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我是中國人教案反思篇一
在主題活動《我是人》的二級主題“了不起的人”中,我們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其中有一個問題是:你覺得哪些人很了不起。在34份問卷中有29 名幼兒提到在自己心目中覺得劉翔很了不起,究其原因可能幼兒從媒體、父母處頻繁地接收到“劉翔獲得世界冠軍”這樣的信息,也是孩子比較感興趣的點,所以我們就從“世界冠軍劉翔”入手,讓幼兒體驗到人的了不起,激發幼兒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1、在說說講講了不起的人過程中,了解有關劉翔的一些故事。
2、體驗時間的長短,懂得珍惜時間的重要。
劉翔比賽時的沖刺錄象;奪冠、披國旗等照片一組;游戲材料若干;記分牌
1、師:最近,我們收集了許多了不起的人的故事。你知道哪些人最了不起,為什么?(幼兒介紹)
2、幼兒之間相互介紹了不起的人。
3、教師:有古代的偉人,現代的名人,還有我們喜歡的運動員。
1、觀看劉翔4雅典奧運會錄像
(1)這個錄像中說了一件什么事情?
(2)劉翔得了第幾名呢?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2、觀看錄像第二,并提出問題:
(1)你最喜歡哪個鏡頭,為什么?
(2)幼兒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幼兒說到的鏡頭,教師用圖片讓幼兒回憶)
(3)師:劉翔的確是個了不起的人,為我們人爭光。
1、劉翔打破世界記錄的成績是多少?(12.88)。那么,劉翔在12.88能跨欄110米,我們在12.88中能做些什么事呢?
2、教師介紹材料:(彈子——夾彈子;毛豆——剝毛豆;積木——疊積木;毛巾——折毛巾)
3、老師出示秒表,這是什么?(秒表)用來做什么?(記錄時間)
4、那么,比賽時一定要做到什么?(公正)
5、12.88秒的操作體驗(教師壓秒表,幼兒做游戲)
6、交流:我在12.88中做了些什么?(我在12.88中折了××毛巾)
7、師:原來,12.88可以做這么多事情。那么,平時我們也要珍惜時間,能作更多的事情,學更多的本領。
我是中國人教案反思篇二
1、初步了解我國的一些主要的體育明星,知道體育活動內容。
2、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為體育明星獲得榮譽而感到自豪。
知道體育活動內容。
了解我國的一些主要的體育明星。
收集各種反映體育明星的照片、幼兒用書《我喜歡的體育明星》。
1、利用廢舊報紙,幼兒剪剪貼貼自己喜歡的足球運動員,說說他們的事跡,喜歡他們的理由。
2、將幼兒材料布置在活動室的墻上——“我喜歡的運動員”。
3、閱讀幼兒用書《我喜歡的體育明星》,知道他們為祖國體育事業爭得哪些榮譽。
上午活動二
1、感受歌曲中2/4音階式旋律的特點,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知道五星紅旗是的國旗。
:理解2/4音階式旋律的特點。
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國旗一面、歌曲錄音、國歌錄音。
2、運動員獲勝頒獎升國旗以及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的錄像資料。
1、感受樂曲:
觀看錄像,感受國旗:
——“你在什么地方、在哪里看見過國旗?”
“獲獎運動員在升國旗時要做什么動作?”
聽賞升旗樂曲,學做律動:
(聽幼兒一邊做敬禮或注視的動作,一邊隨音樂做踏步的動作)
2、熟悉歌詞:
教師有表情地念歌詞。
幼兒學習有表情地跟念歌詞。
3、學習演唱歌曲:
教師示范演唱。
幼兒學習演唱以及表情處理:
重點唱準“你早”的旋律、休止,唱出重音(您)的輕巧與歡快。
4、給歌配動作:
——“我們能不能為這首歌配上一些動作?”
教師自編一段簡單的動作(走步、敬禮等),幼兒觀賞。
幼兒模仿或自編動作。
上午活動三:科學發現室
組織幼兒到科學發現室活動,引導幼兒觀察科學發現室中的各種物品及玩法。
我是中國人教案反思篇三
1、學會用折剪的方法剪出對稱圖案的窗花。
2、 欣賞民間剪紙,對剪紙有興趣。
小組
個別
參觀二樓紅(剪紙藝術等)
窗花若干、范樣,長條紙,正方形紙,圓形紙,示范用紙
1、參觀二樓紅(剪紙藝術等)
——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
——你們還在哪里看見過窗花?為什么人們要貼窗花?
2、欣賞窗花
——發現窗花是怎么樣的?(有什么小密密)對稱。
——窗花是怎么剪出來的?
