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廚藝大賽活動方案策劃 廚藝比賽活動方案篇一
肥城市“桃文化美食”烹飪大賽。
時間:201x8月20日
地點:富世康巴蜀傳說大酒店
主辦單位:
承辦單位:
全市范圍內有固定經營場所并在工商部門注冊、誠信守法經營、店容店貌好、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要求的餐飲企業、農家樂,設置餐飲專業的相關院校師生,熱愛烹調美食的社會人員,只要年滿18周歲以上,均可報名參加。
金獎 1個,獎金1000 元/個,頒發榮譽證書;
銀獎 2 個,獎金800 元/個,頒發榮譽證書;
銅獎 5個,獎金500元/個, 頒發榮譽證書;
優秀獎若干個,頒發榮譽證書。
(1)以魯菜風味為主,要凸顯肥城特色文化和獨特的地方傳統風味特色,突出“農家”和“家常”特色。
(2)食材選用綠色、環保、健康,以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食材為主,禁止使用海參、鮑魚、魚翅、燕窩等高檔原料。禁止使用國家禁用的動植物原料,不準使用人工色素,違者取消選手比賽成績。
(3)菜點加工工藝源于鄉村傳統制作方法,相對簡單,便于掌握,方便居家烹調學習,能向大眾普及推廣。
(4)參賽菜品均需在場內獨立制作,特殊情況須事先向組委會申請場外加工。
本次大賽設組委會,組委會辦公室設在市商務局。大賽組委會將聘請省內專家和社會美食家擔任評委,組成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會將按照組委會確定的評分標準,分別從口味與質感、工藝與火候、色澤與形態、營養與衛生、創意與實用等方面進行評判打分。
1、參賽選手需在60分鐘內按12人量,完成“規定菜”、“自選菜”各一道家常熱菜的現場制作。
(1)“規定菜”,為凸顯桃文化的菜品、原料可采用與桃相關聯的食材或桃文化寓意深刻的菜品。參賽選手自備食材和餐具,大賽組委會只提供常規調料。
(2)“自選菜”,食材不限,選手自由發揮。參賽選手自備食材和餐具,大賽組委會只提供常規調料。
2、“規定菜”和“自選菜”均要按12人量制作,另用嘗碟2人量供評委品嘗,整形菜品不另加嘗碟。
3、選手所得總分計分辦法:規定菜總分50分,自選菜總分50分,前場10分,選手總得分為三者之和。
4、前場扣分說明:
一是:超時扣分,每超5分鐘扣1分,最多扣3分。二是:衛生扣分,制做現場清理不干凈,操作環節不符合要求,最多扣3分。三是:不聽從現場監理人員的安排,違反比賽規則,最多扣4分。
5、比賽前2天抽號確定比賽具體時間。
1、參賽選手著裝:所有參賽選手著工作服、戴工作帽、服裝要求整潔、無油漬污漬。
2、佩帶組委會頒發的有效證件,進入賽場后服從監理人員的指揮,不準高聲喧嘩。
3、現場禁止吸煙,不準隨地吐痰,不得亂扔下腳料。
4、不準使用其他選手的原料及半成品。
5、比賽結束時必須做好清理收尾工作。
1、報名方法
參賽單位或個人需要提供:(1)參賽報名表一份;(2)參賽報名表電子稿發送至**;(3)參賽者身份證復印件一份;(4)參賽報名表可自行到肥城政務網“公示公告”下載。
2、報名時間、地點
時間:x月5x日至x月x日。
地點:文廣大廈商務局(2217房間)。
3、聯系人及電話:xx xxxxxxxxxxxxxxxxxxx
4、后附評選表格及標準:(4份)
1、商務局負責活動的牽頭工作,確定活動方案、評委組聘請及星級以下飯店聯絡和組織參賽;
2、人社局負責對榮獲比賽金、銀、銅獎及成績優秀選手給予職業資格晉升。中級晉升為高級,初級晉升為中級,沒有等級的晉升為初級。晉升者賽后再由人社部門統一培訓后,加考相關理論;
3、旅游局負責農家樂及星級飯店聯絡和組織參賽;
4、廣播電臺負責參賽全過程錄制并開辟專題欄目對大賽進行報道;
5、美食協會負責場地準備,及現場布置工作。
6、各單位要切實履職盡責,精心組織,協調配合,確保本次烹飪大賽圓滿成功。
廚藝大賽活動方案策劃 廚藝比賽活動方案篇二
一、本次活動的主題
熬制菜式的香味創意,展示教師的別樣風采
