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往年高考作文素材 歷屆高考滿分作文事例篇一
這位牧羊人,不知道1914年的戰爭,也不知道1939年的戰爭,他天天和樹打交道,和樹相依為命,他用心靈的語言和樹談心,默默地交流,過的是“淡泊生活”。他通過親身經歷證實了孤獨者“找到了過得美滿幸福的好辦法--愛讓生活多份陽光”。
這位牧羊人幾十年置身于荒無人煙的地域,他每種下一棵樹,就感到在人世間就又多了一個親人。他的事業是“堪與上帝比美的事業”。由于充滿了改造現實世界的強烈愿望和對樹的極度熱愛,這位牧羊人在實踐中逐漸發現人與土地、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他深深意識到人生的價值在于為他人、為后人造福。
幸福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心態。人生充滿忙碌,但人們依然可以選擇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生活繁瑣而艱辛,但寧靜的心靈和滿腔熱忱會彈奏出精彩的樂章!
愛是人生之源,一個人的心中倘若沒有愛的泉水,那也就不會有人生的綠蔭。有了愛,縱然是滿眼陰云、遍地荊棘,你都會對這個世界充滿無限的迷戀和神往。愛造就人成為獨一無二的動物,物質的貧缺只會導致人生的艱難,而愛的匱缺則會使人生空虛和靈魂孤獨。
令人心痛的是,在這個越來越崇拜物質的年代,一些人變得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物質左右著他們的心靈,其心靈世界猶如干涸的沙漠。心不乏則身不累,有人說,像螞蟻一樣工作,像蝴蝶一樣生活,這樣的人,其生命一定是陽光般燦爛炫美。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曾經說過:“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可以造成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即積極的心態還是消極的心態,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和失敗。”
愛能使人懂得憂傷與痛苦,同時也能使人擺脫憂傷與痛苦,令平凡的生活充滿情趣與意義。英國著名詩人蘭德暮年時在一首詩中寫道:“我不和誰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熱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蘭德的這首小詩表現了一個走進暮色的老人通達從容、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寧靜淡泊、鉛華洗盡的人生境界。愛讓生活多份陽光,種樹的牧羊人不也正是如此嗎?
人應該堅守自己的信念和操守,為追求心中的光明耐得住孤獨、耐得住寂寞。愛是一種德行,崇高的愛,不但能體驗美,還能創造美。愛是種子,誰播種愛,誰就能收獲美麗。
往年高考作文素材 歷屆高考滿分作文事例篇二
陶行知、黃大年……還有數不清的人物,一代又一代,他們對愛國,總有著不同的行動詮釋。仿佛在告訴我們,愛國與個人相關,與時代相關,更與行動相關。
于是我們記憶起那一天,在陵園,紀念碑巍峨高聳,直插云天,松柏蒼翠欲滴。我們,靜立于前,神情肅穆。耳旁,風呼嘯而過,似在呢喃。身邊,人越來越多,卻沒有過多的嘈雜。這個地方,這些人物,這樣的環境,我們能做的事,是緬懷,是追憶,是紀念。
青春的心,總因這些人和事而澎湃著,它仿佛在告訴我們,英雄,永遠不能因時間而忘卻;愛國,永遠不能因時間而忘懷,我們,應時刻銘記過去來之不易。
于是記憶起那一刻,我們讀著“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斗之中。”這是2017年5月25日領袖為黃大年事跡所作出的重要批示。這是對黃大年以身許國,叩開地球之門壯舉的贊譽!年輕如我們,不會因此而激蕩為國奮進的紅心?
過去的拋頭顱、灑熱血、講奉獻,今天的搞建設、強國家、富民眾,都要行動來踐行,因為愛國不是一句空話,不是一句口號,不是一紙空談。
傳承百年,今日到我;激蕩未來,壯志在我!愛國,要體現在行動,體現在實踐中,我們可以先看看身邊的人,以他們為標桿。
在建設美麗富強的新中國征程中,光輝燦爛的篇章里寫下過他們的名字:錢學森、師昌緒、鄧稼先、朱光亞、吳良鏞、王淦昌、袁隆平……
這些人,舍棄優厚的待遇、放棄舒適的環境、克服惡劣的環境,義無反顧地投入科學研究中去,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奮戰不息。愛國之體現,在于智慧的結晶!
