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南京景區導游詞 浮山風景區導游詞篇一
朝圣峰大家現在在這個地方休息一下,我們上去這136個臺階就到了我們今天參觀游覽的人文景觀終點站老君廟了。大家現在看一下我們周圍的所有山峰,大家發現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了嗎?對了,就是這里所有的山峰都朝向老君廟的方向,人稱朝圣峰。著名詩人林叢龍甲申年初夏登老君山時在此處賦詩一首:
迂緩輕車上九天,群峰伏首拜君山。
眼前萬樹風推浪,腳下雙河鳥戲帆。
故事如歌曾化石,華年似水不求仙。
當知老子終何去?伏地為牛亦美談。
仙人觀云海在這個地方大家可以仔細的看一下對面山峰半山腰的一塊小石頭,非常像一位頭戴唐代帽子和身著唐代披風的大詩人,那就是老君山的仙人觀云海景點,
南京景區導游詞 浮山風景區導游詞篇二
我們沿著公路一旁繼續觀賞身邊的美景,隨著霧的散去,這一卷山水長廊逐漸清晰,一個精神抖擻的喀納斯出現在了我們面前。
像是被魔術師召了回去,云霧只一下全沒了,太陽便在采云的襯托下冉冉升起,照耀著一片嵌著露珠的草灘,奶黃的光使這一片瑩瑩發光。這樣走呀走,不知不覺已到了月亮灣,這兒怎么不叫太陽灣,星星灣,我腦子里充滿了疑問。
站在公路邊遠遠望去,我恍然大悟,月亮灣之所以如此得名,得以此灣形態。水流經此地,柔緩墨綠,勾畫出一輪彎彎的水,形似神似。加上湖水深淺兩藍,仿佛兩輪月亮,陰晴圓缺,無比夢幻。
爸爸說:“不如我們下去看看吧!”我們也都答應了,順著一條綿延的羊腸小道,我們來到湖邊。此時的湖面如鏡,清澈見底。對岸的山坡上長著密集的白樺樹和松樹,好一派“瑞士”風光,涼風陣陣,還真有一番月球的味道呢!
與月亮灣并肩前行,我只覺得想飛起來變成一棵樹,一叢草,一粒石子,永遠在這里陪伴月亮灣。有人說月亮灣是王母娘娘的戒指落下來變成的。我倒覺得此言差矣,總以為這多么像彩帶編織成的綢緞飄落到了這里。
光與影的對比愈來愈明顯,這讓我們有了一絲驚恐,隨著太陽高升,我們離開了月亮灣。離開了這個仙境……
南京景區導游詞 浮山風景區導游詞篇三
寶光寺位于成都北郊18公里處新都縣城。從成都出發,沿川陜路前行十六公里,約半小時的路程,便可見一座紅墻環繞,佛塔凌空,竹樹掩映的高大古廟,這就是遠近聞名的新都寶光寺。寶光寺占地面積120多畝,建筑面積2萬余平方米,殿宇深幽,古木蔥蘢,五殿十六院層層遞進。它規模宏大,藏經豐富,僧徒眾多,是清朝以來中國南方“四大佛教叢林”之一,四川著名禪寺。
寶光寺坐落于新都縣內,是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南方“四大佛教叢林”之一,是公認的成都地區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收藏文物最豐富的一座佛教寺廟,每年前往游覽、朝拜者在百萬人次以上。寶光寺始建于東漢,歷經戰火,幾度重修,終成今日之規模。相傳唐僖宗因黃巢起義逃亡到四川,在夜間看見寺內福感塔下放出祥光,隨后挖出一內藏13顆舍利子的石匣,遂改寺名為"寶光寺",將舍利子置于塔下,改塔名為"無垢凈觀舍利寶塔",又稱寶光塔。寶光塔微向西斜,素有"東方斜塔"之稱。相傳古時地震,寶塔搖搖欲墜,佛教徒冒生命危險前來保護,感動了天帝,派來四位與塔同高的天神在四周扶持。其中一個用力過猛,塔就從此向西傾斜了。
整體結構
寶光寺的建筑為木石結構,施用石柱400多根其主要由一塔、五殿、十六院組成,四面經墻環護,綠樹縈繞。中軸線上,福字照壁、山門殿、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藏經樓、紫霞山依次而立;兩旁有鐘樓、鼓樓,客堂、云水堂、齋堂、戒堂、羅漢堂、禪堂,東方丈、西方丈相對稱,展現了中國佛教禪院的整體風貌寶光寺是中國唯一保存了早期佛寺“寺塔一體、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的寺廟。寺中舍利塔建于唐代,迭經培修,是一座高30米的13級密檐式方形磚塔。
羅漢堂結構
