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91在线电影-免费a网址-免费v片网站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2023年抗洪救災事跡心得體會 防汛抗洪先進事跡和心得體會(四篇)

2023年抗洪救災事跡心得體會 防汛抗洪先進事跡和心得體會(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11 18:06:55
2023年抗洪救災事跡心得體會 防汛抗洪先進事跡和心得體會(四篇)
時間:2023-06-11 18:06:55     小編:zdfb

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抗洪先進事跡心得體會抗洪救災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一

7月24日晚,黑暗籠罩下的張家灣鎮大辛莊寂靜無聲,經過“7·21”特大自然災害的侵襲,這里已是殘破不堪,電力、水力的中斷更是讓村民在黑暗中難以入眠。忽然,陣陣歡呼聲此起彼伏。“來電了!”一瞬間,窗戶里亮起的燈光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通州供電公司總工程師尚博滲著汗珠的臉頰。此時,他已經連續奮戰了62小時。

決策:堅定果敢 運籌帷幄

7月21日14時許,暴雨狂襲北京,通州區受災嚴重,張家灣鎮局部地區更是受到了11級颶風的襲擊。狂風暴雨造成了大面積斷電,嚴重威脅到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災情就是命令,尚博第一時間趕到公司應急指揮部坐鎮指揮。在了解受災情況后,他立即制訂搶險方案,組織應急搶修隊15支、人員337人、搶修車55輛,并派出專人對防汛重點線路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巡視工作。隨后,他立即與通州區應急辦取得聯系,共同應對暴雨期間電網的各種突發事件。

完成這一系列工作已經是晚上9點多,沒有顧得上吃一口飯、喝一口水,尚博只說了一句:“走,去現場”,就與工作人員頂著暴雨開車趕赴受災嚴重的10千伏牛棗路、棗林路沿線和35千伏張馬路沿線。現場附近白茫茫一片,路面被淹沒,倒塔位于玉米地深處,搶修車輛無法接近。尚博二話不說冒著生命危險從齊腰深的水中涉水前往;行動勝過語言,搶修人員迅速跟上,沒有一人停下腳步。

35千伏張馬線現場颶風過處樹木被連根拔起,屋頂被揭開,34#雙桿在風雨中歪斜著,35#、36#號鐵塔被攔腰折斷倒在田地里。邊上有人說,先等等吧,可尚博說:“不行,早一分鐘搶通,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就少受一分損失”。

決斷:堅持作戰 心系百姓

7月22日,雨過天晴,受災后的張家灣鎮大辛莊村在烈日的照射下更顯殘破。尚博下達命令:要以最快的速度恢復居民用電。他知道,只有有了光亮,老百姓心里才能踏實。

臨近中午,搶修人員已輪換休息了幾次,可尚博卻已經在夜晚的暴風雨和中午的烈日下站立了近二十個小時。在場的搶修人員很是心疼,紛紛勸他休息一會兒,可他卻搖搖頭說:“搶修完了再說”。

夜幕降臨,尚博仍然一絲不茍地指揮著救災工作,協調車輛、安排人員、制訂方案,樣樣親力親為。晚上8時許,村莊里爆發出一陣歡呼,來電了!此時此刻,尚博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隨著大片的電力恢復,尚博帶領電力搶修隊伍點亮了萬家燈火,讓人們在災后的黑夜里看到了光明。

決心:堅守奉獻 率先垂范

初戰告捷,但搶修工作還遠遠沒有結束。7月23日凌晨1時,各類搶修物資陸續運抵35千伏張馬路沿線現場,可是桿塔被水沖入田地里,就算是人都很難接近,更別說是搶修機械。16個重達400多斤的塔材,怎么運到距離千米外的鐵塔下,沒有搶修物資怎么搶修?關鍵時刻尚博振臂一呼:“同志們,考驗我們電力人的時候到了!今天就是用手拖用肩扛,也要在天亮之前把材料運到組塔!”言畢,他帶領搶修隊員人工搶運物資,單薄的身軀在黑夜里倍顯偉岸。凌晨5時,各種沉重的搶修物資搬運完畢,顧不得休息的尚博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了下一個搶修現場。

7月24日凌晨2時,隨著張馬線的發電,這次重大災害電力搶修工作畫上了一個休止符,可在尚博的心里又開始計劃災后電網重建的事了。

抗洪先進事跡心得體會抗洪救災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二

8、9點開始,一直到晚上凌晨

11、12點鐘,連續三天都是如此,沒有半句怨言,問起他們累不累時,他們都說“老百姓的事最重要!

