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寫給人看的,條理不清,人們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就達不到總結的目的。那關于總結格式是怎樣的呢?而個人總結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作總結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總結學校篇一
社區黨組織統一安排,對此次活動開展提出明確要求。把 “真情送暖,愛滿中秋”主題作為此次活動的重要主線,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擺上重要位置,加強組織領導,認真擬定活動計劃、細化活動安排,動員社區志愿者開展中秋慰問活動。廣泛利用好轄區各類文體資源,把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充分展示群眾企奮向上、愛黨愛國、文明和諧的精神風貌。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人民群眾家人團聚的節日。如何讓社區居民過上一個平安的節日,引導和推動全社區文明過節,健康過節、安全過節,是我們社區本階段的主要工作。社區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慰問活動,對社區內1戶失獨老年家庭進行慰問,社區工作人員精心策劃,科學分工,確保了此次“中秋慰問”活動有序開展。
社區結合居民實際情況,開展較為實際的惠民活動,社區黨支部書記及志愿者將300元慰問金送到1戶較為困難的失獨家庭中并關切地詢問他們家庭的生活狀況,了解他們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鼓勵他們戰勝病魔,敢地面對生活。希望他們感受到節日的溫暖,對生活充滿希望,對戰勝困難充滿信心。在走訪過程中失獨家庭深受感動,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們紛紛表示:積極生活,努力戰勝困難,不辜負黨和政府的關懷,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自己的努力。
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總結學校篇二
為繼承發揚中華傳統節日優秀文化,根據縣精神文明辦相關文件精神,我辦圍繞“我們的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現將我辦組織的“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節”主題實踐活動總結如下:
為確保此次活動順利開展,我辦高度重視,及時召開班子會議對活動進行總體部署,并下發了主題系列活動的文件,精心組織,把節日活動與思想道德建設緊密的結合起來,全面推進我辦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節,具有獨特的魅力和民族特色,在各地呈現不同的特色。我辦圍繞春節辭舊迎新、團圓平安、孝老愛親等主題,結合實際,遵循簡潔可行、就近方便、力所能及的原則,主要策劃了以下工作:
(一)開展主題鮮明的經典誦讀活動;
(二)利用大型節日活動圍繞節日文化內涵,策劃、組織其參加民族節慶文藝、娛樂等活動,增強其對民族傳統節日的喜愛,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
(一)開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動。“追思勵志做棟梁”,充分利用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為革命先烈掃墓、參觀烈士陵園等形式,引導廣大干部職工牢記革命宗旨,立志報效祖國。
(二)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中華經典誦讀活動”,走進社區、走進廣場舉辦清明詩文朗誦會。
(三)開展“文明祭奠我先行”活動,發一份文明祭奠倡儀書,倡導以“獻一束鮮花、植一棵樹、讀一篇祭文、憶一段家史”的形式祭奠先人,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改變舊的祭掃形式,感受傳統文化魅力,領悟文明祭奠文化內涵。
(一)開展“和諧端午日,弘揚民族魂”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召開全辦會,組織查閱有關屈原的故事和詩歌,引導廣大干部職工緬懷先賢,學習其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忠誠祖國的高尚品質,弘揚傳統美德,提高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開展愛國主義歌曲傳唱活動。以歌詠比賽等形式,傳唱愛祖國、頌祖國的歌曲,在學校唱響熱愛祖國、愛家鄉主旋律,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參與到建設宜居宜業上饒縣的行動中來。
(三)組織開展講傳統美德故事活動。廣泛開展傳講歷史名人、英雄模范、道德楷模和我們身邊好人的故事,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在活動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增進愛國情感、樹立報國之志,唱響主旋律,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任務落到實處。
(四)開展主題社會實際活動。結合端午傳統習俗,組織開展包粽子、制香囊等富有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的端午節主題社會實踐體驗活動,讓學生感受傳統,了解民俗,體驗成功的樂趣,喜愛“我們的節日”。