——幼兒觀察后討論,發現剪紙的秘密。
3、嘗試剪窗花。
——學習不同的折疊方法
4、展示幼兒的作品。
在孩子們觀察老師剪窗花的過程中,幾個能力較強的幼兒發現剪出來的花紋和折疊的方法有著直接的關系,這些秘密是孩子們在細心的觀察中自己發現的,所以教師要多多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探索。
1、幼兒與老師、爺爺奶奶、同伴共同聯歡,有尊敬長輩,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2、知道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是敬老節。
全園大活動
邀請老人參加本次活動。
布置好活動場地。
為爺爺奶奶準備禮物。
為幼兒化妝,穿上各類演出服裝。
1、由園長發言(許老師)、居委會書記發言
2、節目表演。
——中二班的小朋友想為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中三班舞蹈《小鳥飛》。
——中一班的寶寶們也來為爺爺奶奶們祝賀節日,請欣賞舞蹈《洗澡樂》。
——接下來請欣賞大二班的節目。
——請欣賞大班舞蹈《孔雀舞》、《鈴鼓舞》。
——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3、送甜糕。
——請爺爺奶奶吃蛋糕。
由于表演的節目不多,有部分孩子沒有上臺表演,從他們的臉上我看出了他們的失望,是啊,他們都想在爺爺奶奶面前表達自己對他們問候。下一次搞這樣的活動,我應該多多體會孩子們的心情,讓更多的孩子上臺表演。
1、發展幼兒動作敏捷、連續性。
2、增強幼兒的合作與競爭意識。
分組
紙盒、彩帶、鈴鼓、音樂
1、觀看錄象
——他們在干什么?他們是怎么舞龍的?
2、欣賞舞龍
——舞龍中有哪些角色?(龍頭、龍身、龍尾)
——他們有些什么特別的地方?
3、制作龍
——用紙盒、彩帶等材料做成一條龍。
4、分組進行舞龍比賽
——隨音樂節奏的變化改變舞龍的姿勢,感受熱鬧的氣氛,以整個身體不斷開的“龍”為勝。
調整開展有關神舟六號飛船上天的活動。
1、讓幼兒了解扎染是我國傳統的、特殊的印染工藝。
2、體驗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
分組
各種扎染品、扎染所需用品(染料、染盒、白棉布、棉線等)
1、將幼兒引入已經布置好的活動室,向幼兒介紹扎染工藝的來歷及文化背景。
2、教師演示扎染工程,引起幼兒 的制作興趣。
(1)、任意扎
(2)、有規則地扎(重點是將所需的圖案扎緊、扎牢、系牢)
(3)、染制
3、幼兒進行制作活動。
(1)、進行必要的安全提示和制作要求。
(2)、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染制過程。
4、幼兒欣賞各自所染作品,感受染料滲透形成的花紋、圖案。
由于扎染需要很多用品,而且工藝較為復雜,所以調整為欣賞,從欣賞中了解扎染是我國傳統的印染工藝。
1、觀察了解城隍廟的獨特建筑
2、體驗城隍廟的民間文化
集體
外出、筆、紙
1、參觀前要求:
——你們知道城隍廟的建筑和我們看到的高樓不一樣在什么地方?
——那里你看到有些什么民間物品和好吃的?
2、參觀城隍廟
——提醒孩子將看到的可用筆記錄下來
3、參觀后談話:
——你們看到了些什么?
——城隍廟的建筑和我們看到的高樓不一樣在什么地方?
在城隍廟孩子們大開眼界,親眼目睹了許多人的民間藝術,這比在教室里老師單純地介紹,效果要好得多。所以,要經常帶孩子們走出幼兒園這個小教室,走進社會這個大教師。
1、體會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對配色所產生的效果
2、在玩風箏、畫風箏的活動中,感受藝術活動的樂趣
分組
油畫筆 淡顏色的水粉顏料(淡綠、淡黃、淡藍、淡紫)
1、觀察風箏、了解風箏
——觀察各種風箏造型結構,體會用對稱的方法畫輪廓
——欣賞、討論風箏上對稱的、五彩繽紛的圖案表現手法,激發表現美的欲望
2、示范畫風箏
——教師可根據幼兒的意愿示范畫一個風箏
3、自己操作,創作美麗風箏
——教師鼓勵幼兒創作不同的造型、花紋、并引導幼兒相互學習
4、講評:找找有幾種不同造型的風箏,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和創作。
由于在參觀活動中都了解,所以將此活動放在區角活動中。
調整有關神舟六號飛船上天的活動。
1、能根據事物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
2、嘗試把操作的結果記錄。
分組
泥娃娃圖片若干套,每套有7張,有性別(3男4女),大小(2大5小),1個帶帽和6個不帶帽等不同特征。
紙筆
1、兩人一組,觀看泥娃娃圖片,商議如何根據泥娃娃的特征分成兩家,為兩個家庭命名,并把它記錄下來。
2、尋找泥娃娃的不同特征,嘗試分成兩家的多種方法,并進行記錄。
1、交流各自的記錄,并在以后的操作中繼續嘗試。
在分家這個環節上,孩子們都不覺得有困難,只是在進行記錄時,有部分孩子沒有發揮己的聰明才智,喜歡模仿別人的記錄方法,沒有創新。今后教師在這方面要多加努力。
我是中國人教案反思篇四
《我是中國人》是入學教育單元“我上學了”中的第一課。這一課是全冊書的開始,通過引導學生認識“我是中國人”,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書中采用圖配文的方式——天安門、五星紅旗和56個民族的孩子身著各自不同民族的服飾背著書包去上學的場景圖,配合“我是中國人”的文字。通過觀察和讀句子,讓學生初步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從幼兒園大班到小學一年級,這一階段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學習活動主要是游戲。他們在閱讀方面表現為初步開始學習借助圖畫閱讀。在觀察能力方面,他們主要表現為能整體觀察畫面,并能透過圖畫知道圖畫上主要表達的內容。與此同時,也能觀察到圖畫中的細節。因此,《我是中國人》一課在教學中,主要通過圖片、視頻以及游戲等形式進行教學。天安門、五星紅旗,他們早已認識,而56個民族的孩子是觀察的難點,可以通過觀察順序和觀察細節兩方面,突破這以難點。教學時,不必拘泥于非要學生把圖中每個孩子代表的民族準確無誤地說出來,只要初步了解我國是一個有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就行了。
1.通過觀察圖畫、欣賞視頻音樂,知道中國地圖和五星紅旗是我們祖國的標志,初步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2.通過視頻、讀句子、游戲等多種形式,知道中國是我們的祖國,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
教學重點:學生能清楚響亮地說:“我是中國人”“我的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教學難點:初步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激發民族自豪感。
一、認識地圖,引入新課
1.先后出示公雞圖片和中國地圖,對比一下,你有什么發現?這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國中國,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
2.出示拍手兒歌《中國地圖》,拍手讀兒歌。
二、國家認同——認識中國旗
1.出示中國地圖和國旗圖片,聯系實際說話。
我們的祖國是中國。中國是我們的祖國。
我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
2.聯系生活說一說,你在哪兒見過國旗?
