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導游總結心得體會導游的心得篇一
1、誠。“誠者不偽,信者不欺”。誠信是旅游業經營之本。導游人員應在導游工作中嚴格按照與游客簽訂的合同中的內容及標準提供服務,不應以任何方式收取額外費用或克扣游客。同時,重承諾,守信譽,做到一諾千金,以誠服人.美國一家旅行社在其廣告中承諾:“四方旅行社保證每次旅游都有合格的專業旅游領隊陪同,我們的領隊是經過精心挑選并訓練有素的.您的四放旅行社噴氣飛機旅游是一次有陪同的旅游,從您起程到您旅游結束一直都有四方旅行社精選的陪同人員照料。”一位女士過買了四方旅行社的的南美洲旅游產品,在巴西旅游期間,這位游客不慎失足掉進亞馬遜河。雖然這是一起以外事故,并且此船不歸四方旅行社所有,導游也不是四方旅行社的雇員,女士回國后還是控告了四方旅行社。法庭裁定:廣告宣傳使這女士相信了四方旅行社會負責整個旅程,最后由四方旅行社向她賠償了數萬美元的損失。這一事故告訴我們:誠信乃導游服務之根本。
2、勤。勤動嘴。語言是導游人員的基本功,在實踐中須多加練習以提高口語表達技巧;工作中不懂的問題要多問,將其作為學習積累的途徑。勤動眼。意即善于觀察。隨時觀察游客的言行舉止以判斷其心理,以便提供針對性服務;隨時觀察團隊人數,防止游客走失;隨時觀察周圍環境,提高警惕,避免治安事故的發生等。勤動手。導游不僅是嘴上工夫,旅途中也應主動幫助高齡、體弱的游客完成搬運行李等一些體力較重的活;對于各種設施設備的保養維修要有一定了解,以應對帶團途中的突發事故。同時要養成撰寫日記、陪同小結等良好習慣。勤動腿。對于旅游目的地要有一定了解,不熟悉的景點應提前進行實地考察;帶團過程中應自始至終跟游客在一起,不要怕多走路,更不能脫離團隊。勤動腦。是成功導游關于“勤”的修煉中最重要的方面。除了要勤于思考外,還應經常換位思考,站在游客立場替游客著想,設法滿足游客的要求,理解他們的“過錯”或苛求。
3、能。指技能。成功導游在工作實踐中要特別注意以下三方面技能的訓練和培養。帶團技能。帶團技能貫穿于旅游活動的全過程之中,其高低直接影響到導游服務的效果。這是成功導游最復雜但很重要的一項技能。語言技能。準確清楚、生動通俗的導游語言能使游客感到妙趣橫生,留下經久難忘的深刻印象。語言技能是成功導游最基本但很關鍵的一項技能。講解技能。導游服務是一門藝術,它集表演藝術、語言藝術和綜合藝術于一身,集中體現在導游講解之中。講解技能是成功導游最有難度但又最能體現水平的一項技能。
4、靈。導游人員在帶團過程中要注意對靈氣、靈敏和靈活素質的培養和訓練。靈氣。指悟性高,反應快。靈敏。即對團隊內部和客觀情況的變化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以便及時采取措施應對。如由天氣預報得知旅游目的地天氣的變化,馬上聯想到團隊行程、交通問題是否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靈活。導游服務要因人而異、因時制宜、因地制宜。例如帶團去千島湖游覽,導游人員擬通過袁枚的“船到興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的詩句介紹千島湖水清山秀的景色,但游覽中不巧下起了小雨,如按計劃講解顯然不合時宜,這時,導游人員靈活應變,改用蘇軾“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詩句講解,就會產生較好的導游效果。
