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酒店工作心得體會字 酒店工作心得體會感悟篇一
其實無論聽多少人在講,都不如自己親自試下感受得真切,即使是那些前輩的經驗之談,我也認為,同一件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感覺和看法。選擇這一職業,我的想法很簡單——歷練自己,了解社會,熟悉醫藥環境。我想,沒有更適合的職業,可以讓我既可以鍛煉社會交際能力,又可以快速進入醫藥市場,了解醫藥行業究竟有多深了。我要的是社會歷練,而不是穩定工作和年薪。
簽完三方協議后,進入實習期的第一步,是公司的產品知識考核。原以為,藥代就是與醫生打交道,混熟以后讓醫生開藥時開你的藥,你給醫生回扣便可。但現在我懂得面試時北京地區孫經理對我說的那些話了:藥代,其實是醫生與藥品之間的橋梁,藥代要教會醫生藥品是干什么用,怎么用。因為現在市面上藥品特別繁瑣,很多藥連醫生都搞不清楚。這也就要求,藥代必須有扎實的醫藥知識和專業素養。考核是在網上進行,30分鐘答150道題,一題一分,100分及格。令我感到有意思的是,考試機會有20次,并不是一次決定合格。我想公司的意思是讓我們多次嘗試,并不是嘗試一次就可以決定成敗或者判定自己是否優秀,而是每次嘗試,每次都有進步和提升,這才是整整意義上的優秀。我想,這也是一名醫藥代表所應具備的品質——不輕言放棄。個人是如此看待這次實習前考核的,考官在觀察你是否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也想知道你為自己定多高的要求,是100分?120分?還是更高。
在等待實習的日子里,我查閱了很多醫藥相關信息,也很關注醫院和醫藥公司的發展與變革。繼gsk賄賂案后,相繼又聽聞多起醫藥代表賄賂事件。有好友打來電話,說這一行業行情不好,勸我轉行。我笑笑,每個行業都有其運作特點,發生的任何事都是行業性質導致的必然,很正常,考慮太多的話,就沒有好行業了。笑談過后,也沉靜思考,藥代被推到風口浪尖,成為藥價虛高的替罪羔羊,其實是不公平的。真正的禍首應是醫藥制度的漏洞。相同藥物成分的藥品名稱有幾十種,生產廠家更是上百家,主治醫生在開藥時,對于本質相同的藥,他會選擇哪一種呢?醫藥代表應運而生,輔助醫生選擇,這也就無法避免特殊手段,不管是請客、吃飯、玩樂、旅游、回扣、甚至送房送車,目的都是為了讓醫生選擇自己公司的藥品。所以我總結,發生多起醫藥代表賄賂案并不是藥代的無德或者違法,而是這一職業的本質便是產生并發展于灰色地帶,規則便是如此。藥代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如果醫藥體制不改變,藥代現象會繼續存在,各種黑幕也不會隨之消失,只是走向更隱蔽而已。有時我甚至會想,只有切斷醫生與藥品的利益關系,藥代不能左右醫生開藥的選擇權,而是以藥品療效與安全為基準,那么藥價貴、看病貴的醫療問題可能才會真正解決。
進入公司,又有幾次考核,英語也在考核范圍內,這可真為難了我,看來有些東西,不是不想學就可以不用學。就像那句話:生活,會逼著你前進,你又怎能懈怠止步。學到的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公司的“五步打造——客戶抱怨處理法則”,其中講到的“heart模型”,即——傾聽hear、同理心empathy、致歉apologize、解決resolve、追蹤track。讓我真正學會如何處理客戶問題,同樣也可以運用到生活當中,處理親人和朋友的關系,我覺得這更加有意義,做事先做人,我相信自己可以更多些努力,去探知更多生命意義。
關于同事之間的關系,并沒有多么簡單,不過也不是多么復雜難辦。我明白,這個群體,不像上學期間那樣由個人意愿喜好選擇,是因為相同的工作和任務,將我們安排到了一起,其實這也算緣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興趣愛好,哪怕是自己曾經討厭的性格類型,也應學會與其交流、合作與競爭,必須學會把握平衡,為了共同的工作目標一起努力。只是有時,違心的客套、機械的微笑讓我覺得真沒意思,不過轉念一想,也沒什么。人不能太刻板的活著,總要學會無聊、學會一些沒意思的生活。
很認真的對待這次實習,從中學到了很多。不管是順利還是阻礙,我都將它視作珍貴的經歷和鍛煉,這也是我實習的目的所在。在有限的實習時間里,更深入了解醫藥行情與醫藥體系,熟悉和適應社會的人際交往。我相信,今后的路很長,需要我去學習、去探索的還有很多,我會坦然笑著面對,感受人生,不枉此生!
