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區秸稈禁燒工作匯報材料 秸稈禁燒工作情況匯報篇一
為做好20xx年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促進大氣污染防治和資源合理利用,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縣政府早在2月底就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的農作物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10個督查指導組,出臺了工作方案、資金獎補實施細則和考核辦法,細化責任區域,明確責任主體。并從縣農業、城管、環保、交通、公安等相關部門抽調專人成立2個專職巡查組。各鄉鎮也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制定工作方案,落實包保人員,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和“全面覆蓋,網格清晰,分級管理,層級負責,責任到人”的網格化管理體制,全面推進全縣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
縣禁燒辦積極會同縣電信、移動、聯通等部門,建立完善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信息發布機制;縣委宣傳部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在縣電視臺、政府網站、望江周刊等新聞媒體上加大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宣傳力度;各鄉鎮通過在主要交通路口和集鎮懸掛宣傳橫幅、自然村主要路口制作墻體標語、流動宣傳車、智能廣播、發放《致農民一封信》等方式,早著手、多角度、全方位,把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宣傳到田間地頭、落實到村組住戶,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自覺參與禁燒行動。
堅持“標本兼治、疏堵結合、屬地管理、源頭控制”的原則,把秸稈機械化全量還田作為綜合利用重點,在全縣范圍內實施秸稈禁燒,杜絕露天燒荒,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確保重點區域、高速公路沿線、城區周邊等不發生焚燒秸稈現象,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工作格局。并充分利用大馬力拖拉機、秸稈粉碎還田機、秸稈打捆機和“村收集、鄉運輸、縣利用”的收儲轉運體系,提升秸稈綜合利用能力和水平。同時,積極推廣秸稈青儲、氨化、微生物發酵技術和基料化利用技術,拓寬秸稈綜合利用渠道。確保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其中秸稈還田率達80%以上。
縣政府與各鄉鎮、各鄉鎮與村(社區)、村(社區)與村民小組、村民小組與農戶(大戶)簽訂了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責任書,形成縣包鄉鎮、鄉鎮包村、村包組、組包片的四級聯動責任機制。在農作物收割期間,按照“空間覆蓋無空白,職責落實無盲點,監督管理無縫隙”的要求,實行全方位、全區域、全時段監管和全天候駐守、巡回檢查、暗訪督查制度,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和及時處置焚燒秸稈行為,確保“不燃一把火、不冒一處煙”。縣財政安排100萬元,作為鄉鎮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經費。對禁燒工作部署不到位、行動遲緩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批評,縣政府將約談鄉鎮主要負責人;對因責任不落實,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當事人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區秸稈禁燒工作匯報材料 秸稈禁燒工作情況匯報篇二
根據區委、區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農工委20xx年夏季秸稈禁燒工作督導組分成4個工作組,從6月1日開始至6月30日止,分別對全區各鎮管轄的區域進行了拉網式宣傳、督導檢查,取得了好的效果。5月下旬,區委農工委制定了《開平區20xx年夏、秋季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實施方案》。5月6日,區大氣辦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今夏秸稈禁燒工作的通知》,發至各鎮和相關部門。入夏以來,區委農工委秸稈禁燒工作,做到了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宣傳引導到位,較好地控制了秸稈禁燒現象,綜合利用得到了進一步推廣,禁燒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為貫徹落實市大氣辦關于20xx年夏季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相關指示精神,全面開展夏季秸稈禁燒工作,區委農工委高度重視,成立了4個以常務副書記延立功、副書記王強、張更華、張長青為組長,有關站股負責人為成員的督導巡查小組,制定方案,明確監管責任,將秸稈禁燒工作納入年終工作考核內容,并組織各鎮和相關部門召開了夏季秸稈禁燒工作會議,對夏季秸稈禁燒工作進行了專門安排部署,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為了使禁燒工作在我區范圍內有序開展,農工委把宣傳引導作為禁燒前期工作的重要抓手,及時制定秸稈禁燒工作方案,對各鎮做好秸稈禁燒的大力宣傳,今年5至6月,我單位共出動宣傳車15臺次,懸掛橫幅標語15幅,發放宣傳資料7000余份。
