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91在线电影-免费a网址-免费v片网站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2023年牧草飼料加工與貯藏(三篇)

2023年牧草飼料加工與貯藏(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0 22:38:02
2023年牧草飼料加工與貯藏(三篇)
時間:2023-01-10 22:38:02     小編:zdfb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牧草飼料加工與貯藏篇一

教 案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動物科學系草業教研室

伍蓮

二00八年2月25日

牧草栽培及草地學教案

一、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

本課程是研究牧草的栽培技術、加工調制和經營組織的科學。就飼草生產本學科的性質而言,屬于植物性生產的范疇,在種植業中居重要地位,是農業生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其應用而言,飼草生產直接服務于畜牧業,是畜牧生產中所不可缺少的環節,是高等農業院校動物科學專業、草業科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或專業課。

課程的任務是運用現代生物科學和農業科學技術,深刻揭示牧草在各種因素作用下的生長發育規律,最大限度的發揮其豐產潛力,為畜牧業生產提供優質、高產、高效的飼料,并通過科學的加工調制,提高飼草的利用率。

二、基本要求

(一)理論知識方面

1、牧草的起源、分布和分類;

2、牧草的特征特性;

3、牧草生長發育與環境條件的關系;

4、主要牧草的生產性能和栽培技術;

5、牧草的利用途徑和加工原理(青貯)。

(二)能力技能方面

1、掌握主要牧草栽培的全程技術;

2、掌握青貯的一般技術和操作方法;

3、掌握飼草料均衡供應技術。

三、教學說明及學時分配

(一)使用教材:本課程選用《飼草生產學》(董寬虎主編,第一版)為教材。實驗指導書采用西南大學榮昌校區草業教研室編寫的《牧草栽培及草地學實習指導》

(二)學時分配:本課程共45學時,其中理論學時29學時,實驗學時16學時。

講授綱要

第一章 緒 論(6學時)

一、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

1、基本概念(1學時)

2、牧草與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學時)

3、國內外牧草生產現狀與發展趨勢(1學時)

4、課程的性質、任務和內容(1學時)

5、前景展望(1學時)

二、教學目的與要求

1、了解飼草的概念

2、了解飼草生產的重要性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基本概念

難點:牧草與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四、教學方法和教具:講授;多媒體課件

五、講授內容

1、飼草的概念

2、飼草與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國內外飼草地生產現狀與發展趨勢

4、飼草生產學的性質、任務和內容

5、前景展望

第二章 農學基礎

一、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

第一節 牧草的生長發育(2學時)

6學時)(第二節 牧草的生長發育與環境的關系(2學時)第三節 牧草生長發育與土壤的關系(1學時)第四節 牧草生長發育與肥料的關系(1學時)

二、教學目的與要求

1、了解牧草生長發育的生理基礎

2、理解牧草生長發育的階段性和周期性特征,和不同發育階段的特點

3、掌握牧草生長發育和主要環境因子的關系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牧草生長發育的規律

難點:牧草生長發育和主要環境因子的關系

四、教學方法和教具:講授;多媒體課件

五、講授內容

第一節 牧草與飼料作物的生長發育

一、植物器官的形態結構與生理功能

二、植物的生長與發育

第二節 牧草的生長發育與環境的關系

一、光照

二、溫度

三、水分

四、空氣

五、礦質營養元素

第三節 牧草生長發育與土壤的關系

一、土壤組成

二、土壤的主要性狀 第四節 牧草生長發育與肥料的關系

一、肥料的種類及特性

二、施肥的原則及方法

第三章 種子與播種(6學時)

一、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

1、牧草種子的特點(2學時)

2、牧草種子的貯藏方法(2學時)

3、牧草種子的播種技術(2學時)

二、教學目的與要求

1、種子的概念和牧草種子的特點

2、種子的品質要求

3、了解一般種子處理方法

4、掌握牧草播種技術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種子的品質要求 難點:牧草播種技術

四、教學方法和教具:講授;多媒體課件

五、講授內容

(一)牧草種子的特點

1、種子的涵義

2、種子的特點

(二)牧草種子的貯藏方法

1、普通貯藏法

2、密封貯藏法

3、低溫除濕貯藏法

(三)牧草種子的播種技術

1、種子的品質要求

2、種子的處理

3、播種

第四章 牧草品種選擇及繁殖方式(4學時)

一、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

1、種與品種的區別(0.5學時)

2、牧草品種的選擇(0.5學時)

3、品種的繁殖方式(0.5學時)

4、牧草引種(1學時)

5、雜種優勢(0.5學時)

6、田間試驗(1學時)

二、教學目的與要求

1、了解牧草品種選擇的方法

2、熟悉牧草繁殖技術

3、田間試驗技術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牧草品種選擇的方法 難點:田間試驗技術

四、教學方法和教具:講授;多媒體課件

五、講授內容

(一)種與品種的區別

(二)牧草品種選擇方法:單株選擇法、混合選擇法、改良混合選擇法

(三)品種的繁殖方式

1、原種生產

2、原種的繁殖

3、加速繁殖的方法

四、牧草引種

(一)引種的概念

(二)引種的原理

(三)引種的程序

五、雜種優勢

六、田間試驗(一)田間試驗的任務

(二)田間試驗的基本要求

(三)田間試驗遵循的三個原則

(四)試驗地的選擇

(五)試驗設計

第五章 主要牧草栽培及利用(10學時)

一、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

1、黑麥草(1學時)

2、葦狀羊茅、玉米(1學時)

3、鴨茅(1學時)

4、狼尾草(1學時)

5、牛鞭草(1學時)

6、蘇丹草(1學時)

7、三葉草屬牧草(1學時)

8、毛苕子(1學時)

9、紫云英(1學時)

10、紫花苜蓿(1學時)

二、教學目的與要求

1、掌握主要牧草的的植物學特征

2、了解主要牧草生物學特性

3、掌握主要牧草栽培技術

4、掌握主要牧草利用方式和方法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多花黑麥草、狼尾草、牛鞭草、三葉草屬牧草、紫云英的生物學特性

難點:多花黑麥草、狼尾草、牛鞭草、三葉草屬牧草、紫云英的栽培技術、利用方式

四、教學方法和教具:講授;多媒體課件

五、講授內容

第一節 黑麥草屬牧草

多花黑麥草 第二節 葦狀羊茅、玉米 第三節 鴨茅 第四節 狼尾草 第五節 牛鞭草 第六節 蘇丹草 第七節 三葉草屬牧草 白三葉、紅三葉 第八節 毛苕子 第九節 紫云英 第十節 紫花苜蓿

第六章 牧草混播技術(4學時)

一、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

1、混播的優越性:(0.5學時)

2、牧草混播的原理(1學時)

3、混播牧草的原則(1學時)

4、混播牧草播種量的確定(1學時)

5、混播牧草的方法(0.5學時)

二、教學目的與要求

1、了解牧草混播的優越性及其原理

2、掌握混播牧草組合方法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難點:混播牧草播種量的確定 重點:混播牧草的方法

四、教學方法和教具:講授;多媒體課件

五、講授內容

(一)牧草混播的優越性

1、產量高而穩定

2、改善牧草品質

3、便于收獲和調制

4、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

5、減輕雜草的危害

(二)牧草混播的原理

1、形態學互補原理

2、生長發育特性

3、營養互補原理

4、生態學原理

(三)混播牧草的原則

1、混播牧草的選擇原則

2、混播牧草組合比例

(四)混播牧草播種量的確定

1、按單播量計算混播牧草播種量

2、根據利用年限確定播種量

(五)混播牧草的方法

第七章間作、套作、復種和休閑(4學時)

一、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

1、復種(1學時)

2、輪作(1學時)

3、間作(0.5學時)

4、套作(0.5學時)

5、連作(0.5學時)

6、休閑(0.5學時)

二、教學目的與要求

掌握南方牧草的套作以及糧草間作、輪作方式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掌握牧草的間作、套作、輪作方式 難點:掌握南方農區糧草間作、套作、輪作技術

四、教學方法和教具:講授;多媒體課件

五、講授內容

1、復種

2、間作

3、套作

4、輪作

5、連作

6、休閑

第八章 青貯飼料及其調制(5學時)

一、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 第一節 青貯的意義(0.5學時)

第二節 常規青貯發酵的基本原理(0.5學時)第三節 影響青貯飼料品質的因素(1學時)第四節 青貯飼料調制技術(1學時)第五節 添加劑青貯(1學時)

第六節 青貯飼料的品質鑒定及飼用技術(0.5學時)第七節 干草及其調制(0.5學時)

二、教學目的與要求

1、了解牧草青貯原理

2、掌握牧草青貯的一般方法

3、掌握青貯品質鑒定方法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青貯的一般方法 難點:青貯品質鑒定

四、教學方法和教具:講授;多媒體課件

五、講授內容 第一節 青貯的意義

(一)青貯飼料和青貯的目的

(二)青貯飼料在畜牧業生產上的意義 第二節 常規青貯發酵的基本原理

(一)青貯發酵過程

(二)青貯發酵和微生物 第三節 影響青貯飼料品質的因素

(一)青貯原料

(二)調制技術方面的因素

(三)影響發酵的各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第四節 青貯飼料調制技術

(一)常規青貯

(二)半干青貯技術

(三)草捆青貯 第五節 添加劑青貯(一)發酵促進劑)(二)發酵抑制劑

(三)好氣性變質抑制劑(四)營養性添加劑

第六節 青貯飼料的品質鑒定及飼用技術(一)青貯飼料品質鑒定法

(二)青貯飼料的營養價值和飼用技術 第七節 干草及其調制

(一)干草的優點

(二)干制的原理

(三)干制方法 主要參考書:

1.陳寶書主編.牧草飼料作物栽培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2.高洪汶,馬明榮.菊苣開花及種子形成規律的研究.草業科學,1993(3):62~64 3.高野信雄.青貯飼料大全.酪農事情社,1970 4.韓建國主編.牧草種子學.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1997

5.洪紱曾,任繼周主編.草業與西部大開發.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6.洪紱曾,任繼周主編.現代草業科學進展.中國國際草業發展大會論文集.草業科學編輯部出版,2002.5增刊