羅漢堂建于清咸豐元年(1851年),內塑佛、菩薩、祖師59尊,羅漢518尊,每尊高約2米,其中還有康熙、乾隆塑像分別一尊。造型優美,彩繪貼金,千姿百態,妙趣橫生。它是中國羅漢堂中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泥塑羅漢堂。寶光寺文物眾多,著名的有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1540年)的千佛碑;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的施衣功德碑,唐僖宗行宮遺礎,元代金銀粉書《華嚴經》、明永樂年間的“尊勝陀羅尼”石幢,清代《大藏經》、玉佛和石刻舍利塔,以及被稱為“鎮寺三寶”的舍利、貝葉經和銅優曇花等。各殿堂掛金匾176塊,嵌碑刻24通,石柱刻楹聯76副,陳列古代工藝品和名人字畫400余件,烘托了寶光寺的歷史文化氛圍。
寶光寺羅漢堂是中國現存四大羅漢堂(另三處在北京碧云寺、蘇州西園寺、武漢歸元寺)中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泥塑羅漢堂。它以塑像奇巧多姿而揚名天下。每天都有許多中外游人和佛教徒到羅漢堂參觀、朝拜、探尋佳趣。
寶光羅漢知多少有人說,寶光寺的羅漢是數不清的。因羅漢堂建筑結構奇特,塑像縱橫交錯,道路四通八達,宛若一座迷宮。前來數羅漢的人往往又為千奇百怪的塑像所吸引,邊數邊看,數來數去,結果總不一樣。若要數清羅漢堂共有多少塑像,必須知道它的建筑結構。
羅漢堂為抬梁式木石構架的正方形建筑,九進九楹,占地一千六百平方米。因內有四個天井,故其平面呈“田”字形。羅漢堂中央,屋面作穹窿狀升起,寬闊的空間矗立著一尊高約六米,有二十八個頭、五十六只手、一百九十六只眼的觀音塑像。其他塑像圍繞“田”字,內外四層,中以“十”字相連,使得通道回環曲折,更覺堂內氣象宏深、變化莫測。但是,塑像的安排很有規律。它以進門的孔雀明王、中央的觀音菩薩,里壁的三身佛為中軸線,左右對稱,前后呼應,內外協調,每層每排均有定數。
羅漢堂內塑像到底有多少?按照常人習慣,都說是五百尊。但是,當以三身佛左側的“第一阿若橋陳如尊者”數起,由外層到內層,一直數到“第五百愿事眾尊者”后,還剩下居于“十”字上的三佛、六菩薩、十八羅漢、五十祖師。故塑像共計為五百七十七尊。
南京景區導游詞 浮山風景區導游詞篇四
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之所以美是因為它有美麗的西湖。
西湖位于杭州的西面。傳說,西湖是掉落在杭州城內的一顆的明珠。讓我不由得想起蘇東坡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再向前望去,三潭印月均勻的分布在西湖的水面上,仿佛是三名守衛西湖的戰士……
春天的西湖好似一位美麗的小姑娘,向世界人民展示著自己優美的身姿。在春天,西湖的水暖洋洋的,讓人心情頓時好了很多。三月盛開的桃花,香氣襲人,使人陶醉。紅彤彤的花瓣,金燦燦的花蕊,嫩綠色的花萼,三者結合在一起,好看極了!
夏天的西湖,好似一位勤勞的小伙子,他的身體被太陽曬得火辣辣的。荷花更是美麗!它們千姿百態,有的躲在荷葉下,可能是炎炎的太陽太熱了吧;有的荷花則頂著太陽,挺直了腰,向人們展示自己柔美的身姿。
秋天的西湖,好似一位噴過香水的少女,使她滿身芳香。秋天的雨,滋潤了桂花,香氣撲鼻,使人陶醉在花香其中。
冬天的西湖,就更加漂亮了。好似一件巨大的大棉被,把大地籠罩在自己的懷中。冬天斷橋殘雪的美景,每一個人都見過,是那么美麗,那么誘人。使人無法忘記。
西湖的一年四季是多么美麗,我愛西湖!
南京景區導游詞 浮山風景區導游詞篇五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武陵源觀光游玩,我是你們的導游王為,非常高興陪同大家一起參觀,希望各位能在武陵源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希望我的服務能讓大家多一份快樂。
武陵源被列為自然風景區,聞名于世。傳說,從前有一個叫王夫之的將軍,他戰敗后跳崖身亡,四周群峰感其壯烈,一齊合攏而來,形成了如今的武陵源。
武陵源位于中國中部的湖南省,武陵源里的砂巖峰十分獨特,這些突兀的巖壁峰石,連綿起伏,層巒疊翠。每當雨過天晴或陰雨連綿的天氣,云海就時淡時濃,石峰若隱若現,此時景象千變萬化。砂巖峰的造型完美無缺,有的像人;有的像仙;有的像獸;有的像物,變化萬千。砂巖柱有的像拔地而起的春筍;有的鶴立雞群;還有的頂天立地……
武陵源的氣候景觀也不甘落后。云霧是武陵源最多見的氣象景觀,有云霧、云濤、云瀑、云海、云彩五種形態。雨后初霽,先是濃濃大霧,繼而化為白云,縹緲沉浮,群峰在無邊無際的云海中時隱時現,如蓬萊仙島,玉宇瓊樓,置身其間,飄飄若仙。
游客們,今天的游覽就要結束了,感謝大家的光臨!