為了把禁燒工作抓實、抓好、抓出成效,4個督導巡查小組,對禁燒責任區進行不間斷巡查,發現野外禁燒行為,及時制止,及時上報。采取黑斑倒查、點火必究、舉報必查,一經發現著火點或焚燒黑斑,及時通知相關鎮和環保局依法對田塊戶主進行處罰教育,并將處罰結果備案上報。對重點地段和敏感區域實行分片包干、專人負責、嚴防死守,對焚燒秸稈造成嚴重后果的,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對焚燒秸稈的當事人,按照法律法規給予處罰。不定期對全區內的禁燒情況進行督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
為徹底消除重點區域的秸稈焚燒隱患,農工委組織各鎮和相關部門采取積極措施以“疏”促“堵”,強化源頭管理,全面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大力宣傳發展秸稈飼料化養殖、基料化種植以及秸稈還田技術。
(一)秸稈無出路。隨著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秸稈作為燃料的功能已經被煤、氣、油、電等替代,用于飼養家畜消耗秸稈飼料的數量還很有限,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去處問題。出路解決不了,管理嚴格時只能推放在田邊,一旦季節不等人,部分農戶還是冒險選擇一燒了之。造成很多農戶選擇晚上燃燒秸稈。
(二)利用成本高。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秸稈直接還田是最便捷、最有效的綜合利用方式。但從目前實際看,還存在很多技術上、經濟上的問題。
(三)監管難度大。執法對象點多面廣,執法監管難度大。秸稈禁燒工作涉及廣大農村的千家萬戶,要深入農村一線管理服務監督執法,僅依靠行政手段,往往疲于奔命、顧此失彼,很難從根本上做好工作。
區秸稈禁燒工作匯報材料 秸稈禁燒工作情況匯報篇三
根據區委、區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農工委20xx年夏季秸稈禁燒工作督導組分成4個工作組,從6月1日開始至6月30日止,分別對全區各鎮管轄的區域進行了拉網式宣傳、督導檢查,取得了好的效果。5月下旬,區委農工委制定了《開平區20xx年夏、秋季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實施方案》。5月6日,區大氣辦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今夏秸稈禁燒工作的通知》,發至各鎮和相關部門。入夏以來,區委農工委秸稈禁燒工作,做到了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宣傳引導到位,較好地控制了秸稈禁燒現象,綜合利用得到了進一步推廣,禁燒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為貫徹落實市大氣辦關于20xx年夏季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相關指示精神,全面開展夏季秸稈禁燒工作,區委農工委高度重視,成立了4個以常務副書記延立功、副書記王強、張更華、張長青為組長,有關站股負責人為成員的督導巡查小組,制定方案,明確監管責任,將秸稈禁燒工作納入年終工作考核內容,并組織各鎮和相關部門召開了夏季秸稈禁燒工作會議,對夏季秸稈禁燒工作進行了專門安排部署,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為了使禁燒工作在我區范圍內有序開展,農工委把宣傳引導作為禁燒前期工作的重要抓手,及時制定秸稈禁燒工作方案,對各鎮做好秸稈禁燒的大力宣傳,今年5至6月,我單位共出動宣傳車15臺次,懸掛橫幅標語15幅,發放宣傳資料7000余份。
為了把禁燒工作抓實、抓好、抓出成效,4個督導巡查小組,對禁燒責任區進行不間斷巡查,發現野外禁燒行為,及時制止,及時上報。采取黑斑倒查、點火必究、舉報必查,一經發現著火點或焚燒黑斑,及時通知相關鎮和環保局依法對田塊戶主進行處罰教育,并將處罰結果備案上報。對重點地段和敏感區域實行分片包干、專人負責、嚴防死守,對焚燒秸稈造成嚴重后果的,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對焚燒秸稈的當事人,按照法律法規給予處罰。不定期對全區內的禁燒情況進行督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
為徹底消除重點區域的秸稈焚燒隱患,農工委組織各鎮和相關部門采取積極措施以“疏”促“堵”,強化源頭管理,全面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大力宣傳發展秸稈飼料化養殖、基料化種植以及秸稈還田技術。
(一)秸稈無出路。隨著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秸稈作為燃料的功能已經被煤、氣、油、電等替代,用于飼養家畜消耗秸稈飼料的數量還很有限,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去處問題。出路解決不了,管理嚴格時只能推放在田邊,一旦季節不等人,部分農戶還是冒險選擇一燒了之。造成很多農戶選擇晚上燃燒秸稈。
(二)利用成本高。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秸稈直接還田是最便捷、最有效的綜合利用方式。但從目前實際看,還存在很多技術上、經濟上的問題。
(三)監管難度大。執法對象點多面廣,執法監管難度大。秸稈禁燒工作涉及廣大農村的千家萬戶,要深入農村一線管理服務監督執法,僅依靠行政手段,往往疲于奔命、顧此失彼,很難從根本上做好工作。
區秸稈禁燒工作匯報材料 秸稈禁燒工作情況匯報篇四
