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足球教案技術部分篇一
吊桿練習是非常極限的,我小時候教練讓我們抓的是吊橋的圍桿,一定要很粗,手不能合攏,只能用手指扳住,時間可以量力而行,最好做到極限,給自己點壓力。
抓力球是個非常簡單實用的訓練器械,平常抓在手里,三十個一組,一天做十組,一個月就會很有效果了
如果可以做指臥撐那是最好了,還能練練腰腹和臂力,手指力量也兼顧了。做完手指力量訓練,一定要拉伸自己的手指,因為柔韌會讓你遠離脫臼和骨折。
手型的練習,沒有捷徑,就是苦練成習慣,拍地,拍墻,一切可以反彈的地方都是你練習的場所。
我們都知道,射門在腹部左右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腹部和手臂抱住球,可是射門力量太大,就會打在肚子上感覺好疼,我沒有圖片,只能用語言形容下,用手臂和腹部形成一個窩狀,手臂先接觸足球做到一個緩沖效果,擠壓式的緩沖,不能打在手臂上。這樣,球在接觸腹部的時候已經沒那么大的沖擊力,也就能穩穩抱住足球了。
現在因為足球的曲線設計,導致地滾球速度非常快,也有很大的力量,所以在接球的時候一定重心要向前,接住球以后向前傾倒,順勢趴在地上都行。來張圖片,這是很老的教材圖片,有不懂的,可以問我。
現在因為足球的曲線設計,導致地滾球速度非常快,也有很大的力量,所以在接球的時候一定重心要向前,接住球以后向前傾倒,順勢趴在地上都行。來張圖片,這是很老的教材圖片,有不懂的,可以問我。
接高空球判斷好落點,單腿起跳會比兩條腿起跳跳的高,在與對手爭搶的時候,也能用另一條支起的膝蓋有效的保護自己。保證手型,接球手要向前伸出去,打在手上才會用手臂來緩沖力量,接的更穩
關于步伐,基本就是滑步和交叉步。區分當然是前后左右了。側滑多用在站位上,調整自己的位置的同時還要保證面對球的方向視線緊盯足球。這時候我們就用側滑。側滑時雙腿稍稍彎曲,重心向前,前腳掌著地,逆側腿發力,順側先邁腿,上身垂直,手臂在身前隨時準備接球,目向前方。
交叉步多用于接高空球和魚躍撲救上,具體怎么講呢。就是左腿向右腿身前邁腿,然后右腿跟著。。這語言表達能力略差,湊合聽吧。逆側就反過來。起跳時候用逆側腿,發力更好,跳的更高更遠
關于步伐練習,我只說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如圖,中間是你,邊上都是標記桶,每個距離你大概三米左右,依次編號,從1-n看你腦袋靈活了,在中間做好準備,雙腿彎曲,身子前傾,雙手放在胸前。讓小伙伴隨意喊出標記桶的數字,用側滑的方式摸倒桶子。直到最后一個。記好時間,看看每次的進步
交叉步練習就很簡單,左右讓小伙伴拋高空球,側交叉去拿高空球就是了。保證手型,膝蓋提起(很關鍵),落地緩沖一定要穩。
坐地上每邊撲個六十下巴,可以一側,也可以兩側交替,做這個訓練之前,要充分活動開肩膀,多做做拉伸動作,以免拉傷。做完幾組坐式,就可以跪在地上進入第二個階段,跪式撲救,這個就有點難度了。
跪著練撲球的時候,一定充分伸展自己的身體,達到極限長度,由于落地時候沖擊力比較大,接住球以后可以把球按在地上緩沖,第二緩沖點是肩膀。接住球以后收回胸前,一手包住球體,一手按球上面,再接觸地面,這樣脫手幾率幾乎為零。熟練以后可以試試肩膀直接落地,我本人練過,動作對的話,肩膀壓力不大。很難受傷。
先簡單講講吧,看看能不能找到涂鴉了,守門員在特別近的時候有效防守距離大概每側1.5米左右,當然越近有效防守距離越小。站在門里你三米的有效防守距離對于七米多的門來說就等于擺設一樣,所以我們要站出去,讓自己和兩個門柱程三角形,拿左邊作比較,前鋒面對你的時候他的視角你和左門柱之間距離是你的有效防守距離,還要貼近一點,就是在一點三米左右,右邊門柱在前鋒的視角,和你之間距離也不能超過兩米。
這樣,在前鋒的面前,球門就等于變成了三米的小門。壓力驟增,即使射門,也只能選擇三米內的一個角度,增大了我們阻擋進球的可能。這種是在單刀的情況下,選擇出擊站位。
當然這樣會有很大被吊門的可能,所以這個選擇特別重要,吊門能回身推出去,近身又能封住角度。
足球教案技術部分篇二
四年級小足球教學設計
一、指導思想:
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與“人本主義”教育理念接軌,使學生在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心健康、心里健康和社會適應等各個方面得到全面的鍛煉和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作用,通過各種趣味小游戲,培養學生體育意識,以教材難點與趣味點的結合設計練習內容。讓學生在愉快的合作、探討、競爭中逐步達到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在練習與游戲活動中,提高足球射門的能力,發展學生奔跑、跳躍、靈敏、反應、協調等身體素質。
2、運動技能:通過小足球射門與游戲的教學,向學生傳授腳內側射門技術。
3、身體健康:能利用足球進行運球和射門。
4、心理健康:充分促進個性的發展,體驗足球射門的樂趣。
5、社會適應:培養交往能力和團結協作的意識。
三、學生分析
我校學生比較喜歡參與體育活動,特別是足球運動。但由于學生的生源差異較大,特別是外來流動人口,收入低,生活環境一般,課余時間基本沒能參與到足球活動中,只有利用課堂的學習和練習來提高自己和滿足自己的欲望,體驗到足球運動的樂趣。因此,在課堂上,我盡量讓學生參與練習,提高足球技術;課余時間,對部分有興趣的學生進行免費的輔導,讓他們更加喜歡足球運動。
