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是深深融化于我們血液中的一種本能,我們或許從來沒有想過為什么愛國,但我們就是熱愛,聽到國歌我們就是亢奮,看見國旗我們就是想莊重地注視,沒有理由。這次疫情更加堅定了我們的愛國情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結合疫情談談為什么要愛國的作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結合疫情談談為什么要愛國1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最為深厚的歷史情感,是形成中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和向心力的根基,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的巨大力量。愛國情感濃厚、深沉、持久,愛國力量氣勢磅礴、一往無前、不可戰勝。青年力量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是國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作為新時代堪當大任的青年一代,只有厚植愛國底色,凝心、共情、聚力、合眾,方能濃墨書寫好奮進新時代的華章,激發出青春的恢弘力量。
擦亮信念底色,標注內心的“精神坐標”。從“一封家書”中的家國之情到“雷鋒添磚”中的樂于奉獻,從“紅色華佗傅連暲”中的醫者仁心到“王二小的故事”中的英雄膽色……耳熟能詳的紅色故事轉動在時光軸上,永不褪色、永遠鮮活,家書的紙短情長、溫情的肺腑之言、感人的歷史瞬間、不屈的革命精神為青年一代擦亮了信念底色,在至情至性、至誠至切、至意深心愛國情的傳遞中,強化了青年一代的愛國主義信仰和社會責任感。青年一代不僅能用清朗的聲音、蓬勃的朝氣、抑揚頓挫的語調和感人至深的真情朗誦或演繹過去激情燃燒的歲月,還能從其中汲取強大的信念之力,面對危難,他們胸中志如磐、心中有大我、鐵肩擔大任,挺身而出、對疫而立,用矢志不渝的初心和攻堅克難的信心,用擔當精神、團結精神和斗爭精神標注了內心的“精神坐標”。
打好精神底色,樹立匠人的“精神坐標”。青年人以“匠人”精神細細打磨精神底色,他們在尋訪革命足跡中傳遞精神力量;在重溫入黨誓詞中傳遞奮斗能量;在觀看愛國影片中激發家國情懷;青年人以“匠人”精神精心打磨精神底色,在與疫情對抗中,青年人不僅敢面對還能應對,不僅同參與還能共承擔,他們在磨難中淬煉“千磨萬擊還堅韌”的斗爭精神,眾志成城匯聚強大的精神力量,激揚愛國情懷;他們將愛國熱忱延展到工作和生活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匠人”精神反復打磨精神底色,以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實現個人價值,做有情懷的干部;以真心實意的工作熱情實現個人價值,做有底線的干部;以廉潔奉公的工作標桿實現個人價值,做有信仰的黨員干部,他們以愛崗敬業的工作奉獻和止于至善的品性修養,將他們心中的愛國情映照于生活、落細于工作、做實于成效,立好“精神坐標”,做忠誠的傳承者和踐行者。
繪就青春底色,引領前行的“精神坐標”。面對風起云涌,青年人風雨兼程;面對逆境磨礪,青年人投身熔煉。“豈因福禍避屈之”是愛國青年的責任擔當,“弘揚優良傳統,銳意改革創新”是愛國青年的力量所在,他們“疫”無反顧、“疫”馬當先,在愛國主義的實踐中燃燒奮斗豪情,磨礪斗爭信念,他們將個人命運與國家、時代緊密相連,在與疫情的對抗中,用守正、拼搏、堅韌書寫青春的擔當與使命,用堅守防線、連夜奮戰、勞苦無顧的忠誠濃墨書寫青年人的英雄本色。他們以最強氣勢白衣執甲沖鋒陷陣,以最好狀態投身一線日夜值守。他們走街串巷宣傳,用腳步丈量安全的底線,把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做實做細,為疫情防控爭取了時間、提供了經驗。從嚴格排查到出入證發放,從小區消毒殺菌到村里巡邏執勤,從快遞暫存到生活物品配送服務……他們堅守陣地、細致入微、敬業奉獻,既是疫情阻擊的先鋒戰士也是疫情防控的后勤衛士,用青春本色引領前行的“精神坐標”,承擔青年責任、貢獻青春力量,用奮勇前行繪就青春底色。
拳拳赤子心、殷殷愛國情。青年一代,在愛國主義精神的引領下,劈波斬浪、勇往直前,厚植愛國底色、擘繪愛國情懷,做愛國主義的堅守者、弘揚者、傳播者和踐行者,校準閃亮新時代的“精神坐標”。
結合疫情談談為什么要愛國2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場全國動員、全民參戰、全力求勝的大戰,匯聚起了中華民族共同戰“疫”的信心和決心,彰顯出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戰“疫”的果敢和頑強。各級黨組織要讓疫情防控中展現的精神力量,成為思想政治、道德培育、意志品質、責任擔當“五個教育”的“活教材”,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組織帶領人民群眾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鋪平道路。
