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我的奶奶60歲的作文篇一
從我上中小學剛開始,姥姥就每天承擔專車接送我,一直到現在。平常在家里有時間就幫著做一點家務活,閑暇時間看一下報刊。近期,她喜愛上打趕潮流,并且是隨時,不要說,還像模像樣的呢!當我還在聽英文錄音帶,學英語單詞時,姥姥也來看熱鬧。拾起丟掉近40年的英文,與我一起學習。問她為何,她還是那句俗話:“還并不是為了更好地不落伍于社會發展。”母親喜歡看《時尚》、哪些《讀者》、《收獲》、書報刊一大堆。可是一看,姥姥就跑到母親身旁津津樂道地看上去,她看見他們,點了點頭,外露了濃濃的愉悅!
若是談起姥姥的性情,那么我但是感觸頗深啊!我眼里的她是那樣的:愛節省、很愛干凈,乃至還一些潔癖癥。
“節省是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這句話是姥姥的口頭語。今日,姥姥要我再度對她的節省印像加重了。就在我工作寫了一大半時,姥姥在餐桌邊叫道:“艷艷,你趕緊來!”“不嘛,我要寫作業呢!”“你存著這口飯,給誰吃啊?趕快給我吃了!”“我沒有食欲了,你給小狗狗‘佳佳’吃否!”“給‘佳佳’吃?粒粒皆辛苦你是否懂啊?……”。“行了,停!”我立刻站起趕到餐桌邊,很不情愿地扒掉了那口又冷又硬的飯。姥姥這才怒火全消。
啊,正確了!姥姥特愛干凈。哎,為什么說僅有巨蟹座才有潔癖癥?有一天,大家去玩,走久了,便想在木椅子邊坐一會兒,想不到,姥姥高聲喝止,取出隨身攜帶的紙巾鋪在木椅子上,才許大伙兒坐著,口中說:“墊一下,太臟了,真受不了!”
這就是我的姥姥,我愛她!
我的奶奶60歲的作文篇二
奶奶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卻以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品質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用她那孱弱的肩膀撐起了這個家,養活了5個兒女。他們長大后都很有出息。
奶奶靠賣農作物的錢和天生的精打細算,讓孩子們都上了學。據爸爸講:奶奶從上世紀70年代末為了改善家人的居住條件,每隔幾年都要翻修房子,從最初的茅草房翻修成磚瓦房,又從磚瓦房翻修成現在的兩層樓房。這對于一個普通的農民來說非常不容易,但奶奶做到了,她堅強、勤儉、能吃苦耐勞,所以這些幾乎不可能的事都在奶奶的省吃儉用下實現了。
從我記事起,奶奶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她都要操心,可能是奶奶太能干了,所以爺爺樂得清閑,吃飽不管事。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但是奶奶因為年輕時的辛苦勞作得了一身的病,吃藥比吃飯都多,身體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
現在奶奶家的生活紅紅火火,吃的穿的應有盡有,幾乎什么都不缺,但奶奶依然保持著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洗衣機洗衣服時排水管排出的臟水接到一個大桶里沖廁所用。在我小時候看來奶奶的勤儉節約是小氣,記得有一次,我中午放學回來,餓得前胸貼后背,給奶奶要錢買零食,奶奶說:“飯一會兒就好了,別再買零食了。”奶奶的小氣使我又哭又鬧。現在想想覺得自己那時候真的太不懂事了,奶奶身上這種可貴的品質,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奶奶的“勤儉節約風”吹到了全家人的心里,現在我們一家人都很節約,希望這股風不停歇地一直吹,繼續吹,吹到每個人的心中。
奶奶你真了不起!
