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應急物資管理制度篇一
企業應急指揮中心是企業應急管理的最高指揮機構,負責企業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指揮工作,職責如下:
1、1企業應急響應中心部門職責:
1、1、1企業應急響應中心是企業應急指揮中心的日常辦理機構,職責如下:
(1)在企業應急指揮中心的領導下,負責企業應急指揮中心的日常應急指揮中心。
(2)負責企業應急響應中心的應急值班。
(3)事故發生時,組織、指導、協助應急救援。
(4)掌握事故的發展情況,及時向企業應急指揮中心領導匯報,確定應急處理對策。
(5)負責企業應急力量的調配和應急物資的準備。
(6)負責企業級安全生產事故總體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的演練方案的策劃,并組織實施和演練總結。
(7)事故發生時負責判斷并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
(8)按照企業應急指揮中心指令,及時通知企業各職能部門、二級單位和相關單位。
(9)按照企業應急指揮中心命令,向上級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和地方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報告和求援。
(10)負責上報材料的起草工作。
(11)負責應急值班記錄和錄音,應急資料的歸檔以及組織編寫現場應急處置的總結。
(12)負責組織企業級應急預案的修訂,負責企業二級單位應急預案的備案工作。
(13)負責對應急工作的日常費用做出預算。
1、1、2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及職責
事故現場還應成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由有關部門負責人和救護隊組成,主要負責指揮現場搶救工作,及時處理生產事故。下設專業小組:
(1)組:其職責為發生事故后立即通知相關部門和單位趕往事故現場,并按總指揮下達的指令協調各部門的工作。
(2)消防滅火組:其職責為按滅火方案要求,執行掩護、冷卻和滅火任務。
(3)污染防治組:其職責為負責事故現場泄露油品和其他危險化學品的堵截,組織人員清理泄露油品和有害物質擴散區域內的無害化處理和監測工作。
(4)醫療救護組:其職責為對受傷人員的尋找和現場救護以及負責消防器材的供應,為現場救援人員提供技術支持和醫療咨詢。
(5)治安保衛組:其職責為組織人員和周圍居民疏散,保證安全撤離。
(6)物資供應組:其職責為負責搶險救災物資的及時供應和運輸。
(7)宣傳報道組 w :其職責主要為負責搶險救災過程和事故資料攝影、攝像及文字記錄。
1、1、3專家組
專家組在企業應急指揮中心領導下開展工作,其職責如下:
(1)急工作提出應急救援、建議和技術支持。
(2)參與制定應急救援方案。
(3)負責企業應急指揮中心交辦的其他任務。
1、2管理部門職責
(1)總指揮
①負責發布應急指揮命令。
②負責事故現場的應急指揮。
③負責落實上級領導部門對應急處置的要求。
④宣布救援工作結束。
(2)副總指揮
①負責收集事故的相關信息,協助總指揮對事故的嚴重性做出迅速而準確的判斷。
②負責分管部門應急處置職責的落實。
③指揮部成員的職責。
(3)廠長辦公室
①負責與各單位聯系,確保事故應急處置用庫、后勤服務。
②負責協調廠外有關單位的聯絡。
③負責對突發安全生產事故現場周圍的警戒,控制無關人員進入現場。
④負責做好非安全區域人員的疏散及遠離工作,配合醫療救護部門搶救運送傷員。
⑤負責對廠區范圍的道路進行交通管制,確保搶險救災車輛順利進行。
⑥對事故責任人和肇事者進行監控。
⑦組織廠級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寫、審核和修訂,并組織預案的演練。
(4)健康安全與環保(hse)部
①掌握重點目標,按應急預迅速組織。
②負責事故狀態下的各種數據監測聯系。
③組織應急預案的編寫、審核和裝訂,并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