3.游戲:動動小手貼國旗。
4.音樂律動:《國旗國旗真美麗》。
5.語言接龍游戲:我們都是中國人。
三、民族認同——認識中國民族
1.觀察書中圖片,你有什么發現?
2.出示圖片,認識個別民族(漢族、回族)
3.小劇場: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視頻)。
4.游戲:我國的民族。
四、文化認同——認識中國文字
1.中國漢字的演變——字之初,本為畫。出示圖片,用西沃的放大鏡引導學生觀察漢字的演變過程。
2.出示不同字體的“請”字圖片,感受漢字的意美、音美、形美。
3.欣賞歌曲:《中國字》
4.游戲《猜一猜》:猜一猜圖片與哪個漢字是一一對應的。
五、情感升華——認識中國的古今
1.中國的古代文明(視頻):古建筑、算術、中醫藥、四大發明等。
2.中國的現代文明(視頻)
海——蛟龍號、天鯤一號等;
陸——“天眼”、高鐵等;
空——c919大飛機、航空航天事業等。
3.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將文明一直延續至今的國家,你有什么想說的?
六、課堂小結,情感朗讀
炎黃子孫創造了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在一代代華夏兒女的努力中,依然大步向前,所以,(齊讀)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我是中國人教案反思篇五
1.知道自己是中國人,要愛自己的祖國。
2.知道我國的國名、首都、國慶節。
3.產生自己是中國人的自豪感。
4.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
熱愛祖國教育是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居“五愛”教育第一位。從小學一年級起,就要對小學生進行熱愛祖國教育。這是道德啟蒙教育中最基本的教育內容之一。
本課提出要使學生“知道自己是中國人,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祖國教育要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堅持不懈,反復進行,由淺入深,不斷加深。在啟蒙教育階段不可要求過高,本課按課程標準要求,只進行最低層次、最淺層次的教育,即:“我是中國人,要熱愛自己的祖國。”
本課教學應特別注意激發學生的情感,以“愛”貫穿全課,要采用適合一年級小學生特點的形式,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
1.給學生豐富的感性材料。教材中提供了豐富的插圖和照片,教師還可提供相應的掛圖、幻燈、錄像,使學生通過生動的直觀形象材料,產生對祖國的愛,產生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2.采用一些藝術形式,如唱歌、朗誦詩歌等,使學生受到情感的感染,引導學生用歌聲和詩歌朗誦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本課教學的知識點較多,但在教學中要認真落實,使學生切實記住。
本課內容豐富,插圖、照片也不少。在教學中要組織安排好,使教學層次分明,結構緊。
一課時
一、導入:
1、師:本篇課文是一首詩歌,作者為當代詩人王懷讓。《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是他的詩歌代表作“三人”中的一首。詩歌把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和現代改革開放的意識結合了起來。
2、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師;細細劃分,本篇詩歌,作者從祖國的地大物博、歷史文化與近幾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來宏揚中華民族精神,請同學們通過資料的收集,進一步討論祖國的大好河山,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卓越的騰飛,培養濃厚的民族情感。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2、四人小組討論。
一、 情境引入、激情激趣。
帶領學生一起回到2004年的奧運會男子110米跨欄比賽場上觀看劉翔奪冠的鏡頭。師談話:或許這一瞬間、這一時刻學生已在電視屏幕上看過許多遍了,但是此時此刻一張張笑臉仍舊顯得異常興奮和生動。問:“每當你觀看奧運會比賽時,每當看到五星紅旗在奧運會場上空冉冉升起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呢?
