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91在线电影-免费a网址-免费v片网站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中醫臨床路徑總結優化 中醫內科臨床路徑(五篇)

中醫臨床路徑總結優化 中醫內科臨床路徑(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2 18:44:15
中醫臨床路徑總結優化 中醫內科臨床路徑(五篇)
時間:2023-01-12 18:44:15     小編:zdfb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那關于總結格式是怎樣的呢?而個人總結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醫臨床路徑總結優化 中醫內科臨床路徑篇一

中醫臨床路徑

中醫臨床路徑

目 錄

小兒紫癜(過敏性紫癜)中醫臨床路徑…………………………451 肺炎喘嗽(肺炎)中醫臨床路徑…………………………………455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中醫臨床路徑………………………………460 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中醫臨床路徑…………………………464 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中醫臨床路徑…………………………467 五遲、五軟、五硬(腦性癱瘓)中醫臨床路徑…………………471 小兒肌性斜頸中醫臨床路徑………………………………………476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小兒紫癜(過敏性紫癜)中醫臨床路徑

路徑說明:本路徑適合于西醫診斷為過敏性紫癜的患兒。

一、小兒紫癜(過敏性紫癜)中醫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紫癜(tcd編碼:bez240)。

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過敏性紫癜(icd-10編碼:d69.004)。

(二)診斷依據

1.疾病診斷

(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新世紀教材《中醫兒科學》(汪受傳主編,中國中醫藥出 版社,2002年)。

(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臨床診療指南——小兒內科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 民衛生出版社)和《諸福堂實用兒科學》第七版(胡亞美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年)。2.證候診斷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紫癜(過敏性紫癜)診療方案”。小兒紫癜(過敏性紫癜)臨床常見證候:

風熱傷絡證

血熱妄行證

陰虛火旺證

氣不攝血證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紫癜(過敏性紫癜)診療方案”。1.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小兒紫癜(過敏性紫癜)。

2.患兒適合,監護人同意接受中醫治療。

(四)標準住院日為≤18天。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紫癜(tcd編碼:bez240)和過敏性紫癜(icd-10編碼:d69.004)的患者。

2.患兒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療期間無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 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3.出現嚴重腹痛、嘔血、便血、腎臟損傷者,不進入本路徑。

— 451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六)中醫證候學觀察

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特點。注意證候的動態變化。

(七)入院檢查項目

1.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隱血

(2)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功能檢測

(3)凝血功能

(4)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

(5)心電圖、胸部 x線片

2.可選擇的檢查項目:根據病情需要而定,如 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放免檢測; 過敏原測定、c反應蛋白(crp)、尿 nag酶、血沉、ena抗體譜、血型、肝膽腎臟彩超 檢查、乙肝五項、丙肝抗體、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篩查,如抗核抗體(ana)、抗雙鏈 dna 抗體(ds-dna);輸血前檢查;發熱或疑有感染者可選擇病原學檢查。

(八)治療方法

1.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

(1)風熱傷絡證:疏風清熱,涼血活血。

(2)血熱妄行證:清熱解毒,涼血化瘀。

(3)陰虛火旺證:滋陰降火,涼血化瘀。

(4)氣不攝血證:益氣攝血,活血止血。

2.辨證選擇中成藥注射液及中成藥

3.中藥熏蒸療法:根據臨床辨證分型選擇不同治法方藥。

4.兒科基礎治療:主要包括營養支持療法等。

5.護理:辨證施護。

(九)出院標準

1.病情穩定,無大量新出皮膚紫癜。

2.關節痛等臨床癥狀消失。

3.沒有需要住院治療的并發癥。

(十)有無變異及其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

2.治療過程中由于病情變化,出現了嚴重的并發癥(如嚴重腹痛、嘔血、便血、尿檢明顯異常、胃腸道穿孔等),需進行積極對癥處理,退出本路徑。

3.因患兒及家屬意愿而影響本路徑的執行,退出本路徑。

— 452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二、小兒紫癜(過敏性紫癜)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紫癜(過敏性紫癜)(tcd編碼:bez240、icd-10編碼:d69.004)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發病日期: 年 月 日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標準住院日:≤18天 實際住院日: 天

時間

年 月 日

(第 1天)年 月 日

(第2~ 3天)

主要診療工作

□詢問病史與體格檢查

□采集中醫四診信息

□進行中醫證候判斷

□完成病歷書寫及病程記錄

□初步擬定診療方案

□完善輔助檢查

□完成病情評估簽署相關告知書

□密切觀察病情,防治并發癥

□與家屬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項

□采集中醫四診信息

□完成入院檢查

□上級醫師查房,評估病情,調整和補充診 療方案

□完成病歷書寫及病程記錄

□注意防治并發癥

重點醫囑 長期醫囑:

□兒科護理常規

□分級護理

□辨證膳食指導

□中醫辨證

□口服中藥湯劑

□中成藥治療

□靜點中成藥注射液

□中藥熏蒸法

□基礎治療

臨時醫囑:

□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隱血; □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功能檢測; □凝血功能;

□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放免檢測;

□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

□其他檢查

□對癥處理

長期醫囑:

□兒科護理常規

□分級護理

□辨證膳食指導

□中醫辨證

□口服中藥湯劑

□中成藥治療

□靜點中成藥注射液

□中藥熏蒸法

□基礎治療

臨時醫囑:

□完善入院檢查

□對癥處理

主要護理工作 □護理常規

□入院護理評估

□完成護理記錄

□觀察并記錄病情變化

□進行入院健康教育及檢查前注意事項

□飲食、日常護理指導

□配合監護和急救治療

□制定規范的護理措施

□飲食指導

□密切觀察病情,注意紫癜、腹痛情況

病情

變異

記錄

□無 □有,原因:

1.2.□無 □有,原因:

1.2.責任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 453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時間

年 月 日

(第4~17天)

年 月 日

(第 18天,出院日)

主要診療工作

□采集中醫四診信息

□進行中醫證候判斷

□上級醫師查房,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確定出院時間

□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及病程記錄

□防治并發癥

□復查相關檢查項目

□完成出院記錄

□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項及隨診方案

□通知出院

□開具出院帶藥

□書寫出院小結,預約復診日期

重點醫囑 長期醫囑:

□兒科護理常規

□分級護理

□辨證膳食指導

□中醫辨證

□口服中藥湯劑

□中成藥治療

□靜點中成藥注射液

□中藥熏蒸法

□基礎治療

臨時醫囑:

□復查異常檢查

□對癥處理

出院醫囑:

□出院帶藥

□門診隨診

主要護理工作 □觀察病情變化

□指導患者飲食添加

□健康宣教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項,進行出院宣教

□指導出院帶藥的煎法服法 □指導出院隨訪

□協助辦理出院手續

病情 變異

記錄

□無

□有,原因:

1.2.□無

□有,原因:

1.2.責任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 454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肺炎喘嗽(肺炎)中醫臨床路徑

路徑說明:本路徑適合于西醫診斷為肺炎的輕癥患者。

一、肺炎喘嗽(肺炎)輕癥中醫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肺炎喘嗽(tcd編碼:bez020)。

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肺炎(icd-10編碼:j18.901)。

(二)診斷依據

1.疾病診斷

(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 準》(zy/t001.4-94)。

(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試行)(中華醫學會兒科 學分會呼吸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2006年)。

2.證候診斷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肺炎喘嗽(肺炎)診療方案”。

肺炎喘嗽(肺炎)輕癥臨床常見證候:

風熱閉肺證

痰熱閉肺證

毒熱閉肺證

正虛邪戀證(陰虛肺熱證、肺脾氣虛證)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肺炎喘嗽(肺炎)診療方案”。

1.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肺炎喘嗽(肺炎)。

2.患兒適合,監護人同意接受中醫治療。

(四)標準住院日為≤14天。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為肺炎喘嗽(tcd編碼:bez020)和肺炎(icd-10編碼:j18.901)。

2.符合輕度社區獲得性肺炎的患者。

3.患兒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療期間無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 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六)中醫證候學觀察

— 455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特點。注意證候的動態變化。

(七)入院檢查項目

1.必需的檢查的項目:

(1)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

(2)c反應蛋白(crp)

(3)肺炎支原體檢測

(4)胸部 x線片

2.可選擇的檢查項目:根據患兒的病情需要而定,如痰培養、血培養、呼吸道病

毒檢測、肺部ct、血氣分析、血生化檢測、心肌酶譜、支氣管鏡檢查、肺功能、心電圖 檢查、人型ppd、血液 t淋巴細胞亞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等。

