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社會,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寫報告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報告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初中學生調查報告篇一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創新創業對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越來越突出。從而迫切需要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此該項研究主要通過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的情況進行調查,了解我院學生的創業動態,從而讓學院重視開展創業教育,并做出一定的扶持措施,大力扶持那些掌握創新知識的大學生進行創業,成為國家基礎研究和高科技領域原始創新的主力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支持和保障,從而幫助我院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就業。
為了準確了解到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情況,了解到他們創業途中會遇到的困難及需要的幫助從而能給其他多數大學生借鑒。因此,在本次大學生創新創業調查中我們對部分大學生做了問卷調查,主要以大學生在創新創業的狀態、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看法、讓他們作為創業者的方向選擇及所需要的幫助等情況來反映本次的調查結果,探究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真實情況。根據問卷反映的情況,我們從政府、學校、個人三個角度去分析我院學生創業存在問題的原因,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解決措施。
在這次的調研活動中我們針對研究主題編寫了調查問卷《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調查問卷》(見附錄),采取網上發問卷鏈接對廣州商學院經濟系各級學生進行調查以及在12月13日“點石成金”創業大賽決賽現場調查部分參賽者和部分消費者,一共回收了308份問卷。根據研究的需要,我們上網查閱了有關資料和了解了一些有關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時事。運用數理統計法,運用問卷星網絡平臺進行數據整理和統計分析,并且對其結果進行歸納、分析,結合相關的理論加以闡述,并相應提出建議和政策;在此次大學生創新創業調研活動中我們秉著實事求是,力求數據真實的態度并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去調查每個年級段的大學生,保證我們的調查的隨機性和科學性。
初中學生調查報告篇二
來自西部的同學中有45%表示一定或很有可能回西部創業,而非西部的同學表示一定會到西部創業的只占0.8%,調查:45%畢業大學生愿回鄉創業。這是同濟大學最近進行的“大學生西部創業意向調查”所顯示的結果。這份調查是一名大三學生率領他的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所做的“功課”。這個項目的負責人叫卓本勇,是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學院的三年級學生,出生于四川資陽。“項目組剛成立的時候,有同學提出我們要調研的東西在網上都能找到。但是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對西部創業環境存在著許多顧慮和疑問。如何讓更多人到西部創業,適應那里的創業環境,需要我們項目組去親身體驗一下。”卓本勇告訴記者,項目還有一個任務就是通過對當地已經創業的大學生進行訪問,了解他們在創業過程中遇到過的困難。假期他們將前往陜西、四川、云南、廣西、貴州五省(區)進行一項名為“大學生西部創業環境”的調查實踐。
成行之前,先做功課。“大學生西部創業意向調查”使團隊得以在行動前期了解大學生對于西部創業的想法。細心的團隊成員還把調查分為“東部篇”和“西部篇”,分別掌握來自東西部大學生對西部創業的不同理解。問卷調查數字顯示,來自西部的同學表示一定回到西部的人占總人數的10%;而表示一定不會去西部創業的西部同學有3%,非西部同學有6%,其他大部分人都在觀望。
調查顯示,問到西部創業最關心的問題,來自西部的同學最關心的是政府的工作效率問題,非西部的同學更關心的是西部的生活水平,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包括金融環境、個人發展空間等等。而被問到西部最欠缺的是什么時,來自西部的同學再次將重點指向了政府部門的工作作風和體制問題,就業參考《調查:45%畢業大學生愿回鄉創業》。
