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武術教學設計思路篇一
1.掌握武術健身操《英雄少年》抱拳禮、第一、二節動作。 2.培養培養學生識、用圖解的能力和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精神,達到了共同提高學習鍛煉效果的目的。3.激發學生的鍛煉熱情和民族自豪感。資料鏈接
《英雄少年》是國家教育部、體育總局組織專家共同創編了《全國中小學生系列武術健身操》之一。《英雄少年》以長拳基本動作和運動風格為基礎,汲取了太極拳、少林拳、南拳和健身氣功的技術元素,姿勢舒展大方,動作剛勁有力,有助于中學生在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的鍛煉過程中,豐富武術技術技法,了解武術文化內涵。本套操音樂伴奏雄壯有力,熱情奔放,體現出中學生英姿勃發,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
《英雄少年》整套動作共分9節,36個8拍。依次是“抱拳禮、第一節起勢、第二節抻拉運動、第三節開合運動、第四節踢腿運動、第五節側展運動、第六節擰轉運動、第七節俯仰運動、第八節跳躍運動、第九節收勢、抱拳禮。”整套動作用時4’20”
一、整體感知
武術健身操《英雄少年》抱拳禮、第一、二節圖解 抱拳禮 拳禮的具體涵義是:①左掌表示德、智、體、美“四育”齊備,象征高尚
1.左手為掌,表示德、智、體、美齊備,屈拇指表示不自大.
2.右手為拳,表示勇猛習武者;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止戈為武",以此來約束勇武的意思.
3.左掌右拳攏屈,兩臂屈圓,表示五湖四海(可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謙虛團結,以武會友.
4.左掌為文,右拳為武,文武兼學,渴望求知,恭請師友前輩指教.第一節:起勢(4*8拍)第一個八拍
1-2雙掌上托(左腳開步,兩掌經胸前向上翻掌至上托,掌指相對,目視兩掌);
3-4胸前插掌(兩臂經體側下落向前至胸前插掌“肘微屈,腕相搭,右手在上,成十字”);
5-6雙臂上舉(兩臂回收經兩側成斜上舉,掌心斜相對,目視左掌); 7-8并步按掌(左腳收回成并步,兩臂經頭上向下按至腹前,肘微屈,掌心向下,目視右方)。
第二個八拍:同第一個八拍,但方向相反。
第三、四個八拍同第一、二個八拍,最后一拍并步直立。 第二節:抻拉運動(4*8拍)第一個八拍
1-丁步抱掌(左丁步,右掌置于胸前,掌心向下,左掌置于腹前,掌心向上。均離胸前一拳,目視右側。);
2-弓步分掌(左腳向左側邁步成左弓步,左掌經胸前向左側斜向上分掌,掌心向上;右掌向斜下分掌,掌心向下,目視左側。); 3-弓步架按(左弓步轉成右弓步,左掌向上經胸前下按至腹前;右掌向側、向上、上架掌心向上,目視左側。);
4-并步抱拳(右掌經右側由掌變拳收到腰間;左掌由掌變拳收到腰間,左腳收回成并步。); 5-8同1-4,但方向相反。
第二、三、四個八拍同第一個八拍。
1、借助圖解找出“抱拳禮、第一、二節”圖解中的手型和步型。
2、演示手型和步型 知識鏈接 手型
(一)拳
各部位名稱:拳眼、拳心、拳面、拳背、拳輪。動作說明:五指卷緊,拇指壓于食指、中指第二指節上。要點:拳握緊、拳面平、直腕。
(二)掌
各部位名稱:掌心、掌背、掌指、掌根、掌外沿。動作說明:四指伸直并攏,拇指彎曲緊扣于虎口處。要點:掌心開展、豎指。步型
丁步 :兩腿半蹲并攏,一腳全腳掌著地支撐,另一腳停在支撐腳內側相靠,腳尖點地。
弓步 :前腳微內扣,全腳掌著地,屈膝半蹲,大腿成水平,膝部約與腳面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腳尖里扣斜向前方,全腳掌著地,上體正對前方,兩手抱拳手腰間。要點:挺胸,立腰;前腿弓、后腿繃。
二、探究實踐
1、讀圖解
2、學練 方法鏈接
3、糾錯
識圖自學的方法與步驟 合作自學法
合作自學法是兩人或多人相互配合共同學習的自學方法。這種學習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相互幫助、團結協作的精神,達到了共同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其學習方法和步驟如下:
1.明確分工。將自學者分為甲、乙兩方。甲(一般為一人)的任務是按照文字說明慢速正確地講、讀;乙方(一至多人)的任務是按照甲方講、讀的順序和要求進行練習,并注意記憶。
2.檢查學習。乙方學習的同時,甲方對照書上的圖解檢查乙方的動作路線和方法是否正確。如果兩者相符,說明學習動作無誤;否則,就應及時查對,找出原因,避免形成錯誤的動力定型。3.互教互學。按上述步驟全部學完后,再由乙方教甲方。這樣既簡便又省時,而且不易遺漏動作。
識圖自學的注意事項
1.先學基本功和基本動作,這時就要看懂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的圖解,為學習復雜動作打好基礎。
2.遇到復雜動作時,可采用分解學習法,先學上肢動作,再學下肢動作,然后將上、下肢協調配合完成整個動作。3.初學動作時,應固定好方向。
4.“眼法”是很重要的功法內容。運動時要做到“眼隨手動”。5.插圖并沒有將身體各部位的動作路線全部用箭頭表示出來。在學練中,要詳細閱讀文字說明,以免漏做或錯做動作。
三、展示效果
每小組選出1-2名代表展示武術健身操《英雄少年》抱拳禮、第一、二節動作學練成果。
武術教學設計思路篇二
武術操(英雄少年)教學設計
一、指導思想
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發展為本,結合二年級學生心理、生理特點通過武術操學習,讓學生學會一種運動技能,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充分發揮積極主動性,使每位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滿足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以武術操(第一節和第二節)作為主教材,并以武術基本功練習和體育游戲來激發他們對武術操的學習興趣。武術操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講,是第一次接觸本教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不僅學會武術操第一節和第二節的內容,還可以促進他們身體的發展,激發孩子們對體育課的濃厚興趣,還能使他們在活動中逐漸懂得如何區分個人和集體,從而樹立集體觀念。
三、學情分析
本次課是借班上課,通過本班級體育老師的介紹,了解到學生直觀思維能力較強,模仿能力較強。武術操動作雖然簡單,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一些武術動作仍然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在教學時,要設計新穎、有趣的練習方式和一定的指導形式,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并通過創設故事情景,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激發他們對武術操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目標 運動參與目標:重視武術基礎的學習,使學生主動參與武術基本功及武術操的學習。
運動技能目標:通過武術課堂教學,讓90%以上的學生學會武術基本功及武術操第一節和第二節的基本技術動作。
武術課教案心理健康目標:通過武術操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五、重難點
重點:正確掌握基本手型、步型。
難點:拳的握法、步型到位、動作協調一致。
六、教法、學法與組織形式
1.教法:課中運用講解示范、引導提示、游戲、激勵表彰等教學手段,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將各教學環節逐步深入,積極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練的學習氛圍。
2.學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模仿、集體練習,單獨練習和創新練習的方式,以達到更好學習效果的目的,提高學生的基本能力。
3.組織形式:結合本課的需要和學生的特點,采用集體、分組、個人練習的教學模式。
七、設計流程
武術教學設計思路篇三
武術操《英雄少年》(抱拳禮.預備節.)