”他們—就是來自霍城縣清水河開發區(鎮)的領導和黨員干部們!看著100多戶群眾房屋和院落內1米多深的積水、20多公分厚的淤泥;還有被洪水泡壞的洗衣機、冰箱、電視和潮濕凌亂的被褥.....“小紅帽”們心急如焚,不敢停留片刻便趟進洪水中開始了戰斗,他們深入居民家中,一方面配合武警官兵搶救被困人員,同時指導有勞動力的居民開展搶險自救;另一方面全力幫助五保戶、孤寡老人等弱勢群體居民,排除家中積水和污泥,轉移生活物資、家禽。有的領導干部出差一回來顧不得回家就奔赴救災現場,揮動鐵鍬清除泥漿、手持編織袋裝泥沙筑防洪墻……他們用實際行動帶領著“小紅帽”們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救災中。

印記在群眾心中的好“城管”

接到汛情通知后,霍城縣清水河城建監察大隊立即安排隊員在小西溝流域下游的干河子沿岸巡查險情,并分別安排隊員留守在北京東路、新華路、上海南路和朝陽路的四座橋處,時刻關注橋下洪水流量,同時緊急調來挖掘機,對河道的樹枝等雜物進行清理、疏通。待洪峰過后,又立刻組織所有環衛工人,和他們一起,清理路面淤泥。他們胳膊困了、手上磨起血泡,都不敢停下來休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多耽誤一分鐘,群眾就晚一分鐘走上干凈的道路!

由于人員不足,城建監察大隊的工作人員們只好“身兼數職”,他們凌晨5點多便開工,到晚上11點多才收工,每人每天的工作時間達到18小時,剛從垃圾清運車上下來,又跳上鏟車,鏟車停下來,又開動灑水車對路面進行噴灑清洗,中午也不休息,餓了就啃點馕……路邊的商家和群眾看到頂著烈日一直在路上忙碌的環衛工人和“城管”,紛紛送來茶水給他們解渴,甚至有的群眾也拿起了鐵鍬加入了清淤泥的隊伍。小小的舉動,卻讓“城管”隊員們有了久違的感動,往日里因管理亂擺攤而被群眾毆打、因治理違建而被群眾排斥……種種的委屈都被這一杯杯茶水融化了,不論群眾是排斥也好,點贊也罷,這群可愛的“城管”們就這樣一直守護著霍城縣清水河這座全疆第一大鎮。

女神變成女漢子

在抗洪救災現場,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個嬌弱、賢淑的女干部們,身穿迷彩服,頭戴紅帽子,或賣力地用盆子將居民房屋內和院落中的泥水潑灑到道路渠道里,或揮動著鐵鍬清除泥漿。她們的衣服上、頭發上、眼睛上、手上全是泥漿,但她們卻毫無察覺。餓了,就在路邊吃點馕;渴了就喝點礦泉水;累了,就坐在路邊枯樹枝上休息一會;就連單位的幾個孕婦也都加入了這個隊伍中,成為了所有抗洪救災一線后勤保障組的成員。她們,沒有一個人,喊累嫌臟;她們,沒有一個人,逃避退縮。不同年齡段的她們,平時都有一個共同愛好,那就是愛“臭美”,但此時,他們完全顧不得自己的形象了,昔日的“女神”們儼然變成了一個個“女漢子”;面對百姓家中尤其是孤寡老人家中50多公分深的積水、20多公分厚的淤泥,她們心里都有一個念頭,就是早點把這些積水和淤泥清理干凈,讓叔叔阿姨們有個干凈的地方睡覺、吃飯。

共產黨,偉大的力量,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7月1日以來,面對特大暴雨襲擊,全市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把防汛救災作為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主陣地,充分發揮了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激勵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學先進、比先進、趕先進,團結帶領廣大群眾共同奪取這場抗洪救災斗爭的全面勝利,我們于7月3日已經編發了一期各地黨員抗洪救災的先進事跡。下面,繼續摘錄基層的一些先進事跡予以刊載,希望各地各單位向他們學習。

黨員李建梅:災民們的“好閨女”

照顧一個老人容易,照顧一群孤老難,木子店鎮向明村的婦女主任李建梅做到了一件難上加難的事:將暴雨災害中29名災民接到自己三層小樓住下了,其中大多數是七十歲以上的孤老。