④負責各單位事故應急管理的監督。
⑤負責事故發生后安保基金的理賠工作。
⑥負責組織有關專家對事故后進行影響評估。
(5)機動部職責
①負責組織全廠的檢修力量進行事故搶險、搶修工作。
②負責組織編制突發性事故后生產裝置的搶修計劃,并組織實施。
③負責和各單位溝通,以便進行事故應急物資及通信工具的供應,制定應急物資計劃。
④組織其它應急預案的編寫、審核和裝訂,并組織預案的演練。
(6)技術運行部職責
①負責事故應急處置時工藝技術措施的確定。
②負責組織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寫、完善。
③負責組織生產裝置發生事故后的全面檢查工作,落實開車條件,盡早恢復生產。
(7)車間職責
①負責車間的事故搶險和搶修工作。
②負責本車間事故應急程序的編寫和演練。
(8)事故單位職責
①負責先期的工藝處置,并立即向廠應急指揮中心及相關領導匯報。
②負責事故狀態下的易燃、易爆物濃度和毒物濃度監測。
③負責本單位應急物資的準備以及事故先期應急力量的調動。
④負責本單位各類事故應急程序的編寫和演練。
2、1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泄漏
(1)隔離、疏散:設定初始隔離區,封閉事故現場,緊急疏散轉移隔離區內所有無關人員,實行交通管制。
(2)工程搶險:以控制泄漏源,防止次生災害發生為處置原則,應急人員應佩戴個人防護用品進人事故現場,實時監測空氣中有毒物質的濃度,及時調整隔離區的范圍,轉移受傷人員,控制泄漏源,實施堵漏,回收或處理泄漏物質。
(3)醫療救護:應急救援人員必須佩戴個人防護用品迅速進入現場危險區,沿逆風方向將患者轉移至空氣新鮮處,根據受傷情況進行現場急救,并視實際情況迅速將受傷、中毒人員送往醫院搶救,組織有可能受到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傷害的周邊群眾進行體檢。
(4)洗消:設立洗消站,對中毒人員、現場醫務人員、搶險應急人員、搶險器材等進行洗消,嚴格控制洗消污水排放,防止次生災害。
(5)危害信息宣傳:宣傳中毒化學品的危害信息和應急急救措施。
(6)防火防爆:對于易燃易爆物質泄漏時,應使用防爆工具,及時分散和稀釋泄漏物,防止形成爆炸空間,引發次生災害。
(7)緊急點火:當易燃易爆物質在人口密集處或密閉空間泄漏,并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造成重大次生災害時,現場指揮部要果斷適時下達點火指令。
(8)水體泄漏:對于危險化學品尤其是劇毒品發生水體泄漏時,要及時通知沿岸居民和省、市政府,嚴禁下游人畜取水,對水體進行監測,采取打撈收集泄漏物,攔河筑壩、中和等方法嚴控污染擴大。
(9)火災爆炸:當泄漏事故發生火災爆炸次生災害后,同時啟動企業火災爆炸應急預案。
(10)油氣泄漏:當發生油品、天然氣(含lmg、lpg)管線油氣泄漏事故時,按照企業應急指揮中心指令進行處置。
2、2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中毒
(1)隔離、疏散;設定初始隔離區,封閉事故現場,緊急疏散轉移隔離區內所有無關人員,實行交通管制。
(2)現場急救:應急救援人員必須佩戴個人防護用品發迅速進入現場危險區,沿逆風方向將患者轉移至空氣新鮮處,根據受傷情況進行現場急救,并視實際情況迅速將受傷、中毒人員送往醫院搶救。
(3)醫院治療:迅速將受傷、中毒人員送往醫院搶救;組織醫療專家,保障治療藥物和器材的供應,組織有可能受到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傷害的周邊群眾進行體檢。
(4)危害信息告知:宣傳中毒化學品的危害信息和應急預防措施。
3、1應急響應
3、1、1響應分級
按照事故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影響范圍等因素,將事故應急響應級別分為三級:
(1)i級應急響應
發生i級事故,由國家或省級應急管理機構統一指揮,應急指揮中心配合各級政府應急管理機構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2)ii級應急響應
發生ii級事故,由應急指揮中心統一指揮,進行處置。
