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秀的讀后感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邊城讀后感300字篇一
淌了千年,
卻沖不淡那一份幽柔的情。
一首歌,
唱了千年,
卻道不盡那一段纏綿的愛。
一個是豪放豁達,
一個是美麗溫柔,
卻同是一種相思,
一處哀愁,
而愁的對面,
卻是一份割舍不斷的手足深情。
碧溪水清純而柔韌,
茶峒山淳厚而堅定。
依山傍水的緣啊,
卻是生生世世的宿命一場。
唱一夜傳情曲,
摘一把虎耳草,
你,卻在夢里流了淚。
坍塌的白塔,
擋不住墜落的流星。
一生的親情啊,
也隨著這一場濁雨落入碧溪遠去。
不曾回來的歌聲啊,
是誰為你把靈魂浮起,
是誰為你把命運固鎖。
是這一溪碧水,
是這一片翠竹。
來來回回的渡船只做著一個夢
找尋那一片溫柔的磬香,
可終究離不了那擺渡的繩索,
只得翹首遠方的兇灘,
守望一生的迷夢。
邊城讀后感300字篇二
一處人間天堂,一份平凡而不完美的愛情,在沈從文先生的筆下成就了一曲經典。沒有海枯石爛,沒有轟轟烈烈,只是平平淡淡。或許是當時的社會環境所造成這份不完美的愛情,或許是男女雙方都太靦腆害羞,都不敢對彼此表明心意。對于這份情,我沒有資格去評論什么。但我有一個問題:若當初翠翠敢大膽一點,向儺送表明心意,儺送是否就不會遠走他鄉?故事是否會有一個happy ending?
21世紀的我們,拋棄了封建社會,婚姻再也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產物。若你真的喜歡上某一個人的話,應要想他(她)表明心意,即使他(她)最后是拒絕你。因為如果你說的話你還有百分之五十的機會,若你埋在心里的話,你連百分之一的機會都沒有。就好像柯騰和沈佳宜一樣,明明互相喜歡,卻不敢承認,不敢向對方說,導致最后沈佳宜的新郎不是他。
或許有人會認為,愛一個人,只要在他(她)的背后默默地為他(她)付出,因他(她)高興而高興,因他(她)傷心而難過。但你是否想過,你喜歡的人也喜歡你,正等著你和他(她)一起邁進婚禮的殿堂?
新的社會,愿翠翠般的戀人越來越少,有情人能終成眷屬。
那個人一定會來,他明天就會來。
邊城讀后感300字篇三
很早就聽說這篇小說是篇很平淡的小說,自己讀起來,的確很平淡。
在一直去的那家打印復印刻錄光盤店里看到過鳳凰的畫,只是那老板娘不是一般的潑辣,或許有點象文中的翠翠吧。
文章就如湘西的山水一般,平靜而安詳。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也沒有如此多的奇遇,而更多的人,是過著書中那樣的平靜生活。
翠翠的愛情,在開始之前,便結束了。大老的死去,二老的誤解,其實翠翠都不一定知道自己愛的是誰。兩個同樣優秀的青年,讓其他的姑娘艷羨,同樣,翠翠也是。可是她卻沒有陪嫁的碾坊,這在爺爺看來是萬萬不可的。這點自尊,讓翠翠的愛情就這樣結束了。
地位上的差距就象一堵墻,不象想象的那樣容易跨越,更何況,二老和翠翠之間的感情,比不上山盟海誓,甚至,連永遠分開都不會傷懷多久。
結尾寫道不知何時翠翠的命運會倒塌,象她的母親一樣。在青山綠水之間,這讓人窒息的寧靜之美,讓人感慨的命運之劫。
邊城讀后感300字篇四
——也許明天那個人就會回來,也許他永遠不會回來。
閱讀《邊城》這本書已經是很多年以前,書中描繪的美麗圖景已隨著時間逝去而風化。唯一還印象深刻的只有文章最后這句話,也許明天那個人就會回來,也許他永遠不會回來。
通過沈從文先生的文章,你幾乎能想象這樣一個場景,竹樓在煙雨朦朧的大背景下顯得更為瞄下,而始終占據這張畫布最重要的一個身影,一個女孩懷著希望憑欄遠眺,等著那個不知什么時候回來的人平安歸來。
文章女主人公翠翠在遭受親人離開的痛苦后仍然在等待,等的東西是什么,是她心愛的男孩子,亦或是一種希望。我更相信是后者。人生本就是一個漸漸習慣分別的過程,再親的人,再愛的人,都會有和我們分手的一天。與其一直在低靡,不如嘗試著去等待。
等待遙遙無期,多年以后你是否還記得我們當初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