“我胃痛難忍,不想吃飯,建梅特別為我做了不辣的菜,熬了稀飯,餐餐送到我手中,就像自己的閨女一樣貼心。”7月4日晚飯時,在李建梅家,78歲的張金澤老人吃著李建梅送到手里的面條,感激地說。放眼望去,李建梅家一樓坐滿了因暴雨至災的村民,其中大多數是上了年紀的孤老。

這次大暴雨致使向明村許多農田被水打沙壓、河堤被毀、道路損毀,嚴重的山體滑坡導致34戶48人無家可歸。暴雨來臨前,鎮村干部挨家挨戶動員有危險的村民撤離。

特大暴雨說來就來,眼看村民的危房岌岌可危,52歲的李建梅一邊挨家挨戶接二連三打電話催促危險戶撤離,一邊趕緊把三層樓的房間都收拾出來,以便安置沒有地方去的村民。此時向明村村支書商仲良、副書記李世武等村委會一班人迅速開著面包車到各塆,背的背,牽的牽,將所有危險戶及時轉移出來。48名撤離的危險戶有21人相繼安置到了親戚家,還有27人被熱心的李建梅接到了自己家。

“村里哪家經不起風吹雨打、哪家沒有親戚需要安置我都清楚。”李建梅說,“孩子們都不在家,我們夫妻兩個家里寬敞,被絮等都充足,能提供方便就給鄉鄰們提供方便,他們安全了,我也心安。”她拿出家里所有的床、席子和被子,把一些行走不便的老人安排在一樓,床上鋪上軟墊和席被。婦女和孩子安排在二樓自己的房間、小廳,以及兒子媳婦的新房,身體稍好點的便安排在三樓房間。

頭兩天,李建梅將自家冰箱的肉食全部拿出來煮給鄉鄰們壓驚,第三天,家里的米面吃光了,菜園的菜也都被淹死了,李建梅便托人從鎮上采購生活物資。“不管吃的好不好,總得讓大家吃飽穿暖。”李建梅說。

有些人看到雨小了,就偷偷跑回家。為了防止返家的村民發生意外,李建梅天天守在家里,每天夜里起來挨個巡查,早上5點半起床又巡查一遍,打掃衛生,配合鎮衛生院消毒,再做早餐給老人們端送到手里,再整理房間。

向明村老杉樹塆婦女夏紅兵摸著眼淚激動地說:“這么多人天天擠在家里,她不嫌棄老人臟、孩子吵,建梅的好,我們永世難忘。”由于屋后山體滑坡,門前石岸垮塌,夏紅兵以及患有癲癇病的兒子、84歲的婆婆、老叔爺一家四口都被接到了李建梅家,被當做客人一樣款待。

李建梅說,只要鄉鄰們安全,再苦再累她也值。災民們住在臨時的家里不愁吃喝,感到格外安心,也心疼這個好“閨女”。

連日來的特大暴雨導致乘馬崗鎮農田、水利、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不同程度損毀,村民群眾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災情發生后,乘馬崗鎮政府積極組織鎮村干部及廣大黨員群眾全力開展抗洪救災及生產生活自救,盡力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迅速部署,積極應對。層層落實抗洪救災責任制,成立乘馬崗抗洪救災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負總責,下設后勤組、醫療組、服務組、保安組四個小組,后勤組災民的住宿、飲食;醫療組負責災民的體檢和醫療救助;服務組負責災民的生活服務和溝通協調;保安組負責災民安全;各工作組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對出現問題的路段懸掛醒目告示牌或拉警戒線,組織人員提醒過往車輛減速慢行,對山體滑坡的路段的堆積物和主要路段垃圾進行清運,僅兩天時間就轉移清理800噸囤積垃圾;根據積水地段和水庫的特點,及時挖溢洪道,加大排水量。

妥善安置,穩定民心。為最大限度讓轉移安置災民住的安心、舒心,一是在集中安置點設置影視廳,每天不間斷的播放電視或電影,豐富災民的業余生活;二是集中安置點配置各村村干部全天候的陪同,確保有問題及時解決;三是安排衛生院醫生每天集中2個小時給災民進行體檢,對寢室內進行消毒殺菌;四是嚴格就餐衛生條件,鎮食品藥品監督所每天派人去廚房巡查,確保讓群眾吃好吃飽。

