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高齡產婦的護理診斷篇一
一、產前一般護理常規
1、每日測體溫脈搏一次,胎膜早破、放水囊、體溫在37、5℃以上者,q4h測體溫,高熱者按高熱護理常規。
2、囑孕婦左側臥位;計數胎動,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小時;遵醫囑給予孕婦吸氧,每日2次,每次30分鐘;每2小時聽胎心1次或遵醫囑,每次1分鐘。
3、收集血、尿標本,送常規檢查。
4、每周過體重一次。
5、記錄大便次數,3日無大便者給緩瀉劑。
6、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治療反應,發現陰道流液、出血、下腹部疼痛等異常情況及時通知大夫。陰道出血、流液者保留排出物及會陰墊以留觀察。
7、生活不能自理者,如陰道出血、流液、發燒、重度貧血、腹部術后及長期保留導尿管時,每日清潔外陰2次。
8、危重昏迷者,按重病及昏迷護理常規。
9、臨產時送待產室,如有早破膜,若胎兒先露未入盆;臀位而胎膜已破者用平車送至待產室。宮口開大3cm以上者應禁止灌腸。
二、第一產程護理常規
【概念】
又稱宮頸擴張期。指從臨產開始直至宮口完全擴張即開全為止。【護理評估】
1、預產期、孕產史等。
2、生命體征及二便情況。
3、胎兒宮內情況。
4、宮縮、宮口擴張、胎先露下降、胎膜破裂等產程進展情況。
5、心理狀況及疼痛耐受性。【護理措施】
1、潛伏期1-2小時、活躍期每15-30分鐘聽胎心一次,每次數一分鐘。聽胎心在宮縮停止15秒后開始。小于120次/分或大于160次/分均提示胎兒窘迫,應立即給予吸氧、變換體位(左側位)通知醫生。
2、潛伏期每1-2小時、活躍期每15-30分鐘摸一次宮縮,注意宮縮強度,持續時間與間隔時間。
3、監測記錄生命體征,每4小時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一次。若有異常酌情增加測量次數。
4、潛伏期每4小時查陰道一次,活躍期每間隔2小時查一次并及時畫產程圖。如有異常,及時檢查并通知醫生。
5、破膜后立即聽胎心,注意羊水性質、色、量、并記錄。
6、鼓勵產婦少量多餐,易消化,高熱量食物、保持液體量。
7、鼓勵產婦每2-4小時排尿一次,避免膀胱充盈,影響宮縮及胎先露下降。
8、初產婦宮口擴張小于4cm,經產婦小于2cm可行溫肥皂水灌腸。
9、做好心理護理。
三、第二產程護理常規
【概念】
又稱胎兒娩出期,從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的全過程。【護理評估】
1、胎先露下降和胎兒宮內情況。
2、會陰局部條件。
3、心理狀態。【護理措施】
1、密切監測胎心,每5-10分鐘聽一次胎心,必要時持續胎兒監護,發現異常,及時吸氧并通知醫生。
2、指導產婦用力、做好心理護理,使產婦建立自己分娩的信心。
3、做好接產準備,初產婦宮口開全、經產婦宮口擴張4cm,送至分娩室,注意無菌操作。
4、建立一條靜脈通道。
5、接產(按接產操作常規)。
四、第三產程護理常規
【概念】
又稱胎盤娩出期,從胎兒娩出到胎盤胎膜娩出,即胎盤剝離和娩出的全過程。【護理評估】
1、新生兒評分、體重等。
2、胎盤胎膜是否完整。
3、軟產道有否裂傷。
4、宮縮陰道流血情況。
5、產婦身心狀態。【護理措施】
1、做好新生兒護理,清理呼吸道、保暖、斷臍、肌注維生素k1、按腳印、系腕帶、按母親手印。
2、協助胎盤胎膜娩出,檢查胎盤及胎膜是否完整。
3、檢查軟產道是否有裂傷,發現裂傷立即縫合,如有異常及時匯報醫生。
4、按摩子宮預防產后出血。
5、產后母嬰觀察2小時,每隔15分鐘、30分鐘、1小時、2小時觀察記錄產婦血壓、脈搏、子宮收縮、宮底、陰道流血量、是否膀胱充盈、會陰陰道血腫等情況。新生兒生命活力、臍帶有否滲血、大小便情況。
6、及時更換會陰墊、協助產婦進飲食。
7、協助產婦和新生兒進行皮膚接觸和早吸吮。
8、填寫各種表格,護送產婦和新生兒回病房。
五、妊娠期高血壓護理常規
【概念】
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護理評估】
1、妊娠20周后高血壓、水腫、蛋白尿。
2、有無頭疼、視力改變、上腹不適等癥狀。
3、有無抽搐、昏迷。【護理措施】
1、臥床休息,取左側臥位,保持病室安靜,必要時置暗室,避免一切刺激。
2、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
3、密切監護母兒狀態,有無頭疼、視力改變、上腹不適等癥狀,每日測體重。
4、按醫囑準確記錄出入量、測血壓、胎兒監護等。
5、間斷吸氧。
