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小學級籃球教案體育教案設計篇一
教學內容:
1、趣味小籃球(行進間運球)
2、運球接力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行進間運球的動作方法。
2、通過練習能夠基本掌握行進間運球的重、難點。
3、在練習的過程中提高運球的熟練性及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4、培養學生積極動腦,主動參與學習的良好習慣。
5、培養良好的組織性、紀律性,提高小組長的管理能力。 教學器材:籃球 教學過程:
一、教學常規 2分鐘
1、體育委員集合整隊并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教師宣布本課教學內容、目標并提出教學要求。
3、安排見習生。
二、8分鐘
1、韻律球操 3分鐘 a、教師向學生講清要求。
b、學生隨著音樂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韻律。組織:四列體操隊形
2、熟悉球性練習5分鐘 a、運球報數 b、高拋球擊掌 組織:同上
三、12分鐘 1.運球互指。
在一塊長、寬各5米左右的籃球場上,里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場內運球,運球的同時去擊拍別人的球。
a、教師向學生講解游戲的方法、規則并提出游戲的注意事項。b、教師找學生配合一起示范。
c、學生自由結合在規定的區域內進行游戲。d、教師巡回指導。e、找學生示范,并點評。f、學生相互交換進行游戲。2.搶運球。
把整個球隊分散在球場內,先指定二至三名隊員擔任徒手“搶運球者”,其余人每人一球。游戲開始,持球者在場內任意運球,在運球過程中要躲閃“搶運球者”的搶球,“搶運球隊者”則利用合理的動作進行搶打球,一旦打掉運球者的球,兩人互換。游戲規則:
(1)“搶運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規動作搶球,違者搶到球不算;
(2)如果發生被迫運球出界、持球移動或二次運球等違例等情況,則按被打掉球論處。a、學生明白游戲方法規則。b、分組進行游戲,教師參與其中。
四、運二球接力 12分鐘
在一個籃球場進行。將球隊分成人數相等的若干組,分別以縱隊形式排至端線外,排頭各持二個球。中線處放幾個旗竿,每隊對一個旗竿。游戲開始各排頭每只手運一球前進,到中線后繞過旗干回端線,把球交給下一個隊員。除了用運球方式外,也可用兩手推滾前進,然后再推回,但必須使兩球同時到達目的地。先完成隊為勝。a、教師向學生講清游戲的方法、規則。b、組織學生進行運球接力游戲。游戲規則:
(1)運球時,必須兩手運兩只球,不能一只手運球,一只手推滾球;(2)如是推滾球時,規定雙手都不能離開球,要做到人球一起到達;(3)違反以上規定者,重做一人次。
五、6分鐘
1、放松整理活動
2、學生交流學習體會,教師進行講評。
3、師生再見 組織:自然圍坐在教師身邊
基本隊列隊形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體育教程
一、二年級的教材。
本節課的內容是基本隊列隊形,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是一項深受低年級小學生喜愛的基本活動教材,小學低年級的隊列隊形教材,選擇了一些簡單的、實用性較強的變換方式,通過這些教材練習,促進學生身體各部分的肌肉及內臟器官和上下肢力量、靈敏與協調素質的發展。進一步提高基本活動能力,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堅韌不拔,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充分發揮學生的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基本隊列隊形動作要領和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講解示范讓學生懂得如何做到動作準確、整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團隊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a.引導學生進行模仿練習,開發想象力,激發表現欲望。b.培養克服困難,互相合作的心理品質。
