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我吃的是窩窩頭 吃窩窩頭搞笑句子篇一
又是清明節了,榆樹開花了,圓嘟嘟的,密密麻麻的榆錢兒掛滿了枝頭,將我的思緒拉回到童年……
那年我八歲,銀發蒼蒼的奶奶吩咐我去捋些榆錢兒放在盆里洗干凈,說要蒸一鍋榆錢窩頭給我們嘗嘗。那一刻我興奮極了,長這么大,這還是頭一回吃榆錢兒做成的窩頭。于是,我一邊想象著窩頭的美味,一邊圍著奶奶忙碌起來。
奶奶的手藝真好。她先把洗好的榆錢兒用石磨磨碎,然后拌上紅薯面,最后將和好的面捏成十幾種花樣,有“龍抬頭”“千層頂”……然后,便放在竹屜上入鍋蒸了。約摸過了半個鐘頭,窩頭出鍋了,大老遠就能聞到一股誘人的香味。
鄰院的孩子們不知啥時跑來了,我無暇顧及他們,迫不及待地從屜子上拿了一個熱氣騰騰的窩頭,咬了一口,燙得我咧開嘴巴大叫起來。奶奶接過窩頭,用她那干癟的嘴替我吹著。我伸了伸舌頭,仔細地觀察著奶奶掌心里的窩頭:黑黑的,有拳頭那么大,結結實實的,一層一層地重疊著。奶奶說這叫“蒸蒸日上”。過了一會兒,窩頭涼得差不多了,奶奶輕輕掰下一小塊放進我的嘴里,那味道怪怪的,苦中透著麻,澀中帶著辣,細細嚼嚼,才覺得有那么一丁點的甜味。
“呸!真難吃!”小伙伴們僅僅吃了一口就紛紛將窩頭吐掉,并且一個勁地嚷著:“沒有巧克力好吃!”“沒有餅干甜!”“沒有薯片香!”……奶奶無奈地搖搖頭,嘆了一口氣說:“唉,你們這些孩子。”她用微微顫抖的手掰著窩頭,放在無牙的嘴里津津有味地咀嚼著。隨后,奶奶把我們召集在大榆樹下,給我們講述她生活的那個年代的故事。
從奶奶的講述中,我們了解到了奶奶童年時代生活的艱難,鬧饑荒那年,院子里的這棵大榆樹曾經救過奶奶一家人的命。說到這,淚水順著奶奶那飽經風霜的臉頰流了下來。那一刻,我和小伙伴們都慚愧地低下了頭……
如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而奶奶卻永遠地離開了人世。老屋拆遷后,我家搬進了嶄新的樓房,但院子里的那棵大榆樹始終沒有被砍掉,每當榆樹開花的時候,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慈祥可親的奶奶。
我多么想再吃一回奶奶蒸的榆錢兒窩頭呀!
我吃的是窩窩頭 吃窩窩頭搞笑句子篇二
正午,正在熟睡的我聞著隔壁窗外飄來陣陣香味,仔細一嗅,像極了小時候奶奶給我煮的窩窩頭的味道。
嫻兒,讓奶奶親親,小時候的我常常與奶奶形影不離,親密無間,如圖好朋友一般。奶奶愛做窩窩頭,我便是她的窩窩頭忠實粉絲。每當奶奶從廚房中端來散發誘人香氣的窩窩頭時,我便能不顧一切扎進盤里,慢慢品味著這色澤金黃的窩窩頭,認為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
后來慢慢地,我長大了。不在無時無刻的粘著奶奶,爸媽因為工作調動,我跟隨他們去了另一個城市,久而久之也忘記了奶奶。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窩窩頭也在飯桌上隨處可見,比奶奶做的美味也比奶奶做的美觀。也漸漸忘了小時候奶奶做的窩窩頭。
一天我接到了奶奶的電話,奶奶還是像往常一樣關心的問候我幾句:有空就還來看看我,我給你做窩窩頭吃。誰愛吃你那玉米面做的窩窩頭啊!我不耐煩的回了句。奶奶什么也沒說,只哦了一聲。
當時的我并沒有聽出那個哦字竟飽含了奶奶滿滿的失落。如果我知道那是奶奶最后一次神志清醒,我一定不會那樣!一定不會!
