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次的新冠疫情中,各方統一部署、協調各方,彰顯黨集中統一領導的偉大“中國精神”。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做好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是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定海神針”。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抗疫中彰顯中國精神和擔當作文1000字,有需要的同學們,可以參考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抗疫中彰顯中國精神和擔當作文1000字1
偉大抗疫精神反映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奮力拼搏、與病毒疫情進行頑強斗爭的堅毅品格,展示了中國人民在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上的堅定信念,書寫了新時代中華民族戰勝磨難、勇于進取、敢于勝利的生動畫卷。新時代的偉大抗疫精神具有豐富的思想要素,其中最主要的是:
愛國主義的家國情懷。中國人素有家國情懷,常思家國天下,常念愛國如家。從精神世界看,愛國是中國人最大的鄉愁,也是中華民族億萬兒女最美好的心愿。愛國主義精神在中國歷史上綿延流淌、不絕如縷,熔鑄了優秀國人的精神品格和中華文明的價值導向。在抗疫斗爭中,無數人冒著生命危險,義無反顧地投入抗擊疫情的洪流中。他們為挽救患病同胞的生命、為紓國難家愁而放棄對個人安危利害的考量。不少人舍小家為大家,各行業盡其責善其事。全民族奮力抗疫的最終目標,就是要保平安、保健康、保發展,這其中最真實的情操就是愛國主義的家國情懷。愛國主義始終是奔涌于中國抗疫全程的思想主潮,愛國主義精神始終是貫穿抗疫斗爭的精神紅線。
人民至上的政治品格。中華古訓說:“夫民者,國之根也,誠宜重其食,愛其命。”黨的十八大以來,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始終不忘人民主體地位。他強調人民是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指出:“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無論身居多高的職位,都必須牢記我們的共和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在抗疫斗爭中,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始終是黨和國家的第一要著,也始終被置于一切工作之首。
敢上必勝的斗爭信念。面對兇險疫情,是逡巡躲避,還是直面困難?是推諉塞責,還是鼓足勇氣、堅定信心?這不單單是個選擇問題,更是個價值問題。在疫情考驗面前,信心比黃金還珍貴,信念比愿望更重要。抗疫之始,在隨后會見外賓、赴鄂調研、在社區視察指導抗疫工作的過程中,他又多次為廣大群眾和抗疫一線人員加油鼓勁兒、提振信心,屢屢強調要堅定信心,堅持到底、不達勝利不罷休。無論是醫護人員還是后方群眾,在抗疫中也都展現了不畏艱難、不怕犧牲、敢打硬仗、敢于勝利的必勝信念,這是抗疫斗爭取得成功的堅強保障,也是偉大抗疫精神的堅實基調。
科學求是的實踐精神。抗疫斗爭靠的不僅是勇氣,更重要的是科學。有科學思想指導,才會有正確決策;有科學救治方法,才會有積極療效。只有尊重科學規律,用好科學方法,才能夠控制住疫情,取得抗疫最佳效果。因此,對于抗疫而言,科學決策、科學布防、科學救治、科學復工復產復學都極其重要,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科學求是,所有成功也都離不開在實踐中尊重科學、運用科學的精神。可以說,離開了科學求是的實踐精神,我們是不可能取得抗疫勝利的。
團結協作的社會覺悟。新冠病毒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未知性高,影響面廣。從一開始,疫情防控就不是一城一池之事,也絕非一家一院之功。要想有效控制住疫情,必須全國一盤棋,進行緊密團結協作,這就需要全社會個個動員、人人參與、攜手并肩、協同布防、聯合作戰。抗疫斗爭中,黨政軍民學步調一致、齊心協力,全國醫護人員同甘共苦、守望互助,全社會空前團結,行動起來共戰病毒,這些都是團結協作的社會覺悟的表達。“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反映了社會各界人士團結協作的社會覺悟;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體現了社區治理中團結協作的社會覺悟。黨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書寫了新時代社會覺悟的新篇章。因此說,抗疫使中國人團結起來,抗疫也使中國社會覺悟起來。
擔當利世的國際意識。在新冠病毒面前,全人類的命運都受到了威脅和危害。中國所提出并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在疫情全球暴發后更顯示出其特殊而重大的實踐意義和適用價值。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中國始終及時公布疫情,向世界各國通報抗疫進展,并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大力支援罹患國家,承擔了攜手世界多國共同抗疫的責任,發揮了有擔當、負責任大國的作用。中國在全球抗疫中彰顯出的擔當利世的國際意識,植根于中國國家制度和中國社會肌體的“利天下”精神,既是中國抗疫在國際社會中展示美好形象、贏得贊譽的原因所在,也是偉大抗疫精神在國家對外交往上的表達。
抗疫中彰顯中國精神和擔當作文1000字2