四、教學方法: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通過語言描述、實物演示,音樂的渲染等手段創設課堂的教學情景,小學生們大都具有很強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對較差,通過豐富的情感體驗和社會實踐經驗,使學生大膽的表現自己、認識世界,我嘗試采用如下教學法。
(1)表現法:通過感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角色體驗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大膽的表現對事物的了解。
(2)實踐法:通過教師有效的引導和親身的體驗,讓學生通過感悟去親身實踐。(3)探究法: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實踐生活中更好的去體驗。
五、教學過程: 1.立正
動作要領:使身體保持正直的狀態站立與地面,兩腳跟靠攏,腳尖略成外八字狀態,兩條腿緊緊靠攏,膝關節繃直,兩手掌五指并攏緊扣在兩腿外側,尤其是大拇指不能與其他的四個分家了,此時讓中指與褲線重合,挺胸收腹,兩眼平視前方,整個身體稍微向前傾斜,這種傾斜外人用眼睛是看不到的,只是自己感覺身體的重心在前腳掌上,千萬不可以向后仰,然后保持住這個姿勢,聚精會神的等帶命令即可.2.稍息
動作要領:在立正的基礎上,將右腳向右前方稍邁出一小步,而整個身體仍然是立正時候的狀態,即挺胸收腹,兩腿伸直,膝關節繃直,只有右腳動一下,其他各個部位不允許活動,稍息的目的是讓你在心理上稍微放松一下(不像立正那樣整個神經都繃的很緊),而不是讓你整個身體變的松懈,那就沒有隊伍的樣子了.3.向右看齊
目的是使整個隊伍矗立在同一直線上,它也是在立正的基礎上,向右邊轉頭,此時你只能看見相鄰你右邊的人的左臉部位,而卻不能看見右邊其他的人的臉,而且轉頭時注意保持身體的直立,不要向后仰,4、報數
隊列常用的基本動作之一。口令是報數!做法:橫隊從右至左(縱隊時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聲音轉頭(縱隊時向左轉頭)報數,最后1名不轉頭。報數是清點隊伍人數的方法,應在立正姿勢中連貫、迅速地進行。有時可在稍息時報數,但每人輪到自己報數時,必須立正。報完數后又自動稍息。根據隊形變換,分組的需要或為了集中注意力,可采用1--x報數;奇數報數;偶數報數;間隔x報數等方法。報數要求必須準確,聲音洪亮,轉頭迅速,訓練報數時常采用報數比賽或報數游戲的方法。
5、原地轉法 (1).向右(左)轉
隊列原地轉法的基本動作之一。口令是向右(左)~轉!做法:以右(左)腳跟為軸,右(左)腳跟和左(右)腳掌前部同時用力,使身體和腳一致向右(左)轉90度,體重落在右(左)腳,左(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右(左)腳,成立正姿勢。轉動和靠腳時,兩腿挺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初學時可采用分解練習,即1拍轉動,2拍并腳,嚴格要求,認真做好每一動作。為了協調一致地掌握完整動作的節奏,練習時可采用隨動作呼“
1、2”。在教學訓練中常因某種組織教學的需要,兩路(兩列)學生要同時向左向右轉時,口令必須明確的指出轉向目標。如兩路縱隊時,口令是面對面向左向右--轉,此時轉成面對面的隊形。或是背對背向左向右--轉,此時轉成背對背的隊形。(2).向后轉
隊列原地轉法的基本動作之一。口令是向后~轉!做法:按向右轉的要領向后轉180度。原地轉法是改變隊列方向的動作。練習時應兩腳同時用力轉動,重心要穩,上體與腿一致轉動,向后轉時方向要正,防止左腿彎曲和兩臂放松外張。教學時一般采用分解法。
小學級籃球教案體育教案設計篇二
小學體育試講教案|《籃球》