南京景區導游詞 浮山風景區導游詞篇六
石林是1982年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是世界最典型的咯斯特地貌景觀,范圍達350平方公里,素有"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館"之稱,是中國的四大自然景觀之一。石林已經被聯合國文教科評為"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風光"。
大小石林、乃古石林、芝云洞、長湖、大疊水瀑布、月湖(尚未開發)、奇風洞(尚未開發)7個區域景區組成了石林風景名勝區。一般說,只要乘車到了大小石林,再乘汽車或馬車到其它幾個景點就很方便了,價錢也不會很貴,因為它們之間的距離并不很遠。大小石林到乃古石林和到芝云洞大約5公里左右;到大疊水大約23公里左右;到長湖最遠,也只有25公里左右。
外石林
外石林主要指位于大小石林之外的周圍風景區。這片風景區方圓數十里。在野嶺荒山,鮮花綠樹叢中,又有許多奇峰怪石點綴其間。這些異石個體龐大,形象生動,加上周圍環境生機勃勃,視野也較為開闊,游覽又別有一種情趣和感受。
乃古石林
乃古石林位于“石林”以北13公里處,也叫新石林或摩寨石林,占地5000多畝,新辟游路6公里多。與“石林”相比,這里又是另外一種特色和風格。
進入乃古石林,只見黑森森的一片怪石如大海怒濤沖天而起,氣勢磅礴,又像壁壘森嚴的古代戰場,令人思緒萬千。景區內還有神奇瑰麗的地下溶洞,人們稱之為地下天宮或水晶宮,屬地下巖溶地貌。
大疊水瀑布
大疊水瀑布位于路南縣城西南20公里,有公路相通至疊水電站,舍車步行二三公里便可到達。瀑布的水源系南盤江的支流巴江,落差88米,最大流量達150立方米/秒。洪水季節,只見飛流直下,氣勢磅礴,聲震山野,數里之外可聞其聲。干旱季節,飛瀑則分兩股下瀉,有如銀鏈垂空,纖秀柔美。
長湖
長湖位于路南縣城東15公里的維則村旁,系巖溶湖泊。湖長3公里,寬僅300米,故名。湖中有蓬萊島,湖底布滿參差錯落的石筍、石柱。長湖深藏在圭山的懷抱里,故又稱“藏湖”。
芝云洞
芝云洞位于石林之西北約5公里處,又叫紫云洞,由大,小芝云洞,大乾洞、豬耳朵洞組成,總面積約平方公里,它是巖溶地貌的地下奇觀之一。
奇風洞
奇風洞位于李子箐石林東北5公里處。它由間歇噴風洞、虹吸泉和暗河三部分組成。每年8至于11月,會時有大風從大小數十厘米的噴風洞出,安靜的大地頓時呼呼兒響,塵土飛揚,并伴有隆隆的流水聲。2、3分鐘后,一切復原,數分鐘后又再次噴風。雨季間隔15至30分鐘噴一次風,旱季約隔一小時。
南京景區導游詞 浮山風景區導游詞篇七
上周末我和爸爸媽媽去孤山游玩,孤山坐落在杭州西湖的白堤邊上,沿著白堤一直走,到了中山公園后進去就是孤山了。
從中山公園向里面走一小段路,抬頭望去,就可以看到前面的一塊石壁上刻著“孤山”兩個紅色大字,這兩個字蒼勁有力,形體優美,每個字都比一個人還要高,還要寬,吸引得游人們都紛紛停下來拍照合影。
沿著石壁邊上的臺階往上走,只見到處是茂盛的花草樹木,空氣也格外地清新。在山頂的平臺上,我們還可以看見幾百年前的建筑遺跡,這是以前清朝皇帝在杭州的行宮所在。站在山頂遠眺,兩側分別是里西湖和外西湖,只見湖水平坦如鏡,湖面上游船如織,遠處城市建筑高低錯落,風景美不勝收。
從孤山的另一側下去,一會就到“放鶴亭”了。亭子周邊有幾棵高大的大樟樹,據說已有五六百年了,大樹的樹干很粗壯,一個人環抱都抱不過來,樹葉是非常茂盛,遮蓋了一大片天空,陽光只能從樹葉的縫隙里擠下來一點斑駁的身影。亭子中間立著一塊大石碑,上面刻寫著很長的一篇詩文,幾個游人坐在亭子的長凳上,邊看著風景邊小聲地談笑著,感覺就是一幅恬靜的山水畫。
在放鶴亭的不遠處,山腳下種著許許多多的梅花,梅花這時正盡情地綻放著。這里聚集了不少游人,有的在花叢中流連往返,有的忙著拍攝美景,有的甚至就把帳篷搭在邊上的草地上??粗利惾缦嫉拿坊?,聞著淡淡的清香,吃著帶來的各種小零食,這真是最愜意不過的事了。
孤山不但風景優美,而且清幽寧靜,真是游玩的好地方,我由衷地喜歡孤山。
南京景區導游詞 浮山風景區導游詞篇八