本次活動是在響應對教師素質拓展的要求,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豐富老師們的業余文化生活,提高教師們的審美觀,培養教師們的創造力。同時,為了豐富廣大教師的課余文化活動,提高教師的生活樂趣,培養教師的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展示新一代教師風采。通過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活動,營造健康和諧積極活潑的校園氛圍,可以促進教師健全的人格和情感價值觀的形成,提高教師們的品德修養,讓每一位教師站在豐富多彩的大文化背景下真切地感受到文化教育對智慧的啟發和心靈的陶冶,帶來內心的充實和諧與快樂,切實的起到拓展素質教育,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
1、前期宣傳
在教師例會上宣讀活動方案,讓全體校師了解到我們的活動,從而最大范圍地吸引教師們的注意力、調動其積極性,從而獲得最廣泛的支持。
2、工作安排
(一)報名階段
1、報名方式:以年級片為單位,由年級自行制定規則選拔選手,人數不限。
2、參賽對象:工會會員
3、報名要求:
1、主廚、助手人數不限
2、喜愛烹飪,且有一定的烹飪經驗。每個年級做一桌菜(6菜1湯),要有創新,有特色。
(二)比賽階段
1、比賽時間:20__年12月31日下午3:00
2、比賽場地:籃球場
3、器材設備:學校統一負責廚具、碗盤、勺筷、調味盒、調味品、油盅、菜盤等;選手自帶參賽菜肴的原材料。
4、比賽賽制:比賽采用評分制,由評委負責打分(評委由學校領導和工會委員共10人組成)
5、比賽程序:
(1)開幕式及領導講話
(2)正式比賽
(3)評比作品,宣布結果
(4)領導總結
6、注意事項:
(1)各參賽單位在12月31日下午3:00開始烹飪,下午4:00前做好三道推薦菜(第一道菜的主材料為皖魚、第二道菜的主材料為雞、第三道菜的主材料自選),下午5:00前做好全部菜并擺好,每桌菜要有主題介紹。
(2)“湯”類可以是湯、羹、糖水。
(3)各參賽單位的推薦菜每做好一道可以先上一道,用以評委進行評分,全部菜做好、擺好造型后評委再評一個總評分。打分時每道推薦菜滿分為10分,總評分為20分,合計滿分50分。
7、賽場紀律:
(1)參賽選手衛生著裝。
(2)遵守賽場秩序,聽從評委及工作人員安排。
(3)非參賽選手及無關閑雜人員嚴禁進入比賽現場。
(4)注意安全。
8、比賽規則:
(1)參賽選手作品由自選菜肴組成,原材料由選手自備。(6菜1湯)
(2)比賽中以年級作為單位,每組設主廚、助手不限。由評委負責打分。
(三)頒獎階段
1、結果展示:根據評委評分,匯總由高至低排列并公布結果。
獎項評比:
1、一等獎:1名
2、二等獎:2名
3、三等獎:3名
本次活動學校將核撥每個年級300元的經費作采購烹飪原材料使用。
廚藝大賽活動方案策劃 廚藝比賽活動方案篇三
一、活動主題:尋找舌尖上的美味—校園廚藝大賽
通過策劃舉辦這次廚藝大賽活動,希望可以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同學對廚藝、對生活的興趣,豐富同學們的大學生活;同時加強同學對廚藝的了解,為學院愛好廚藝以及有廚藝方面特長的同學提供展現自己的舞臺;通過家鄉菜加強不同地區的同學之間的了解,知道各地的飲食習慣,以便更好的溝通;展示湘南學院法學系學生的風范,弘揚法學系師生激情張力,以食會友;并希望借這次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能力,此外,在廚藝大賽中穿插一些廚藝知識,讓同學的食得美味,食得營養的同時,可以學習一下廚藝。
預計3月23或24日(視報名情況而定,報名人數多就分兩天舉行),地點待定(教室或者第二食堂)
3或3人以下為一組,每組同學各自分工,每組必須有一名解說員負責比賽環節的設計主題解答與解說。選手自備材料及相應炊具。
1、宣傳部負責海報的繪制和張貼。
2、宿管生活部繪制報名表,評委名單,評委評分標準表。
3、組織部和各班班長負責組織前期報名。
4、勞衛部及文明督察部協助宿管生活部搞好賽后衛生。
1、安排選手就位,維持現場比賽秩序。選手在各自的場地進行比賽,完成自己的參賽作品。
2、參賽作品完成后向評委匯報,由參賽選手將菜端給評委品評。
3、每組選出一名代表做講解員,主要負責介紹本組菜的特色,向評委拉票,然后評委再給出評分。
1、學生可有秩序地參觀做菜的過程。
2、現場對觀眾進行提問,隨機抽取幸運觀眾,答對者,予以獎勵,允許其品評一道菜肴。
1、每組選手必須在20-25分鐘之內完成任務。
