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奮進新時代筑夢新征程征文篇一
“偉業從來期壯士,長亭飲罷賦神州。”一路走來,一代又一代“筑夢人”前赴后繼,披荊斬棘,在教育戰線的漫漫長路上樹立起一座又一座豐碑。徐特立、蔡元培、黃炎培、陶行知、魏書生……他們用心血與汗水,打造著一支支民族復興的力量,將個人理想、民族夢想、國家前途緊密的聯系到一起;他們無愧于“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無愧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無愧于“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筑夢者”的精神何其偉大!
當時光這位丹青圣手,在歷史這株大樹上圈畫出第20_個年輪時,“20_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已近在眼前。教育的改革發展已進入到一個深水區。這場戰役已到了攻堅階段。數以萬計的“筑夢者”正以高漲的熱情和不屈不撓的信念投入其中,用一支支粉筆濃彩重抹著一幅盛大的、教育戰線上的“清明上河圖”。
大愛無疆是“筑夢者”的胸懷。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用一顆溫暖的愛心關愛身邊的每個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匠心筑夢是我們教學的根本任務,修身立德是教師這個職業的立身之本,“師者,人之模范也”,以赤誠之心干事,以虔誠之心治學,以真誠之心待人、以精誠之心育才,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他人,以滿滿的正能量去滋潤正在茁壯成長的學生。飽滿的愛心會讓我們的教育產生源源不斷的力量。
學無止境是“筑夢者”的底蘊。“此生有涯,此學無涯”。國家教育綜合改革和學校內涵發展,給我們教師不斷學習提高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師職業化專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更是對我們教師職業態度、教育能力、知識結構的嚴峻考驗。教師,從“尋夢者”到“筑夢者”,從進校園到出校園,再到進校園,角色的轉換使我們必須樹立起終身學習的理念,三尺講臺前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善于引導我們的學生去“尋夢”“筑夢”。
高尚的情操是“筑夢者”的擔當。高尚的品格才是為師之道,對師者之職充滿敬畏之心,對道者之理充滿尊崇之情,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堅守理想信念,在教書育人的偉大事業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筑夢的道路上,不時還會有一些不和諧、不悅耳的發聲,會有這樣那樣的誤解,但教師始終會以奉獻和付出為主流,不計名利得失,恪守著一個教育者的誓言,以一個“筑夢者”應有的姿態,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誘惑中,潔身自好,不枝不蔓。“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在筑夢的道路上,努力做國家和民族復興的踐行者。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我們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尋夢者”和“筑夢者”前赴后繼,薪火相傳,我們的教育正在“四個全面”的宏偉布局下,在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的藍圖下,肩負著前所未有的歷史重任。作為“十年面壁圖破壁”的尋夢人,我們曾經懷抱著立志報國的理想,發奮努力;作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筑夢者,我們始終銘記著不忘初心的信念,砥礪前行。“三千史乘宗司馬,七二賢能慰仲尼”,一只只雛鷹展開豐滿的羽翼,搏擊于民族復興的長空中,這是筑夢者莫大的欣慰!