假如說在卓文君當壚賣酒的時候,司馬相如仍能善有始終,這段佳話當會完美無瑕。只是,情何以堪,才子多是風流,美麗如卓文君也未能幸免?!帮柵加嚭鸨I心。”司馬相如雖才華出眾,也未能免俗。司馬相如衣食豐足之后,不但不知珍攝,反而吃著碗里,望著鍋里。時常周旋在脂粉堆里,如今已經年逾知命之年,卓文君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懶得與他計較。直到司馬相如意欲納茂陵女子為妾,在司馬相如的心游移在別的女子身上的時候,她只是用一首《白頭吟》來表達了自己對愛情的向往和執著:。
“皚如天上雪,皎若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日溝頭水。躞蝶御溝上,河水東西流。凄凄復凄凄,嫁聚不須啼。愿得一人心,終老不相負……”。
好一個“愿得一人心,終老不相負”!一個女子的堅定和堅韌盡在其中,也為他們的故事憑添了幾分美麗的憂傷。故事到這本應_結束的,只是,情何以堪,男兒多是薄幸,智慧如司馬相如也未能逃脫。在被武帝召去五年之后,在兩地分居五年之后,司馬相如的愛再次迷離,他寫了封十三字家書托與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文君之悲,無以言表。因為她知道,數字中沒有“億”,表明丈夫已對她無意,只是不好言明。如果換作現在,女孩子多半會“一哭二鬧三上吊”!要不就是找婦聯、起訴離婚。但是,聰明的文君并沒有這樣做。她給司馬相如寫了一封信,托來人帶回,信曰:。
“一別之后,兩地相思,說的是三四月,誰知是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千般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道不盡,百無聊賴十憑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黃,我欲對鏡心意亂,三月桃花隨流水,二月風箏線兒斷,郎啊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南京景區導游詞 浮山風景區導游詞篇九
北固山是長江邊的“京口三山”之一,位于另兩座山金山和焦山中間,海拔55.2米。山上的景點多與《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有關,以甘露寺最為出名,是故事里劉備招親結識孫尚香的地方。古往今來,游客到北固山都為尋訪三國英雄的足跡,辛棄疾游北固山曾留下“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名句。
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后峰(主峰)組成;前峰在南邊,與中峰被馬路隔開,上面是鎮江烈士陵園;中峰在中間;后峰在北邊,直插入長江中。游客游覽的主要是北固山的中峰、后峰,兩峰相連,因為北固山不大,所以并無一般巍峨大山需要上上下下的辛苦。山上多有岔道,可沿“8”字形的主要道路游覽。
上山可走“8”字下面圓圈的左半邊,進大門后左邊是鳳凰池,右邊的試劍石據說是劉備與孫權劈石許愿所留,然后沿東吳古道拾級而上,到“8”字兩圓交匯處附近的鐵塔。鐵塔底下兩層是宋代古跡,上兩層是明代古跡,雖然殘破但仔細看基座和塔身上都有漂亮的花紋。
山頂上的環線構成“8”字上面的圓圈,看到刻有“天下第一江山”的墻壁后,走對面寫有“南徐凈域”題額的拱門(南徐是鎮江別名),拱門西邊所連接著的石砌建筑便是甘露寺,康熙、乾隆曾在此建行宮,現在寺西還留有御碑亭。寺內有大殿、老君殿、觀音殿和江聲閣等建筑,按照《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吳國太佛寺看新郎,劉皇叔洞房續佳偶”,殿堂里放置著表現故事情節的三國人物塑像。
甘露寺后的多景樓又名北固樓,為現代新建,是看風景最好的地方,登樓所見腳下長江波瀾壯闊,往西能見金山,往東能見焦山。多景樓西有狠石,據說是孫權與劉備(一說諸葛亮)共商赤壁大計之處,還有孫、劉賽馬的溜馬澗;東有祭江亭,據說是孫尚香聽聞劉備過世后投江自盡的地方。
回到鐵塔處,可以走“8”字下面圓圈的右半邊下山,一路看看中山紀念林,東吳孫權的名臣魯肅墓,名將太史慈墓,最后回到大門口。
若時間充裕,推薦北固山北邊的江邊風景帶,不要錢,沿著鋪于長江上的木頭棧道走走,吹吹江風特別舒服。還可以看看北固山東邊山腳的東吳文化長廊,長廊的墻上掛著一幅幅展現東吳歷史的書畫。
南京景區導游詞 浮山風景區導游詞篇十
各位游客,大家好!