(五)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健身運動。以開展“雙創“活動為契機,以除舊布新為重點,從科學角度介紹懸白艾、掛菖蒲、佩香囊、戴荷包、包粽子、飲抹雄黃酒等端午傳統,增強日常生活保健知識;組織開展遠足、爬山、拔河等活動。
(一)舉辦“詠月”經典誦讀活動。結合實際,精心選擇歷代“詠月”名篇佳作,開展形式多樣的誦讀、賞析、創作活動,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開展關心孤寡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等,向他們贈送月餅一起吃月餅,過中秋活動,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努力為農村留守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和健康的生活、學習環境。
通過“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豐富了廣大干部職工節日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和樹立了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的思想觀念,增強了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使每一名人防干部職工都感到度過了幸福滿意的節日。
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總結學校篇三
為了豐富廣大市民的中秋節日文化生活,傳承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增進愛家鄉、愛家庭、愛人民的情感,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xx區多方位開展中秋文化活動,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愛。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區紀委、財政局、文明辦、環衛處等9家區直單位聯合制定了《xx區中秋情系外來環衛工人活動方案》,7個鎮(街道)根據自身區域特點籌劃“我們的節日中秋”系列文化活動,各社區、村(居)結合民俗文化安排貼近群眾生活的文藝活動,各文明單位“結對子”開展中秋互動活動,做到了層層有部署、處處有活動、人人有去處。
文體活動進市民。通過籃球賽、技能比拼、游戲游玩、登山健身等方式,倡導全民綠色生活過節。區直多家單位聯合籌資經費48950元,開展以“創文明城市建美麗xx”為主題活動,50多名志愿者拿起鐵鍬、掃把、竹耙體驗“我當一天環衛工人”工作,150位外來環衛工人享受節日的“特殊關愛”,10位愛心媽媽帶著她們的孩子來到山村小學與村里的留守兒童共度佳節。民俗活動進社區。組織莆仙戲下鄉、民俗文化表演、猜燈謎、現代歌舞表演、專業節目匯演、“喜迎中秋佳‘潔’”主題剪紙等活動,弘揚記得住鄉愁本土節日文化。如:萬輝社區組織了“我愛我家花好月圓”中秋博餅會,融合燈謎接龍、創城知識競答等項目。
文藝演出進廣場。攜手企業舉辦“中秋嘉年華”文藝演出,利用激情廣場,組織社會文藝團體匯演,征求民意,安排中秋、國慶“兩節”文化惠民節目,用文藝時尚傳播社會正能量。區總工會在莆田力奴鞋業有限公司舉辦“濃情力奴,共度中秋”文藝晚會,為員工創造大家庭團圓氛圍。廉潔過節進民心。通過今日xx網絡平臺,傳遞中秋本土“小文化”、“小影像”、“小動態”,出臺《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實施方案》,廣泛開展“誦讀經典、弘揚美德、愛我xx”活動,傳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傳播廉潔文化思想。太湖小學在校園孔子像前,組織全體師生齊誦《弟子規》的經典名句誦讀活動。
中秋佳節,花好月圓,事事皆團圓。山川的留守孩子傳來呼聲:“這個節很開心,有禮物收、有大哥哥大姐姐一起玩,過節我不再孤單”。外來工很感激:“身在他鄉,若是家人,大家圓小家更團圓”。市民說:“城市的發展,推動了生活豐富多彩,過節真好”。中秋節雖然已過,但是留給了人們確實一段多彩的記憶和文化文明的傳說。
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總結學校篇四
中國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并成為了維系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為引導廣大稅務干部職工進一步了解和感受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更好的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合肥市國家稅務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中秋活動,現匯報如下:
為確保此次活動順利開展,市局高度重視,下發《關于在全市國稅系統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的通知》對活動進行了部署,要求全局在活動中突出愛國主義教育、突出講文明、樹新風等具體要求,把節日活動與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新時代新思想緊密結合起來,積極推進行業精神文明建設。
一是宣傳“我們的節日·中秋”相關傳統知識。在內網開設專題欄目普及民俗小知識,解讀節日內涵,介紹中秋節的產生、發展、演變的豐富文化內涵,讓廣大干部職工在深入、細致的了解中體會和諧,禮贊生命,感悟生活。
二是動員組織職工收聽收看央視播放的中秋節專題節目。中秋節來臨,中央和各級新聞媒體組織播報了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故事以及發展變化,我局及時動員和組織全局職工收聽收看節目,在收看節目中陶冶情操,振奮精神,激發蓬勃熱情參與創先爭優。
三是借節日契機加強廉政教育。向廣大干部職工群發廉政短信,通過辦公助手群發廉政警示規定,向廣大家屬發放助廉手冊,將廉潔過節作為節日基調,打造風清氣正的健康節日氣氛。