齊讀課題,對詩人進行介紹,對中國文化進行滲透。
二、 自學課文,感受祖國的地大物博。
1、同學們說說自己為祖國的哪些方面感到驕傲。
2、預設答案:“我為祖國的萬里長城感到驕傲。”
“我為祖國的四大發明感到驕傲。”
“為祖國能發射通信衛星而感到驕傲。”……
3、課文內容概括為三方面:地大物博的祖國、祖國悠遠的歷史文化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根據要求進行自學,這部分詩人用抑揚頓挫的語言向我們展現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猶如一幅幅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驕傲、自豪的感覺油然而生。
幻燈片展現美麗的祖國,更凝聚著對祖國的熱愛,引人入勝的介紹——
萬里長城:“萬里長城東起遼寧與河北臨海交界的山海關,一直蜿蜒西走直至甘肅河西走廊上酒泉附近的嘉峪關,全長六千多公里,合計一萬二千多華里,所以長城的興建實在不是始自秦始皇,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七國競逐。他們為了鞏固自己的疆土,紛紛修筑綿延的城墻,用以抵預外敵來犯。它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勞動的結晶……”
其他一些精美的圖片、聲情并茂的敘述,讓學生再一次感受到一個偉大民族悠久文化。
三、 小組合作,暢游歷史長河。
上下五千年,中國有著悠遠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
1、教材中羅列了許多內容,歸納起來有:古代的發明、歷史名人和歷史遺產。
2、同學交流:網絡信息量大、自由靈活,對課文中提到的內容進行課外的延伸,制作成網頁供學生自由瀏覽。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交流相關所需要的資料。
四、語言文字訓練,歌頌祖國的偉大成就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完成“因為( ),所以我為祖國感到驕傲。”的填空訓練。
2、拓展性的練習。學生可以用書上的語句,也可以說課外了解到信息。同學們的答案可以很廣泛。
五、板書設計
我是中國人教案反思篇六
了解中國人的特點。
了解中國的悠久歷史文化遺產。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
當楊利偉叔叔乘著"神舟5號"宇宙飛船在太空遨游時,每個中國人都激動不已。幾千年來,"亞洲飛人"劉翔在110米跨欄決賽中,不畏強手,獲得中國奧運史上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
1.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13億人口居世界第一,56個民族和睦相處。
2.中國是世界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印刷術都是中國人的創造,推動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
3.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有28個世界文化遺產,數量居世界第三。
如: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的萬里長城、號稱世界第八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的甘肅敦煌莫高窟、被譽為"高原圣殿"的西藏布達拉宮、還有北京故宮、頤和園、天壇等。
4.中國書法世界聞名,許多外國人喜歡中國的書法。中國的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也是中國的一大珍品。
5.中國在雅典奧運會上取得32枚金牌,居世界第二位。
6."神舟五號"載人宇宙飛船成功發射、順利回收,證明了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超過了英國和法國,趕上了美國和俄羅斯。
7.2008年奧運會將在首都北京舉行,2010年世界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辦,到時中國將更加了不起。
比一比,說一說世界四大人種有什么不同?
白種人生活地點比我們生活的地點緯度高,氣溫低,由于地理環境的影響,或者說人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才出現今天這種情況,身材高大是因為寒冷,因為身體體積越大,皮膚表面積相對于體積的面積就越小,有利于身體熱量的保持,所以白種人比我們黃種人高,而且身體粗圓。而生活在熱帶的黑種人身材比較矮小,身體是一個左右寬前后薄的片。白種人多毛也是真的,著也這也是御寒的`一種適應。另外體表特征還有高大的鼻子下長而窄的鼻腔,在吸入冷空氣時有一個緩沖和預熱,而熱帶黑人鼻子扁而且鼻孔大,適于在熱的天氣時通過呼吸散熱。等等,但最主要的區分人口種族的依據并不是這些體表特征,而是身體遺傳因素。
1.黃河母親
2.黃帝陵
3.中華龍
4.大禹治水
5.絲綢之路
我是中國人教案反思篇七
1、理解詩歌內容,了解我國有地域廣闊、南北方差異很大的特點。
2、有表情地朗誦詩歌,感受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1、中國地圖、教學掛圖《我們的祖國真大》
2、抒情的背景音樂、錄音機
3、紙、水彩筆
1、教師以游戲"我是小導游"的形式,鼓勵幼兒結合中國地圖互相說一說自己知道的地方,這些地方的氣候是什么樣的,人們的生活習慣如何等。
2、引導幼兒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1)欣賞詩歌《我們的祖國真大》。教師隨詩歌內容的變化,引導幼兒將"冬爺爺、春姑娘、雪花、鮮花"的圖片分別粘貼在中國地圖的相應位置上。
(2)根據需要,教師可提出如下問題讓幼兒說說:什么地方十月就飄起了大雪花,什么地方一年四季都盛開著鮮花,小朋友分別都在做什么等。通過詩歌讓幼兒了解北方冬天來得較早,并且比較冷;南方是個溫暖的地方,一年四季都盛開鮮花。了解世界上的人在同一時間過著四季不同的生活。
(3)教師帶領幼兒跟讀詩歌,學習朗誦詩歌。
(4)出示教學掛圖,讓幼兒結合圖片有表情的朗誦。
3、鼓勵幼兒根據詩歌內容繪畫。
將幼兒制作的詩歌配畫,投放閱讀區供幼兒朗讀詩
1、觀察幼兒是否能進行數的順數。
2、觀察幼兒能否進行數的倒數。
操作卡片若干、數字卡片若干。
第一層次:幼兒愿意操作數字類的卡片。
第二層次:幼兒根據已出現的數字按照順數的方式添放缺的數字。
第三層次:幼兒根據已出現的數字按照倒數的方式添放缺的數字。
1、鼓勵幼兒能從不同的旋律、歌詞、動作中感受一些典型的少數民族歌舞,引發對少數民族表達方式的興趣。
2、感受小組、集體初步合作編舞、跳舞的樂趣。
(集體舞"愛我中華"進場)
一、講講、猜猜知道的少數民族(主要關注:幼兒是否能大聲地用有節奏的語言節奏、大膽地用各種肢體動作表達表現所知道的、所探索的少數民族。)
1、師:能不能把你知道的少數民族大聲地告訴大家?如果加上動作就更棒了!
