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不僅僅是總結成績,更重要的是為了研究經驗,發現做好工作的規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誤的教訓。這些經驗教訓是非常寶貴的,對工作有很好的借鑒與指導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進提高,趨利避害,避免失誤。寫總結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總結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律師所工作總結 律師工作匯報篇一
一、不斷加強思想建設
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嚴格遵守律師職業道德、執業紀律以及《律師執業規范》,遵守各級司法機關的規章制度,認真履行律師協會的章程,履行會員的義務,遵守律師事務所所內的各項管理制度,敬業愛崗、廉潔自律、文明執業,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全心全意的做好法律服務工作,樹立品牌服務形象,堅守執業理念,最大限度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認真學習,嚴于律己。不斷進行知識更新,并積極參加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協會舉辦的業務技能學習與職業道德培訓,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能和專業素養。
二、認真參與公益法律援助活動
本人積極投身于普法工作,根據普法工作目標和要求,在法制宣
傳日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堅持說理釋法,耐心解釋,努力營造良好法制環境,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并結合工作實際,探索普法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采用到企業開展調研、開辦普法課和專題法律講座等多種形普法,取得了良好的實際效果。
在熱心公益、服務百姓的活動中,本人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熱心解答百姓所關心的法律問題。在當今法治社會的背景下,社會群眾法律意識不斷增強,對公眾及律師行業能夠在這樣互相交流過程中相得益彰,一方面滿足了公眾的法律需求,另一方面律師工作也能夠通過接地氣的方式是自己的工作得到深入和沉淀,對于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和社會和諧穩定盡了自己的一份力。
三、努力提高業務水平與技能
過去的一年,通過大量辦理訴訟案件及非訴訟案件,辦案方式取得很大突破,用非訴訟方式解決訴訟問題,既減輕當事人的訟累,又妥善化解社會矛盾,及時息訟解紛,促進了當事人的和解,增進了社會和諧。本人無論是民事代理、刑事辯護,還是非訴訟業務,都能夠恪盡職守。作為企業法律顧問,認真為顧問單位解答實際法律問題、及時提出法律意見,為顧問單位提供了優質服務。
回顧本人所接受的各類案件和所提供的各類法律服務,本人兢兢業業,扎扎實實,每一個案子都盡心盡力,做到當事人滿意,自己心里安然踏實。取得了較好的經濟、社會的雙重效益。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保護國家、集體及公民的合法財產等均做出了自己應盡的貢獻。
與時俱進,拓展新領域。隨著全球經濟形式的變幻及國內經濟體制的發展,面對不斷涌現的新問題、新領域,本人在律師事務所主任的領導下立足現有業務的同時,繼續拓展新的業務領域,積極開拓案源,努力用自己的的法律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當事人服務。
四、遵守律師職業道德執業紀律
在職業過程中,我忠于憲法和法律,執業為民,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認真遵守《律師事務所內部管理規則》和本所的各項管理制度,還積極參加修改制度,提出建議;明明白白告知委托人的各項權利和風險,不為謀取業務而誤導當事人或者做虛假承諾;沒有私自接受委托和收費,收取額外報酬的行為;沒有向我所瞞報、少繳代理費的行為;沒有采用貶損、詆毀、降低收費標準等不正當手段進行業務競爭的行為;嚴格按業務操作規程辦理,沒有損害國家社會和當事人合法權利的行為;與法官、檢察官、仲裁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相互關系中,沒有非工作場所會見的行為,沒有請客送禮和指使當事人送禮、行賄的行為,沒有假借他人之名向當事人所要財務的行為;沒有向司法機關出示虛假材料等弄虛作假的行為;沒有從事違法和有悖律師職業道德、公民道德規范,損害律師職業形象的行為。