歡迎您光臨大戰故地、江北水鄉、運河古城—臺兒莊參觀游覽。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重建后的臺兒莊古城a區。歷史上的臺兒莊,曾是一座三教九流云集、建筑風格獨特、文化底蘊深厚的秀美古城,《嶧縣志》用“商賈迤邐、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來形容這里的繁榮與興盛,曾被乾隆皇帝譽為“天下第一莊”。1938年的臺兒莊大戰,把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古城夷為一片廢墟,幸存者出于生存需要進行過修復,卻未能恢復往日的繁華。時隔70多年,中共棗莊市委、市政府做出了打造“江北水鄉、運河古城”城市品牌的決策,把臺兒莊運河古城作為核心景區,進行全面恢復建設,重現了明清時期的古樸與繁榮。
在陳偉市長的直接主持下,臺兒莊運河古城規劃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一期建設面積75.8公頃,確定了11個功能分區、8大景區和29個景點,總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容積率約0.9。
臺兒莊擁有京杭運河唯一一處水工設施完備、風貌遺存完整古運河,唯一的明清時期的古駁岸,唯一的明清時期的古碼頭,唯一能夠體現明清運河沿岸居民生活特點的纖夫村。城內,由于沒有進行過大規模改造,較好地保存了古代民居、水堤、水渠,古城肌理、道路和水系框架基本完整,歷史風貌依然,被世界旅游組織譽為“活著的運河”、“京杭運河僅存的遺產村莊”,是運河申遺最重要的節點之一。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重建之后的古城a區,占地面積38155平方米,建筑面積30295平方米,約占古城一期核心區的十分之一。主要建筑有參將署、天后宮、私塾、驛站、吳家票號、大院、商鋪、茶樓、酒樓和傳統民居。
大門口
歷史上的臺兒莊擁有6個城門,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1.5公里,城內分布著繁榮街、順河街、月河街、丁字街等街巷,這些街巷也是臺兒莊大戰時的主要戰場。
關于臺兒莊名字的由來,說法很多。
20__年深冬,吳官正同志來運河古城考察,他回憶起早年聽到的一個故事。
吳官正同志說,魯班是你們棗莊人,他是中國各種匠人的祖師爺。
魯班有一個徒弟,名字叫泰山。這個徒弟聰明伶俐,卻不守規矩,悟性好,卻喜歡惡作劇,經常惹魯班生氣。有一天,魯班把他趕出家門,不再承認這個徒弟。
當時,在棗莊一帶,已經有了加工糧食的石磨??墒?,那時候的石磨,底層的軸,是在打造石磨時留下的石軸。石軸易斷,只要石軸斷掉,這盤磨就作廢了。魯班為此發愁多年,想不出解決辦法。
有一天,魯班見到有人用加上鐵環的木軸代替了石軸。木頭韌性大,鐵環耐磨,解決了石軸易斷的缺陷。魯班對此驚嘆不已,詢問是誰的發明。有人告訴他是泰山發明的。魯班說:“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
泰山的家鄉,就在今天的臺兒莊一帶。因為這個被革出師門的徒弟超過了老師,人們就把他的家鄉稱作泰家莊,后來,出現音轉,稱作臺家莊,運河開通之后,南方人又把這里稱作臺兒莊。
這條街道,是臺兒莊的繁榮街。
南京景區導游詞 浮山風景區導游詞篇十一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景色宜人,美輪美奐的蘇州。
蘇州位于江蘇省東南部的長江三角洲平原,東靠上海,南界浙江,西瀕太湖,北臨長江。它的歷史可上溯到6000至7000年前。說起蘇州城市的特色,基本可以,概況括為“三位一體”,即:古城、水鄉、園林城市,因而自古以來就有“東方威尼斯,秀甲江南園”的美譽。它的主要景點有宋代的滄浪亭,網師園,元代的獅子林,明代的拙政園、留園,清代的怡園、耦園、鶴園、環秀山莊、虎丘,寒山寺、天平山、靈巖山等……
正說著,蘇州已經到了,我們的第一站是虎丘?!捌呃锷教玫交⑶稹?。經過熱鬧的山塘街我們來到虎丘的山門海涌橋。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景區方圓230來畝,最高處海拔僅34米。然而,在這里大大小小分布著50多個景觀呢!