四、教材分析
足球是學生特喜歡的一項體育運動,有很強的集體性和趣味性,通過足球活動能發展學生的多項身體素質。還可以充分激發小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少年兒童的綜合素質,培養競爭意識和團結合作的精神。但如何進一步提高足球技能,需要教師加以引導。本課中就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初步學會足球的簡單運動動作,知道簡單足球動作術語。在教學中主要強調突出“游戲”二字,在游戲中熟悉球性,培養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初步養成不用手而用腳觸球的意識和習慣。
難點:腳內側部位對學生來講不是很清楚,教師采取的方法是在這一位置貼上標注物,通過多種游戲強化,讓學生在興趣高昂的狀態下,體驗腳內側射門技術。
趣味點:
1、用人體設置門,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讓學生進行小足球比賽游戲,讓學生展示自我,符合兒童心理。
五、設計思路
本課以“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線,時時把學生的主體地位放在第一線,教學中啟發學生大膽想象,鼓勵學生主動體驗,在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層層深入地讓學生體驗合作交往,教師及時的鼓勵和引導,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從而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本課采用主體式教學法。在課前師生談話階段—教師既以趣引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有良好的情緒,為上課做好準備。
教師設計安排多種練習方法,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使學生在樂中求學,在學中取樂。
飛躍龍門——引導學生設置各種“人體門”,參與射門練習。在練習中能與他人合作探究,共同完成任務。
比賽游戲——通過比賽小游戲,相互協作,共同完成任務,體驗成功的樂趣,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團隊精神。
六、場地器材設置
一片足球場 小足球 20個 跨欄架 8個
七、教學效果預計:
1.心理效果預計:根據本課特點,學生將會積極參與活動,并能在活動中體會到集體的力量,給自己帶來集體的歸屬感。
2.生理效果預計:由于本課是新課,負荷適中,但練習密度較大。平均心率為110-120次/分
八、本課特色
1.課標指出開發和利用各種體育生活資源是激發學生運動情感的重要手段。課上運用了生活中的廢紙,在學生手中變成了一個一個足球,為足球走進生活游戲打開了綠色通道。
2.體育源于生活,更應貼近生活。傳統的足球運動具有強烈的對抗性。現在越來越遠離學生的生活。學生只是在心中虛擬的喜愛,根據這一情況,本課將足球運動換成兒童話、娛樂話的體育活動,讓學生親近足球,親身享受足球運動帶來的愉悅,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備注:本主題單元計劃共5節課,比賽課為第3課時—“快樂的小足球”
足球教案技術部分篇三
小學足球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通過小足球射門的學習,提高學生足球技術,體驗射門的樂趣,發展學生奔跑、跳躍、靈敏、反應、協調等能力,培養學生參與足球活動的興趣和意識,以及團結協作的意識。以激發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為核心,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
二、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在練習與游戲活動中,提高足球射門的能力,發展學生奔跑、跳躍、靈敏、反應、協調等身體素質。
2、運動技能:通過小足球射門與游戲的教學,向學生傳授腳內側射門技術。
3、身體健康:能利用足球進行運球和射門。
4、心理健康:充分促進個性的發展,體驗足球射門的樂趣。
5、社會適應:培養交往能力和團結協作的意識。
三、學生分析
我校地處農、牧區結合部,學生比較喜歡參與體育活動,特別是足球運動。但由于學生家庭的差異較大,特別是外來流動人口,收入低,生活環境較差,課余時間基本沒能參與到足球活動中,只有利用課堂的學習和練習來提高自己和滿足自己的欲望,體驗到足球運動的樂趣。因此,在課堂上,我盡量讓學生參與練習,提高足球技術;課余時間,對部分有興趣的學生進行免費的輔導,讓他們更加喜歡足球運動。
四、教材分析
射門是足球運動中最令人興奮的組成部分,青少年天生就有一種射門的欲望。通過小足球射門與游戲活動的教學,讓學生掌握腳內側射門技術,能充分運用到游戲和比賽中去。讓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發展奔跑、跳躍、靈敏、反應、協調等身體素質,培養競爭意識和參與的積極性,促進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
