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心得體會1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我們黨在全國執政第70個年頭,在這個時刻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正當其時。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是這次主題教育的要求。
守初心,就是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中國共產黨是一個為了理想而不畏艱險、不懈奮斗的先進政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初心。這個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唯有不忘初心,才能知根知本、堅定信仰;唯有牢記使命,才能知重扛重、砥礪前行。
擔使命,就是要牢記我們黨肩負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勇于擔當負責。廣大黨員干部堅持黨的性質,自覺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中,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信心,筑牢黨長期執政最可靠的階級基礎和群眾根基。
找差距,就是要對照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對照黨章黨規,對照人民群眾新期待,對照先進典型、身邊榜樣,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有的放矢進行整改。黨員領導干部應秉持照鏡子、正衣冠,常思能力差距、常懷本領恐慌、常想不足之處,勇于正視缺點和不足,敢于自我揭短、自我亮丑,在不斷的改進、改正和改造中完善自己、發展自己。
抓落實,就是要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和黨的建設各項工作的實際行動。要深刻領會和把握“抓落實”的要求,把初心使命變成黨員干部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的自覺行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心得體會2
中國共產黨這個中國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創業團隊,是1920
__
年在上海的一座石庫門小樓里集結出發的。當年這里是望志路106號,1943年至今是興業路76號。由“望志”而“興業”,是歷史的巧合,也喻意著歷史的必然。中國共產黨正是從此立下以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挽救民族危亡的偉大志向,篳路藍縷、風雨兼程,帶領人民不斷鑄就民族復興的偉大業績。“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谷文昌說:“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難,共產黨來干什么!”他創新思路帶領群眾戰勝了風沙,在百姓心中樹起豐碑。時代楷模趙亞夫以“縱然是撲倒在地,一顆心依然舉著你”的精神,靠科技創新把當地農民帶上致富路。太多太多的事跡完美詮釋了入黨誓言,詮釋了作為一名黨員的一言一行。
“常撣灰塵靈魂凈,祛除惡疾筋骨健”。作為中共黨員,最寶貴的是歷盡滄桑,還懷有一顆赤子之心。在榮譽面前不爭功,在困難面前不躲閃,在責任面前不推卸。新時代的號角,如擊鼓催征;圓夢的新征程,正高歌猛進。以身許國的奮斗更精彩,以心許民的人生更高貴。有意義的人生應該是行動中標注著價值的坐標,靈魂中刻寫著精神的高度。筆者堅信,有中國共產黨掌舵領航,有中國改革發展的浩蕩東風,有全國各族人民揚帆劃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一定能夠抵達光輝的彼岸!
有人問鄧小平“長征是怎么過來的”,他回答:“跟著走!”短短三個字,道出了共產黨人的政治覺悟。凡是過去,皆為序章。新時代的大門已經推開,更廣闊的世界等待著我們的奮斗,更輝煌的未來等待著我們的書寫,中國共產黨人永遠目光向前,恰如青年馬克思曾經的預言:“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萬人,我們的事業并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
“天下將興,其積必有源。”偉大的事業必須有堅強的黨來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范、以身作則,為全黨樹立了表率和示范,全體黨員、各級干部應當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向黨中央看齊,沿著革命先輩開創的道路,高舉理想之旗,把牢思想之舵,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開創更加輝煌的嶄新時代。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心得體會3
紅旗渠精神、扁擔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歸根結底就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初心和使命就是理想和信念。任何職業、任何崗位、任何社會角色都有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教師的初心和使命是教書育人,學生的初心和使命是讀書學習,醫生的初心和使命是治病救人……這些具體的初心和使命匯聚成強大的社會洪流――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20