7.賈慎修主編.中國飼用植物志(第一卷).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87 8.繆應庭主編. 飼料生產學(北方本).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3 9.內蒙古農牧學院主編.牧草及飼料作物栽培學(第二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0 10.南京農學院主編.飼料生產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80 11.潘衍慶等.中國熱帶作物栽培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12.蘇加楷等. 優良牧草栽培技術.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83 13.孫吉雄主編.草地培育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14.王棟編著.牧草學通論,上,下篇.畜牧獸醫圖書出版社,1950 15.王棟原著.任繼周等修訂.牧草學各論(新一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16.肖文一,陳德新,吳渠來.飼用植物栽培與利用.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1 17.張秀芬, 飼草飼料加工與貯藏.北京:農業出版社, 1992

牧草飼料加工與貯藏篇二

2013年全省牧草飼料工作要點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我省全面振興畜牧的關鍵年。全省牧草飼料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全省農業工作會議、全省畜牧獸醫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全省畜牧業總體思路和目標,堅持“生產生態有機結合、生態優先”的基本方針,切實加強草原保護建設工作,認真做好飼草料資源的綜合利用,扎實推進重點工程建設,不斷轉變工作作風,為全面振興我省畜牧業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新貢獻。重點做好以下十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牧草品種管理,提高牧草良種化水平

繼續開展國家及我省牧草品種區域試驗工作,不斷提高我省優良牧草品種的數量和質量。各地同時要積極開展市、縣牧草品種區試,篩選、確定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良牧草品種。完成農業部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對我省牧草種子質量的抽檢工作。進一步做好牧草種子生產、經營的調查統計和許可證核發工作。

二、加大草原建設力度,提升草業產業水平

認真實施我省2013年強農惠農政策中牧草基地補貼政策、京津風沙源治理、農業部飛播種草等項目,完成全年人工種草任務100萬畝。采用圍欄封育、灌溉、施肥、補播和除莠等方式對退化草地進行改良,不斷提高天然草地生產能力,完成全年草地 改良任務200萬畝。積極編制牧草栽培生產技術規程,提高我省牧草標準化栽培水平。做好野生黃芪栽培馴化布點試驗工作,進一步豐富我省豆科牧草品種資源。加強調查研究,及時了解和掌握全省草地建設與草產業發展狀況。采取招商引資等措施,培育草產品加工、流通企業,加快我省牧草產業化進程。

三、加強草原保護,提高草原生產能力

堅持重點突破與面上治理相結合、工程措施與自然修復相結合,全面加強草原保護。以草畜平衡為目標,堅持以草定畜、增草增畜,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以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為突破口,大力實施禁牧、休牧和輪牧,全面促進草原生態和草食畜牧業的協調發展。采取生物、化學等防治方法,切實減少草原鼠蟲等危害的發生,完成全年草原鼠蟲害防治任務300萬畝。各地要及時開展草原返青期監測、草原關鍵生長期植被長勢監測等草原生態監測和草原生物災害監測,認真分析監測數據,嚴格審核監測結果,按時、保質、保量上報各類監測數據、工作總結。準確掌握草地生態和資源情況,及時發布草原動態監測信息與草原監測報告。按照農業部要求,搞好國家草原固定監測點陽曲站的建設。積極推進沁水示范牧場草地自然保護區建設進程,爭取在草原生物資源保護和草地自然保護區建設工作上有所突破。加強草原保護技術研究推廣,特別是做好山西省科技攻關項目--“山西省草地蝗蟲預警及綜合防治技術研究”,積極開展新貝奧生物7-滅鼠劑推廣實驗工作。

四、大力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機制,促進半牧區發展 進一步強化右玉縣草原生態補獎機制的落實工作,盡快成立右玉縣縣級草原監理站,按時完成草原承包和發證、2012年草原生態補獎資金兌現、良種補貼區人工草場建設、生態補獎草原監測和2013年草原生態補獎實施方案編報等工作。利用各種傳媒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加大草原生態補獎政策宣傳力度,使廣大農牧民群眾能夠充分認識到草原補獎機制的重大意義,為項目的順利開展創造有利條件。舉辦1-2次草原生態補獎技術培訓班,提高工作人員技術水平。認真研究、總結補獎機制的建設經驗、實施成效和存在問題,提出進一步完善政策的建議。

五、加強草原監理,保障草原生態安全

建立健全各級草原監理機構,繼續推進草原執法、草原承包和草原植被恢復費征收,保障草原生態安全。貫徹落實《草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草原資源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加大對草原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進一步增強草原執法的威懾力。認真做好普法宣傳、配合立法、執法培訓和草原信訪等工作。推動出臺進一步完善草原承包經營制度的政策措施。對尚未進行草原承包經營的地區,加強督促檢查,按照面積、地塊、證書、合同“四到戶”的要求,加快推進落實;對已經實行草原承包經營的,加強規范引導,進一步創新草原承包經營機制,依法明晰權屬、規范流轉、搞活經營。做好植被恢復費征收的宣傳、督查和指導等工作,指導重點地區開展草原征占用 現場技術勘驗和審批工作,舉辦植被恢復費征收經驗交流活動,推廣好的經驗與做法,大力推進我省植被恢復費征收工作。

六、加強草原防火,提高草原火災防控能力

進一步完善草原防火制度,加強草原防火值班,提高草原防火技術,搞好草原防火項目管理,切實提高草原火災防控能力。積極與省政府應急辦協商,爭取早日完成《山西省草原火災應急預案》的評審工作并頒布實施。各地要盡快修訂完成本地草原火災應急預案,完善以政府領導掛帥的草原防火組織指揮體系,把各項工作任務分解到相應部門和單位。赴重點草原防火區進行督查,確保草原防火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做好農業部防火辦赴我省進行草原防火督查的準備工作。按照《山西省草原防火值班報告制度》要求,對草原防火值班報告制度進行規范,繼續做好春、秋兩季草原防火值班工作。認真組織草原防火技術學習,準備參加農業部防火辦組織的全國草原防撲火技術大比拼。加強草原防火項目管理,完成省草原防火指揮中心建設項目和靈丘縣草原防火物資站建設項目的驗收工作。繁峙縣、五臺縣、安澤縣要加強協調配合,實施好草原防火物資站建設項目。

七、加快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提高草食畜牧業發展水平做好草食畜飼養技術推廣工作,保障草食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大力推廣以肉牛、肉羊、絨山羊為主的草食畜標準化規模養殖技術,深入推進秸稈等非糧飼料資源開發利用,不斷規范草食畜棚圈建設,進一步提升我省草食畜牧業發展水平。通過實施固 退耕還林成果草食畜棚圈建設項目、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完成全年新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200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草食畜棚圈建設項目130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70個)。

八、加強項目管理,提升項目建設質量

認真完成2013年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建設任務。組織開展2012年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復查工作,督促有關項目縣盡快完成2012年以前的工程欠賬。做好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的啟動準備工作,并對新列入該工程的10個縣進行工作對接、協調和技術培訓。

對2011年、2012年和2013年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草食畜棚圈建設項目進行組織驗收、督促指導和考察批復,擬定2014年項目實施計劃。

完成汾河流域草地生態治理修復與保護工程一期工程的掃尾工作和二期工程的啟動對接工作,確保項目二期工程按要求如期啟動。

九、加強信息報送管理,提高信息工作水平

各地要把信息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來抓,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和信息員隊伍建設,確定信息工作的分管領導和信息員,規范信息的采集、審核、報送等環節,做好數據統計和信息報送工作,及時、準確地報送草業工作中的新亮點、新思路、新舉措及先進典型等各類有價值的信息,不斷提高信息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信息工作在年終目標責任制考核中的比重,并對信息工作先進單 位、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對信息工作落后單位進行通報批評。

十、加強系統建設,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

全系統要加強學習和調查研究,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積極學習政策理論和業務技能等方面的知識,開展草原保護建設、項目管理等方面的培訓,不斷提高系統工作人員的能力素質。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開展調查研究,切實解決生產實際中的突出問題,提高服務農牧民群眾的能力,加快推進工作作風轉變,為全省牧草飼料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堅強保證。

牧草飼料加工與貯藏篇三

第一章

飼草飼料的收獲 第一節

收獲對象 第二節

收獲方式 第三節

收獲技術 第一節

收獲對象

一、籽實收獲

二、地上部收獲

三、地下部收獲

一、籽實收獲

?籽實飼料是重要的精飼料,主要包括禾谷類和豆類籽實。

?禾谷類籽實,如玉米、高粱、燕麥、大麥等,適口性好,是單胃家畜、家禽的基本飼料成分。此類飼料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淀粉占70%左右,粗蛋白質占6%~10%,粗纖維、粗脂肪、粗灰分各占3%左右,所含礦物質中磷較多,鈣較少。

一、籽實收獲

?豆類籽實,如大豆(包括黃豆、黑豆、秣食豆)、豌豆、蠶豆、山黧豆及野豌豆等。此類飼料一般含粗蛋白在22%以上,如大豆為33%~45%,是畜、禽優良的蛋白質補充飼料。?以收獲籽實為目的的收獲,采收種子的飼料作物和牧草屬于這一類型,如黑麥、玉米、大豆等。

?這種收獲的特點是有明顯的成熟期,一般在籽粒蠟熟末期或完熟期時收獲。

二、地上部收獲

?以收獲地上部莖葉為主要目的收獲,牧草與青飼料屬于此類。

?這種收獲類型無固定收獲期,人們可根據栽培的目的及飼喂家畜的種類等確定收獲期。?如苜蓿作為牛、羊青干草時應在單位面積可消化總養分產量最高的初花期收獲,而作為豬、雞的蛋白質、維生素補充飼料時則應在現蕾期收獲。

三、地下部收獲

?以獲取地下部塊莖、塊根、直根等營養器官為主要目的的收獲,如甘薯、蘿卜、馬鈴薯等飼料作物屬于這一類型。?這類收獲也無固定收獲期,但收獲期的確定受外界溫度等條件的影響,通常在早霜前收獲。

第二節

收獲方式

一、人工收獲

二、機械收獲

一、人工收獲

?人工收獲是指從收割到脫粒、曬粒、包裝、歸倉完全用人工或畜力進行,不用任何機械。?飼料作物或牧草作為青飼料或青干草使用時,其刈割、曬草的過程多用人工勞力進行作業。