五、射門動作要領
1、立得要穩:支撐腳的位置要正確、穩定,兩臂要自然張開保持身體平衡。
2、看得要準:判斷好來球的方向、力量和速度,觀察防守球員的位置和空隙并選擇好射門角度。
3、起腳要快:完成射門動作的一剎那,動作要果斷、快速、突然。
4、下腳要狠:腳觸球的一剎那,力量要適當,動作要狠。
5、向前跟進:射門后千萬不要止步后仰要隨球向前上步,爭取補射或其他傳球動作。
六、學校場地器材
7人足球場一個,小球門兩付,小足球、標志桶等一批器材。
七、教學思路
1、復習運球繞桿、分組搶截球等練習,提高學生的球感。
2、復習腳內側傳接球練習,提高腳內側傳球技術。
3、學習腳內側射門技術,結合射門游戲,提高學習足球的興趣。
4、分小組比賽,把腳內側射門運用到實踐活動中。(三人、五人足球規則的教學)
5、最終讓學生體驗到參與足球運動的樂趣。
三年級足球訓練課教學計劃
教學內容:
1:利用腳內側踢、傳球、模擬射門
2:繼續進行顛、撥、拉、挑球訓練
教學目標:通過本訓練課的練習,使學生對足球球性更加熟悉,更進一步地掌握足球傳遞、撥、拉、挑的技巧,激發對足球的熱愛,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養成從小吃苦耐勞的精神。全面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靈敏度。促進學生大、小腿、腰腹肌肉的有序發育。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和集體主義精神,增進榮譽感。學會守規則、重紀律,服從裁判等優良品質。
教學重、難點:利用腳內側正確射門
場地器材:小足球若干、模擬足球墻
教學過程:
1:準備活動
(一)文體委員集合隊伍、報數、清點人員、報告老師、師生相互問好。
(二)帶領學生徒手操練習。
(三)教師組織學生繞操場變速跑300米。
2:復習顛、撥、拉、挑球練習
將全班同學分為四個大組列隊站立,分別抽2至3名較熟練的同學示范練習,教師巡視并糾正其不規范動作。
(教師復述幾種動作的關鍵性要領)
由學生分組練習。(教師及時指導與糾正痼弊動作)3:新授課 談話導入:同學們喜歡看世界杯足球賽嗎?喜歡足球運動嗎?足球運動中最經典的什么?(點球大戰)好吧,那么,我們今天就都是中國足球明星,來一場點球大賽。
(一)利用腳內側踢、傳球
教師講解踢、傳球動作要領:
要求學生用腳內側傳、踢球時,要根據球的落點,來判斷擊球的部位,并要控制住擊球時的力量,把握球的運動方向。引導學生先進行傳球訓練,待學生有一定的方向感后,再進行踢球練習。
在操場內分別劃兩組平行線,其間距5至8米,被分為四組的同學分別站立于平行線外,兩兩同學一一相對,要求學生利用腳內側相互間進行傳球與踢球訓練
(教師在巡視中糾正學生不規范動作)
(二)利用腳內側射門
點球大戰開始啰。
在空墻上畫四個少兒模擬球門,在8至10米處點上發球點,要求學生利用腳內側進行射門訓練。
闡述動作要領:引導學生注意舒展的助跑、足球的落點、球的運行軌跡、擊球點等等。
(教師做示范性的射門分解演練,抽出3至5名學生練習教師點評)
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射門練習。
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動作,作出正確的講解。
整理與放松:
利用輕松愉快的音樂作整理與放松活動。教學評價:
表揚學生射門優勝者,反饋技藝的掌握情況,提出今后的改進意圖。
一、教學目標:
1、進一步建立腳內側踢、停球技術球動作概念。
2、鞏固提高腳內側踢、停球技術動作和對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發展靈敏、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
3、培養學生勇敢、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二、重、難點:
1、重點:腳內側踢、停球--準確的腳型及觸球的部位、力量。
2、難點:腳內側踢、停球技術--協調配合和腳對球的控制掌握能力。停球時伸腳提前量和及時后撤的掌握。
三、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10)
1、繞操場慢跑(3’)學生成兩路縱隊繞操場慢跑兩圈,慢跑時速度均勻精神飽滿,隊列步調一致
2、熟悉球性(7’)
教師先進行各種方法練習和講解,然后學生自由模仿創新練習。組織形式為散點。
學生通過各種練習,培養學生的球感和對球的興趣,改善腳對球的控制能力,進一步熱身,同時活躍課堂氣氛,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準備。
(二)基本部分(30’)
一、學習腳內側踢地滾球技術
動作要求:直線助跑,腳尖正對出球方向,支撐腳踏在球的側方距球 15cm 左右,大腿外展,腳底與地面平行,腳尖微翹,踝關節緊張,用腳內側擊球的后中部,同推送或敲擊的方法將球擊出。
重點:支撐腳站位
難點:腳型固定
組織:全班兩人一組,每組一球,同時進行練習
教法:
1.講解腳內側正面傳地滾球
2.給學生做正確示范動作
3.學生練習時,巡回輔導,糾正錯誤動作
要求:認真聽講解,仔細觀察教師示范,明確支撐腳站位。
(1)踢固定球,做腳內側踢球支撐腿戰位及踢球部位模仿練習