6、應用硫酸鎂嚴格控制滴速,備好10%葡萄糖酸鈣。注意有無鎂離子中毒癥狀。如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呼吸<16次/分,尿量<600ml/日,三項中出現一項癥狀或導致胎動減弱或消失,應停止用藥,通知醫生。
7、嚴密觀察宮縮、胎心情況,有產兆時送待產室。警惕胎盤早剝及胎兒宮內窒息發生。【健康指導】
1、低鹽高蛋白飲食。
2、注意休息,以左側臥位為主。
3、加強胎兒監護,自數胎動,定期產檢。
六、胎膜早破護理常規
【概念】
臨產前發生胎膜破裂,稱為胎膜早破。【護理評估】
1、妊娠周數。
2、胎膜破裂時間。
3、是否有宮縮及感染征象。
4、胎兒宮內情況及羊水狀況。【護理措施】
1、按產前一般護理常規
2、胎先露未銜接的孕婦絕對臥床,抬高臀部,保持外陰清潔,平車移動病人。
3、監測胎心,胎動,做好孕婦的心理護理。
4、q4h測體溫、脈搏。
5、密切觀察產婦宮縮、陰道流液性狀和血白細胞計數。
6、破膜12小時以上者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足月妊娠胎膜早破12小時未臨產,予以藥物引產。
7、注意孕婦尿潴留的發生。【健康指導】
1、重視妊娠期衛生保健,積極參與產前保健指導活動。
2、妊娠后期禁止性交;避免負重及腹部碰撞。
3、宮頸內口松弛者,臥床休息,于14-16周行宮頸環扎術。
4、補充足量的維生素及鈣、鋅、銅等微量元素。
七、妊娠期糖尿病護理常規
【概念】
妊娠期首次發病或發現的糖尿病,包含了一部分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但孕期首期被診斷的病人。【護理評估】
1、有無糖尿病史和糖尿病家族史。
2、有無糖代謝紊亂綜合征。
3、孕期血糖控制情況。
4、有無霉菌性陰道炎。
5、有無腎臟、心血管系統及視網膜病變等合并癥情況。
6、估計胎兒大小。【護理措施】
1、加強圍產期保健,及早發現。實行飲食控制與胰島素治療,控制血糖水平。教會產產婦如何注射胰島素并能自覺控制飲食。
2、加強對產婦及胎兒的監測,防止胎死宮內,教會產婦自測胎動的方法。
3、分娩時行胎心監測,注意巨大兒和難產兒,警惕產后出血出血的發生,定時觀察產婦的子宮收縮和出血情況。
4、產時和產后需根據血糖水平隨時調整胰島素用量。使用胰島素應嚴格核查制度,防止低血糖的發生。
5、根據需要使用地塞米松促進胎肺成熟,做好新生兒的搶救準備工作。
6、糖尿病患抵抗力差,易受細菌和真菌感染,保持良好的修養環境,產時產后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并注意口腔及皮膚的清潔衛生。
7、加強新生兒的觀察與護理,注意呼吸情況,保暖,加強哺乳,預防低血糖的發生。
8、鼓勵產婦母乳喂養,可降低產后血糖水平。【健康指導】
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易發生糖尿病,建議產婦產后于內科隨診,便于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八、子癇護理常規
【概念】
在子癇前期的基礎上出現抽搐發作,或伴昏迷。【護理評估】
1、發作狀態、頻率、持續時間、間隔時間及神智情況。
2、有無唇舌咬傷、摔傷甚至骨折、窒息或吸入性肺炎。【護理措施】
1、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取出活動假牙,及時吸凈呼吸道分泌物和口腔內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備好搶救物品,置于床旁卓上備用。
2、專人護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做好病情記錄。各種護理、治療要集中一次做完,操作時動作要輕柔,減少對病人的刺激。
3、昏迷時暫禁飲食,做好口腔護理。備好床擋,防止發生意外。
4、嚴密病情變化,如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觀察抽搐次數及持續時間,間隔時間,嚴格記錄出入量。
5、應用硫酸鎂治療時,應注意有無中毒癥狀。
6、觀察宮縮、胎心及陰道流血情況,慎防發生胎盤早剝。
7、為終止妊娠做好準備,并做好母子搶救準備。【健康指導】
1、掌握識別不適癥狀及用藥后不適反應。
2、做好家屬的健康教育。
九、前置胎盤護理常規
【概念】
孕28周后若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甚至胎盤下緣達到或覆蓋宮頸內口處,其位置低于胎兒先露部時,稱為前置胎盤。【護理評估】
1、孕期有無無痛性、無誘因、反復陰道流血癥狀。
2、患者的一般情況與出血量的關系,如面色、脈搏、血壓 【護理措施】
1、按產科一般護理常規