二、機械收獲

?機械收獲又分分段收獲和聯合收獲。

?分段收獲是將成熟期的飼料作物或牧草的收割、晾曬、撿拾、脫粒、包裝、歸倉分段用不同的機器進行,機具簡單、輕便、靈活、適宜小面積作業.?聯合收獲是用聯合收獲機一次完成收獲和脫粒等作業,其特點是速度快,效率高,損失少,適宜大面積地塊應用。

二、機械收獲

?目前牧草的草產品產業化進入了一個新的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機械化、現代化的草產品產業化從刈割、烘干、壓捆或草粉加工全部實現了機器作業;田間干燥的干濕草捆從刈割、翻草、撿拾壓捆、濕草捆拉伸膜包被全部機械化作業。

?但這些產業化機械投入大,能耗大、成本高,大面積應用尚有一定困難。公司+農戶的草品產業化相對比較簡單,除了刈割、打捆等必須機器作業外,其余可采用人工勞動,節省了費用和生產成本。第三節

收獲技術

一、收獲原則

二、收獲時期

三、收獲方法

一、收獲原則

?收獲時期確定的原則是:兼顧草產品的質量、產量及牧草的再生長。

?確定牧草的收獲適期,實質上就是在牧草的營養價值和干物質產量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

一、收獲原則

?豆科牧草的收獲適期為初花期。

?禾本科牧草的收獲原則與豆科相似,第一茬草在抽穗期收獲。

?禾本科牧草再生草的收獲一般根據牧草的生長量,可在30~40天收獲一次,根據牧草的生長情況及牧草的種類,再生草亦可進行放牧利用。

一、收獲原則

?無論是豆科牧草不是禾本科牧草,適宜的留茬高度,是牧草再生草正常恢復生長的保證,是保證下茬產量的最重要條件之一。

?牧草收獲時留茬過高影響牧草產量,過低影響再生草的生長。

?不同的牧草種類其生長點距地面的高度不同,所以牧草收獲時留茬高度一定要考慮不同牧草生長點特點,不同牧草刈割時要求留茬高度不同。

一、收獲原則

?豆科牧草中從根頸萌發新枝條的紫花苜蓿一般留茬高度在4~5㎝。

?禾本科牧草中的上繁草,如無芒雀麥、黑麥草、貓尾草、冰草等一般留茬高度在6~8㎝。?一些從莖枝腋芽上萌發新枝的百脈根、柱花草等要求留茬高度在20~30㎝。

二、收獲時期

?確定牧草的收獲時期,首先要確定自己生產的草產品的質量標準,然后再根據牧草不同的生育周期各種營養成分的含量,及牧草的產量來確定牧草收獲的最適宜的時期。

三、收獲方法

?牧草的收獲方式一般有兩種方式:即收割收獲方式和用家畜放牧收獲方式。?刈割方式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有人工刈割和機械刈割。

?機械收割因種植規模、調制目的不同,收割機械有所不同。

思考題

1.飼草飼料的收獲對象有哪些?

2.機械收獲可分為哪兩種方式?各有哪些特點?

3.牧草的收獲時期應如何確定?指出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適宜收獲期。

4.說明確定適宜留茬高度的意義。第二章 青貯飼料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青貯飼草飼料原理

第三節 青貯飼草飼料的設施與機械 第四節 青貯飼草飼料原料 第五節 青貯飼草飼料生產工藝 第六節 青貯飼草飼料的利用與管理 第一節

概述

?青貯飼料是指經過在青貯容器中的厭氧條件下發酵處理的飼料產品。?更確切地說,是在厭氧條件下經過乳酸菌發酵調制保存的青綠多汁飼料。?新鮮的或萎蔫的或者是半干的青綠飼料,在密閉條件下利用青貯原料表面上附著的乳酸菌等的發酵作用,或者在外來添加劑的作用下促進或抑制微生物發酵,使青貯ph值下降而保存的飼料叫做青貯飼料。?其過程稱為青貯(ensilage)。青貯歷史

?在公元前約1200年的carthage遺址,發現了青貯窖(曾青貯過秸稈)?carthage:(北非)迦太基

?非洲北部、今突尼斯最為著名的古跡,腓尼基人所建,公元146年被羅馬帝國所滅 青貯歷史

?criesuald(1842)?波羅地海農業進展協會學報(trensactions of the batic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griculture)?最早記述了青貯制作工藝。

?迅速將剛割下的鮮草踏實添滿坑,窖一添滿就用一層木板或大小恰好的蓋將內容物封閉起來,然后上面再蓋一層約45cm 厚的土。青貯歷史

?reihleu 和wurttemberg wochenblatt(德國斯圖加特市人,1862年): ?發表了一篇青貯生產工藝的報道

?后翻譯成法文并發表在1870年的法國農業,雜志上(journal dagriculture pratique)青貯歷史

?goffart(現代青貯實踐的主要貢獻者,他是一個法國農民)

?1877年在青貯玉米試驗的基礎上,出版了第一本關于青貯的書。

?約一年后,英譯本出版,并在美國發行,這種新的貯藏技術迅速被美國農民采用。

一、青貯飼草飼料的意義

1.青貯能有效保存青飼料的營養成分 2.青貯飼料適口性好且消化率高 3.青貯飼料的原料來源廣 4.青貯飼料保存時間長

5.青貯飼料全年均衡供應青綠多汁飼料

二、青貯飼草飼料的類型

(一)按原料含水量分類

(二)根據原料組成分類

(三)根據形狀分類

(四)根據發酵酸分類

(一)按原料含水量分類 1.高水分青貯

一般含水量70%以上。優點為牧草不經晾曬,減少了氣候影響和田間損失;容易產生品質差和不穩定的青貯飼料。2.凋萎青貯

原料含水量60%~70%之間。3.半干青貯

低水分青貯

(二)根據原料組成分類 1.單一青貯

單獨青貯某一種青貯原料

2.混合青貯

多種原料混合貯存

3.配合青貯

按照家畜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將多種青貯原料進行科學合理的搭配貯存

(三)根據形狀分類 1.切短青貯 2.整株青貯

(四)根據發酵酸分類 1.乳酸型青貯飼料

乳酸菌起主導發酵作用,乳酸濃度高

2.乙酸型青貯飼料

發酵產物主要是乙酸

3.丁酸型青貯飼料

梭菌發酵后形成丁酸型青貯飼料,這類青貯料呈腐臭味

4.變質青貯飼料

需要氧微生物的生長,堆肥樣的劣質青貯飼料

第二節

青貯飼草飼料的原理

一、青貯中主要微生物及其作用

二、青貯的發酵過程

三、青貯過程中營養物質的變化與損失

四、青貯料制作時的條件

一、青貯中主要微生物及其作用 ?乳酸菌

?好氣性細菌 ?酪酸菌 ?酵母菌

?霉菌(絲狀菌)

乳酸菌

?厭氧或微需氧 ?革蘭氏陽性

?非孢子型有機體

?發酵糖成為乳酸

?青貯中的乳酸菌是在原料中附著的或在收獲過程中機械上附著的乳酸菌被帶入青貯窖內,并且在短時間內繁殖起來的。

?乳酸菌根據其細胞形態可分為桿菌和球菌。

?根據其葡萄糖的發酵形式可分為同質型和異質型。?同質發酵型

c6h12o6+2adp →2ch3chohcooh+2atp

c5h10o5+2adp →ch3chohcooh+ch3cooh+2atp ?異質發酵型

c6h12o6(葡)+adp →ch3chohcooh+c2h5oh+co2+atp

3c6h12o6(果)+h2o+2adp →ch3chohcooh+2c6h14o6+ch3cooh+co2+2atp

c6h12o6(葡)+ 2c6h12o6(果)+h2o+2adp →ch3chohcooh+ch3cooh+2c6h14o6+co2+2atp

?乳酸菌的種類不同而產生d型、l型或者dl型乳酸異構體,大部分乳酸菌產生dl型乳酸。

青貯乳酸菌的種類和乳酸旋光性

?在青貯發酵初期青貯窖內空氣尚存的情況下,好氧細菌可以大量繁殖。這一時期好氧細菌與兼性厭氧細菌同時在青貯飼料中存在,這些微生物是以孢子形態存在的菌類,具有較強的耐熱特性。

?好氧細菌分解青貯材料中的糖分,它的增殖將減少乳酸菌的營養源。?乙酸菌

?c6h12o6

2c2h5oh+2co2 ?c2h5oh+o2

ch3cooh+h2o ?酪酸菌又稱梭狀芽孢桿菌,簡稱梭菌,導致青貯品質劣化。

?酪酸菌分解糖和乳酸生成丁酸,同時分解氨基酸生成胺和氨氣。丁酸、高級脂肪酸和胺是造成青貯飼料惡臭的原因。貯藏中的重要酪酸菌

?植物體上附著的酪酸菌數極少,青貯飼料中的酪酸菌來源于材料上粘附的土壤。

?酪酸菌多在青貯貯藏后期增殖,高溫貯藏、材料的干物質含量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緩沖能高以及青貯窖密封遲延等不利條件可助長酪酸菌增殖。

?酪酸菌生長的最適ph是7.0~7.4,不耐酸;在低水分條件下生長受阻;最適生長溫度37℃。針對以上性質,可相應采取青貯措施抑制丁酸發酵的形成。

?促進乳酸發酵及直接添加酸類物質降低ph;對原料草進行半干處理,降低原料水分含量,是抑制酪酸菌增殖的有效青貯技術措施。

?青貯飼料開封后,誘發青貯飼料的二次發酵。

?青貯窖開啟后,飼料表面暴露在空氣中,酵母和絲狀菌急劇增殖,誘發二次發酵,導致青貯飼料溫度上升,營養價值下降。其中某些菌種在發酵過程中產生毒素,動物采食后可能對生產性能和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青貯原料中cryptococcus屬(隱球酵母屬)、rhodotorula屬(薔薇色酵母屬)等無孢子酵母很多,但在裝填后減少;在青貯過程結束時,saccharomyces屬(酵母屬)、hansenula屬(漢森酵母屬)等有孢子酵母多。

?酵母在有氧條件和厭氧條件下均能生存,分別有發酵糖的菌種和轉化乳酸的菌種。在青貯飼料貯藏過程中增殖的酵母,大部分菌種能在ph3.5~6.5范圍內生存,對低水分狀態也有耐