(2)兩人一球,一人用腳底擋球,另一人做腳內側擺腿練習
二、學習腳內側接地滾球
動作要點:支撐腳腳尖正對來球,接球腿大腿外展,腳尖微翹,腳底與地面平行,腳內側迎球。
組織:全班兩人一組,每組一球,兩列橫隊,相距 五米
三、教法:
1.講解腳內側接地滾球
2.教師示范
3.兩人一組,隊形相距 五米,練習傳球
練習方法:兩人一組,每組一球,一人用腳內側傳地滾球,另一人用腳內側接球,然后再用腳內側接球,然后再用腳內側傳球,兩人反復練習。小學體育足球教學計劃
課題:足球
領域目標:運動參與、運動技能
教學目標:
1、樂于學習腳內側踢球的動作方法,并對練習表現出勇敢頑強的挑戰精神
2、能積極主動參與各種活動,學會交流和合作并能充分展示自我3、能有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品質
學習內容:腳內側踢球
學習過程:
一、醞釀情緒,激發興趣階段
教師活動:
組織學生整隊,由講解足球明星引出課題, 帶領學生徒手操熱身活動
學生活動:體委整隊,與教師親切問好
積極參與對體育明星的交流,明確學習內容 認真做好準備活動
二、合作探究、完成動作學習
教師活動:
組織學生分成4人一組,每組一只足球,啟發學生合作探究腳內側踢球的方法,并對練習結果進行匯報; 巡回指導,參與學生的學習對有困難的小組給予幫助 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成果展示,對學生學習情況做出評議 講解示范動作要領,糾正學生練習中的錯誤;
組織學生進行正確動作練習
學生活動: 能發揮集體的智慧進行動作的研究和學習,對練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或向其他小組請教
積極參與動作學習展示,并能對其他小組的練習做出簡要的評議 學習動作,糾正錯誤,再練習組織:分成4人一組在指定的場地上進行練習
三、努力拼搏,敢于挑戰(8人傳球游戲)
教師活動:
講解8人傳球游戲的方法、規則和比賽的記分辦法
把學生分成8人一組,在指定的場地上進行試練,解答學生的問題并給予積極的指導和幫助
組織學生分組比賽,挑戰記錄
對學生比賽給予積極的鼓勵和評議并對優勝組和動作進步最大的小組給予獎勵
學生活動:
在小組長帶領下進行游戲的嘗試練習
積極參加比賽,大膽展示自己的動作并能挑戰紀錄
對其他小組的比賽能做出客觀的評價,真確對待成功和失敗
四、穩定情緒,恢復身心階段
教師活動:
和學生一起慶祝勝利
引導學生交流感受,評議總結
布置課后作業
回收器材,宣布下課,師生再見 學生活動:在歡快的氣氛中慶祝勝利 交流自己的感受領會作業要求 歸還器材,師生再見。
篇5:小足球單元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本著“學生為主、健康第一”的原則,安排教學內容,在課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學習簡單運動技能的培養;通過學生自覺、自律、互學、互練、自創、互評等教學手段提高小足球的腳內側傳球動作;課的設計富有趣味性、多樣性、情景性、實效性.在課堂教學比賽中,提高學生的比賽意識,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增進友誼。培養學生用于拚搏的精神。
二、教材選擇及教材分析
本課選用新課程標高年級學習水平三要求,進行小足球的腳內側傳球和腳背運球練習;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對運動動作的創造性。
小足球是一項小學生非常喜歡的運動項目,也是小學生體育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單元難度較中,適合高年級學生練習學習,教學的重點是要學生熟悉球性,對球的控制要恰到好處,傳球、運球都要力量適中,動作規范。因此,教學應著重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學生對球性的練習,為以后的傳球和運球打下堅實的基礎。
2、正確掌握傳球運球的方法,運用正確的踢球姿勢。
3、培養學生安全地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所以,我把本單元分為4課時完成,讓學生從熟悉球性、傳球、運球循序漸進的學習,有助于他們足球水平的提高。
三、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經過幾年的體育鍛煉,已經能規范自己的動作,而小足球是小學生較喜歡的體育項目,如果以規范的足球動作技能施教,正好符合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可以促進學生足球水平質的提高。
四、教學流程
1、目標導入部分:我根據學生的愛好,創設了很多的情景,讓學生能一下子進入到課堂教學氣氛中來,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又使學生對自身的藝術性有了一定的提高。
2、目標實施:從當代足球的發展出發,使學生從內心對足球運動有一個渴求的態度,同時進行一些與足球有關聯的熱身運動,讓學生切身體驗到足球運動的快樂,為目標的實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寓教于樂:以各種游戲及自主活動為主,使學生在學習之余能夠能到充分的娛樂,并把所學運用到游戲當中,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4、目標的反饋及身心放松:注意學生的目標反饋,隨著音樂做放松運動。