2、保證休息,減少刺激,絕對臥床,間斷吸氧,禁做陰道檢查和肛診。
3、糾正貧血,多食高蛋白及含鐵豐富的飲食。
4、監測生命體征,及時發現病情變化。
5、監測胎兒宮內情況。
6、按醫囑及時完成實驗室檢查項目,并交叉配血備有。
7、預防產后出血和感染。【健康指導】
1、指導圍孕期婦女避免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
2、避免多次刮宮、引產或宮內感染。
3、減少子宮內膜損傷或子宮內膜炎。
十、產后出血護理常規
【概念】
指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陰道出血量超過500ml者。常見于子宮收縮乏力、軟產道裂傷、胎盤因素、凝血功能障礙。【護理評估】
1、與產后出血相關的健康史、孕產史等。
2、正確評估產后出血量。(常用稱重法、容積法、面積法)
3、生命體征與中心靜脈壓。【護理措施】
1、若有產后出血應保持鎮靜,積極配合醫師搶救。
2、立即建立兩條或兩條以上有效靜脈通道,用套管針,備好搶救物品,遵醫囑給予宮縮止血劑,按摩子宮。監測血壓、脈搏,尋找出血原因,預防休克。
3、必要時配血、備血。
4、積極預防產后出血。
(1)胎兒娩出后給產婦靜脈滴注縮宮素20u。(2)檢查胎盤胎膜完整性。
(3)有宮頸或軟產道裂傷,應積極配合醫師縫合。(4)產前做好凝血功能檢查。
(5)產后加強巡視,發現陰道出血多,報告醫師及時處理。
5、預防感染,應用抗生素,保持外陰清潔。
6、加強營養,糾正貧血,增強抵抗力。
7、加強生活護理,預防暈倒摔傷。【健康指導】
1、觀察子宮復舊及惡露情況,明確產后復查的時間、目的和意義。
2、提供避孕指導,產褥期禁止盆浴,禁止性生活。
十一、胎盤早剝護理常規
【概念】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護理評估】
1、陰道流血情況。
2、腹痛的程度、性質,孕婦的生命體征和一般情況。【護理措施】
1、按產科一般護理常規。
2、協助產婦取臥位,開放靜脈通道,配血,吸氧,測血壓、脈搏,聽胎心,檢查凝血功能及腎功能。
3、注意腹痛、出血情況,觀察腹痛性質、程度,用有色筆在腹部標出宮底位置,指示宮底高度變化,了解內出血情況,保留會陰墊以查看陰道出血量及凝血功能。
4、監測生命體征,注意休克早期癥狀,應密切觀察全身出血傾向,準備充足的搶救物品及藥品,警惕dic的發生。
5、密切觀察產程進展及胎心情況,做好急診手術準備及新生兒搶救準備工作。
6、預防感染,保持外陰清潔,合理使用抗生素。
7、關心體貼產婦,給予心理支持,消除其恐懼、緊張心理,配合治療與護理。【健康指導】
1、加強營養,糾正貧血。
2、保持外陰清潔,預防感染。
3、根據產婦情況給予母乳喂養指導。
十二、早產護理常規
【概念】
是指妊娠滿28周至不滿37足周之間的分娩者。【護理評估】
1、評估可致早產的高危因素
2、宮縮頻率、強度、持續時間。宮頸管長度。【護理措施】
1、加強孕期檢查,避免重體力勞動,積極治療妊娠并發癥,宮頸內口松弛者應與妊娠14-16周做宮頸內口環扎術,妊娠晚期避免性生活。
2、臥床休息,一般取左側臥位,如已破水,先露未定,應抬高床尾。破膜12小時應給與抗生素,預防感染。
3、避免刺激和干擾,盡量不做或少做陰道、肛門、腹部檢查,必要時動作輕柔。
4、應用抑制宮縮藥物。
5、為避免早產兒發生非透明膜病,可在分娩前地塞米松6mg,q12h,連用2日。
6、加強飲食調理,給予高營養、高熱量、易消化飲食。
7、臨產后通知兒科醫師,準備輻射床、氣管插管及其它搶救用品。
8、分娩時應做會陰側切,縮短第二產程,預防早產兒顱內出血,胎兒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維生素k1。
9、做好產婦的心理護理和健康宣教。
10、嬰兒按早產兒護理常規。【健康指導】
丈夫及家人給予提供心理支持,保持良好的心態。
十三、過期妊娠護理常規
【概念】
凡平時月經周期規則,妊娠達到或超過42周尚未臨產,稱為過期妊娠。【護理評估】
1、了解病史。
2、了解胎動、胎兒監護情況。【護理措施】
1、立即住院,取左側臥位,吸氧。
2、仔細核對預產期,判斷胎盤功能,根據胎盤功能及胎兒情況決定終止妊娠的方法,做好引產及剖宮產的準備。
3、做好搶救新生兒準備工作。
4、臨產后嚴密監護胎兒宮內安危,注意宮縮強弱及頻率,注意催產素用量及滴速,可預防性吸氧,有羊水及胎兒變化時盡快結束分娩。【健康指導】
加強產科有關知識的宣傳教育。
十四、危重患者護理常規(詳見第二十六章)
高齡產婦的護理診斷篇二
高齡經產婦的產前產后護理