我的奶奶60歲的作文篇三
我在家里有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人,特別是我的奶奶,她雖然有點老,可是他對我的愛可是比他的歲數還要大的。
我的奶奶樣子很奇特。她有一頭卷發,卷得像大海的波浪,她的臉上有一些老年斑,皮膚很黑,她的眼睛炯炯有神,矮矮的鼻子還有一個甜甜的嘴。她喜歡帶墨鏡,但他怕冷,所以平時都穿很多衣服。
我的奶奶不僅樣子非常特別,你在人群中很容易就認出他,他也特別喜歡我。
她每天放學都會來接我,還給我帶了好多好吃的,這時我就會大聲叫:“奶奶!”他就立刻眉開眼笑。我激動地跑過去,我倆抱在一起,好像十年沒見的親朋好友一樣,在學校里一天的疲勞都被消除了。奶奶第一句不是問我學習上的問題,也不是問我中飯好吃不好吃,而是問:“你今天開不開心呀!”這句話讓我感受到了無比溫暖。然后不管我在學校里有多不開心,反正我現在是開心的,我就笑著回答了一句:“開心!”奶奶看見我開心也就心滿意足了,然后他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點心。我們邊吃邊回家。由于我住在媽媽家和奶奶家是分開的,所以每次我們都在公園分手。等我走了好久,看見奶奶還在后面向我揮手,此刻又是一股暖流涌上心頭。
我的奶奶很愛我,為了我,她愿意做任何事情,也愿意花很多錢。有一次她為了買你說我喜歡吃的巧克力,不惜花了30多塊錢給我買到了一包,還在放學的時候給我送過來,我常聽的天天都有巧克力嘴巴說我們不僅有甜味,心中還有甜味,奶奶每天都給我帶那么多好吃的,我也做過很多事情來感謝他,比如說送她東西。
這就是我的奶奶,一個愛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60歲的作文篇四
我和奶奶一直是有距離的。
奶奶不是那種能干的奶奶,她說話總像與人吵架一般,聲音大如雷聲,甚至收拾不好那個小小的房間。
奶奶沒讀過書,文化淺,但計算金錢清清楚楚。我總喜歡問她:“奶奶,你知道一加一等于幾嗎?”她大聲回答說:“二呀!”“那七加八呢?”她說:“我沒讀過書,不知道。”“那七塊錢加八塊錢呢?”“十五塊嘛!”奶奶自信答道。
這些都還不算,我最厭煩的是她的呼嚕聲,每到晚上,便會有呼嚕聲。奶奶的呼嚕聲,把別人都吵醒了,多難堪呀!
我不明白,自己的奶奶為什么和別人家的奶奶不一樣呢!像同學小宇家的奶奶,她讀過很多書,能回答小宇的所有問題。她不僅十分能干,說話還十分溫柔,自己的房間也收拾得十分干凈整潔。我并不奢望奶奶能像小宇家的奶奶那樣能說會道,只是想聽不到奶奶的呼嚕聲該有多幸福呀!
我開始想方設法地躲避奶奶,放學不再讓她接了,也不再與她好好說過話了,讓她到別的房間去睡。
其實那時奶奶已經改變了很多,說話聲音變小了。為了讓聲音變小一點,她每天都要反復練習。
冬天,我得了感冒。我拒絕讓奶奶來照顧我,因為我得感冒的功勞全在她,是她硬要讓我出去買東西,而天氣正好降溫。我想:“我永遠不會原諒她,我也不會讓她為我做事的。”
晚上,媽媽給我講關于奶奶的故事,我卻假裝自己已經睡著了。“你知道嗎?奶奶的呼嚕聲的確很大,但你的呼嚕聲也有她的四分之一。奶奶之所以沒時間收拾自己的房間,那都是因為她都在收拾你的房間,不然,你的房間會離奇地變得干凈嗎?你在沙發上睡著時,也是她抱你去房間的……”
聽著聽著,我的眼睛里流出了幾顆淚珠。我最終理解了奶奶。
我的奶奶60歲的作文篇五
關于我的奶奶是個怎樣的人,在我心中一直是個不解之謎。
母親說,奶奶是個傳統的人,她相信世間善惡循環,卻不敢向所謂的神明訴苦;爺爺說,奶奶是個蠻橫的人,她處處過問卻不能忍受爺爺每一次工作晚歸;小姨說,奶奶是個無理的人,她喜歡管教別人卻不反省自己的自私。
每個人都說,奶奶自私,奶奶無理取鬧,誰又來關心她心中的空缺。奶奶的心中,有一個大洞,使她笑著笑著,就哭了。
我今年十四歲,奶奶陪伴我十四年。每一次談起自己,她總是笑著望我,皺紋滿面,說:“當年你太奶奶沒讓我上學,要上了學哪兒會像現在這樣”她喜歡用枯瘦的手撫摸我的臉,然后用另一雙手罩在我的頭頂,說著“奶奶所有的指望就是你”這樣的話語。夜深人靜時,總有一個飽經風霜的聲音靠在耳邊,卻夾雜莫名其妙的哽咽,然后逐漸變成抑制不住的抽泣,那個時候,我的心在跟隨奶奶的聲音戰栗,然后變的空洞洞的。
我不知道奶奶的前半生發生了什么,可我明白她如今的空寂。守著一個偌大的家,可兩個女兒雙雙在外;一個孫女養了十四年,卻與她漸行漸遠;名義上有個丈夫,可丈夫嫌她嘮叨不愿交談。這樣的家,令她失望。于我而言,奶奶的性格是個謎――蠻橫無理?脆弱孤獨?這怎么會是她。
真正的她是什么樣,沒人知道。因為沒有人再去貼近她那顆蒼老的孤獨的快要消糜的心。
而如今,我想說的是:多去貼近你的親人朋友,別讓你愛的人在你心中成為謎團,卻沒有謎底。再親近的人,哪個不會漸行漸遠?