望江縣高度重視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緊密結合縣情實際,做到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早行動,集全縣干群之力,大力創新秸稈綜合利用途徑,不斷強化秸稈禁燒工作舉措,使得全縣春季農作物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為做好20xx年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促進大氣污染防治和資源合理利用,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縣政府早在2月底就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的農作物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10個督查指導組,出臺了工作方案、資金獎補實施細則和考核辦法,細化責任區域,明確責任主體。并從縣農業、城管、環保、交通、公安等相關部門抽調專人成立2個專職巡查組。各鄉鎮也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制定工作方案,落實包保人員,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和“全面覆蓋,網格清晰,分級管理,層級負責,責任到人”的網格化管理體制,全面推進全縣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
縣禁燒辦積極會同縣電信、移動、聯通等部門,建立完善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信息發布機制;縣委宣傳部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在縣電視臺、政府網站、望江周刊等新聞媒體上加大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宣傳力度;各鄉鎮通過在主要交通路口和集鎮懸掛宣傳橫幅、自然村主要路口制作墻體標語、流動宣傳車、智能廣播、發放《致農民一封信》等方式,早著手、多角度、全方位,把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宣傳到田間地頭、落實到村組住戶,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自覺參與禁燒行動。
堅持“標本兼治、疏堵結合、屬地管理、源頭控制”的原則,把秸稈機械化全量還田作為綜合利用重點,在全縣范圍內實施秸稈禁燒,杜絕露天燒荒,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確保重點區域、高速公路沿線、城區周邊等不發生焚燒秸稈現象,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工作格局。并充分利用大馬力拖拉機、秸稈粉碎還田機、秸稈打捆機和“村收集、鄉運輸、縣利用”的收儲轉運體系,提升秸稈綜合利用能力和水平。同時,積極推廣秸稈青儲、氨化、微生物發酵技術和基料化利用技術,拓寬秸稈綜合利用渠道。確保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其中秸稈還田率達80%以上。
縣政府與各鄉鎮、各鄉鎮與村(社區)、村(社區)與村民小組、村民小組與農戶(大戶)簽訂了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責任書,形成縣包鄉鎮、鄉鎮包村、村包組、組包片的四級聯動責任機制。在農作物收割期間,按照“空間覆蓋無空白,職責落實無盲點,監督管理無縫隙”的要求,實行全方位、全區域、全時段監管和全天候駐守、巡回檢查、暗訪督查制度,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和及時處置焚燒秸稈行為,確保“不燃一把火、不冒一處煙”。縣財政安排100萬元,作為鄉鎮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經費。對禁燒工作部署不到位、行動遲緩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批評,縣政府將約談鄉鎮主要負責人;對因責任不落實,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當事人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區秸稈禁燒工作匯報材料 秸稈禁燒工作情況匯報篇五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
根據環境保護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xx年夏秋兩季秸稈禁燒工作的通知》(環辦函〔20xx〕612號)要求,我廳高度重視,及時進行安排部署,明確目標任務,落實工作要求,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為扎實開展秸稈禁燒工作,有效防止秸稈焚燒造成環境污染,切實改善全省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按照國家發改委、農業部和環保部《關于加強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的通知》要求,結合全省20xx年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各市(州)環境保護部門認真落實《通知》要求,強化責任,督促檢查,開展了秋收期間農作物秸稈禁燒執法巡查活動,并聯合農牧、公安、鄉鎮政府等部門重點對交通干線兩側、城鎮周邊等采取分片包干和加大巡查頻次等措施,使全省秸稈禁燒工作取得較好效果。截止目前,全省共出動環境監察人員近**50多人次,發現并制止秸稈焚燒行為50多起。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