5、贏。“贏”即成功。導游人員走向成功之道,可以從“贏”字結構包含的五個層面去解讀。“亡”—危機感。在旅游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游客需求更加個性化的今天,導游人員應有居安思危的意識,要有時刻可能被人超越、取代的危機感和壓力,并善于將其轉化為促進自己不斷學習提高的動力。“口”—口碑。導游人員應以誠信、熱情、周到、高效的服務贏得游客的滿意,建立良好的聲譽和形象,從而在業界樹立良好的口碑。這是一個成功導游不可或缺的。“月”—計劃性。成功的導游能做到未雨綢繆,具有事前計劃、事后總結的良好習慣,其工作往往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導游服務效率和質量也就能保持較高的水準。“貝”—效益。成功的工作總是富有成效的。導游服務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基礎上,應為旅行社和社會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這也是成功導游的意義之所在。“凡”—平常心。導游人員要想取得成功,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待人、處事要有一顆“平常心”;不好高騖遠,甘于平凡,樂于奉獻,在平凡的導游工作中做出非凡的業績。
成為一名成功導游并非一日之工,它要求導游人員具備各方面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并在導游實踐中不斷加以錘煉;但也并非遙不可及,只要導游人員在平時工作中注意學習、積累與修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就一定能夠實現目標。
導游總結心得體會導游的心得篇二
回顧20xx年,對于我來說是豐收的一年。從事導游工作快三年了,去年是我出團率最高的一年。在不斷的實踐當中我總結了一些經驗。也發現了不少問題。
我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知識面不夠廣,如果帶一個長線團(5天以上),就會有江郎才盡的感覺。據了解這也是大部分導游經常遇到的問題,導游的知識好比是文化大超市,要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雞毛蒜皮。如果一個人有一桶水的知識和能力,再去做一杯水的事情,我相信就會做得很出色。想要達到這個效果,我就必須不斷努力,博覽群書,學習、學習、再學習,這樣的話,我知識桶里的水就會越來越滿了。
在帶團當中我也總結了一些經驗:
1.接團前要了解一些客人當地的資料(如:有名的旅游點、人物、特產等等)。以便和客人有共同語言,使他們對我有一種親切感。
2:和全陪要提前溝通,多發幾個表示友好的信息,為以后的合作做好鋪墊。
3:游客到站后,要表現出非常熱情的樣子。因為游客看到地接導游后,心里首先會產生安全感,緊跟著是好奇和猜想。所以我們要趁熱打鐵,給客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對于導游來說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因為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4:客人入住賓館后去每個房間走一走或打電話問一下有沒有什么問題。如有便可及時解決,如等到客人來找,那么小問題就變成大問題了。
5:團隊到來的第一餐一定要用好,用餐前我會給客人介紹清楚團隊餐所含的內容。用餐當中去問候一至二次,有問題及時調整。
6:公司的禮品充分發揮他的作用,用的恰到好處,對自己和公司都有好處。
7:講解內容我會根據客人的層次、興趣、繁簡適度,有計劃性的算時間。比如走什么路,多長時間、應講什么;怎樣的客人適合搞什么娛樂活動等等。
8:開場白非常重要。上車后我不會急著自我介紹,因客人初來乍到對陌生的地方會很好奇,我就等個幾分鐘,讓他們看看窗外的景色。等他們回過神來肯定會有人說:“導游,你姓什么?給我們介紹一下吧!”這時全車人的注意力就集中在我的身上了,這樣介紹的東西他們也就會印象深刻了。乘機還可以跟剛才說話的人開句玩笑,來達到活躍氣氛的目的。剛才說話的那個人肯定很愛出風頭,那么行程中很多地方都可以利用他了。不過一定要恰到好處,反之就會是個定時炸彈。