性。

?作為營養源,在厭氧條件下由糖獲得能量,在有氧條件下由乳酸、乙酸及其他有機酸獲得。?因此,保持厭氧狀態貯藏的青貯飼料,酵母所需營養源是糖,剩余糖類較多的青貯飼料,酵母菌多。

?青貯原料中存在大量的fusarium屬(鐮刀菌屬)、alternaria屬(鏈格孢屬)等絲狀菌;在青貯發酵完畢后,aspergillus屬(曲霉屬)、penicillium屬(青霉屬)等數量大。

?絲狀菌和酵母一樣,也是導致二次發酵的誘發菌,增殖時期比酵母更晚。絲狀菌的大部分菌種最適ph是5,并對低水分耐受性強。

?其營養來源,除分解糖和乳酸外,也能夠加水分解纖維素和其他細胞壁成分。

青貯發酵過程

二、青貯的發酵過程

(一)植物呼吸期

(二)好氣性細菌繁殖期

(三)乳酸發酵期

(四)發酵穩定期

(五)酪酸發酵期

(一)植物呼吸期

?剛收割的青綠植株中的細胞并未立即死亡,仍有生命活動。

?青貯原料切碎裝窖密封之后,因青貯容器中仍有空氣存在,所以青貯初期植物細胞將利用容器內殘留的氧氣,而繼續進行呼吸代謝作用,氧化分解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產生co2、h2o和熱量。

?該過程一直持續到窖內o2被耗盡而形成厭氧狀態為止。?c6h12o6 +

6o2

6co2 +

h2o +2.816mj ?適量的熱有利于乳酸發酵.?但如果青貯容器內殘留的氧氣過多時,植物細胞呼吸期延長,即引起糖原的過多消耗而影響乳酸發酵,同時也導致青貯容器內溫度升高,加大各種營養成分的損失。

?為此,在制作青貯飼料時,踩實壓緊,排除青貯料間隙中的空氣,減少氧化損失,對促進乳酸發酵和減少養分損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好氣性細菌繁殖期

?好氣性微生物有好氣性細菌、酵母菌和霉菌等。

?青貯后最初幾天,由于窖內尚存氧氣,加上植物細胞受機械切割,壓榨而排出汁液,內含豐富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等養分,此時好氣性微生物開始了強烈活動、繁殖,分解蛋白質和糖類而產生氨基酸、乳酸和醋酸等物質。

?另外在植物體本身的蛋白分解酶的作用下,蛋白質被分解為氨基酸,且進一步脫羥基后產生氨化物與co2。蛋白分解酶的活性即使達到厭氧狀態也并不能立即喪失,而一直持續到青貯料ph值降至4.0以下為止。

?第一和第二階段大約為1~3天,從營養保存和有效發酵的角度考慮,這兩個階段越短越好,如果過長時,對其后的乳酸發酵會不利。

(三)乳酸發酵期

?好氣性微生物停止活動,經過3天左右的植物細胞呼吸作用和好氣性微生物活動,o2耗盡而產生co2,窖內形成厭氧狀態,這時就開始植物分子間的呼吸(厭氧呼吸)和強烈的乳酸發酵。

?植物分子間呼吸主要是在細胞內酶作用下消耗體內o2而產生co2、h2o和有機酸,同時放熱。乳酸菌迅速繁殖,分解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而產生大量乳酸,迅速降低ph值,致使腐

敗細菌、酪酸菌等活動受抑、停止,甚至死亡。?同型乳酸發酵將葡萄糖或果糖分解為乳酸,異型乳酸發酵將葡萄糖分解為乳酸、乙醇、co2,將果糖分解為乳酸、甘露醇、醋酸、co2,將五碳糖分解為乳酸、醋酸。一般乳酸發酵大約在原料裝入之后4~6天。

?一般發酵初期以球菌繁殖為主,隨著ph值的下降其繁殖能力減弱,接著耐酸的乳酸菌的繁殖占主導地位,進一步降低ph值。

(四)發酵穩定期

?經過旺盛的乳酸發酵,乳酸生成量達到新鮮物的1.0%~1.5%(若含水量80%的情況下,相當于干物質中的5.0%~7.5%),當ph值降至4.2以下時,就會抑制不良細菌的繁殖,使青貯發酵進入穩定狀態。

?如果原料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充足,并且能保證厭氧條件,乳酸生成量一般能達到原料的1.0%~1.5%,而且ph值迅速降至4.0以下。

(五)酪酸發酵期

?若青貯原料、調制方法和青貯設施能滿足條件,就能保證青貯飼料品質的穩定性。?否則,乳酸發酵過程中所產生的乳酸轉化為酪酸,并且蛋白質和氨基酸也分解成氨類物質,導致ph值升高,青貯品質下降。通常這種變化在原料被裝填后30天左右發生。?引起酪酸發酵的主因是酪酸菌的繁殖,該菌能夠使糖類和乳酸轉化成酪酸。?若大量產生酪酸時,青貯料不僅有腐臭味,而且引起大量養分的損失。?酪酸菌的繁殖也引起蛋白質的分解而產生大量的氨和胺類物質。

?這些物質和酪酸一起引起青貯料腐敗,飼喂奶牛時易導致產奶量的下降,并且發生痢疾和乳房炎等疾病。

(一)青貯過程中營養物質變化

?正常青貯時,青貯原料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大部分轉化為乳酸、乙酸、琥珀酸以及醇類等,其中主要為乳酸,同時放出少量熱量。

?同型乳酸發酵過程中碳水化合物轉化為乳酸是非氧化分解過程,不產生二氧化碳,所以能量損失較少。乙酸主要是由乙醇通過微生物的作用生成的,產生的時間比乳酸早,一旦酸度提高,厭氣狀態形成后,醋酸菌等活動受到抑制,乙酸的生成量也就減少。?當乙酸濃度高時,呈游離狀態;濃度低時,與鹽基結合成乙酸鹽。

?梭菌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氨基酸分解生成丁酸、胺、氨和二氧化碳等。纖維素保持不變,脂肪變化不大。

?青貯飼料中蛋白的變化,與ph的高低密切相關。當ph小于4.4時,蛋白質因植物細胞酶的作用部分分解成搭配較穩定,損失極少。當ph大于4.4時,由于腐敗菌的活動氨基酸便分解為氨、硫化氫和胺類等,使蛋白質受損失。

(二)營養物質損失數量的估測

?青貯損失一般在10%~15%之間。如采取一切措施防止損失,青貯飼料總能量損失可下降至10%以下;而措施不當則超過15%以上。

?田間損失:青貯飼料在田間凋萎期的損失可分為3種,即機械損失、生化損失和淋雨損失。?機械損失:主要由于收獲、晾曬和運輸過程中枝葉的損失引起。與天氣、作業機械和牧草含水量有關。

?生化損失:原料收獲后本身呼吸和其他酶反應引起。

?淋雨損失:晾曬期間遭雨淋而造成的損失。與降水量大小及持續的時間長短有關。

?發酵損失:發酵造成的損失,取決于被發酵的養分和有關的微生物。因為有幾種發酵產物比原料發酵底物的總能量高。故發酵期間的干物質損失大于能量損失。

?滲出液損失:青貯飼料滲出液中含有營養價值高的可消化組分,如可溶性糖、有機酸、礦

物質和可溶性含氮化合物。故產生大量滲出液會降低青貯飼料的營養價值。牧草干物質含量是影響青貯飼料滲出液量的最重要因素。?氧化損失是指牧草在好氣過程中的損失。青貯初期好氣階段殘余呼吸所造成的損失與牧草裝填過程中的空氣滲入量有關。從青貯設備的頂部和周邊滲入空氣造成的氧化損失與青貯設備的密封效果有關。

?如牧草青貯時,用塑料薄膜覆蓋于青貯設施的表面并壓上適當重物,表面氧化損失可以避免。例如在青貯窖的表面覆蓋塑料薄膜,并壓上12.5㎝厚的土層,則幾乎消除了表面氧化損失。只是在薄膜邊緣處有極少量的腐爛變質物產生。?取用青貯飼料時,開啟青貯設備也會導致干物質損失。

四、青貯料制作時的條件:

適宜的含糖量;水分含量適中;原料切短

第四節 青貯飼草飼料原料

一、禾谷類作物

?禾谷類作物是目前我國專門種植作為青貯原料的是主要作物。

?玉米產量高,干物質及可消化有機質含量也較高。富含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主要組分為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易為乳酸菌發酵而生成乳酸,故青貯容易成功。?高粱、蘇丹草、大麥、燕麥和黑麥等。

二、禾本科牧草

?禾本科牧草主要用于青貯的有多花黑麥草、多年生黑麥草、鴨茅、貓尾草、象草、羊茅屬牧草等。

?禾本科牧草富含可溶性糖,也易于青貯。葡萄糖化酶和果糖化酶是它兩種最重要的兩種單糖,蔗糖含量比單糖高,果聚糖是唯一能溶于冷水并可作為發酵底物的重要多糖。

三、豆科牧草

?紫花苜蓿、紅三葉、白三葉、紅豆草、蠶豆等因水溶性糖含量低,多糖以淀粉為主。大多數乳酸菌不能直接利用淀粉故發酵時梭菌占優勢而容易導致丁酸發酵型青貯飼料。

?采用青貯前晾曬、與禾本科植物等混貯和使用添加劑等技術,可以避免或抑制梭菌的發酵而制成優質豆科牧草青貯。

四、其他青貯原料

?大多飼用植物及各種副產品都可作為青貯原料。

?向日葵、馬鈴薯、甜菜莖葉和制糖后的副產品、甘藍、瓜果和糟渣等。

第五節

青貯飼草飼料生產工藝

一、常規青貯生產工藝

二、半干青貯技術

三、草捆青貯

四、添加劑青貯

二、半干青貯技術

?半干青貯又叫低水分青貯,含水量在45%~60%之間。?半干青貯調制技術主要在牧草尤其是豆科牧草上應用。

二、半干青貯技術

(一)半干青貯飼料的特點

(二)半干青貯的基本原理

(三)半干青貯的發酵過程

(四)牧草半干青貯技術要點

二、半干青貯技術

(一)半干青貯飼料的特點 1.發酵品質良好

2.半干青貯飼料的可消化營養物質含量高從而可提高家畜生產性能 3.家畜對半干青貯飼料的干物質攝取量大

4.半干青貯飼料的利用效率比高水分青貯飼料高 5.可以避免營養物質的流失 6.運輸效率高

(二)半干青貯的基本原理

?青貯原料收割后,經風干晾曬,含水量降至45%~60%之間,此時①植物細胞汁液滲透壓增加,原生質水勢達﹣54~﹣60pa,接近于生理干旱狀態。好氣性霉菌和腐敗菌的活動受到抑制。加之②高度厭氧,就阻止了喜高水分的梭菌的活動,阻礙了酪酸的產生和蛋白質的分解。

