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一年級上冊趣味數學教案文案設計篇一
2.9對3說,我除了你,還是你;4對2說,我除了2,還是2;1對0說,我除了你,一切都沒有意義;0對1說,我除了你,就是孤獨的自己
3.雞和兔15只,共有40只腳,雞和兔各幾只?算法:假設雞和兔訓練有素,吹一聲哨,抬起一只腳,40-15=25。再吹哨,又抬起一只腳,25-15=10,這時雞都一屁股坐地上了,兔子還兩只腳立著。所以,兔子有10÷2=5只,雞有15-5=10只。這種算法,讓二元一次方程情何以堪…
4.突然發現數學的用處,如果在微信上找到個帥哥,記下你的位置和距離,關注一下,再換兩個位置重新記下距離,以這三個點為圓心距離為半徑畫三個圓,帥哥的位置就暴露了,
5.男:如果你的數學不好,那我就陪你看日出日出只有一個,我們不數星星了好嘛?女:如果我的數學不好,我就陪你數星星,就算數不清楚也沒有關系的:我們從新再數:總有一天我們會數清楚有多少個星星的對不對?
6.數學軍團和字母軍團打起來了,數字頭領0說:“1、3,你們組成b,潛入字母軍團!”過了一會,只見1和3頭破血流地回來。說:頭領!裝b被發現
一年級上冊趣味數學教案文案設計篇二
活動目標
1、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2、會手口一致的點數,并說出總數。
3、能按數拿取相等數量的物體。
活動準備
1、課件-到5的數字
2、幼兒人手一份:實物紐扣、樹葉、珠子等一到5個,圓點卡片一到五個。
活動過程
一、復習5以內的數數。
1、出示圖片,幼兒觀察、自由討論。
教師:大家看一看,上面都有些什么?
小朋友們一起數一數圖中各種東西的數量。
(一輛小車、一只小兔、兩個車輪、三個氣球、四只蝴蝶、五朵花)。
2、教師說圖中的任一內容,幼兒出示相應數量的圓點卡片。
二、幼兒操作練習:按數取物。
1、請幼兒觀察籃子里的物品,說一說哪些可以放在一起數,哪些不可以放在一起數。為什么?
2、請幼兒拿出各種實物,數一數,各有幾個,說出總數。
3、教師報數,請幼兒拿相等數量的物品。
三、手指游戲
游戲開始,教師和幼兒邊說兒歌邊做動作:
拍拍手,藏小手(雙手放背后)。
你出5(教師伸出5個手指),我出5(幼兒伸出5個手指)。
數一數。對不對?(幼兒點數手指,并說出總數。)
對,對,對。(用同樣方法,教師分別出示1個、2個、3個、4個手指,游戲反復進行。)
四、完成幼兒操作材料《我會數》。
1、觀察圖畫,理解圖意。
提問:你 們看見了什么?小猴有幾只?
2、交代操作要求。
提問:5只小猴可以用幾個圓點表示?
3、幼兒操作。
活動延伸
讓幼兒結伴相互數數對方身上有些什么,各有多少。(如:1個鼻子、2只眼睛等。)
一年級上冊趣味數學教案文案設計篇三
把100塊玻璃由甲地運往乙地。按規定,把一塊玻璃安全運到,得花運費3元。如果運輸途中打碎一塊玻璃,則要賠償5元。在結算時共得運輸費260元,問在運輸中打碎了幾塊玻璃?
分析與解 假設100塊玻璃全部運到,應得運費300元,而實際只得260元即少得40元。這說明打碎了玻璃,不但不給運費,還要倒扣賠償。每打碎一塊玻璃,要少得3+5=8(元)。已知共少得40元,40元中有幾個8元就是打碎了幾塊玻璃。
(3×100-260)÷(3+5)
=40÷8
=5(塊)
五年級趣題百講百練之九十九
一本書的頁碼需要1995個數字,問這本書一共有多少頁?
分析與解 從第1頁到第9頁,用9個數字;
從第10頁到第99頁,用180個數字;
從第100頁開始,每頁將用3個數字。
1995-(9+180)=1806(個數字)
1806÷3=602(頁)
602+99=701(頁)
五年級趣題百講百練之五十九
洪波、陳榮、張潤田3人分別在甲、乙、丙3個工廠工作,他們分別是鉗工、車工和木工?,F在知道,洪波不在甲廠,陳榮不在乙廠,在甲廠的不是車工,在乙廠的是鉗工,陳榮不是木工,你知道張潤田在哪個工廠,干的是什么工種嗎?
分析與解 題中告訴我們,在乙廠的是鉗工,在甲廠的.不是車工,那么在甲廠的一定是木工。又知道洪波不在甲廠,陳榮不是木工,也就是說陳榮也不在甲廠,那么張潤田一定在甲廠,是木工。
五年級趣題百講百練之二十九
1995×1995+1994×1994-1995×1994-1994×1993
分析與解
原式=(1994+1)×1995+1994×1994-1995×1994
-1994×1993
=1994×1995+1995+1994×1994-1995×1994
-1994×1993
=1995+1994×1994-1994×1993
=1995+1994×(1993+1)-1994×1993
=3989
三年級趣題百講百練之五十九
幼兒園買來一些蘋果和梨,蘋果的個數是梨的個數的4倍。幼兒園的老師把蘋果和梨分給全園的小朋友,每個小朋友都分到了7個蘋果和2個梨,結果梨正好分完,還剩下50個蘋果。你知道幼兒園買來了多少個蘋果嗎?