讓疫情防控中展現的“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這次疫情發生后高度重視,迅速作出部署安排,作出重要指示,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舉國上下以超出常規的實際舉措實招、以戰時狀態戰斗姿態緊急行動、全力奮戰,眾志成城、團結奮戰,形成了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局面。疫情防控行動的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是中國制度優勢所在。黨和國家在這次疫情防控中所展現的出色領導能力、應對能力、組織動員能力、貫徹執行能力,為世界防疫樹立起典范樣板。要讓疫情防控中展現的“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信: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才能確保戰勝疫情肆虐,確保持續推動擁14億多人口的大國進步發展,確保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讓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成為黨性修養教育的“活教材”。這次疫情防控中廣大黨員干部經受嚴峻考驗,做到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讓黨旗在疫情防控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尤其黨中央一聲號召,全體共產黨員積極響應,踴躍捐款,表達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支持。黨員干部的初心在磨礪與考驗面前愈加堅定,不負家國的使命在“疫風淫雨”面前愈加堅決,果敢勇毅以必勝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之心直面疫情,構筑起牢不可破的疫情防控嚴密防線,使人民群眾從抗擊疫情的奮斗實踐中,充分感受到了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錚錚誓言。要讓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成為黨性修養教育的“活教材”,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信:讓鮮紅的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讓初心與使命在戰“疫”一線躬身踐行,永遠是黨員干部的政治本色,是戰勝疫情的信念之本,是中華民族砥礪前行、走向復興的力量之源。
讓疫情防控中展現的“大愛無疆、甘于奉獻”,成為道德培育教育的“活教材”。這次疫情防控中全民不分你我,講政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不畏艱難、無私奉獻,不當“旁觀者”、不當“局外人”,用實際行動彰顯“大疫”面前有大義,折射著奉獻擔當,奏響著愛國壯歌,始終帶給人們直抵內心的溫暖和感動,滋潤著共戰疫情的信心和決心。特別是廣大醫務人員作為疫情防控的中堅力量,勇敢逆行、不畏艱難、日夜奮戰,用行動詮釋著救死扶傷的崇高精神,體現著“敬佑生命、臨危不懼、舍己救人”的職業操守,給無數病患帶去希望,給億萬人民帶去感動,成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要讓疫情防控中所展現出的“大愛無疆、甘于奉獻”成為道德培育教育的“活教材”,教育引導干部堅信:道德永遠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進步的重要支撐,自身在疫情防控中引領人民群眾展現出的良好道德風尚,必將有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極大促進新時代全社會道德建設水平。
讓疫情防控中展現的“勇敢逆行、不畏艱難”,成為意志品質教育的“活教材”。這次疫情的發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無數沖鋒在一線的干部、解放軍指戰員、醫務人員、各行各業的人們“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陣之時則忘其親,擊鼓之時則忘其身”,堅定必勝信念,緊緊咬住牙關,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彰顯了中華民族敢于戰勝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屈服的精神狀態,彰顯了中國人民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意志品格。要讓疫情防控中所展現出的“勇敢逆行、不畏艱難”成為意志品質教育的“活教材”,教育引導干部堅信:中華民族5000多年發展史,經歷過無數艱難險阻,那些戰勝挑戰和困難的經驗和蘊含其中的精神,最終都化為繼續前進的寶貴財富,中國人民一定會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意志,戰勝當下疫情、戰勝每一場重大風險。
