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傅雷家書》的讀書心得500字 《傅雷家書》的讀書心得 300字篇一
傅雷對兒子說話,一會兒像一位語重心長的長輩,教育孩子如何做這做那,這個放心不下,那個放心不下;一會兒像一位知心朋友,在困難時給孩子打氣、談心、給予安慰,解決煩惱。作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講方法,大道理誰都懂,孩子需要的僅是一點安慰,因為這安慰可以使他們的意志更加堅強,行為更加獨立。
一般家長,為了鼓勵孩子,讓孩子以自己為榜樣,把自己說的無比偉大。但這也是不好的,因為一旦讓孩子發現父母在說謊,就會失去孩子的信任,直至不服家長管教。傅雷將自己兒時的不用功毫無保留地告訴兒子,只是為了鼓勵兒子,不要為俄語成績太低煩惱。傅雷并不希望兒子以他為榜樣,他對兒子就像對待老朋友一樣推心置腹,沒有秘密。傅雷這種對待兒子的方法,就是一般朋友之間也很難做到。
雖然傅雷對待兒子像朋友一樣,但在兒子犯有原則性錯誤時,哪怕是很小的一個細節,也要立刻糾正。人的儀表儀容十分重要,人們之間的第一印象就是靠儀表儀容得出的。行為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行為會給他人留下美好印象,但不文明的、不合習俗的行為會讓他人惱怒,尤其是對師長和老人,只有行為規范,他們才愿意為你講授知識。好的行為規范可以使人受益終身。
傅雷對兒子的成功沒有大加贊許,而是語重心長地給兒子講一些生活中的細節,提前防范一些不好的習慣。對于兒子已經懂了的道理,沒有長篇大論,只有一句“你是對的。”節約,是一種傳統美德,但如今有許多人不懂得節約,尤其是一些暴發戶。在精力方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分散精力往往一件事也做不好。生活也是一件較難處理的事,對生活有預見的人,知道防患于未然,才能生活得好,才可能生活得有品質。
《傅雷家書》的讀書心得500字 《傅雷家書》的讀書心得 300字篇二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古以來書信就是人們的一種溝通方式,書信往往可以把嘴上說不出的話表達出來。
家書,也就是家信,指的是離鄉在外的人與家人情感交流的工具,它也維系著家庭幸福,親情濃濃。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二人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間寫給兒子傅聰的信。在這十二年中,他們通信數百封,記述了傅聰出國成名、結婚生子的成長經歷。傅雷夫婦都很細心,把兒子的信都妥善保管,并將主要內容分類摘錄成冊。
整體來說,傅雷與傅聰通信的主題為:教育孩子,立身行事,以中華文明為主;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
傅雷先生曾經說過,他寫給兒子的.信有四大作用:1、討論藝術觀點;2、激發出年輕人的思想;3、訓練傅聰的文筆;4、做一面忠實的“鏡子”。而信中的內容,除了記錄一些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為了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出一個藝術家應該有的思想與品德。
《傅雷家書》這本書,讓我們了解了過去的歷史,很好地為我們保存了那個時代的印記,它不僅是父母對兒子的教育,更讓我們學到了一些立身處世的原則。
我特別喜歡書里的一句話:“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它告訴了我,人生的路上不可能永遠是春天,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奮斗就能迎來坦途。
待人謙虛,做事嚴謹,禮儀得體;遇到困難不放棄,獲得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的榮辱感,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這些應該是《傅雷家書》中給我們的永恒的啟示吧!
