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育主題活動方案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幫助走丟的朋友想出最適合的辦法。
2、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培養關心他人的情感。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重難點:
重點:幫助走失的朋友想出尋求幫助的最適合的辦法。
難點: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走丟錄象3段,事先環境創設
活動過程:
一、感知經驗:
師:我們班有三個小朋友走丟了,迷路了,讓我們一起去幫助她們。
播放馬路走丟的情景(十字路口)
提問:__小朋友在哪?他怎么了?接下來怎么辦呢?我們一起幫助他。
指導:
1、引導幼兒幫助朋友,激發關心他人的情感
2、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小結:在馬路的人行道上原地等是最安全的方法,還可以請警察叔叔幫忙。(協管也行)
二、講述經驗:
播放小區走丟的情景
小結:可以在原地等,也可以找小區里的門衛伯伯,讓他們打電話給爸爸媽媽或家里人,讓大人來領你。
三、提升經驗:
播放超市走丟的情景(大賣場)
請走失幼兒講講當時的情景,請其他幼兒發表看法。想想可行的辦法。
小結:在超市里可以原地等也可以找營業員和工作人員,通過廣播小喇叭讓爸爸媽媽知道你在那里,然后來領你。(繼續看錄像,__小朋友是怎樣做的)
四、延伸:
走丟了以后,爸爸媽媽會很著急,我們都不想把自己弄丟,那么我們平時和家里人一起出去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兒自由講述)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育主題活動方案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
2.增進幼兒的實際演示能力。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常見交通標志的圖卡。
2.馬路模型
活動過程:
1.展示事先準備的交通標志圖卡,請幼兒說說自己認識的交通標志的意義。
2.老師介紹常用交通標志的意義。
3.結合具體交通標志,利用馬路模型進行汽車行駛演示活動。
4.延伸活動,可將標志圖卡放入語言區,讓有興趣的幼兒句續探索。把馬路模型放入益智區,提供模型汽車讓幼兒開展演示活動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標志的意義。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育主題活動方案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地震的有關常識,掌握正確的自救方法。
2.能沉著、冷靜應對危險情景,用心想辦法解決問題。
3.激發幼兒觀察周圍環境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泡沫板。
2.急救箱及物品:手電筒、餅干、水、跳繩、書、玩具、收音機、手套、口罩、哨子。
活動過程:
一、地震的危害
1.孩子們,老師搜集到一段錄像,讓我們看看發生了什么事情。(播放視頻)提問:錄像上發生了什么事情你看到了什么(幼兒發言)小結:是啊!剛才錄像中大樓在搖晃,地面發出了劇烈的聲響,這就是地震。
2.地震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災難,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危害讓我們來看一看。小朋友,能夠把你看到的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教師走下去,聽一聽,問一問)再請個別幼兒起來說一說。
小結:地震發生后,出現房屋倒塌、大橋斷裂、山體滑坡,給我們的生命、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地震實在是太可怕了。
二、地震來了怎樣辦
1.如果地震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怎樣辦
2.地面出現劇烈的震動,我們躲在哪里安全些請個別幼兒說。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決定誰做的對,教師用泡沫板演示構成的三角區,讓幼兒明白什么地方安全。
3.如果在這個教室里發生地震,該怎樣辦請小朋友找個地方躲起來,看看誰找的地方最安全,持續的姿勢最正確。教師一邊指導一邊給做對的小朋友貼上一個小標志。小結幼兒躲的狀況。什么時候往外跑逃跑時就應注意什么(有秩序,沿墻角跑,保護頭部。)能夠用什么來護住我們的頭
小朋友,聽!是誰的聲音(放圖片)他沒有跑出去,被困在了里面,他用什么辦法讓別人明白被困在里面什么時候喊(有人時喊)為什么沒人時不要喊(持續體力)沒有勁喊了怎樣辦(哨子、敲擊、尋找食物、想辦法自救)小結:如果地震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先躲后跑,如果被困住好幾天了,都沒有人來救你,不要灰心,相信肯定會有人來救我們。
三、地震的預防
1.日本是一個多震的國家,他們的家里準備了一個地震急救箱,以備急用。里面有許多物品,你能夠和小朋友商量就應選什么物品,用它來干什么然后放到你們組的急救箱里。選好了嗎請地霞來了.;.璧黲蠡一譬壤黲擎r赫.=參。一一黍一~把你們組的急救箱送到老師這,然后回到座位上。讓我們一齊來看一看急救箱都有些什么(提問:水和餅干我們需要它嗎手電筒能派上什么用場收音機也能幫忙到我們嗎小小的哨子有什么用手套能有什么用處)小結:有了急救箱里的這些東西,我們就能夠利用它來幫我們渡過難關了。
2.地震很可怕,如果我們能提前明白地震何時發生該有多好但此刻我們還無法預測地震的發生。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此刻地震發生的前一兩天或幾個小時內經常會發生一些常的現象,讓我們看一看。(請幼兒看課件)小結:這些現象都是透過仔細觀察才能發現的,小朋友發現后能夠告訴周圍的人四、地震演習這天,小朋友明白了這么多關于地震的知識,讓我們來進行一次地震演習,看看小朋友會不會保護自己。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育主題活動方案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吞吃小紐扣等異物是十分危險的。
2、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3、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錄像:小紐扣旅行記。
2、預先約見“吞吃過異物”的小朋友。
3、聯系醫生到園。
活動過程
1、看錄像,思考討論:
(1)看錄像:珊珊有一條新裙子,裙子上的扣子可美了,像甜甜的糖,珊珊總是喜歡低頭看,用手摸。可是有一天,鏡頭一:珊珊發現紐扣掉在地上了。鏡頭二:珊珊把紐扣放在嘴里了,想嘗一嘗。鏡頭三:唉呀,紐扣吞下去了,珊珊難受極了。鏡頭四:珊珊看醫生,醫生說要等紐扣隨大便拉出來。
提問:珊珊難受嗎?為什么?
(2)師生共同小結:紐扣不能吞吃,既不衛生,又會危害身體健康。
2、交談與訪問:紐扣不能吃。
(1)與“吞吃過異物”的幼兒交談其經歷,引起幼兒注意。
(2)提問:“除了紐扣以外,還有什么東西不能吃?”孩子找找周圍“小”、“巧”易誤會的物品,如小木珠、小棋子等。
3、討論:紐扣是我的好朋友。
(1)提問:你的紐扣在哪里?有幾顆?它們有什么用途?
(2)討論:紐扣掉了怎么辦?(告訴大人,先收起來,及時釘上。)
延伸提示
1、設立小盒子,發現異物及時收撿。
2、手工角放置針、線,及時為孩子釘補紐扣。
3、建議家長經常檢查孩子的服裝,特別是紐扣是否松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