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語文園地五的教案 五語文園地一教案篇一
語文園地是小朋友學習語文的樂園,讓我們開開心心地走進去,去玩一玩、學一學吧。
1、投影出示“我的發現”及六組反義詞。誰來讀題的要求?
2、小朋友來比比看,誰的眼睛尖、腦子靈,你小聲地讀一讀,看看能發現什么,然后發表自己的意見。
3、出示詞語:高、胖、明、忙、美、新,跟老師對對口令,行嗎?
4、可是,小朋友認識這幾個詞的反義詞嗎?趕快認識它們吧。
5、我們來跟反義詞一起玩吧。領學生做找朋友游戲。
6、我還想到一種玩法:我能用一對意思相反的詞語說話,比如:“小林的個子很高,小松的個子很矮”,你能這樣做嗎?
7、小結:真能干,我們又認識了一些生字。是怎么認識的?你喜歡用這種方法識字嗎?
8、補充其它的反義詞:“真”、“笑”、“早”、“香”、“遠”、“飽”、“厚”
1、出示詞語“打”,做一個動作表示它的意思。
2、“打”字是個喜歡交朋友的字,瞧,它的朋友真不少,一下子就來了這么多。
⑴、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帶有“打”字的詞語。
⑵、再來做一做詞語中“打”字的動作,你發現了什么?
3、在這些詞語中,“打”字可以換成一個另外的什么詞?
4、“打”字還可以跟那些詞語做朋友呢?
1、出示聲母表,韻母表,整體認讀音節,這是你們的老朋友,你們還認識嗎?
2、出示漢語拼音字母表,這又是什么呢?
語文園地五的教案 五語文園地一教案篇二
學習目標:
1、運用偏旁歸類的方法鞏固識字,并引導發現偏旁與字義的關系。
2、能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用數量詞填上相應的事物名稱。
3、朗讀詞語、通過讀記積累詞語。
4、正確、流利、有感情背兒歌。
5、圍繞“合作”這個主題,進行口頭表達。
教學用具:
電腦、課件、實物投影、圖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播放音樂)聽到選這熟悉的聲音,又到了“我的發現”時間了,這一次我們會有什么新的發現呢?
1、出示課件(帶有“钅、衤、疒”旁的三組字)
钅 鋼 銅 鐵 釘
衤 被 裙 褲 襖
疒 病 疼 痛 瘋
2、學生自由讀一讀,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發現。
3、交流發現:每一行的字都有一個相同的偏旁。(在字的前面點擊偏旁)
可是,你們知道嗎?這12個字里藏著秘密呢?聰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導學生觀察課件的12個字與“钅、衤、疒”字的關系。)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與金屬有關;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與服裝、被子等有關;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與疾病有關)
4、小組讀、指名讀、互讀、再脫掉拼音讀。
5、你還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見過這些字?
(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通過交流識字經驗增強識字的自豪感。)
6、拓展: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
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字的偏旁與字的意思有關。
1、出示課件(不帶詞語)
一只( ) 一個( ) 一把( )
一塊( ) 一條( ) 一盤( )
2、你能根據量詞填上相應的事物名稱嗎?(小組內練習后推薦一人講給大家聽)
3、指名領讀,同桌互讀,拍手讀,男女生對讀。
4、在生活中像這樣的詞還有很多,你會說嗎?
5、拓展:
五顆( ) 一座( ) 一本( )
一幅( ) 一架( ) 一間( )
小朋友們認得、填得真好,
咱們接著往下學。(點出“我會讀”。)コ鍪究渭圖片上寫著“我會讀”中的詞語。
書桌 板凳 椅子 棉被 運動褲
本領 習慣 宣布 稱贊 議論紛紛
自信 容易 粗糙 疲勞吞吞吐吐
學生自己讀一讀詞語,邊讀邊想:這些詞語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讓學生說說“吞吞吐吐”(aabb)形式的詞語。
《走山路》是一首有趣的繞口令形式的兒歌,在教學中要以讀為主,熟讀成誦。讓學生借助插圖,在讀中感悟。
1、下面我們就來學一首兒歌:此文轉自淘。教。案網走山路。(出示課件、配音)
2、借助拼音自由練讀,注意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配樂朗讀)
3、多種方式練讀:指名讀,同桌互讀,邊評邊讀,組內讀,男女生讀,齊讀,邊讀邊做動作……
4、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5、看課件:小豬、小鹿和小兔為了什么事急壞了?