足球教案技術部分篇四
摘錄自
2015年人教版《中小學校園足球(教師用書)》 足球基本技術第一節
熟悉球性
熟悉球性是學生體驗足球的開始。通過揉球、踩球、腳內側撥球、腳背正面顛球、大腿顛球、拉球、挑球、扣球及各種球性的組合練習,可以達到建立球感、熟悉球性的目的,也是學習掌握其他各足球基本技術的基礎,有助于技術技能的形成。通過熟悉球性的
教學
,應達到以下教學目標:1、激發學生的足球興趣,享受足球運動的快樂;
2、通過球性練習建立球感、熟悉球性;
3、發展學生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一、揉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兩腳自然開立,支撐腳一側膝關節微屈,保持身體平衡,練習腿提膝以前腳掌部位觸壓在球的上部,進行不同方向的揉球動作,左右腳交替進行。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觸球的方式。
難點:揉球時重心的控制。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用踩壓方式觸球,不容易控球
糾正方法:用左右腳交替練習觸壓動作,讓學生體驗和感受觸壓和踩壓的區別,再過渡到揉球練習。
2、重心過高,身體不穩
糾正方法:身體重心稍降,微向前傾,揉球時要保持重心在球的上方,當球移動時,要及時調整身體與球的位置關系。
(四)練習方法
1、用實心球來進行揉球練習,讓學生體驗和建立正確的觸球方式。
2、一人一球單腳揉球練習。
3、一人一球左右腳交替揉球練習。
4、分小組進行揉球比賽游戲。
(五)教學建議
1、初學時,首先讓學生體驗正確的觸球動作。
2、掌握正確的觸球動作后再過渡到揉球練習。
3、先練單腳揉球,待球性提高再過渡到左右腳交替揉球。
4、學生基本掌握揉球技術后,可組織各種形式的游戲來提高練習興趣。
二、踩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兩腳自然開立,身體微前傾,與球保持適當距離,雙眼注視足球。練習時用左右腳前腳掌部位依次交替點觸球的正上方,觸球動作輕穩,重心放于支撐腳上。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觸球的方式、部位和力量。難點:保持身體與球的合理位置關系。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不能有效地控制球,影響動作的連貫性和協調性
糾正方法:采用分步驟練習,由慢到快,由單腳踩球過渡到雙腳交替踩球,體會正確的觸球方式、觸球部位,體驗左右腳交替練習時重心的轉換與控制。
2、支撐腳與球的距離忽近忽遠,影響觸球腳動作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糾正方法:練習時,要通過調整身體重心,保持支撐腳與球的合理位置關系,從而保證觸球腳對球的有效控制。
(四)練習方法
1、原地踩球,體驗身體與球的位置關系,支撐腳與球的位置關系。
2、用較輕的實心球讓學生體驗踩球的觸球方式、觸球部位。
3、兩人一組,一人幫助固定球,另一人做雙腳交替踩球練習。
4、分小組進行踩球比賽。
(五)教學建議
1、初學時,先做無球模仿原地踩球的練習。
2、初步掌握踩球的方法后,采用實心球做雙腳交替踩球練習。
3、初學時,要盯著球做雙腳交替踩球練習,然后逐漸抬頭觀察周圍情況,并逐漸加快兩腳交替踩球的速度。
1、提醒學生在練習踩球時,用點觸的方式觸球的上部,力量要有控制。
2、學生基本掌握踩球技術后,可組織多種形式的游戲來提高練習興趣。
三、腳內側撥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兩腳自然開立,身體微前傾,保持身體重心穩定,球在雙腳之間。練習時,撥球腳微抬,用腳內側部位向支撐腳方向撥球,隨后支撐腳變撥球腳重復上述動作,左右腳連續交替進行。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撥球力量和方向的控制。難點:練習時重心的轉換與控制。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撥球力量過大或過小,影響撥球的效果
糾正方法:通過慢動作模仿連續,體會撥球的動作、用力和方向,逐步找到動作感覺,養成2 動作習慣。
2、連續撥球時,撥球部位產生偏差,影響動作的連貫性 糾正方法:練習中要根據球的方向不斷調整身體位置,控制好重心,保證技術動作的穩定性。
(四)練習方法
1、做無球模仿撥球動作練習。
2、用實心球代替足球,讓學生體驗腳內側撥球技術動作。
3、原地用實心球做腳內側撥球練習。
4、變換方向的移動腳內側撥球練習。
(五)教學建議
1、初學時,做無球模仿撥球的練習,讓學生體驗動作感覺和重心變化。
2、初步掌握撥球動作感覺和節奏后,用較輕實心球做進一步體會。
3、初學時,雙眼要盯著球做練習,當動作熟練后可抬頭觀察,并逐漸加快撥球的速度和節奏。
4、提醒學生在練習腳內側撥球時,注意撥球的部位要準確,力度要適當,動作要協調。
5、當動作熟練后,可通過加快撥球的速度,改變撥球的節奏和方向,以及游戲競賽等方式來提高練習的趣味性。