(3)iii級應急響應
發生iii級事故,由事故發生單位(部門)啟動本單位(部門)應急預案進行處置。
3、1、2響應程序
(1)發生事故時,應急機構根據情況下達分級啟動命令
(2)相應應急機構收到命令后啟動預案
3、2響應程序開展應急救援行動
3、3應急結束
當遇險人員全部得救,事態得以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次生、衍生故消除后,經現場應急指揮部確認,并報應急指揮中心批準,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應急救援隊伍撤離現場,由現場應急指揮部發布終止本預案命令,應急救援工作結束。
應急結束后,應急指揮中心應指定責任部門完成如下事項:
(1)事故發生單位(部門)按有關規定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事故發生、發展、應急救援等情況。
(2)事故發生單位(部門)做好事故現場保護和原始資料收集工作,向事故調查小組移交相關資料;得到事故調查組同意后,發可開始現場恢復重建工作。
(3)現場應急指揮部組織編寫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上報應急指揮中心。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應作為應急預案評審維護的重要資料。
3、4信息發布
3、4、1新聞發言人
(1)企業對外新聞發言人由企業應急指揮中心主任擔任。
(2)現場對外新聞發言人由現場應急指揮部指定。
3、4、2新聞發布原則
在新聞發布過程中,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內容詳實、及時準確。
3、4、3新聞發布形式
新聞發布形式主要包括接受記者采訪、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媒體提供新聞稿件等。
3、5后期處置
3、5、1善后處置
事故發生單位(部門)做好災后重建、污染物清理與處理等工作,盡快消除事故影響,減少事故損失,盡快恢復秩序。
成立善后工作小組,協調事故的善后處置工作,包括人員安置與補償、現場清理與污染物處置、事故后果影響消除、生產秩序恢復、搶險過程和應急救援能力評估等事項,對于應急救援期間征用物資和救援費用予以補償和支付。
3、5、2保險
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單位(部門)按有關規定及時報告廠資產財務部、人力資源部和保險公司等,啟動保險理賠程序。
5、5、3經驗教訓總結及改進建議
事故善后處置工作結束后,各有關單位(部門)要進行總結,主要內容包括:對事故的評估是否準確;應急救援決策是否準確;應急救援資源調配使用是否合理;應急救援行動是否協調;通信是否暢通;應急救援效果;評估本預案的不適之處;提出修訂建議。
應急物資管理制度篇二
根據瀏陽市《關于開展應急管理宣傳活動的通知》精神,為全面加強應急管理,應對突發事件,切實搞好本次應急管理宣傳周活動,我鎮高度重視,結合自身實際,認真組織開展了宣傳活動,現將宣傳周工作情況小結如下:
為切實加強對應急管理的領導,確保應急管理工作取得實效,我鎮成立了以鎮長唐朝暉為組長的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應急辦具體負責各項工作的組織實施,與此同時,我鎮把加強應急管理擺上重要位置,在財政預算范圍內把人力、物力、財力等公共資源更多的用于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并建立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和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運轉機制,為應急管理宣傳工作的扎實開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應急管理宣傳周工作能否成功開展,取得實效,關鍵還是看制定的方案是否切合實際,切實可行。在本次的宣傳周活動的方案制定中,我們充分考慮了本鎮實際,對方案的可操作性、現實性進行了深刻探討。采取自主宣傳、集中宣傳、開展系列防災減災活動、搞好重點災害隱患排查等形式對整個宣傳周活動進行了周密部署,同時我們分階段,有步驟對宣傳周活動進行了全面規劃,確保了制定方案的嚴密和切實可行。