隨著生育政策的改變,社會的變遷,生育觀念的改變,經產婦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但是觀察發現她們兩次分娩間隔平均7.4+2.3年。這種生育間隔造成許多生育第二胎時往往已經年過35歲。這就是所謂的高齡產婦。年齡大于等于35歲的產婦為高齡產婦,包括高齡初產婦和高齡經產婦。
在妊娠及產后經常會發生一些并發癥如胎盤早剝·妊娠高血壓·產后出血等等,這些并發癥是產科常見的并發癥。在妊娠期以及產后采取一些預防措施,還是可以大大減少這些并發癥的危險性的。對于經產婦特別是高齡經產婦,這些并發癥的發病率更高,這些產婦可稱為高危產婦。那么對于這類人群圍產期的護理要有針對性。
2011年01月01日—2011年10月01日我科門診產檢以及收入院的高齡經產婦共有291例,其中80%來自農村。由于他們文化程度低,陳舊的生育觀念,對于妊娠及產后知識匱乏,這使我們在產科門診及病房產后的健康教育工作加大了難度。
孕期護理
1.健康宣教將高齡產婦列入高危門診范疇進行建卡,建立詳細可行的產前檢查計劃;專門建卡和存檔,將某些妊娠并發癥的表現及危害性告知孕婦,尤其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使其增長知識,加強自我監護;建議孕婦于懷孕16~20 周時要進行唐氏篩查,懷孕20 周以后要做羊水穿刺檢查;將孕期的基本知識、起居生活和注意要點告知孕婦及其家屬,使其安全、順利地度過孕期,減少高危因素。
指導其定期進行產前檢查,詳細詢問既往孕產史;準確評估,加大健康教育力度。通過圖片宣教,多媒體等形式向孕婦提供經產婦孕期生理衛生,飲食營養和自我生理變化特點及現代產科進展的知識,讓他們了解產科的先進技術,感到安全有保障,將孕期容易發生并發癥的相關知識告訴孕婦。從孕婦28w開始指導孕婦進行自我監護活動;堅持左側臥位休息。如胎動次數變化明顯,妊娠后期下肢水腫,平均每周體重增加0.5kg以上,頭暈等則出現了妊娠并發癥。指導孕婦應比一般孕婦更加注意營養和休息,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飲食,補充足夠的維生素.鈣劑及各種氨基酸;保證充足的睡眠。進行必要的遺傳咨詢,行產前篩查與產前診斷;特別是多胎妊娠或伴有出現缺陷的孕婦,適時行超聲檢查,進行胎兒畸形篩查,監測胎兒生長發育情況。
2.心理護理根據不同的孕婦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的給予心理溝通和指導,使其在認知情緒和態度等方面更好地適應環境。保持身心健康,定期開展孕婦課堂讓她們正確了解孕產知識;并介紹分娩方面良好的病例。同時對配偶進行教育讓他們給予孕婦更多的關愛.安慰.支持和理解。特別是要消除新生兒性別歧視以解除孕婦心理負擔。
3.病情監測預防并發癥在孕中期常規進行血壓監測有異常情況下指導其適當運動,進食低鹽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飲食并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重視其頭暈,目眩,眼花等癥狀,發現異常及時到醫院就診并給與處理。
產后護理高齡經產婦多次妊娠分娩,子宮肌壁結締組織相對增多,子宮肌纖維受損,肌纖維復舊能力差,產后出血的幾率高。因此,產
后應嚴密觀察產婦子宮復舊.陰道出血量及生命體征,尤其是產后2小時內,每小時一次評估上述內容;另外高齡經產婦緊張焦慮,及對新生兒性別不滿意等原因也是產后出血一大原因針對以上情況采取以下護理。
1.觀察子宮復舊情況分娩后每小時按摩宮底地一次,觀察陰道流血量及宮底高度。指導產婦產后四小時內排尿,防止膀胱過度充盈影響子宮收縮。產后半小時進行母乳喂養,嬰兒吸允乳房也可促進子宮收縮。如子宮如子宮底過高,陰道流血量大于毫升,說明子宮收縮不好及時采取措施按摩宮底,遵醫囑注射縮宮素,必要時肛門塞米索前列醇。嚴密監測產婦的生命體征,宮底上方放置沙袋加壓,遵醫囑輸血輸液。
2.心理護理經產婦往往對新生兒有性別的期盼,如果遂其所愿當然心情很好;如果不滿意心情會很低落或者脾氣很暴躁,什么事情都不合心意。這就需要我們的護士能夠細心開導,觀察入微;例如“你看您的孩子長得可真漂亮,眼睛特別向您”;“您看您的孩子您一抱就不哭了,還是女兒貼心吧".經產婦由于子宮肌纖維受損,宮縮痛相對初產婦要痛的多,很多產婦認為是異常的很擔心。我們要告訴她們這種疼痛是正常的而且會持續三到五天,教會產婦按摩子宮的方法以緩解疼痛。如情況允許減少縮宮素的應用。
3.健康宣教產婦應進食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的湯類食物,以補充產婦在分娩中消耗的能量。指導產婦母乳喂養的方法,告知其母乳喂養的好處。告訴產婦保持個人衛生的重要性,并可通過文字圖片,幻燈等形式,讓產婦及家屬了解科學”做月“的方法,使其改掉以往的舊風俗。讓我們的產婦都能做一位健康漂亮的新時代的媽媽!