(八)治療方法

1.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或煮散劑

風熱閉肺證:疏風清熱,宣肺開閉。

痰熱閉肺證:清熱滌痰,泄肺開閉。

毒熱閉肺證:清熱解毒,泄肺開閉。

陰虛肺熱證:清熱宣肺,養陰益胃。

肺脾氣虛證:健脾益氣,宣肺化痰。

2.辨證使用中成藥或中藥注射液

3.外治法

(1)中藥敷胸

(2)藥物穴位敷貼療法

(3)肺炎貼經皮治療

(4)霧化吸入療法

(5)中藥敷臍

(6)中藥灌腸

(7)拔罐療法

4.護理:辨證施護。

(九)出院標準

1.咳嗽明顯減輕,無氣急,無氣喘,一般狀況良好。

2.連續 3天腋溫<37.5℃。

3.肺部羅音消失,x線胸片顯示炎癥消失或吸收好轉。

(十)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

— 456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

2.肺炎喘嗽變證出現或伴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膿毒性休克、中毒性腦病等重

度肺炎表現或有先天性疾病及肝腎功能不全者,住院期間病情加重,需要特殊處理,導 致住院時間延長、費用增加,退出本路徑。

3.治療過程中發生了病情變化,出現嚴重并發癥時,退出本路徑。

4.因患兒及其家屬意愿而影響本路徑的執行,退出本路徑。

— 457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二、肺炎喘嗽(肺炎)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肺炎喘嗽(肺炎)輕癥(tcd編碼:bez020,icd-10編碼:j18.901)

患者姓名: 性別: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發病日期: 年 月 日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標準住院日:≤14天 實際住院日: 天

時間

年 月 日

(第 1天)年 月 日

(第2~ 3天)

□詢問病史、體格檢查、舌象、指紋

□采集中醫四診信息

□進行中醫證候判斷

□完成病歷書寫和病程記錄

□初步擬定診療方案

□完善輔助檢查

□密切觀察、防治并發癥,必要時監護

□與監護人溝通,向其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項 □采集中醫四診信息

□進行中醫證候判斷

□防治并發癥

□完成病歷書寫和病程記錄

□上級醫師查房:評估治療效果,調整或補 充診療方案

□完善入院檢查,據檢查結果予相應處理

□注意病情變化

長期醫囑

□兒科護理常規 □分級護理

□按不同年齡選擇喂養方式(母乳喂養、流 質、半流質,乳糖不耐受者為低乳糖奶粉喂 養)

□辨證內服中藥湯劑、中藥煮散劑

□辨證使用中成藥或中藥注射劑

□外治法

臨時醫囑

□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

□c反應蛋白(crp);

□血生化檢測;

□肺炎支原體檢測。

□胸部 x線片。

□其他檢查

□對癥處理

長期醫囑

□兒科護理常規

□分級護理

□按不同年齡選擇喂養方式(母乳喂養、流 質、半流質,乳糖不耐受者為低乳糖奶粉喂 養)

□辨證內服中藥湯劑、中藥煮散劑

□辨證使用中成藥或中藥注射劑

□外治法

臨時醫囑

□繼續完善入院檢查

□對癥處理

主要 護理 工作

□護理常規

□完成護理記錄

□觀察并記錄病情變化及救治過程

□靜脈抽血

□制定規范的護理措施

□生活與心理護理

□根據患者病情和危險性分層指導患者的喂養和 鍛煉

病情 變異 記錄

□無 □有,原因:

1.2.□無 □有,原因:

1.2.責任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 458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時間

年 月 日

(第4~ 9天)

年 月 日

(第10~ 14天)

□上級醫師查房與診療評估

□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

□采集中醫四診信息

□進行中醫證候判斷

□防治并發癥

□治療效果、危險性和預后評估

□據檢查結果予相應處理

□注意病情變化

□上級醫師查房,確定出院時間。

□符合出院標準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項和隨 訪方案,□指導出院后康復,預約復診日期。

□通知出院

□完成出院前的有關記錄

□健康宣教

長期醫囑

□兒科護理常規

□分級護理

□按不同年齡選擇喂養方式(母乳喂 養、流質、半流質等)

□口服中藥湯劑或煮散劑

□口服中成藥

□靜點中藥注射液

□外治法

臨時醫囑

□復查異常檢查 □對癥處理

出院醫囑

□開具出院醫囑

□出院帶藥

主要

護理

工作

□配合治療

□生活與心理護理

□根據患兒的體質進行營養喂養指導

□配合康復

□協助患者辦理出院手續

□出院指導

□送患者出院

病情

變異

記錄

□無 □有,原因:

1.2.□無 □有,原因:

1.2.責任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 459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中醫臨床路徑

一、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中醫臨床路徑標準門診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

(二)診斷依據

1.疾病診斷

參照 2007年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修訂的“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概念和判斷條 件”。

2.證候診斷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診療方案”。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臨床常見證候:

肺脾氣虛證

氣陰兩虛證

肺胃積熱證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診療方案”。1.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

2.患兒適合,監護人同意患兒接受中醫治療。

(四)標準療程時間為≤60天/療程。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反復呼吸道感染診斷的患兒。

2.患兒同時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療期間無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 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本路徑。

3.患兒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時,不進入本路徑。

(六)中醫證候學觀察

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指紋特點。注意證候的動 態變化。

(七)門診檢查項目

1.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

— 460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2)尿常規

(3)大便常規

(4)血微量元素測定

2.可選擇的檢查項目:根據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cd4/cd8)、唾液分泌型 iga(siga)及鼻、胸部 x線

檢查等。

(八)治療方法

1.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

(1)肺脾氣虛證:補益肺脾。

(2)氣陰兩虛證:益氣養陰。

(3)肺胃積熱證:清宣肺胃。

2.其他療法

(1)捏脊療法。

(2)中藥穴位注射。

(九)完成路徑標準

1.發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數和病情符合同年齡組正常標準。

2.異常的免疫功能、血微量元素等得到改善。

(十)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

1.在治療期內,患兒患急性呼吸道感染,因病情需要,針對性抗感染、對癥、支 持等相應治療時間超過 10天者,退出本路徑。

2.治療期間患兒出現其他意外情況需進一步明確診斷時,退出本路徑。

3.因患兒及家屬意愿而影響本路徑執行時,退出本路徑。

— 461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二、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中醫臨床路徑門診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反復呼吸道感染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身高: cm(脫鞋)體重: kg 門診號: 進入路徑時間: 年 月 日 完成路徑時間: 年 月 日

標準療程時間≤60天 實際治療時間:

時間

年 月 日

(第 1天)年 月 日

(第2~28天)

年 月 日

(第29~ 60天)

主要診療工作

□詢問病史、體格檢查

□中醫四診信息采集

□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

□血常規

□尿常規

□便常規

□血微量元素

□其他檢查

□完成初步診斷

□中醫辨證

□確定治療方案

□辨證口服中藥湯藥/中成 藥

□捏脊療法

□中藥穴位注射

□完成首診門診病歷

□向家長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項

□完成復診記錄

□據檢查結果予相應處理

□注意病情變化

□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 □健康宣教

□復查異常檢查項目

□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 □制定隨訪計劃、門診隨訪

病情 變異

記錄

□無 □有,原因:

1.2.□無 □有,原因:

1.2.□無 □有,原因:

1.2.醫師

簽名

治療后隨訪1~6月情況

時間

年 月 日

(治后 2個月)

年 月 日

(治后 4個月)

年 月 日

(治后 6個月)

疾病改善情況

隨訪 2月內呼吸道感染情況

□上呼吸道感染

次平均病程 天

□氣管支氣管炎

次平均病程 天

□肺炎

次平均病程 天

隨訪 4月內呼吸道感染情況 □上呼吸道感染

次平均病程 天

□氣管支氣管炎

次平均病程 天

□肺炎

次平均病程 天

隨訪 6月內呼吸道感染情況 □上呼吸道感染

次平均病程 天

□氣管支氣管炎

次平均病程 天 □肺炎

次平均病程 天

中醫

證候

改善

情況

病情

變異

記錄

□無 □有,原因:

1.2.□無 □有,原因:

1.2.□無 □有,原因:

1.2.醫師

簽名

— 462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治療后隨訪7~12月情況

時間

年 月 日

(治后 8個月)

年 月 日

(治后 10個月)

年 月 日

(治后 12個月)

主要 工作

□完成隨訪記錄 □完成隨訪記錄 □完成隨訪記錄

□評定療效

疾病改善情況

隨訪 8月內呼吸道感染情況

□上呼吸道感染

次平均病程 天

□氣管支氣管炎

次平均病程 天

□肺炎

次平均病程 天

隨訪 10月內呼吸道感染情 況

□上呼吸道感染

次平均病程 天

□氣管支氣管炎

次平均病程 天

□肺炎

次平均病程 天

隨訪 12月內呼吸道感染情 況

□上呼吸道感染

次平均病程 天

□氣管支氣管炎

次平均病程 天

□肺炎

次平均病程 天

候 改

病情

變異

記錄

□無

□有,原因:

1.2.

