,我們才擁有強大的“精氣神”的支撐。
《榜樣6》生動展現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精神,彰顯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弘揚了民族魂,傳遞了精氣神。廣大黨員干部要奮力追逐榜樣之光,在新的征程上爭取更大勝利和榮光。
觀看榜樣6心得體會200字 觀看榜樣6心得體會最新篇五
12月8日晚8點,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的《榜樣6》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首播。本期《榜樣》人物有祁發寶、廷·巴特爾、魏德友、孫金娣、陳定昌、黃大發、張桂梅以及海南省三沙市七連嶼黨工委,他們身上都有著感人的故事和先進的事跡,展現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作為青年干部,我們要感悟“榜樣之心”,站在歷史的節點上,書寫新的時代華章。
感悟“奉獻之心”,爭做為民服務、無私奉獻“孺子牛”。
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我們黨的最高價值取向。四十余年來,張桂梅像一個不知疲憊的“永動機”,堅守在貧困地區教育一線,幫助近2000名山區女孩考上大學、走出大山。從“將軍之子”到“草原之子”,廷·巴特爾扎根內蒙古自治區47年,曾把251萬元收益分給38戶牧民,一步步帶領嘎查牧民脫貧致富……他們,之所以成為榜樣,是因為懷揣著“奉獻之心”,在平凡的時光里耕耘著不平凡的事業。作為青年干部,要銘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勇擔“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使命,發揚為民服務、無私奉獻的“孺子牛”精神,把“忠誠為黨”“忠于人民”鑲嵌在崗位上,為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不懈奮斗。
感悟“開拓之心”,爭做攻堅克難、自強不息“拓荒牛”。
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為國鑄盾”的陳定昌,堅定走自主創新之路,眼光超前、思維超前,為國家鑄就空天“神盾”。開創“網格化”黨建模式的孫金娣,從黨建責任制入手,優化黨組織設置,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他們,之所以成為榜樣,是因為懷揣著“開拓之心”,不畏艱難、開拓創新,實現從無到有,由“0”變“1”到“無窮”。作為青年干部,要堅定創新自信,科教興國、創新發展的“紅色血脈”,傳承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創新精神,甘當開拓領域的“拓荒牛”,激發潛能,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
感悟“堅毅之心”,爭做艱苦奮斗、砥礪前行“老黃牛”。
千磨萬擊還堅勁,越是艱難越向前。“當代愚公”黃大發,帶領村民靠著鋤頭、鋼釬和鐵錘,建成一條“生命渠”。“守邊人”魏德友,巡邊護邊20多萬公里,多次與死神擦邊而過,鑄成邊境線上的“活界碑”,筑起戍邊不換防的“夫妻哨崗”……他們,之所以成為榜樣,是因為懷揣著“堅毅之心”,充分發揮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老黃牛”精神,不畏困難、擔當作為。作為黨員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挑燈實干、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用自己的辛勤勞動為黨和祖國事業的蓬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觀看榜樣6心得體會200字 觀看榜樣6心得體會最新篇六
旗幟引領方向,榜樣給人力量。我觀看了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制的建黨100周年特別節目《榜樣6》。節目講述了榜樣艱苦奮斗、為民解難、開拓進取的先進事跡,再現了他們勇挑“千鈞重擔”,敢接“燙手山芋”,無畏“急流險灘”的感人畫面。從今天起,我要學他們保家衛國的無畏,學他們為民解難的溫柔,學他們破浪前行的勇敢,用好他們為我們年輕干部寫下的這一份干事創業最佳攻略!
艱苦奮斗鼓舞人,學他們吹響保家衛國“沖鋒號”。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張開手臂的祁發寶面對的是窮兇極惡、數百倍于我的越線挑釁外軍,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見證了他20多年13次與死神的擦肩而過,復雜險峻的加勒萬河谷留下的是他寸步不退、拼死搏斗的戰斗背影;一面紅旗,一抹紅霞,扎根雪山環繞的薩爾布拉克草原邊防一線57年如一日的魏德友,用他日益蒼老但比鋼鐵還要剛強的脊梁,撐起20多萬公里的平靜和安寧;因缺少淡水、植被稀少,連海鳥都不愿駐足停留的七連嶼,被三沙市七連嶼黨工委用搭板房、種樹苗、墾荒地的篳路藍縷精神,建成了祖國南海一塊草木豐盈、海藍水清、鳥龜共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明珠。榜樣用不讓寸土山河、不計個人得失、不怕艱難險阻的事跡教會了我們年輕干部怎么做到知大局大勢,什么才是明大是大非。
為民解難溫暖人,學他們送出實干擔當“及時雨”。
離開“將軍家庭”的廷·巴特爾,40多年就想著怎么改變鄉親們“靠天養畜”的習慣,種下沙柳、楊柴、榆樹,搞起“減羊增牛”“圍欄輪牧”,一套“蹄腿理論”走出人均收入24460元的產業脫貧之路;草王壩海拔1250米,山高巖陡、雨水稀少,為了拔除困擾草王壩人的窮根——缺水的問題,黃大發和村民們靠著36年的鋤頭、鋼釬和鐵錘,建成了一條跨3座大山、大小9個懸崖,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的“生命渠”,遠近聞名的窮村子變成了全面脫貧的團結村;“零落成泥碾作塵”,張桂梅堅守貧困山區教育一線40余年,克服“沒圍墻、沒宿舍、沒食堂”的困難,用“歇斯底里”的付出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幫助了2000名貧困山區女孩考上大學、走出大山,177名孤兒有了“媽媽”。榜樣為民服務的赤子之心告訴我們年輕干部,怎么紓民困、如何解民憂、怎樣暖民心?要心中裝著對人民愛的火種,勇開頂風船、敢蹚深水區、善走上坡路,堅守為民的初心和信仰。
破浪前行啟迪人,學他們開啟創新創業“加速器”。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陳定昌將畢生心血投入針對敵方彈道導彈的探測及攔截的防空導彈系統,這是一流軍事強國爭先開發的拳頭產品,被稱為“核武器終結者”,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一年200多天他都守在戈壁試驗場,77歲高齡時仍親自擔任總師,主持完成重大反導試驗,培養了包括20余名國家重點型號總師、副總師以及一大批骨干,攻克的第三代防空導彈關鍵技術,迫使美國改變國防戰略;12所高校,40個居民小區,1786個駐街單位,28萬常住人口,這33平方公里轄區從情況錯綜復雜的“矛盾窩子”轉變成和諧樣板,靠的是孫金娣團結帶領黨員干部開創的仙林網格化黨建模式。人到格中去、事在網中辦、難在網中解、情在網中結,仙林街道把黨組織延伸覆蓋到每個單位、小區、工地、五小行業,做到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工作。創新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被譽為新時代城市版“楓橋經驗”。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創新歷程,為年輕干部詮釋的是榜樣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的精神,為年輕干部展示的是共產黨人“攻堅必定有我”的擔當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