9:跟客人拉近距離有個小技巧,就是迅速、準確的記住客人的名字或稱呼,在不經意時叫他一聲,他會覺得我總是在注意他。就會有一種優越感,各個方面他就會配合我了!最起碼他不會是第一個反對我的人。
10:我認為送團總結不可忽視,行程即將結束時,我一定會總結一下整個旅游行程,里面所有的景點都要說到,幫客人回憶一下,以免回去以后他們忘記了,反到會說有的景點沒去,這樣就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另外再介紹一下他們沒去過的地方,希望他們或親朋好友以后再來。虛心的征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設法讓他們說出心中的不滿,就算有一點小問題,他們回去也不會再提了。最后懷著感激之情。謝謝他們的支持與配合才使這次行程圓滿結束,表現出依依惜別期待重逢的愿望。
我的感悟:
我認為一名合格的導游應具備:豐富的文化知識,較強的組織應變能力,高度的責任心。因為旅行社的一個團交給導游就是對他的信任,導游的好壞直接關系著旅行社的利益和信譽,不管團大團小都應像第一次帶團時那樣認真、謹慎。遇到問題時不能逃避,要就地解決,不能帶回組團社。
但我堅信,付出與回報是成正比的。只要你真誠付出就會名利雙收。
導游總結心得體會導游的心得篇三
導游不像做餐廳服務員,會說幾句好聽的就行。做導游是回回新鮮,能夠拿起麥克風就講話,這一點,即使是酒店管理層也難以做到。做導游是服務行業中最難的職業。有句話說“導游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豬差,曬得比藏族黑,在客人面前比羊還乖”,這是導游生活的真實寫照。現在的客人會將每個導游與自己所遇見過的最好的導游做對比,對導游要求很高。
導游應該有良好的職業形象,懂得禮儀,懂得尊重游客,明白“顧客永遠都是對的”,不要與游客爭執,基本功要扎實,善用眼神和手勢。這都是一個好導游的標準。另外,導游要有“五得”:即講得、演得、玩得、唱得、笑得。導游應該是一本活字典,是一個雜家、萬事通和多才多藝的表演家。有什么拿手的要盡情表現出來,目的都是讓游客開心。
導游要講得
導游應該語言得體,發音準確,節奏鮮明。有些導游發音不準,甚至將老人家說成“老人渣”,鬧出笑話。其次,語速也是導游應該把握的,導游講話要“快”,加快語速,才可以控制快慢,收放自如。重要的地方可以講慢些,次要的內容可以講快些。另外,要學會講一些方言,娛樂之余又增長人們的見識。還有就是講故事,可以把自己從書籍、報刊看到或者生活中了解到的故事講給客人聽。導游要重視積累,不要總講黃段子。其實生活中也有很多東西可以挖掘出來。
導游要演得
導游可以表演朗誦、單口相聲和演講。簡單的做法是朗誦著名作家的作品,在一些相聲作品原型基礎上新編一些與游客、司機相關的相聲。
導游要玩得
作為一名導游,要學會玩游戲、變魔術、猜謎語。現在很多導游出給游客的謎語還跟十年前的如出一轍,沒有變化,或者一出就是帶“黃”的謎語。其實導游應該自重,尤其是女導游,不要將肉麻當有趣,尤其是在團里有小孩或者有一個反對聲音時,就不適合再講一些不雅的內容。客人表面上笑嘻嘻,可能背后就會看不起你。凡事都要把握一個度。
導游要笑得
即是要求幽默,一個笑話第一次講是幽默,第二次就沒趣了。另外注意不要自以為是地講政治笑話,相信一個熱愛自己國家的導游是不會做出這樣的事的。導游要善于從現實中挖掘大家喜聞樂見的東西,懂得編順口溜。不要總是抄襲別人的笑話。
導游要唱得
導游唱一兩句流行歌,客人會給你掌聲,但那是敷衍的掌聲,很難將氣氛帶至高潮,但如果針對情況唱送別歌、山歌、民歌、對歌,效果就會好得多。
導游總結心得體會導游的心得篇四
經過一路的奔波,我們終于到達了衡山的老奶奶家,叔叔和弟弟把我和爺爺、奶奶送到這里后,就急匆匆的向耒陽奔去。
在這里我看見了舅爺爺、舅奶奶、還有小龍哥哥,聽說他們開了一個養豬場,我就迫不及待的跑過去看了看。
這真是一個大規模的養豬場啊,有產仔母豬30頭、配種的公豬1頭、肉豬300多頭、還有許多的小豬。它們有的在玩耍、有的在吃食、有的在呼呼大睡,呵呵,真有趣!