□無

□有,原因:

1.2.

□無

□有,原因:

1.2.

醫師簽名

— 463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中醫臨床路徑

路徑說明:本路徑適合于西醫診斷為支氣管哮喘的急性發作期輕度患兒。

一、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中醫臨床路徑標準門診流程

(一)適用對象

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哮喘(tcd編碼為:bnf040)。

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支氣管哮喘(tcd-10編碼為:j45.901)。

(二)診斷依據

1.疾病診斷

(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 準》(zy/t001.4-94)。

(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制定的《兒童支氣管哮喘 診斷與防治指南》(2008年)。

2.病期診斷:參照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制定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 防治指南》(2008年)。

急性發作期:突然發生喘息、咳嗽、氣促、胸悶等癥狀,或原有癥狀急劇加重,兩 肺聽診聞及哮鳴音。

3.急性發作期嚴重度分級:參照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制定的《兒童支氣 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08年)。

輕度:走路時可有氣短,說話時及休息時無氣短;可平臥;講話能成句;意識清楚,可有焦慮、煩躁;呼吸頻率輕度增加;常無輔助呼吸肌活動及三凹征;兩肺呼氣末期可 聞及散在哮鳴音。

4.證候診斷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診療 方案”。

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臨床常見證候:

寒性哮喘證

熱性哮喘證

外寒里熱證

虛實夾雜證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診療 方案”。

— 464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1.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

2.患兒適合并接受中醫治療,且其家長或監護人同意者。

(四)標準治療時間≤7天(每個療程)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哮喘(tcd編碼為:bnf040)和支氣管哮喘(tcd-10編碼為: j45.901)。

2.急性發作期的輕度患兒。

3.患兒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治療期間不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 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本路徑。

4.患兒處于中度、重度、危重度急性發作期、慢性持續期、臨床緩解期,不進入 本路徑。

(六)中醫證候學觀察

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指紋特點,注意證候的動

態變化。

(七)門診檢查項目

1.必需的檢查項目:血常規。

2.可選擇檢查項目:根據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氣分析,肺功能、胸部x線片等。

(八)治療方法

1.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

(1)寒性哮喘證:溫肺化痰、降氣平喘。

(2)熱性哮喘證:清肺化痰、降氣平喘。

(3)外寒里熱證:解表清里,止咳定喘。

(4)虛實夾雜證:溫肺平喘,補腎納氣。

2.針灸療法:取定喘、天突、內關等穴位。

(九)完成路徑標準

1.喘息、咳嗽、氣促、胸悶等癥狀消失。

2.兩肺聽診未聞及明顯哮鳴音。

3.沒有需要治療的并發癥。

(十)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

1.治療期間,患兒出現中、重或危重度哮喘發作,根據病情需要,使用抗炎、平喘等相應西醫治療措施,退出本路徑。

2.治療期間,患兒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治療,退出本路徑。

3.因患兒或其監護人的意愿影響治療依從性,退出本路徑。

— 465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二、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中醫臨床路徑門診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tcd編碼為:bnf040、tcd-10編碼為:j45.901)

疾病分期:急性發作期 病情程度:輕度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身高: cm 體重:kg門診號:

進入路徑時間: 年 月 日 結束路徑時間: 年 月 日

標準治療時間≤7 天 實際治療時間: 天

時間

年 月 日

(第 1天)年 月 日

(第 4天)年 月 日

(第 7天)主要診療工作 □詢問病史

□體格檢查

□中醫四診信息采集

□必需的檢查項目

□血常規

□可選擇檢查項目

□血氣分析

□肺功能

□胸部 x線片

□其他項目

□進行中醫證候判斷

□完成初步診斷

□確定治療方案

□辨證口服中藥湯劑

□辨證口服中成藥

□針灸療法

□交代注意事項

□詢問治療后情況

□體格檢查

□中醫四診信息采集

□進行中醫證候判斷

□評估療效情況

□調整治療方案 □辨證口服中藥湯劑

□辨證口服中成藥

□針灸療法

□交代注意事項

□詢問治療后情況

□體格檢查

□中醫四診信息采集

□復查項目(根據需要)

□血常規

□血氣分析

□肺功能

□胸部 x線片

□其他項目

□評估療效情況

□交代注意事項

□制定隨訪方案

病情 變異

記錄

□無 □有 原因:

1.2.□無 □有 原因:

1.2.□無 □有 原因:

1.2.醫師

簽名

— 466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中醫臨床路徑

路徑說明:本路徑適合于西醫診斷為支氣管哮喘的慢性持續期和臨床緩解期的患 兒。

一、小兒哮喘慢性持續期和臨床緩解期中醫臨床路徑標準門診流程

(一)適用對象

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哮喘(tcd編碼為:bnf040)。

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支氣管哮喘(tcd-10編碼為:j45.901)。

(二)診斷依據

1.疾病診斷

(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 準》(zy/t001.4-94)。

(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制定的《兒童支氣管哮喘 診斷與防治指南》(2008年)。

2.病期診斷:參照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制定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 防治指南》(2008年)。

慢性持續期:近3個月內不同頻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現過喘息、咳嗽、氣促、胸悶等癥狀。

臨床緩解期:無喘息、咳嗽、氣促、胸悶等癥狀,肺功能恢復到急性發作前水平,并維持 3個月以上。

3.證候診斷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診療 方案”。

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和臨床緩解期臨床常見證候:

(1)痰瘀內伏證

(2)肺氣虧虛證

(3)脾氣虧虛證

(4)腎氣虧虛證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診療 方案”。

— 467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1.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

2.患兒適合、監護人同意患兒接收中醫治療。

(四)標準療程時間≤90天/療程。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哮喘(tcd編碼為:bnf040)和支氣管哮喘(tcd-10編碼為: j45.901)的患兒。

2.患兒同時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療期間不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 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本路徑。

3.疾病分期屬于慢性持續期和臨床緩解期的患兒。

4.患兒處于急性發作期,不進入本路徑。

(六)中醫證候學觀察

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指紋特點,注意證候的動 態變化。

(七)門診檢查項目

可選擇的檢查項目:如血常規、血清特異性ige、過敏源,肺功能、胸部 x線檢查

等。

(八)治療方法

1.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

(1)痰瘀內伏證:化痰祛瘀。

(2)肺氣虧虛證:益肺固表。

(3)脾氣虧虛證:健脾化痰。

(4)腎氣虧虛證:補腎益氣。

2.穴位敷貼

3.膏方(冬至時開展)

(九)完成路徑標準

1.喘息、咳嗽、氣促、胸悶等癥狀沒有發生。

2.兩肺聽診未聞及哮鳴音。

3.沒有需要治療的并發癥。

(十)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

1.治療期間,患兒出現哮喘急性發作,退出本路徑。

2.治療期間,患兒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治療,退出本路徑。

3.因患兒或其監護人的意愿影響治療依從性,退出本路徑。— 468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二、小兒哮喘慢性持續期和臨床緩解期中醫臨床路徑門診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tcd編碼為:bnf040、tcd-10編碼為:j45.901)

疾病分期:慢性持續期和臨床緩解期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身高: cm 體重:kg門診號:

進入路徑時間: 年 月 日 結束路徑時間:標準治療時間≤90 天 實際治療時間: 天

時間

年 月 日

(第 1天)年 月 日

(15~ 30天)年 月 日

(31~ 45天)主要診療工作 □詢問病史

□體格檢查

□中醫四診信息采集

□可選擇的檢查項目

□血常規

□ige □過敏源

□肺功能

□胸部 x線 □其他項目

□進行中醫證候判斷

□完成初步診斷

□確定治療方案

□辨證口服中藥湯劑

□辨證口服中成藥

□穴位敷貼

□膏方(冬至時開展)

□交代注意事項

□詢問治療后情況

□體格檢查

□中醫四診信息采集

□進行中醫證候判斷

□評估療效情況

□調整治療方案

年 月 日

□辨證口服中藥湯劑

□辨證口服中成藥

□穴位敷貼

□膏方(冬至時開展)

□交代注意事項

□詢問治療后情況

□體格檢查

□中醫四診信息采集

□進行中醫證候判斷

□評估療效情況

□調整治療方案

□辨證口服中藥湯劑

□辨證口服中成藥

□穴位敷貼

□膏方(冬至時開展)

□交代注意事項

病情 變異

記錄

□無 □有 原因:

1.2.□無 □有 原因:

1.2.□無 □有 原因:

1.2.醫師

簽名

— 469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時間

年 月 日

(46~60天)