災難可以將人打到,也可以激發出人的昂揚斗志和力量。王群英,渠北鄉人民政府一名普通的民政干部,在特大洪水面前,不懼危險,忠于職守,忘我工作,展示了優秀共產黨員的風采。她單薄瘦弱,卻不知疲倦,她滿身疲憊,卻堅毅果敢。每一個和她并肩工作的同事,無不被她所折服,每一個認識她的村民,無不對她親近佩服。如今,洪水已經過去,人們的生活又恢復了平靜,回憶起7.18特大洪災中的經歷,她說得最多的是兩個字——責任。

2010年7月18日深夜,夜黑如墨,大雨如注。渠北鄉政府會議室燈火通明,每一個參會的人員臉上都凝結著嚴肅,百年一遇洪水即將來襲。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工作分配簡短明確,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肩負的責任。王群英接到的任務是在天亮前通知云峰村沿河兩岸村民緊急轉移,負責云峰村5個社的抗洪搶險工作。沒有任何疑問,她一腳踏進雨中。從社到社,五十六戶人家,在手電筒暗弱的光線指引下,她用了僅僅兩個小時就跑了個遍。當她走到最后一處三峽移民家時,一家人還在睡夢中,她三言兩語說清楚了來意,一家頓時驚慌起來:他們壓根也沒有想到洪水會威脅到自己家,一點準備也沒有。王群英和同事們趕緊協助他們把樓下的物品往外搬。走到豬圈前面,王群英看見一頭肥滾滾的架子豬在四處亂竄,來不及多想,她找了根繩子,跳進豬圈,把繩子套在豬脖子上就往外拉。架子豬拼命掙扎,無數次把她絆倒在地。雨傘折斷了,手電筒掉在了地上,好不容易把豬拖到對面的高坡上,她才發現自己披頭散發,全身濕透,鞋也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

村民受災情況,是第一次洪峰后,王群英最迫切要掌握的。不顧魏禮書的勸阻,穿著濕淋淋的衣服,坐上找來的漁船,一戶一戶艱難劃動。每一戶村民家里水淹多深,物品有多少沒有轉移出來,他們現在最需要的是什么物資,她都做了詳細的記載。等回到鄉政府,她已經明確了那些早就儲備著的物資應該怎樣分發。她指揮幾個年輕的同事把一件件大米、礦泉水、方便面分類,貼上標簽。催著村社負責人前來領取。哪家沒有儲備水,要多發點礦泉水,哪家柴禾被澆透了,要多領兩包火腿腸,她都一一地向負責人叮囑。一直忙到天黑,所有的物資都分發到位,她才記起自己一天都還沒有吃一口飯,喝一口水,額頭燙得厲害。她告誡自己千萬不能倒下,要盡快恢復體力。到衛生院測體溫,醫生嚇了一跳,高燒38.5度!要求她呆在醫院治病。可她哪里坐得住:下午的洪水又上漲了不少,得去看看那幾戶地勢最低的村民。吃了幾片退燒藥,她又出發了。這一遍轉下來,看到那些村民都安排妥當了,她才拖著極度疲倦的身子回到衛生院輸液。整整三天,她都是這樣,夜里輸鹽水,白天走在搶險第一線,眼睛里布滿了血絲,臉頰腫得老高,兩只長時間泡在水中的腳,連平時穿慣的鞋都穿不上了。

在人們的眼里,王群英是一個心直口快,風風火火的人,她做事干凈利落,從不拖泥帶水。她又體貼入微,耐心周到。洪水淹沒了高巖頭大橋,望石公路交通中斷,許多車輛被困在渠北鄉街道上,司機和乘客,無助地看著泛濫的洪水,又饑又渴。王群英看到這一情況,趕緊去招呼他們到鄉政府避雨,買了方便面,燒水給他們泡上。她四處打電話聯系漁船、快艇,送那些急著趕路的乘客過河。他們不知道王群英的名字,都親切地稱她“大姐”。

7月20日,洪水逐漸退去。王群英獨自來到魏禮書家,幫著他打掃衛生,清除淤泥。污濁的泥漿濺到了頭上、臉上,裹住了她的褲腿,她沒有絲毫的厭惡。笨重的柜子、桌子,壓在她瘦弱的肩頭,她沒有叫一聲苦。她爽朗的笑聲在屋子里回蕩,鼓舞著魏禮書一家人戰勝洪災的信心。