律師所工作總結 律師工作匯報篇二
鴻英律師事務所于--年5月份成立營業,至--年12月底,共8個月的時間,受理各案件 460 起,簽訂顧問單位十一家。在律師所成立后的這段時間里,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第一、以宣傳開路。為擴大宣傳推廣力度,在今年九月份,我和林桂玲去北京與納稅人報、今日中國論壇、中國律師雜志社等媒體建立合作關系。回來后又簽約大慶晚報。現在納稅人報和大慶晚報都建立了自己的專欄,一方面提高律師事務所的社會影響,彰顯了鴻英律師事務所的強大實力,另一方面通過向報社供稿和咨詢,這樣同時鍛練了律師的思維方式,提高了寫作能力和辦案水平;大慶不差錢網是繼大慶油田論壇之后的第二大網站,我所在此開設了法律論壇,廣泛進行法律宣傳;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并與百度聯手,網站在--年元旦開通。我們將指定了專人負責網站的維護。大慶電視臺開辦的百湖律師團節目中,我參加了兩期節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還積參加了絕對現場、大慶廣播電臺等欄目。近期又與天地人廣告公司合作,以dm廣告形式進行宣傳。相信通過我們不斷地努力,鴻英所及各位律師的知名度會越來越高,業績也會越來越好。
第二、鴻英所立足長遠發展,加強律師間的合作、我們著力打造律師聯盟,現在已經同北京、天津、哈爾濱的三家知名律師事務所建立了律師聯盟,并已經初見成效。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律師的業務范圍的擴大,這種聯盟的作用將會越來越重要。我們會選擇一個適當的機會,將大家派出去學習和培訓,讓大家發揮更大的潛力,積累更大的能量,以便于能夠為當事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最終實現律師事務所的發展和壯大。
第三、經過對社會的調查研究,通過對律師業潮流的細致觀察與深刻思考,認為律師業的下一步發展應當是精細化、專業化,為此,我們單位適應律師業發展的潮流,對律師業務進行了專業化分工,組成了不同的律師業務部門,并由精通相關業務的資深律師擔任業務部門的負責人。通過實踐,加強學習和研究,以提高律師的業務水平。
第四、我所重視律師的輸入和培訓,通過人員的引進和篩選,我所現在已有律師和實習律師十多名,基本上能滿足業務發展的需要。
律師引進后,我們非常重視律師的培訓和幫帶,通過每周的例會學習和劉亞麗、王方等資深律師的幫帶,使得很多的實習律師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基本具備律師執業所應具備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以便于他們執業后能夠盡快適應律師發展的要求,作出更大的成就。所有來鴻英所的律師我都會告訴他,“只要你夠勤奮,鴻英一定會給你一個很好的發展平臺。”事實證明了我的承諾,林桂玲律師今年第一年正式執業。三月份在給我做助手一起去內蒙古阿榮旗法院開庭時,還不敢講話;在五月份代理一起無民事行為能力離婚案件中,在法庭面對對方大慶知名律師聯合新聞媒體的強大壓力,竟然從容不迫,語驚四座,得到了法官、當事人及旁聽人員的高度贊揚。旁聽群眾紛紛索要名片,并為此成功接了另外一起離婚案件。11月份她代理的一起法律援助案件,再一次得到了當事人的認可,送來了感謝信和錦旗,鴻英律師事務所第一次接受媒體采訪就是源于此案。侯學光律師,今年是實習律師。從一開始的寫訴狀、解答咨詢、取證、立案等輔助事務到現在獨立承辦案件,以其高度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贏得了當事人廣泛認同。連松也是與小侯一起來的實習律師,在所的成立初期,事務瑣碎,不成章法,但也能在壓力中奮斗,認真工作,為律師事務的成立和發展都做出了很大貢獻。
我們還積極為每個律師創造和諧的人脈關系。與公檢法政府、企業、主管部門和新聞媒體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同時,在所里舉辦大型活動和招待時,力爭讓廣大律師參加,以建立和擴大律師個人的人脈關系。