年 月 日

(61~ 75天)年 月 日

(76~ 90天)主要診療工作

□詢問治療后情況

□體格檢查

□中醫四診信息采集

□進行中醫證候判斷

□評估療效情況

□調整治療方案

□辨證口服中藥湯劑

□辨證口服中成藥

□穴位敷貼

□膏方(冬至時開展)

□交代注意事項

□詢問治療后情況

□體格檢查

□中醫四診信息采集

□進行中醫證候判斷

□評估療效情況

□調整治療方案

□辨證口服中藥湯劑

□辨證口服中成藥

□穴位敷貼

□膏方(冬至時開展)

□交代注意事項

□詢問治療后情況

□體格檢查

□中醫四診信息采集

□復查項目(根據需要)

□血常規

□ige □過敏源

□肺功能

□胸部 x線 □其他項目

□評估療效情況 □交代注意事項

□制定隨訪方案

病情 變異

記錄

□無 □有 原因:

1.2.□無 □有 原因:

1.2.□無 □有 原因:

1.2.醫師

簽名

— 470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中醫臨床路徑

路徑說明:本路徑適合于西醫診斷為小兒腹瀉病的輕型腹瀉患者。

一、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中醫臨床路徑標準門診流程

(一)適用對象

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小兒泄瀉(tcd編碼:bnp110)。

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小兒腹瀉病(icd-10編碼:k52.904)。

(二)診斷依據

1.疾病診斷

(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 準》(zy/t001.4-94)。

(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七版(胡亞美、江載芳主編,人 民衛生出版社,2002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病程 2周以內。

(2)遷延性期:病程 2周至 2個月。

(3)慢性期:病程大于 2個月。

3.疾病分型

(1)輕型

(2)中型

(3)重型

4.證候診斷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診療 方案”。

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臨床常見證候:

風寒泄瀉證

濕熱泄瀉證

傷食泄瀉證

寒濕泄瀉證

脾虛泄瀉證

脾腎陽虛泄瀉證

— 471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診療 方案”。

1.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

2.患兒適合,監護人同意接受中醫治療。

(四)標準療程時間

急性泄瀉≤5天/療程,遷延性及慢性泄瀉≤10天/療程。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小兒泄瀉(tcd編碼:bnp110)和小兒腹瀉病(icd-10編碼: k52.904)。

2.輕型腹瀉者。

3.患兒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療期間無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 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本路徑。

(六)中醫證候學觀察

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特點。注意證候的動態變化。

(七)門診檢查項目

1.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

(2)大便輪狀病毒檢測

2.可選擇的檢查項目:根據病情需要而定,如心肌酶、電解質、便培養等。

(八)治療方法

1.辨證選擇口服中藥

(1)中藥湯劑

(2)中藥煮散劑

(3)中成藥

2.小兒推拿療法

3.其他療法

(1)敷貼療法

(2)中藥灌腸法

(3)針灸療法

(九)完成路徑標準

1.大便成形,次數明顯減少,全身癥狀明顯改善。

— 472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2.便常規、血電解質正常。

(十)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

1.因實驗室檢查結果異常需要復查,導致門診治療時間延長,費用增加。

2.若檢查結果出現侵襲性細菌感染;嚴重水、電解質紊亂;合并心、腦、肝、腎、肺及造血系統疾病,退出本路徑。

3.因患兒及家屬的意愿影響本路徑的執行,退出本路徑。

— 473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二、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急性期中醫臨床路徑門診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tcd編碼:bnp110,icd-10編碼:k52.904)

疾病分期為急性期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進入路徑時間: 年 月 日 結束路徑時間:標準治療時間:≤5天 實際治療時間: 天

時間

年 月 日

(第 1天)年 月 日

(第2~ 4天)

年 月 日

(第 5天)主要診療工作

□詢問病史、體格檢查

□中醫四診信息采集

□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

□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 □大便輪狀病毒檢測

□心肌酶

□電解質

□便培養

□完成初步診斷

□中醫辨證

□確定治療方法

□中藥內服

□小兒推拿

□其他療法

□完成首診門診病歷

□向家長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項

□中醫四診信息采集

□注意證候變化

□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 案

□完成復診記錄

□病情評估

□判斷治療效果

□制定隨訪計劃

年 月 日

病情 變異 記錄

□無

□有,原因:

1.2.□無

□有,原因:

1.2.□無

□有,原因:

1.2.醫師

簽名

— 474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三、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遷延性及慢性期中醫臨床路徑門診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tcd編碼:bnp110,icd-10編碼:k52.904)

疾病分期為遷延性及慢性期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門診號:

進入路徑時間: 年 月 日 結束路徑時間:標準治療時間:≤9天 實際治療時間: 天

時間

年 月 日

(第 1天)年 月 日

(第2~ 4天)

年 月 日

(第5~ 8天)

年 月 日

(第 9天)主要診療工作

□詢問病史、體格檢 查

□中醫四診信息采集

□進行必要的輔助檢 查

□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

□大便輪狀病毒檢 測

□心肌酶

□電解質

□便培養

□完成初步診斷

□中醫辨證

□確定治療方法

□中藥內服

□小兒推拿

□其他療法

□完成首診門診病歷

□向家長交代病情和 注意事項

□中醫四診信息采集

年 月 日

□注意證候變化

□根據病情變化調整 治療方案

□完成復診記錄

□中醫四診信息采集 □注意證候變化

□根據病情變化調整 治療方案

□完成復診記錄

□病情評估

□判斷治療效果

□制定隨訪計劃

病情 變異 記錄

□無

□有,原因:

1.2.□無

□有,原因:

1.2.□無

□有,原因:

1.2.□無

□有,原因:

1.2.醫師

簽名

— 475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中醫臨床路徑

路徑說明:本路徑適合于西醫診斷為小兒腹瀉病的中型腹瀉患者。

一、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中醫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小兒泄瀉(tcd編碼:bnp110)。

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小兒腹瀉病(icd-10編碼:k52.904)。

(二)診斷依據

1.疾病診斷

(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 準》(zy/t001.4-94)。

(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七版(胡亞美、江載芳主編, 人 民衛生出版社,2002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病程 2周以內。

(2)遷延性期:病程 2周至 2個月。

(3)慢性期:病程大于 2個月。

3.疾病分型

(1)輕型

(2)中型

(3)重型

4.證候診斷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診療 方案”。

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臨床常見證候:

風寒泄瀉證

濕熱泄瀉證

傷食泄瀉證

寒濕泄瀉證

脾虛泄瀉證

— 476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脾腎陽虛泄瀉證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診療

方案”。

1.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

2.患兒適合,監護人同意接受中醫治療。

(四)標準住院日為:

急性泄瀉≤7天/療程,遷延性及慢性泄瀉≤14天/療程。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小兒泄瀉(tcd編碼:bnp110)和小兒腹瀉病(icd-10編碼: k52.904)的患兒。

2.中型腹瀉者。

3.患兒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療期間無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 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本路徑。

(六)中醫證候學觀察

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特點。注意證候的動態變化。

(七)入院檢查項目

1.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

(2)大便輪狀病毒檢測,夏季需檢查大便培養

(3)c-反應蛋白(crp)

(4)電解質

2.可選擇的檢查項目:根據病情需要而定,如心肌酶、大便培養等。

(八)治療方法

1.辨證選擇口服中藥

(1)中藥湯劑

①風寒泄瀉證:疏風散寒,化濕和中。

②濕熱泄瀉證:清腸解熱,化濕止瀉。

③傷食泄瀉證:運脾和胃,消食化滯。

④寒濕泄瀉證:溫脾燥濕、滲濕止瀉。

⑤脾虛泄瀉證:健脾益氣,助運止瀉。

⑥脾腎陽虛泄瀉證:溫補脾腎,固澀止瀉。

— 477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2)中藥煮散劑

(3)中成藥

2.小兒推拿療法

3.其他療法

(1)敷貼療法

(2)中藥灌腸法

(3)針灸療法

(九)出院標準

1.大便成形,次數明顯減少,全身癥狀明顯改善。

2.便常規、血電解質正常。

(十)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

1.因實驗室檢查結果異常需要復查,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增加住院費用。

2.若檢查結果出現侵襲性細菌感染;嚴重水、電解質紊亂;合并心、腦、肝、腎、肺及造血系統疾病,退出本路徑。

3.因患兒及家屬的意愿影響本路徑的執行,退出本路徑。

— 478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二、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急性期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tcd編碼:bnp110,icd-10編碼:k52.904)

疾病分期為急性期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發病時間: 年 月 日 住院日期:標準住院日:≤7天 實際住院日:

時間

年 月 日

(第 1天)年 月 日

(第2~ 4天)

年 月 日

(第5~ 6天)

