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軟件測試心得體會 軟件測試實訓報告心得體會篇一
我在大學期間的專業是信息與計算科學,原本打算從事網絡方面的工作,對活動目錄、數據庫、操作系統等的知識比較感興趣。經過這次理論學習,了解到要做好軟件測試,要求掌握的知識并不僅僅是測試方面的,網絡、數據庫、操作系統等的知識對做好測試也是很有幫助的。這讓我明確了以后學習的目標,在不斷學習軟件測試的同時,也應該繼續其他相關知識的深入學習。
通過此次學習,對整個軟件測試行業的了解大大的加深。以前認為軟件測試只是枯燥的反復的使用被測試軟件來發現異常的問題,以為軟件測試并不重要,低開發一等。現在認識到了軟件測試的重要性,軟件測試是軟件產業向軟件工業化生產時代邁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軟件質量達到客戶需求不可缺少的環節。軟件測試在國內是一個新的職業,發展得比較晚,但它的重要性正在為行業所重視。
在學習過程中,我了解了作為一個合格的測試人員所應具備的素質與技能。其中個人素質在測試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包括你的信心、耐心、細心和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它將貫穿你工作生涯的整個過程。在測試理論上,我們系統學習了軟件測試的流程,各種測試階段和測試方法,以及測試工具的使用。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讓我們對軟件工程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為以后的測試工作作了很好的理論儲備和技能的提升。
軟件測試作為軟件開發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越來越成為軟件開發商和用戶關注的焦點。完善的測試是軟件質量的保證,因此軟件測試就成了一項重要而艱巨的工作,要做好這項工作當然也絕非易事,我在做軟件測試工作中總結出了一些經驗和技巧。
1.功能點的細化
在進行測試前,先將所要測試的功能細分,填寫《測試用例表》,有針對性的運行功能測試案例,逐個對每個功能細分點進行測試。在每次運行測試案例之前,明確此次運行的目的和預期的輸出結果,并要做好記錄。
2.注意測試中的錯誤集中發生的現象
有一些錯誤是和程序開發人員的編程水平和習慣有很大關系的。例如程序中的拼寫錯誤,習慣用法等。注意收集并記錄這些現象,有助于更快、更多地發現類似的錯誤。
3.盡可能多的使用非常規的測試
充分考慮到各種合法的輸入和不合法的輸入以及各種邊界條件。邊界值往往是最容易出現異常的情況,特殊的情況下甚至要制造極端的狀態和意外狀態,比如網絡突然中斷,和電源突然斷電等情況。
4.對測試錯誤結果一定要有一個確認的過程
一般有a測試出來的錯誤,一定要有一個b來確認。
5.制定嚴格的測試計劃
測試時間安排的盡量寬松,不要希望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一個高水平的測試。
6.回歸測試的關聯性一定要引起充分的注意
在開發人員剛修復bug之后的地方,再找一找,往往開發人員只修復報告出來的缺陷而不去考慮別的功能在修改時可能會重新造成錯誤。修改一個錯誤而引起更多的錯誤出現的現象并不少見。
7.測試文檔要盡可能詳細
《測試用例表》中的功能點可盡量的詳細,如實、詳細地記錄每次運行測試案例的輸入數據,輸出數據,出錯提示,進行測試的時間,完成測試的時間等,便于以后對測試工作的回溯。
8.重視交流和溝通
包括和程序開發人員的交流,同是測試人員之間的交流,網上技術論壇和網友的交流,和客戶的交流等。多思考,多交流,多提問,通過多種溝通交流的途徑,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同時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9.善于總結
在測試過程中發現的所有問題,異常情況,發現程序開發人員易犯,常犯的錯誤,各種有價值的經驗教訓,使用系統和操作數據庫時發現或者學到的技巧,使用測試工具時的心得等等,都可以隨手記錄在筆記本或者電腦上。這些都將是今后工作中可以參照的珍貴資料,同時也會成為自己的寶貴經驗。
10.妥善保存一切測試過程文檔。
這次軟件測試實訓為我們以后從事軟件測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專業基礎,為我們的進一步學習提高打下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對測試過程有了初步的認識,測試計劃、測試設計、測試開發、測試執行、測試評估、測試報告貫穿整個軟件開發過程。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驗證測試每個階段都應以用戶需求為依據。這些基本的概念雖然比較抽象,但對以后的實踐是大有益處的。