進入山門,正前方的那座虎丘塔已經進入我們的眼簾,那就是虎尾了。剛才走過的山門就是虎頭,門口的兩口古井是虎的雙眼,左右對稱的八字護墻是雙耳,臨山塘河的石階是牙齒,隔岸的照壁是嘴唇,再往前面的斷梁殿是咽喉,整座山就像虎身……
踏上山道,進入景區我們游覽了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景點。這條長約數十米的山道,點綴著憨憨泉、試劍石、枕頭思、仙桃石以及真娘墓等名勝古跡,著你讓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穿過一個圓洞門,我們來到了虎丘最美麗的地方――劍池。這里四周石壁合抱,有一種形式奇險,氣象蕭森的感覺。狹長形的水池,南稍寬而北微窄,狀如寶劍,池水清澈甘冽,唐朝時曾被品為“天下第五泉”。峭壁前,有摩崖石刻“風壑云泉”4字,右壁上有“劍池”兩個篆體大字,相傳是書圣王羲之的筆跡。
過雙橋往西,再經雪浪亭北上,來到虎丘塔前。只見虎丘雄踞塔園中央,塔身顯得有點蒼老班駁,但依然矯健挺拔,姿色迷人。眾所周知,意大利有座舉世聞名的比薩斜塔,虎丘塔要比比薩斜塔早建400多年,所以虎丘塔有被稱為“東方斜塔”。
不知不覺一天已經過去了,我們也該回家了。在車上我想虎丘不但有山的風骨,也有水的柔姿。
最后,我想借用古人的兩句詩來評價我們今天的虎丘之行:平生游覽遍天下,游之不厭惟虎丘。
今天的講解就到此結束,大家繼續游覽吧!
謝謝大家!
南京景區導游詞 浮山風景區導游詞篇十二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是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而建的革命史類博物館。1958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興建,1959年10月建成并對外開放。1962年朱德同志題寫館名。為江西省文化廳四大直屬館之一,20__年5年被評為全國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全館有干部職工近200人,嚴格按照iso9001質量管理和iso14001環境管理國際標準體系要求,著力加強內部管理。下設井岡山革命歷史博物館管理辦公室、舊居舊址管理辦公室、行政辦公室、井岡山會師紀念館管理辦公室、編研陳列室、管理培訓科六個部門。收藏文物30000余件,文字資料5000多份,圖片4000余幅;珍藏黨和國家領導人、著名書畫家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的墨寶珍跡數百幅;保存__、朱德重上井岡山的電影資料和老紅軍的電視錄像數十件。
此外,還負責管理__、朱德、陳毅、彭德懷、滕代遠等老一輩無階級革命家在井岡山的舊居和黃洋界保衛戰遺址等革命舊址,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處,全國重點革命紀念建筑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3處。開館以來接待來自158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友人、僑胞、港澳臺同胞、國內觀眾3000多萬人次,其中有__、朱德、___、彭真、__、李鵬、朱?基、__等20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全國大專院校學生和青少年兒童1000余萬人次。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20__年,中央把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改擴建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一號工程”建設項目。新建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坐落在井岡山市茨坪紅軍南路,占地面積1.782公頃,主體建筑為四層框架結構,一層為停車場、報告廳,二層為文物庫房及辦公用房,三、四層為展廳,總建筑面積20__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8436平方米?;菊箯d共展出文物800余件,照片20__多張。與舊館相比,新館共增加文物150多件、圖片資料近200多幅、文獻資料60余條,雕塑、油畫、國畫美術作品20多件。20__年9月29日,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新館開工建設,于20__年10月27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八十周年之際,中央政治局常委__同志親自為“一號工程”—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剪彩并正式對外開放。20__年11月5日開始,在江西省率先向社會免費開放。
重建后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充實、增加了展廳的陳列內容,吸收了黨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實事求是地反映井岡山斗爭的歷史,宣傳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歷史上的作用和地位;用聲、光、電、多媒體等現代陳展手段,生動活潑、形象逼真地展現了井岡山斗爭的歷史面貌;同時提高安防水平,使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跟上現代化社會的發展水平。在展出內容與展示手段、服務質量與教育效果、內部管理與環境面貌等方面得到顯著改善。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已成為人們陶冶情操、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課堂,被中宣部、國家教委和國家文物局等部委先后命名為“全國優秀社會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首批“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__年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先進單位”。
南京景區導游詞 浮山風景區導游詞篇十三
游客朋友們都知道“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這句祝福的話吧,說的就是我們煙臺的東海與南山啊
您到此一游,就是進了福壽之地、財富之鄉,祝您好運!