針對西部同學的問卷調查顯示,在回答為什么回西部的問題時,選擇立志建設家鄉的人占到了43%,此外,選擇看中西部巨大潛力的人數也占到了20.5%。有超過七成的同學選擇了到西部大城市創業,而最缺乏人才的廣大農村地區卻乏人問津。
到西部創業最希望得到的優待是什么?相比較于以前,稅收是吸引創業者和投資者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們更注重金融服務、技術保障、法制環境等。
針對來自西部以外的同學,卓本勇的團隊制作了另外一份問卷。令他們感到沮喪的是,明確表示到西部創業的人連1%都不到。在考慮去西部的人中,出發點也各有不同:近六成的人表示,是看中西部的發展潛力。
作為一個西部人,卓本勇一直很關心家鄉的發展。身為學校家教部副部長的卓本勇以社團的名義參加學校的社會實踐活動已經有3年了。20xx年他組織了“青春足跡蜀中行”活動,在四川家鄉調研農村稅費改革進行狀況和醫療改革狀況,獲得了學校的優秀獎;今年他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做起了大學生西部創業這個大題目。此次調查團隊共有8人,隨行的還有一位指導老師。為了“大學生西部創業環境”的調查實踐,他們寫下了整整16頁的策劃書,詳細列數了行程路線、采訪安排、資金預算、成果展示等等,費用支出甚至精確到了個位數。
對于自己的團隊,卓本勇很有信心:“大家專業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可能會更發散,但大家長期在一起工作,協作意識更強。”在這兩周的碰頭會上,同學們集中精力調查各個省的資料,制定具體計劃。“因為大家對一些相關方面的定義會有分歧,有時還辯論得很激烈。”卓本勇記得,一次例會上有同學提出在西安可以去訪問新東方西安分校,因為新東方在西安是剛開業,理論上可算創業。但是馬上就有人反對,理由是新東方不具有西部特色。后來又有人提出新東方這種發展模式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那就是在東部已經發展成熟了的創業模式直接往西部移植。最后,大家都覺得這的確能成為一種重要的模式。
由于沒有專家級的老師指導,團員們一遇到問題就只能去找相關選修課的老師問,但有些問題始終不能得到完美的答案。此外,卓本勇還考慮到了調查行動可能存在的困難,比如項目可能鋪得太開,到時怕顧頭難顧尾;所有成員都沒有創業經驗,可能在某些資料方面會有所缺乏;前期工作中所有費用都由成員自己掏,所以每走一步都得精打細算。盡管困難不少,但大家對這個項目還是充滿了興趣和信心。
“高等教育提高了我們的素質,所以對于工作,我們應該看得更開,應該有更多形式的就業。”卓本勇認為創業注定會成為大學生就業之外的另一條路。
初中學生調查報告篇三
小學生安全問題一直受到各方面廣泛關注,特別是20xx年5月汶川大地震以來,包括自然災害、突發事件在內的校園安全問題得到普遍重視。政府、學校和大多家庭做出了積極響應。為了解小學生安全意識現狀, 暑假期間,紹興市快閣苑小學五年級(4)班少先隊科普中隊采取問卷分析、實地調查與訪談等方式,就“小學生自護及平安意識”等問題在市區進行了一次有針對性的調研。通過活動,我們了解到當前小學生安全意識現狀,存在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調查結果顯示,75%的小學生能夠掌握“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走人行道”,“行人靠右”以及“不得私自下河游泳”等基本的安全常識。然而對于地震、滑坡、雷擊等自然災害方面卻了解甚少,只有9%。對于煤氣中毒、家庭火災等方面因年齡而異表現不同,年齡稍大的小學生能略知一二,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一臉茫然。
而對學生家長、教師的問卷調查則令我們略感欣慰。幾乎所有的家長一致認為必須加強對孩子的安全知識教育。在這之中,83%的家長認為對自己孩子的安全教育比較滿意,15%的家長則認為還有待提高,另有2%的家長認為這項工作應由學校來完成。
比較起來,在對學生的調查中,近70%的小學生表示愿意聽取父母關于安全知識的講解。這說明家庭在對孩子進行安全知識教育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令人遺憾的是,62%和97%的家長和小學生不知道3月31日是國家法定的“全國中小學生安全知識教育日”,因此,社會、學校等方面的宣傳力度和重視程度還有待提高。
調查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如部分年齡偏大的老人及工作比較繁忙的家長對小學生監護意識薄弱,部分學生自護能力差,學生實際安全技能欠缺,學校安全逃生演習效果欠理想,學校、家底安全設施存在諸多隱患,學校和社會系統安全教育與心理輔導有待加強。
初中學生調查報告篇四
調查時間 20xx年xx月19日
調查地點 湖師院
調查對象 在校大學生
調查方式 抽象調查
愛情是古老而又永恒的話題,一直是大學校園里的一道風景線。我們對適度和理性的大學戀愛是理解和祝福的,但我們仍要提醒熱戀中或已經迷失的同學們:大學是裝載我們人生“知識之手”的黃金時期,是決定我們未來發展的關鍵階段,學習和戀愛是大學生的任務。學習之外,戀愛亦是熱門話題之一。針對上述情況,我們特此對本大學生的基本戀愛進行了調查,有了3種看法。
第一種 大學生不說等什么時候?等30好幾談啊?現在連小學生都開始談了,到大學生的時候說不定都結婚了,還等什么啊!想單身一輩子啊?