我的奶奶60歲的作文篇六
小時候,陪伴是一條泥濘的土路,你在那頭,我在這頭。
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忙的原因,在我六個月大的時候就把我送到了鄉下奶奶家里。奶奶胖嘟嘟的,走起路來憨態可掬,很有喜感。奶奶對我寵愛有加,總是把好吃的先給我吃,然后她再高興地吃我剩下的。奶奶總是帶著我在村東頭那條泥濘的土路上散步,石子扎得我的小腳生疼。旁邊的大樹葉子茂密濃綠,每天我們兩個就在這里走啊走,直到黃昏的陽光斜射下來我們才肯離去。到周末的時候,奶奶又把我“歸還”給爸爸媽媽,自己則孤單地在那條土路上徘徊。
長大后,陪伴是一部小小的手機,你在那頭,我在這頭。
到了上初中的年齡了,爸爸媽媽考慮鄉下的教學條件比城里的差,就把我接回城里上中學。奶奶雖沒有說什么,但在送我走的那天,她的臉上明顯有淚痕,我知道奶奶哭了。臨走時,我把手機送給了奶奶,讓她想我的時候就給我打個電話。我開學的第一天早上,我的手機突然響了,是奶奶打來的。還不到六點鐘呢,奶奶有什么事嗎?我趕快接了電話,原來是奶奶叫我起床呢,她怕我上學遲到。我在電話里連忙應著。沒想到的是,奶奶這一叫就是三年,不僅早上打電話叫我早起,而且晚上打電話提醒我早點兒睡,別熬夜。自從上中學我離開奶奶身邊后,奶奶叫我起床的次數反而更多了。我那可親可敬的奶奶啊!
而現在,陪伴是一塊小小的玉石,你在那頭,我在這頭。
臨考前一天,奶奶送給了我一尊用紅繩連綴著的佛像。奶奶說這是她專門在廟里為我求來的,能保佑我考個好成績。向來不迷信的奶奶,竟然為了我到廟里求神拜佛。此時我就覺得奶奶在我的身邊,奶奶,我會努力的。
謝謝奶奶的一路陪伴,一路為我遮風擋雨,就請您這樣一直陪伴著我,永遠永遠……
我的奶奶60歲的作文篇七
我的奶奶出生于解放初臨安的一個貧苦人家。奶奶在家中排行老大,下面有三個弟弟妹妹。那是一個特殊時期,百廢待興,物質匱乏,奶奶“理所當然”地失去了上學的機會,承擔起了照看弟弟妹妹的重任。
奶奶只會方言,普通話只能半聽半猜,更別提講普通話了。自從我上學,奶奶便遠離故鄉,來寧波照顧我。由于不識字,不會說普通話,奶奶很難和別人交流,也就無法交朋友,無法和別人一起跳廣場舞。但是,這似乎絲毫沒有影響奶奶買菜,這讓我很好奇,奶奶是有什么秘訣嗎?
直到那一天,我才恍然大悟。那是個周末,我執意要和奶奶一起去買菜。這是個很大的菜場,我一到就迷失了方向。只見奶奶熟門熟路地走到了一個攤位前,左手牽著我,右手指著我最愛的土豆,努力地擠出臨安方言版普通話,詢問價格。
“2元一斤。”老板竟然聽懂了!
“老板,便宜點。”顯然,奶奶對這價格是不滿意的,于是她又吃力地用方言版普通話砍價,并用雙手比劃著,生怕老板聽不懂。
就這樣,經過一番吃力地討價還價,奶奶滿意地買下了土豆。這時,老板對我說:“小朋友,你是她孫子吧。你奶奶真不容易,不識字也不會說普通話,買菜交流本就很難了,可為了給你買又實惠又好吃的菜,你奶奶每次都會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來討價還價。”
這一刻,我感受到了奶奶的認真和對我的愛,為了我真的付出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