6、老師指著課件讓學生自由發言。
7、指導背誦(四人小組合作、開火車)
8、齊背兒歌。(配樂)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合作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與別人合作做成過事情,選一件講給同學聽。聽的人可以插話,可以提問題。再評一評哪件事做得好,誰講得清楚、明白。
1、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合作的圖片。
2、指導學生簡單地說出圖意。(讓孩子們暢所欲言)
3、板書課題《合作》
4、師講合作做成的故事
5、小組內每人講與別人合作做成的事,然后小組派代表在班里講。聽的人可以插話,可以提問題。(使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增強了口語交際的自信心和勇氣)
6、再評一評哪件事做得好,誰講得清楚、明白。(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說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培養健康的人格,發展健康的個性)
總結:在我們的生活中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而且要發揚團結合作的精神,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希望每個人多關心身邊的小事,做合格的小公民!
展示臺
這次展示臺是展示自己搜集有關團結合作的詞語、諺語等。這一項活動要提醒學生提前做好準備。展示的方式可以靈活多樣,比如:比比誰說的諺語多,比比哪組搜集的有關團結合作的詞語多;同學之間進行詞語本交流,合作制作詞語卡片,互贈自己喜歡的詞語
語文園地五的教案 五語文園地一教案篇三
1.繼續深化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認識,激發對生命的思考和熱愛。
2.在口語交際和習作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口頭和書面的表達能力。
3.發現并總結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4.積累關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語故事,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
生命,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如何讓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時間里得到無限的延伸,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通過這組課文的學習,相信大家一定對生命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交流一下吧。
1.默讀提示,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2.出示內容:說說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現象;
講講自己知道的熱愛生命的故事;
談談自己獲得的感受、得到的啟發。
3.回憶本組學習的幾篇課文,瀏覽搜集的資料,閱讀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確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樣說。
5.自己輕聲練習講述。
1.自由選擇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評議、指正。教師參與部分小組的交流,給予個別指導。
2.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上臺交流,要求講話學生清楚流暢地表達,聽者認真、安靜地傾聽。教師引導學生大膽進行評議、辯論。
1.自我評價:自己在這節課中發言是否踴躍,表達是否清晰,態度是否大方,思維是否敏捷,
與同學的交流、合作是否積極等。
2.學生評價:你認為這節課誰的表現最佳?為什么?