2、師:我們再來玩猜猜少數民族的游戲。等會兒請你看一個動作或是一樣東西來猜,也要用有節奏的話回答,行嗎?
二、幼兒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主要關注:師生間、幼兒間關于合作表演情況和方式的交流。)
師:我們不但知道很多少數民族,還4個人一組一起編了少數民族的舞蹈,是嗎?不過每一組到底跳的是什么民族的舞蹈還是個秘密。今天我們就把小組編的舞蹈跳給大家看,請你猜猜到底是什么民族的舞蹈?還可以互相學習學習。哪組先來試試?
小結:今天我們不但跳了自己排練的舞蹈,還學到了一些記舞蹈動作的好方法,學習了別人好看的舞蹈動作。
三、集體跳各民族舞蹈(主要關注:1、幼兒能對前奏有敏感性以及能跟著音樂節奏自主地舞蹈。2、每個幼兒能否把學習到的新動作大膽地、有創造性地表現出來。)
1、聽音樂順序排列少數民族圖片。
2、集體跳各民族舞蹈。
3、教師表演。
尾聲:其實少數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我們以后再聽聽其他少數民族的音樂,跳跳舞蹈,好嗎?
新課標提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聽音樂打節奏
本環節通過兩次的聽賞,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音樂旋律的記憶,感受樂曲的節拍特點,為后面的學唱做準備。
2.教師的范唱
教師的范唱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能激發學生的歌唱興趣和熱情,能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歌唱發法,所以教師的范唱是十分重要的。針對《我是中國人》這首戲歌,由于它采用了京劇中花臉的唱腔,對于女老師來范唱 這首歌曲是有難度的,效果不如錄音好。因此我在演唱中特意強調京劇的韻味,把嗓音刻意壓低一些,盡量接近于花臉的音色。其次,注重歌曲的表現力,聲情并茂,激發和感染學生的演唱熱情。
3.識譜階段
在識譜過程中,注意讓學生跟隨教師進行演唱,對于裝飾音、休止符等地方單獨進行練習,以便能夠模仿京劇的韻味,體會與其他歌曲的不同。
4.填詞演唱
通過反復演唱是否有裝飾音的樂句,進一步感受的韻味。特別是對“人”字的學唱,在教師的范唱中,體會拖腔的演唱方法,多次進行練習。
5、通過欣賞現代京劇《紅燈記》的選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目的是讓學生對京劇中的板式有一個更深地了解,能夠舉一反,為進一步學習京劇打下基礎。
我是中國人教案反思篇八
讓幼兒了解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
培養幼兒從小熱愛祖國的情感,感受做中國人的自豪。
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電腦課件、地球儀、《中國工夫》、《中國人》歌碟、展板;(1)絲綢制品;(2)瓷器、四大發明圖片實物;(3)歷史遺址—故宮、長城、兵馬俑圖片。
一、課前導入:放音樂《中國人》幼兒揮舞五星紅旗進活動室,將五星紅旗插在活動室周圍的泡沫塊上。
二、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對祖國的認識。
(1)師:“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呀?是我國的什么?我們是哪個國家的人?老師有一個外國朋友想認識你們,你們想認識他嗎?”
(2)課件展示——一個外國幼兒講述一段英文
“原來這個小朋友叫瑪莉,來自遙遠的美國,聽說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古國,他很想通過小朋友們了解它,你們愿意幫助她嗎?”
(3)引導幼兒參觀展板,了解中國的唐裝,旗袍、絲綢制品、瓷器、四大發明、偉大的歷史建筑——長城、故宮、兵馬俑。
三、教師總結:中國是一個了不起的國家,古時候我們就發明了指南針、火藥,制作了精美的瓷器和絲綢制品,修建了雄偉壯觀的建筑物,現在的中國人更了不起,小朋友們知道為什么嗎?(楊利偉蹬月、劉翔號稱亞洲飛人、2008申辦奧運會)
四、“我們中國名揚四海的還有中國工夫,瑪莉最大的愿望就是學中國工夫,小朋友們會嗎?”請幼兒表演工夫操。
五、筷子游戲:請幼兒到桌子旁邊,夾珠子比賽。
“小朋友看,桌子上有什么?”“外國人吃飯用刀",我們中國人用的是筷子,小朋友們的筷子用的棒嗎?那我們就來比比,看誰夾珠子又快又準。”
六、課件展示,幼兒操作。
“外國小朋友有許多的圖片想請我們看看,幫她找找哪些是中國的。”課件類容——拿刀*的外國人、穿旗袍的中國人、中國孩子吃冰糖葫蘆、埃及金字塔、長城、穿和服的日本人、故宮、悉尼歌劇院、兵馬俑、京劇臉譜。
七、“今天我們教瑪莉這么多與我們中國的知識,還教她學會了中國功夫,她非常高興,她說我的家在這里(出示地球儀)歡迎大家來做客,哪位小朋友能告訴她中國在地球儀的什么地方?”
本次活動結合大班幼兒的心理特點,他們開始有了歸屬感和責任感,這種愛國情緒開始萌發,所以針對這一特點設計了這節課.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都很積極的參與,特別是通過圖片的形式,孩子們的積極性特別高,再加上筷子夾豆子的游戲,孩子們的競賽意識得到了升華,總體來說,這次活動比較成功.