(四)腳背正面顛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身體自然站立,重心稍前傾。顛球時,重心移到支撐腳上,支撐腿膝關節微屈,兩手自然伸開,保持身體平衡。當球下落時,顛球腿以膝關節為軸,大腿帶動小腿,踝關節緊張、腳尖微翹,用腳背正面擊球的底部,將球向上顛起,兩腳交替進行,顛球時發力均勻。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顛球的時機和觸球部位。難點:顛球時重心的調整和控制。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顛球時機不當、部位不準 糾正方法:用手拋球(或將球裝在球網中)讓學生體驗擊球的時機和部位,提高控球的能力。
2、顛球時膝關節彎曲,腿抬的太高
糾正方法:先做模仿動作,體會動作方法與要領,然后用慢動作反復練習。
(四)練習方法
1、手拋顛球或顛裝在網袋中的球。
2、用腳將球拉挑起后進行顛球練習。
3、變方向移動連續顛球練習。
4、2---3人一組分組顛球練習。
(五)教學建議
1、初學時,可采用手拋顛球的方法,隨技術不斷提高,逐步減少手的輔助,最終過渡到完全用腳的顛球。
2、初步掌握腳背正面顛球的方法后,采用較輕的實心球做雙腳交替腳背正面顛球練習。然后用足球練習顛球,剛開始練習時可把足球適當放一些氣,降低彈性,以便學生顛球。
3、提醒學生在練習腳背正面顛球時,要注意球下落時抬大腿擺小腿擊球的底部,腳尖上翹,腳踝適當用力。
4、掌握腳背正面顛球技術動作后,可逐步加大學生練習的難度,變換練習的形式,組織競賽游戲,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
(四)大腿顛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雙腳自然站立,身體重心稍前傾,兩手持球在胸前。顛球時,用手將球向上平穩拋起,球下落時,支撐腿膝關節微屈維持平衡,顛球腿大腿提膝上擺,大腿擺至水平位時用中前部顛擊球的底部,將球向上顛起,兩腿交替進行。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顛球的時機和觸球部位。
難點:顛球時身體重心的調整和控制。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顛球時機不當、顛球部位不準,影響顛球的效果
糾正方法:采用無球模仿練習,體會動作要領;或采用固定球練習來體會擊球部位。
2、顛球時身體不夠放松,動作僵硬不協調
糾正方法:顛球時注意力要集中,但精神要放松,身體部位尤其是肩部要放松,自然協調地做動作。
(四)練習方法
1、無球模仿的大腿顛球動作體驗。
2、利用固定球的顛球模仿練習。
3、手拋球大腿顛球練習。
4、左右腿交替連續顛球練習。
(五)教學建議
1、初學時,通過無球或固定球模仿練習,建立大腿顛球的動作感受。
2、可先采用較輕的實心球做大腿顛球練習,然后再用足球進行練習。
3、開始時,可一拋一顛,當動作穩定后,逐步過渡到一拋兩顛、一拋多顛,甚至連續顛球。
4、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掌握好抬腿擊球的時機和部位,大腿要抬平,部位要準確,用力要適度,節奏要均勻。
5、學生掌握大腿顛球基本技術后,可通過變化練習形式,增加練習難度,提高學生的顛球控制能力。
(五)拉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重心稍降,身體放松,微前傾。拉球時,支撐腳維持平衡,另一只腳用腳前掌部位踩在球的上部或者側上部,順勢向需要的方向拉動,并迅速連接下一個技術動作。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支撐腳的選位。難點:拉球后重心的跟進。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支撐腳距球過遠或過近,影響拉球動作效果
糾正方法:采用慢動作模仿練習,反復體會支撐腳與球的位置關系,逐步建立正確的動作體會和感受。
3、拉球后重心沒有順勢跟進,影響動作的連貫性
糾正方法:拉球練習時,要求身體要隨拉球的方向轉動,保證重心及時跟進。
(四)練習方法
1、慢動作拉球模仿練習。
2、左右腳交替做拉球動作練習。
3、左右腳做不同方向的拉球動作練習。
4、拉球后連接下一個技術的練習。
5、兩人一組,一攻一守,交替進行拉球攻防的練習。
(五)教學建議
1、通過有球慢動作模仿練習,體會拉球動作的要領和方法。
2、基本掌握拉球動作方法后,要提高動作的速度和動作的連貫性。
3、拉球技術熟練后,可進行拉球與其他技術的組合練習,提高連續動作的能力。
4、通過一對一練習,增加練習的對抗性,提高技術的實戰能力。
七、挑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挑球時,支撐腳控制身體平衡,挑球腳用腳尖插入球的底部做上挑的動作或用腳背上撩動作,使球向上改變方向。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挑球的觸球部位。
難點:挑球的力量和方向控制。
(二)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挑球動作不熟練
糾正方法:先做有球慢動作模仿練習,體驗動作要領與方法。
2、挑球時力量和方向控制不好,挑球效果不佳