年 月 日

(第 7天)主要診療工作

□詢問病史與體格檢查

□進行脫水程度評估、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 評估等

□采集中醫四診信息

□進行中醫證候判斷

□初步擬定診療方案

□完成病歷書寫和病程 記錄

□完善輔助檢查

□密切觀察病情,防治 并發癥,必要時監護

□向家長交代病情和注 意事項

□采集中醫四診信息 □進行中醫證候判斷 □根據檢查結果及時 予以相應處理

□上級醫師查房,評 估治療效果,調整或 補充診療方案

□完成病歷書寫、病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天

年 月 日

程記錄及上級醫師查 房記錄

□完善入院檢查

□防治并發癥

□采集中醫四診信息

□進行中醫證候判斷

□根據檢查結果及時 予以相應處理

□上級醫師查房與診 療評估

□完成當日病程和上 級醫師查房記錄

□防治并發癥

□治療效果和預后評 估

□上級醫師查房,同意其出院

□完成當日病程及 出院記錄

□向患兒及家長交 代出院后注意事項 及隨訪方案□開具 出院診斷書

□開具出院帶藥

□指導出院后合理 喂養

重點醫囑 長期醫囑

□兒科護理常規

□分級護理

□流質、半流質飲食,乳糖不耐受者為低乳糖 奶粉喂養

□中醫辨證

□中藥內服

□小兒推拿療法

□其他療法

□兒科基礎治療

臨時醫囑

□完善入院檢查

□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

□大便輪狀病毒檢測

□c-反應蛋白(crp)□心肌酶

□電解質

□其他檢查依患者具 體情況而定

□對癥處理

長期醫囑

□兒科護理常規

□分級護理

□流質、半流質飲食,乳糖不耐受者為低乳 糖奶粉喂養

□中醫辨證

□中藥內服

□小兒推拿療法

□其他療法

□兒科基礎治療

臨時醫囑

□完善入院檢查

□復查異常項目

□對癥處理

長期醫囑

□兒科護理常規

□分級護理

□流質、半流質飲食,乳糖不耐受者為低乳 糖奶粉喂養

□中醫辨證

□中藥內服

□小兒推拿療法

□其他療法

□兒科基礎治療

臨時醫囑

□復查異常項目

□對癥處理

出院醫囑

□出院帶藥

□門診隨診

— 479 —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

主要 護理 工作

□護理常規

□完成護理記錄

□觀察并記錄病情變化

□配合監護

□配合急救及治療

□制定規范的護理措 施

□保持肛周清潔,觀 察便色、便次并記錄 □注意腹脹及排氣情 況

□飲食指導,健康宣 教

□配合治療

□保持肛周清潔,觀 察便色、便次并記錄

□注意腹脹及排氣情 況

□飲食指導,健康宣 教

□協助辦理出院手 續

□交代出院后注意 事項,進行衛生宣 教

□指導出院帶藥的 煎服方法

□送病人出院

病情 變異 記錄

□無

□有,原因:

1.2.□無

□有,原因:

1.2.□無

□有,原因:

1.2.□無

□有,原因:

1.2.責任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 480 —

中醫臨床路徑總結優化 中醫內科臨床路徑篇二

2017臨床路徑總結

我院開展臨床路徑電子化以來,通過不斷實踐及多方面的學習,對臨床路徑電子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在2017年多次組織專家討論,經過不斷篩選,在原有紙質版病種的基礎上,除原有不適合我院的病種,增加新的臨床路徑病種并把其導入到我院的his系統中,實施電子化路徑。經過各科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我院在臨床路徑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現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

1、確定完善及實踐臨床路徑電子化的病種,2017年12月底我院納入臨床路徑管理的共有17個專業,126個病種,其中共制定出電子化臨床路徑共17個專業,106病種,試點專業及病種如下:

2、實施效果評價及分析:

我院對實施臨床路徑的試點病種相關指標進行收集、整理,對中途退出路徑的病例,科室臨床路徑管理小組組織對相關病例進行討論,分析退出路徑原因及存在問題。對成功實施的病例,通過分析治療過程、患者轉歸情況、總體費用對比情況、患者滿意度及認可度等指標實施效果評價。

2017年,在醫院領導大力支持及在全體醫生共同努力下,全院共完成17個專業106個病種的路徑病例。符合路徑標準的患者有2556人,進入路徑的病例有2556人,完成路徑的病例有2556人,變異病例為110例,退出病例為20例。其中前十位的病種為:正常分娩980例、計劃性剖宮產865例、小兒支氣管肺炎100例、上呼吸道感染83例、腹股溝斜疝80例、闌尾炎70例、胎膜早破50例、慢性支氣管炎34例、小兒腹股溝斜疝30例。入路徑率99.9%:變異率4.7%、退出率1.9%。通過臨床路徑管理使我院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病歷質量。

二、經驗及體會

1、根據臨床路徑病種開展情況分析,各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及一些單一病種和按病種付費的病例更適宜推廣應用臨床路徑。比如:(1)治療方案及治療技術相對成熟,同時有衛生部公布的規范文本及治療程序為參考,可控性強。(2)診斷及病情變化預見更為準確,進入路徑后實施成功率較高。(3)能在較短時間里更快的積累數據和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更好的進行效果分析及評價。

2、加強醫療質控是成功推行臨床路徑的基礎。臨床路徑的實施本身就是以提高醫療質量,規范醫療流程為目的,在實施過程中(1)要嚴把路徑準入關,接診醫師要及時和專科經治醫師溝通,詳細詢問病史,準確分析病情,判斷是否符合進入臨床路徑的要求。(2)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隨時發現、處置、干預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組織病例討論,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徑文本的治療規程和醫囑內容。(3)要搞好數據收集、分析及效果評價,及時總結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視和患者的溝通解釋工作。

三、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 存在問題:

1.臨床路徑準入把關不嚴。主要原因是科室醫療人員對臨床路徑相關政策、知識還不熟悉,對路徑準入標準不清楚,在判斷患者是否符合準入標準時,常常忽視合并癥的治療和疾病的轉歸變化。

2.醫患溝通有待加強。臨床路徑的實施,也是加強醫患溝通的過程,我們部分醫護人員對于這一點缺乏深刻認識,不重視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釋介紹臨床路徑的基本知識和實施目的,患者對診療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療流程不清楚,嚴重影響了臨床路徑電子化實施效果的評價和改進工作。

3.能成功實施臨床路徑的病例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臨床上純粹的單病種患者較少,多數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發癥,無法按照路徑要求實施診治。

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傳和推廣臨床路徑電子化工作。醫院要繼續加強臨床路徑電子工作的宣傳教育工作,使各科掌握更多的臨床路徑管理知識,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臨床路徑工作,及時搞好分析、總結,為今后深入執行臨床路徑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開展臨床路徑工作的病種從路徑準入、變異退出、警告值報告、醫患溝通、合理用藥等方面加強質量監控,確保不出現相關醫療糾紛及事故,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實施。

3.希望加強我院電子病歷的建設,讓臨床路徑軟件進入信息化,能更好的服務于臨床,更好的完善路徑的管理數據。

中醫臨床路徑總結優化 中醫內科臨床路徑篇三

霸州市第三醫院 2013年臨床路徑小結

我院于2012年5月1日來對臨床路徑進行試運行,通過對部分病種的具體統計,對臨床路徑進行了實踐,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總結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

1.建立管理組織,健全工作制度。根據衛生部頒布的《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和市衛生局《關于實施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院成立了臨床路徑管理小組,制定了臨床路徑管理制度,明確了實施方案,定期與醫院個案管理員溝通、協調工作。

2.確定病種,實踐臨床路徑。根據衛生部《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和衛生局相關通知,及醫院指導意見,結合實際,確定病種:腹股溝疝、急性闌尾炎、下肢靜脈曲張、慢性硬膜下血腫、急性左心衰竭、結核性胸膜炎、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治療、膽總管結石、卵巢囊腫、子宮肌瘤、腰椎間盤突出、股骨干骨折開始實施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下面就近3月來我院路徑情況進行分析:

3.實施效果評價及分析。我院對實施臨床路徑的試點病種相關指標進行收集、整理,對中途退出路徑的病例,科室臨床路徑管理小組織對相關病例進行討論,分析退出路徑原因及存在問題。對成功實施的病例,通過分析治療過程、患者轉歸情況、總體費用對比情況、患者滿意度及認可度等指標實施效果評價。

通過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的開展,我們進一步優化了醫療流程,規范了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提高了整體醫療質量,減少了不合理的檢查、治療、用藥,降低了總體治療費用,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病種同比總費用、住院天數均較未進入路徑者減少,提高了工作效率。進一步增強了醫患溝通,科室醫務人員醫患溝通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密切了醫患關系,減少了醫療投訴和糾紛,上述病例未發生一起醫療事故及糾紛。2012年第一季度,全院共入徑病例130例,其中腹股溝疝24例、急性闌尾炎52例、下肢靜脈曲張4例、卵巢囊腫2例、股骨干骨折6例、子宮平滑肌瘤2例、腰椎間盤突出1例,變異8例。通過臨床路徑管理使我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歷內涵質量,醫護人員行為更加規范化、標準化,有效避免亂開藥、濫檢查等過度治療現象,同時增進醫患溝通,建立和諧醫患關系,減少醫患糾紛,合理使用醫療資源,控制非必要醫療支出。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了雙豐收。