我是中國人教案反思篇九
1、使幼兒知道自己中國人。
2、初步激發幼兒做個中國人的自豪感。
3、訓練幼兒的觀察力和辨別能力。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1、一面鏡子。
2、掛圖“我是中國人”。
3、漢語、英語錄音各一段。
1、引導幼兒認識自己的外貌特征,知道自己是中國人。
(1)請小朋友照鏡子,說說自己的外貌特征,讓幼兒知道我們都是黑頭發、黑眼睛、黃皮膚的中國人,我們的國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2)請幼兒看圖片,觀察外國娃娃的外貌特征,(有的是黃頭發的,有的是黑頭發,有的是藍眼睛;有的是灰眼睛;有的是白皮膚,有的是黃皮膚,有的是黑皮膚……)說說他們和中國娃娃有什么不同。然后請幼兒從教學掛圖畫面上不同種族的娃娃中找出中國娃娃,并說出他們的特征來。
(3)請幼兒和同伴相互交談,說說對方及自己的相貌與外國娃娃有哪些不同,加深幼兒對中國人的外貌特征的認識。
2、引導幼兒了解中國的地理位置。
(1)請幼兒看世界地圖,找出中國在當天上的位置,并觀察中國地圖的輪廓。
(2)讓幼兒知道中國很大,人口很多,有五十多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3、讓幼兒了解中國的語言文字。
(1)放兩段錄音,一段漢語,一段英語,請幼兒說說自己聽到了什么。然后告訴幼兒我們說的語言是漢語普通話。
(2)請幼兒說說幼兒用書畫面上哪兒是我們國家的文字,然后告訴幼兒,我們寫的字是漢字,也叫方塊字。
4、教師小結。
幫助幼兒了解中國人在外貌形象、飲食習慣、語言文字等方面的特點。初步引發幼兒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找找作為一名中國人,為何會驕傲,有哪些值得我們驕傲的?學生們的思路被打開了,有的說中國的四大發明,有的說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有的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的說中國還有不少的偉人,有的說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員所取得的驕人成績,有的說神舟六號升入太空……
最后當我引導學生飽含深情,我發現學生們也情不自禁地起來,臉上流露的是自豪,是憧憬,是由衷的對祖國的贊嘆。
小百科: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并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被統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我是中國人教案反思篇十
1.指導學生認真看圖,認識天安門和五星紅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尊敬國旗的思想情感。
2.讀準音節,正確流利地朗讀句子。
3.學會5個生字,學習5個詞語,認識3個偏旁:日(日字頭)、 爪(爪字頭)、口(方框兒)。
1.鞏固漢語拼音,讀準生字“是”、“星”的讀音。
2.認識句子,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
3.進行字、詞、句的訓練,理解句子的含義。
1.生字“我”、“愛”、“國”的書寫及記憶。
2.正確理解句子的意思。
1.投影片1框 錄像 錄音 多體媒軟件
2.卡片若干
兩課時
1.認讀音節:
(出示卡片):小朋友,誰來讀一讀這些音節?
(1)讀這些音節要注意什么? (讀準后鼻音)
(2)這三個音節叫什么名稱? (整體認讀音節)
2.認讀筆畫名稱:
(出示卡片):這些筆畫,你會讀嗎?
3.認讀熟字:
(出示卡片):這兩個字,我們已經學過了,誰來讀讀?
小朋友,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類型的課文叫──(出示卡片)
(指名讀──集體讀)
通過這類課文的學習,我們不僅要看懂圖,學會生字,還要學詞學句。
我是中國人教案反思篇十一
1.理解加法的意義。
2.運用已有的數數經驗,口算5以內加法試題。
1.課件《節日的燈籠》。
2.得數為5的加法算式題卡(含得數)4+1=5、1+4=5、2+3=5、3+2=5,若干張5以內加法算式題卡(無得數)以及相應的得數卡。
一、憶一憶:我做的花燈
1.教師:前面我們制作了屬于自己的花燈,想想看,什么時候要掛花燈呢?
2.老師今天又帶來一些花燈,請小朋友一起欣賞。
二、看一看,節日的燈籠
1.教師播放課件【片頭】,請幼兒說說看:5個燈籠各有什么不一樣。
2.教師:節日里掛起來的這些燈籠,不但告訴我們節日到了,也讓我們找到了它們的不一樣。今天我們
還能用它們來學習加法的本領。
三、算一算:燈籠里的數學
1.認一認、讀一讀、找一找。
教師出示加法算式題卡,如下:
4+1=5 1+4=5 2+3=5 3+2=5
教師:認一認、讀一讀這些題,找一找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吧?(都有"=""+""都有5"等。)
2.讓加法算式題卡和5盞燈籠"做朋友"。
教師:這些都是5的加法題。它們要與5盞燈籠做朋友。我們怎樣才能讓它們做朋友呢?如:小朋友剛才找到了5盞燈籠里有大小的不同,那么大燈籠有幾盞?小燈籠有幾盞?它們加起來是幾盞?