讓疫情防控中展現的“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成為責任擔當教育的“活教材”。這次疫情防控既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又是一次全新的大考。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堅決扛起責任擔當,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做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把全面做好防控工作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體現,堅持以一萬之努力確保不發生萬一,哪里有疫情就在哪里靠前指揮、堅守陣地,千方百計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鏈、保護易感人群,遏制疫情擴散蔓延,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和勇氣,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不受侵犯。要讓疫情防控中所展現出的“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成為責任擔當教育的“活教材”,教育引導干部堅信:只要在災難面前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人民利益第一,切實對工作任勞任怨、盡心竭力、善始善終、善作善成,領導和推進的偉大事業就會所向披靡、無堅不摧。
結合疫情談談為什么要愛國3
愛國是每個公民應有的情感,報國是每個公民應有的行動,強國是每個公民應有的志向。屈原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岳飛的“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們都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國家的熱愛。在當今年代,我們能做的或許不像他們那么偉大,但是當我們努力為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時,就是愛國情懷的體現。
追逐中國夢,永駐愛國心。
什么是愛國?蕭伯納說:“所謂愛國心,是指你身為這個國家的國民,對于這個國家,應當比對其他一切的國家感情更深厚。”作為中國公民,我們應對祖國懷抱深厚的情感,保衛她、建設她、強大她,熱愛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這就是愛國心。愛國是一個永恒的主題,這種永恒并不是一成不變,愛國主義在不同時期被賦予了各種內涵,但其本質卻不曾改變,如此流傳的永恒延續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又銜接了時代的步伐。
青春心向黨,長存報國情。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人有愛國心,還需報國情。2020年伊始,疫情突發,鐘南山院士沖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前沿,一個80多歲的老人,逆行出征。一張鐘南山院士的乘車照片讓所有人肅然起敬,為了最快到達前線,鐘南山院士星夜兼程,深入武漢疫區考察、研究、治療、呼吁……醫護人員,白衣為甲、勇敢逆行,匆匆踏上抗疫之旅,廢寢忘食,爭分奪秒,與病毒抗爭,舍生忘死挽救生命。“疫情不退,決不收兵”是他們的錚錚誓言。社區工作者,他們穿梭在街頭巷尾、門前屋后,倡導群眾出入戴口罩、測體溫、消毒防疫、登記排查、入戶宣傳,加強社區網格化戰斗,用辛勞和堅守、奉獻和汗水筑起“防疫堤壩”。志愿者,真誠奉獻、不計回報,哪里需要他們就往哪里趕去,第一時間無私援助,攜手抗擊疫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還有許多仁人志士都毫不猶豫地投入了戰斗,他們用實際行動來表達他們的報國之情,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燃燒強國志,奮進新時代。
偉大復興的征程波瀾壯闊,時代前進的步伐鏗鏘有力,開創偉業的激情時刻迸發。2020年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一個個堅毅的背影,一段段青澀但動人的事跡,都在喚醒我們的奮斗之心。硝煙散盡,但精神永恒。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旋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基層干部要有遠大的理想抱負,要有深厚的家國情懷,從點滴做起,傳承文明,刻苦磨練,直面困難艱險,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腳踏實地立足崗位,勇擔發展新使命,將愛國情懷轉化為報國之志的行動,為推動社會全面進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結合疫情談談為什么要愛國4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在艱苦卓絕的奮勇中,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同心協力取得了抗疫斗爭的重大戰略成果。一路走來,一路經歷,8個多月以來的抗疫斗爭,如同一本書靜立眼前。這本書,請我們細細“閱讀”,因為在其中的點滴和日夜間,溢滿了赤誠、溫暖和力量。
