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班以水為主題的主題活動篇一
將感恩的種子播撒在幼兒的心田
“感恩你我,真情成長”
開幕式:11月xx日
主題活動:11月xx日――11月xx日
閉幕式:11月xx日
一、大展板的制作,18號前完成;
1、小班級部完成橫幅的打印及制作。
2、背景(幕布亦是海報)的制作。
各級部將各自活動的具體安排(必須寫清活動名稱、目標、準備、時間、地點及參加人員)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寫在2k的.鉛畫紙上。經園部審核后由中班統一布置和裝飾。
二、開幕式及準備分工;
1、時間安排
開幕式將按照大、中、小的順序進行,時間安排如下:
大班:15:00―15:15
中班:15:25―15:40
小班:15:50―16:05
2、家長宣傳工作到位
3、主持人
各級部推選一名能渲染氣氛的主持人介紹本級部活動的目標、內容安排及家長配合。
4、開場方式
各級部設計一個感性的開場方式,要能夠讓家長了解我們活動的意義并支持我們的活動,時間控制在5分鐘之內。
(如:大班可以用手語表演“感恩的心”作為開場,中班可以排練一個簡短的表現同伴間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情景表演,小班可以用音樂游戲“小烏鴉愛媽媽”作為開場。)
5、各級部所需音樂由自己年級組負責統一整理、建包后拷到辦公室桌面上;
6、開幕式過程資料的拍攝與收集,活動新聞及時上傳由大班級部負責。
7、過程設計:
上午活動:(8:30)
1、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幕(陳霞)
2、園長致開幕詞
3、大班教師手語表演《感恩的心》
4、全體表演《幸福拍手歌》(錢婷婷領)
下午活動:
1、大班表演,主持人向家長介紹級部活動意義及安排。(主持人自己級部推薦及安排)
2、中班表演,主持人向家長介紹級部活動意義及安排。(主持人自己級部推薦及安排)
3、小班表演,主持人向家長介紹級部活動意義及安排。(主持人自己級部推薦及安排)
三、中班級部準備好去孤兒院的相關事宜。
1、家長宣傳工作到位。
2、聯系孤兒院、車子;標語的打印、橫幅的制作。
3、領好幼兒園園旗、園服、園帽。
4、慰問禮品的準備。
5、幼兒安全教育、禮貌教育。
6、過程資料的拍攝與收集。
7、活動新聞及時上傳。
中班以水為主題的主題活動篇二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身體的奇妙
主題由來:入中班后,都幼兒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自己長大了。他們更活潑好動,但也更有大哥哥大姐姐的意識。于是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制定了,“我的身體”的主題。和他們一起關注自己的手腳、身體、五官,也利用這個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的科學活動。
活動目標
問題板塊
主題壁報
區域游戲相關內容
家園合作
資源利用
孩子問:眼睫毛事做什么用的?
為什么
教師引發的提問:你的小耳朵能聽見什么呢?
1、壁報:臉上的秘密?
2、小常識的圖片
3、臉譜的圖片
1、科學區:
投放視覺跟蹤玩具、裝有不同材料的小瓶子、小電話、摸箱、醋、等
2、圖書區:
《訪問兒科醫生》
《身體的奧秘》
《身體的疑問》
《嘀嗒嘀嗒時間小鐘》等
1、利用家長園地向家長展示網絡活動圖。
2、請家長結合自己的育兒經驗寫對幼兒五官保護的相關稿件。
3、請家長配合幼兒園和幼兒一起制作小樂器。
1、幼兒電腦游戲《娃娃丫丫》系列《丫丫畫蛋》
2、社區資源
3、幼兒園的戶外場地
4、大班角色游戲區《小醫院》
5、本班角色游戲《照相館》
活動網絡圖:
主要活動:
1、奇妙的味道
2、小小音樂會
3、誰最高?
