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生家鄉風俗的作文 學生作文家鄉的風俗篇一
有關溱潼會船節的起源有許多種傳說,主要的有三種。第一種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登基后,乘快船尋找祖墳,后來變為會船節。第二個傳說是明朝大將軍候必大在溱潼關抗倭的時候,老百姓們紛紛撐船助力,每個人拿一個船篙,既可以撐船又可以作為武器用。戰斗結束以后,漸漸地就形成了會船節。第三個便是大家最熟悉的岳飛抗金說,南宋名將岳飛帶領岳家軍和義民張榮、賈虎多次在溱湖上與金兵作戰,大獲全勝。后來人們為了紀念陣亡將士,在清明第二天紛紛撐船去祭奠英靈,久而久之,形成了會船節。我認為這種情況比較符合歷史事實。
溱潼會船節千年而不衰,活動精彩極了,現在也成為了泰州的一個旅游節,每年都很熱鬧。
這天,溱湖四周彩旗招展,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寬廣的溱湖兩岸圍得水泄不通。溱湖里鑼鼓喧天,千舟競發。一只船挨著一只船,船工們喊起了整齊又響亮的號子,手持船漿,奮力地劃了起來,船就像箭一般向前沖去。只見船漿擊水,濺起朵朵浪花,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每個船員都滿頭大汗,但臉上卻都洋溢著喜悅的神采。岸邊加油的人們手上拿著小旗,為他們青睞的船隊加油助威。
朋友們,如果你有機會來泰州,那就一定要去看溱潼會船節哦!那會讓你終身難忘。
小學生家鄉風俗的作文 學生作文家鄉的風俗篇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的天空中下著蒙蒙細雨,我們一家加上姑姑和我表弟一起去掃墓。
到了掃墓的地方,我們拿出了食物,你們想知道我們這邊要帶什么食物嗎?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我們這邊要帶的食物有:豆腐干、青團、饅頭、米飯、清明果和酒。
接著我們站在去世的親人面前,給她送上食物,然后爸爸點燃了香,平均分給了我們,讓我們去拜。我們給逝去的親人背了古詩和國學。
等掃完了墓,姑姑說:"我來教你們制作青團吧!""好!"我叫了一聲。"首先把艾草放鍋里煮,等煮好了就把它拿出來擰干,然后和面粉合為一體之后,并分成一個個小小的團子,接著在里面放進八八喜歡的東西并封住口,最后放鍋里蒸,就大功告成了!"姑姑說。
我按照姑姑的說法我果然完成了。
清明節這一天,我既懂得了我老家的習俗,又學會了青團的制作。
小學生家鄉風俗的作文 學生作文家鄉的風俗篇三
中國過年時的習俗有很多,而我的家鄉廣東的習俗,你們知道嗎?
在廣東,快過年的時候,大家備辦各式年貨,比如:買雞、鴨、肉、鵝、魚……選購春聯、年畫等。最重要的是要買柑橘、青橄欖、香梨等水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新送親朋好友的佳果。
每年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去“述職”之時,這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要進行清洗,謂之“采囤”。
在我們小孩子的眼里,只有一件事最重要的,那就是我們都很想要的“壓歲錢”!吃晚飯,大人們就會給我們“壓歲錢”的,我們可以用來買很多好玩的好吃的,嘻嘻……
晚上,我們還會將水缸里貯滿水,米缸里填滿米,燈火不熄滅,以象征這“歲歲有余、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
當新年鐘聲敲響,家家戶戶鳴放鞭炮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習俗,聽了后,你覺得怎么樣呢?
小學生家鄉風俗的作文 學生作文家鄉的風俗篇四
春節的時候,有的人在家里吃著團圓飯,有的人在忙著門上貼對聯,有的人趴在窗戶上正貼著窗花……而我最期盼的就是放煙花。
我在外婆家過年,等去了外婆家,和那邊哥哥一碰頭,便急著去了外邊買了一點點的煙花,出去放。
等到天一黑,煙花便一簇接著一簇地從地方飛到天上去了。煙花在天空中非常燦爛,天空也被映得是五顏六色,非常美麗。
其實在春節這一天放煙花,還有一種開門炮仗的說法。說是每一戶人,到了過春節這一日,第一件事情就是放鞭炮,許個在新的一年里以舊換新,過得更好的心愿。
放完煙花后,我們就來到了外婆家里,坐等著吃年夜飯了,每年的除夕夜里,家里面的桌子上總會少不了擺上豬肉、魚肉、雞鴨等等,所有好吃的,這一日都放在了桌子的中間。
映著窗外的次第盛開的煙花,吃著桌上美味豐富的吃食,就這樣,一年的春節便這么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