歡迎來到福建教師招考信息網,福建中公教育考試網提供真實可靠的福建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證考試最新資訊,包括招考公告、考錄進程、考試培訓、面試輔導、資料下載等。我們在福建教師招考信息網等著你回來。
小編推薦>>> 教師考試面試備考指導|13個學科教案【匯總篇】(按住ctrl點擊即可查看)
一、師生互相問好
二、宣布本次課的內容和任務
三、準備活動 (一)熱身跑(二)活動各關節
(三)原地熟悉球性、控制球練習
教學任務:初步掌握熟悉球性、控制球性的練習方法。
1、胸前指撥球
2、單、雙手拋接球
3、腰、膝繞環
4、胯下拋接球
5、胯下繞8字
6、前踢腿腿下交接球
四、學習移動技術
(一)教學任務:基本掌握移動技術的動作方法
(二)概念:移動是籃球運動中隊員為了改變位置、方向、速度和爭取高度、空間所采用的各種腳步動作的總稱。
(三)動作方法與要點
1、基本站立姿勢:
動作方法:兩腳前后或左右開立,距離約與肩同寬。身體重心落在兩腳之間,略收腹含胸,屈肘,兩手放于體側前方。防守時站立姿勢稍有不同,兩腳開立略比肩寬。屈肘降低重心,含胸,兩臂張開。
動作要點:屈膝、降低重心,抬頭,目光注視全場。
2、起動
動作方法:按基本姿勢站立,向前起動時上體迅速前傾向前移動重心,一只腳用力蹬地,另一只腳迅速向前跨出。向側起動時,向起動方向一側移動重心,上體迅速轉向起動方向,異側腳用力蹬地,同時腳尖轉向起動方向,并向起動方向跨出。
動作要點:移重心,猛蹬地,快跨步,快頻率。
3、變速跑
動作方法:跑動中加速時,上體微前傾,用前腳掌短促有力蹬地,步頻加快,同時用力擺臂。減速時,步幅適當增大,上體直起,用前腳掌用力抵地減緩向前的沖力,從而降低跑速。
動作要點:加速時,上體前傾,步頻加快,蹬跨有利。減速時,上體稍直起,步幅加大控制速度。
4、變向跑
動作方法:從右向左變向時,最后一步用右腳前腳掌內側用力蹬地,同時腳尖稍內扣,迅速屈膝,腰部隨之左轉,上體向左前傾,移重心,左腳向前方跨出,然后加速前進。
動作要點:變向時,前腳掌內側用力蹬地,另一腳步迅速朝變向方向邁出第一步。
5、側身跑
動作方法:在跑動時,頭部和上體轉向側面或有球的一側,腳尖朝著跑動方向。跑動時,既要保持奔跑速度,又要保持身體平衡,雙手自然放在腰側,密切注意觀察場上情況。
動作要點:上體自然側轉,腳尖朝跑動方向,眼睛平視,隨時準備接球。
查看更多教案,推薦您閱讀:面試備考指導|13個學科教案【匯總篇】(按住ctrl點擊查看)
小學級籃球教案體育教案設計篇三
fpg
小學體育籃球課教案
教學內容:
1、趣味小籃球(行進間運球)
2、運球接力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行進間運球の動作方法。
2、通過練習能夠基本掌握行進間運球の重、難點。
3、在練習の過程中提高運球の熟練性及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4、培養學生積極動腦,主動參與學習の良好習慣。
5、培養良好の組織性、紀律性,提高小組長の管理能力。
教學器材:籃球
教學過程:
一、教學常規 2分鐘
1、體育委員集合整隊並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教師宣佈本課教學內容、目標並提出教學要求。
3、安排見習生。
二、8分鐘
1、韻律球操 3分鐘
a、教師向學生講清要求。
b、學生隨著音樂在教師の帶領下進行韻律。
組織:四列體操隊形
2、熟悉球性練習 5分鐘
fpg
fpg a、運球報數
b、高拋球擊掌
組織:同上
三、12分鐘
1.運球互指。
在一塊長、寬各 5米 左右の籃球場上,裏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場內運球,運球の同時去擊拍別人の球。
a、教師向學生講解遊戲の方法、規則並提出遊戲の注意事項。
b、教師找學生配合一起示範。
c、學生自由結合在規定の區域內進行遊戲。
d、教師巡迴指導。
e、找學生示範,並點評。
f、學生相互交換進行遊戲。
2.搶運球。
把整個球隊分散在球場內,先指定二至三名隊員擔任徒手“搶運球者”,其餘人每人一球。遊戲開始,持球者在場內任意運球,在運球過程中要躲閃“搶運球者”の搶球,“搶運球隊者”則利用合理の動作進行搶打球,一旦打掉運球者の球,兩人互換。遊戲規則:
(1)“搶運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規動作搶球,違者搶到球不算;(2)如果發生被迫運球出界、持球移動或二次運球等違例等情況,則按被打掉球論處。
fpg
fpg a、學生明白遊戲方法規則。
b、分組進行遊戲,教師參與其中。
四、運二球接力 12分鐘
在一個籃球場進行。將球隊分成人數相等の若干組,分別以縱隊形式排至端線外,排頭各持二個球。中線處放幾個旗竿,每隊對一個旗竿。遊戲開始各排頭每只手運一球前進,到中線後繞過旗幹回端線,把球交給下一個隊員。除了用運球方式外,也可用兩手推滾前進,然後再推回,但必須使兩球同時到達目の地。先完成隊為勝。
a、教師向學生講清遊戲の方法、規則。
b、組織學生進行運球接力遊戲。遊戲規則:
(1)運球時,必須兩手運兩只球,不能一只手運球,一只手推滾球;(2)如是推滾球時,規定雙手都不能離開球,要做到人球一起到達;(3)違反以上規定者,重做一人次。
五、6分鐘
1、放鬆整理活動
2、學生交流學習體會,教師進行講評。
3、師生再見
組織:自然圍坐在教師身邊
fpg
小學級籃球教案體育教案設計篇四
籃球_小學體育教案_模板
小學體育課教案水平三 人數:52 授課教師:
教學
目標1、過貼膏藥游戲發展快速反應、行動敏捷的能力。2、通過小籃球練習,熟悉球性,改進傳接球動作,發展綜合身體素質,培養協同一致精神教學內容1、貼膏藥(游戲)2、傳運球 場地器材籃球場籃球27個課的部分(時間)教 學 內 容手 段 及 組 織 法運動量練習次數練習時間練習強度開始部分一、集合整隊,二、師生問好三、
宣布課的內容四、檢查服裝 一、組織隊形********************************δ二、要求精神飽滿、聲音宏亮 2′ 準備部分一、準備活動沿籃球場跑1圈二、準備操五節1、頭部運動2、膝關節運動3、腕踝關節運動4、腰部運動5、側壓腿一、隊形:成體操隊形二、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2、學生練習三、要求:運作協調、正確4x8拍 6′ 中 中下基本部分一、貼膏藥游戲(游戲)方法:分成人數相等的二組,一組手拉手圍成一圈,另一組貼在前一組的后面,找兩人,一人逃一人追,逃者可貼在任何一組合前,接著這個組合的后者再逃,依次進行。(分成男女兩隊進行游戲)一、組織:二、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2、學生練習三、要求:不準拉人,要誠實 12′中上 基本部分 二、傳運球 1、傳球 分組:二人一組一球互相傳接要求:傳球到位,接球穩。2、運球 分組:二人一球(你逃我追)要求在半場以內,可以以其他人為掩護。要求:邊運球邊抬頭觀察敵人動作,注意保護球。一、組織隊形: ① ②二、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2、學生練習三、要求: 注意力集中有序、到位為運球者為無球者3~6次18′中結束部分一、放松操 兩人一組 二、小結 三、布置回收器材四、宣布下課,師生再見 一、組織:************************ ******** 二、要求: 動作協調 4x8拍 2′中下對 機 能 的 影 響 190***0140***0908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練習密度授課班級五年級40%課后小結平均心率120~140次/分強度指數1.4第12課 美麗的海星課時:2課時教學目的:1、知識點:抓住海星的形態特點,設計出美觀的圖案。2、能力培養:培養學生美化物體的能力。3、德育滲透: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課業類別:繪畫習作課教學重點:如何美化海星。通過教師講解、及觀看例作解決。教學難點:海星外形的繪制。通過教師講解、演示解決。學生學習用具準備:白紙、鉛筆、水彩或彩色水筆、油畫棒。教師教具準備:配套cai課件、海底景象掛圖。教學過程:第一節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師:美術課開始了!生:我的工具帶齊了!師:注意觀察勤動腦,人人爭當小畫家!生:(舉起手)我是!二、導入新課1、cai課件,出示海洋景象,并聽到濤聲!教師引導:聽——海浪聲 看——海洋景色師導入:海洋浩瀚而深邃,在海洋里有許多神奇而美麗的生物,瞧!它們來了!(cai課件,出示海星在海洋中活動的情景。)師問:你認識他們嗎?(生答)師:是美麗的海星!(出示課題)三、講授新課1、欣賞海星圖片(cai課件)感受海星的美,激起學生對海星的興趣。2、講授畫海星外形的方法看了這么多美麗的海星,看看誰能用線條來描繪一下海星的外形?(請幾個學生上黑板上畫海星外形,其他學生思考:他們畫的時候遇到了什么難點?畫出后的效果怎樣?)師