?其結果是在有機酸形成量少和ph值相對較高條件下也能獲得品質優良的青貯飼料。?盡管水分含量低也使乳酸菌發酵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與其他微生物活動受到更強烈的抑制作用相比較,乳酸發酵仍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并且乳酸占總酸中比例表現絕對優勢。?由于產生的酸少,ph值很難達到在高水分青貯的水平,所以通常對發酵考慮比普通青貯少。

(三)半干青貯的發酵過程 1.好氣性發酵期

好氣性發酵時間長,溫度高,co2形成慢,濃度低。

2.半干青貯乳酸發酵期

繁殖緩慢,乳酸生成量只有常規青貯的一半。3.發酵穩定期

降低原料水分,創造和保持厭氧條件,抑制酪酸菌繁殖

三、草捆青貯

(一)草捆青貯的優點

1.在翻曬、打捆、收集和搬運等作業中可以節省大量的勞動力,節省25%~40%的作業時間;

2.改善一系列的作業效率,減少牧草收獲時的損失; 3.根據天氣狀況可以自由更換作業體系。4 .不需要特殊設施(青貯塔、青貯窖等)。

(二)草捆青貯的調制方法 ?袋裝草捆青貯 ?草捆堆狀青貯 ?拉伸膜裹包青貯

四、添加劑青貯

(一)發酵促進劑

(二)發酵抑制劑

(三)好氣性變質抑制劑

(四)營養性添加劑

(一)發酵促進劑 ?乳酸菌制劑

?酶制劑

?糖類和富含糖分的飼料

乳酸菌制劑

?調制青貯的專用乳酸菌添加劑應具備如下特點:

(1)生長旺盛,在與其它微生物的競爭中占主導地位;(2)具有同型發酵途徑,以便使六碳糖產生最多的乳酸;(3)具有耐酸性,盡快使ph值降至4.0以下;

(4)能使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果聚糖發酵,則戊糖發酵更好;(5)生長繁殖溫度范圍廣;

(6)在低水分條件下也能生長繁殖。酶制劑

?作為青貯添加劑的纖維素分解酶應具備以下條件:(1)添加之后能使青貯早期產生足夠的糖分;(2)在ph值4.0~6.5范圍內起作用;(3)在較寬溫度范圍內具有較高活性;(4)對低水分原料也起作用;

(5)在任何生育期收割的原料中都能起作用;(6)能提高青貯飼料營養價值和消化性;(7)不存在蛋白分解活性;

(8)能與其他青貯添加劑相媲美的價格水準,同時能長期保存。糖類和富含糖分的飼料

?葡萄糖、糖蜜飼料、谷類米糠類

?葡萄糖、谷類和米糠類等的添加量一般分別為1%~2%、5%~10%和5%~10%。?糖蜜飼料、谷類和糠類也可以調節含水量,其所含的養分也是家畜營養源。

(二)發酵抑制劑 ?無機酸

?甲酸

?甲醛

(三)好氣性變質抑制劑 ?乳酸菌制劑 ?丙酸 ?己酸 ?山梨酸 ?氨

(四)營養性添加劑

?營養性添加劑主要用于改善青貯飼料營養價值,而對青貯發酵一般不起作用。?目前應用最廣的是尿素。

第六節

青貯飼草飼料的利用與管理

一、青貯料的品質檢測

二、青貯開窖的時間與青貯飼料的取用

三、青貯料的管理

一、青貯料的品質檢測

(一)感官鑒定法

(二)實驗室鑒定法

(一)感官鑒定法 ?香 ?味 ?色 ?質地

(二)實驗室鑒定法 ?ph值

?乳酸及其他揮發性脂肪酸 ?氨態氮

二、青貯開窖的時間與青貯飼料的取用 1.開窖時間

開窖時間根據需要而定,一般盡可能避開高溫或嚴寒季節。

2.青貯飼料的取用

一旦開窖利用,必須連續取用。

三、青貯料的管理

?青貯飼料在管理中主要防止空氣的滲入而造成二次發酵。

?二次發酵是指青貯成功后,由于開窖或密封不嚴,或青貯袋(包)破損,致使空氣侵入青貯設施內,引起好氣性微生物活動,分解青貯飼料中的糖、乳酸和乙酸,以及蛋白質和氨基酸,并產生熱量,使ph升高,品質變壞。所以也稱為好氣性變質。

三、青貯料的管理

預防二次發酵發生措施

?物理方法 ?化學方法 思考題

1.簡述青貯飼草飼料的意義

2.青貯飼草飼料可分為哪些類型?

3.青貯發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有哪幾種?對于青貯發酵品質具有哪些作用? 4.青貯中的乳酸菌一般可如何分類?

5.論述青貯的發酵階段(變化主因、環境條件、物質變化、時期等)6.簡述青貯過程的物質損失

7.常用的青貯設施和機械有哪些? 思考題

8.簡述青貯飼草飼料原料來源 9.簡述常規青貯的工藝流程 10.簡述半干青貯的特點 11.草捆青貯可分為哪三類?

12.青貯添加劑可分為哪幾類?試舉例分類

13.青貯感官鑒定的評價指標有哪些?實驗室鑒定常測定的指標有哪些? 14.何謂二次發酵,其影響因素有哪些?如何抑制? 第三章 青干草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青干草加工機理 第三節 青干草加工工藝 第四節 青干草的貯藏

第五節 青干草的品質檢測 第一節

概述

?青干草是將草本飼用植物在量質兼優時期收獲,經自然或人工干燥使其水分達到安全含水量以下,并能夠保持青綠顏色,可長期保存的飼草。

?干草調制是把天然草地或人工種植的牧草和飼料作物進行適時收割,晾曬和貯藏的過程。第一節

概述

一、青干草生產的意義

二、青干草的種類

三、影響青干草品質的因素

一、青干草生產的意義

?干草能夠常年為家畜提供均衡飼料,緩解由于牧草生長季節不平衡而造成的畜牧業生產不穩定性

?調制的優質干草飼用價值高,含有家畜所必需的營養物質

?優質干草和草制品可作為商品來銷售,且一直是我國草業出口創匯的重要物質之一

?草產品的生產,開辟了配合飼料的原料資源

?調制干草方法簡便,原料豐富,成本低,又便于長期大量貯藏,在牲畜飼養上有重要作用

?可防止各種疾病

二、青干草的種類

(一)按原料來源分類

1.豆科青干草

2.禾谷類青干草

3.混合青干草

4.其他

二、青干草的種類

(二)按干燥方法分類

1.自然干燥青干草 2.人工干燥青干草

三、影響青干草品質的因素

(一)牧草種類

(二)主要牧草種類在青干草中所占的比例

(三)牧草收割時期

(四)干燥方法與干燥時期

(五)自然條件

(六)貯藏條件

(一)牧草種類

由于牧草種類的不同及同一種類的不同品種在營養價值上有較大的差異。所以制成的干草營養成份含量不同。一般來說,豆科植物青干草的品質好于禾本科植物青干草。

(二)主要牧草種類在青干草中所占的比例

單播人工草地應嚴格控制雜草含量。混播草地和天然草地,除要降低劣質雜草的含量外,更要控制有毒有害植物的混入。

(三)牧草收割時期

傳統的干草生產,片面追求產量而忽略質量。刈割過早,植株含水量高,晾曬時間長,增加營養損失比例。刈割過晚,原料草質量下降,青干草產品品質變差。

(四)干燥方法與干燥時期

不同的干燥方法對青干草品質有很大的影響。自然干燥的方法牧草失水慢,植物細胞存活時間長,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較多,加之較長的干燥時間,陽光的漂白作用,使牧草品質下降。人工干燥的方法脫水速度快,干燥時間短,營養損失少,牧草品質好。

(五)自然條件

高溫高濕可使微生物和酶的活性增強,加快營養成分的消耗,降低牧草品質。

(六)貯藏條件

?由于貯藏條件的不同,牧草營養損失的程度存在很大差異。

?遮蔭、避雨、地面干燥的貯藏條件,所保存牧草的品質明顯好于地面潮濕條件下貯藏的牧草。

第二節 青干草加工機理

一、牧草干燥過程中水分變化

二、牧草刈割后生理生化變化

三、牧草加工過程中養分的損失

一、牧草干燥過程中水分變化

?通常鮮草含水量為50%~85%,干草達到能貯藏條件其含水量要降至15%~18%,最高不能超過20%,而干草粉則水分含量為13%~15%。?為減少干燥過程中干草的營養物質損失,在牧草刈割后,必須將植物體內的水分快速散失,促進植物細胞快速死亡,減少營養物質分解損失。

一、牧草干燥過程中水分變化

(一)牧草干燥水分散失的規律

(二)影響牧草干燥速度的因素

(一)牧草干燥水分散失的規律

?在自然條件下,刈后的牧草散出水分的過程可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植物刈割以后,起初植物體內的水分散出很快,在良好的晴天情況下,經5~8小時左右,禾本科牧草含水量降到40%~45%,豆科牧草減少到50%~55%。

?這一階段從牧草植物體內散發的是游離于細胞間隙的自由水,水分散失主要是通過維管系統和細胞間隙到氣孔,水分散失速度快而均勻。

?散失水的速度主要取決于大氣含水量和空氣流動,所以干燥、晴朗有微風的條件,能促使水分快速散失。

(一)牧草干燥水分散失的規律

?第二階段:禾本科牧草含水量大約降到40%~45%,豆科牧草減少到50%~55%時,從植物體內散水的速度越來越慢。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從植物體內散發掉結合水。散水速度變慢的原因是由于水分的散失由第一階段的蒸騰作用為主,轉為以角質層蒸發為主,而角質層有蠟質,阻擋了水分的散失。?使牧草含水量由40%~55%降到18%~20%,需1~2晝夜或更長。