經過我們近一年的統計,通過加大對經產婦產前篩查以及產后的悉心護理,高齡經產婦的危險性大大降低,新生兒的并發癥也大大降低。
高齡產婦的護理診斷篇三
女性產后身體的狀態
1.生殖器官逐漸恢復,約需6周時間。
2.乳房分泌乳汁,產后3天左右有盈感。
3.呼吸深而慢,脈搏也較慢。
4.體溫略高,但一般不會超過38℃。
5.出汗較多,以睡覺醒來較為明顯。
6.產后尿量增多。
7.腸蠕動減慢,常有便秘現象。
8.部分產婦有情緒變化。
產后調養早知道
1、心理:
產婦要保持快樂的心情,以家人的關愛、自我的調節來預防產后焦慮及抑郁。多尋求醫護幫助,勿過多擔心。
2、房屋及環境:
每天保持空氣新鮮,最好每天通風2次,勿吹穿堂風。
室溫在20-25℃左右,洗澡時在50%-60%。
3新媽媽的飲食:
原則:飲食結構要均衡,主食多樣化,以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為主。如肉類、蛋類谷類、蔬菜、水果、海產品等
生冷及酸辣少吃
因產后出汗及小便多,血容量急劇減少,股需適當飲水,進各種湯汁。
產后前3天少量活血飲食,如桂圓、紅糖、黃酒等。
4個人衛生
正常梳頭、刷牙、洗臉。
洗澡:開始時可以用溫水擦浴,在體力可支傷口愈合的情況下可以淋浴。
會陰清洗:2次∕日,溫水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產后7天,會陰有水腫、疼痛,可坐浴。會陰清洗方法:每次清洗會陰前都應先洗手。清洗順序為從里向外,由前而后,避免在一處反復清洗,不要洗陰道。大便后正確揩擦,不要污染會陰部。
會陰坐浴方法:先小便,溫水清洗會陰,坐于1:5000高錳酸鉀水中15-20分鐘,水溫38-40度。
5、惡露排出:產后惡露是經陰道排出的分泌物,內含血液、殘留的蛻膜組織及粘液等。分為血性惡露、漿液性惡露和白色惡露。產后1周內有陣發性下腹痛(宮縮),為正常現象。如會陰側切者,多采取右側臥位。
惡露在產后2-3周排凈。
惡露異常:流血量大(超過月經量)、性狀異常、惡露量多、膿性并伴有異味或體溫升高,持續時間長,應及時就醫。
6、內衣、內褲要常暴曬。
休息與臥位
養成與嬰兒同步休息的習慣,利于體力恢復及乳汁分泌。產后盡量左右側臥位,每天應有1-2次俯臥位,預防子宮后位發生。
運動:
1、早下床活動有利于宮腔積血排出,有利于子宮縮復。有利于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有
利于促進腸蠕動,增進食欲,減少便秘。
2、產婦康復訓練目的: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促進各器官功能恢復;促進盆底及腹部肌肉恢
復;預防血栓性靜脈炎及子宮脫垂;消除身體疲勞。
3、注意事項:根據個人身體耐受力來增減活動量,循序漸進。避免過于疲勞。受體內松弛
素的影響,產后運動及日常活動時應動作輕柔,避免受傷。
性生活及避孕
1、過早性生活容易發生陰道損傷;容易造成逆行感染;
2、42天體驗正常后可開始性生活;
3、哺乳期婦女以工具避孕為主(月經恢復前可以受孕)。
母乳喂養的好處:
1、母乳營養豐富,含有嬰兒需要的所有基本營養成分,易吸收。
2、母乳含有抗體,可以幫助嬰兒抵御胃腸炎之類的常見感染。
3、母乳喂養能促使子宮收縮,有利于母親身體健康。也有一些證據表明哺乳的婦女較少患
乳腺癌和骨質疏松癥。
4、母乳喂養可以增進母嬰之間的感情。
多長時間喂一次孩子:
按需哺乳。不按鐘點喂養,孩子餓了就喂,媽媽奶脹了就可以喂。
哺乳的體位及姿勢:
1、體位舒適:母親可采取坐位、側臥位、仰臥位等姿勢,全身肌肉放松。母嬰身體緊密相
貼。胸貼胸、腹貼腹、下頜貼乳房。
2、正確含接姿勢:哺乳時,先用乳頭觸碰嬰兒的嘴唇誘發其覓食反射。當嬰兒張大口時,迅速將母親的乳頭及大部分的乳暈放入嬰兒口中,這樣才能使嬰兒吸吮充分。
如何保持有充足的乳汁:
產后30分鐘內就開始早接觸;早吸吮;24小時母嬰同室;實行按需哺乳;勤喂養,多吸吮(每天喂養次數在8次以上)、乳母營養均衡及充足的睡眠、做到與嬰兒同步休息,心情愉悅,每個健康的產婦都能分泌足夠的乳汁。
正確的擠奶方法:
洗干凈手,身體前傾,大拇指和食指分別放在距乳頭根部1公分左右,固定不滑動,用指腹的力量向胸壁方向擠壓,一擠一松,依各個方向將乳竇中乳汁排空。
新生兒護理常識
新生兒應存在的生理反射:
吸吮反射、覓食反射、擁抱反射、驚嚇反射。
新寶寶主要觀察:
吃奶、反應、面色、體溫、哭聲、二便、增重情況。
新生兒出生后48小時內,易吐少量白色粘液或羊水,隨著吸允次數的增加會消失。女嬰出生1周內,陰道有白帶或血性分泌物流出,屬生理現象。
大小便:
出生24小時內應排一次大便,1-2天為黑綠色粘稠胎便,2天后逐漸變黃。母乳喂養的寶寶為金黃色大便,混合或人工喂養的寶寶大便較干、色淡。第一天可能沒有尿,第二天以后應小便次數,顏色微黃,偶帶磚紅色。
乳房腫大與分泌:
出生3-5天出現,是生理現象。早產兒無此現象,不必處理,2-3周自行消失,嚴禁擠壓,以免繼發感染。
生理性體重下降:
新生兒2-4天,體重比出生時下降,5-6天降至最低,為6%-9%,一般不超過10%。7-10
天恢復至出生時體重,之后每天增重30-50克。
生理性黃疸:
50%-80%在出生后2-3天出現黃疸,第4-6天達高峰,10-14天左右消退。
小提示:多喂養,促進排泄。如果黃疸程度重或持續時間長,正常兒超過二周,早產兒超過三周,應及時就醫。
新生兒睡眠
每日有18-22小時睡眠,分深睡眠和淺睡眠狀態,淺睡眠時寶寶有吸吮、笑、哭等面部表情或呼吸淺促。
臍帶護理:
臍帶一般3-7天脫落,需每日用75%乙醇消毒,保持干燥,預防臍炎。
防止新生兒溢奶方法:
因新生兒的胃水平位,噴門括約肌松弛而幽門括約肌緊,加上吃奶時乙烯如空氣,所以喂完奶后易容易溢奶。
1)喂完奶后,將嬰兒直立抱起,頭靠在母親肩上,輕拍其后背,到打嗝圖出空氣。
2)讓嬰兒上身抬高45度右側臥位,這樣可讓奶流到胃部尾端,并讓吸入的空氣上升
到奶液面之上再從食道排出。
流程:更換尿布→洗手→喂奶→直立抱氣→打嗝→右側臥位
新生兒洗澡
每天給寶寶沐浴,使寶寶清潔、舒適,促進血液循環。不僅保護皮膚,預防感染。還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有利于寶寶的生長,促進食欲,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
用物:嬰兒浴盆、洗澡三角護網、嬰兒無淚配方洗發精及沐浴露、小毛巾、大浴巾,換洗的干凈衣物、尿布、母嬰保健盒等。
洗澡前準備:關好門窗,室溫在25-28℃,準備好用物,為避免寶寶燙傷,應先放好冷水,再放熱水于浴盆(可用水溫計測量水溫,控制在38-40℃)
注意事項:給嬰兒洗澡前,家長應先洗手,嬰兒不要過飽或過餓,家庭氛圍和諧安靜,最好
有輕柔的音樂作背景,洗澡時間5分鐘左右,不宜過長。
新生兒撫觸的好處:
1}促進母嬰交流。
2)有利于身體健康及發育。
3)減少嬰兒哭鬧,增加睡眠。
新生兒游泳的好處:
通過嬰兒在水中自由的活動,能促進嬰兒消化,呼吸,循環,骨骼,肌肉等系統的生長和發育,也是對新生兒生理、心里需要的補充,使嬰兒更健康的生長。
新生兒的預防接種
1、預防接種:足月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2、接種適應證:體重>2500g,體溫<37.5℃的健康嬰兒。
3、乙肝疫苗(右側上臂三角肌下段)共接種三針:出生24小時內第一針(在出生醫院接
種),1個月第二針,出生第6個月第三針(在建證處接種)。
4、卡介苗(左側上臂三角肌中段)接種2~3周局部出現紅腫硬結,隨之中間開始逐漸軟化
成小膿包,可自行吸收或穿破成潰瘍,可以不做任何處理,一般8-12周結痂,痂脫落后留凹陷性疤痕。
怎樣建立預防接種證?
