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春節中學生作文600字 春節初中生作文篇一
有一天晚上,姥姥宣布:“明天我們蒸饅頭。”聽了姥姥的話,我的心里喜滋滋的,急切地喊:“要是馬上蒸就好了。”姥姥看出了我的心思,笑著說:“今天我們就做 一下準備工作。”我樂呵呵地和姥姥把鍋、盤子都洗得干干凈凈,把面粉準備好。我又看著姥姥把肉餡剁得細細的,想象著明天一大籠熱氣騰騰的饅頭出爐,忍不住笑了。
第二天早上,我還在床上,就聽到姥姥在廚房里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我連忙起床,跑到姥姥跟前去看個究竟。姥姥說:“我已經把面和好了,正在發酵,下午就可以蒸饅頭了。”我問姥姥為什么面要發酵,姥姥告訴我,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會又松又軟,比較好吃。
吃過午飯,姥姥把發好的面拿了出來,開始做饅頭了。只見姥姥用刀從面團上切下一小塊,用雙手把面團搓了幾下,用刀切成幾份,再用小圓棍把面團搟得薄薄的,變成了面皮。然后,姥姥一只手托著面皮,另一只手把餡兒放在面皮上,再把它輕輕捏成一團,這樣一個饅頭就做好了。媽媽也動起手來。我不甘示弱,照著姥姥的樣子也做了起來,但是怎么也做不好,反而把面粉搞得一頭一臉,像一個小老頭,全家人看著我笑得前俯后仰。我并不泄氣,繼續努力,總算做成了一個比較像樣的饅 頭。
終于,幾十個饅頭做好了。爸爸把做好的饅頭放在蒸籠里,爺爺負責燒火。隨著鍋里的水蒸氣不停地冒出來,饅頭的香味也在屋里飄散。真香啊!又過了一會兒,姥姥說饅頭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個,邊吹熱氣邊往嘴里塞,一口咬下去,又香又軟又好吃。
蒸饅頭是我們過年的習俗之一,那香香的味道和濃濃的年味讓我回味無窮。
春節中學生作文600字 春節初中生作文篇二
沒錯,按照廣西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就開始了;這天,就是傳說中的傳統的小年,是灶神爺升天的日子;人們殺雞宰鵝祭拜灶神爺,企盼在新的一年里衣食無憂。
臘月二十五左右,人們必須選出一天來把家里打掃得一塵不染。此外,人們還要買菜,割肉和準備年貨。
除夕,是春節的第一個高潮,鞭炮聲日夜不絕,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街上飄著一股煙火和酒肉的'香味。人們在門口貼上新的對聯,屋子里貼滿了各色的年畫。人們到了晚上還要吃團圓飯,在外邊做事的人,必須要趕回來。此外,大人們是要看《春節聯歡晚會》的,小孩子們燃放煙花,真是快樂的時光。
正月初一,春節有一個高潮到了。大街上的店鋪不但不關門,還有許多小販在大街兩旁擺了攤,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三個一伙,五個一群,在大街上逛街,下棋,聊天。小孩們牽著大人的手,購買玩具。
元宵上市,春節最后一個高潮到了,這一天,大街上像是在辦喜事,張燈結彩。有條件的人家,還會在門口掛上兩個大紅燈籠。還有猜謎踏歌的活動。大街上也許會有舞龍的節目,大家要燃放完剩下的煙花爆竹。這天,人們是要吃元宵的。
過了元宵,春節差不多也就結束了。天氣回轉,農民開始春耕,學生準備上學,人們有回到忙碌的生活去了。
春節中學生作文600字 春節初中生作文篇三
春節臨近,又一度貼春聯、穿新衣、吃餃子、放鞭炮、聯歡晚會、團聚祝福,有關過年氣氛的內容很多很多,可是相當于西方圣誕節遍布各處的圣誕老人、圣誕樹那樣的典型標志,我們中國春節的典型標志物是什么?春節以及中秋、端午、重陽等傳統節日,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部分,日常生活載體概念愈來愈模糊,而洋節洋味越來越重,潛移默化的特別是在代表未來的青少年頭腦中占據了突出地位,不能不觸發國人極大的`心靈震撼。中華民族有著一萬年綿延不斷的文明進步歷史,中華文明也代表了人類最豐厚穩定、博大兼容的思想文化體系,為寄寓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傳達中華民族和平崛起、和睦共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強烈信息,增強民族凝聚力,特別是對青少年進行優化點擊,我們呼喚春節及中秋、端午、重陽等節日典型標志物。這里謹先提出一套基礎方案拋磚引玉,期盼社會各界和目光敏銳的藝術大師、商家高手們運用中國智慧,創造遍布千家萬戶、千城萬店的巨大商機,傳承中華文明,繁榮節日市場:
----春節典型標志物:身穿牡丹、荷花圖案紅色、黃色唐裝的傳統搭配---和合二仙童或大頭娃娃一對,分別手持大鞭炮、中國結和“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春聯。
----中秋節典型標志物:身穿牡丹、荷花圖案唐裝的和合二仙童或大頭娃娃,手持“嫦娥奔月”或“飛天玉女”和太極圖兩面圖案的大月餅。
----紅豆相思節標志物:身穿牡丹、荷花圖案唐裝的和合二仙童相擁紅豆古詩---“此物最相思”、梁祝化蝶。
----端午節標志物:立式簡化大頭龍船,口銜藝術粽子。
----重陽節標志物:大頭老壽星攜仙桃、梅花鹿。
走向世界的中國,呼喚中國特色的春節文化標志載體,只有中國的,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