在四十年改革開放曲折歷程中,光輝燦爛的篇章里寫下過他們的名字:馬云、馬化騰、李書福、柳傳志、俞敏洪、任正非……一批又一批民營企業家致力于改革,致力于生產,致力于發展,讓新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愛國之體現,在于不懈的探索!
相反,有些人,忘記了自己的基因圖騰,忘記了血濃于水的親情,忘記了國之大義。君不見,_刺痛無數人的心……
面對這些別有用心、刻意丑化、隨意踐踏,我們還是要敢于指責,敢于批判,敢于糾正。對此,影星成龍曾這樣引用說“沒有強的國,哪有富的家?”,對此,我們一些留學生曾這樣說:“一出國,就愛國。還是祖國好!”
對此,我要說:“愛國,就要用自己的努力、能力,使之強大、使之富足;同樣,愛國應體現在我們現時的努力行動之中,珍惜學習時機,用智慧強大自己,用不懈探索行動實踐之。”
因此,從現在起,做一個行動愛國之人!青春萬歲,強國有我!
往年高考作文素材 歷屆高考滿分作文事例篇三
時間對人是殘酷的,這讓回憶變得如此美好,卻也如此傷感。記憶中的天氣總是陽光和雨水,快樂和憂傷是如此鮮明的交替,那樣的歲月里,我們多半沉浸在愛戀的世界。它們一半是紅色的,熱情躁動,而另一半則是藍色,憂郁沉靜。
我們的相識源于網絡這個虛幻的世界,在qq上我們無所不談可以說是知心朋友吧,他的家離我家并不是很遠,但我們卻從來都沒有見過面。而我們的相遇卻是如此的巧合。
那天和朋友出去玩完,在車站等公交車的時候我發現旁邊的一個男生好眼熟便一直盯著他看,他似乎感受到了我的目光也抬起頭來看我,我便立馬把頭低了下來,并給他發消息說:我剛才在車站看到了一個和你好像的人。他回復我說:是么?這么巧我也是。我扭過頭看他,兩道詫異的目光交匯在了一起。帶著驚訝我知道了他和我坐同一輛公交車,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的,還互換了手機號。
我們認識好幾個月了,他每次都會在晚上十一點多給我打電話,第二天早上我會告訴和我一起上學的死黨,說:他昨天晚上又給我打電話了,我們聊了多長時間。漸漸的習慣了他每天給我打一個電話,有一次他沒有給我打電話,我的心里就感覺少了點什么,突然發現我似乎喜歡上他了。
后來我向他表白,他并沒有答應,原本以為我們再也不會說話了,但事情的發展總是那么出人意料,在他生日那天他對我表白了,驚訝、激動、不敢相信各種情緒都沖了出來,我愣了。這時聽見旁邊的朋友在那喊著答應他!答應他!我才反應過來,我答應了他。
他說:在我對他表白之前就喜歡我了,沒答應是因為他想在他生日這天給我個驚喜。我永遠記得那一天,那么的刻骨銘心。
我們在一起了幾個月,有一天他打電話突然對我說出了分手,原因是他家長去別的地方做生意,他要轉到外省上學去了,還沒有等我說話就把電話掛斷了,只留下了電話那頭滴滴滴的聲音。電話那頭的他聲音是那么的好聽,說出的話卻是如此殘忍。心似乎在流著紅色的眼淚,那天下雨了,仿佛是連老天也在為我哭泣。
那天之后我試圖再去聯系他,卻怎么也聯系不到他,qq也被他刪了,他仿佛他從來沒有在我的世界里出現過,消失的無影無蹤。
距離分手到現在已經快一年了,對于他的感情也變淡了,但每次想起他心還是會隱隱作痛,他的愛就像是一場夢,可卻有著真實的痛。
他曾對我說過:如果沒有我拉著你過馬路你遲早會被車撞死,你過馬路從不看兩旁的車。而我總是對他說:你不就在我旁邊么?我用不著看車。如今過馬路沒有人再牽著我的手,而你又在哪里?何時才會再次牽起我的手?