4、找影子
活動一:奇妙的味道
活動目標:
1、利用多種感官,感知不同的味道。
2、體驗在制作飲料時,游戲的快樂。
活動形式:小組或集體
活動準備:
1、獼猴桃汁、酸奶、白酒、雞精水、糖水、鹽水各一杯。
2、吸管、標志若干。鹽、咖啡、檸檬、冰糖、黑芝麻糊。
3、活動前夕,與幼兒為一些味道做了顏色標志。
設計意圖
師幼互動
教育反思
1、引導幼兒小結分辨味道的幾種方法。
2、通過探索品嘗不同的味道。
3、利用提問加深幼兒對不同味道的感知。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出來。
4、引導幼兒關注他人。
5、小結幼兒在操作中用到的方法
1、請幼兒為各種飲料找標志。
我們飲料工廠的工人把飲料的標志弄亂了,你有什么辦法給飲料找到相應的標志呢?
2、請幼兒自己制作飲料。
我們的小朋友這么能干,你們想不想自己來試著做飲料呢?
3、教師在幼兒操作過程中針對幼兒出現的問題,提問:
“你的飲料是什么味的?”
“太咸了,有辦法讓你的飲料淡一點嗎?”
“冰糖怎么還不化呀”
“化開了嗎?你有什么方法幫它化開?”
“你的飲料味道真怪,你都放什么了?”
“老師你嘗嘗我這里什么都放了,可好喝了。”
3、請你的好朋友來嘗嘗你的飲料,讓他猜猜你放了什么原料?
4、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在制作飲料時遇到的困難,請其他小朋友幫忙想方法解決。
5、到別的班賣飲料。讓大家都來嘗嘗我們做的飲料。
幼兒能將已有經驗用語言表達出來。
幼兒積極的參與制作,還會先嘗一嘗這種材料是什么味道的。
“我放的是檸檬粉,真酸呀。”孩子們很愿意請好朋友品嘗。
幼兒能向他人介紹自己飲料的制作過程在活動前的幼兒經驗的準備是十分重要的。
幼兒的操作常規的培養:引導幼兒的良好衛生習慣,用自己的餐具盛材料。
在幼兒的操作中,在提問及幼兒的求助時,要幼兒思考的時間,多用啟發性的語言。教師要善于提煉總結性的語言。
活動二:小小音樂會
活動目標:
1、通過主動的探索,對周圍的事物發出的聲響感興趣。
2、初步感知聲音的強弱。
活動形式:集體進行
活動準備:
小紙盒、小石頭、塑料袋、沙錘、三角鐵、積木塊、復印紙、筷子、小可樂瓶
設計意圖
師幼互動
教育反思
1、為幼兒設置了視覺、感覺上的障礙,把小禮物放在了不透明的小紙盒里。
2、提供各種幼兒在生活中能見到的材料。
3、給幼兒擺弄的機會。
4、引導幼兒體驗聲音的強的特征。
5、引導幼兒對發出聲音弱的材料通過各種方法改變聲音效果。
6、引導幼兒關注噪音與樂音的區別。
1、用小禮物引起幼兒的興趣。“你們猜猜里面裝的什么?”
2、打開驗證幼兒的猜想。并提出新的任務。“我們周圍有好多的東西。請你找找,試一試,還有什么能發出好聽的聲音。我們要用你找到的東西來開個交響音樂會。”
3、幼兒用自己找到了的.材料,和音樂有節奏的打擊樂器。“我們來排練一下吧。”
4、“你聽見誰的小樂器的聲音了。為什么?”
5、“沒聽見誰的小樂器的聲音呢?為什么?你自己想想辦法,讓聲音變大一些呢?”
6、調好音了,我們再來演奏一次吧。大家的樂器的聲音都這么大,太吵了成了噪音了。我們有什么辦法讓樂器的聲音變的好聽一些呢?“
7、演出正式開始了。聲音不大也不小。讓我們去巡回演出吧。
可以多準備一些不同障礙的禮物,讓更多的幼兒有機會參與。
在幼兒嘗試中對幼兒的活動給予啟發性提問。“找到了什么聲音呀,在哪里找到的?”