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接種卡介苗及乙肝疫苗后,家長持《新生兒首針乙肝疫苗及卡介苗接種登記卡》及戶口薄15日內到戶口所在地(各區市)建立預防接種證,建證后,疫苗接種時請到建證處接種。(各區建證處詳細電話見:《新生兒首針乙肝疫苗及卡介苗接種登記卡》)
新生兒疾病篩查
1、新生兒出生72小時后,統一篩查先天性疾病:苯丙酮尿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
下癥、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
2、步驟;采足跟血3滴,你的寶寶需喂足奶后采血,如使用抗生素的寶寶需停止抗生
素48小時,以免影響診斷結果。采血前醫護人員要登記聯系人地址、電話,目的是當發現可疑結果時及時通知復查,以排除或確定診斷;如結果正常不在另行通知,如果異常市篩查中心將寫信或打電話在兩個月內通知復查。(110)
新生兒聽力篩查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嬰保健法》及《國務院婦女兒童發展綱要》目標,出
生3天后的新生兒全部進行聽力測試普查,可篩查兒童先天性聽力損失,進行
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25)
辦理出生證明
家屬辦理完出院結賬后,持出院借宿那單和嬰兒父母身份證到4樓護士站領取嬰兒“出生醫學記錄”。出院后請你填寫好新生兒姓名,一個月內到戶口所在區的婦幼保健所辦理兒童出生證明。
產婦產后康復指導
1、修養環境:情節安靜,室內空氣新鮮。注意冬天預防感冒,夏天預防中暑。
2、活動和休息:應保證充足的睡眠,并應在室內隨意走動,做產后保健及力所能及的家務,如護理嬰兒,簡單的收拾室內衛生,并每天適當的增加活動量。臥床休息時注意經常變換體位,避免因習慣性仰臥位而造成子宮后傾。產褥期不宜站過久,少做蹲位及手提重物等使腹壓增加的勞動,以預防子宮脫垂。
3、飲食:產后飲食要富于營養、清淡易消化,韓幼娘足量的蛋白質、礦物質及維生素個纖
維素,不偏食。
4、個人衛生:產后4周內禁止盆浴,應沐浴。每日用溫水從前向后清洗外陰部,應用清潔
衛生紙墊,每日更換內褲。產褥期禁止性生活。
5、避孕指導:產后42天開始采取避孕措施。哺乳期不宜援用藥物避孕。月經來潮后,選
擇合適時間放置避孕環(月經干凈后3天)。
育兒知識指導
1、室內應保持環境清潔,光線充足,空氣流通,室溫一般以20-24度為宜,溫度維持在55%-65%。
2、合理喂養:按需哺乳,每次哺乳前換尿布,哺乳后豎起嬰兒輕拍背部,并行右側臥位。
堅持純母乳喂養4-6個月,后開始添加輔食。添加輔食后仍應堅持以母乳喂養為主,并堅持到1-2歲斷奶。
3、酒精從臍根部由內向外涂擦干凈,如果臍周紅腫,應抱起嬰兒來醫院診察。
4、保持嬰兒皮膚清潔,臍部護理:保持臍部清潔干燥。嬰兒內衣經常更換,并保持柔軟、寬松。每日用75%是嬰兒舒適:夏天每日洗澡2-3次,冬天有條件者可每2-3天洗澡一次,無條件者每日用溫濕毛巾擦洗嬰兒頸部、腋窩、臀部及皮膚皺折處,并保持干燥。
5、添加輔食: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少量到多量,由一種到多種,循序漸進,營養豐富,容易消化。
6、4-6個月嬰兒輔食制作方法
◆ 蛋黃泥:
將雞蛋一只洗凈,放入冷水中煮20分鐘。剝去蛋殼,去蛋白,取出蛋黃。根據需要,將蛋黃壓碎,用米湯調成糊狀,加糖或鹽少許,用小匙喂養之。
◆ 菜泥:
將青菜或菠菜約150克洗凈備用。先將水煮沸,然后將菜用手折斷,放入沸水中約煮10分鐘,將菜煮爛。用干凈的銅絲篩將煮爛的菜過濾,除去菜中的渣滓,篩下的泥狀物即菜泥。起油鍋,將菜泥放入炒片刻,加少許鹽即成,用小匙喂食之。
◆ 胡蘿卜泥:
將胡蘿卜洗凈,削去外皮并切掉中間的硬心,切成小塊,加水煮爛,用匙壓成泥。或用生的胡蘿卜在銅絲網上擦刮取泥。起油鍋,將胡蘿卜泥放入炒片刻,加少許鹽,用小匙喂食之。
◆ 魚泥:
將青魚、帶魚或鯉魚去鱗去內臟并洗凈。切段后放入碗中加油、蔥、姜、料酒少許去腥,并加食鹽少許,隔水蒸20分鐘后取出,去皮、去骨,留下的魚肉用匙子壓成泥狀即成魚泥,根據需要可與米糊、粥同食。
◆ 水果泥:
將香蕉或蘋果洗凈后剝去外皮,用匙輕輕刮肉成泥狀,邊刮邊喂。嬰兒腹瀉時,可將蘋果蒸熟后刮泥喂食。
高齡產婦的護理診斷篇四
專科護理常規 產后護理常規目錄
一、母嬰同室護理
二、產后護理
三、剖宮產術后護理
四、子癇護理
五、產后出血護理
一、母嬰同室護理
1.按產后護理常規接待新產婦。
2.實行母嬰同室,發放母乳喂養的宣傳資料,入室即刻哺乳,第一次哺乳護理人員在旁指導正確哺乳姿勢。
3.宣傳母乳喂養好處,樹立母乳喂養信心,要求產后24小時內至少讓新生兒吸吮8~10次。
4.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多湯的軟食。避免辛辣刺激性及麥芽類食物。