教師:我們去找找你所認識的數字的加法算式題卡,讓算式題卡和燈籠做好朋友。教師操作課件
【大小燈籠】。
如果按照燈籠的顏色不同,我們怎樣為算式題卡找朋友?播放【紅黃燈籠】。(也可以從燈籠有無圖案【有無圖案】、燈籠形狀【圓形方形】等方面入手。)
3.請幼兒在找到算式題后,說一說哪個算式可以和這些燈籠做朋友?(如4個小燈籠和1個大燈籠可以與1+4=5做朋友;4個圓形燈籠和1個方形燈籠可以與4+1=5做朋友,等等)。教師邊說邊操作課件(點擊),題卡答案會展示出來,加深幼兒的印象。
四、口算5以內的加法試題
1.提出問題。點擊課件【貼一貼】
出示 4 + 1 = 5 ; 1 + 4 = 5 ; 2 + 3 = 5 ; 3 + 2 = 5 。以及 4; 3; 2; 5; 4,讓幼兒幫小明找找丟了哪些數字卡。
教師:這里有6道試題,一道試題應該有一個得數,而現在只有5張數字卡。那小明丟了一張數字為幾的卡片呢?
2.算一算。
幼兒算一道題,貼上一個得數,并鼓勵幼兒說一說是怎么算出來的。教師邊根據幼兒的回答,邊操作課件,當幼兒回答正確時,點擊"答案"按鈕,給幼兒以鼓勵。
3.等全部數字貼完后看少了哪道題的得數,為小明找出丟了的卡片應該是多少?
4.教師:謝謝大家幫小明解決了問題,告訴他少了數字5的卡片。
為幼兒提供10以內的加法試題卡(無得數)和相應的得數卡,幼兒繼續玩計算配對游戲。
我是中國人教案反思篇十二
1、使幼兒知道自己中國人。
2、初步激發幼兒做個中國人的自豪感。
3、訓練幼兒的觀察力和辨別能力。
4、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達表現。
5、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
1、一面鏡子。
2、掛圖“我是中國人”。
3、漢語、英語錄音各一段。
1、引導幼兒認識自己的外貌特征,知道自己是中國人。
請小朋友照鏡子,說說自己的外貌特征,讓幼兒知道我們都是黑頭發、黑眼睛、黃皮膚的中國人,我們的國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請幼兒看圖片,觀察外國娃娃的外貌特征,(有的是黃頭發的,有的是黑頭發,有的是藍眼睛;有的是灰眼睛;有的是白皮膚,有的是黃皮膚,有的是黑皮膚……)說說他們和中國娃娃有什么不同。然后請幼兒從教學掛圖畫面上不同種族的娃娃中找出中國娃娃,并說出他們的特征來。
請幼兒和同伴相互交談,說說對方及自己的相貌與外國娃娃有哪些不同,加深幼兒對中國人的外貌特征的認識。
2、引導幼兒了解中國的地理位置。
請幼兒看世界地圖,,找出中國在當天上的位置,并觀察中國地圖的輪廓。
3、讓幼兒知道中國很大,人口很多,有五十多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4、讓幼兒了解中國的語言文字。
放兩段錄音,一段漢語,一段英語,請幼兒說說自己聽到了什么。然后告訴幼兒我們說的語言是漢語普通話。
請幼兒說說幼兒用書畫面上哪兒是我們國家的文字,然后告訴幼兒,我們寫的字是漢字,也叫方塊字。
幫助幼兒了解中國人在外貌形象、飲食習慣、語言文字等方面的特點。初步引發幼兒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我是中國人教案反思篇十三
1、了解祖國地域遼闊,知道祖國標志性的景物及建筑。
2、感受祖國的雄偉和美麗,激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知道10月1日是國慶節,體驗慶祝國慶的歡樂情緒。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5、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1、感受祖國風景名勝古跡的美麗。
2、樂意與同伴交流到各地去旅行的經驗和感受。
3、體驗美工創作的樂趣。
1、事先發動家長與幼兒一起收集有關的旅游景點圖片、門票、照片等。
2、在活動室創設"旅游景區"情景。
3、提供幼兒動手操作的美工及輔助材料(如彩色卡紙、硬紙板、高梁梗、彩條彩帶等)
4、提供可讓幼兒作品展示的空間。
1、情景激趣。
(1)師以導游的身份,帶幼兒進入"旅游景區",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2)自由參觀:感受祖國標志性的景點及建筑,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議一議各景點的特征。
2、分享交流。
(1)讓幼兒說說生活中自己外出旅游去過的地方。
(2)引導幼兒借助旅游圖片或照片與同伴交流旅行的經歷和感受。
(3)借助實物投影,讓幼兒共享自己或同伴去旅游所到過的祖國的美麗山河,激發幼兒對祖國的熱愛。
3、布置"美麗的風景名勝"展區。
(1)教師導語:我們祖國有這么多美麗、好玩的地方,我們一起把它展示出來,讓全園的小朋友和爸爸媽媽都來瞧一瞧,好嗎?
(2)師出示已經過美工創作的風景圖片、照片,以啟發引導幼兒大膽利用美工和輔助材料進行創作美化照片、圖片。
(3)介紹提供的各種輔助材料,引導幼兒先動腦想一想、議一議,自己要怎樣讓照片或圖片變得更美麗。
(4)幼兒動手操作。
師重點觀察、引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運用各種輔助材料進行美工創作,同時,也可以引導幼兒與同伴一起合作創作。
4、活動延伸:"我是小小導游"。
請幼兒制作邀請卡邀請全園的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來參觀,幼兒則以導游的身份給客人作景區介紹。
1、感受祖國地域遼闊廣大。
2、嘗試用樂器表現音樂作品氣勢雄壯的特點,抒發愛祖國的情感。
3、激發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知識準備:事先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多欣賞、熟悉樂曲《大中國》。
1、地球儀、世界地圖若干。
2、與歌詞提及的景觀相應的課件。
3、提供各種打擊樂器(如小鈴、圓舞板、鈴鼓、大鼓、鑼、鈸等)。
4、樂曲《大中國》音樂磁帶1盒、節奏卡6張。
1、激發興趣。
出示一個地球儀,引導幼兒討論: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你能找出我們中國在哪個位置嗎?