四是大力開展網絡文明傳播活動。志愿者積極行動,在博客、qq群等陣地廣泛參與中秋簽名寄語活動,談心聲,寄希望,表達對合肥城市建設、國稅和諧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期望。
五是倡導文明過節。節前各單位均組織了衛生檢查活動,開展了大掃除,并在各級會議上強調節日安全、文明餐桌、文明出行。同時,號召全體人員尤其是志愿者們在節日之際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愛心奉獻活動,開展好人事跡的學習評議,樹立文明新風,助推文明創建。
六是開展中國好人榜投票活動。節日期間通過大手拉小手,干部帶全家參與到中國好人榜的投票評選活動中來,向周圍人宣傳好人事跡。
此次我局開展的中秋節活動,充分挖掘了中秋節的內涵,讓全局干部職工用心體會我國傳統節日中蘊含的意義,使大家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歡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增強了愛國情感和凝聚力,提升了全局精神文明和廉政文化建設的效果,鼓舞全體干部職工為稅收中心工作和合肥國稅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總結學校篇五
為推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豐富未成年人節日精神文化生活,增強未成年人對中華文化傳統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工業社區圍繞“我們的節日”主題,精心部署,認真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彰顯特色的主題活動,現將活動總結匯報如下:
為確保此次活動順利開展,工業社區高度重視,及時召開會議對“我們的節日”活動進行總體部署,并制定了活動方案,成立了“我們的節日”活動小組,并指派專人負責活動方案,保證活動方案的順利實施。
社區充分利用宣傳欄、黑板報等宣傳資源,對“我們的節日”活動進行宣傳,努力營造有利于活動順利開展的濃厚輿論氛圍,讓居民感受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折射出的濃郁的文化氣息。
我社區為了開展好此次主題活動,指派專人負責活動方案,全社區齊心協力一盤棋,保證活動方案的順利實施。活動開展情況如下:
一是廣泛開展崇尚科學過佳節活動。從科學的角度認識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趕年集、貼年畫等春節傳統習俗。
二是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我們充分利用假期積極倡導文明和諧新風,組織未成年人參與社區清潔衛生,環境保護和公益宣傳,為孤寡老人、殘疾人和軍烈屬做好事、獻愛心,宣傳節日文明禮儀和低碳生活知識,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
三是開展尊老敬老活動。春節期間,教育學生力所能及地幫助家長做些些家務,主動幫助老人做些事,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總結學校篇六
為深入貫徹市、區明辦關于在20xx年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相關要求,在全社會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朔里鎮明辦積極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重陽節”主題實踐活動。
精心選擇歷代愛國主義名篇佳作,在機關、社區開展形式多樣的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引導人們感受傳統化魅力,傳承尊老敬老美德。
利用重陽節走訪慰問百歲老同志,特別是老年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以“鄰里守望”志愿服務為載體,深化“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活動。組織醫療衛生志愿者在社區免費義診。組織巾幗志愿者、“紅領巾”志愿服務隊與“空巢老人”和光榮院老人拉家常,幫助打掃衛生、修補門窗等,培育尊老愛幼、老少共融的良好社會風尚。
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引導人們進一步了解重陽節、認同重陽節、喜愛重陽節、過好重陽節,提高人們的科學意識。
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總結學校篇七
3月7日是xxx特有的傳統節日——拗九節。為進一步弘揚閩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孝老愛親”傳統美德,培育良好社會風尚,我校電子校區組織全體學生開展20xx年“我們的節日·拗九節”主題系列活動,現總結如下:
我校充分挖掘“拗九節”文化內涵,以“孝老愛親”為切入點,立足我校實際,積極組織進行節日小報制作,讓學生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了解節日習俗、感受家鄉特色文化。
我校以此為契機,廣泛開展“鄰里守望·情暖榕城”志愿服務,動員組織我校青年志愿者前往xxx市光榮院,他們打掃整理老人們的生活環境,擦窗戶、掃地和整理床鋪。同時,為每位老人送上新鮮的水果和敬老茶,和老人們下棋,親切交談,詢問老人們的生活情況,給予他們最美好的祝愿。老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感謝志愿者們的辛勤付出。
我校積極組織學生開展以敬老愛親、學會感恩等為主要內容的“拗九節”孝老愛親活動。充分運用xx數字青少年宮網站等平臺,發動學生參與拗九節網上活動,并通過“文明小博客”的博文記錄拗九節所做所思所悟,引導學生在家中為長輩做力所能及的事使他們在參與中體驗親情、感受快樂。
以上為我校電子校區“拗九節”活動開展情況。