洪水給渠北鄉的戶村民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但是沒有人抱怨,沒有人責怪,因為他們看到了王群英她們始終走在他們前面。責任意味著奉獻,意味著堅守。王群英是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在抗洪搶險的斗爭中,她沒有豪言壯語,甚至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她把所做的事情都看成是自己分內的責任,從履行責任中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力量,并把這種力量傳遞到了每一個和她并肩作戰的人心上。

抗洪先進事跡心得體會抗洪救災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三

7 月 16 日以來,**遭遇連續強降雨天氣,河水猛漲。

面對嚴峻的雨情、汛情,**鎮黨委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領全鎮干部群眾精誠團結抗洪魔,攜手同心保家園,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超前部署,啟動預案 **鎮182.1平方公里,山大溝深,懸崖峭壁,形成“九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狀況,環境條件惡劣,抵御自然地能力極差,平均年降雨量均超過1200mm,暴雨、洪澇災害每年都要發生幾次。“7.23”的洪災又造成了公路、通訊中斷、農戶房屋倒塌,河堤損毀。

歷經多次與自然災害作斗爭的** 鎮黨委總是未雨綢繆,超前動作。在汛期到來之前,鎮黨委就作了精心安排部署,完善了地質災害點防治預案,落實了監測責任人,明確了撤離信號、撤離路線和臨時安置點,做到活動有記錄,搶險有器材,包干有標志,人員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鎮黨委書記張翔把大部分時間都放在全鎮防汛工作上來,并對各村落實防汛工作情況進行督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連續多天的抗洪搶險防汛中,鎮黨委成員沒睡過一次安穩覺,沒吃過一頓可心飯。眼熬紅了,腳磨破了,嗓子喊啞了,卻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

進行反復巡查。

哪里有災情,我們的工作就做到哪里 7 月22 日,**鎮境內暴雨不停,河水不斷上漲。鎮黨委按照縣上的安排,立即召開全體鎮干部緊急會議,立即啟動防洪應急預案,黨委書記張翔在會上強調:“哪里有災情,我們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在啟動應急預案的同時,實行黨委成員包抓責任制。

每個黨委成員和聯系村干部都要立即到自己所駐村上去,現場指揮,把防汛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做細、做實、做到家家戶戶,要盡可能把困難想嚴重些,把責任和工作措施落實到位。

鎮辦公室堅持24 小時值班制度,成立5 個抗洪搶險工作組,同時組織黨員、群眾代表義務服務隊 10 支小分隊奔赴災情最嚴重的村組,參加義務服務的黨員、群眾代表共70 人。深入一線,身先士卒 當災情發生后,鎮黨委立即成立了一支抗洪搶險工作小分隊,哪里有被困群眾,哪里有險情,哪里需要援助,他們就出現在哪里,7 月23 日下午7:00 時“何—萬”公路k+35 公里處,路基突然坍塌,十分危險,稍有不慎,就會掉進河里,鎮黨委立即派出搶險隊,一方面疏導過往車輛,一方面設置警示裝置,他們不怕困難,面對懸崖峭壁下喘急的河水和路基不斷變形、裂口、下沉等危險,在此處懸掛警示標志,做好車輛的安全輸通,避免了事故的發生。

晚7 時,根據氣象部門的預測,我鎮范圍仍將持續強降雨,鎮黨委根據實際情況,立即召開緊急會議,要求鎮黨委成員每人率領一支突擊隊,連夜到各村組,親臨現場組織群眾轉移,當天晚上共轉移群眾135 戶201 人。

白家壩村黨支部書記蒲含華,由于家中有已年過七十高齡的母親,行動不便,妻子又在外打工,家中無人照顧,但他卻一直堅守在村防汛工作中,不論刮風下雨,不論白天黑夜,他總是率先示范,既要當好指揮員,又要充當排頭兵,他從沒有因家中有一位行動不便的老母親而影響該村防汛工作,很多群眾都勸他回去看看自己的老母親,而他卻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笑著說,我身為村支部書記不能因為家中的私事,而影響到全村人民群眾的利益和安危。