在不同城市不同地點的我們還會在某一天在某個路口和我相遇么?那時我們會握住起彼此的手還是各自的手上都有了另一雙手?
如果可以,我想和你一起在雨中漫步,和你一起在公交車站偶遇一次,那時的我一定毫不猶豫握住你的手永遠不放開,一起攜手到老。
你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淋濕了我的眼睛也淋濕了我的心,卻又很快又消失,還沒有來得及撐傘便已消失不見,只剩我一人獨自彷徨。
往年高考作文素材 歷屆高考滿分作文事例篇四
祖先造字之初,便深諳生活的玩味。單看“韌”字的構成,便給人一種難以言表的折磨與難以掙脫之感。或許與“韌”字相關的,都是需要堅強的意志以及不屈不撓的抗爭——無論與外人或是于自己——才能實現,做到盡善盡美。
而韌性,在我看來,有是中國人深入骨髓的性情。中國歷史源遠流長而且內涵豐富,提到我們的文明,絕不僅僅指那些可知可感的宏偉建筑或是遺留下來的璀璨的文藝瑰寶,最值得為人道也的,是我們的民族性格——敦厚、勤勞、善良、奮進,最重要的是,百折不屈的韌性。我們經歷了太多的風風雨雨,我不敢想象,在元朝騎兵已經問鼎中原,對漢文化進行“蠶食”時,那些漢文化的捍衛者們,是忍耐著多大的痛苦與不甘,但為了文化的傳承而忍辱負重,是中華民族的堅持,使得我們的文化沒有被侵蝕、被毀滅;我更是為近代中國被西方列強侵略之時,即便已經瀕臨絕望與崩潰,但仍可以重新起立,復興中國的精神與毅力所動容。
很多西方人曾用“中國人沒有信仰”為名對我們大肆批駁,但事實上,我們可以鏗鏘有力地回復他們——我們沒有統一的宗教,但中華文明是我們共同的心理紐帶,這種文明的指引,就是將我們中華民族凝聚的最崇高的信仰。作為文明唯一延續至今未曾中斷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值得這份殊榮。
幾千載漫漫風雨征程,中華民族逆風前行,在無數外力以及內我的挑戰與威脅中,保持中國人的品格、文化與意志巋然不動——這就是我們的韌性的光輝。
除了歷史滄桑變遷中中國于世界所展現的堅韌,于中華民族的內部性格而言,這份韌性更是在民族發展中最本質的精神基石。若勇敢被定義為抵御外部困難時的不放棄與勇于面對,那韌性較之更為偉大的是對個人所長期堅持的理念的否定與價值觀的重塑。這可能再外在看來是一種對過去的放棄與拋棄,看似微不足道甚至令人惋惜,但事實上,敢于直面自身的缺陷、并且敢于動搖自身以換取更強的生命力以及社會更加積極正向的發展,這份心,就是我所贊頌的“韌”。我們不能否認,世界是不斷發展的,我們只有與時俱進才能先于時代而不是被時代的洪流裹挾或吞沒。
我景仰那些先哲——商鞅、王安石等變革家,都是在向已現頹勢卻深入人心的制度與社會生活方式宣戰,與他們相對抗的,不僅僅是利益的相關者,更是如大山般沉重的陳舊觀念。而現代的重大改革,更是展現了中國人和中華民族性格中的韌性——我們可以改變、甚至可以顛覆,但最本質的精髓始終是中華民族的璀璨文明,目的也統一于中國社會的蓬勃發展。他們相信,這是巨大而改變,但一定不會帶來毀滅。而我們勇毅堅韌的中國人,更是逐漸適應了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用自己的奮斗,構建了更美好的家園——唯有這份韌性,才能如此處變不驚,我們的國家才會走向復興。
韌性于中國,像是一種與生俱來又后天不斷堅定的信念。正因這種堅韌不屈,我們的文化才能至今愈加燦爛;正是這種柔中帶剛,讓我們的人格完善而強大,得以構成更加美好的家園。
往年高考作文素材 歷屆高考滿分作文事例篇五
中華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讓梨”等典故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至高無上的美德,更說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之都。但是中華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們忘卻,人們對它不管不問,正所謂:此道今人棄如土。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我們國家也不例外。而中華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獨一無二的瑰寶,我們都是中國人,自然要理所當然地繼承我們祖先給予我們的一筆豐厚的禮物,就像我們是中國人,就要說中國話一樣,和諧的社會需要中華美德來構建,來填充這個空虛的世界,否則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枯燥無味,這正是中華美德給予我們的,一顆中國心。
想想這句名言吧:忘記過去就等于背叛。如果你真的對中華美德棄而不管,你就等于背叛了中華民族的祖先,雖然這是一個愈發進步的社會,但是不是因為進步了,就可以把中華美德像扔垃圾一樣遺棄呢?然后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國文化,而自己家鄉的文化卻遭到冷漠呢?那么,你到底還是不是龍的傳人,還是不是一條地地道道的中國龍?如果是的話,你又怎能甘心,做一只外國驢呢?