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總結學校篇八
為使學生了解我國傳統的風俗習慣,弘揚中國傳統文化,xxx小學在端午節期間開展了“粽葉飄香、情系端午”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主題教育活動。
一、利用國旗下講話之機對學生進行了端午的專題教育活動,對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及其意義,做了大力宣傳,充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
二、利用櫥窗、紅領巾廣播站向學生宣傳“走進端午民俗”的知識,從科學的角度介紹懸白艾、掛菖蒲、佩香囊、戴荷包、包粽子等端午傳統習俗,既讓學生了解了“端午節”的民俗文化,又對學生進行了增強日常生活常識的教育。
三、各年級組織開展生動活潑的.主題班隊會,例如一、二年級是“端午節的由來”,三四年級是“端午節與屈原”,五、六年級是“我向媽媽學包粽”為主題,學習粽子的名種包法,既突出了主題,又學到了知識,受到了教育,起到了預期效果。通過班會的各個環節,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屈原的故事、端午民俗詩歌、屈原詩詞等,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感受屈原的民族氣節,培養他們愛國進取的精神。
四、利用美術課,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開展一二年級 “畫一畫粽子”、三四年級 “畫一畫屈原”、 五六年級“畫一畫端午活動”系列繪畫比賽,讓學生將端午的活動及個人感受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綿延兩千多年的端午節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此次端午節傳統教育活動,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總結學校篇九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國人民慶賀豐收、祈福風調雨順、家人團聚的重要節日,為豐富學生的節日精神文化生活,重點在生活中培養和樹立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和弘揚傳統的思想觀念,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我校團委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在七、八年級廣泛開展了20xx年“我們的節日春節”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1、根據上級要求,學校及時制定了20xx年“我們的節日春節”主題社會實踐活動的活動方案,并利用多種形式宣傳開展本次主題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
2、組織七、八年級全體學生認真學習本次主題社會實踐活動的活動方案,明確活動的意義和具體的活動內容。
3、利用新媒體手段告知學生家長利用傳統節日,要對孩子進行文明禮儀、傳統美德和感恩勵志的教育,最大限度的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家長的支持力度,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我校團委積極組織七、八年級全體學生通過上網搜集或民間收集,深入了解我國民間的“年”的來歷、風俗等相關知識,每人制作了一期手抄報。
2、感受“年味”活動——寫春聯、貼春聯、讀春聯,春節臨近,家里過年的氣氛也日益濃厚,過年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就是春聯了,孩子和大人一起逛街購買象征“新年到來”的春聯,而一些學書法的孩子則可以自己磨墨拈筆,自己動手寫起來。我校團委積極組織七、八年級全體學生用自家的相機記錄下自己寫春聯或自己和家人共同貼春聯這一活動的場景。
3、中華經典我誦讀,我校團委組織七、八年級全體學生廣泛開展了中華經典誦讀、春節詩詞賞析活動,承文化傳統,頌和諧中華,傳承學習中華優秀文化,促進學生文明素養的提高。
4、巧手制賀卡,新年送祝福,我校團委還組織七、八年級全體學生自己設計并制作一份新年賀卡,賀卡或許下一個新春愿望,對新一年的學習、生活確定一個目標,并為實現這個目標做好整體規劃,或感恩老師、感恩父母,或祝福同學。
通過活動,學生真切感受到了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的熱鬧氛圍,體會到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向往,親身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進而能夠更加尊重我們的民間風俗習慣,熱愛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學生心中樹起了民俗文化之根。
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總結學校篇十
為繼承發揚中華傳統節日優秀文化,根據區文明辦通知,我局圍繞“我們的節日—中秋節、重陽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現將我局組織的“我們的節日—中秋節、重陽節”主題實踐活動總結如下:
為確保此次活動順利開展,我局高度重視,及時召開各科室、分局、協會會議對活動進行總體部署,并下發了主題系列活動的文件,精心組織,把節日活動與思想道德建設緊密的結合起來,全面推進我校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重陽節,具有獨特的魅力和民族特色,在各地呈現不同的特色。賈汪工商局圍繞中秋節、重陽節慶豐收、團圓平安、孝老愛親等主題,結合實際,遵循簡潔可行、就近方便、力所能及的原則,主要策劃了以下四項工作:
(一)組織開展節日民俗文化活動。深入挖掘中秋節賞月詠月、重陽節賞菊登高等傳統節日民俗,通過開展民俗文化講座、民間文藝演出、民俗故事會等主題文化活動,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增進對民俗文化的了解和對地域文化的認同,進一步豐富干部職工的文化生活,營造家庭幸福、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節日氛圍。
(二)組織開展經典詩文誦讀活動。精心選擇一批反映中秋節、重陽節傳統文化的名篇佳作,通過舉辦經典詩文吟誦會、主題詩詞賞析等形式,廣泛開展經典詩文誦讀活動,使廣大干部職工在參與活動中體驗傳統文化,增進愛國、愛鄉的美好情感。
(三)組織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志愿服務活動。在社區,深入開展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志愿者與空巢老人、孤寡老人一起過節,讓他們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四)組織開展文明生活倡導活動。要利用這一契機,在中秋節、重陽節期間組織志愿者開展清潔城鄉行動,創造優美、舒適的節日環境。要引導群眾從點滴行為做起,自覺選擇環保、文明的過節方式,倡導群眾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用餐,推動群眾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文明過節”的社會風尚。
通過本次主題實踐活動,既豐富了領導干部節日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和樹立了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的思想觀念,又增強了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總結學校篇十一
我站按照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關于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通知(宣發﹝20xx﹞6號文件)要求,充分利用春傳統佳節,立足群眾樂于參與和便于參與,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引導人們進一步了解春節、認同春節、喜愛春節、過好春節,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營造迎接建黨92周年良好社會氛圍,現就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春節”主題活動具體內容如下:
1.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血站工會、婦委會提出了在節日期間一人讀一本勵志經典書籍的倡議,血站閱覽室在節日期間照常開放,便于職工借閱書籍。據統計,春節期間共借出該類書籍41本,職工借書率為100%。
2.開展獻愛心志愿服務活動春節期間,我站組織黨員、團員志愿者到扶貧村社和共建社區,開展送衛生知識和環境整治活動。同時為當地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貧困戶、留守兒童、殘疾人等開展送溫暖活動,祝福他們春佳節快樂。
3.廣泛“清潔家園”活動春節前夕,我站組織職工及物管人員對站區及各辦公場所的環境衛生進行了大力整治,創造了整潔優美的工作生活環境。
4.開展“健康迎春”活動春節期間,我站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要求,在職工中廣泛開展“文明餐桌行動”宣傳,倡導勤儉節約的良好社會風氣,反對暴飲暴食、鋪張浪費的惡習和消費理念。
在本次活動中,我站充分利用傳統節慶日對全體干部職工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掀起了倡導文明和強化作風建設的熱潮,更是承春文化精髓,揚民族傳統底蘊,為文明和諧廣安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總結學校篇十二
重陽節是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幼優良傳統節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校根據上級指示精神,進行了一系列活動。現將活動具體情況作如下小結:
為了更好的落實上級的精神,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我校各班利用晨讀等時間向學生宣傳重陽節,給學生講 “尊老、敬老、愛老”的先進事跡,使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到尊老愛老的活動中,并且把此次活動作為學校精神文明和學生感恩活動的一部分。
各中隊以“我們的節日——重陽節”為主題開展班隊會。讓隊員們暢談對重陽節的認識,并聯系自身實際說說如何“尊老、愛老,助老”。同時,號召每個隊員,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感恩帶給我們幸福生活的父母、長輩,并用實際行動報答他們。
開展“我為爺爺奶奶捶捶背、洗洗腳”、 “走訪一戶孤寡老人,幫他們打掃衛生”等活動,讓學生向長輩們送上節日深深的祝福。
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不僅能用自己的行動老表達對自己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感情,更能把享受“長輩的愛”的感情進行遷移,讓孩子們去愛自己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幫助弱者,體驗幸福生活的喜悅。同時也讓老人們為自己孩子的成長與進步感到欣慰與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