__
年6月21日,教育部在成都召開了“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5.2萬人參加會議。會議提出的“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可謂擲地有聲,振聾發聵。150所高校發表的“一流本科教育宣言”令人歡欣鼓舞,但這樣一個關于一流人才培養和一流本科建設的重要會議和宣言僅在“朋友圈”小范圍傳播,社會反響并不強烈,原因很簡單,“以本為本”、“四個回歸”,大家都知道,關鍵是如何做到,從知道到做到有很長的距離。學習紅旗渠精神就是要學習“知道”與“做到”的統一。“知道”林縣“光嶺禿山頭,水缺貴如油”的歷史和現實,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做到”“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知道”與“做到”相統一的核心是初心與使命。初心和使命給了林縣人民“誓把山河重安排”的勇氣、魄力和動力。
“以本為本“、“四個回歸”就是高等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回歸”一詞的使用令人或多或少地感到一絲無奈,至少說明了高等教育的方向在一段時期里與正確的軌道有所偏離。正確的方向和道路是什么?答案顯而易見,但我們卻沒有做到。很多人會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作為理由,高教評價體系、高校排名、學科評級、職稱評審、崗位評聘等等成為“身不由己”的托詞,成為沒有很好的實踐初心和使命的借口。
所以學習紅旗渠精神就是要始終以初心和使命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針和根本出發點,在工作、學習、生活中以大無畏的氣概,持之以恒的踐行初心和使命。唯有此,我們的方向就不會偏,路就不會彎,高校中專業主義色彩就不會這么濃厚,急功近利的思想就不會成為主流。唯有此,學生抱怨教師上課“味同嚼蠟”就會少一點,學習目標就會更加明確,動力更足;老師抱怨學生“只玩抖音,不好學習”也會少一些,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和教學投入會更高,就能促進人才輩出,實現教育報國、教育強國的夢想。
教育思想大討論是學校20
__
年的重點工作之一,討論的目的就是要進一步明晰學校辦學的初心與使命,進一步明晰不同崗位、不同角色的初心和使命,更好的促進教育教學實踐。我們要學習紅旗渠人“誓把山河重安排”的使命與擔當、信心和勇氣,敢于突破既有的格局和模式,積極學校發展難題,以知行合一的態度,大無畏的氣概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攻堅克難,變軌超車,實現高等教育的回歸。《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心得體會4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定要明晰我們的初心是什么,我們的使命又是什么?
其實這個并不難回答,我們共產黨員的初心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的使命就是要為這個初心奮斗之努力之篤行之。
這個初心是我們黨歷經98年來一直未改的初衷,也是我們黨在艱苦卓絕的建設奮斗過程中克敵制勝的法寶。歷史反復證明,只要我們始終與人民站在一起,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那么我們就會積蓄無窮的能量,可以面對世上的一切困難。我們之所以取得抗日戰爭的巨大勝利,一條主要原因就是我們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將廣大群眾團結起來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將日本侵略者消滅于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這是我們依靠人民取得偉大勝利的一條最寶貴經驗,也是我們黨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傳家寶。自黨成立的那一刻起,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傳家寶作為自己的宗旨,其中還把人民答不答應滿不滿意作為判斷我們工作是非得失的標準。這些都是站在人民中間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具體做法。
作為黨員我們的初心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是這一宗旨的具體實施者踐行者維護者,因此更應該心中時刻裝著群眾想著群眾,時刻做群眾的表率,在急難險重任務中要沖在最前,敢于擔當。要敢于叫響:“看我的,跟我來!”因為黨員就是形象黨員就是旗幟黨員就是方向,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行動要配得上這三個稱呼。不能混同于一般老百姓,既要溶于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又要深入群眾了解群眾的疾苦,更要做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者貫徹者執行者,在思想覺悟上在行動上要高于一般群眾,這樣才能引領才能發揮黨員是旗幟的要求。
作為黨員我們要在實際工作生活中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使他成為我們的行動綱領行為準則行動指南。在實際行動中提高自己的黨性,時刻不忘作為一名黨員肩負的責任使命。
當前國際風云變幻莫測,我們又迎來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初心變成自己的一種自覺行為,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立足本職,干好身邊的事,干好每一件事,有足夠的定力和勇氣應對復雜的局勢,任憑外部環境如何變幻,心中一定要方寸不亂,始終高度一致。全體黨員團結起來,立足我們的本職工作,盡心盡力的干好每一件事,為人民服務好,同時要發揮內省動力,努力學習,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把國家的政策方針制度不打折扣的落實到每一項工作中去,大家把每件事都盡心做好了,那么匯成的力量將無堅不摧,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會指日可待。