(二)影響牧草干燥速度的因素

1.氣候條件

2.植物體內、外部散水情況 3.植物體中水分移動阻力 4.牧草各器官的散水強度 氣候條件

?牧草的干燥是在外界氣溫、空氣相對濕度和風速等因素作用下進行的。?牧草干燥過程中,水分的散失主要取決于牧草與大氣間水勢差的大小。?如果空氣相對濕度低,二者之間的水勢差大,牧草的干燥速度就快。

?刈割時期選擇在良好的天氣條件下,或采取勤翻曬、堆成小堆的辦法,均能加速牧草的干燥進程。

植物體內、外部散水情況

?牧草的干燥速度,取決于植物體表面水分散發(外部散水)的速度和水分從細胞內部向體表移動(內部散水)的速度。

?所以在干燥時,尤其第二階段,促進外部散水和內部散水協調一致,不讓兩者脫節是非常重要的。

?在生產上采用壓裂莖稈和噴灑化學干燥劑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破壞或改變抗蒸發的性能,以減輕水分移動的阻力,加速牧草的干燥速度。植物體中水分移動阻力

?在外界氣候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植物保蓄水分能力越大,干燥速度越慢。?一般豆科牧草比禾本科保蓄水分能力強,所以它的干燥速度比禾本科慢。?豆科牧草含碳水化合物少,蛋白質多,影響了它的保蓄水分能力的緣故。

?幼嫩的植物,纖維素含量低,而蛋白質物質多,保蓄水分能力強,不易干燥,相對枯黃的植物則相反,易干燥。牧草各器官的散水強度

?同一植物不同器官,水分散失也不相同,葉片的表面積大,氣孔多,水分散失快,而莖稈則水分散失慢。

?在干燥過程中要采取合理的干燥方法,盡量使植物各個部位均勻干燥。

二、牧草刈割后生理生化變化 ?牧草刈割之后,伴隨著植物體內水分的散失,先后要經過兩個復雜的過程既牧草凋萎期(或饑餓代謝階段)和牧草干燥后期(自體溶解階段)。牧草凋萎期(饑餓代謝階段)營養物質的變化

?牧草刈割后,植物細胞在一定時間內,其生理生化活動(如呼吸、蒸騰等)仍繼續進行,但由于水分和其他營養物質的供應中斷,細胞的生命活動能依靠分解植物體內貯存的營養物質來進行。

?這時牧草植物體內是以異化作用為主的代謝階段,也稱饑餓代謝。

?這一階段養分損失在5%~10%左右,胡蘿卜素的損失較少,為了減少營養損失,必須盡快加速細胞死亡。

牧草干燥后期(自體溶解階段)營養物質的變化

?牧草凋萎以后(細胞死亡),植物體內發生的生理過程逐漸被有酶參與作用的生化過程代替,一般常把這種在死亡細胞內進行的物質轉化過程稱為自體溶解。

?還原酶的活動情況和由它引起的植物體內營養物質的變化,主要受植物體的含水量和空氣濕度的影響。

?水溶性糖類、含氮化合物的酶解。

?牧草在強烈的陽光直射(紫外線的漂白作用)和體內氧化酶的作用下,植物體內所含的胡蘿卜素、葉綠素等因光化學作用,大部分被分解破壞。

?這個階段,既要加速降低水分含量,使酶類的活動盡快停止,又要設法盡量減少日光曝曬、露水浸濕和防止葉片、嫩枝等脫落而造成的損失。

牧草干燥過程中養分變化

三、牧草加工過程中養分的損失 1.植物呼吸作用造成的損失 2.機械作用造成的損失 3.光化學作用造成的損失 4.雨淋損失

5.微生物作用引起的損失

6.牧草干燥時營養物質消化率及可消化營養物質含量的變化 植物呼吸作用造成的損失

?飼草收獲后,植物細胞仍然繼續保持呼吸作用,從而使植物體內的營養物質分解。?呼吸作用以具體情況的不同而使干物質損失達2%~16%。如果干燥條件好,則呼吸損耗小。?當飼草水分含量降低到大約40%以下時,植物的呼吸作用中止。機械作用造成的損失

?調制干草過程中(主要指曬制干草),由于植物各部分干燥速度(尤其是豆科牧草)不一致,因此在摟草、翻草、搬運、堆垛等一系列作業中,葉片、嫩莖、花序等細嫩部分易折斷、脫落而損失。一般禾本科牧草損失約2%~5%,豆科牧草損失最大,約15%~35%。?如苜蓿損失葉片占全重的12%時,其蛋白質的損失約占總蛋白質含量的40%,因葉片中所含的蛋白遠遠超過莖的含量。

?機械作用造成損失的多少與植物種類、刈割時期及干燥技術有關。

?為減少機械損失,應適時刈割,在牧草細嫩部不易脫落時及時集成各種草壟或小草堆進行干燥。

?干燥的干草進行壓捆,應在早晨或傍晚進行。光化學作用造成的損失

?曬制干草時,陽光直射的結果是植物體所含的胡蘿卜素、葉綠素及維生素c等,均因光化學作用的破壞而損失很多,其損失程度與日曬時間長短和調制方法有關。

?據試驗,不同的調制方法,干草中保留的胡蘿卜素含量不同,剛割下的鮮草為163mg/kg;人工干燥的135mg/kg;暗中干燥的91mg/kg,在散射光(陰干)下干燥的為64mg/kg;在干

草架上干燥的54mg/kg;草堆中干燥的50mg/kg;草壟中干燥的38mg/kg;平攤地面上干燥的僅含22mg/kg。

雨淋損失

?曬制干草時,最忌淋雨。雨淋會增大牧草的濕度,延長干燥時間,從而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而造成營養物質的損失。

?淋雨對干草造成的破壞作用,主要發生在干草水分下降到

50%以下,細胞死亡以后,這時原生質的滲透性提高,植物體內酶的活動將各種復雜的養分水解成較簡單的可溶性養分,它們能自由地通過死亡的原生質薄膜而流失。

?營養物質的損失主要發生在葉片上,因葉片上的易溶性營養物質接近葉表面。由于淋濕作用引起的營養物質的損失,遠較機械損失大得多。毛野豌豆曬干過程遇雨淋后養分變化(%)微生物作用引起的損失

?微生物從空氣中與灰塵一起落在植物體表面,但只有在細胞死亡之后才能繁殖起來。死亡的植物體是微生物發育的良好培養基。

?微生物在干草上繁殖需要一定的條件,比如干草的含水量、氣溫與大氣濕度。細菌活動的最低需水量約為植物體含水量的25%以上(范圍25%~40%);氣溫要求在25~30℃左右(最低0~4℃,最高40~50℃),而當空氣相對濕度在85%~90%以上時,即可能導致干草發霉。這種情況多在連雨時發生。

?發霉的干草品質降低,水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顯著下降。發霉嚴重時,脂肪含量下降,含氮物質總量也顯著下降,蛋白質被分解成一些非蛋白質化合物,如氨、硫化氫、吲哚(有劇毒)等氣體和一些有機酸,因此發霉的干草不能飼喂家畜,因其易使家畜患腸胃病或流產等,尤其對馬危害更大。

牧草干燥時營養物質消化率及可消化營養物質含量的變化

?飼料品質的高低不單是營養物質的多少,更主要的是飼料可消化率的高低。曬制成的干草的營養物質的消化率,均低于原來的青綠牧草。

?首先,牧草干燥時,纖維素的消化率下降。這可能是因為果膠類物質中的部分膠體轉變為不溶解狀態,并沉積到纖維質細胞壁上,使細胞壁加厚。

?其次,牧草干燥時易溶性碳水化合物與含氮物質的損失,在總損失量中占較大比重,影響干草中營養物質的消化率。草堆、草垛中干草發熱時,有機物質消化率下降較多。如紅三葉草,氣溫為35℃時,一天內營養物質的消化率變化不大;當升為45~50℃時,蛋白質消化率降低14%;在壓制成的干草捆中,如溫度升到53℃,蛋白質的消化率降低約18%。?人工干燥時,幾秒鐘或幾分鐘內就可迅速干燥完畢。在干燥過程中,開始階段使用800~1000℃的溫度;第二階段使用80~100℃,則牧草的消化率變化不大。

?可見牧草在干燥過程中,營養成分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一般情況下牧草在干燥過程中,總營養價值損失20%~30%,飼料單位損失30%~40%,可消化蛋白質損失30%左右。

三、牧草加工過程中養分的損失

?在牧草干燥過程中的總損失量里,以機械作用造成的損失為最大,可達15%~20%左右,尤其是豆科干草葉片脫落造成的損失;

?其次是呼吸作用消耗造成的損失,約10%~15%; ?由于酶的作用造成的損失約5%~10%;

?由于雨露等淋洗溶解作用造成的損失則為5%左右。良好天氣調制干草的損失 第三節

青干草加工工藝

一、青干草加工時應掌握的原則

二、青干草加工工藝

一、青干草加工時應掌握的原則 1.干燥時間短

2.牧草各部位含水量均勻 3.防止被雨和露水打濕

4.集草、聚堆、壓捆等作業,應在植物細嫩部分尚不易折斷時進行。

二、青干草加工工藝

(一)自然干燥法

(二)人工干燥法

(一)自然干燥法 1.地面干燥法

2.牧草的草架干燥法 3.發酵干燥法

4.加速田間干燥速度的方法 地面干燥法

?此法是當前生產中采用最廣泛、最簡單的方法。

牧草的草架干燥法

?在多雨地區牧草收割時,用地面干燥法調制干草不易成功,可以在專門制造的干草架上進行干草調制,適用于高產天然草場或人工草地。?草架主要有獨木架、三角架、鐵絲長架和棚架。

?用干草架進行牧草干燥時,首先把割下的牧草在地面干燥半天或一天,使其含水量降至45%~50%,然后再用草叉將草上架。

?在晴天刈割牧草,按著用

1~1.5天的時間使牧草在原地草趟上暴曬和經過翻轉在草壟上干燥,使新鮮的牧草凋萎,當水分減少到50%時,再堆成3~6m高的草堆,堆堆時應好好踐踏,力求緊實,使凋萎牧草在草堆上發酵6~8周,同時產生高熱,而以不超過60~70℃ 為適當。

