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方山游記 方山風景區導游圖篇一
我們先從四方山廣場開始吧!
春天,四方山廣場草坪上的小草從枯黃色變成了嫩綠色,小嫩芽剛剛從土里爬出來,好像要看看世界有多大似的。爬山的路上有許多剛長出嫩葉的大樹,有一些松樹上的一些松針也變軟變成了淡綠色,但有一些依舊是深綠色的。桃樹可愛的花骨朵兒馬上就要欣然怒放了!
夏天,亭亭玉立、千姿百態、美不勝收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四方山山頂的植物園就種了許多這樣的荷花。在這個時候,美麗的桃花已經開過了,落在地上從遠處看就像用桃花鋪了一層淡粉色的地毯。
秋天,銀杏樹的葉子就像一把把金黃色小扇子,一陣微風吹過,只聽見一陣沙沙的響聲,幾片銀杏葉落下來就像一只只黃色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飛舞。火紅的楓葉落下來,讓我不由得想起杜牧的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四方山廣場上,還有許多美麗的菊花:白的、黃的、紅的、紫的,還有黑白相間的、還有好幾種顏色相間的,顏色多極了!
冬天,如果天氣特別好的話,去曬曬太陽,溫暖的陽光照在身上真舒服!
我要大聲地說:“十堰,我愛你!”
方山游記 方山風景區導游圖篇二
瀘州方山,蜀中名山。漢朝時候有漢皋(漢之水邊高地)的殊榮;唐朝時候,方山又有了“小終南山”的別稱;清朝時候,方山又多了“峨半堂”“小峨眉”的美譽;更因其矗立長江之畔,終年四季云煙雨霧繚繞,于是在民間得了“云峰”之雅號。
方山海拔649米,不算高,但有淺丘低山的鋪墊陪襯,便有了拔地而起的高聳之勢。方山不算大,但有了九十九峰列隊成陣的簇擁,更具了端方突兀的巍然。
從山下仰望,方山面面都成方形,象一個拜天的祭臺。步入山中,漫山一千五百多畝古林木郁郁蒼蒼、碧翠蔥蘢,云氣終日出沒;上萬株古楨楠,撐起方山的風骨;幾十畝青青翠竹,搖動著方山的神韻;遍及山頂常青的松柏是方山不老的年輪。
聽泉池里滴滴山泉,慧知池里涓涓細流,是方山跳動的脈搏。環繞方山不分晝夜奔向長江的虎溪河,是方山綿遠的生命。方山山形獨特,匯勢聚氣;方山林茂水豐,氣象莊嚴。
佛因山興,山因佛名。自古以來,名山藏古剎,方山也不例外。據傳,漢光武帝在方山建過蘭祠,唐明皇在方山敕建了老云峰寺,宋朝增建了新云峰寺,清朝時候虎溪橋改建為迎龍橋,山門外增添了石刻大牌坊。
蜀漢名臣秦宓在方山薄刀嶺上題詞,盛贊其險;建文帝選山建行宮,曾在方山雪霽峰上數山,數出九十九峰的來歷……
巍巍方山的悠悠歲月中,有帝王將相的遺跡,有墨客騷人的詩詞,更有“方山四十八座寺,深鎖淡煙喬木中”佛、道兩教的興盛與共容。
國運興,方山興。一座方形的山、與眾不同的山,令人傾慕和向往的山,在新世紀里正以嶄新的姿態吸引著八方的香客與游人。
方山是馳名川南的風水寶地,更是香火鼎盛的佛教名山。其山八面,下瞰兩江,九十九峰排列,四面望之呈方形,故得名方山。放上風光秀麗,古木參天。神仙韓湘子曾在此修道,佳話尚存;明建文皇帝來此巡游,腳印還在。
方山上云峰寺由老云峰、中云峰、新云峰和寶峰寺四部分組成,發絲臨濟正宗,是蜀南黔北最大的佛教叢林。其中黑臉觀音盛名最旺,香火最盛。
方山旅游區,國家3a級景區,蜀中名山。位于江陽區方山鎮、況場鎮、丹林鄉交界處,距瀘州市城區16公里,是川南歷史上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勝地。因景區林木蔥蘢、奇峰挺秀、自古就有小峨嵋之美譽。據記載,每至觀音盛會,摩肩接踵,香客游人最多時一天可達三、四萬人。寺內藏以一鎮山寶珠,燭火輝照時,珠內即現二十四尊“金堂佛像”,其微雕技藝,令人嘆絕,吸引萬千游人,一睹風采。
景區東西長約4.7公里,南北平均寬約1.6公里。景區規劃面積為7.53平方公里。現有林地面積318公傾,植被主屬川南盆地偏濕性常綠闊葉林地帶,主要樹種有楨楠、梓樹、柏木、檫樹、松類、杉類、竹類;經濟林有桃樹、杏樹、荔枝、桂圓、櫻桃、梨、甜橘等。主景區森林覆蓋率71.7%。林木枝繁葉茂,郁郁森林,長勢良好。方山老云峰寺、新云峰寺建于唐、宋朝,中云峰寺解放前修建。近年來新建成索道、旱地雪橇、天池山莊等旅游景點。