我省除玉樹、果洛兩個牧業州外,其他六個市(州)結合實際,制定了秸稈禁燒工作實施方案,細化職責分工,明確禁燒工作責任制,將禁燒責任落實到各縣、鄉鎮政府,具體落實到專人負責。西寧市根據《20xx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行動方案》,要求四區三縣環保部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特別對全市城鄉結合部、西寧機場及三縣縣城周圍,青藏鐵路、109國道、西湟高速公路、西塔高速公路、蘭西高速公路西寧段等公路兩側2公里范圍加強監管,確保西寧機場、道路交通秩序和城鄉居民正常生活秩序不受影響。各縣環境保護部門積極與鄉鎮政府協調聯系,把相關責任落實到鄉鎮,實現鄉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戶制度,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責任到人,嚴防死守,確保不發生秸稈焚燒現象。海西州成立以分管州長為組長,主要牽頭單位負責人為副組長,各相關部門參加的秸稈禁燒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和協調全州秸稈禁燒工作,實行集中辦公、聯合執法,負責對全州秸稈禁燒工作進行協調、檢查和督導。
(二)抓好宣傳教育,營造禁燒氛圍。
為使禁燒工作收到實效,營造農民群眾廣泛參與、自覺遵守禁燒規定的良好氛圍,全省各級環保部門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秸稈禁燒的政策規定、秸稈焚燒的危害等內容,增強群眾的環保意識。西寧市各區縣責任單位及時采取村廣播、小會議傳達、張貼標語、懸掛橫幅、走街串戶宣講等形式,進行環保法律法規、焚燒秸稈的危害性和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等宣傳教育工作,共張貼“秸稈禁燒通知”400余份,張貼有關秸稈禁燒的宣傳標語500多條,發放宣傳資料500余份,懸掛橫幅20余條,引導村民主動落實秸稈禁燒工作。海北州環保部門結合秋冬季防火安全,深入田間地頭檢查監督、發放宣傳資料、講解焚燒秸稈對大氣的危害等形式加強宣傳教育活動,秸稈焚燒現象大為減少。
(三)突出禁燒重點,強化監督檢查。
省環境監察總隊在農作物收割期間,多次派出督查組對西寧市、海東市秸稈禁燒工作進行了督查。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并通知當地環保部門,要求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監督檢查,確保焚燒秸稈現象不再發生。西寧市環保部門組建聯合檢查組,在主要道路、重要設施等處設立檢查點,加大檢查和夜間巡查力度,建立了合力巡查、巡回巡查和重點巡查的“三巡查”制度,力爭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趕到、第一時間撲滅的三個第一,將秸稈焚燒現象消滅在萌芽階段。海東市在農作物收割期間,秸稈禁燒領導小組以109國道、寧互公路、平化公路、蘭青鐵路兩側及城鎮周邊為主的川水地區機械收割耕地為重點,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采取分片包干的措施,加強現場檢查頻次,較好地遏制了焚燒秸稈的行為。黃南州采取聯防聯控機制,加強與農牧局、交通局、公安局、鄉鎮政府等部門的協調聯動,全面落實定人、定責、定時、定位、定要求“五定”要求,各負其責,做到全方位、全覆蓋、全天候監控。
(四)采取綜合利用技術,減少秸稈焚燒行為。
在加強秸稈焚燒監管的同時,部分市(州)采取秸稈飼料化養殖、秸稈編織、還田等不同利用途徑,推動綜合利用技術發展,從源頭解決秸稈焚燒問題。西寧市大通縣引導群眾利用秸稈栽培食用菌、秸稈發酵技術,每年消耗的農作物秸稈達到8000噸左右,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將進一步提高秸稈利用量。海西州積極探索推廣秸稈還田技術,今年秋收時節,部分地區采取秸稈腐熟技術,把秸稈翻入土層中,利用雨水或灌溉水將秸稈腐爛,即可使土地增產、增收,又減少秸稈量。 海北州各畜牧養殖戶與各大型農場建立了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將秸稈充分用于畜牧業養殖戶,一方面解決了牲畜草料緊缺的問題,另一方面減少了秸稈禁燒行為。
通過各地環保部門的共同努力,我省秸稈禁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部分地區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焚燒秸稈現象。
(一)個別地區對秸稈禁燒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對秸稈禁燒工作有畏難情緒,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貫徹落實秸稈禁燒工作要求,焚燒現象時有發生。
(二)秸稈的綜合利用技術難以推廣,綜合利用率低。秸稈還田等綜合開發利用成本過高,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很難在短期內迅速推廣;機械收割的農作物秸稈留茬較高,沒有好的處理辦法,致使部分地區雖然在禁燒初期通過嚴防死守,暫時控制了秸稈焚燒現象,但后期由于綜合利用工作未跟上,導致焚燒現象出現反彈。
(三)執法對象點多面廣,執法監管難度大。秸稈禁燒工作的執法對象是廣大農村的千家萬戶,點多面廣,環保執法人員相對較少,難以做到全區域監管,同時對農民焚燒秸稈的行為,沒有具體的處罰法律依據,僅依靠環保部門很難做好此項工作。
一是加強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由地方政府統一領導,發改委、環保、農牧等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共同開展秸稈禁燒執法檢查工作,共同解決重點和難點問題,有效遏制秸稈焚燒現象。
二是強化監管責任。各級環保部門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將指標層層分解,層層簽定責任書,一級抓一級,最終落實到村、戶和田塊,責任到人,考核到人,把禁燒工作落實情況納入年終目標責任制考核當中,確保禁燒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三是加大秸稈綜合利用政策支持力度。建議出臺秸稈綜合利用優惠政策,扶持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推廣項目,加大資金的投入,在做好禁燒工作的同時,積極推廣農作物秸稈還田、畜牧養殖、堆漚、秸稈固化成型等綜合利用技術,做到禁燒與綜合利用并舉,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