?堆中牧草水分由于受熱風蒸發,逐漸干燥成棕色干草。

?翻曬

?壓裂牧草莖稈 ?化學干燥劑的應用

?翻動的目的是把草條翻過來,把干草轉移到比較干燥的地面使之增加空氣流通。

?翻動的原因在于,草條中具有一個干燥梯度,把草條翻過來,可使較濕的部分暴露于大氣

中。

?移動草條可增強草條通風。

?牧草干燥時間的長短,實際上取決于莖稈干燥所需時間。

?壓裂植物莖,破壞莖的角質層膜和表皮,破壞莖的維管束并使它暴露于空氣中,這樣水分蒸發速度大為加快,莖的干燥速度大致能跟上葉的干燥速度。

?縮短牧草的干燥時間,而且能使植物各部分干燥均勻。

?干燥劑改變了牧草角質層的結構或溶解了角質層,促進水分的散失,縮短了田間干燥的時間,降低營養物質的損失。

?碳酸鉀、碳酸鉀 + 長鏈脂肪酸的混合液、長鏈脂肪酸甲基酯的乳化液+碳酸鉀等制劑噴灑苜蓿。

?其原理是上述物質能破壞植物體表面的蠟質層結構、促使植物體內的水分蒸發,加快了干燥速度。

(二)人工干燥法

1.牧草常溫鼓風干燥法 2.牧草高溫干燥法 牧草常溫鼓風干燥法

?工藝流程

刈割

晾曬

摟草

集草

打捆

鼓風干燥

禾本科含水量35%~40%

豆科含水量40%~50% 牧草常溫鼓風干燥法 ?吹風機 ?送風器 ?通風道

?相對濕度低于75% ?溫度高于15℃

?分層堆放,不超5m ?草堆溫度低于42℃

牧草高溫干燥法 牧草烘干機類型 ?工作性能 ?分批作業式 ?連續作業式 ?干燥介質溫度

?低溫干燥機(入口溫度75~260℃,出口溫度25~100℃)?高溫干燥機(入口溫度400~600℃,出口溫度60~140℃)烘干溫度

?牧草本身溫度不超過35℃。?牧草營養損失少

干燥過程

?預熱階段

?等速干燥階段 ?降速干燥階段 ?冷卻階段

?牧草經熱風爐進入干燥機,由于高溫熱風的作用迫使牧草從常溫升至濕球溫度(水分蒸發時的溫度),物料水分幾乎沒有變化,空氣溫度稍有降低,其放出的熱量主要用于物料的預熱。

?干燥速率為恒值,在此階段由于物料內部水分擴散速率大于表面水分汽化速率,物料表面始終存在一層自由水,熱空氣傳給物料的熱量等于汽化所需的熱量。物料表面的溫度始終保持為空氣的濕球溫度,空氣溫度不斷降低。

?物料內部水分擴散速率小于表面水分汽化速率,物料表面沒有足夠的水分,故干燥速率降低。空氣傳給物料的熱量大于水分汽化消耗熱量,物料表面溫度不斷升高,空氣溫度進一步降低。如果物料溫度達到絕干程度,物料溫度將于熱風溫度一致。

?物料水分較上段稍有降低,物料溫度降至高于常溫5?8oc。冷卻風溫從常溫逐漸上升到物料出口處接近與物料等溫。

干燥過程

?烘干機的工作狀態取決于原料種類、水分含量、進料速度、滾筒轉速、燃料和空氣的消耗量等。

?機組進料應連續進行,不得頻繁更換原料種類或不同生長發育時期收獲的牧草,以免對整個工藝流程和成品質量產生不良影響。

?為獲取優質產品,干燥機出口溫度不宜超過65℃,干草含水量不低于9%。

三、青干草加工機械

?收割機 ?刈割壓扁機 ?草壟翻曬機 ?打捆機械

?草捆撿拾裝卸機械

第四節

干草貯藏

一、干草水分含量的判斷

二、青干草貯藏過程中的變化

三、散青干草貯藏

四、打捆青干草貯藏

五、青干草添加劑貯藏

六、干草貯藏注意事項

一、干草水分含量的判斷

?含水分15%~16%的干草,緊握發出沙沙聲和破裂聲(但葉片豐富的低矮牧草不能發出沙沙聲),將草束搓擰或折曲時草莖易折斷,擰成的草辮松手后幾乎全部迅速散開,葉片干而卷。禾本科草莖節干燥,呈深棕色或褐色。

?含水分17%~18%的干草,握緊或搓揉時無干裂聲,只有沙沙聲。松手后干草束散開緩慢

且不完全。葉卷曲,當彎折莖的上部時,放手后仍保持不斷。這樣的干草可以堆藏。

一、干草水分含量的判斷

?含水分19%~20%的干草,緊握草束時,不發出清楚的聲音,容易擰成緊實而柔韌的草辮,搓擰或彎曲時保持不斷。不適于堆垛貯藏。

?含水分23%~25%的干草搓揉沒有沙沙聲,搓揉成草束時不易散開。手插入干草有涼的感覺。這樣的干草不能堆垛保藏,有條件時,可堆放在干草棚或草庫中通風干燥。

二、青干草貯藏過程中的變化

?在干草貯藏10h后,草堆發酵開始,溫度逐漸上升。?草堆內溫度升高主要是微生物活動造成的。

?不夠貯藏條件的干草,貯藏后溫度逐漸上升,如果溫度超過適當界限,干草中的營養物質就會大量消耗,消化率降低。

?溫度上升到130℃時干草焦化,顏色發褐;上升到150℃時,如有空氣接觸,會引起自燃而起火。

二、青干草貯藏過程中的變化

?草垛中溫度過高的現象往往出現在干草貯藏初期,在貯藏一周后,如發現草垛溫度過高,應拆開草垛散溫,使干草重新干燥。

?草垛中溫度增高引起的營養物質損失,主要是糖類分解為co2和h2o,其次是蛋白質分解為氨化物。

三、散青干草貯藏

?15%~18%的干草可堆藏 ?可露天堆垛或草棚堆藏 ?露天堆垛有長方形或圓形垛 ?露天堆垛地面處理 ?垛底挖排水溝 ?中部隆起 ?垛頂壓緊

四、打捆青干草貯藏

?干草捆體積小,密度大,便于貯藏,一般露天堆垛,頂部加防護層或貯藏于干草棚中。

?草捆有圓形和方形等。

?可減少外界不良環境的影響。

五、青干草添加劑貯藏

?使用前提

?濕潤地區 ?雨季

?葉片易脫落的豆科牧草

?防腐劑的特點

?對家畜無毒

?具有輕微的揮發性 ?在干草中分布均勻。

(一)氨水處理

(二)尿素處理

(三)有機酸處理

(四)微生物防腐劑處理

(一)氨水處理

?氨和銨類化合物能減少微生物活動。

?氨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和揮發性,對半干草的防腐效果較好。

?刈割后,晾曬至含水量35%~40%打捆,并加入25%的氨水,堆垛后用塑料膜覆蓋密封。?氨水用量為干草重的1%~3%。

?處理時間根據溫度而異,25℃時,至少處理21d。

(一)氨水處理

?用氨水處理半干豆科牧草后,可減少營養物質損失,與通風干燥相比,粗蛋白質含量提高8%~10%,胡蘿卜素提高30%,干草的消化率提高10%。

?用3%的無水氨處理含水量40%的多年生黑麥草,貯藏20周后其體外消化率為65.1%,而未處理者為56.1%。

(二)尿素處理

?尿素通過脲酶作用在半干草貯藏過程中提供氨,其操作容易。?高水分干草上存在足夠的脲酶,使尿素迅速分解為氨。

?添加尿素與對照(無任何添加)相比草捆中減少了一半真菌,降低了草捆的溫度,提高了牧草的適口性和消化率。

(三)有機酸處理

?有機酸能有效防止高水分(25%~30%)干草的發霉和變質,并減少貯藏過程中營養物質的損失。丙酸、醋酸等有機酸具有阻止高水分干草表面霉菌的活動和降低草捆溫度的效應。

?對于含水量為20%~25%的小方捆來說,有機酸的用量應為0.5%~1.0%,含水量為25%~30%的小方捆,使用量不低于1.5%。

(四)微生物防腐劑處理

?專用于紫花苜蓿半干草的微生物防腐劑。

?其微生物是從天然抵抗發熱和霉菌的高水分苜蓿干草上分離出來的短小芽孢桿菌菌株。?應用于苜蓿干草,在空氣存在的條件下,能夠有效地與干草捆中的其它腐敗微生物進行競爭,從而抑制其他腐敗細菌的活動。

五、干草貯藏注意事項

?防止垛頂塌陷漏雨

?防止垛基受潮

?防止干草過度發酵與自燃

?減少胡蘿卜素的損失

第五節

青干草的品質檢測

一、感官方面

二、營養物質成分

一、感官方面

?刈割時期 ?顏色氣味 ?葉片含量 ?牧草形態 ?牧草組分 ?含水量 ?病蟲害情況

二、營養物質成分

?青干草的品質應根據消化率及營養成分含量來評定,其中粗蛋白質、胡蘿卜素、中性洗滌纖維、酸性洗滌纖維是青干草品質的重要指標。

?評定干草的品質,許多國家都制訂有統一的標準,并根據標準劃分干草等級。

思考題

1.簡述青干草生產的意義 2.青干草可分為哪些種類?

3.影響青干草品質的因素有哪些? 4.影響牧草干燥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5.牧草加工過程中的養分損失來源于哪些方面? 6.青干草加工時應遵循哪些原則? 思考題

7.自然干燥可采用哪些方法? 8.如何加快牧草田間干燥速度? 9.簡述常用的人工干燥法

10.青干草加工常用到哪些機械? 11.青干草貯藏常采用哪些添加劑?

12.青干草的感官鑒定依據哪些方面進行?