總的來說,這次培訓效果不錯,對自己有一定的提升,這完全不同與學校的學習,因為它更加貼近工作,針對以后工作的內容作了很多實例的練習與工具的使用,為我們更快的加入工作提供的很好的前提。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將利用假期進入相關測試部門進行實際項目的訓練,我相信在我有了很好的理論基礎后,會在工作中很好的加以應用,讓測試工作做得更好。同時,我會更加努力的學習與工作,遇到問題會及時多渠道尋找解決方法,積極上進,希望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測試人員。
軟件測試心得體會 軟件測試實訓報告心得體會篇二
在支付寶測試分析的角色和系統分析的角色是對應的,只不過一個是測試類的另外一個是開發類的。系分下面會有相應開發,測分下面會有相應的測試用例編寫和執行人員。也就是說測試分析文檔是對測試執行人員的一個指導(在我原來的理解方式上,覺得測試分析人員應該是用例編寫人員;而在這里測試分析人員是從業務上去分析的,用例是用例執行人員來寫并且執行的)。
而通過這次的這次分析覺得自己的測分還存在以下的問題:
1、太關注開發的內部實現邏輯。建議:將開發內部實現邏輯看成一個黑盒子,測試分析要從這個黑盒子的輸入和輸出上去看開發內部實現邏輯是不是有問題,而不應該先去了解開發的實現邏輯然后按照他們的思路去分析。
2、分析文檔寫的過于詳細,甚至將用例的步驟都寫了出來。建議:測試分析要從全局上去看問題,細節的東西即便是知道的,也要留給之后的用例編寫人員去了解(就像系分之后的開發需要去寫詳細設計的`道理一樣),這樣后面的人才會自己主動去想問題。
3、分析文檔要考慮維護性問題,不要出現類似比如還款中狀態為“r”這種具體的數據內容。因為我的分析是對后續用例編寫人員的一個指導性的文檔,所以如果側分這么寫很有可能導致用例也照著這么寫,其實不管側分和用例都不應該具體寫到r這么細節,否則的話開發稍作變動我們就要相應變動我們的用例
4、沒有明確測試目的。review用例的時候,沒有提出每個用例需要明確一個測試目的,讓別人來看這個用例的時候能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總結:
1、以后寫測試分析文檔,依據僅僅是prd文檔,必須拋開開發實現邏輯部分(即不去看系分文檔),待測分出來之后,再去看系分文檔,互相看看彼此考慮的是否存在遺漏的地方。等到在寫用例的時候再讓寫用例的人和相應的開發去互相明確更細節的東西。
2、寫用例我們目前都是僅僅做到對流程上的每個節點去單獨分析,細到看輸出的時候會關注到數據庫表的一個變化。但是除了以上部分,其實還少了對整體流程的關注,需要增加業務流程的各條路徑的一個覆蓋,在針對路徑的用例中不需要關注到數據庫表級那么細。
3、在做流程路徑覆蓋之前應該畫一個路徑圖,這個圖的畫法考慮各個入口的不同分開畫流程圖,分別進行路徑覆蓋。
軟件測試心得體會 軟件測試實訓報告心得體會篇三
一個從點點點開始,一切未知的故事。
在最初的認知里,軟件測試這個行業需要掌握的只是簡單的點點點,但是怎么點,從那點,為什么點一直是我內心的疑惑,所以,為了讓自己能夠點點點,更明白的點點點,學習軟件測試并在這個行業發展成了我現階段的目標。
需求澄清階段:從二三百字的英文需求文檔,像一個產品的使用說明書,簡單明了的交代了是什么,怎么用。到后來幾千字的需求澄清文檔,是一次思維的轉變。從習以為常的使用各種軟件到思考怎樣去制造出來一個軟件,一個成熟的軟件具備了哪些功能才能夠讓我們去使用,要同時從人和計算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人的角度出發,我們要考慮我們所需要的軟件能夠幫助我們干什么,在哪些方面減少我們的人工成本,怎樣才是使用起來方便快捷的。從代碼的角度出發,代碼能夠實現的功能有哪些,其中的邏輯順序是怎樣的,怎樣才能用最少的代碼實現最多的功能。盡最大的努力去提出盡可能多的需求。
思維導圖階段:思維導圖,像字面意思一樣,是思維的引導流程圖。相比于繁瑣的文字信息,它能夠有邏輯有順序的用最少的文字展現一個軟件應有的功能。也能夠說明在人們對于軟件錯誤的操作后,軟件能夠明確的告知。
測試計劃階段:計劃,顧名思義,對任何一件事情都是需要有計劃的,它就像是完成目標的開始,我們在對某件事情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怎樣去完成這件事情,誰去完成這件事情,在什么環境下完成這件事情,怎樣就算達到目標,不管哪一方面,我們都需要一個簡單的計劃,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控事情的發展形勢。
測試設計階段:軟件測試需要我們去測試什么,我們怎樣才能測試出來我們想要的東西,根據什么去執行測試。或許這就是測試設計的意義。根據對需求的理解,我們怎樣才算完成對需求的開發,是測試設計的重點,也是測試用例編寫的依據。我們需要全方面的考慮問題。不僅僅是它能不能正常使用,而且也包括在異常情況下的處理;在不同條件,不同環境下功能能否正常使用;一個軟件前端和后端所能顯示的信息情況是否一致。這些都不再是概括性的描述,而是具體的實例。
需求澄清到用例開發,二三百字到上萬字的文檔,對于軟件測試這個行業有了全新的認識。不止是簡單的點點點,是對一個項目上線前的最后一道防線,盡可能多的去避免缺陷產生是軟件測試的職責。
對于現階段的自己,想要更深層次的了解軟件測試,需要的是時間和精力的付出。只希望現在的自己,能夠快速的掌握軟件測試的基礎知識,進入這個行業。在實踐中成長,在成長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