每個來鴻英所的律師,我都積極為其提供鍛煉和提高的機會。積極為其策劃和打造品牌。在律師事務所成立了短短8個月中,身體力行帶領大家去講課,先后為企業和機關工作人員講解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信訪條例、商品房銷售法律知識、合同法、婚姻法、行政處罰法等6次,均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第五、為律師提供良好的辦公環境,在律師事務所剛成立就在讓胡路區中心地段承租了一百平方米的辦公樓,并配備了電腦、打印機、復印機、傳真等辦公用品。并且購買了大量的法律書籍,供大家學習借閱。辦公室內任何時候都整潔清新,讓律師和當事人都有一個舒暢的環境。隨著單位人員的增多和業務的提升,對律師事務所的辦公條件也會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我們會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不斷滿足律師對辦公條件的需要,為大家提供一個舒適、寬松、優質的辦公環境,使律師們能夠心情舒暢的學習和工作。
第六、積極開拓案源。我所在擴大宣傳的同時,積極與各企事業單位和機關聯系擴展案源,并且辦理了電話業務。大大拓寬了案源。
律師所工作總結 律師工作匯報篇三
元旦將至,20--年將畫上句號,距離我取得實習律師身份也逾半年。在這過去的一年中,生活和工作的變化自不必說,最主要的是隨著身份的轉變而帶來的許多不同。古人云:“一日三省吾身”。我沒有那么高的境界,只能在年關將至時回顧一下過往,以求不忘初心,方能始終。
一、畢業前的焦慮
畢業前半年歷來是一段難熬的時期,已經定下工作的恨不能提早答辯,沒有找到工作的則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久久不能平靜,我就屬于后者。二月的時候,我仍然在某top所實習,期望著能夠留下來,但是其實已經知道希望不大,每年想進頂尖律所的人那么多,哪會輪得到我?于是我一方面小心翼翼的完成著主辦律師交代的事務,在保證不犯低級錯誤的前提下爭取有一點出彩的地方,希望能夠打動他們,為我能夠留下增加一點可能性。同時,我與同樣處于焦慮狀態的其他人一樣,日日徘徊于legalboats等專業論壇,看到別人發的某某頂尖所筆試面試經驗猶如看到救命稻草,看了無數遍,以至于后來的所謂“top5律所”的筆試我都覺得soeasy。我每日除了實習工作外就是泡在網絡上,希望能夠捕捉到什么好的就業機會。最喪心病狂的時候見到招人的律所就投遞簡歷,根本來不及去了解對方的底細。似乎有點“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挫敗感。那時候看到手機上響起021開頭的座機號碼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大多數律所給通知筆試或者面試都喜歡用座機,其實大部分的來電都是推銷房產或者保險,但我仍然滿懷希望地期待著。后來,得到一個去另一家top所筆試的機會,我做了充分的準備,也得知只要能通過筆試我就能留下,所以我發揮得很好,筆試成績遠高于這家所的及格線。但是,由于某些意外事件,我并沒有進入這家律所,這是我一直耿耿于懷的。
在畢業前的將近半年時間里,我參加過十幾家律所的筆試面試,基本上都倒在面試這一關,直到臨近畢業我仍然沒有找到工作。我的心態到這個時點已經完全壞掉了,我內心一直比較傲嬌的在中國最的幾家律所的實習經歷,這時候反倒成為我的一個笑柄,找不到工作,曾經在那實習過頂個球用。
現在回想一下那時候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多半是源于自己過高的期望值和自身能力不相匹配,能夠進入頂尖所實習的經歷使得我對自己高看了一眼,一直著眼于如何進入頂尖律所,殊不知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進去的,也不是每家頂尖所都適合所有人。更主要的是源于一種內心的虛榮心,每個行業都有一些知名的企業,就像做軟件的都覺得在微軟、甲骨文等工作是一種榮譽,做it的都希望進入百度、騰訊一樣,做律師這行的大家都盯著那些頂尖所,我正是由于這樣一種心態,放棄了挺多機會,以至于斷了自己的后路,差點賦閑在家。從我找工作的教訓可以看到,現在的法學院學生其實浮躁的比較多,對自己的定位不清,要么眼高手低,要么不切實際。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那些頂尖的律所,找工作跟找對象其實很像,雙方彼此喜歡并且合得來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各位師弟、師妹引以為戒,切忌像我一樣“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二、開始北漂、正式入職
