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 列那狐的故事 》讀后感 《列那狐的故事》讀后感受篇一
故事首先講的是列那的來歷:“人類之母”夏娃把上帝的神棒折成兩半,扔進海里,頓時海面波濤洶涌,海里出現了一只怪獸,它就是列那。
列那詭計多端,在一個冬天里,列那不顧嚴寒的找食物,可是并沒有找到食物,他垂頭喪氣地坐在路上。當他大老遠看見一輛大車開過來,憑借著靈敏的耳朵、強大的嗅覺、敏銳的目光,他清清楚楚的知道這輛大車里裝的全是魚。于是便躺在地上裝死,車夫看了看列那,覺得能賣好價錢,一把扔進車廂里。列那睜眼一看,高興壞了,左右兩邊果然都是魚罐頭,便從容不迫地吃起來。讀到這里,我不禁想為列那的聰明點個贊。
還有一個情節,就是列那讓自己的舅舅用尾巴釣魚,列那的舅舅以為桶越來越沉,里面都是魚結果被冰凍住了,農民看見,把他的尾巴砍斷了……這種坑算親人的行為,非常讓人討厭。
列那既讓我喜歡又不喜歡,我喜歡他的聰明機智,有勇氣戰勝敵人;我不喜歡他用花言巧語來騙取小伙伴的信任。同時,列那也膽識過人,即使身處困境,也能急中生智,化驗為可夷。
讀完《列那狐的故事》,我懂得一個道理:無論遇到多強大的對手,都要沉著冷靜,靜心思考,靠自己的智慧力量去戰勝敵人。
《 列那狐的故事 》讀后感 《列那狐的故事》讀后感受篇二
正如中國有一只家喻戶曉的猴子孫悟空一樣,在法國也有一只婦孺皆知的狐貍列那。最近,我看了《列那狐的故事》,故事內容環環相扣,情節跌蕩起伏,引人入勝。
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一個弱肉強食的動物世界,以主人公狐貍列那和雄狼的斗爭為線索,用諷刺的手法揭露了歐洲中世紀重重的社會矛盾。列那為了生存在面對強大的獅王、霸道的公狼時,總是能以自己的聰明機警左右逢源。
如果生活中遇到列那狐這樣的人,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我覺得我們應該遠離他,對他保持一定的警覺,不要被壞人的花言巧語所迷惑。
我們應該在生活中做個誠實的好孩子,不欺騙朋友,和同學友好相處。
當然列那狐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他聰明機智,遇到事情喜歡動腦筋想辦法解決,我們要學習他這種面對困難頑強不屈的精神和他遇到問題沉著冷靜、善于思考的智慧。回想平常我遇到困難時總是急躁不安、滿腹牢騷,態度跟列那比起來真是差得太遠了,我以后真的要向列那狐學習啊!
列那的聰明機警是旁人所比不了的,他總是有好辦法獲得各種各樣美味的食物,并且他能從一個平民到罪犯,最后竟然當上了大元帥,都是和他遇事臨危不亂,機警睿智分不開的。
有一個情節令我印象深刻。一次列那不小心進入了一個城堡,守衛看到他想要捕殺他。他靈機一動,竟然把自己偽裝成狐皮掛在墻上,從而逃過一劫。面對險情列那機警睿智,臨危不亂。這個故事還讓我想起一年春節晚會上,一位表演者不小心摔了一跤,作為春晚主持人的董卿用一句話就巧妙的化解了現場尷尬的氣氛,她說:“春晚這樣一個大舞臺,能站在這里的都是最優秀的演員,大家都是摔倒了又爬起來才走到這里的。”董卿具有哲理的救場令我十分佩服。
列那的故事引人入勝,尤其是狐貍列那的機警睿智、臨危不亂。快來和我一起看一看這本有趣的故事吧!
《 列那狐的故事 》讀后感 《列那狐的故事》讀后感受篇三
法國小說《列那狐的故事》講的是一只性格狡詐,又精于算計的狐貍——列那的故事。他經常戲弄并傷害森林里的動物,讓動物們吃盡苦頭卻又耐它不了,特別是灰狼伯爵伊商格羅,對列那是又愛又恨。不過白頰鳥梅賞支太太卻是另類,她和列那斗智斗勇的那段真是讓我百看不厭。
有一天,列那因家中食物不多,想在森林里找東西吃,可找了半天一點收獲也沒有。就在他快放棄的時候,他看見了正在窩里孵蛋的白頰鳥梅賞支太太,可是梅賞支太太站在樹上,列那夠不著,于是它眼睛一動,便想出了一個壞主意。他假裝友好地跟梅賞支太太打招呼并提出與它來個熱情的擁抱。梅賞支太太對列那捉弄人的把戲早有耳聞,所以不理會它,列那可沒有那么容易放棄眼前的美味,說遍好話最后還裝出若無其事的提出:“那我閉上眼睛跟你吻好不好?”梅賞支太太同意了,但在飛下去的時候,她還是咬了一大把樹葉和青苔。她下去了。她用樹葉和青苔擦了一下列那。這次列那上當了,他以為是梅賞支太太呢,便一口咬了下去。可進口的不是鮮嫩可口的鳥肉,而是苦澀的樹葉和青苔。梅賞支太太真聰明啊!她沒有被列那“甜言蜜語”蒙騙,反倒戲弄列那一番,讓他偷雞不成蝕把米。
中外小說講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中國名典《論語》中也告誡我們凡事要三思而后行。戰國時期魯國賢相季文子便是這樣的人,由于他每次都會思考一番再做決定,很受皇帝器重。連任三朝宰相,受人尊敬。
正所謂“三思而后行,謀定而后動”,如果我們遇到危險時也不要因害怕而慌亂,也不要被壞人的表面現象所蒙騙,要多思多想,想辦法安全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