2、自由探索,尋找中國。
(1)引導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在地球儀或世界地圖中找出"中國",啟發幼兒說說它的樣子像什么,并引導幼兒觀察比較中國與其他國家版圖,感受中國的大。
(2)分享交流。
結合世界地圖,與幼兒一起小結:我們中國的地形圖看起來象一只美麗的雄雞,在世界上是很大的國家。
結合課件,欣賞中國的幾大名景,感受中國遼闊的地域。
3、欣賞歌曲《大中國》。
(1)教師導語:有一首贊美祖國的歌曲,讓全世界的人一聽就知道我們祖國有多大、多美,你們想聽聽看嗎?
(2)幼兒欣賞歌曲1-2遍。
引導幼兒聽一聽、說一說聽到這首歌時的感覺,感受歌曲氣勢雄壯的特點。
4、為歌曲選擇樂器,并進行伴奏。
(1)出示各種樂器,引導幼兒分組討論:如何根據樂曲(歌詞、旋律)選擇適合的樂器。(提示:師逐句播放樂曲,逐句引導幼兒聽音樂選擇最適合的樂器)
(2)幼兒分組,嘗試完整地為樂曲伴奏。
(3)請較有代表性的兩組或三組幼兒上臺進行表演,組織全體幼兒聽一聽、議一議:你認為哪一組選擇的樂器最恰當,伴奏得最好聽。
(4)結合節奏卡,進行集體演奏。
5、活動延伸:
(1)將《大中國》、《我愛你,中國》、《祖國是座大花園》等音樂磁帶、樂器或相關的服飾、道具,放在音樂區供幼兒欣賞、伴奏和表演。
(2)提供中國地圖樣版,讓幼兒玩拼圖的游戲。
(3)提供中國各大風光景物、氣候、人們的生活習俗等圖書、圖片、故事盒、vcd等,放于語言區,讓幼兒進一步感知中國的大。
新課標提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聽音樂打節奏
本環節通過兩次的聽賞,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音樂旋律的記憶,感受樂曲的節拍特點,為后面的學唱做準備。
2.教師的范唱
教師的范唱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能激發學生的歌唱興趣和熱情,能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歌唱發法,所以教師的范唱是十分重要的。針對《我是中國人》這首戲歌,由于它采用了京劇中花臉的唱腔,對于女老師來范唱 這首歌曲是有難度的,效果不如錄音好。因此我在演唱中特意強調京劇的韻味,把嗓音刻意壓低一些,盡量接近于花臉的音色。其次,注重歌曲的表現力,聲情并茂,激發和感染學生的演唱熱情。
3.識譜階段
在識譜過程中,注意讓學生跟隨教師進行演唱,對于裝飾音、休止符等地方單獨進行練習,以便能夠模仿京劇的韻味,體會與其他歌曲的不同。
4.填詞演唱
通過反復演唱是否有裝飾音的樂句,進一步感受的韻味。特別是對“人”字的學唱,在教師的范唱中,體會拖腔的演唱方法,多次進行練習。
5、通過欣賞現代京劇《紅燈記》的選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目的是讓學生對京劇中的板式有一個更深地了解,能夠舉一反,為進一步學習京劇打下基礎。
我是中國人教案反思篇十四
1、體驗升旗儀式,感知五星紅旗是中國的象征。萌發愛國旗,愛祖國的情感。
2、在觀察記錄、交流發現的過程中有了解我們祖國的欲望,感受中國人了不起。
3、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1、幼兒進行的關于"國旗"的調查表。
2、升旗儀式的錄象片段、劉翔手舉國旗奔跑的照片。
3、"找國旗"的操作材料:a組:中國國旗+外國國旗、b組:彩旗+中國國旗、c組:都是紅旗但星不同活動過程:
一、找國旗。
幼兒自由選組,尋找五星紅旗(外國中國,都是彩旗,都是紅旗星不同)。
交流對國旗的了解,師歸納小結國旗的特征。
幼兒將找到的國旗插在環境創設里(天安門、街道、小汽車等)。
二、觀看天安門升旗儀式,體驗。
觀看天安門升旗儀式。在幼兒園我們什么時候升旗的?升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心里是怎么想的?
除了在幼兒園升國旗,你們還在哪里看到升國旗?為什么都要升國旗呢?
三、交流分享調查表。
前兩天我們作了調查表,你還在哪些地方、哪些時候看到過國旗?(幼兒根據自己的調查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發現。)出示劉翔的照片,結合獲勝的情景激發情感:我們中國人是多么了不起啊!我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播放"大中國"的歌曲,引發幼兒進一步了解中國的興趣。
四、關于中國你們都想知道些什么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去尋找答案,看看我們中國了不起在哪里。(如幼兒問不出,可以讓幼兒回去后自己將問題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