3.教師評價:總結本節課中學生突出的優點,提出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
在口語交際課上,同學們暢談了自己對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師認為大家的發言都很有見地。把你們所談的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寫下來就一定會成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請大家根據同學們的發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吧。
明確要求:
1.學生默讀提示,畫出習作要求。
2.出示習作要求:
內容具體;
寫出真實感受;
題目自定。
試寫初稿,反復修改
1.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請同學們完成初稿后,自己認真進行修改。
3.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4.按照小組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朗讀佳作,共同賞評
1.讀詞語卡中的詞語。
2.聽寫其中的詞語。
1.同學們,學習完本組課文后,你發現一些句子有較深的含義嗎?下面請同學們先來看看小林和小東都發現了什么。
2.學生交流小林和小東的發現。教師引導學生重點探究理解句子較深含義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方法。如:仔細想、聯系時代背景、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抓住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瀏覽本組課文,你還能發現哪些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的深層含義或言外之意。
1.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導學生讀正確,然后說一說自己的理解或認識,之后請學生快速背誦。
2.教師補充出示一些名言,請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艱苦都能忍受,什么環境也都能適應。──丁玲
b.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無味的人看來才是空虛而平淡無味的。──車爾尼雪夫斯基
d.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么。──愛因斯坦
e.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愛因斯坦
3. 鼓勵學生課下將自己最喜歡的生命格言制成書簽。
1.自己讀故事,感受句子的含義,畫出不懂之處。
2.小組交流,談談自己對這個成語故事的理解,互相質疑解難。
3.全班交流,說一說這個成語故事蘊含的道理,結合實際談談自己對這個成語的體會。
4.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語文園地五的教案 五語文園地一教案篇四
1.閱讀兒歌,認讀8個生字,學會帶“包”的形聲字。
2.掌握帶口字旁的生字,懂得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關。
3.正確區分并掌握“青-清”“再-在”這兩組同音字,鞏固快速查字典的方法。
4.讀記四句歇后語,理解意思,了解歇后語的特點,再積累一些簡單有趣的歇 后語。
5.閱讀故事《狐貍和烏鴉》,探究故事蘊含的道理,培養閱讀、理解能力。
1 .認讀8個生字,學會帶“包”的形聲字;掌握帶口字旁的生字。
2.正確區分并掌握“青-清”“再-在”這兩組同音字,鞏固快速查字典的方法。
1.讀記四句歇后 語, 理解意思,了解歇后語的特點。
2.閱讀故事《狐貍和烏鴉》,探究故事蘊含的道理。
1課時
一、識字加油站
1.教師教讀生字和兒歌,學生跟讀,教師注意糾正讀音。
2.引導學生思考:讀完這首兒歌,你有什么發現?
教師點撥:兒歌由三句話組成,每個分句的最后一個字是形近字,這些生字中都有同一個部件--“包”,這就是猜字謎識字。我們還可以用這種方法識記其他的生字。在有趣的猜謎游戲中,我們認識了許多生字,而這個字謎的謎 底就是“包”。
3.拓展延伸:你能猜出下面這個字謎嗎?
有水能養魚,有土能種地,
有馬行千里,有人不是我和你。
(謎底:也)
二、我的發現
1.學生朗讀教材上出示的12個字,觀察并思考其中的規律。
2.教師提問引導:讀完這些生字,你有什么發現?
教師點撥:這12個漢字分成三行,第一行的四個字“吃、叫、吹、咬”都是口字旁,而這幾個動作都需要嘴來完成,這就告訴我們,口字旁的字大多與嘴有關。第二行的四個字“提、拔、捉、拍”都是提手旁,而這幾個動作都要用手完成,這也告訴我們,提手旁的字大多與手有關。第三行的四個字“跑、跳、踢、踩”都是足字旁,而這幾個動作都需要用腿、腳來完成,這也告訴我們,足字旁的字大多與腿、腳有關。
3.拓展延伸:你還知道哪些帶口字旁、提手旁和足字旁的生字?