二、經驗及體會

1.常見病、多發病更適宜推廣應用臨床路徑。一是治療方案及治療技術相對成熟,同時有衛生部公布的規范文本及治療程序為參考,可控性強。二是診斷及病情變化預見更為準確,進入路徑后實施成功率較高。三是能在較短時間里更快的積累數據和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更好的進行效果分析及評價。

2.加強醫療質控是成功推行臨床路徑的基礎。臨床路徑的實施本身就是以提高醫療質量,規范醫療流程為目的,在實施過程中一是要嚴把路徑準入關,接診醫師要及時和專科經治醫師溝通,詳細詢問病史,準確分析病情,判斷是否符合進入臨床路徑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隨時發現、處置、干預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組織病例討論,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徑文本的治療規程和醫囑內容。三是要搞好數據收集、分析及效果評價,及時總結經驗,完善臨床路徑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視和患者的溝通解釋工作。

三、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 存在問題:

1.臨床路徑準入把關不嚴。主要原因是科室醫療人員對臨床路徑相關政策、知識還不熟悉,對路徑準入標準不清楚,在判斷患者是否符合準入標準時,常常忽視合并癥的治療和疾病的轉歸變化。

2.醫患溝通有待加強。臨床路徑的實施,也是加強醫患溝通的過程,我們部分醫護人員對于這一點缺乏深刻認識,不重視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釋介紹臨床路徑的基本知識和實施目的,患者對診療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療流程不清楚,嚴重影響了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價和改進工作。

3.能成功實施臨床路徑的病例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臨床上純粹的單病種患者較少,多數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發癥,無法按照路徑要求實施診治。

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傳和推廣臨床路徑工作。醫院要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工作的宣傳教育工作,使醫務人員掌握更多的臨床路徑管理知識,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臨床路徑工作,及時搞好分析、總結,為今后深入執行臨床路徑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開展臨床路徑工作的病種從路徑準入、病例文書、警告值報告、醫患溝通、合理用藥等方面加強質量監控,確保不出現相關醫療糾紛及事故,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實施。

中醫臨床路徑總結優化 中醫內科臨床路徑篇四

內二科

胃脘痛(慢性胃炎)診療方案

一、診斷

(一)疾病診斷

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診療共識意見”(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慢性淺表性胃炎中醫診療共識意見”(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2009,深圳)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年)》。

主要癥狀:不同程度和性質的胃脘部疼痛。

次要癥狀:可兼有胃脘部脹滿、脹悶、噯氣、吐酸、納呆、脅脹腹脹等。

本病可見于任何年齡段,以中老年多見,常反復發作。

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全國第二屆慢性胃炎共識會議,2006,上海)。

慢性胃炎常見上腹部疼痛,腹脹,早飽,食欲減低,飲食減少,或伴有燒心泛酸等。癥狀缺乏特異性,確診依賴于胃鏡及內鏡下病理。(1)內鏡診斷

淺表性胃炎:內鏡下可見紅斑(點狀、條狀、片狀)、黏膜粗糙不平、出血點或出血斑、黏膜水腫或滲出。

萎縮性胃炎:內鏡下可見黏膜紅白相間、以白為主、黏膜皺襞變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顯露、黏膜呈顆粒狀或結節樣。

如伴有膽汁反流、糜爛、黏膜內出血等,描述為萎縮性胃炎或淺表性胃炎伴膽汁反流、糜爛、黏膜內出血等。內二科

(2)病理診斷

根據需要可取2~5塊活檢組織,內鏡醫師應向病理科提供取材的部位、內鏡檢查結果和簡要病史。病理醫師應報告每一塊活檢標本的組織學變化,對hp、慢性炎癥、活動性炎癥、萎縮、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應予以分級。

慢性胃炎活檢顯示有固有腺體的萎縮,即可診斷為萎縮性胃炎,不必考慮活檢標本的萎縮塊數與程度,臨床醫師可結合病理結果和內鏡所見,做出病變范圍與程度的判斷。

(二)證候診斷

參照“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診療共識意見”、“慢性淺表性胃炎中醫診療共識意見”(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2009,深圳)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年)》。

1.肝胃氣滯證:胃脘脹滿或脹痛,脅肋脹痛,癥狀因情緒因素誘發或加重,噯氣頻作,胸悶不舒,舌苔薄白,脈弦。

2.肝胃郁熱證:胃脘饑嘈不適或灼痛,心煩易怒,嘈雜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質紅苔黃,脈弦或弦數。

3.脾胃濕熱證:脘腹痞滿,食少納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黃,惡心欲嘔,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或數。

4.脾胃氣虛證:胃脘脹滿或胃痛隱隱,餐后明顯,飲食不慎后易加重或發作,納呆,疲倦乏力,少氣懶言,四肢不溫,大便溏薄,舌淡或有齒印,苔薄白,脈沉弱。

內二科

5.脾胃虛寒證:胃痛隱隱,綿綿不休,喜溫喜按,勞累或受涼后發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納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

6.胃陰不足證:胃脘灼熱疼痛,胃中嘈雜,似饑而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結,舌紅少津或有裂紋,苔少或無,脈細或數。7.胃絡瘀阻證:胃脘痞滿或痛有定處,胃痛拒按,黑便,面色暗滯,舌質暗紅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澀。

二、治療方案

(一)辨證選擇口服中藥和中成藥 1.肝胃氣滯證 治法:疏肝理氣

推薦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選用柴胡、香附、枳殼、白芍、陳皮、佛手、百合、烏藥、甘草。

中成藥:氣滯胃痛顆粒、胃蘇顆粒等。2.肝胃郁熱證 治法:疏肝清熱

推薦方藥:化肝煎合左金丸加減。選用柴胡、赤芍、青皮、陳皮、龍膽草、黃連、吳茱萸、烏賊骨、浙貝母、丹皮、梔子、甘草。中成藥:加味左金丸等。3.脾胃濕熱證 治法:清熱化濕

推薦方藥:黃連溫膽湯加減。選用黃連、半夏、陳皮、茯苓、枳實、竹茹、黃芩、滑石、大腹皮、白蔻仁。內二科

中成藥:三九胃泰膠囊等。4.脾胃氣虛證 治法:健脾益氣

推薦方藥:香砂六君子湯加減。選用黨參、炒白術、茯苓、陳皮、木香、法半夏、炙甘草。中成藥:香砂六君丸等。5.脾胃虛寒證 治法:溫中健脾。

推薦方藥:黃芪健中湯合理中湯加減。選用黃芪、桂枝、干姜、白術、法半夏、陳皮、黨參、茯苓、炙甘草。中成藥:溫胃舒膠囊、虛寒胃痛顆粒等。6.胃陰不足證 治法:養陰益胃。

推薦方藥:沙參麥冬湯加減。選用北沙參、麥冬、生地、玉竹、百合、烏藥、佛手、生甘草。

中成藥:養胃舒膠囊、陰虛胃痛顆粒等。7.胃絡瘀阻證 治法:活血通絡。

推薦方藥:丹參飲合失笑散加減,選用丹參、砂仁、生蒲黃、莪術、五靈脂、三七粉(沖服)、元胡、川芎、當歸等。中成藥:復方田七胃痛膠囊、胃復春等。

(二)針灸治療

根據病情,選擇應用體針、腹針、平衡針灸等治療方法。內二科

(三)其他療法

根據病情需要,可選用穴位注射、背腧穴拔罐、中藥穴位貼敷、中藥tdp離子導入、胃腸動力治療儀等療法。

(四)護理

根據不同證型進行辨證施食、飲食指導、情志調攝及健康教育等。

三、療效評價

(一)評價標準

1.主要癥狀療效評價標準

主要癥狀(胃脘痛及痞滿)的記錄與評價。按癥狀改善百分率=(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計算主要癥狀改善百分率。

(1)痊愈:癥狀消失。

(2)顯效:癥狀改善百分率≥80%。(3)進步:50%≤癥狀改善百分率<80%。(4)無效:癥狀改善百分率<50%。(5)惡化:癥狀改善百分率負值。痊愈和顯效病例數計算總有效率。2.證候療效評定標準

采用尼莫地平法計算,療效指數=(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臨床痊愈: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療效指數≥95%。顯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70%≤療效指數<95%。有效:癥狀、體征明顯好轉,30%≤療效指數<70%。內二科

