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優秀的總結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作總結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校疫情演練總結講話篇一
入我校前體溫檢測前期工作:
所有入校教職工和學員最遵循入校六步驟:(佩戴口罩→掃碼→測量體溫→雙手消毒→全身消毒→登記),值班教師進行對進入我校所有人員的健康狀況進行檢查并登記記錄,如體溫正常,方可進入我校。
值日教師發現體溫異常學員,并無家長接送,應急處置過程序:①值班老師進行體溫復測,體溫槍出現黃色警告,→并立即轉移至學校發熱隔離室,→并上報學校負責人,→并由負責人報告九隆中心學校。②防控小組到指揮,同時了解疑似感染學員身體和接觸情況,詢問該學員是否有疫情重點地區旅游史、途徑史或有確診,疑似病例接觸史,記錄詳情情況并聯系家長。
安全后勤保障:→①每天至少三次消毒,每個區域應該保持清潔。學員正常入校期后應及時提前1個小時消毒及通風,由值班人員及消毒人是監督好每個區域,包括(走廊、休息區、訓練區域、教室、辦公區域、隔離室、廁所等)。②學員安全有序由家長接送回家
上課結束后,用帶班教師統一帶出家長休息區域,值班教師在門口站好迎接家長接回家,家長沒及時到達,值班教師陪同學員聯系家長,耐心等候家長接回。如有特殊情況,值周教師一定要做好登記記錄。
通過本次演練,我校進一步規范和清晰明確了新冠疫情處置流程步驟,進一步提升了應急處置能力,強化了思想認識,取得了預期的效果,接下來我校將以此次演練為契機,組織后續的防控專項培訓和宣傳教育工作,進一步提升學校組織協調好應急處置能力,增強師生的傳染病及防控意識,促進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和程序化,確保教育系統安全穩定,經過此次演練,教師與學員之間配合更密切和有條不紊。團結就是力量!相信在不久后,我們一定會戰勝病毒那一天!
學校疫情演練總結講話篇二
為貫徹落實遼寧省教育廳《關于組織開展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應急演練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做好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提高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確保20__春季復學工作安全有序進行,突發事件得到及時有效處置,切實保障學校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學校于18、19日,組織開展模擬開學實戰演練。
學校高度重視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工作,黨委書記徐鳳翔、校長李煒芳親自研究部署,精密策劃組織。3月13、14日先后組織召開兩次疫情應急實戰演練和學校開學預案工作研討部署會,明確工作任務、細化工作流程、強化責任意識。組織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對本次演練進行了桌面推演,進一步完善演練方案。3月18、19日,開學前實戰演練正式開始。
場景一:現場培訓工作人員做好自我防護
校醫院醫護人員在演練現場開展工作人員自我防護培訓并進行實地操作。
場景二:工作人員模擬對公共區域消毒演練
工作人員對通道、地面等公共區域進行噴灑式消毒。
場景三:模擬入校體溫檢測和信息核查演練
返校報到學生在校門外沿規劃路線間隔1米排隊,依次進行體溫檢測、掃碼進行身份驗證和體溫填報,合格后方可入校。
場景四:模擬校門口發現發熱學生應急處置演練
發現學生發熱(溫度≥37.3℃)或呼吸道癥狀,立即啟動應急處置,校醫院工作人員將學生送入校門口臨時隔離觀察區進行健康問詢,等待送定點醫院發熱門診排查。
場景五:模擬學生公寓報到工作流程
返校報到學生間隔1.5米在樓座外等候區排隊等候,公寓值班員對返校學生進行體溫測量,并核實、登記學生信息。
場景六:模擬宿舍樓內發現發熱學生應急處置演練
宿舍樓內出現學生發熱或呼吸道癥狀時,學生在報告學校的同時第一時間到宿舍隔離區進行隔離。工作人員趕赴現場后進行健康問詢,等待送定點醫院發熱門診排查。
場景七:模擬食堂供餐演練
1、購餐同學保持1.5米間隔在食堂外等候區侯餐,出示校園卡進入測溫區進行體溫測量。體溫在37.3℃以下、無咳嗽癥狀的學生用免洗洗手液洗手,經鞋底消毒區進行鞋底消毒后,進入食堂。
2、進入食堂的同學,按規定的行進路線間隔1.5米依次到購餐窗口購餐,購餐后按指定路線迅速離開食堂。
場景八:模擬錯峰洗浴演練
疫情防控期間,學生浴池實行錯峰分時段洗浴,每天分為6個時間段,浴區淋浴花灑隔一關一,盡量保持兩人之間間隔1.5米以上。
演練結束后,學校組織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召開應急演練總結會,針對演練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進行總結交流,進一步優化應急處置流程,完善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總結積累工作經驗,提高師生應急處置能力,確保開學后疫情防控工作萬無一失。
學校疫情演練總結講話篇三
近日,臨沂市體育運動學校開展了新冠疫情防控培訓會。市體校校長李楠,學生科科長徐建梅,辦公室密杰及全體演練參訓人員參加了本次培訓活動。
疫情防控培訓會上,學校領導帶領參會人員集中學習了學校傳染病疫情處理應急預案,并對接下來的疫情應急預案演練做了部署安排。疫情應急預案培訓分5個場景,演練模擬學生入校、上課、訓練、就餐、就寢五個環節及應急處置。對師生進行5個場景的應急處置培訓。
疫情防控培訓會后,在學校領導帶領下,全體參練人員舉行新冠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演練,模擬開學后異常情況處置場景,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網。
學校按照詳細周密的演練實施方案,將學生入校、上課、訓練、就餐、就寢五個環節全部納入演練范圍。演練過程中,演練人員聽從指揮,密切配合,將實施方案實戰化、細節化,從演練中進一步梳理短板,查漏補缺,為我校開學安全平穩有序做好全面準備。
入校環節:“學生”到達校門口后在等候區以1.5米以上的間隔排成2隊,學生手持健康記錄卡在門口等待。在值班老師的指引下分批次、分通道有序通過大門防疫消毒區,經值班老師對其測溫、登記后進入學校;在模擬現場中,有一名學生體溫檢測超出37.3度,門崗值班及檢測人員馬上將學生帶至隔離室。15分鐘后,校醫再次對發熱學生進行測溫。如果體溫仍不正常,馬上報告學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并通知家長、教育局、疾控中心,撥打120送指定醫院發熱門診。
上課環節:在進入教室前,由值班班主任進行體溫檢測,體溫檢測正常方可進入教室。學生課桌之間保持1米間距,班主任進行“開學第一課”,教授學生疫情防控知識及個人防護知識。
訓練環節:在進行訓練前,由值班教練對隊員進行體溫檢測,體溫正常后方可進入訓練場。在訓練中,所有隊員之間保持1米間距,教練進行“開練第一課”,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疫情防控知識培訓、個人防護知識教育。
就餐環節:學生分時段進入食堂就餐,進入食堂前需進行體溫測量。待進入食堂后先用酒精濕巾進行手部清洗消毒,然后按照各自編號對號入座,隨后每人一桌、同向就餐,就餐人員離開后食堂工作人員立即對就餐位置進行消毒清理。
住宿環節:學生進入公寓樓前,公寓管理人員需對其測溫消毒,體溫正常允許進入,在宿舍內也要保持距離,降低染病風險;若體溫異常由公寓管理人員帶領送至留觀室,交由校醫進行留觀登記及報告、聯絡等相應處理。
通過本次演練,檢驗了學校制定的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全面性,提高了學校新冠疫情防控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指揮能力。下一步,學校還將根據新情況不斷調整、充實應急預案,為開學做好準備,切實保障師生在校期間的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