總結
:畫海星的方法先用“點”定出海星外形的位置,再用直線連接各點,畫出大架子,再用曲線勾出外形。(1)(2)(3)師提示:用這種方法還可里畫出六角、八角等海星。四、學生作畫,教師輔導用鉛筆按步驟,畫出海星外形。五、課堂小結看,畫海星并不難,只要方法正確,可以畫得又好又快!第二節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二、復習與回顧看cai課件演示繪制海星外形的步驟,讓學生說說畫海星外形的步驟。三、講授新課看海星圖片,說說海星美在哪里?提問:你覺得如何來么美化海星呢?(學生自由暢言)教師總結:大家說了這么多,歸納起來可以分為三種1、簡化法 ;(對海星原型進行了省略與提煉,簡化成色塊。)2、添加法;(在海星的基本型上,添加其他形狀如:觸角、畫邊等物。)3、裝飾法;(用花卉、云紋、水紋等紋樣,有規律的排列進行裝飾美化。)提示:三種方法要靈活應用,可以互為補充。四、學生作畫,教師指導五、德育滲透,展示學生作品由cai課件小故事導入:1、德育滲透:海邊一只灰白的小海星“瑞克”在哭泣,敘述了它是因為人們污染了海洋才變成這樣!(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2、展示學生作品:小海星敘說能立即復原的方法——讓許多美麗的海星,都把顏色分給它一點,“瑞克”就能立即復原!教師掛出海底景象的掛圖,讓學生自由貼上自己的海星!cai課件出示“瑞克”復原的景象!六、課堂小結今天我們不僅學會了如何畫海星,如何去美化它,還懂得了地球不僅是人類的家園,也是其他生物的家園,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地球的環境,而不是為了一點點利益而去破壞它!讓我們一起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得更美吧!漢陽區洲頭小學周凝文2002/6《美麗的蝴蝶---布貼畫》教案
教學內容:沿海版小學美術第二冊
授課年級:一年級 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① 通過布貼畫的學習,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互相幫助的美德。
②初步學會布貼畫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形象概括能力養成耐心細致的習慣。
③認識裝飾蝴蝶對美化生活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發揮想象力起到積極的作用。
教學重點:
認識蝴蝶的形象,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蝴蝶的頭、身、翅膀的基本形狀和比例大小關系以及顏色花紋的配置。加深對蝴蝶形式美的體驗。
教學難點:
選擇合適的花布增加蝴蝶的形式美。
作業要求:
運用色彩知識,認真選用不同顏色的碎布,根據布料的花紋特點,剪貼成“美麗的蝴蝶”。要表現出蝴蝶的形狀和翅膀的花紋。
課前準備:
1、學具:若干顏色、花紋不同的碎布,剪刀,膠水,16開卡紙一張/人。
2、教具:范畫,幻燈片,大卡紙一張,膠水,錄音帶,(錄像帶)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問學生連續幾節課學了些什么?(畫昆蟲、蝴蝶、制作紙蝴蝶)
2、出示范畫,問:這個蝴蝶又是用什么材料繪制的?(用布料制作的)
3、學生欣賞范畫。
4、板書課題:美麗的蝴蝶---布貼畫
二、認定目標:
1、指出在美術這一藝術園地中,可以用各種方法,各樣材料去描繪、制作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這節課是學習用“布貼”的形式剪貼“美麗的蝴蝶”。
2、學生認定目標,明白布貼畫的形式。