這時候舅奶奶叫住了我,叫我去看個東西,我跟他來到了一個柴棚,我看見上面有許多母雞正在生蛋,舅奶奶拿了個梯子,叫我爬上去看看雞生蛋了沒有,我小心翼翼的爬了上去翻開了第一個雞窩,呵,真有幾個,我數了數,一共有5個,接著我翻開了第二個雞窩,也有四個蛋,還有兩個冒著熱氣呢!我在上面搜索了半個多小時,共收獲了二十多個土雞蛋,舅奶奶把這些雞蛋都送給了我,我高興地一蹦三尺。
吃完晚飯后,小龍哥哥帶我去玩了電腦,大概玩了一個多小時,我對哥哥說:“我還想去看看豬。”“好啊!”小龍哥哥爽快地答應了。
第二天我才發現我睡在豬圈里,炭火還在燒著,爺爺叫我回去了,我真是不舍啊!這真是一次難忘的經歷啊,比游衡山、逛南岳好玩得多,比玩游戲更有意義,因為我受益匪淺,學了好多東西,確實讓我很難忘記。
導游總結心得體會導游的心得篇五
我是一名剛工作了兩三年的導游,積累的經驗也不是很多,和那些我的老前輩,那些為旅游事業奮斗幾十年的老導游相比,我說的這些生活的經歷和心得或許有些微不足道,但我希望這樣的一篇文章能給剛剛踏入旅游行業的新導游一些啟發和幫助。
作為一名導游,在為游客提供服務的過程中,由于接觸面很廣,所以你需要處理好旅行社、游客、領隊、司機以及其它接待單位與人員的合作關系。同時,你也要努力培養、提高自我的管理能力。
導游員的主要任務是實施旅游接待計劃,為旅游者提供導游講解服務和相關的生活服務。熱情的導游員能消除游客在旅游中出現的拘謹心理和寂寞感,增強安全感。做好導游必須有良好的服務意識。服務又有主動服務和被動服務之分:主動服務是指客人還沒有提出問題和要求之前,就能夠根據旅游者的一般心理提供解說、啟示及幫助,使游客感到胸中有數,是導游工作“cs”服務,超值服務的實現方式。如導游員把游客帶到一個觀光點,除了介紹有關景點知識外,還能提前將廁所、飲料點的位置,觀光的路線和路程,掉隊后的補救辦法,集合的時間地點等事項告訴給客人,這種主動式服務就比在導游過程中逐一答復游客的詢問好的多。它使客人有一種安全感和信任感,自然也就會收到良好的導游效果。一個服務好的導游員應時時刻刻從多方面提供主動式服務。在接待游客旅游的過程中,首先應該遵循工作程序,并且注意在工作中不斷地積累經驗,使工作更主動有效,同時也使游客更輕松地獲得身心的滿足。
導游員要帶好一個旅游團隊確實不容易這是因為旅游團隊本身就是由各種旅游者所組成的緣故。這些游客中間有富商、紳士、有政府官員、新聞記者、平民百姓等。由于旅游者在年齡、職業、愛好、性格和性別等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再加上"百姓百姓一百條心"這樣一個特殊而又無法改變的現實無形中就形成了錯綜復雜的服務對象。同時旅游者在不同的地方、時間和環境等又會產生不同的需求。導游員接觸的面既廣又復雜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中如果導游員沒有清醒的頭腦和靈活機動的處事方法以及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是難以接待和滿足好各種類型的游客的。
導游員必須認真學習旅游知識,全面把握旅游活動的發展特點和趨勢,掌握相關旅游業的供給能力和產品結構。在此基礎上才能夠綜合利用旅游條件,開發和提供滿足旅游需要的旅游產品,做好導游的組織工作、講解工作、服務工作,處理好各種特殊事件,提供優質服務,滿足導游工作的要求。記得我剛開始帶團時,在旅游車上,拿著話筒,很自豪,按照書上的導游詞講了一遍后,游客鼓掌,我很高興。可是接下來,我沒詞了,面對車上二三十雙睜得亮亮的眼睛,有的還向我暗示,不再說點?后來,有游客問我從哪到哪打車得多少錢,我想了想說不太清楚,另一游客又問了一個問題,我也不太清楚,當還有游客問時,有的游客便奚落我說,別問了,他不太清楚!我尷尬得無地自容,自然也不會給游客留下好印象,這一幕卻深深地留在我記憶中。后來,有經驗的司機師傅提醒我說,游客對導游的期望值是很高的,他們認為導游無所不知,所以做導游要不停地買書、看書,知識要廣博。