分析與解 幼兒園買來的蘋果的個數是梨的個數的4倍,分給每個小朋友7個蘋果和2個梨,最后剩下50個蘋果。假如每個小朋友分到8個蘋果和2個梨,即分給每個小朋友的蘋果的個數正好是梨的個數的4倍,這樣,當分完梨時,也正好分完蘋果??墒乾F在只分給每個小朋友7個蘋果(比8個少1個)和2個梨,結果梨正好分完,而蘋果還剩下50個,這就是說,給每個小朋友少分一個蘋果,結果剩下蘋果50個,說明這兩樣水果分給了50個小朋友,由此可以求出:幼兒園買來的蘋果是
8×50=400(個)
答:幼兒園買了400個蘋果。
三年級趣題百講百練之九十五
化工廠的司機按順序開車到6個車站去接工人上班,在每個車站都有工人上車。在第一站上了一批工人,以后每站上車的人數都是前一站上車人數的一半。到工廠時,車上至少有多少工人?
分析與解 題中告訴我們,每站都有工人上車,在第一站上了一批工人,以后每站上車的人數都是前一站上車人數的一半。要求車到工廠時,車上至少有多少人,那么第六站上車的工人應該是最少的人數,而最少的人數是1人。這樣倒推回去,第五、四、三、二、一站上車的人數分別應該為2人、4人、8人、16人、32人。于是求出車到工廠時,至少有工人1+2+4+8+16+32=63人。
答:到工廠時,車上至少有63人。
一年級上冊趣味數學教案文案設計篇四
數字0的故事
大約1500年前,歐洲的數學家們是不知道用“0”的。他們使用羅馬數字。羅馬數字是用幾個表示數的符號,按照一定規則,把它們組合起來表示不同的數目。在這種數字的運用里,不需要“0”這個數字。
而在當時,羅馬帝國有一位學者從印度記數法里發現了“0”這個符號。他發現,有了“0”,進行數學運算方便極了,他非常高興,還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紹。過了一段時間,這件事被當時的羅馬教皇 知道了。當時是歐洲的中世紀,教會的勢力非常大,羅馬教皇的權利更是遠遠超過皇帝。教皇非常惱怒,他斥責說,神圣的數是上帝創造的,在上帝創造的數里沒有“0”這個怪物,如今誰要把它給引進來,誰就是褻瀆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這位學者抓了起來,并對他施加了酷刑,用夾子把他的十個手指頭緊緊夾注,使他兩手殘廢,讓他再也不能握筆寫字。就這樣,“0”被那個愚昧、殘忍的羅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雖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羅馬的數學家們還是不管禁令,在數學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數學上的貢獻。后來“0”終于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而羅馬數字卻逐漸被淘汰了。
一年級上冊趣味數學教案文案設計篇五
1、趣味數學小故事內容――八戒吃了幾個山桃?
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們熱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個,八戒高興地說:“大家一起吃!”可怎樣吃呢,數了數共30只猴子,八戒找個樹枝在地上左畫右畫,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著上面的3,大方的說,“你們一個人吃3個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個吧!”小猴子們很感激八戒,紛紛道謝,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來后,小猴子們對悟空講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個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個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還嘴硬,我去找他!”
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幾個山桃?
2、趣味數學小故事內容――阿拉伯數字的由來
小明是個喜歡提問的孩子。一天,他對0―9這幾個數字產生興趣:為什么它們被稱為“阿拉伯數字”呢?于是,他就去問媽媽:“0―9既然叫‘阿拉伯數字’,那肯定是阿拉伯人發明的了,對嗎媽媽?”
媽媽搖搖頭說:“阿拉伯數字實際上是印度人發明的。大約在1500年前,印度人就用一種特殊的字來表示數目,這些字有10個,只要一筆兩筆就能寫成。后來,這些數字傳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覺得這些數字簡單、實用,就在自己的國家廣泛使用,并又傳到了歐洲。就這樣,慢慢變成了我們今天使用的數字。因為阿拉伯人在傳播這些數字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人們就習慣了稱這種數字為‘阿拉伯數字’?!?/p>
小明聽了說:“原來是這樣。媽媽,這可不可以叫做‘將錯就錯’呢?”媽媽笑了。
3、趣味數學小故事內容――兒歌比賽
動物學校舉辦兒歌比賽,大象老師做裁判。
小猴第一個舉手,開始朗誦:“進位加法我會算,數位對齊才能加。個位對齊個位加,滿十要向十位進。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數算得快又準。”
小猴剛說完,小狗又開始朗誦:“退位減法并不難,數位對齊才能減。個位數小不夠減,要向十位借個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個一。十位數字怎么減,十位退一再去減?!?/p>
大家都為它們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師說:“它們的兒歌讓我們明白了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它們兩個都應該得冠軍,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賀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