啊!讓我們保持一顆純正的中國心吧,并且是一顆有著中華美德的中國心!要永遠記住,你是個中國人,要學習中國文化,中國美德!
雷鋒叔叔永遠值得我們崇敬,因為他身上有許多我們所沒有的中華美德。中華美德人人都可以擁有,關鍵是看你想不想擁有,團結同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謙虛好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為爸爸媽媽洗一次腳你也擁有了中華美德……中華美德就在細微之處,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發現它。
“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勢在必行。這是保護中國文化的一次行動,讓我們保護好那一顆中國心,不要讓它日積月累沒有了往日的風采!請不要只展望未來而忘記過去,過去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回味的地方!
往年高考作文素材 歷屆高考滿分作文事例篇六
對那幅照片我一直不滿意,是爺爺的一幅肖像照片,家里人都說挺好,后來以那幅照片為藍本又做了瓷版畫,但與記憶中的爺爺相去甚遠。
我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在他們身邊八年,記憶如磐石,刻骨銘心。兩位老人早已離我遠去,眼前卻總模糊著爺爺踉蹌的腳步,耳畔回蕩著奶奶的哭泣,永紅什么時候再回來啊?
盡管不能詮釋內心記憶,但那幅照片我一直珍藏。后來,學會攝影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翻拍那幅照片并放大,現仍在我的書房里掛著,那是記憶中爺爺唯一一幅照片。
歲月更替,手中有了相機,并從膠片到了數碼,科技改變了一切。房間一角堆積的膠片、影集遠遠不如桌子上那個4t的硬盤所承載豐富,但點滴的記憶,前者所占更為豐滿。
于是,內心常彷徨:我們少了什么?
膠片到數碼,科技改變的不僅是攝影方式,更是生活方式。一部手機搞定一切,拍照、上網、購物、繳罰款……不經意間,地鐵上人手一份的報紙悄然滑落;機場旅客手中的書籍寥寥無幾;親朋聚餐,開心的是這盤菜又可以發朋友圈。
科技是時代發展的產物。1912年,拉蒂格父親送給他一部小相機的時候,很是稀罕新潮,那時起,他拍攝了他的上流社會家庭親情。在那個大動蕩時代,其行為僅如低頭走路一般平凡甚至平庸,幾十年后,這些照片成為整個法國社會的時代記憶,入展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說到這里,我感覺,關于“膠片時代與數碼技術時代”這個命題實則是個偽命題,最新的科技發明的確取代了舊技術,或許也取代了許多美好,但這些東西,或舊古董或新科技,永遠只是一個工具。工具掌握人還是人掌握工具,這是個關鍵。或者說,這才是命題所指。
于是,悄然問自己,我,能做什么?
急劇變化的經濟社會面前,我們是否眼光放得太遠,而無力顧及身邊——父母的健康,親人的需求?
前天,在江西老家的三弟,把手機視頻聊天功能打開,這是父母第一次使用,看到我在畫面里,媽媽興奮地說:“我看到你了,胡子又沒刮。你看到我了嗎?”鏡頭里,父母滿面喜悅,綻放的笑容,抑制不住流淌。
有段時間沒回家了,我想,得回去了。對了,父親一直說要爺爺那幅照片,家里沒有,這次也得帶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