糾正方法:通過反復性練習,提高動作的熟練程度和控制能力。
(三)練習方法
1、無球的模仿練習。
2、有球的慢動作模仿練習。
3、左右側交替挑球的練習。
4、一對一對抗練習。
(五)教學建議
1、初學時,通過無球或有球模仿練習,體驗動作要領和方法,建立正確的動作感受。
2、練習時,提醒學生注意動作的連貫性和用力的大小,控制好挑球的高度。
3、挑球后注意身體重心的及時跟進,加快后續動作的連接,提高動作的連貫性。
4、通過對抗性練習,使學生能根據防守情況,掌握挑球的時機,變換挑球的方向,提高實戰的效果。
八、扣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扣球時,身體重心下降,支撐腿膝關節適度彎曲,腳尖指向扣球方向。扣球腿提膝轉跨,腳腕扣緊,腳尖下指,用腳背扣擊球的后方或側后方,將球扣向支撐腳腳尖方向,扣球后重心順勢跟進。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支撐腳的位置。難點:扣球后重心的跟進。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支撐腳選位不當,影響扣球線路和方向
糾正方法:先做支撐腳的模仿練習,體驗支撐腳的動作要領與方法,明確支撐腳與球的位置關系。
2、扣球腿膝關節扣壓不緊,影響扣球效果
糾正方法:支撐腳落地后,要加快扣球腿的提轉速度,保持踝關節的穩定,注意扣球的力量和角度。
(四)練習方法
1、無球扣球模仿練習。
2、有球慢動作扣球模仿練習。
3、單腳扣球技術練習。
4、左右側交替扣球練習
5、一對一扣球對抗練習。
(五)教學建議
1、初學時,通過無球或有球模仿練習,體驗動作要領和方法,建立正確的動作感受。
2、初學時,提醒學生注意動作的連貫性,控制扣球的力量和角度。
3、扣球后身體重心應及時跟進,加快后續動作的連接,提高動作連貫性。
4、通過對抗性練習,使學生能根據防守情況,掌握扣球的時機,變換扣球的方向,提高實戰的效果。
第二節 踢球
踢球技術在比賽中的應用只要有傳球和射門。傳球是為了更好地控制球權,組織有效進攻,突破對方防線,創造射門機會。射門是為了把握有限的得分機會,體現進攻的效果和價值。通過踢球技術的教學,應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1、用活潑生動、豐富多樣的練習形式,吸引學生參與踢球練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和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奉獻精神、刻苦精神,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和配合意識,磨煉學生堅強的意識品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傳球意識和強烈的射門欲望,初步掌握主要部位的踢球技術方法和應用方法;
3、促進學生生長發育,提高學生運動素質,增進學生體質健康。
一、腳內側踢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直線助跑,支撐腳踏在球側合適位置,膝關節微屈,腳尖指向出球方向。踢球腳以髖關節為軸由后向前擺動,膝、踝關節外展,腳尖稍翹,腳與地面保持平行,當膝關節擺至接近球體上方時,小腿加速前擺,擊球剎那,腳跟前頂,用腳內側擊球的后中部。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支撐腳的選位與支撐。
難點:踢球腿前擺動作和擊球時腳型的控制。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支撐腳選位不合適,擊球無力或仰擊球,影響擊球的準確性
糾正方法:通過分解練習或固定球模仿練習,體會支撐腳的選位和站位,培養正確的動作習慣。
2、側身或直腿擊球,影響擊球的速度和力量
糾正方法:踢球腿前擺擊球時,要強調膝、踝關節的外展,使身體保持正面擊球姿態,加快小腿前擺擊球。
(四)練習方法
1、無球模仿動作練習。
2、一人踩球,一人模仿練習(敲擊球)。
3、一人踩球一人連續敲擊球動作練習。
4、兩人一球,保持適當距離,相互踢定位球。
(五)教學建議
1、根據學生水平提出不同要求,對低年級學生要求能用正確的腳法將球擊出,中高年級學生則要求在腳法正確的基礎上,逐步加大擊球力量,加快擊球速度。
2、采用多樣化的傳球和射門練習,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例如用小球門、跨欄架等目標設置進行傳準或射準比賽。
3、要根據學生的練習進度,逐步增強練習的難度,變化練習的形式,提高學生技術運用的7 適應能力和控制能力。
4、由于擊球面積大,容易控制出球方向,因此腳內側踢球技術在比賽中運用廣泛,但由于擊球力量相對較小,因此在比賽中多用于中短距離傳球和近距離推射。
二、腳背正面踢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直線助跑,支撐腳踏在球側,腳尖指向出球方向,膝關節微屈,眼睛看球。在支撐腳前跨的同時,踢球腿大腿順勢后擺,小腿后屈。前擺時,大腿以髖關節為軸帶動小腿前擺,當膝關節擺至接近球體上方時,小腿加速前擺,腳背繃直,腳趾扣緊,以腳背正面擊球的后中部。擊球后,踢球腿順勢前擺落地。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支撐腳的選位與支撐。