“我國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顯示了中國的強大修復能力和旺盛生機活力!”這既是對抗疫成果的充分肯定,也說明了此次抗疫偉大斗爭彰顯了強大的中國力量。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力量的根本。不論是此次新冠肺炎,還是1998年特大洪水、非典及汶川地震……社會主義制度在災害中都展現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尤其在此次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國的制度優勢和治理能力得到了凸顯。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各部門在中央領導下迅速協調聯動,積極組織疫情防控工作。我國的應急管理系統也高效運轉,迅速在全國范圍內組成聯防聯控體系。一方有難,八方支援。19個省以“一省包一市”的形式結對幫扶湖北省;各地軍隊的醫療隊及醫務人員不懼險情馳援湖北;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雷神山醫院震驚世界。面對嚴峻的形勢,我國舉全國之力,通過各省市、各部門組織的共同努力,合理有效地調配資源,保證抗疫需求,最終才能達到如今的抗疫成果。此次抗疫斗爭充分展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彰顯了中國力量,也是我國樹立制度自信的依據,同時也為我國今后突發事件的處理提供了很好的經驗。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力量的動力。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此次抗擊疫情的斗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黨中央的統籌下,各級黨組織迅速響應,抗疫工作由上至下迅速滲透到基層,以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使疫情的蔓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民解放軍在黨的領導下,同各部門打響了疫情防控阻擊戰。成千上萬的黨員干部沖鋒在抗疫一線,也起到了很好的先鋒模范作用。自疫情暴發以來,我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將人民的生命安全擺在最重要的位置。在經濟發展停滯的狀態下,患者的醫療費用由國家承擔;眾多的黨員、醫務人員積極奮斗在抗疫一線甚至犧牲;企業和工人為抗疫物資奮戰在生產線上等等。黨的領導,促使我國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也使得中國力量能在此次疫情中凸顯出來。
民族凝聚力是中國力量的源泉。作為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大國,能有如今的成就離不開強大的民族凝聚力。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我國人民總是能團結一心、迎難而上。在此次疫情中,全國人民響應號召,以高度的責任意識、自律觀念及奉獻精神助力疫情防控。自覺居家、佩戴口罩、捐款捐物、積極報名防疫志愿者等行動充分展現了人民群眾對于國家抗疫工作的支持與配合,這也是抗疫斗爭取得成果的關鍵。中華民族歷經無數的磨難,依然能在苦難中創造輝煌,正是由于全國人民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抗疫斗爭展現的中國力量也正是我國強大民族凝聚力的體現。
這次抗疫斗爭的階段性勝利是全國共同努力的結果,這個過程中也涌現了很多感人的先進典型事跡值得我們學習。而這次偉大斗爭的經歷也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新時代的新征程上,我們能在先進榜樣的影響下有新的作為,壯大中國力量!
抗疫中彰顯中國精神和擔當作文1000字3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意見和建議。會議對當前形勢進行了準確研判,對疫情防控的經驗進行了科學總結,對舉全國之力開展全方位的“人力組織戰、物資保障戰、科技突擊戰、資源運動戰”進行了高度評價,科學總結了由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匯聚而成的“中國經驗”,這是我們的驕傲所在,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法寶”。
黨員干部沖在前,打贏“人力組織戰”。在疫情防控中,我們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一體行動,各地區各部門立即響應,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我們充分發揮黨員干部作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構筑起最嚴密的防控體系,凝聚起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我們風雨同舟、和衷共濟,鑄就起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精神防線。我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廣為弘揚,涌現出大批英雄模范。無數的基層黨員干部、志愿者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堅守卡點,搞好宣傳,環境消毒,上門摸排,一面面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堅持全國一盤棋,打贏“物資保障戰”。我們從1998年的抗洪搶險、2003年的抗擊非典、2008年的抗震救災等重大應急行動中,都能強烈地感受到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堅持全國一盤棋的制度優勢。這種優勢,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政黨都不可能做到的。有了全國一盤棋,我們動員全社會力量、充分調動各方面因素,迅速形成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我們堅決服從黨中央的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缺什么我們就生產什么”“把最緊缺的物資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了全社會的共識和共同行動。疫情防控斗爭實踐再次證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國家治理體系具有無比強大的生命力和戰斗力,無往而不勝。