應給幼兒表現自己的機會。
教師要引導幼兒聽一聽其他人的樂器的聲音。
幼兒會通過自己的方式讓大家都聽見自己的聲音。
控制自己的樂器聲音對有興趣的幼兒,有些困難。
活動三:誰最高?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目測等方法進行測量。
2、初步練習繪畫正面人。
活動形式:小組或集體
活動準備:畫筆,大紙,尺子,小鏡子等
設計意圖
中班以水為主題的主題活動篇三
慶祝三八婦女節
20xx年3月8日
中班各班教室
全體中班幼兒和教師
通過對三八婦女節進行慶祝活動,使幼兒了解到三月八日國際婦女節是全世界婦女的節。通過活動也使幼兒對“婦女”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使他們從內心深處尊重婦女,并體會婦女同志對社會和家庭所作出的貢獻。從而萌發為媽媽、為姥姥等廣大的婦女同志獻愛心的想法。
1、照相機、攝像機,提前安排好老師為孩子們拍照。
2、剪刀、各色卡紙、記號筆、毛線
3、幼兒在家中幫助媽媽做家務的照片。
活動目標:
1、通過老師的描述,讓幼兒知道“婦女節”是一個什么樣的節日。
2、知道家庭中的哪些成員是“婦女”,能做到正確的區分。
活動過程:
1、教師通過已知經驗或者通過到網上查詢資料,為幼兒講述三八婦女節的由來:
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的女工為了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爭取自由平等,舉行了大罷工和示威游行。這一斗爭得到了美國廣大勞動婦女的支持和熱烈響應。
1910年,一些國家的先進婦女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大會根據主持會議的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蔡特金的建議,為了加強世界勞動婦女的團結和支持婦女爭取自由平等的斗爭,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
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就成為全世界勞動婦女為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的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斗爭的偉大節日。
我國第一次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始于1924年。當然,我國勞動婦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于廣州舉行了"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的紀念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通令全國,定3月8日為婦女節。
2、通過提問的形式讓幼兒正確的認識到媽媽、姑姑、奶奶、姥姥、阿姨等廣大的女士統稱為“婦女”。
活動目的:讓幼兒了解到自己的媽媽是“婦女”,媽媽為家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自己也要為媽媽分擔一些家務。
活動過程:
活動目的: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對媽媽的愛。
活動過程:教師在幼兒園叮囑幼兒回家通過為媽媽洗腳、捶背、按摩等的方式獻上一份愛心,讓媽媽意識到自己的寶貝長大了。媽媽可以通過紙條的形式將孩子在家中的表現反饋給班內的老師。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萌發幼兒愛媽媽、尊重婦女同志的情感。
2、發展幼兒的剪、粘貼、繪畫的技能。
活動過程:
1、用小剪刀將愛心卡剪下來
2、在愛心卡上畫上漂亮的圖案
3、看:我的愛心卡制作出來啦!
活動反思:
活動的舉行效果很好,通過媽媽反饋給老師的信息,我們不難想象到,媽媽都非常的感動,她們的小寶貝們好像一夜之間長大了。
中班以水為主題的主題活動篇四
1、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2、培養幼兒識別游戲時識別安全和危險的能力。
3、知道在發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4、培養幼兒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1、圖片兩張
2、安全卡片和不安全卡片若干
一、導入活動,引出話題
1、小朋友都喜歡玩球,而且有許多玩球的方法,但是小孩子應該在哪里玩球呢?
2、出示圖片有兩張圖片,請家仔細觀察,然后講講在哪里玩球好
3、一張圖片里有車道,旁邊有小河,另一張是有圍欄的空地
4、我們應該在第二張圖片所表示的地方玩,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第一幅圖片中的不安全的因素,只有在沒有障礙的空地玩球才是安全的。
二、故事受傷的皮皮
1、故事里有誰,講了什么
2、皮皮為什么三次受傷
3、我們從故事里受到什么教育
三、游戲:
傳球玩法:教師準備有安全內容和不安全內容的卡片,幼兒圍坐在一起聽鈴聲傳球,當鈴聲停下時,手拿球的`幼兒從盒子里取出一張卡片面向全體幼兒問;這樣玩可以嗎,幼兒根據卡片內容邊拍手邊講對,對,對對可以這樣玩,或錯,錯,錯不能這樣玩。游戲可以復進行。
四、集體講評:
今后在生活,游戲中如何學會自我保護,注意安全。
在平日里,孩子們總是跌跌撞撞,磕磕絆絆,小傷難免的,所以整個活動孩子們沉浸在故事畫面里,聽得很專注。知道了以后哪些東西不能碰,不能做哪些危險的事情,知道自己已經長了,要學會保護自己。通過故事畫面,孩子能準確判斷是與非,增強自己的安全意思。其實,也提醒老師在平常生活里要比較注意孩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