方山游記 方山風景區導游圖篇三
四方山廣場位于十堰市張灣區漢江北路。那里一年四季風景優美,就像一座美麗的大花園,四周青山環繞,條條大路又寬又平,路邊還有溫馨的指示牌,簡單的介紹著每處景點和方向,不遠處還有各種小亭子供人們歇息,這就是人們最喜歡去游玩的地方。
春天,美麗的廣場上,有綠油油的草地,地上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有紅的、黃的、白的、紫的、藍的,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壇。清晨,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各種奇形異狀的葉子,每當山上的積雪開始漸漸的融化,雪水就慢慢的匯成小溪,淙淙地像月牙兒般向下流淌著,小溪里不一會兒就漲滿了春水。
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人們的視線被茂密的樹木枝條遮得看不見了。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當太陽出來了,千萬縷像利劍一樣的金光,穿過漫山遍野地樹梢照射在大地上,從下向上看,整座山就像一條正在奔馳中的駿馬,心中蕩漾著一種想要飛奔的快感。
秋天,樹上的葉子變黃了,一陣陣秋風吹來,落葉在林間歡快地飛舞,有紅色的、黃色的、橙色的樹葉。人們忙著在廣場上撿著樹葉,有的帶著幼兒在廣場上玩泡泡,也有的帶著小朋友在廣場上放風箏和打羽毛球,還有老爺爺老奶奶們相互扶著在廣場上散步,邊欣賞美麗的秋天,整個廣場上真是熱鬧極了。
冬天,雪花在空中翩翩起舞,隨著時間地上的雪越積越厚,踩著地面的雪兒又松又軟,常常都沒過膝蓋,西北風呼呼地刮過樹梢,許多小朋友都排成隊、扎著堆在廣場上隨性地在堆雪人、三三兩兩地打雪仗,還有一些小朋友雙手捧著雪花手舞足蹈的在雪地里跳起舞來,玩得可開心了。
我喜歡我的家鄉,它景色極美如詩如畫,讓你身心時刻輕松愉悅,同學們一起來四方山廣場玩吧!
方山游記 方山風景區導游圖篇四
假如你游玩過十堰的四方山之后,用機器把你的大腦過濾,可怎么也無法使你忘記一個字——“淘”。因為這個字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山是淘的。桂林太秀了,廬山太俊了,泰山太尊了,黃山太貴了,而我要不由自主的加一句——四方山太淘了!這是千真萬確,你看那淘氣的大山,一會兒把頭從這冒出來,一會兒縮進去,有時它只露雙小眼睛,很平緩,走過去還感覺不到呢。這是山最愛玩的游戲,也是它迎接客人的獨特方式。它愛把樹弟弟頂的高高的,樹弟弟有時候搖來搖去的鬧脾氣,可山只想著好玩才不管它呢!
水也是淘的。穿插在山間的溪流特愛唱歌。而且有個習慣,下急坡時唱的聲音就大,平緩時又哼起小曲……有時它又突然淘氣的沖起毫無防備的花姑娘,打著旋把她帶走。可石頭是路見不平的大漢,如果水撞到了他,他就會救了花姑娘,任花在他肚子上休息,淘氣的水才不會甘休呢,又一個小浪打在石頭身上,把花帶走了,石頭也只能眼巴巴的看著。
這里的動物也很淘。水帶著蝌蚪來到下游,那里的蝌蚪不怕人,但也不會讓你輕松抓到它。記得有一次,我好不容易抓住一只蝌蚪,托著它正要放進“大牢”——水杯里,只見那小家伙用尾巴一擊我的手掌,一個蝌蚪跳龍門又回到了水中,它搖起尾巴,向我做個“鬼臉”,就怡然自得游走了,使我對它門這些小生命有了新的看法。
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也淘了起來。一塊平地上老人們正在練劍,忽然一個老奶奶喝了一聲“老伴看劍!”當時嚇我一跳,回頭一看他們慢慢悠悠過起劍來,我才長長舒了一口氣,他們淘的把我給嚇著了。
游完四方山后,我真真領略到了它的淘。四方山的淘蕩滌著我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