南山古稱盧山,此山雖然不能與江西的廬山相提并論,但也自古有名,史書上說盧山“山色蒼秀,水光清沁,青松綴翠,秋柿縈紅”。唐朝的開國功臣尉遲敬德曾經在此修建過道觀,宋朝皇帝宋神宗曾經親筆題寫山門匾額,明朝的最后一位宰相范復粹在這里一住就是20xx年。
當然,古時候的盧山和今天的南山相比,那是小巫見大巫。現在提起南山,人們就把它和福聯系在一起,和壽結合在一塊,南山成了福壽的象征。南山風景區建成之后,黨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和各級領導多次到這里視察,國際友人也紛至沓來。
好了,欲識南山真面目,隨我慢慢來參觀。
宗教文化園
各位游客,我們南山旅游景區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宗教文化園,包括佛教的香水庵、南山禪寺和開光不久的世界第一錫青銅鑄大座佛——南山大佛,道教的南山道院和靈源觀等。第二部分是歷史文化園,這是一處以朝代為序,以不同風格的建筑群和大量的文化內涵建造的大型主題公園。大家現在參觀的是第一部分——宗教文化園現在我們就去參觀南山景區最大的亮點南山大佛。這尊舉世罕見的錫青銅大坐佛,高38.66米,重約380噸,連底座高47.46米,蓮花座下,有三層建筑,總計高度為18.8米,面積為8900平方米,包括功德堂、萬佛堂和佛教文化藝術博物館。底座前面這個臺階共有360級,高58.66米。從底面到大佛頭頂,高達102米。大佛由232件佛體,108塊蓮花瓣、302個發髻,總共642塊錫青銅鑄件組合而成,內里骨架鋼材達120多噸。38.66米有多高,47.46米有多高,102米有多高,打個比方,它分別相當于一幢十層、十七層和三十五層樓房的高度。
在中國,高度22米以上的青銅大坐佛共有四尊:一尊是宋朝開寶元年鑄造的22米高的河北正定隆興寺大佛;另一尊是1920xx年西藏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鑄造的26.2米高的“強巴大佛”;第三尊是1990年香港大嶼山木魚峰上聳立的高26.4米的“天壇大佛”。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尊“南山大佛”超過了“正定大菩薩”、“強巴大佛”、“天壇大佛”,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高的青銅大坐佛!
這位大佛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釋迦牟尼是北印度人,他是迦毗羅國王的太子,姓喬達摩,名字叫悉達多,關于他的成佛,佛教界流傳著一個十分動人的傳說故事。他從小生活在宮廷里,過著十分優裕的生活,父親見他天資聰慧,相貌奇偉,能文善武,對他希望很大,期望他繼承王位以后建功立業,成為一個“轉輪王”??墒窍み_多看到當時古印度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銳,看到人世間眾人所經歷的生老病死等種種苦難,決心尋求擺脫世界上這些苦難的辦法,終于在29歲那年(一說是19)舍棄王族的豪華生活,換去太子的衣服,剃去頭發,成為一個修道者。春去冬來,在六年的苦行生活中,他做了種種殘酷的自我折磨,但換來的卻是消瘦的面容和虛弱的體質,事實使他懂得苦行是徒勞無益的。因而他毅然放棄苦行,步入尼連河,洗凈身上的污垢,隨后又接受了一位牧女供養的糜乳。在恢復了氣力以后,他獨自來到伽耶城外的畢缽羅樹下,盤腿而坐,排除各種誘惑和干擾,靜靜思考,終于在第七天深夜獲得大徹大悟,成為佛陀。因為他是釋迦族人,所以人們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圣人;又因為他最終成了覺悟者,也就是佛,所以尊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他成道的那個地方稱為菩提場,畢缽羅樹則被稱為菩提樹(菩提的意思是對佛教的、真理的覺悟)。佛教傳入中國后,佛教徒認為農歷十二月初八日是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于是就把這一天定為“成道節”。
南山大佛雙目垂視睿智慈祥。不論你靠近或遠離,他的眼神都在向你張望。隨著人的靠近或遠離,眼睛仿佛在微微開合,靠得越近就愈覺得佛祖在關切您一樣:他的嘴角似笑非笑,欲言而未語,使人倍感親切,引發種種遐思和聯想。
現在我給大家講大佛的手勢。右手的招手之勢,叫做“施無畏印”,表示拔除痛苦。左手放在膝上,掌心向上,叫做“施與愿印”,表示給予快樂,愿普天之下眾生都無憂無慮,盡享歡樂。
請大家繼續往下看。“南山大佛”的坐姿叫做“結跏(jia)蚨(fu)坐”(盤腿而坐,腳背放在股上,是佛教徒的一種坐法),那么釋迦牟尼佛為什么要坐在蓮花座上呢?佛經中說,人間的蓮花不出數十瓣,天上的蓮花不出上百瓣,凈土的蓮花千瓣以上。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表示由煩惱而至清凈。蓮花開放于炎熱的夏季之中,炎熱表示煩惱,水表示清涼,蓮花為煩惱的人間帶來清涼的境界。所有從煩惱中得到解脫而生于凈土的人,都是蓮花化生的。所以他們或坐或站,都在蓮臺之上。
最后,讓我們用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的詩句,來贊頌這尊世界上最高最大也是最重的錫青銅大坐佛: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現在是大家自由觀看的時間了,趕緊行動吧,十分鐘后我們集合.