口字旁:呼、喚、喊、葉、嘆、吐、嚇、呱、喝、哄……
提手旁:打、撲、扒、扎、扔、抗、扛、扣、掃、扶……
足字旁:趴、蹬、踩、踏、躍、跌、跨、跟、跺、蹈……
三、字詞句運用
( 一)選一選,填一填。
1.先讓學生朗讀兩組生字,思考兩組生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教師點撥:這兩組生字都是同音字,每組的兩個生字讀音相同,字形不同 。第一組的后一個字是在前一個字的基礎上加上了“氵”。第二組的兩個字,音同字不 同。這兩組字因為字形不同,所以意思不同,用法也不同。要想填寫正確,首先應該區分同音字的意思;然后讀一讀句子,看句子要表達什么意思;最后選擇合適的字填在括號里。
2.課件出示兩個句子,讓學生選填。
答案:
(1)遠處有(青)山,近處有(清)泉。
(2)放學了,大家(在)教室門口和老師說(再)見。
教師點撥:
(1)“青”指藍色或綠色,只能搭配“山”;“清”形容(液體或氣體)純凈沒有混雜的東西,只能搭配“泉”。
(2)“在”表示時間、處所、范圍、條件等,應當用在“教室門口”前,表處所;“再”表示又一次,“再見”用于分手時,表示希望以后再見面,只能用“再”字。
(二)比一比,看誰先從字典 里查出下面的字。
1.此題可以按照音序查字法的步驟來進行:
(1)先正確讀出要查找漢字的音節,在“漢語拼音音節索引”中找到這個字的第一個字母的大寫字母。
(2)在“漢語拼音音節索引”中找到所查字的音節,看清并記住這個音節后面的頁碼。
(3)按照頁碼在字典的正文中找到音節,再按照音節的聲調依次查找就可以找到所要查找的漢字了。
2.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按照音序查字法的口訣進行查找。
音序查字要記牢,先把大寫字母找。
字母下面找音節,看看它在第幾頁。
四、日積月累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教材上的四句歇后語。
2.教師講解:什么是“歇后語”?
教師點撥:觀察這四句歇后語,會發現它們是由破折號前面、后面的兩部分組成的。前一部分起“引子”的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兩部分組合起來表意,十分自然貼切。歇后語是我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讓聽的人領會并猜想出它的本意。
3.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四句歇后語的意思,教師點評。
(1)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意思: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喻十分清白,也比喻非常清楚。因為小蔥拌豆腐這道菜,綠色的蔥和白色的豆腐分得清清楚楚,使人一目了然。
(2)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意思:比喻白費力氣,沒有效果,勞而無功。因為竹籃子有縫隙,存不住水,所以任憑怎么努力打水,都留不住一滴,最后只有一個空空的濕籃子。
(3)芝麻開花--節節高
意思:因為芝麻總是從下往上開花的,所以用它來形容人們步步高升,生活越過越好。
(4)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意思:用十五個桶打水,七個裝滿的提上去,八個空的放下來。比喻人的心情非常不安,心里戰戰兢兢。
4.讓學生自己選擇一個歇后語說一句話。
示例:
(1)這學期,我的成績進步很快,媽媽說我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2) 剛才,我不小心把爸爸的手機摔壞了,爸爸這會兒還沒回家,我的心里就像有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真怕爸爸責怪我。
五、和大人一起讀
1.詞語理解
①狐貍 :哺乳動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較長,耳朵三角形,尾巴長,毛通常赤黃色。性狡猾多疑,晝伏夜出,吃野鼠、鳥類、家禽等。狐貍本性機警,行動詭秘,被追逐時能放出怪味。童話中常把它寫成刁滑、狡詐的壞家伙。
②叼:用嘴夾住(物體一部分)。
③直流口水:口水因某種刺激,一直往下流。
④賠著笑臉:以笑臉對人,使人息怒或 愉快。
⑤得意:稱心如意;感到非常滿意。
⑥一溜煙:形容跑得很快。
2.主要內容
本文是根據著名的《伊索寓言》改編的,講述了一只狐貍看到烏鴉嘴里叼著一片肉,饞得直流口水,于是一次又一次 地奉承烏鴉,使烏鴉一步步放松警惕,最后騙走了烏鴉的肉。
3.讀后感悟
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遇到別人花言巧語、阿諛奉承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冷 靜地思 考,不要輕易相信那些話,更不可盲目行動,否則就會吃虧上當,落入別人的圈套。
4.推薦閱讀
《伊索寓言》大多是動物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為 主,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通常在結尾以一句話畫龍點睛地揭示蘊含的道理,令人回味無窮。其中,《農夫和蛇》《狐貍和葡萄》《狼和小羊》《龜兔賽跑》《烏鴉喝水》《牧童和狼》《農夫和他的孩子們》《蚊子和獅子》《北風與太陽》等,都是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