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絲瓜花作文 絲瓜描寫絲瓜的作文篇一
春天到來時,伯伯把一粒粒種子埋在土里,不幾天就發芽了,它吸收著溫和的陽光,長得非常快,幾天就長成一尺多高了,剛長出來的葉子像豆莢一樣是兩瓣的,長得非常非常快,幾天就長成大葉子了。長大的葉子像楓葉一樣,非常好看,并且上面還有許多毛茸茸的小刺,摸著有一點點扎手。 這時,伯伯給絲瓜搭了個架子,讓絲瓜隨著架子往上爬,它的生命力特強。它長葉柄的另一邊是一個莖,它的莖像麻繩一樣擰在架子上,不滿半個月就爬滿了整個架子。
到了六月份,它就開花了,開的是嫩黃色的小花,非常好看,過了幾天,就長出了小絲瓜。小絲瓜像瘋了一樣向上長,不幾天就長成了大絲瓜。但有的花卻長不出小絲瓜,并且花都凋謝了。原來這些都是公的 ,是負責傳授花粉的'啊!
絲瓜掛滿了整個架子,我用手一推,給它們來了個“蕩秋千”。
絲瓜可以炒菜吃,非常得好吃,也可以等它完全成熟后,曬干,把皮一剝,可以涮鍋用,絲瓜的用途非常廣泛。
到了晚秋,萬物凋零,絲瓜的葉子紛紛落下,就剩下那光禿禿的莖了,絲瓜就這樣結束了它的短暫的生命歷程!
絲瓜花作文 絲瓜描寫絲瓜的作文篇二
每天,奶奶都會拿著鋤頭,去她的絲瓜地,照顧她的絲瓜們,幫它們澆水除草。我常常借著陪奶奶的名義,和她一起去絲瓜地。
早春,奶奶細心地呵護著小苗們,隔三岔五地去給小苗澆水。天氣涼了,便用白色的薄膜蓋住,怕把苗兒們凍著了。再用牢固的繩子把那些架子認認真真地扎一遍。
絲瓜成熟了,成群的麻雀聞著成熟的味道從遠方飛過來,它們也知道,收獲的季節來了。絲瓜藤爬滿了架子,成熟的絲瓜展示著自己苗條的身材。成群的鳥兒站在架子上,嘰嘰喳喳唱著慶祝瓜果蔬菜成熟的歌。在中間,還站著一個威武的稻草人奏樂。
農閑的時候,奶奶總會找一些樹枝或小花,和我一起去小溪邊把它們放入水中。我們一起看著水把它們送到我看不到的地方。春天時,還會用柳條合著野花給我編頭飾,我覺得那是世界上最美的頭飾。
奶奶的絲瓜地青了又黃,黃了又青……我問奶奶:“我們為什么要種絲瓜啊?”奶奶笑著說:“因為只有自己種的,才是收獲,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呀!”
如今在城市中生活的我,常常憶起奶奶的絲瓜地,還有奶奶的話:自己動手,勞有所獲,是一件快樂的事。
絲瓜花作文 絲瓜描寫絲瓜的作文篇三
有的人贊美”龐大”的西瓜,有的人贊美鮮紅的蘋果……我卻贊美生命力強,隨遇而安的絲瓜。
生命力強是絲瓜的其中一個特點。我從前種絲瓜,總是隨隨便便便挖個洞,把絲瓜種子放下去,然后理上土,澆點水,就置之不理。等過了四五天,我去看看,使我吃驚的是,絲瓜長出來了。當我種絲瓜的時候可從來沒想過絲瓜會長出來呀!
又過了幾天,絲瓜長得大約二十厘米高。藤蔓緊緊地抓住了某處地方,努力地向上爬。
有一年打臺風,臺風”呼呼”地呼嘯,風可大了,我想陽臺上的絲瓜一定會被這臺風吹倒的。臺風過后,我到陽臺去看,沒想到絲瓜仍然屹立不倒,倒是其它水果和瓜類被臺風吹倒了。
又有一次,我隨便找個比較干燥的地方種下了絲瓜種子。過了一個星期,絲瓜竟然長出來了。
不只是絲瓜,人也是一樣。人應該在不確定的生活中生長,才能長成獨立,自主的心。如果不努力生長,人就會養成信賴別人的心,所以我們要隨時隨地地鍛煉自己。
絲瓜花作文 絲瓜描寫絲瓜的作文篇四
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身處童年,我們每天都在編織著美麗的故事。請選擇一件難以忘懷的事寫下來。注意內容要具體,要寫出真情實感。
愛的絲瓜藤
童年的往事就像海邊五顏六色的貝殼,數也數不清;童年就像那天上的繁星,在記憶中閃閃發光。童年也像那充滿著愛的絲瓜藤,讓我永遠都不會忘記。
小時候,我患有氣管炎,一到冬天就會復發,咳嗽個不停。姥姥聽說在復發之前喝一百天絲瓜水,可以治好我的病。
姥姥每天從樓下的園子里摘來掛著一顆顆露珠的絲瓜,包在紗布里,用力地擠出絲瓜汁,拌上白糖,放在我的面前。絲瓜汁甜甜的、涼涼的,可是,我漸漸對它產生了厭惡。
一天,姥姥像往常一樣,把絲瓜汁擺在我面前。看著碗中泛著白沫的青綠色液體,一股莫名之火涌了上來。我伸手一推,碗里的絲瓜汁都潑了出來,姥姥并沒有大發脾氣,對我說:“林林,我知道絲瓜汁不好喝,但是咱要治病啊!”看著姥姥略顯花白的頭發,我一聲不吭地把剩下的絲瓜汁喝了下去。
冬天來了,我的病奇跡般地好了,姥姥的臉上像綻開了一朵花似的。
童年時光已快過去,走過絲瓜藤,仿佛看到了那時的情景。在余下的童年時光中,一定會有更多喜事悲事在等待著我。
絲瓜花作文 絲瓜描寫絲瓜的作文篇五
在開學第一天,同班同學張某為了歡慶這新學期的到來,特地到奶奶家摘了一棵絲瓜,作為禮物 送給了我們的班主任許老師。
當禮物 送到許老師手中的時候,絲瓜是翠綠色的,它的身體不大相稱,上面細,下面粗。在最細的地方,大概有成人的一個大拇哥 那樣細,在最粗的地方,差不多也有我的小胳膊一樣粗。
漸漸地,一個月過去了,絲瓜的皮也隨之變成了枯黃色,老師便把它的外表皮慢慢剝去,那聲音如同撕扯紙的聲音,呲啦、呲啦......剝完后,里面又露出了一層淡黃色的皮,摸起來好象海綿泡沫一樣,澀澀的。
緊接著,老師把最粗的部分上面捅了三個洞,輕輕松松地倒出來十幾顆絲瓜籽,黑黑的,蠻象瓜子的。老師想把瓜籽都倒出來,但又舍不得把絲瓜皮弄爛,便找來一把剪刀把皮一層一層剪下來,又倒出了40多顆絲瓜籽。
在這之前,老師又捏又搓,想毫發無損地把絲瓜的籽擠出來,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它也紋絲不動。
真想嘗嘗這“瓜子”的味道!可是當老師把它當獎品獎勵給我一顆的時候,我卻興奮不已又小心翼翼地把它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