南京景區導游詞 浮山風景區導游詞篇十四
歡迎大家來到青海,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今天小x為大家介紹青海境內一些著名好玩的景點青海湖、
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內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縹緲,波瀾壯闊,是大自然賜與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寶鏡。
青海湖,古代稱為"西海",又稱"鮮水"或"鮮海"。藏語叫做"錯溫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語稱它為"庫庫諾爾",即"藍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帶早先屬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漢代也有人稱它為"仙海"。從北魏起才更名為"青海"。 青海湖面積達4456平方公里,環湖周長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還要多。湖面東西長,南北窄,略呈橢圓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楊樹葉。青海湖水平均深約19米多,最大水深為28米,蓄水量達1050億立方米,湖面海拔為3260米,比兩個東岳泰山還要高。由于這里地勢高,氣候十分涼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氣溫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勝地。
青海湖地處青海高原的東北部,這里地域遼闊,草原廣袤,河流眾多,水草豐美,環境幽靜。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環抱:北面是崇宏壯麗的大通山,東面是巍峨雄偉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綿綿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崢嶸嵯峨的橡皮山。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間。舉目環顧,猶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將青海湖緊緊環抱其中。從山下到湖畔,則是廣袤平坦、蒼茫無際的千里草原,而煙波浩淼、碧波連天的青海湖,就象是一盞巨大的翡翠玉盤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間,構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壯美風光和綺麗景色。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節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節,當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遼闊的草原披上綠裝的時候,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氣爽,景色十分綺麗。遼闊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鋪上一層厚厚的綠色的絨毯,那五彩繽紛的野花,把綠色的絨毯點綴的如錦似緞,數不盡的牛羊和膘肥體壯的驄馬猶如五彩斑駁的珍珠灑滿草原;湖畔大片整齊如畫的農田麥浪翻滾,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萬頃,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瓊漿在輕輕蕩漾。而寒冷的冬季,當寒流到來的時候,四周群山和草原變得一片枯黃,有時還要披上一層厚厚的銀裝。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開始結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銀裝素裹,就象一面巨大的寶鏡,在陽光下熠熠閃亮,終日放射著奪目的光輝。
青海湖以盛產湟魚而聞名,魚類資源十分豐富。很值得提及的是,這里產的冰魚較為著名。每到冰季,青海湖冰封后,人們在冰面鉆孔捕魚,水下的魚兒,在陽光或燈光的誘惑下便自動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鮮美。
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鳥島都是游覽勝地。海心山又稱龍駒島,面積約1平方公里。島上巖石嶙峋,景色旖旎,自古以產龍駒而聞名。著名的鳥島位于青海湖西部,在流注湖內的第一大河布哈河附近,它的面積只有0.5平方公里,春夏季節卻棲息著10萬多只候鳥。為了保護島上的鳥類資源,這里還設有專門機構,負責鳥類研究和保護工作。 青海湖岸邊有遼闊的天然牧場,有肥沃的大片良田,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這里冬季多雪,夏秋多雨,水源充足,雨量充沛,對發展畜牧業和農業有著良好的條件。早在遙遠的古代,這里就是馬、牛、羊等牲畜的重要產地。青海湖一帶所產的馬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很出名,當時被稱為"秦馬"。古代名著《詩經》曾描寫過"秦馬"的雄壯和善馳。以后,隋唐時代,這里產的馬經過與"烏孫馬"、"血汗馬"交配改良,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良馬。它不僅以神駿善馳而馳名,而且以能征慣戰而著稱。
青海湖周圍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農業生產也有著廣闊的前景。當地人民在優先發展牧業的同時,還有計劃地開墾飼草飼料基地,辦起了國營農場,發展以油料、飼料為主的農作物生產,并且在昔日荒涼的寂寞的草原,相繼建起了倒淌河等一批新興城鎮,接著還辦起了一批工廠、礦山,其中有煤、建材、機械修理、皮毛加工、民族用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