了不平凡的貢獻,汛期以來,他不知獨自在案頭熬過了多少個黑夜,犧牲多少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7 月17 日早7 時,鎮辦公室接到群眾報告,水井埡村元壩子的三戶農戶房屋被洪水沖垮,家具、被褥都沖走了,圈舍、豬、雞都被洪水卷走;三合村衛生室、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受災嚴重,“毛—三”公路多處塌方,河堤 5 處決口,部分農田沖毀,玉米、水稻不同程度受損,災情十分嚴重。鎮黨委立即行動,并帶領鎮村干部步行15 公里實地查看災情,安撫群眾,一面向上級匯報,一面組織群眾開展生產自救,調動鏟車兩臺、挖掘機一臺對“毛—三”公路進行搶修,黨委副書記陳益品在受災最嚴重的三道河片區組織抗洪搶險一去就是十多天沒有回鎮上來。

洪災發生后的這幾天,鎮黨委書記已三次到距鎮 10 多公里的重災區組織救災,水井埡村的老黨員唐選奇招呼說:“你咋又走上來了”就是一句最好的證明。第二天,鎮黨委書記又帶領鎮干部為羅明直、羅萬全兩戶群眾送去了 1500 元慰問金和糧食、棉被等急需用品,妥善安排了他們目前生產生活。

“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共產黨員,哪里就有黨員干部”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他們自己的諾言。

抗洪先進事跡心得體會抗洪救災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篇四

7月18日至21日,河北省發生特大洪澇災害,石家莊、邯鄲、邢臺受災嚴重。面對突如其來的洪災,邯鄲市醫院全體干部職工齊心協力戰勝困難,取得了抗洪救災階段性的勝利,涌現出了一大批先進的人物與事跡。

18日當晚,邯鄲市醫院領導緊急召開會議部署抗洪搶險工作,醫院要求全體干部職工要牢固樹立“防大災,抗大汛,防大疫”的思想,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精神,立即行動起來,認真部署、扎扎實實做好抗洪救災及醫療救治工作。

邯鄲市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是該院此次前往邯鄲武安市抗洪救災組中的一員。作為邯鄲市醫院一名老職工,在院長王麗萍的帶領下,她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以身作則,不怕疲勞,連續作戰,帶領著工作人員們,用血肉之軀筑起了抗擊洪水的銅墻鐵壁。

一、由于水位不斷上漲,該小組指定專職人員負責防洪水位觀測記錄,每1小時報告一次并做好詳細記錄,隨時上報。

二、根據從區防汛辦得到的情況,院領導果斷下令,物管中心、護理部等人,迅速將受災人員護送到安全地帶,確保人們得到了及時轉移。

三、

帶領醫院工作組,肩扛消毒物品到受災村屯,及時轉送上千件貴重物資、設備及藥品,盡最大可能減少人民財產的損失。

四、及時拆除損毀電路,及時保證武安市人民的照明用電。

五、該小組組織人員對當地排污管道及強電網管進行檢查維護,及時排查安全隱患。

六、帶領工作小組進行水退后的環境消毒和飲用水消毒,配合相關部門嚴格消毒,保證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

洪水漲一尺,斗志高一丈。滂沱大雨,澆不滅他們工作的激情;道路險阻,攔不住他們救援的腳步。王麗萍是一個普通的醫生,在抗洪救災的斗爭中,她沒有豪言壯語,甚至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她把所做得事情都看成是自己分內的責任,從履行責任中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力量,并把這種力量傳遞到每一個和她并肩作戰的人心上。

在邯鄲市醫院,這樣的抗洪救災先進個人與事跡還有很多。該院的干部職工們正是憑著這種偉大的抗洪精神,萬眾一心、堅韌不拔,為奪取抗洪救災工作的全面勝利不懈奮斗。

邯鄲市醫院

2016年8月21日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视频网站在线观看黄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不卡 | 午夜大片网| 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 杏色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 1204手机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 波多野结衣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网i8禁止 | 日韩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 一级国产精品一级国产精品片 | 日韩精品欧美在线 | 欧美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高清1 | 日本羞羞无遮挡免费动漫 | 日韩黄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男人趴在女人身上曰皮免费 | 国产你懂的在线 | 日本黄色链接 |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 亚洲国产爱 |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影院 | 三级黄色毛片视频 |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青青网 | 欧美一级淫片aaaaaaa视频 | 夜夜爽天天操 | 成人免费黄色大片 | 2020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成人va | 动漫美女胸被狂揉扒开吃奶动态图 | 夜间福利在线观看 | aa黄色毛片| 日韩在线 | 中文 | 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夜夜嗨 | 亚洲免费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