三、導學達標:
1、觀察欣賞蝴蝶。蝴蝶非常美麗,人們把它說成是會飛的“花兒”,現在老師帶同學們欣賞一下“美麗的蝴蝶”請大家思考:
a:為什么把蝴蝶叫做“會飛”的“花兒”?什么原因使它這么美麗?(有美麗的花紋,有花兒一樣的顏色)。
b:蝴蝶種類繁多,形狀各異,但它們外形有一個共同的 特
點,這個共同的特點是什么?(左右對稱)
2、小結:自然界的蝴蝶是沒有一只相同的,都有它自己的獨特之美,它們給我們畫畫時提出一個要求:畫蝴蝶要各不相同。
3、制作方法演示:邊講邊作。(利用實物投影儀)這節課學習用布料剪貼蝴蝶。
①、在底紙上畫出蝴蝶外形。外形包括:身體、觸角、翅膀三大部分。問學生:剛才大家看錄像《美麗的蝴蝶》時,有一
個共同的特點什么?你們發現了嗎?(左右對稱)我們可以運
用蝴蝶左右對稱的特點,采用對折的方法,一次便剪出對稱的翅膀來貼上。
板書:左右對稱。
②、選擇色彩花紋合適的碎布,考慮好色彩搭配。問學生:剛才錄像中為什么稱蝴蝶是活動的“花兒”?(因為蝴蝶有美麗的花紋和鮮艷漂亮的色彩)
板書:美麗的花紋和鮮艷漂亮的色彩
小結:我們可以用近似色或對比色來搭配翅底色和翅紋色。因為這樣才能顯得出鮮艷,色彩才能豐富。例如:紅和綠,藍和橙,紫和黃等。給學生示范布料的選擇,并設計好各種美麗的花紋。
③、用選好的布料分別剪蝴蝶的頭、胸、腹、觸須。再剪彩貼翅膀花紋,特別注意是否對稱。
4、學生再次觀看課本步驟圖,復述剪貼方法。
四、達標測評:
用不同的色彩碎布,剪貼一只“美麗的蝴蝶”。
步驟: 1、畫出外形。
2、貼翅膀和尾。
3、再貼上其它部位和花紋。
學生在老師的輔導下制作蝴蝶。注意左右對稱關系和色彩對比以及圖案設計。做得好的,請他的蝴蝶飛到老師的花園中來。(貼出花園圖)放輕音樂。
五、講評:
這節課大家共同創作了一個蝴蝶展覽會。這些蝴蝶都是用生活中的碎布做出來的,很美麗。大家以后可以用布貼的形式來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教學內容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材第一課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現:體驗設計照片框架的樂趣,發現能突出主題照片的漂亮形式和顏色
實踐與創造:創造設計并制作出自己個性的作品
欣賞與評議:在制作過程完成后,選幾副優秀的作品讓大家一起來欣賞和評議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類似于相框框架的作品制作程序,了解簡單照片復雜照片簡單化的對比作用以及相框圖案的表現手法
難點:設計個性化的新穎的相框
教學準備
照片,鉛筆,水彩筆(學生),粉筆(教師)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組織教學 準備上課 集中注意 復習、創設情境
思考、回憶、回答、鞏固所學 新授
問:同學們,你們家里面框相片的相框漂亮嗎?你們想不想親手做一個比它還漂亮的相框呢?今天,我們的任務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親手做一個相框。
走進相框的制作:講授制作過程步驟(邊傳授邊實踐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為美化教室或家做鋪墊)
步入相框畫面設計制作:想一下自己想設計一個怎么樣的相框?圖案內容是什么?(觀察書上面已經有相框畫面從而促進學生對作品的圖案樣式的想象)正式進入設計描繪:請你吧自己的想象設計都表現到畫紙上(真正落實想象中的漂亮畫面),并巡視學生做的情況,糾正不正確的地方。
教學評價展示成果:拿幾副首先完成的作品到臺上,讓所有學生評一下比較一下,各個作品之間,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優點和不足(說出不足能使自己進步,說出優點能使自己自信)
我們家的相框一般、還可以;想自己做一個
認真聽老師的講解
自己積極開動腦筋想想,自己要做這樣的一個相框
用水彩筆在紙上面畫出自己設計的相框畫面,并且根據老師教的方法做一做;
虛心聽取老師和其他同學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