當我感到奶奶家時,一個傻笑說胡話的老人。聽大舅說,奶奶因長期寂寞患了老年癡呆癥。我不禁心我一倏,后悔當年為什么不多陪陪奶奶。正當此時,奶奶端出了一盤窩窩頭,呲著牙沖我笑著說:妞,給吃窩窩頭。我不禁淚水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外面的窩窩頭再好吃,也沒有奶奶做的好吃,因為奶奶的窩窩頭有種家的味道,但,錯過,便再也回不到從前。
我吃的是窩窩頭 吃窩窩頭搞笑句子篇三
當清晨的微光照進房間,公雞嘹亮的嗓音將奶奶叫醒。她悄悄地起身,輕緩著步子走入廚房。穿上素色圍裙的那一刻,奶奶的工作便開始了。
我站在廚房門口,看著奶奶從灶臺下掏出一個不銹鋼的大盆,而后彎腰拿出兩袋白色的面粉,分別從不同袋子里用瓢舀出兩勺。
我一臉疑惑,不禁問道:“奶奶,您為什么要從不同的袋子里舀出相同的面粉啊?”奶奶拍拍手上的面粉,勾了勾我的鼻子:“這啊,可不是什么相同的面粉。這一袋是我們平時吃的面粉,另一袋是糯米粉。至于為什么要用不同的面粉,這個就有學問了。”奶奶用一只手向面粉里不斷試探著加水,并用另一只手攪勻“如果只用小麥粉,就無法吃到松軟爽滑的口感;只用糯米粉,最后的窩頭便會塌在鍋里,根本無法成型,所以,要把兩種面粉采用1:1的比例混合后和面。好了,現在揉的差不多了,讓它醒一會兒,咱去處理大棗。”
我跟著奶奶進入陽臺,看著奶奶搬出三個小馬扎,奇怪道:“我們不就兩個人嗎?”“傻丫頭,這不是給人坐的,是放案板的。”奶奶拿出一袋蜜棗,一袋紅棗和一把寬面菜刀“我們先將蜜棗切成四份,然后再處理紅棗。紅棗不要直接切,要先將它用菜刀拍扁,然后切下紅棗核兩邊的肉,最后再把紅棗核上下部分的肉切出來。看看,是不是切的很干凈。”奶奶拿起紅棗核,向我炫耀。“走吧,咱們看看面醒好沒有。”
奶奶拿出面盆,掀開蓋在上面的白布。我用手指戳了戳面團,凹下去一個小坑。“你看,能夠戳出小坑的時候,就說明面醒好了。”奶奶用手撥了撥黏在盆壁上的面團,然后將處理好的棗倒進盆中,一手扶著盆邊,另一只手翻來覆去地蹂躪著面團。不一會兒,她拍了拍揉好的面,拿出面板,向上面撒了一層面粉。“咱們要先揪出一個小面團,在手中經過幾次簡單的轉動,然后把拇指插入面中,再經過幾次轉動,看,一個窩頭做好了”奶奶將窩頭放在面板上,對我說道“小饞貓,去把蒸鍋和籠布拿進來。”我趕緊跑去找蒸鍋,生怕晚吃上窩頭。奶奶將水加進蒸鍋,蓋上篦子,放上籠布,我捧起一個個餡料豐富的窩頭,小心翼翼地將它們放進蒸鍋。
等待的時光是那么漫長,心急的我一次次地向廚房跑去。
“差不多了,可以開飯嘍!”我緊跟著奶奶走到灶臺前,掀開鍋蓋,蒸騰的霧氣中一陣紅棗的清香撲面而來,一個個形似寶塔,金黃閃光,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著誘人的光芒。
我拿起筷子,戳出一個窩頭,直接塞進嘴中。還冒著蒸汽的窩頭燙得我直哈氣,奶奶在旁邊笑得合不攏嘴,我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