第二種 順其自然,遇到合適的就談:大學里談的還比較單純;大學時間里空余時間比較多;沒成功也可以積累經驗。
第三種 談戀愛不是說該或不該,而是要不要的問題。
1 你正在談戀愛嗎?
調查統計42%的同學正在談戀愛,而58%的同學沒有談戀愛。其中22%的大一,36%的大二和42%的大三同學正在談戀愛,說明很多人在大學談戀愛,而且人數還不少。
2 你的初戀是什么時候?
調查發現有17%的同學16歲以下就開始談戀愛了;初戀在17~18歲的同學占23%;19~20的占20%,加起來有60%的同學是早戀的,足以說明早戀問題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
3 你選擇男(女)朋友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調查中“相貌好”占19.5%,“人品好”占14.6%,“和自己志趣相投”占26.8%,其它的占了2.4%,并且恰好理由都是“對他(她)好”。人品的好壞左右著大學生選擇戀愛對象
4 你想在大學里談戀愛或者你在大學里談戀愛最初動機是什么?
調查發現10%同學是因為看到大家都有男女朋友覺得自己沒面子才開始談戀愛的;30%的同學則是為了彌補內心的空虛,尋找精神上的寄托,很多同學都是背景離鄉來到這里求學,遠離父母,即使想傾訴也不現實。所以只好向身邊的朋友傾訴,此時愛情就將是生活中一個很好的依附。15%的同學是因為對方的追求激烈,不好意思拒絕;45%的同學是由于彼此被對方的某些優點所吸引。
5 就大學生談戀愛的影響,你怎么看?
調查表明55%的同學認為戀愛對自身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20%的同學認為學習生活更有動力,此類學生樹立了正確的戀愛觀,能正確處理學業與愛情的關系;8%的同學認為只有“兩人世界”,脫離群體;17%的同學認為影響了正常的同學交往。
6 你對戀愛的態度是什么?
調查發現63%選擇的是“順其自然”; 27%選擇的是“共同努力,堅持到底”;10%選擇的是“有了更好的換”,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7 如果戀愛失敗時,你認為對你以后的學習生活意味著什么?
調查發現92%同學能正確面對失戀。其中有52%的同學認為可以以后的戀愛積累經驗;13%的同學認為無所謂,可以再找一個;14%的認為此可以理解,集中精力去學習。
在我看來,愛情是一種過程,一種成長的過程。每個人或早或晚都回接觸它。我們不應該通過一些流行的歌曲和優秀作品來理解愛情。高中時候父母關的很嚴,很多同學把美好的愿望留在心中,等到大學寬松時去實現。如果有人選擇了愛情放棄了一切,這是不明智的選擇,可能會把自己的大好前途給葬送。這就面臨了一個問題——怎樣處理好學習和愛情的關系很重要。我的原則是該愛的時候盡情的愛,該學習的時候認真的學習,不能因為別人愛情而埋沒別人,在處理好人際關系上要處理好兩者的`關系,不要因為愛情而沒了朋友,不要因為朋友沒了愛情,所以對大學生來說處理好戀愛中的各種關系是對愛情的祝福,也是對自己的祝福,更是對未來人的祝福。
1 加強大學生的健康,科學的性知識教育
2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這可通過利用板報,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卡拉ok,各種文體等活動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也可通過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 加強學生成才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