(第16課時)
一、體育委員整隊,報告人數
二、師生問好
三、宣布本課教學目標與要求
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武術健身操《英雄少年》。
武術操是由國家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共同創編的。我們滄州自古就是武術之鄉,換句話說,習武之人多啊,滄州這個地方臥虎藏龍啊!所以我們更加有義務把它發揚光大。在武術操的練習中不僅我們的身體素質會得到全面增強,還能培養同學們的形體美。所以我要求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要聚精會神扎實掌握武術操的基本動作。同時要增強自信,勇于克服困難,學會合作練習的方法,學得慢的同學要虛心向學得好的同學學習,學得好的同學也應自覺去幫助學習慢的同學,大家要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體育委員按四列橫隊整隊 要求:快.靜.齊
♀♀♀♀♀♀♀♀ ♀♀♀♀♀♀♀♀
♀♀♀♀♀♀♀♀ ♀♀♀♀♀♀♀♀ ♀ ▲
四、準備部分
(一)準備活動
1、慢跑兩圈:繞田徑場慢跑兩圈(200m×3)。
2、徒手操 1.頭5.弓
部運動2.肩部運動3.體轉運動4.腹背運動 步壓腿6.側壓腿7.膝關節運動。
五、教一.首先并步
學過程
我們來學習抱拳禮動作要領:
站立,左手四指并攏伸直成掌,拇指屈攏;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貼右拳面,左指尖與下頦平齊。右拳眼斜對胸窩,置于胸前屈臂成圓,肘尖略下垂,拳掌與胸相距20--30厘米。頭正,身直,目視受禮者,面容舉止自然大方。
第一節:起勢(4×8拍)動作圖文解析
第一個八拍 1—2拍:雙掌上托,左腳向左開步,兩手掌由兩側從下經胸前內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目視雙掌,3—4拍:胸前插掌
兩掌向體側分開,經腹前向上交叉至胸前目視前方
5—6拍:雙臂斜舉
兩掌由胸前向下經體側分開至側上舉,目視左掌
7—8拍:并步按掌:兩掌經頭上方經胸前下按至腹前,左腳向右腳并步,頭向右擺,目視右側。
第二個八拍:同第一個八拍,方向相反。第三.四個八拍:同第一.二個八
六、結束部分
1.拉伸練習①肩部拉伸練習②體側拉伸聯系③腹背拉伸練習④膝踝關節拉伸練習
2.集合整隊,課后小結。宣布下課,師生再見。
武術教學設計思路篇四
小學體育四年級《武術》
——武術:基本功和動作組合3——(2)教學設計
一、指導思想
武術是我中華民族體育的瑰寶,是一項強身健體,防身自衛的運動項目。小學階段應將培養武術學習的興趣和姿態放在武術教學目標的首位。通過武術基本手型和步法的學習,使得學生初步建立武術組合動作的套路概念,激發民族自豪感。習武先要習德,武德教育要從“抱拳禮”學習開始。上下課要有禮;表演前后要有禮;師生之間要有禮;互相學習要有禮。培養學生“以禮始,以禮終”,規范其行為方式,樹立崇尚武德的精神。
二、相關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課以武術基本功組合套路為主教材。本教材共設三課時,本課為第二課時。是以武術基本手型、基本步型、基本動作組合套路為主的學習,其動作簡單明快、剛柔相濟、張弛有致、造型優美、有較強的健身性和觀賞性,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對武術基本功組合動作的套路有一個初步了解,為五年級學習“五步拳”奠定基礎。綜合活動通過“捉尾巴”、“撕名牌”游戲的輔助練習,發展學生身體的靈敏、協調能力。激發學生對體育課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享受“快樂體育”教學所帶來的體驗。
(二)學情分析:本節課授課的對象是四年級學生,借班上課。雖然教學對象是完全陌生的一批孩子,但四年級學生的共通點;對體育運動有良好的參與意識,運動技能雖一般,但同學之間團結合作,集體榮譽感較強。四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對動作認識有自己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掌握動作要領較快。教師在教學中少講解,多示范,多提示;多采用激勵的手段來調動學生的學練積極性。
三、
學習目標(一)掌握武術基本功及組合動作,明確組合動作步法的方向路線。
(二)學會游戲“捉尾巴”、“撕名牌”的方法和規則,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三)發展身體協調、靈敏性等素質,提高下肢力量。
(四)培養民族自豪感,樹立克服困難及團隊協作意識。
四、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武術基本手型、步法動作正確、到位。難點:武術組合動作步法線路清晰。
五、主要教學環節設計
(一)課堂常規:教師整隊,檢查服裝,師生問好,宣布課的內容和要求。
(二)熱身活動:明確學習任務,充分伸展肢體,使學生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
(三)主教材部分:本課伊始教師以武術的簡單套路組合動作示范,以此激發起學生習武的興趣和欲望。學生通過觀察、模仿、演練完成基本手型和步法學練內容。以教師的教為主導,進行直觀教學,語言提示給予學生鼓勵,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基本功組合演練過程中注重為學生創設可展示自我和體現自我的平臺,以此增強學生的習武自信心。在教學中教師運用講解示范、引導提示、游戲等教學手段,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將各教學環節由淺入深,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努力營造自主學練的學習氛圍。
(四)綜合活動:學會游戲“捉尾巴”、“撕名牌”的方法和規則,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通過學練,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勇于克服困難及團隊合作意識的增進與培養。
(五)放松部分:學生跟隨教師聽音樂放松上下肢肌肉,得到身心的愉悅。
六、安全措施:
(一)課前進行場地、器材的檢查。
(二)課中加強語言安全提示,學練中保持適當距離,樹立保護自我與他人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