可以說是陰差陽錯也可以說是命中注定,從未想過會離開上海的我竟然在一個電話后收拾行李、退了住房來了北京。這是我第一次來北京,第一印象并不好,覺得北京的樓沒有上海的高,北京的空氣沒有上海的好,雖然各種不如意,但是有了一份律師助理的工作,讓我心里的石頭落了地,也就沒有什么可抱怨的了。第一天來到地平線(我現在工作的律所)我整個人都不好了,我一直不明白一棟小樓一二層都是餐廳,三層竟然是個律所。還未坐定就被告知要開始筆試,沒過多久師兄搬來一臺電腦,題目已經保存在桌面上,我當時在想,我經歷過那么多大所的筆試,根本沒把筆試當回事。當我打開試卷時,傻眼了。一份院的判決書,除了篇幅有點長以外,我已經記不清它的其他特點。記得當時答題的要求是評析該份判決書,我憑借我淺薄的民商法知識亂答一氣,草草收場。緊接著通知我旁聽一個案件分析會,我傻呵呵的去了會議室,也沒有主動端茶倒水的覺悟,發現會議室坐著各大高校的學者,連--老師也來了,與會內容就是剛才考我的那個案例,這個案子不僅是真實的,而且還是律所正在辦理的,會議還沒開完我就已經知道我的筆試肯定掛了。當晚師兄就給我打電話,說老板看了我的答卷非常的生氣,覺得我簡直非常差勁。好在師兄替我說了很多的好話,老板才決定給我一次補考的機會。現在想想,老板能夠收留我真是我的幸運。
后來我就這樣莫名其妙的留下來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就轉正了,正式成為一名實習律師。在我成為實習律師這半年里,我犯了很多錯誤,我把它們寫出來,一方面是為了反省,另一方面也是讓其他的像我一樣剛出道的實習律師引以為戒。我這半年中所犯錯誤主要有下面幾項:
錯誤一:不喜歡動筆。
每次開會我都干巴巴的坐在那兒聽著,從來不帶記錄的,都指望著事后看看其他同事的記錄就好。老板多次就這一問題批評過我,他強調:“動手能力是一個律師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質,你不喜歡動筆就寫不好法律意見書,寫不好法律意見書你也就不用出庭了。”經過老板三次教誨之后,我開始著手改正,逢開會必記錄,逢討論案例必記下各家觀點,后來團隊辦了“法治地平線”的微信公眾號后,我就通過寫文章來鍛煉自己的動筆能力,現在據老板說,我有一些提高了。
錯誤二:做案子不上心。
在我剛入職不到一個月的時候,老板就帶著我去談一個很大的案子,我第一次直面當事人,準備各種材料,但是我并不上心,在出差的過程中一有空就跑到當地去“入鄉隨俗”,將案子的事拋之腦后,導致老板召喚我回酒店寫文書的時候我還在距離酒店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地方歡快的吃著火鍋唱著歌。做案子不上心,經常文件找不到或者不知道放哪里去,是很嚴重的問題。我一位曾經做過法官的師兄告訴我,在法院,如果把案卷(特別是刑事案子)弄丟了是要被開除的,我才意識到這個問題有多嚴重。
錯誤三:粗心大意。
作為律師,粗心大意的毛病是絕對不能有的,有的法律意見書動輒有一堆錯別字,發到客戶那邊肯定會留下很壞的印象,而我就是一個粗心大意的典型。有次跟老板一起出差,客戶開車送我們去機場,隨行的還有一起乘機的老板的幾位朋友,快到機場的時候,司機問我是t2航站樓還是t1航站樓,我憑借之前多次往返的經驗和印象,斬釘截鐵的說t2航站樓,老板又跟我確認了一遍,我過于自信自己的記憶仍然給出t2航站樓的肯定答復,于是司機就送我們去了t2航站樓,此時離辦理取票結束只剩不到20分鐘。我立馬沖進去辦票,結果被告知我們全部是在t1航站樓,我才意識到我犯了大錯。我悻悻地出了航站樓,去跟老板講了這個“晴天霹靂”,老板把我臭罵了一頓,還好兩個航站樓距離不算太遠,否則因為我的粗心大意會耽誤大家的行程。
以上我簡要的列舉了這半年我犯的比較典型的錯誤,希望各位同行引以為戒。
三、改變與展望
經過這一年,特別是來北京的這半年,我改變了很多,從學生轉變為律師既是一種社會角色的改變,也意味著行事風格的轉變。從原來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法學院學生到需要“面面俱到,殫精竭慮”的律師身份的過度,過程是艱難的也是有挑戰性的,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你收獲的不只是知識和技能的積累,更重要的是學會培養成為一名職業法律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經過半年的轉變,我已經慢慢適應了我的新身份,也開始展望我的后續工作前景。我相信,在不久的某一天,我能夠很驕傲而非傲嬌地說一句“我是一名很專業的法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