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優質的心得體會該怎么樣去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質量月心得體會500字篇一
9月7日,我廠專門組織生產部、技術部、供應部以及檢修、運行骨干召開了宣傳動員會,傳達了公司質量月活動的文件精神,確定了我廠質量月活動主題及主要內容。
活動期間我們充分利用宣傳欄、交接班會、操作卡、合理化建議等各種形式廣泛宣傳開展“質量月”活動的意義,普及質量管理知識,營造出質量月活動的濃厚氛圍。
生產部門針對運行現場的主要運行參數、汽電負荷對機組開停進行合理搭配,有效的提升機組經濟運行效率和汽、電產品質量,促進了電廠持續穩定協調發展。
技術部門加強了技術培訓工作特別是學員培訓及考核,各專業都制訂了操作卡詳細羅列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并從工資中劃出專門款項,作為經濟指標考核。
安全部門除加強安全生產宣傳,對相關壓力容器及安全門進行了校驗,完善消防設施管理制度及事故預想制度外,還安排人不定期查崗,杜絕睡崗、離崗、串崗、玩手機、看小說等現象。
供應部門則加強了酸、堿、煤的質量檢測完善分析報告。
檢修部門加強了巡檢實施力度,有針對性地對故障隱患加以排除,從而避免和減少停機損失,并對“pm預防維修”制度在我廠實施的可行性進行了探討。
此外,本月我廠還公布了星級員工的評比結果發放了獎金,并決定以后可適當增加一星級員工名額及評比次數以調動員工積極性。
質量,衡量一切東西好壞的標準。沒有質量,企業的品牌、發展,甚至生存都無從談起,對于我們電廠來說,合格的電和蒸汽就是我們的產品,如果我們的產品質量有問題,例如蒸汽不符合規定要求或則突然停電,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損失,而要嚴格把握質量,需要我們每一個生產環節不能出錯,這就要求我們所有員工都必須有高度的責任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保證自己專業不出錯,并且時時提醒與自己相關專業的人員避免出錯,這就是我們強調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參與,全面提高質量安全水平”。
轉眼9月就快過去了,可我們xx電廠的質量管理卻不能松懈,我們要把“質量月”做成“質量年”、“質量每一天”。
質量月心得體會500字篇二
20xx年9月,是中國繼1978年開始施行的第40個“質量月”,在我們xx特集團公司林總和分公司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指示下,xx特全面開展轟轟烈烈的“質量月”活動,會議宣傳、板報、橫幅、有獎征文、質量標兵評選等措施相繼出臺,掀起了“質量月”活動高潮。當提筆想寫下這篇“質量月”活動征文的時候,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產品質量曾經是我個人心中永遠的遺憾……
20xx年初,年輕的我和丈夫及朋友一起創建了屬于自己的門窗行業公司。公司也從頭兩年的盈利到后兩年的嚴重虧損,歷經四年,但最終以失敗而告終。究其原因發現,當別人正在爭分奪秒全面創新時,我們還在堅守老工藝、老套路;當別人都在點滴突破、注重客戶要求和提升產品質量時,我們還在盲目的只為趕訂單、積銷量在生產,產品雖然出貨了,但隨即就面臨著客戶的頻繁退貨。痛定思痛,方如夢初醒,仔細想想,如果當初不只為積銷量而不斷去創新產品,何以效益下滑?如果當初也注重品質、努力滿足客戶要求、精益求精,何以讓客戶失望而拒絕下單?因此,與其說質量是產品的生命,更確切的講質量更是企業的生命。
當創業夢想破滅之時才深刻體會到產品質量對企業的重要性,而自進入我們xx特公司后,所看到的、體會到的更讓我感觸至深——創業不是沖動!為此,針對產品質量提升和我們xx特公司“質量月”活動,對我自己也加深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理解:
選擇一個行業,從事一份職業,首先要懂得尊重行業和尊重職業規則,如果不愛這一行或不尊重這份職業,那就沒有工作激情,更不會有職業操守,相應的也就做不出高質量的產品,干一行、愛一行,而且要做精、做細,把簡單的工序反復做,才能成為行家,才能稱之為企業骨干,用敬畏的心態尊重職業操守,才能捍衛和保證從自己手中做出的任何一件產品,讓其品質完美無暇。
如果說發展才是硬道理,那么質量更是企業的生命,現在的市場,產品質量已經成為一個企業立足的根本和發展的保證,產品質量的優劣直接決定著企業的命運,沒有質量就沒有市場,沒有質量就沒有效益,沒有質量更不會有發展,因此,重視產品質量才是硬道理,才能勇于競爭,敢于競爭,最終才能以質取勝。