2、選手必須自己準備好材料以及盛菜的碗。
3、參賽活動過程中注意用電安全以及食品安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意外事故。
4、參賽活動結束后要及時打掃衛生,保持場地干凈。
1、專業評定:儀表舉止專業,著裝整潔、器具操作規范、設計新穎,富有創意。(10分)
2、時間:做菜用時,安全操作。(10分)
3、材料:新鮮,色澤鮮美。(10分)
4、技術:刀工熟練,切菜工整。(10分)
5、色香味:具有一定的美學價值,味道可口。(20分)
6、營養價值:有利健康,搭配合理。(10分)
7、衛生:個人衛生,食品衛生,及賽后場地衛生。(10分)
8、菜名:與主菜材料相關聯但又獨特有創意。(10分)
9、菜肴介紹:口齒伶俐,吐詞清晰。(10分)
滿分100分,最后由評委和隨機抽的學生投票的成績綜合給出總分
一等獎1組,頒發證書及相應學分。
二等獎2組,頒發證書及相應學分。
三等獎3組,頒發證書及相應學分。
因只是預計,所以獎項還有調動。預計推選一組參加院里決賽。
打印資料費:5元
一次性碗筷:10元
其它費用:35元
總計50元。
廚藝大賽活動方案策劃 廚藝比賽活動方案篇四
一、指導思想
生活技能是一個人一生中必須要具備的基本能力,我們的理念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不光是要求學生“學會生活、學會生存、規劃人生、享受人生”。也要求我們的施教者——教師首先要做到這些,這樣才能引領全體學生全面發展,對學生的成長全程關注!按照學校第二輪校本青年教師培訓方案計劃,本學期開展青年教師生活技能培訓和競賽。通過本活動要求他們熱愛工作,更加熱愛生活!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__年4月—5月,邀請學校廚師手把手教他們做家常菜的方法。并給予一個月的時間回家自己練習做菜,再在一個月后參加學校組織的烹飪比賽。
第二階段(比賽階段):20__年5月24—25日,分二大組,分兩個下午(每天下午2點開始)進行正式比賽。(分組表附后)
比賽地點:學校食堂
1、每位選手根據所報的菜名,做一葷一素兩道菜肴,菜肴材料、佐料、碗盆由學校提供。(灶具由各選手自帶電磁爐和炒鍋,可一人帶電磁爐,另一人帶炒鍋和鍋鏟)
2、各位選手按自己的編號做好菜肴,裝盆后送到評委席相應編號位上。整理好炊具并清洗好后方可離開。
1、學校行政、各年級組組長及年級組助理、倪小軍、王寅初、吳佰明
2、教師評委:初一:錢厲風、沈良琴;初二:蔣元良、袁曉芳;初三:許偉群、韋偉
3、各評委要認真、公正、公平、公開的按評分要求進行評分。(評分表附后)
根據比賽的'內容和要求,判分采取扣分計分的辦法:
1、味感(20分)
口味純正,主味突出,調味適當,無邪味、糊味和腥味等異味。不符合要求的,酌扣2—6分。
2、質感(20分)
火候得當,質感鮮明,符合其應有的嫩、滑、爽、軟、糯、爛、酥、松、脆等特點。不符合要求的,酌扣2—6分。由于烹飪造成生、糊而不能食用的,整道菜不予判分。
3、觀感(20分)
主副料配比合理,規格整齊,汁芡適度,色澤自然,裝盤美觀,餐具與菜肴諧調。不符合要求的,酌扣2—6分。
4、營養衛生(20分)
生熟分開,營養配比合理,成品中不允許使用人工色素和不能食用的物品,講究餐具和盤飾清潔衛生。不符合要求的,酌扣2—6分。不能食用的,整道菜不予判分。
5、創新(10分)
①菜名貼切有新意。②運用新創造的烹調技法,或在原技法基礎上有新發展的技法,以及烹制同類菜肴但使用他人沒有使用過的持續法烹制的菜肴;③成品裝盤、造型款式有創意性的新變化。不符合要求的,酌扣1—3分。
6、現場操作扣分標準(10分)
參賽選手衣帽清潔,操作前洗手消毒,不戴戒指,頭發干凈,不留長胡須,不留長甲,不用指甲油,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保持工場地清潔,現場物品整齊有序,做好收尾工作。操作工具用品清潔專用,品嘗用勺,原料存儲、切配、調味、裝飾等環節堅持生熟分開。不符合要求的,酌扣1—3分。
1、按照各人最終得分統計來確定名次。
2、葷、素菜分設: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5-6名。并頒發榮譽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