在此次宣傳周活動中,我們采取鎮應急辦負總責,主要村(居)、單位部門各負其責的形式,在全鎮范圍內展開了豐富多彩、效果顯著的宣傳活動。
一是鎮應急辦在鎮政府門前設立應急知識現場宣傳點,組織綜治司法辦、林業站、水管站、安監站、派出所、國土所、衛生院等相關站辦所工作人員進行現場應急知識宣傳;
二是督促主要村(居)在各自轄區內進行應急知識宣傳,如泮春居委會、龍伏居委會、焦橋村組織支村委班子成員在人員密集的集鎮街道發放應急知識宣傳單;
三是指導轄區內學校組織好學生開展應急避險活動;
四是結合本次強降雨天氣,由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牽頭,全體機關干部和部分村(居)民共同參與,在石江村洞庭黃水庫進行了一次突發事件應急現場演練。整個活動宣傳周,我們通過懸掛標語、制作宣傳板、發放宣傳單等方式,在全鎮范圍內共懸掛條幅10條,展示宣傳板5塊,發放宣傳單2500余份,增進了公眾對應急管理知識的了解,增強了公眾的危機防范意識,營造出了良好的宣傳氛圍。
應急物資管理制度篇三
為了加強對小區突發緊急事件的防范應急能力,更有效的及時對突發緊急事件的應急處理,成立**家園應急快速反應分隊。
管理處經理為應急快速反應分隊總指揮。
安全主辦、客戶服務主辦為副總指揮。
全體安全員為快速反應分隊成員。
3.1、當指揮中心、客戶服務中心或其他人員接到報警信息時,應立即通知管理處經理、安全主辦并做好相應的應急措施。
3.2、指揮中心確認報警信息后迅速作出反應,及時按響安全班緊急集合信號,迅速召集全體安全員。
3.2.1、立即將詳細情況通報值班各崗位封鎖控制小區各出入口、外圍墻。
3.2.2、密切監視閉路監控系統、做好錄相、注視小區動態,注意安全防范報警信號。
3.2.3、配合搜索組把電梯迫降到底層。
3.3、封鎖組:當班班長負責組織當班人員對各出入口以及現場的封鎖。
3.3.1、**2號、6號崗負責進出人員、車輛控制及東面、南面的圍墻封鎖。
3.3.2、**3號崗負責對小區北面、西面的圍墻封鎖。
3.3.3、**4號崗負責假山處至南大門的圍墻封鎖。
3.3.4、**8號崗負責內庭院單元門關閉等整體情況,加強各出入口的攔截、封鎖工作。
3.3.5、**5號崗負責關閉車庫門禁,對車庫進行封鎖,并協助2號崗對東面圍墻和南面圍墻進行封鎖。
3.4、攔截組:由未當班一名班長、兩名未當班2號崗、3號崗組成。
攔截組接到中心報警信號在班長的帶領下立即帶上裝備到達指定位置負責攔截任務,攔截組將小區庭院攔截分開成a區、b區(1號樓為a區、2號樓為b區)進行攔截工作。
兩名2號崗帶上裝備分別負責對負一層車庫a、b區各通道口的攔截。
兩名3號崗帶上裝備分別負責對負二層車庫a、b區各通道口的攔截。
班長負責內庭院a、b區的攔截任務。
3.5、搜索組:由一名未當班班長和其他未當班人員組成。
搜索組接到中心報警信號后在班長的帶領下立即帶上裝備到達指定位置負責進行搜索任務,搜索組根據小區的建筑情況將小區分開成a區、b區(1號樓為a區、2號樓為b區),根據現場情況進行地毯式搜索。
不當班的兩名中心崗分別負責1單元、2單元從樓頂至車庫的搜索。
不當班的兩名4號崗分別負責3單元、4單元從樓頂至車庫的搜索。
不當班的兩名5號崗分別負責5單元、6單元從樓頂至車庫的搜索。
不當班的兩名6號崗分別負責7單元、8單元從樓頂至車庫的搜索。
應急物資管理制度篇四
應急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概括為五點:
根據發生和可能要發生突發事件,事先研究制訂的應對計劃和方案。應急預案包括各級政府總體預案、專項預案和部門預案,以及基層單位的預案和大型活動的單項預案。
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預案體系。所謂“縱”,就是按垂直管理的要求,從國家到省到市、縣、鄉鎮各級政府和基層單位都要制訂應急預案,不可斷層,預案的層級越低,各項規定就要越明確、越具體,避免出現“上下一般粗”現象,防止照搬照套。
