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歲月靜好作文初中篇一
那個午后,一朵長在詩篇的悄然,靜靜開放。那時,陽光正好。
又是一年的六月了。我總在五月的文字里顧盼寂寞的姿態,而又在六月的風景里靜待瘋長。很多個日子,慢慢的習慣了品嘗漫天蔽野的孤獨,而這個五月,時間過的很快,以往的那些莫名憂傷不知不覺的離我而去了,我才發覺這個五月原來這么靜好。
沒有接觸文字的時候,我很難發現春天的嫩綠,夏天的風情,秋天的綽約,冬天的素潔。而當文字與我結成靈魂一體的此刻,一次次的,我感觸四季的花落花開、云開云散,時而歡喜,時而憂愁。只是,不管任何一種心情的起伏,我都把它視作文字情愫的天使,心里氤氳自在的花朵。
五月里,應該是丁香花開放的季節。于是,《雨巷》里那個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姑娘的畫面,憂傷了我的淺夢,指尖的文字也隨著情緒的低沉而黯然失色了些許。于是,我站在丁香樹下,盼望也有一個尋我這朵丁香的目光,踏著這白色點點的花香尋我而來。于是,你來了,與我訴說寂寥雨巷那個像夢一般凄婉迷茫的身影,以一種安靜的方式陪我散盡淺紫色的憂傷。于是,我靜靜地分享你《把悲傷留給自己》的滄桑情懷,沉醉在一首首深沉舒緩的音樂中,讓感傷的時間流淌著無言相契的美好,陪伴你的惆悵,陪伴我的憂愁。五月的夜,井然微笑。
此刻,再次聽著這首歌,依舊被那種決然且留戀的情感所牽動,“把我的悲傷留給自己,你的美麗讓你帶走,從此以后我再沒有快樂起來的理由。我想我可以忍住悲傷,假裝生命中沒有你,從此以后我在這里,日夜等待你的消息……”
行走在五月的路上,我的腳步沿著蜿蜒的青蔥歲月,讓白衣的飄然隨著微風拂來的草香,微笑向前。走向有著藍天白云的六月,倘佯有你陪伴的六月詩海。
這個五月,丁香樹漫步在我的文字里,累累枝椏。我的思緒,也隨著它的成長而長成。
寂靜的五月,因為年華而芬芳;憂傷的五月,因為情愫而溫暖;美麗的五月,因為有你,歲月靜好。
歲月靜好作文初中篇二
自從胡蘭成寫給張愛玲的一句情話流傳出來了以后,網上便傳瘋了。隨處可見的的“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甚至出現了翻版:“哪有什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以至于,靜好,變了味兒。
胡蘭成寫給張愛玲這句話之后,張愛玲并未和胡蘭成在一起。張愛玲是個清冷的女子,是他太喧囂,也是她太離塵,最后的最后,結局的分道揚鑣是所有人意料之中的。“靜好”這兩個字,想做到,太難了。
現在的時代,快節奏,高速度,整天只是兜兜轉轉間,似乎開始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了。朝九晚五的生活成了大多數人的主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只追求物質的享受,放棄精神的慰藉。這般,何談靜好?
放眼古代,沒有太多娛樂方式的古代,或許可以談談“靜好”吧。
那時候的人可以住在茅屋里,賞賞籬笆邊的菊花,望望遠處的南山;可以伴著月色,獨自酌酒,起舞;可以在雨天,臥在一張小榻上,聽雨聲落在屋檐上;可以走在田野間,數七八個星,看兩三點雨,聞風中飄來的稻花香;可以追尋阡陌,折下楊柳,贈送給即將遠行的朋友。這,大概就叫做“靜好”吧。
有時候,簡單的、返璞歸真的才是真正不容易的。木心說:“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很真摯,充滿靜好之味的語言,卻加上了那個時間點——從前。《詩經》中美好的愛情不在少數,卻缺少靜好的詩篇。
靜好,求不來。不過是偶爾閑暇,四目相對,流水如年。那些已經過去的日子,苦的,酸的,澀的,甜的,都化作一朵時光,無波瀾,無愛恨,每一朵,似乎都沒什么不同。唯有你,經歷過這些的你,歲月沉淀時,細細品味,才能從那滿口淡然之中品味出不一樣的味道。
少年人不會懂得靜好,因為他們經歷得還太少,不明白沉淀與品味;青年人不會懂得靜好,因為他們充滿了與彼此的競爭,壓根不回去考慮何為靜好;中年人也不會懂得靜好,太多的壓力讓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考慮何為靜好。那么,就只有老年人了。
當你步入晚年,手提一籠鳥,在陽臺上曬太陽,覺得時間還挺慢,陽光很暖和。那么請用心體會一下。
這種感覺,就叫靜好。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靜好。
歲月靜好作文初中篇三
數風塵,翻日月,回首舊年無數,來去匆匆。
20__年了。朋友說時間過得好快,2020年我還沒過夠呢。
我想,內心會比時間強大,所謂過往,都不會再來。你來或不來,見或不見,不悲不喜。
節日,總將那些溫暖歡喜的話贈與。過去的一年,那樣煙火人間的日子,時時都有記錄,生活一直如此。平淡,有時會帶有倦怠,有時充滿美好。或許是因為還有一顆年輕的心,肆無忌憚的跳動,所以才會有如此多的情緒。
我站在2021年的時光里,手機上的日期變了,電腦桌面的日期也變了。原來,2021年真的來了。元旦的那天,我搬家了。頭天的晚上,給媽媽打電話,媽媽讓我新年吃點好的。我直說好。
路旁,小草,樹上,屋頂都落滿了雪。雪像是要把它的蹤跡遍布到每個角落,只要是它能到達的地方。在這個銀裝素裹的世界,提著笨重的行李袋子,挪到了公交站。哪怕是鼻子通紅,眼淚直泛,手麻木。等著公交的時候,回首望了望住了三年的地方,內心還是滋生了不舍。從來都是把它當做棲身的站點,一個安身立命之所。不舍,更多的怕是因為人吧。有了留戀的人,才會對一個地方不舍。
元旦,又是誰說,陪我在某個角落倒數煙花落盡。可,煙花,沒有,人也沒有。余下的,還是自己。總想著,路還要自己走,生活再怎么多姿多彩,孤獨也是在所難免。
搬到新家。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飯。就在一條巷子里,兩旁都是賣小食的攤位。兩眼所到之處,望不到頭。和朋友找了半天,最后決定吃煲。坐在桌子旁,玩笑道:新年伊始,我們倆淪落到吃路邊攤的地步。其實也還好,吃著熱氣騰騰的煲,在寒冷的白晝,身體也隨著發熱起來。要是能來兩聽啤酒,似乎更愜意。像極了兩個落魄的人,同病相憐,在路邊看路人,吃著冒熱氣的煲。經歷的點滴,從來都不是過錯,總會在某一個瞬間,讓你感受到原來曾經我也經歷過。
自己的磁場里,自己就是主角,隨心所欲的,率性而為。可放到人群了,這些變的異常的艱辛。
那天,朋友說:我們過得好悲慘啊。
悲慘,比想象中的好。在天寒地凍的季節里,有碗熱氣騰騰的煲,有個棲身之所,這里,除了有小食,還有擺地攤的,即使沒錢買,走回去,一路“掃大街”——逛街。一切都還好。
惟愿我們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