讓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實際行動踐行教育成果,用實際行動夯實我們的黨性!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心得體會5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旗幟,是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根本指針,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這就要求我們在理論學習中不僅要讀好原著、學好原文,最關鍵的還是要悟透原理。因此,理論學習必須防止不動腦筋、過目不過心、學用“兩張皮”的走形式的做法,要帶著感情學,帶著責任學,帶著問題學,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要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給自己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實現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標。從而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增強實際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我校中心組開展的理論學習,在讀好原著、學好原文的基礎上,通過討論交流等形式,在悟透原理上下工夫。在深入學習的過程中,大家收益頗深,貫徹落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同時對我們運用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也有了切實的助益。
學始在知,學貴在行,行要得法,行需有效。因此,理論學習必須聯系個人工作實際,要活學活用,用理論來指導實踐,用理論難題。當前,我校處在新的發展機遇期,面對分校建校以來社會各界的期望,我們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同時也面臨很多要克服的困難,知重負重,攻堅克難,時不我待,我們尚需努力再努力。
一中、二中、十五中、五十八中等先進學校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學先進校、趕先進校”關鍵要看怎樣學怎樣趕。在分校近十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們體會到,二中的先進理念之于我們,有一定的引領帶動作用,讓我們有了很大的變化。但這樣的過程絕不能是簡單的機械照搬,否則就會犯教條主義的毛病。當前,我們必須把先進學校的經驗與分校實際相結合,由此,才能走出一條適合分校的發展之路。
那么,我們怎樣向先進學校(以下簡稱“典型”)學習?我認為,我們向典型學習,關鍵是要善于發現其優勢發展的規律,將之與分校的實際相結合,在增強我們工作的科學性和精準度上下工夫,只有這樣才可能取得實效。因此,我們要向典型學思路,加強統籌謀劃、實施重點突破、堅持學用相長,更好地指導工作開展;我們要向典型學方法,堅持調研先行、樹立問題導向、強化科學思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要向典型學精神,勇于創新、甘于奉獻、崇尚實干,為推動工作提供不竭動力。同時,我們還要善于把握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此及彼三種途徑,善于運用解剖式、點滴式、為我所用式三種方法,善于發揚嚴實深細、擔當負責、銳意進取三個方面優良作風,以理論為綱,向實踐問計,找準方法路徑,善始善終、善做善成,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方能真正提升學校的辦學實力。
針對我校學生普遍存在的“有較明確的發展目標,缺乏堅持的奮斗毅力;有不錯的自我設計,缺乏足夠的實施動力;有良好的智力水平,缺乏必要的意志品質;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和潛力,缺乏較強的自我約束能力”的現實,我們需要探索激發式教育,以尊重學生為基礎,通過創設良好的文化環境、機制環境、資源環境和管理環境,充分挖掘和彰顯學生的潛質與個性,使學生個體獲得最大化發展。要實現每個學生最好發展,我們還需要確立教育的工匠精神,堅守精致高端的教育品質,以發展學生、貢獻學校的意識和信念,以內心篤定而著眼于細節的耐心、執著、堅持,將教育的“工匠精神”真正融入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改革的全過程,精心打磨各個環節,精致落實各項要求,創新解決各種問題,服務學生發展與學校發展。
以本人所分管的高三工作為例,當前我們要做的主要工作:其一是要清楚了解學生情況和主要存在的問題,密切關注學生心理;其二是明確我們的使命目標;其三是做好三項工作,即:狠抓班級的常規管理和濃厚學風營造,抓教學效率的提高,狠抓一生一策落實。
就學校落實教育局“十個一項目行動計劃”工作來說,我們一方面要寓項目落實于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要抓好“俱樂部、社團、十大節日、志愿者服務、道德講堂、學農勞動、研學旅行、傳統文化十個字”等載體,科學安排高效落實;第三方面,還要發揮各教研組的優勢,由教研組參與擬定方案并推進項目實施,真正將“十個一”項目做細做實做出品質。
就我校學院制管理來講,我們要全面總結梳理學院建設的成果與不足,完善“管理、課程、社團、學術、基地五位一體”的發展模式,落實“首席全權負責、集體統一管理、職能項目運行、團隊自主發展”的管理模式,不斷激發師生干事創業,實現自我教育的內動力,將學院打造成一個學生成長、教師創業、家校融合的良好發展平臺。
以
__
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反復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治大國如烹小鮮,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善始善終、善做善成”“逢山開路、遇河架橋”……這充分體現了崇尚實干、注重落實的工作要求,凸顯了敢于擔當、善做善成的實踐品質。當前學校的發展的確還需要我們付出艱辛的努力,因此,我們在學習中,不能拿擔當作為的口號來落實擔當作為的要求,而是要勤于思、踐于行、持于恒,要學有收獲干有成效,如此方不負使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