酒店工作心得體會字 酒店工作心得體會感悟篇二
2年前的一次機會讓我與xxxx結緣,國內首家四星級xx酒店,一家認真演繹著“把尊重送到客人心里”的服務理念的企業,在這里我重新找到了我工作的目標和歸宿。
現在,回顧我在xx度過的這2年多的服務工作生涯,用xx的理念來概括是最貼切不過了:“生活的每一天,工作的每一天,都是學習和收獲的每一天。”
20xx年x月x日,我正式來到xxxx,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我身為一個小孩子的媽媽,在家里做家務是必不可少的,本以為房務部的工作我可以很好的勝任。跟著師傅鋪床,擦東西,吸塵……一系列工作做下來,腰酸腿痛是難免,但正是這樣高強度,高密度,高品質的對待每個房間,每個角落,每個細節。對待每個房間比對待我家里還要仔細,從最根本體現了大廈的承諾:給您一個綠色的家。在房屋部的工作經歷讓我明白,這正是廣州大廈服務精神的最好體現。
這是我所應聘的服務員職位,也是我為之付出2年多汗水的職位。娛樂部的工作,或許別人認為輕松,可卻也有不輕松。我身為一名服務員,要做帶對待客人講究禮貌,急客人所急,思客人所慮,幫助客人解決問題,并且很好的維護好所在樓層的干凈環境。這些細微之處,我都能做得很好,并在20xx年年底獲得大廈給我的肯定:年度優秀員工。
由于二,三月份健康中心全面裝修。我有幸被分派到宴會廳輪崗。這里又是一個嶄新的平臺。從上班開始,忙碌的工作就開始了。翻臺,擺場,備茶水,備家具…...每樣工作都是井井有條的進行著。有時候,細致到每一個玻璃杯上是否有手印。只要有瑕疵,都會立即重做,力求為賓客提供最好的服務。我與一群年輕我很多的實習生一起干活,我時刻感受到他們對工作的熱情,對生活的熱愛,對服務質量的熱忱追求。正是廣州大廈優秀的企業文化熏陶,讓我們能如此熱情投入到工作。
“把尊重送到客人心里”的服務理念伴隨著我與xxxx一起走過了2年多的日子,我在這里得到了成長,收獲了信念。并時刻提醒著我作為一名xxxx的服務員,一名優秀的服務員,應該時刻把服務精神做到最好,讓客人真正從心里感受到我給予那份尊重。
酒店工作心得體會字 酒店工作心得體會感悟篇三
我問一些飯店企業的經理:"你接觸的顧客是所有顧客的百分之幾?"答:"約5%!"我問他們的服務員:"如果必須在你和顧客中選擇其一留下,你希望選擇誰?"答:"我!"這兩個問題,我從五星級的酒店問到大排檔的服務員,從中餐廳問到西餐廳,基本上都是同樣的回音符。經理的接觸面,不及員工的1/20,因此,客戶服務的決定權不在經理。在和顧客發生較大的矛盾時,員工心中最重要的是自己,不是我們的顧客。因此,客戶服務的好壞,其關鍵也不是我們的經理。所有的企業經理人都應該明白,當我們把員工的職責定為為客戶服務時,我們已經把決定客戶服務好壞的決定權交給了他們。
服務員是企業與客戶之間的一劑潤滑劑。沒有這個潤滑劑,企業與客戶之間遲早會因為磨擦而分裂。服務員的情緒、工作技能、對企業的忠誠度,都是導致客戶服務好壞的直接因素,因此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首先要抓住員工。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因果,有因才有果,所以有"投桃報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把它稱為"瓜豆原則":管理者心中"員工第一",員工的心中才會"顧客第一"。經理人要及時改變觀念,不要讓服務員認為自己一種工具,而是要讓他成為客戶服務的核心,以主人翁的精神,以高度的責任心充滿使命感地工作。
我們知道比爾蓋茨是世界首富。那么比爾蓋茨有什么經營秘訣呢?在比爾蓋茨的微軟公司,如果拜訪10位顧客只成交9位,仍然是要挨罵的。因為沒有成交的那一位,很可能就被競爭對手挖了過去。比爾蓋茨的公司擁有世界一流的軟件,仍然重視不得罪任何一位顧客。對于酒店行業來說,沒有一家企業敢稱自己的產品是世界一流的,我們更應當重視不得罪每一位顧客。酒店的顧客絕對大多數是主動上門的,我們留住顧客的重點第一應是不得罪顧客,不然即使你擁有更好的出品顧客也不會再次光顧的。我在前面提到,保留一個老顧客的成本是獲取一個新顧客成本的1/5,如果一個服務員老是得罪顧客,他接待的顧客越多,我們的生意就會越來越淡。要堅決杜絕得罪顧客的行為有3個方面必須注意:一是未經培訓的員工不得上崗;二是讓那些得罪顧客的員工消失;三是讓那些得罪員工的經理消失。
剛才說到,服務員的情緒、工作技能、對企業的忠誠度,都是導致客戶服務好壞的直接因素。也說到得罪顧客的員工是企業最大的成本。那么,作為經理人,我們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讓服務員以最好的情緒、最熟練的技能、最忠誠的態度去服務每一位顧客。因此,加強員工的培訓,應是經理人工作重點的重點,也是經營工作的首要任務。
除了玉璞,我們不可能用其它的東西雕琢出玉器來。有一家書業集團的老板告訴我,他們公司平均每個人每年必須拿到100萬的銷售業績。她說,她們的員工之所以能有這個能耐,是因為她們在挑選業務員時,首先看是不是有那個料,如果一個人本身不具備那個素質,培訓也沒有用。我認為,酒店企業招聘服務員時,首先要看他有沒有為他人服務的精神意識,沒有這種精神,我們不要招聘他。
如果一個人不熱愛某個工作,就不可能全心投入,甚至會產生抵觸情緒。抵觸情緒有什么作用呢?比如,不喜歡某個領導、同事或者顧客,就會出現:領導指導他怎么做,他想,我要你指導什么,就你行,我偏不按你說的做,結果把事情弄得一團糟;在和同事相互配合的過程中,明明需要他去協助的工作,他偏偏要扭扭捏捏,要讓人家來請,要等到他的協助已經毫無意義時才不情愿的行動;在為顧客服務時,明明顧客那個要求是合理的,他在心里想,憑什么要我服侍你,就慢一點,就量少一點,就態度不好一點,結果顧客或是惱了,或是連惱都不惱了,干脆以后不來了。所以,在招聘時,首先要杜絕這種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