赤誠融入它的封面。輕觸這本書,封面的底色如此飽滿,是中國紅的赤誠閃耀著光芒。抗疫斗爭的一開始,就被賦予了中國紅的底色。面對疫魔的侵襲,國家精準部署、迅速行動,以果斷之決策堅定全國上下的抗疫信心。凝心聚力共抗疫,風雨同舟攜手行,無數中國人在感召下心懷赤誠、慷慨出征。干部帶頭沖鋒織密疫情防控網,醫務工作者披上戰衣全力勇毅救死扶傷,許多平凡的人們都在默默付出、堅忍擔當,他們信仰堅定、逆行而上,以一樣的赤誠投身抗疫斗爭,共同書寫“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序章。
溫暖潤入它的故事。翻開這本書,看字句的頓挫慢慢訴說,然后一幕幕溫暖的故事在心中播放。抗疫故事里有不忍,同胞感染病毒不幸罹難,烈士盡責抗疫英勇殉職,每一個描述的場景都令人錐心。抗疫故事里更浸潤著溫暖,當防疫形勢“黑云壓城”時,國家堅持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懷抱為民的丹心柔腸,帶領全國人民打贏了“武漢保衛戰”等疫情殲滅戰,讓疫魔逐漸退散,讓人民沐浴暖陽。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舍身忘死,冒著“槍眼”挽救垂危,從襁褓嬰兒到耄耋老人,他們都以醫者仁心全力救治。干部以“疫情不退我不退”的誓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心為民、挺身而出,在寒風中堅守防疫卡口,不辭辛勞挨家挨戶排查宣傳。在一個個溫暖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逆境中最美的人性之光,如花般綻放勝利的希望和溫暖。
力量化入它的紙頁。捧起這本書,紙頁隨時間的流轉愈發厚實,讓我們感受到無窮的力量。8個多月以來,4萬多名醫務工作者奔赴支援前線,180萬名環衛工人披星戴月,400多萬名社區工作者日夜堅守……二百多天里,千千萬萬名中國人的堅韌和同心、奉獻和奮戰,都被寫進沉甸甸的抗疫斗爭之書。無數個細節濃縮凝聚為偉大的抗疫精神,和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匯集,形成指引我們總結過去、立足現在、憧憬未來的強大力量。讓我們感知這份力量,弘揚這份力量,將力量深耕厚植于每個人心中,在時勢的大潮中激流勇進,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勠力同心、砥礪前行。
如今,抗疫斗爭已進入新階段,這本書正在翻篇,但仍未完結。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重啟”,常態化疫情防控也不能“止步”,我們應長存憂患意識,繼續扎牢防疫防線,讓抗疫斗爭真正迎來“雨過天晴”的終章。
結合疫情談談為什么要愛國5
歲末年初,在全國人民滿懷豪情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帶來嚴峻的考驗。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過去8個多月時間里,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重大戰略成果,創造了人類同疾病斗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面對前所未知、來勢洶洶的疫情,面對這場全人類與病毒的搏斗,果斷決策,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采取最嚴格、最全面、最徹底的防控舉措,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在這場卓絕的戰爭中,全國上下所展現出的無與倫比的制度優勢、舉世驚嘆的行動力、英勇無畏的抗疫氣概匯聚成偉大的抗疫精神!偉大抗疫精神,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文化基因一脈相承,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展,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使之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
迎難而上不退縮,越是艱險越向前。14億英雄的中國人民團結起來共同行動。從醫務工作者到社區工作者,從公安民警到基層干部,從快遞小哥到志愿者,都自覺投入疫情防控中。全體中國人民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構筑起一道道堅固的抗疫防線,打通一條條拯救生命的綠色通道。面對危機,中國人民展現出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為戰勝疫病,中國人民選擇顧全大局、主動擔當;為守護生命,中國人民選擇犧牲奉獻、英勇無畏。偉大抗疫精神,凝聚了全國人民團結抗疫的強大精神力量!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同困難作斗爭,既是物質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對壘。
這是一場偉大的人民生命安全保衛戰,因其悲壯凝重,因其浩然卓絕,必將被中華民族的歷史所銘記。讓我們從這場艱苦卓絕的斗爭,汲取經驗和智慧、在英雄的感召下凝聚更多的決心和勇氣,繼續斬關奪隘、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