這本書雖然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普通的書信,但是它包含了許多大道理,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是永恒的經典。
我不禁想起了嚴厲的父親,他也老是訓斥我,我經常敢怒不敢言。此時我細心體會,將心比心,方才領悟了父愛的偉大,父愛如山,嚴厲之中不乏慈愛;父愛如風,猛烈之中不乏和暢;父愛如水,永潤我的心田。
《傅雷家書》的讀書心得500字 《傅雷家書》的讀書心得 300字篇三
疲困的眼光從書本的190頁上脫離,合上雙瞼,此時,我的內心波翻浪涌。端起桌角的綠茶,輕泯間無意發現,杯中綠茶折射出一位盡職的為人父親的形象。
一場道別儀式在1954年謝了幕,傅聰同志出國求學。從此,無盡的思念寫在父母的皺紋上。的確,疇昔的笑語,現在已成為回憶,所以,只有讓紙張和筆削去天涯對海角的牽掛。
在與兒子分別的這二十幾載春秋中,父親對自己過去的過錯進行檢討,對初出茅廬的兒子生活的囑咐,對兒子道德品質的教育,與兒子藝術的交流及母親對兒子的牽腸掛肚,都只有漫天紛飛的家書才足以言盡。父母對兒子來信的盼望,使得沒有一次來信讓他們感到意外,有的也只是差點若狂的欣喜,甚至信中“親愛的爸爸媽媽”這簡單通俗的七個字也能讓他們對眸而笑,畢竟,他們欲望的極限只停留在“平安”這道坎。
父子二人不但是生活中的朋友,也是藝術研究上的知音,父親以自己資深的學養,真摯的父愛,傾聽著萬里之外兒子的心跳,預想著兒子前進道路上可能出現的各種困難,傳送著自己的惦念和祖國的聲音。而母親的舐犢之情借風傳遞到兒子耳畔引起兒子思鄉的回應。
家書的文字質樸,如山間潺潺的清泉,碧空舒卷的白云,父愛從家書中與兒子論說藝術,激發兒子的感情,訓練兒子的文筆與思想,要他做一面忠實的“鏡子”從中體現出來,目的就是希望兒子能成長,報效祖國。終于,兒子的事業更上一層樓,思想上也成熟了許多,也只有懂事的孩子才懂得將家書收藏起來,然而,在兒子終于有所成就的時候,傅雷卻還來不及享福清閑,就擺脫了黑暗的束縛,到天堂享福去了。
迂闊的草原上,一只風箏起飛了,他在天空自由地翱翔,但是,他累的時候,不能放棄,他飛高的時候,不能驕傲,他掉下來的時候不能頹廢,他成功的時候還得執著追求……因為他的線被牽在一個人的手中。
確實,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盡管有時會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難,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于人群的絕境,而最后真實的光不能永遠掩滅,還是要為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
讀一本好書就像與一個偉大的心靈對話,一個為兒子嘔心瀝血,辛苦付出的父親,你一定有與之對話的欲望吧!
《傅雷家書》的讀書心得500字 《傅雷家書》的讀書心得 300字篇四
看《傅雷家書》,收獲很多,廣大家庭里,很少有他們這樣的經歷。如果人的一生都可以像傅聰一樣,可以去追求自己所愛,可以不用擔心其他的雜事,可以專注于自己的興趣,那是有多幸運。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在 954年到 966年5月期間寫給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編輯而成。這是一部很好的藝術學徒修養作品,也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傅雷對兒子的教育,關心,是如此地深厚,是許多父母所不能及。即使兒子遠在千里之外,正在準備一場極為重要的音樂演出,而他卻好像在對待即將赴考的孩子一樣,殷切的關注著他的每一個舉動,設身處地的預想他要在去的路上會遇到的各種可能的情景,并替他設計好應該如何去應對,傅雷在這兒所透露出來的,不僅僅是他高深的藝術造詣,更是他作為一個父親對兒子應有的關愛。他自己沒有從事過音樂實踐,但他對于一位音樂家在藝術生活中所遭到的心靈的歷程,體會得多么細致,多么深刻。
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傅雷在給兒子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他告訴兒子,人應該為了善,為了榮譽,為了公理而善,而不是為了懼怕永恒的懲罰,也不是為了求取永恒的福祉,中華民族是文明世界中真正樂觀的民族。
除此以外,他還用著自己的經歷,教導著兒子,在婚姻問題上指導兒子,如何和彌拉如何相處,如何處理問題,如何對待矛盾,如何對待文藝。雖然兒子已經成家,他還是事事提醒,事事操心。是父親,是朋友,是指路人,是支持者!
傅雷在收到家書的時候,一方面為兒子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驕傲,真心的為兒子感到高興,另一方面,也不忘告誡兒子,不要被勝利而沖昏了頭腦,要兒子不管在什么時候,都要保持一顆赤子之心。他一直強調的,便是這顆赤子之心!
或許我沒有能做到如此的細致,知識豐富,有藝術情操的父母,但我的父母,也是一樣的關心,愛護我,不過是用另一種方式,不同于藝術的方式。我相信每位父母都有著自己的教育方式,我相信,他們都是盡自己所能,傾其所有,只為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