導游員要重視注意事項的交待。不少導游員認為:交代注意事項只要選擇一個機會總體講一講就可以了何必要談重視二字呢?其實只要冷靜地想一想導游員在整個旅游活動中交代注意事項的數量還少嗎?比如上車、下車、途中提醒駕駛員、爬山、危險地帶、防竊等等介紹注意事項的實質其實就是交代安全問題沒有安全就沒有旅游。因此導游員交代注意事項不是一下子就能解決問題而是體現在時時處處。從導游工作角度考慮比如游客在景點逗留多長時間怎樣解決在異鄉他地的諸多不便如何尊重當地的民俗禮儀游客必須清楚所遵循的規定特別是國內旅游團要告訴游客在購買土特產品時應妥善處理與當地商家的關系等等。導游員輕視或忽略注意事項的交代工作所造成的后果在導游界應是有目共睹的應該引起廣大導游員足夠的重視。其次導游員在帶團過程中哪些已經交代過哪些還沒交代過思路必須清楚但方法可靈活機動地運用。
導游員要有相當好的體力和心理素質。帶團連續幾天,作為導游忙前忙后的,但是不管有多累,或者遇到心情不快,都不能表現出來,再累也要給游客輕松的感覺。我經常在家對著鏡子練微笑,心里再苦都要笑。游客是來旅游的,得讓他們開心。
我現在上團之前都會有所準備,先了解客人來自哪里,他的家鄉、或他們的工作等情況,然后還要找到相關的資料。去了解他們當地的一些歷史和風俗,這樣帶團時才會和游客有更多的話題。而且了解客人的資料后,在講解的時候就可以這樣也可以幫助你決定給他們講到什么程度。比如你帶團參觀溶洞,許多導游都會指著這一塊那一塊的石鐘乳告訴游客象什么象什么,但如果客人是搞科技工作的,最好少講這些,而多講些石鐘乳的形成原因、這個溶洞的地質發展、當年的開發情況等等,不然一會功夫他們就會走得沒影了。但如果客人是些農村老大媽你還給她們講地質,她們也會棄你于不顧了。導游雖說號稱"雜家",應該什么都知道,但一個人,特別是新導游,哪里會有那么寬博的知識呢?不要緊,現在有了互聯網,什么都能搜到,非常方便,而且信息廣、資料精,上到歷史上的哪些天出現過日全蝕,下到珊瑚有多少種分類,什么都查得到。通過這樣的方法,不但你出色地帶好了這個團,而且你學到了許多知識,這樣工作上幾年,你就真的成了"雜家"、"博家"了。
上團之前,我想還要再熟悉一遍景點,只有對景點了解多了,能講的東西也就自然而然多了。這樣才能把景點講的更生動,讓客人更喜歡聽更感興趣。所以說導游要講解的好,首先要對這個景區更有熱情,有了熱情之后就才會去探索關于它的每一點資訊、每一個故事、每一點驚人之處,然后對游客付出自己全部的熱情,為游客講的眉飛色舞,那樣才會使游客感到滿意。你還得知道怎樣才能講得眉飛色舞,最重要的條件,一是熟,二是自已也驚嘆于這件事。如果你自已心里就一點都不以這件事為異,那你講出來一定也不會讓人家覺得驚異。那么有些景點有令人驚嘆的事,有些景點沒有,怎么辦?我們知道有一句老話叫"情人眼里出西施",一個普通的女人,由于愛她,看出來像西施一樣的驚艷,所以一個景點,由于愛它,也可有一樣的效果。更何況能當景點的本來就已不是一個"普通的女人"了,它必有很可愛的地方。
另外,在帶團過程中,我們還需要多準備一些笑話和故事。在游客乏味的時候拿出來講一講,如此這樣常常穿插笑話和幽默的語言,這個旅程都會在一片笑聲中渡過。這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已經和游客融為了一體了。如果你要帶團隊去果園,可以講這樣一個笑話:從前有個農學院的畢業生回到家鄉,見老園丁在移植果樹,便說:"你這種移植方法很不科學。照你這種干法,從這棵樹上能收獲七個蘋果就夠讓我大吃一驚了。"老園丁看著他,慢吞吞地說:"如果這棵樹能收獲七個蘋果,我也會大吃一驚,因為這是一棵桃樹"。如此常常穿插幽默和機智,團隊的整個旅程都在一片笑聲中度過,有時就算客人有些意見都會算了,比如有客人設訴用餐的雞不好吃,太老了,你可以講這樣一個笑話:在一所小學里,老師問:"你們能不能說說人們是憑什么來識別母雞的年齡的?""用牙齒,老師!""但是,母雞并沒有牙齒呀""母雞可能沒有牙齒,可我有,如果母雞的肉很嫩,年齡就小,如果咬也咬不爛就是老母雞。"客人聽了哈哈大笑,氣也就生不起來了。所以導游背笑話不單單是為了在長途行車的表演節目時用的,而更多應穿插在講解的過程中。
要做一個好導游非常非常的不容易,不但要有對景點的熱情,還要有對游客的熱情。這個熱情不單單是指為他們講解好的熱情,還包括對他們的關懷照顧。有些導游認為我把該講的都講了就是完成了任務,這種觀點可要不得。你講了,客人沒有聽進去,和沒有講過一樣,你的任務其實是沒有完成。要當好一個導游,必須要有熱愛精神,你千方百計想的是讓他們這一趟來的值得。所以作為一名棗莊的導游,我們要以身作則,熱愛本職工作,豐富自己的知識,熱情服務,為棗莊的旅游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