產品質量決定的是過程,而過程中的工作質量最終取決于員工的基本素養,無論是服務也好,或是工作過程也好,都與質量意識密不可分,所以注重產品質量人人有責不是一句口號,關鍵是充分調動大家對我們xx特產品制造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大程度的保證機床設備質量、售后服務質量和平時工作質量,讓大家增強產品質量意識,這樣才能做出讓國內外客戶認可、滿意的產品。
在我們xx特公司,主要產品是智能制造高端機床設備,從前至后需要上千道工序才能打造出一臺完美的產品,但追求完美的設備質量,卻需要從小事做起,需要注重每個生產細節,不要片面的認為這是一個小問題可以忽略不計,但往往就是因為小問題不解決最終才會釀成機床大隱患。從進廠幾個月來每周公司早會上鄒總一再強調的注重每道工序的細節、努力提升品質、就能體會到,只要細節掌握到位就不會讓客戶投訴,如果我們在生產中把越來越細的專業化技能提升到極致,精益求精的保證設備質量,那我們的設備將會更加完美,因此,追求好的品質,把握細節更是提升產品質量的重點。同時也能為我們xx特產品贏得更大市場。
其實,雖然我不是生產一線人員,但作為我們xx特大家庭的每一名成員都應該不斷學習,完善自我,加強自己的責任感,努力改變工作態度,多一份細心、少一份粗心,多一份責任,少一份推諉,正如公司板報上寫的那樣:“質量是產品的基礎,沒有質量,談什么品牌、發展、競爭?尤其對我們xx特來說,機床的質量是我們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一個真正有生命的企業是因為有著堅實的質量基礎做保證的,一個企業的質量形象是靠每一位員工精心打造出來的,只有打造一流的質量,才能打造出一流的產品,給產品賦予靈魂和生命,才能真正體現出產品的自身價值,才能讓企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質量月心得體會500字篇三
在“質量月”的學習過程中,“零缺陷”工作準則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啟發。“質量即符合要求,而不是‘好’;說到做到,即誠信”,這句話讓我對質量的認識有了新的層次。
很多時候,我們拼命努力地工作,可到頭來,發現我們所做的可能不是客戶想要的,我們所付出的,在別人看來可能只是像一群螞蟻把一塊石頭搬回巢穴:我們所搬回的,無論如何也只是一塊石頭。在大多數情況下,做好并不等于做對。在以往的工作生活中我們總是習慣于看著辦,總持模棱兩可的思想,從沒想過工作就是去做對的事情,做對的事情就是做符合要求的事情。
我們天天都在一味地忙,忙的結果卻大不一樣。奧妙何在?我們心中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錯誤的僥幸:“第一次就做對是不可能的,修修補補是可以接受的,何況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其中重要的是工作標準問題,因為標準決定結果。
中庸之道是什么?不是叫我們甘居中游,不好也不壞,而是要遵守客觀規律,“無過無不及”恰到好處地做事。這與零缺陷對質量要求是完全一致的。高于客戶要求是質量的浪費,低于客戶要求是質量的不足,二者均為缺陷。當然零缺陷并沒有要求我們達到“足赤”的標準,也不可能做到完美。達到客戶的需求是我們追求的,更是我們戰勝競爭對手的法寶。
真正的零缺陷能做到嗎?我們手上在做,心里并沒有完全認識清楚。說來似乎簡單,零缺陷管理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把正確的事情一次性做對。換句話說:所有的工作都必須達到客戶需求的標準。零缺陷是一個動態的符合性要求,不是一個絕對完美無缺的概念。符合客戶要求不是能不能做到,而是必須做到的問題。給自己錯誤的理由就是給自己犯錯誤的機會。對工作不要產生缺陷,要一次性做對。因為不管解決多復雜的問題都是多余的,不增值的。有價值就是不讓缺陷產生,也就是不讓解決問題而帶來的成本產生。
預防產生質量,評審不能產生質量。評審是不增值的,它是對結果的判定,是告訴我們結果己經產生。所以我們不能把質量提升放在評審這一關,要重在預防控制和過程控制。質量的浪費代價是無限的,但是可以避免。產生品質的方法是預防,工作的標準是零缺陷。如果你想讓工作做錯,它一定會做錯,你想讓事情做對,它卻不一定做對,所以說所有事情都可能出錯,出錯都可以造成事故,事故都是由微不足道的錯誤產生。
任何工作都只是一個過程,我們要按要求做事,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做“好”,因為“好”是抽象的,不是具體的,不一定是客戶要求的。所以我們完成工作,就是按客戶要求明確制定標準——要“說到”,并有效地在每個過程中達到所制定的標準——要“做到”,做誠信的事、做誠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