建立健全集中統一、堅強有力的組織指揮機構,發揮我們國家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形成強大的社會動員體系。建立健全以事發地黨委、政府為主、有關部門和相關地區協調配合的領導責任制,建立健全應急處置的專業隊伍、專家隊伍。
建立健全監測預警機制、信息報告機制、應急決策和協調機制、分級負責和響應機制、公眾的溝通與動員機制、資源的配置與征用機制,獎懲機制和城鄉社區管理機制等。
加強應急管理的法制化建設,把整個應急管理工作建設納入法制和制度的軌道,按照有關的法律法規來建立健全預案,依法行政,依法實施應急處置工作,要把法治精神貫穿于應急管理工作的全過程。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提出了六項工作原則,即: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居安思危,預防為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依法規范,加強管理;快速反應,協同應對;依靠科技,提高素質。
“居安思危,預防為主”是應急管理工作的主要指導方針。
預防在應急管理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應急管理也是同樣的道理,最理想的境界是少發生不發生突發事件,不得已發生了那就要有力有序有效地加以處置。做到平時重預防,事發少損失,堅持和貫徹好這個方針是十分重要的。
應急物資管理制度篇五
1、目的
為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加強應急救援工作,保證應急救援裝備發揮其應有作用,有效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所有的應急救援裝備的管理。
3、引用文件
3.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3.2《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
3.3《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指南》
4、管理職責
4.1應急救援裝備的使用部門負責對其進行管理;
4.2工程安全部負責急救援裝備的有效性檢查。
5、內容及要求
5.1應急救援裝備為應對突發事件而準備,在應急救援救護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必須保證應急救援裝備在日常完備有效,不得隨意使用或挪作他用。
5.2各部門按當地自然情況以及應急預案的要求,配備應急設施、應急裝備、應急物資并建立檔案臺賬。
5.3對應急設施、裝備和物資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維護、保養、確保其完好可靠。
5.4各部門、各項目部對現有的應急救援裝備負有儲存和妥善保管的責任,對救援裝備應定人、定點、定期管理,并將“三定”情況上報工程安全部,對調整情況應及時向工程安全部進行匯報,以便管理。
5.5對于具備應急救援裝備箱的各部門應明確應急救援裝備箱鑰匙所在,不得隨意挪動,保證在突發事件時應急救援裝備箱可以順利開啟。
5.6救援裝備責任人應按規定定期對裝備進行檢查、維護、清潔,及時更新
應急物資管理制度篇六
物業管理公司應急分隊小組職責:
1.安全委員會:對各種應急作出決策,由現場最高領導者宣布。
2.總指揮:負責緊急事件的協調處理和總指揮,包括組織消防演習、消防安全、急救培訓等。
3.副指揮:全面協作總指揮。
4.消防監控中心:負責火災發生后的對內、對外聯絡,對業戶進行緊急廣播引導疏散,迫降客梯,消防梯切換至消防狀態。
5.戰斗小組:是應急分隊的主要成員,負責事故地帶的搶救和滅災工作。
6.疏散小組:負責疏散群眾和轉移重要物資,隔離災區、保護現場、維持秩序、疏散交通等工作。
7.急救小組:負責搶救受傷人員。
8.設備設施保障組:負責設備設施的搶險和維護,為緊急事件的處理提供消防設施及動力保障。
9.后勤小組(包括儲備人員):清點人數、安撫疏散人員、財物點數和應急救援物資的供應、組織、調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