第四章

草粉 第四章

草粉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草粉加工的原料 ?第三節

草粉加工工藝 ?第四節

草粉的貯藏

?第五節

草粉的品質檢測

第一節

概述

一、草粉加工的意義

二、草粉的飼用價值

一、草粉加工的意義

?將適時刈割的牧草經快速干燥后,粉碎而成的青綠狀粉末即草粉。

?草粉是比較經濟的蛋白質、維生素補充飼料。

?在美國,每年生產苜蓿草粉190萬噸,絕大部分用于配合飼料,配比一般為12%~13%。

一、草粉加工的意義

?我國草粉生產尚處于起步階段,配、混合飼料中草粉所占的比例較小。

?我國飼草資源豐富,其中很多是蛋白質含量豐富的優質牧草,很適宜加工優質草粉。?充分利用我國的有利條件,加快發展苜蓿草粉生產,是解決當前蛋白質飼料嚴重不足的一條最有效的途徑。

二、草粉的飼用價值

?青草粉具有蛋白質含量高、維生素含量豐富等特點。

?含可消化蛋白質為16%~20%,各種氨基酸總量約為6%;青草粉還含有葉黃素、維生素c、k、e、b族、微量元素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質。

?配合飼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青草粉具有養分齊全、生物學價值高等特點,對畜禽健康和生產性能都具有較好的效果,可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二、草粉的飼用價值

?蛋雞飼料中添加3%~5%的優質草粉,可以提高產蛋率,在產蛋雞配合飼料中加入10%苜蓿草粉,其產蛋率可提高10%,改善蛋黃顏色,增加蛋殼牢固度和色澤。

?肉雞飼料中添加少量草粉,可增加體脂并使皮膚、腿呈現消費者所喜歡的黃色。

第二節

草粉加工的原料

一、草粉原料的要求

二、草粉原料種類

一、草粉原料的要求

?草粉原料應滿足的基本要求

?保持綠色,莖葉完整; ?含水量8%~10%;

?無霉變及病蟲害,無有毒、有害植物; ?牧草的收割期適宜。

二、草粉原料種類

?加工優質青干草粉的原料,主要是高產優質的豆科牧草。

?不適宜加工青干草粉的有:雜類草、木質化程度較高(10%)和粗纖維含量高于33%的高大粗硬牧草以及水分含量在85%以上的多汁、青嫩飼草。

二、草粉原料種類 ?紫花苜蓿 ?沙打旺 ?紅豆草 ?紅三葉

?格拉姆柱花草 ?野生牧草

第三節

草粉加工工藝 ?

一、草粉加工工藝 ?

二、葉粉的生產加工 ?

三、草粉加工機械

一、草粉加工工藝

一、草粉加工工藝 粉碎

二、葉粉的生產加工

?豆科飼草葉中蛋白質、維生素以及胡蘿卜素和葉綠素等營養素的含量比莖高。

?葉粉可作為單胃動物高蛋白和維生素補充飼料,或精制后作為食品的原料,或添加到面粉中制成風味食品。

二、葉粉的生產加工

?生產葉粉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分離莖和葉。

?莖葉分離的方法有以下兩種:

?脫水分離法 ?田間分離法

三、草粉加工機械

?常見的有錘片式、勁錘式、爪式和對輥式四種。?粉碎飼草適用錘片式粉碎機。

第四節

草粉的貯藏

?牧草草粉屬粉碎性飼料,顆粒較小,比表面積(表面積與體積之比)大,與外界接觸面積大。

?在貯運過程中,一方面營養物質易于氧化分解而造成損失,另一方面牧草草粉吸濕性比其他飼料大的多,容易吸濕結塊,微生物及害蟲又易乘機侵染和繁殖。第四節

草粉的貯藏 ?

一、草粉的貯藏方法 ?

二、草粉貯藏的注意事項

一、草粉的貯藏方法 ?低溫密閉貯藏 ?干燥低溫貯藏 ?其他貯存法

?利用密閉容器換氣貯藏 ?添加抗氧化劑和防腐劑貯藏 低溫密閉貯藏

?許多試驗和生產實踐證明,只有低溫密閉的條件下,才能大大減少牧草草粉中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損失。

?我國北方寒冷地區,可利用自然條件進行低溫密閉貯藏。干燥低溫貯藏

?牧草草粉安全貯藏的含水量在13%~14%時,要求溫度在15℃以下; ?含水量在15%左右時,相應的溫度為10℃以下。

其他貯存法

?利用密閉容器換氣貯藏

將草粉置于密閉容器內,借助氣體發生器和供氣管道系統,把容器內的空氣改變為下列成分:氮氣85%~89%,二氧化碳10%~12%,氧氣1%~3%。

?添加抗氧化劑和防腐劑貯藏

草粉易因氧化而變質,影響適口性,降低質量。添加抗氧化劑和防腐劑可防止草粉的變質。抗氧化劑有乙氧喹、丁羥甲苯、丁羥甲基苯,防腐劑有丙酸鈣、丙酸銅、丙酸等。

二、草粉貯藏的注意事項 ?草粉庫的要求

?草粉包裝和堆放的要求 草粉庫的要求

?貯藏青草粉、碎干草的庫房,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應保持干燥、涼爽、避光、通風,注意防火、防潮、滅鼠及避免其他酸、堿、農藥造成污

染。

草粉包裝和堆放的要求

?貯藏草粉的草粉袋以堅固的麻袋或編織袋為好。?要特別注意貯存環境的通風,以防吸潮。

?單件包裝重量以50kg為宜,以便于人力搬運及喂飼。

?一般庫房內堆放草粉袋時,按兩袋一行的排放形式,堆碼成高2m的長方形垛。

第五節

草粉的品質檢測

?

一、感官鑒定 ?

二、營養成分 ?

三、質量等級評定

一、感官鑒定

?形狀:有粉狀、顆粒狀,無變質、結塊等。?色澤:暗綠色、綠色或淡綠色。?氣味:具有草香味,無發霉及異味。

?雜物:青草粉中不允許含有有毒有害物質,不得混入其它物質(若加入氧化劑、防霉劑等添加劑時,應說明所添加的成分與劑量)。

二、營養成分

?青草粉的質量與營養成分,依調制方法不同而差異較大。

?苜蓿草粉按調制方法,可分為日曬苜蓿草粉和烘干苜蓿草粉等。

苜蓿草粉的一般成分

苜蓿草粉能量和可消化蛋白質含量

三、質量等級評定

?草粉以含水量、粗蛋白、粗纖維、粗脂肪、粗灰分及胡蘿卜素的含量,作為控制質量的主要指標,按含量劃分等級。

?含水量一般不得超過10%,但在我國北方的雨季和南方地區,含水量往往超過10%,但不得超過13%。

美國苜蓿草粉標準

美國苜蓿草粉標準 我國苜蓿草粉標準

思考題

?1.簡述草粉生產的意義和飼用價值 ?2.草粉原料可分為哪些種類? ?3.簡述草粉的加工工藝流程 ?4.簡述牧草莖葉分離的方法 ?5.簡述草粉的貯藏方法

?6.草粉感官鑒定包括哪些內容? ?7.草粉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第五章

葉蛋白 第五章

葉蛋白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葉蛋白加工工藝 ?第三節 葉蛋白飼用價值 ?第四節 葉蛋白副產品的利用 ?第五節 苜蓿葉蛋白深加工

?第六節 葉蛋白加工設備與工廠化生產 第一節

概述

?

一、葉蛋白飼料的概念

?

二、葉蛋白飼料的研究概況

?

三、葉蛋白飼料的需求和發展潛力

一、葉蛋白飼料的概念

?葉蛋白:又稱綠色蛋白濃縮物(leaf protein concentrates 簡稱lpc),是將新鮮牧草或其它青綠植物切碎壓榨后,從其汁液中分離出的粗蛋白質產品。

一、葉蛋白飼料的概念

?葉蛋白可分為兩類:固態蛋白和可溶性蛋白。

?固態蛋白:存在于經粉碎、壓榨后分離出的綠色沉淀中,主要包括不溶性的葉綠體及線粒體構造蛋白、核蛋白、細胞壁蛋白,一般難溶于水;

?可溶性蛋白:存在于經離心分離出上清液中,包括細胞質蛋白、線粒體蛋白的可溶性部分以及葉綠體基質蛋白。

一、葉蛋白飼料的概念

?目前能夠提取出來的葉蛋白是可溶性蛋白的凝聚物。

?可溶性蛋白質可以進一步分為大分子質量和小分子質量兩種。

?前者經分析確認是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相對分子質量為52萬~56萬,僅存在于含有葉綠素的組織中。

?后者是由脫氫酶、過氧化物酶組成的蛋白復合體。?葉蛋白主要由細胞質蛋白和葉綠體基質蛋白組成。

二、葉蛋白飼料的研究概況

?1773年,當時roulle用酒精從綠色植物中分離出了有色絮狀凝集物,即為葉蛋白。

?1936-1939年,教授為首,開始對葉蛋白飼料的研究,并于1964年在英國建立了全球性葉蛋白研究室。

?這個時期的研究主要圍繞著解決人們生存所需的食物而進行的,因此,在葉蛋白的提取研究和葉蛋白的食用研究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這是葉蛋白研究的第一個高潮。

二、葉蛋白飼料的研究概況

?20世紀70年代初,由于世界性的人口發展速度過快,人口數量的激劇增加,世界性的蛋白供應緊缺,大豆、魚粉等價格猛漲,葉蛋白的研究再次掀起高潮。

?葉蛋白引起了美國、英國、法國、前蘇聯、意大利、日本、印度、馬來西亞、捷克斯洛伐克、菲律賓、波蘭、匈牙利、西班牙、澳大利亞等許多國家的重視,這些國家都先后大規模地開展了葉蛋白的研究開發工作。

二、葉蛋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 | 成人永久免费 | 一级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 久久综合免费视频 | 色多多网站 | 最近免费字幕中文大全在线观看 | 亚洲va欧美va | 韩国一区 | 亚洲美女爱做色禁图无遮 | 亚洲视频一二区 | 国产亚洲精品影达达兔 | 免费一级国产大片 | 九九99靖品| 成人午夜毛片在线看 | 曰韩欧美 | 亚洲免费视频观看 | 欧美高清国产在线观看 | 成年激情网 | 亚洲性免费| 亚欧在线一线 | 2021国产精品自拍 | 影音先锋在线亚洲精品推荐 | 欧美人成在线观看 | 色播五月激情五月 | 91视频一88av | 看片久久| 老湿影院在线免费观看 | 日本www色视频 | 黄色毛片黄色毛片 | 黄色三级毛片网站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 xxxx成年视频免费 | 日本3级视频 | 在线中文字幕播放 | 99黄色网 | 免费观看黄色a一级视频播放 |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午夜一级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21区 | 人人澡人人射 | 蕾丝视频永久在线入口香蕉 | 性感美女视频免费网站午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