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意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家長心得潘若涵媽媽 莒南新教育
教育唯有雙向奔赴,雙向成長,才有溫度,才有最美的相遇。
——題記“子不教,父之過。”上升到法律了?“養而不教,教而不當”涉嫌違法了?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標準進行立法。家庭教育從“家事”上升到“國事”,父母育兒進入了“有法可依”的時代。
莒南三小葫蘆娃班開展家長共讀《家庭教育促進法》活動,引領家長依法帶娃,雙向成長。通過學習《家庭教育促進法》,我懂得了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進一步感受到家庭教育的神圣使命,身為家長的責任重大。教育好孩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家長必須有成長意識,必須不斷學習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成長中學習的模范。良好的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一生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生長土壤,家庭環境的好壞,會直接關系到孩子人格道德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在充滿愛意與笑聲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心靈舒展,心境是樂觀自信的,將來會成長為一個懂得自愛且愛人的人。 二、以身作則,尊重孩子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是什么樣,遠比要求孩子做什么更重要。在孩子還小,對世界還沒有形成是非觀的時候,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的標桿。孩子的成長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作為孩子的養育者,父母應該重視自己的榜樣作用,懂得學習與反思,改正壞習慣,以身作則。和孩子交流的時候,記得放下家長權威,平和地跟孩子對話,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受尊重的,感受到自己是被關注的,是被關愛的。父母的自我成長,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無聲勝有聲的潤澤。三、培養孩子的動手和自理能力
我認為孩子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尤為重要。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不僅僅能夠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和勤勞的品德,而且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職責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質和各種潛力。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讓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現在每到周日她都會幫我收拾家務。雖然有時做得不夠好,但她一直在努力幫我分擔辛苦,這也是我們倆歡樂的時光。 四、重視閱讀,靜待花開閱讀是孩子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散思維,并從中獲得審美體驗的活動。閱讀能夠豐富孩子的詞匯,增強語言能力,促進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發展。
我相信,愛讀書的孩子有仁愛之心,能為他人著想,更能經得起人生的考驗。閱讀還能提高孩子的觀察力和想象力,書中的世界廣闊無垠,充滿了想象,好奇與機遇。閱讀繪本時,繪本給孩子提供了直觀的想象,孩子在閱讀時要觀察,再通過想象、邏輯思維進行加工,從而理解畫面的內容。對于書中的情節,畫面、人物等,孩子能邊讀邊吸收,邊分析邊理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當然閱讀帶來的影響大多時候都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潛移默化的,我們要做的只需要堅持下去,靜待花開。 林清玄曾說:“世界上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就像種植物一樣,山坡地種竹筍、香蕉,沙地種西瓜和哈密瓜,爛泥巴里種芋頭,不同植物適合不同土地,不是只有一個樣子的。”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沒有萬能的教育,只能是每個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不斷地摸索實踐,因人而異。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第二次人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也是在不斷成長的。讓我們和孩子共同奔赴,共同成長,共同去感受幸福完整的教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