5.鼓勵產婦早期下床活動,了解母乳喂養情況,指導產婦正確估計奶的攝入量。6.指導產婦哺乳前洗手、清潔乳頭,教會產婦正確擠奶姿勢,做好乳房異常情況的護理(如乳頭破裂、奶脹等),指導哺乳中可能碰到的一些問題及解決方法。
7.向產婦宣教新生兒一些常見生理現象及新生兒護理常規(喂養、沐浴等)。8.加強產后宣教產褥期衛生及產后營養指導。
二、產后護理
1.產婦分娩后觀察2小時送入病房。護士熱情接待,并進行產后指導,注意保暖。
2.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多湯的軟食。避免辛辣刺激性及麥芽類食物。
3.產后24小時內注意子宮收縮及陰道流血情況,尤其是產后4~6小時,出血多者,按摩子宮壓出積血,或注射催產素、麥角等。如發現會陰部疼痛劇烈,有排便感、下垂感要及時報告醫生。
4.產后4~6小時鼓勵產婦排尿,如排尿困難可誘導排尿,無效時導尿。5.會陰擦洗一日二次,保持會陰部清潔。
6.測體溫、脈搏、呼吸每日三次,三日正常后改每日一次。體溫超過37.5℃以上者按常規測試。
7.產后出汗多,勤換內衣,防止受涼,病室定期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8.指導產婦哺乳前洗手、清潔乳頭,喂奶后將余奶擠空。凹陷乳頭應經常牽拉,乳頭皸裂處涂予后奶。
9.注意陰道惡露量、性狀、會陰部傷口等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匯報醫生。
三、剖宮產術護理
1.接到手術室通知后,準備麻醉床、各種監護儀器及護理用物等。2.接硬膜外術后常規護理。認真做好分級護理。3.去枕平臥6小時,禁食禁飲6小時。
4.定期觀察記錄脈搏、呼吸、血壓,根據醫囑決定監護時間的長短。5.注意觀察切口出血情況,按宮底并觀察陰道出血量、性狀,危重護理記錄寫滿三班。
6.術后六小時給流質飲食,忌牛奶豆漿等產氣食物,腸功能恢復后予半流質飲食。
7.根據醫囑留置導尿時間,保持導尿管通暢。
8.鼓勵產婦早期下床活動,會陰擦洗一日二次,保持會陰部清潔。
9.正確記錄術后24小時尿量,有妊高征及內科合并癥者記錄24小時出入量。
四、子癇護理
妊高征患者血壓≥21.3/14.6kpa(160/110mmhg),蛋白尿≥5g/24h,出現頭痛、眼花、惡心、嘔吐等先兆抽搐癥狀稱為先兆子癇。在上述嚴重征象的基礎上進而有抽搐發生,或伴有昏迷,則稱為子癇。
1.患者置暗室,戴墨鏡避光。床旁備子癇搶救盤,吸痰器。
2.氧氣吸入,保持呼吸道通暢,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吸入氣管,有假牙者取下假牙。
3.特級護理,禁食,防止墜地。
4.密切觀察血壓、呼吸、脈搏和尿量,正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5.正確記錄子癇抽搐時間、次數、持續時間及狀況。6.子癇發作時防止舌咬傷或舌后縮堵塞氣道。7.及時正確收集和送檢各種標本。
8.嚴密觀察產程進展和陰道流血情況,警惕有無胎盤早剝、早產及臨產征象。產后注意有無軟產道、會陰血腫或產后出血現象。
9.保持安靜,治療及護理操作用輕柔,集中進行,盡量減少對孕產婦刺激。注意保暖,少動。10.禁用麥角注射液。
五、產后出血護理
產后24小時內陰道出血量達500毫升以上為產后出血,可因胎盤滯留或殘留、子宮收縮乏力、軟產道撕裂、凝血功能障礙引起。
1.子宮收縮乏力者,立即腹部按摩子宮,按摩必須待子宮收縮好轉,出血控制后才能停止,及時建立靜脈通路,靜脈滴注縮宮素。
2.若子宮收縮良好仍有出血,應進一步檢查軟產道是否損傷,及時尋找出血原因,對癥處理。
3.準備輸液,配血、輸血及急救物品,正確測量出血量。4.產婦平臥,吸氧,注意保暖。
5.嚴密觀察心率、呼吸、血壓及陰道出血等,及時補充血容量。
6.如發現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呼吸急促、面色蒼白等現象,立即報告醫生,根據醫囑及時給藥。
7.血止后應在產房觀察2小時,隨時注意觀察宮縮,陰道流血及全身一般情況,送休養室床邊交接班,繼續觀察24小時出血量。8.產后增加營養,酌情糾正貧血,遵醫囑給予抗感染藥物。
高齡產婦的護理診斷篇五
產前護理常規
1.做好入院指導,通知主管醫生,測生命體征。
2.遵醫囑指導孕婦飲食,左側臥位,注意休息。
3.準確及時執行醫囑,抽血并及時送檢。
4.準備會陰皮膚,做藥物過敏試驗。
5.聽胎心7次/日,胎心監護2次/日,必要時隨時監測胎心情況,出現異常時及
時給予氧氣吸入,即刻通知醫生及時處理。
6.指導產婦自我監護的方法,早中晚各數胎動一小時。12小時<10 次及時通知
醫護人員。
7.嚴密觀察臨產癥狀,規律宮縮伴宮口已開者及時送產房并嚴格交接班。
8.剖宮產孕婦術前做好個人衛生處置,按腹部手術常規備皮,導尿,建立靜脈通
路,做好心里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