知識人才顯神威,打贏“科技突擊戰”。我們依靠科技力量,不到一周時間就確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并分離出毒株,迅速篩選了一批有效藥物和治療方案,及時推出多種檢測試劑產品。3月16日晚,陳薇團隊研制的新冠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4月份該疫苗進入II期臨床試驗。我們的“大國重器”北斗導航系統在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搶工建設中,以高精度定位數據支持一次完成放線測量和精確標繪,為施工爭取了寶貴時間;“北斗”引導無人機實現向疫情防控重點場所精確快速投遞,實現了安全與效率的統一。“互聯網+”“智能+”和5G、云計算等,推動在線醫療、遠程會診快速增長,促進網上招聘實現“云”就業。日益增強的科技實力,護航“中國號”巨輪成功駛過新冠肺炎疫情的“激流險灘”。
集中力量辦大事,打贏“資源運動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全國各地各屆人士的愛心被點燃,把最急需的資源用到第一線,用在“刀刃”上,用行動詮釋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最大程度提高了檢測率、治愈率,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感染率、病亡率。我們調動一切資源,激活社會活力,推動復工復產,深入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確保疫情防控和決戰脫貧攻堅齊頭并進,以“兩手抓、兩手硬”保“兩戰贏”。我們加強國際交流合作,主動向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彰顯了大國擔當,讓“中國經驗”惠及全球。
抗疫中彰顯中國精神和擔當作文1000字4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斗爭中,以“90后”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擔當奉獻,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他們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他們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用青春書寫許國擔當,在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國家如有難,汝應作先鋒”。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廣大青年挺身而出,他們有的是在醫療前線救治患者的醫務人員,有的是在社區基層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宣講的年輕公務員,有的是協助開展物資分發、排查登記、體溫測量等工作的青年志愿者……當國家有需要、人民有需要時,他們用實際行動扛起責任擔當。他們在疫情防控一線揮灑汗水,書寫著火熱的青春激情;他們在路口小區嚴防看守,成為疫情防控的主要力量;他們走訪入戶詳細排查,將疫情隱患扼殺在萌芽……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讓全社會見證了青年一代的茁壯成長,讓全社會感受了“90后”“95后”們日益變強。正如大家所說的那樣:17年前全世界守護“90后”,現在換“90后”守護這個世界。
用青春點亮人生理想,在艱苦奮斗中迎難而上。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歷史際遇,艱辛與磨礪是成長最好的催化劑。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時代精神既是民族精神的傳承,又是民族精神的發展。1919年5月4日,青年學生在愛國主義的感召下,通過示威游行、請愿、罷工等多種形式奮起救國,100年后的今天,青年們再次迎難而上,不畏艱險、不畏辛苦、不畏生死,抗擊疫情!正是這種不屈不撓、憂國憂民、敢于奉獻、敢于斗爭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使“五四運動”意義非凡,讓新冠疫情形勢日益好轉。疫情是命令,也是一次重大的考驗;疫情是戰場,也是一個歷練的熔爐。“我年輕,我先上!”“越是這種時候,越需要志愿者站出來!”“沒有任何困難,我年輕,可以多排班。”一張張堅定的臉龐,一句句鏗鏘的話語,一個個年輕的身影,成為了抗擊疫情的中堅力量。他們以擔當、奮斗和奉獻的姿態致敬青春,他們將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偉大理想,無悔無怨。
用青春鐫刻光榮時光,在實踐鍛煉中砥礪向前。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這場嚴峻斗爭中,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青年紛紛決然脫離安全區、舒適圈,寫下“請戰書”,摁下“紅手印”,不計報酬、不論生死,在各條戰線上爭分奪秒,用實際行動踐行青春誓言。抗疫一線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驗人。”一名今年不到20周歲的戰士在請戰書中這樣寫道:“我是一名戰士,現在正是人民群眾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年輕,讓我上!”;“90后”網約車司機當起志愿者,早出晚歸,午飯常是一碗泡面;駐守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里的一位95后民警,用細致周到的守護,為患者們帶來了溫暖和撫慰……在抗擊疫情的危急關頭、關鍵時刻,一個個“羽翼未滿”的年輕人爭先恐后奔赴“戰場”,履行自己的職責,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渾身散發著閃耀的光芒,展現了新時代青年人該有的模樣。
百余年前,梁啟超先生發出“少年強則國強”的呼喊,在疫情防控的戰場上,年輕一代用自己的方式進行了隔空應答。春已到、花已開,疫情終將結束,勝利即將到來。相信經過這場“抗疫戰爭”的洗禮,我們的年輕一代將會變得更強,真正成為時代的脊梁!