奮進新時代筑夢新征程征文篇二
時光匆匆,我們憧憬的大一第一個學期生活已經接近尾聲。我們從懵懂邁進大學校園的新生,逐漸蛻變成能夠適應大學生活或者真正意義上的大學生,而即將到來的軍訓將為我們第一學期拉下完美的落幕。
經歷過高考長期處于腦力勞動狀態后,大學生不免有一種錯誤的思維:上了大學終于可以放松自己,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上,大家都開始“不拘小節”,不再像過去高考那樣刻苦學習,生活的細節,個人衛生的注意全部被拋擲一旁。這些逐漸形成了散漫的不良風氣。而軍訓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它集中訓練的特點是:嚴格、緊張、統一、有序,可以幫助我們嚴謹自己的生活作風,端正自己的思想。雖然軍訓也許是辛苦的,但是我相信這次軍訓可以讓我們拾回作為年輕人應該有的對生活的朝氣與激情。
古語有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作為新時代21世紀的大學生,參加軍事技能訓練是我們的必須履行的義務。國不可一日無防,加強全民的國防教育,增強國防觀念是非常有必要的。軍事課程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其他學科和教育方式無法取代的綜合素質培養和教育功能。
在軍訓中,我們并不以一個個人存在,我們更多的是代表集體,生活在集體,集體的榮譽感和力量是第一位的,這為我們學會團結與協作,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多考慮提供了契機。同時軍訓中嚴謹的態度和作風給大學生樹立了標桿,軍人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嚴謹的生活作風可以幫助大學生擺脫散漫的生活作風。此外,在軍訓中,我們更多的是學會堅毅堅強,而不總是抱怨和苦悶,在每一次艱苦訓練中不斷自強,成為一個有力量的人。最重要的是我們還肩負著中華民族振興的使命,祖國的強盛靠的是我們,軍訓的過程是我們重拾讓中華民族重新站在世界之巔的責任和自豪感,讓我們清楚自身還肩負著的使命。
此次的軍訓以“強國夢強軍夢”為主題,中國夢,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指導思想。他把“中國夢”定義成“實現偉大復興”,并用“三個必須”來指明實現中國夢的路徑: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而我們新時代的大學生是國家新生的力量,是民族復興的血液,是國家未來的曙光。強國強軍夢由我們主導,少年強則國強。剛邁入大學校門的我們,充滿對大學的好奇和渴望,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改造和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軍事教程,可以激發大學生刻苦學習現代文化知識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只有大學生勇于挑戰困難,強國夢強軍夢才能盡早實現。
奮進新時代筑夢新征程征文篇三
我有一個夢想那是源于我心中有一個祖國。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曠古悠久,無不令他國仰望。回顧百年歷史,我們曾在泥濘沼澤中摸索,在戈壁溝壑中探尋。長空一喝,一頭雄健的睡獅猛然驚醒。烈火在眼中燃燒,寰宇世界,我輩豈是蓬蒿人。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神舟十號飛船搭載女航天員入住天宮一號;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全覆蓋,這一步步崛起飽含著國人的智慧與汗水,向世人宣告中國從此站立起來。偉大祖國的強大就是我綠色的夢想。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青年是祖國強大的支撐,我會用智慧詮釋青年人的責任。我堂堂中國萬古無疆。
人民軍隊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走過了86年的光輝歷程。鼓足干勁,力爭上游,歷史的機遇期已經來臨。我們是“威武之師,文明之師”我們是時代的楷模,我們是國家機械的捍衛者。使命、責任,我們責無旁貸。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未來現代化戰爭是每個身著綠軍裝的夢。
“大漠,烽煙,馬蘭。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劍河風急云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脫。林俊德將自己52年的青春年華獻給了一個屬于與他自己的強軍夢。無怨無悔,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還在牽掛著國防事業。
“戰士自有戰士的告別,你永遠不會倒下”羅陽同志的一生就是航空報國的一生,用敬業誠信、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拼搏奮斗精神,實現了他人精神的升華。“才見虹霓君已去,英雄謝幕海天間”歷史史冊會寫有羅陽濃墨重彩的一筆。
祖國的繁榮,軍隊的強盛,我的夢想就根植于此。在這條路上我們用綠色青春當做畫筆描繪絢爛的明天。拳拳赤子心,浩浩中華魂。紅旗飄飄,那血紅的顏色,是沾滿無數英雄的鮮血染紅的。它凝聚著百萬雄獅的力量。我們綠色的青春夢就高懸在冉冉升起的國旗上,矗立在哨所上,飄揚在祖國的邊疆,你在戰士心中有著無比沉重的分量。那是沉甸甸的責任,夢想不曾改變,忠誠依舊故在。錚錚誓言,天地英雄,夢想猶在,意念不催。
和平的表面下仍舊是暗濤洶涌,時刻警惕著,警惕著,祖國每寸土地,每條江海。我們都會珍視,立足本職,瞄準未來,空中傳遞的電波就是決勝的利劍,利劍在手所向披靡,無往不勝。
我有一個夢想那是源于心中有一個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