無效: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療效指數<30%。3.內鏡下胃粘膜療效評定

分別對胃鏡下紅斑、糜爛、出血、膽汁反流,花斑、蒼白、血管顯露、黏膜結節等情況加以統計,計算各單個鏡下表現的改善等級及總積分改善程度.(1)痊愈:胃粘膜恢復正常。

(2)顯效:胃粘膜病變積分減少2級以上。(3)有效:胃粘膜病變積分減少1級。(4)無效:胃粘膜病變無改變或加重。4.胃粘膜組織學療效評定

分別對病理狀態下慢性炎癥、活動性、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的情況加以統計,計算各單個病理表現的改善等級及總積分改善程度.(1)痊愈:胃粘膜病理恢復正常。(2)顯效:胃粘膜病理積分減少2級。(3)有效:胃粘膜病理積分減少1級。(4)無效:胃粘膜炎癥程度無改變或加重。5.量表評價標準

以所采用量表(如sf-

36、pro量表)的總積分及各領域積分前后變化進行直接比較判定。

(二)評價方法

1.入院時的診斷與評價:在入院1~7天內完成。內容包括評價標準的各項內容。

2.治療過程中的評價:對中醫證候學內容進行定期評價,每周進行 內二科

一次。

3.出院時的評價:對所有患者進行“評價標準”中“中醫證候學”和“生活質量進行評價,根據需要和實際情況進行 “胃鏡、病理組織學”評價

中醫臨床路徑總結優化 中醫內科臨床路徑篇五

專科中醫臨床路徑總結 “*****”中醫臨床路徑工作總結(以下為模板僅供參考)

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婦科協作組的關于婦科常見病中醫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的要求,本科自年月開始實施“*****”中醫診療方案及臨床路徑,現將該臨床路徑實施情況總結分析如下:

一、實施情況

1、建立管理組織,健全工作制度

成立了由科主任擔任組長的臨床路徑工作實施小組,并設立了個案管理員,明確了“*****”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臨床路徑工作實施效果評價及分析制度。

2、路徑實施情況 自*****年*****月至*****年*****月以來,本科共有*****例進入路徑,如下表所示:出院日期2011.11.32012.1.142012.2.242012.2.152012.2.162012.2.282012.3.9患者姓名病案號黃愛妹李開淑吳秋金陳秀銀吳慧張明芳陳美妹***02120***22120***521202306變異情況費用(元)否否否否否否否3169.282817.413058.182738.093326.804489.014414.283、實施效果評價及分析

本科室對“*****”的相關指標進行收集、整理;對中途退出路徑的病例,科室臨床路徑管理小組進行討論、分析退出路徑原因及存在問題。對成功實施的病例,通過分析治療過程、患者轉歸情況、總體費用對比情況、患者滿意度及認可度等指標實施效果評價。

通過該病種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的開展,進一步優化了科室的醫療流程,規范了醫護人員行為,提高整體醫療質量,減少了不合理的檢查、治療、用藥,降低了總體治療費用,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病種同比總費用、住院天數均較未進入路徑者減少,提高了我科工作效率。進一步增強了醫患溝通,科室醫務人員醫患溝通能力有了明顯提高,減少了醫療糾紛,上述病例未發生一起醫療事故及糾紛。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臨床路徑準入把關不嚴。主要是由于科室部分醫療人員對臨床路徑相關政策、準入標準認識不到位,在判斷患者是否符合進入路徑標準時,忽視合并癥的治療和疾病的轉歸變化。

2、醫患溝通有待加強。科室部分醫護人員不重視同患者溝通,不能很好地向患者解釋介紹臨床路徑的基本知識和實施目的,造成患者對診療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療流程不清楚,嚴重影響了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價和改進工作。

3、能成功實施臨床路徑的病例較少,主要原因是臨床上單純的單病種患者較少,多數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無法按照路徑要求實施診治。

三、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傳和推廣臨床路徑工作。科室要加強相關人員關于臨床路徑的培訓工作;加強臨床路徑的宣傳力度,普及臨床路徑知識,引導患者理性就醫。

2、繼續加強專科在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開展臨床路徑的病種從路徑準入、病例文書、醫患溝通、合理用藥、中醫藥治療比例等方面加強質量監控,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實施。

3、繼續收集和整理臨床路徑資料,對臨床路徑效果進行評估與分析。

擴展閱讀:德安縣中醫醫院3—6月份臨床路徑階段總結、分析

德安縣中醫醫院36月份臨床路徑階段總結、分析

為了落實《江西省省醫療機構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方案通知》的精神,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病人為中心”,進一步規范中醫臨床診療流程,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為人民群眾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制定了中醫臨床路徑工作的方案,管理制度,各科室制定了病種具體實施路徑,啟動階段初步取得一些成績,現總結、分析如下:

一、成立醫院臨床路徑試點工作領導小組 根據《江西省醫療機構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方案通知》的精神,我院于3月成立了中醫臨床路徑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院長擔任組長,業務副院長任副組長,由醫務科、護理部、藥劑科、信息科及試點臨床科室科主任、護士長為領導小組成員。同時成立臨床路徑試點指導評價小組,由業務副院長任組長、醫務科科長任副組長,負責組織制定實施本院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對臨床路徑實施效果評估與分析,向上級報告工作開展情況。

臨床科室成立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實施小組,科主任擔任組長,醫療、護理人員為小組成員,負責本專業相關病種臨床路徑的實施和相關資料填寫、收集、整理工作,并參與臨床路徑實施效果評估與分析。

二、確立試點科室和病種

根據中醫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方案的要求,我院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下發的臨床路徑要求病種中,選擇較有代表性6個病種,作為我院臨床路徑試點病種,具體如下:

1、內科:風溫肺熱病(非重癥社區獲得性肺炎)

心悸病毒性心肌炎

2、骨傷科:鎖骨骨折 橈骨遠端骨折

3、針灸康復科:中風病(腦梗死)恢復期 面癱病(面神經炎)

三、組織實施情況

1.試點臨床科室對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的病種,能遵循臨床路徑,規范診療流程,并同步填寫病例臨床路徑表。每月對本組病例進行統計、分析,總結經驗,持續改進。每月10日前將上個月試點病種臨床路徑管理進展月報告表表交醫務科。3月至6份3個科室6病種符合路徑進入標準共30例,其中,骨傷科:4例,橈骨遠端骨折4例;針灸康復科:面癱病:16例,中風病:5例;內科:風溫肺熱病5例。進入路徑的科室能按照相應病種中醫臨床路徑治療方案進行診治;所有進入中醫臨床路徑治療的病人治愈、好轉29人,未愈1人,治愈、好轉率為96.7,中醫特色治療優勢明顯,治療費用降低,病人滿意度調查患者滿意度為96.7。

2.試點科室有定期組織對本科室臨床路徑實施進行評估與分析,建立健全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制度,并納入本科室醫療質量管理體系。3.試點科室對試點工作情況及時報告醫務科、護理部,對操作中的變異情況有明確的記錄,對出路徑患者病情有詳細說明。4.點科室能夠按照《臨床路徑評估方案》填寫單病種非特異性指標評估表及臨床路徑表,并進行患者滿意度調查。

五、存在問題及持續改進措施

試點科室開始時對臨床路徑不夠熟悉,開展較困難,所開展的病種例數少,運行過程中存在不足之處:

1、各種資料信息填寫不完善。

2、化驗費、放射費、手術中用藥費,未嚴格按照計劃收費。科室內的費用存在少收、漏收情況。

3、個別醫生未嚴格按路徑開醫囑。

4、個別護士責任心不夠強,在記錄護理臨床路徑表單時有漏填項目現象。

5、因一些科室無符合臨床路徑病例,有的指標無法統計。

臨床路徑評價小組根據以上存在的問題:已組織相關科室主任護士長進行溝通,并進行整改;同時因信息軟件未能設置實時監控,對各病種路徑的實施難以進行同步監控。今后需加大檢查力度,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力爭完善中醫臨床路徑工作。德安縣中醫醫院醫務科 2013年7月10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專科中醫臨床路徑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專科中醫臨床路徑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作。

質檢部11月份工作總結 教師黨員幫扶學生總結

? ? ? ? ? ? ? ? ? ? 專科中醫臨床路徑總結的相關范文 初中教師黨員個人總結 中學語文教師實習總結 煉焦車間備煤年終總結 員工試用期內工作總結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 初中數學教師國培總結 人民銀行內審工作總結 酒店客房領班月總結 工廠個人安全總結摘要 ? ? 社區老年工作總結 中學音樂學科教學總結

您可能感興趣的

? ? ? ? ? ? ? ? ? ? ? 中學音樂學科教學總結 公司副總年終工作總結 內分泌科工作總結 小學后勤人員工作總結 學校總務工作總結博客 工程管理年終工作總結 2013年醫務部工作總結 2013年預防接種日總結 保險綜合柜員工作總結 銀行網點轉型總結 2013年生產班長年總結