抗疫中彰顯中國精神和擔當作文1000字5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在此次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戰斗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為中國精神注入了新的內涵,為抗疫決勝提供了“硬核”支撐。從抗疫精神中,我們可以感悟到獨屬于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獨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國“鋒范”。
生命至上——傾國之力捍衛生命,此為大國擔當。“國之興也,視民如赤子”。從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人民”二字就深深根植于黨的血脈之中。此次疫情中,我們黨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因時因勢制定重大戰略,果敢作出關閉離漢通道的關鍵之策,遏制病毒進一步傳播;全力以赴救治患者,舉國之力捍衛人民生命健康,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每一位病患者。“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中國共產黨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詮釋了何為“大國擔當”。
舉國同心——眾志成城力挽狂瀾,此為大國力量。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緊依靠人民。新冠肺炎疫情中,在黨中央的帶領下,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眾志成城、共戰疫情。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聞令而動、沖鋒在前;醫務工作者白衣執甲、逆行出征;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召之即來、來之即戰;社區工作者日夜堅守、頑強戰斗……全國一盤棋,上下一條心,“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愿紅”共同凝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繪就了團結就是力量的時代畫卷。
舍生忘死——以身許國逆行戰斗,此為大國脊梁。人民英雄來自人民,人民英雄為了人民。此次抗擊疫情的戰斗中,涌現出一大批人民英雄,他們有的耄耋之年、皓首白發,仍星夜逆行武漢;有的身患絕癥、行動困難,仍堅守一線救治;有的初為人母、闔家幸福,卻犧牲在崗位之上……他們是一群孩子,換了身衣裳便做戰士;他們是一群天使,用身體阻擋病毒的侵襲,用雙手傳遞生命的火光,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用頑強不屈的奮斗,換冬去春來、山河無恙,用舍生忘死的精神,挺起中華民族大國脊梁。
尊重科學——分秒必爭攻堅克難,此為大國底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必須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在面對未知的新型傳染性疾病時,黨和國家始終秉持科學精神和求真務實的態度,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來抓,分秒必爭攻堅克難,不到一周時間就確定了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并分離得到病毒毒株、分階段推出多種檢測試劑產品、總結出“三藥三方”、推出八版全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這些成果充分彰顯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日益增強的綜合國力,以及在面臨大災大難時敢于擔當、能于擔當的大國底蘊。
命運與共——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此為大國氣度。“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我們黨和國家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團結合作、互利共贏。在疫情席卷全球之時,我們盡己所能為國際社會提供援助,向32個國家派出34支醫療專家組,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資。“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中國與世界一道和衷共濟、同心戰疫,為全球抗疫注入了“正能量”,為戰勝疫情帶來“新曙光”,展示了天下為公的大國氣度,書寫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同心篇章。
實踐是磨礪精神的砥石,實干是傳承精神的火炬。當前,我們正處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值此關鍵之時,我們惟有堅持黨的領導,以精神為指引、以實干為導向,從偉大抗疫精神中汲取力量,不忘初心、矢志前行,才能于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破困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復興路上、風雨無阻,大國風范是共渡難關的大國氣度。中國氣度,源自于以和為貴、海納百川的中華民族歷史傳承,國際舞臺上的中國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疫情是一面鏡子,照出了社會百態,非常時期面對那些“要求道歉”的“荒謬”言論,以及“某國下令禁止對中國出口口罩”等不友好的聲音,“理性應對,我們在一起”是中國的“情商”和氣度,災難之下,沒有誰能夠成為一座孤島,中華民族有幾千年傳承的豁達美德,也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硬核”實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共同戰勝當下面臨的難關。無論何時,中華民族都用包容天下的廣度、擁抱世界的寬度、追夢前行的力度接受著來自外部世界的風雨挑戰,復興路上、風雨無阻,中國有信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更有能力為全球戰“疫”作出中國貢獻,中國將繼續為世界抗“疫”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這就是東方大國的氣度。
“大國風范”是一個大國應該有的“氣質”,這不僅僅是國家實力的強大,更是在與世界的交流溝通中體現的大國擔當、承擔的大國責任、彰顯的大國氣度!
以上,就是可圈可點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抗疫中彰顯中國精神和擔當作文1000字全部內容,可圈可點一直關注學習資料,為大家提供優質文章,更多內容請各位同學持續關注可圈可點。
【抗疫中彰顯中國精神和擔當作文1000字】相關推薦文章:
中國抗疫精神英文演講稿 中國抗疫精神演講稿英語三篇
弘揚抗疫精神學習心得體會5篇 抗疫精神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