關閉 關閉

工作總結 專科中醫臨床路徑總結 “*****”中醫臨床路徑工作總結(以下為模板僅供參考)

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婦科協作組的關于婦科常見病中醫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的要求,本科自年月開始實施“*****”中醫診療方案及臨床路徑,現將該臨床路徑實施情況總結分析如下:

一、實施情況

1、建立管理組織,健全工作制度

成立了由科主任擔任組長的臨床路徑工作實施小組,并設立了個案管理員,明確了“*****”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臨床路徑工作實施效果評價及分析制度。

2、路徑實施情況

自*****年*****月至*****年*****月以來,本科共有*****例進入路徑,如下表所示:出院日期2011.11.32012.1.142012.2.242012.2.152012.2.162012.2.282012.3.9患者姓名病案號黃愛妹李開淑吳秋金陳秀銀吳慧張明芳陳美妹***02120***22120***521202306變異情況費用(元)否否否否否否否3169.282817.413058.182738.093326.804489.014414.283、實施效果評價及分析

本科室對“*****”的相關指標進行收集、整理;對中途退出路徑的病例,科室臨床路徑管理小組進行討論、分析退出路徑原因及存在問題。對成功實施的病例,通過分析治療過程、患者轉歸情況、總體費用對比情況、患者滿意度及認可度等指標實施效果評價。

通過該病種臨床路徑試點工作的開展,進一步優化了科室的醫療流程,規范了醫護人員行為,提高整體醫療質量,減少了不合理的檢查、治療、用藥,降低了總體治療費用,縮短了平均住院天數,病種同比總費用、住院天數均較未進入路徑者減少,提高了我科工作效率。進一步增強了醫患溝通,科室醫務人員醫患溝通能力有了明顯提高,減少了醫療糾紛,上述病例未發生一起醫療事故及糾紛。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臨床路徑準入把關不嚴。主要是由于科室部分醫療人員對臨床路徑相關政策、準入標準認識不到位,在判斷患者是否符合進入路徑標準時,忽視合并癥的治療和疾病的轉歸變化。

2、醫患溝通有待加強。科室部分醫護人員不重視同患者溝通,不能很好地向患者解釋介紹臨床路徑的基本知識和實施目的,造成患者對診療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療流程不清楚,嚴重影響了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價和改進工作。

3、能成功實施臨床路徑的病例較少,主要原因是臨床上單純的單病種患者較少,多數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無法按照路徑要求實施診治。

三、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傳和推廣臨床路徑工作。科室要加強相關人員關于臨床路徑的培訓工作;加強臨床路徑的宣傳力度,普及臨床路徑知識,引導患者理性就醫。

2、繼續加強專科在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對開展臨床路徑的病種從路徑準入、病例文書、醫患溝通、合理用藥、中醫藥治療比例等方面加強質量監控,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實施。

3、繼續收集和整理臨床路徑資料,對臨床路徑效果進行評估與分析。

擴展閱讀:德安縣中醫醫院3—6月份臨床路徑階段總結、分析 德安縣中醫醫院36月份臨床路徑階段總結、分析

為了落實《江西省省醫療機構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方案通知》的精神,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病人為中心”,進一步規范中醫臨床診療流程,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為人民群眾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制定了中醫臨床路徑工作的方案,管理制度,各科室制定了病種具體實施路徑,啟動階段初步取得一些成績,現總結、分析如下:

一、成立醫院臨床路徑試點工作領導小組

根據《江西省醫療機構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方案通知》的精神,我院于3月成立了中醫臨床路徑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院長擔任組長,業務副院長任副組長,由醫務科、護理部、藥劑科、信息科及試點臨床科室科主任、護士長為領導小組成員。同時成立臨床路徑試點指導評價小組,由業務副院長任組長、醫務科科長任副組長,負責組織制定實施本院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對臨床路徑實施效果評估與分析,向上級報告工作開展情況。

臨床科室成立臨床路徑試點工作實施小組,科主任擔任組長,醫療、護理人員為小組成員,負責本專業相關病種臨床路徑的實施和相關資料填寫、收集、整理工作,并參與臨床路徑實施效果評估與分析。

二、確立試點科室和病種

根據中醫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方案的要求,我院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下發的臨床路徑要求病種中,選擇較有代表性6個病種,作為我院臨床路徑試點病種,具體如下:

1、內科:風溫肺熱病(非重癥社區獲得性肺炎)心悸病毒性心肌炎

2、骨傷科:鎖骨骨折 橈骨遠端骨折

3、針灸康復科:中風病(腦梗死)恢復期 面癱病(面神經炎)

三、組織實施情況

1.試點臨床科室對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的病種,能遵循臨床路徑,規范診療流程,并同步填寫病例臨床路徑表。每月對本組病例進行統計、分析,總結經驗,持續改進。每月10日前將上個月試點病種臨床路徑管理進展月報告表表交醫務科。3月至6份3個科室6病種符合路徑進入標準共30例,其中,骨傷科:4例,橈骨遠端骨折4例;針灸康復科:面癱病:16例,中風病:5例;內科:風溫肺熱病5例。進入路徑的科室能按照相應病種中醫臨床路徑治療方案進行診治;所有進入中醫臨床路徑治療的病人治愈、好轉29人,未愈1人,治愈、好轉率為96.7,中醫特色治療優勢明顯,治療費用降低,病人滿意度調查患者滿意度為96.7。

2.試點科室有定期組織對本科室臨床路徑實施進行評估與分析,建立健全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制度,并納入本科室醫療質量管理體系。3.試點科室對試點工作情況及時報告醫務科、護理部,對操作中的變異情況有明確的記錄,對出路徑患者病情有詳細說明。4.點科室能夠按照《臨床路徑評估方案》填寫單病種非特異性指標評估表及臨床路徑表,并進行患者滿意度調查。

五、存在問題及持續改進措施

試點科室開始時對臨床路徑不夠熟悉,開展較困難,所開展的病種例數少,運行過程中存在不足之處:

1、各種資料信息填寫不完善。

2、化驗費、放射費、手術中用藥費,未嚴格按照計劃收費。科室內的費用存在少收、漏收情況。

3、個別醫生未嚴格按路徑開醫囑。

4、個別護士責任心不夠強,在記錄護理臨床路徑表單時有漏填項目現象。

5、因一些科室無符合臨床路徑病例,有的指標無法統計。

臨床路徑評價小組根據以上存在的問題:已組織相關科室主任護士長進行溝通,并進行整改;同時因信息軟件未能設置實時監控,對各病種路徑的實施難以進行同步監控。今后需加大檢查力度,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力爭完善中醫臨床路徑工作。

德安縣中醫醫院醫務科 2013年7月10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專科中醫臨床路徑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專科中醫臨床路徑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作。

質檢部11月份工作總結 教師黨員幫扶學生總結

? ? ? ? ? ? ? ? ? ? ? ? 專科中醫臨床路徑總結的相關范文 初中教師黨員個人總結 中學語文教師實習總結 煉焦車間備煤年終總結 員工試用期內工作總結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 初中數學教師國培總結 人民銀行內審工作總結 酒店客房領班月總結 工廠個人安全總結摘要 社區老年工作總結 中學音樂學科教學總結

您可能感興趣的

? ? ? ? ? ? ? ? ? ? ? 中學音樂學科教學總結 公司副總年終工作總結 內分泌科工作總結 小學后勤人員工作總結 學校總務工作總結博客 工程管理年終工作總結 2013年醫務部工作總結 2013年預防接種日總結 保險綜合柜員工作總結 銀行網點轉型總結 2013年生產班長年總結

關閉 關閉

工作總結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深夜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观看a | 视频一区 日韩 |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干 | 成人免费专区 |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免 | 免费黄色的视频 | 久色视频在线 | 7m福利视频导航精品 | 午夜性刺激免费视频观看不卡专区 | 天天av天天翘天天综合网 | 最新亚洲情黄在线网站 | 免费中文字幕在线 | 国产精品女丝袜白丝袜 | 在线免费观看黄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言 | 日本成本人三级在线观看2018 | 欧美精品综合 |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 黄 色 免 费 网站在线观看 |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观看 | 久久香蕉影视 | 欧美色xx| 男女日日 | 日韩激情视频在线 | 国产视频麻豆 | 国产黄色毛片视频 | 麻豆va在线精品免费播放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不卡 | 孕交videos小孕妇xx中文 | a级大片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 | 国产欧美国日产网站 | 久久黄色大片 |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伊区 | 国产全黄一级毛片 | hd性videos意大利精品 | 国产日韩三级 |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 日韩在线理伦片免费观看 |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