難點:踢球腿前擺動作和擊球時腳型的控制。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支撐腳選位不當,影響擺腿發力和擊球效果
糾正方法:采用分解動作和固定球模仿練習,體會支撐腳的選位和站位。培養正確的動作習慣。
2、擊球剎那,后擺不放松,前擺不充分,腳背沒有繃緊,影響擊球力量和速度
糾正方法:通過支撐腿的跨步支撐,加大擺動腿的擺動幅度。后擺時放松,才能加快前擺的速度,產生最大的擊球力。
(四)練習方法
1、無球動作模仿練習。
2、對墻進行腳背正面踢球的腳法練習。
3、兩人一組腳背正面踢球練習。
(五)教學建議
1、五六年級練習時,所用足球的氣壓可適當充足一些,有利于學生在練習時有更好的觸球體會。
2、腳背正面踢球的出腳速度快、擊球力量大,在比賽中主要用于遠距離大力射門及快速通過中場的傳球,可通過比賽練習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能力。
3、教師應從實戰和激發學生興趣出發,設計練習方法與形式。例如:將球踢進適當距離處的圓圈,踢遠、踢準比賽等。
4、練習方式要多樣化,多采用足球游戲或簡化規則比賽的方式來激發興趣,加強練習,可設計3---4個不同的練習方法,以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
三、腳背內側踢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斜線助跑,支撐腳踏在球的側后方,腳尖指向出球方向,膝關節微屈,眼睛看球,重心稍傾向支撐腳一側。在支撐腳踏地的同時,踢球腿以髖關節為軸,大腿帶動小腿由外向前擺
8 動,膝、踝關節稍外旋,當膝關節擺至球體的內側上方時,小腿加速前擺。擊球時,膝關節向前頂送,腳背繃直,腳趾扣緊斜下指,以腳背內側擊球后中下部,擊球后踢球腿順勢前擺落地。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支撐腳的選位與支撐。
難點:踢球腿的前擺動作和擊球時腳型的控制。
(三)易犯錯誤與糾正方法
1、支撐腳腳尖沒有對準出球方向,踢球方向不準
糾正方法:進行助跑的模仿踢擺練習,體會支撐腳的位置,注意身體的協調配合。
2、踢球發力不足,出球為內旋
糾正方法:通過支撐腿的跨步支撐,加大擺動腿的擺動幅度。后擺時放松,才能加快前擺的速度,產生最大的擊球力。擊球剎那,膝關節前頂,切忌順勢內拐,控制好擊球腳型,保證擊球的準確性和力量。
(四)練習方法
1、無球動作模仿練習。
2、對墻進行腳背內側踢球的腳法練習。
3、兩人一組腳背內側踢球練習。
(五)教學建議
1、此動作技術主要針對有基礎的學生。
2、可采用在腳上貼標志的方法,幫助學生知曉和掌握腳觸球的部位。
3、腳背內側踢球擊球力量大,容易控制出球方向,在練習中可組織中遠距離的傳球、踢任意球和射門等練習。
4、練習方法多樣化、趣味化,可在前方適當距離畫上不同半徑的圓圈,并標上不同的得分,讓學生踢長傳球進圈,計算累積得分,以激發練習興趣,提高傳球準確性。
四、腳背外側踢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腳背外側踢球的動作方法類似腳背正面踢球,只是擺腿時,腳面繃直5,腳趾向內扣緊并下指,用腳背外側擊球的后中部,擊球后,踢球腿順勢前擺落地。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支撐腳的選位與支撐。
難點:踢球腿前擺動作和擊球時腳型的控制。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支撐腳選位不當,影響擺腿發力
糾正方法:進行模仿踢球練習,確定支撐腳的位置,或結合固定球的練習,注意體會擊球點
9 位置和觸球部位。
2、前擺時膝、踝關節內旋不到位,影響擊球的力量和準確性
糾正方法:做踢球腿的踢擺練習,注意前擺過程中膝、踝關節要內旋,使腳外側繃緊并對準擊球部位。
(四)練習方法
1、無球模仿動作練習。
2、對墻進行腳背外側踢球的腳法練習。
3、兩人一組腳背外側踢球練習。
(五)教學建議
1、此腳法主要針對有一定足球基礎的學生。
2、腳背外側踢球技術的學習難度較大,但它擊球的突然性和線路變化,往往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技術效果。
3、可將腳背正面傳球和腳背外側傳球作比較性示范,幫助學生區分兩種腳法的不同之處。
第三節
接 球
接球是指球員有目的地利用身體的合理部位,把運行中的球接控至有利的位置,以便快速連接下一個技術動作。接球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下一個動作的順利完成。比賽中因來球性質、狀態不同,接球的方法也不同,常用的有腳內側、腳背正面、腳背外側、腳底、大腿、胸部等接球技術。通過接球技術的教學,應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懂得接球始終是為其他技術和戰術服務的技術,因此要養成合理接球,快速地迎球、接球和連接其他技術的意識。
2、引導學生學習并領會接球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動作要領,掌握幾種主要的接球技術方法,提高接球的合理性和實效性。
3、培養學生自信和積極參與練習的態度。
一、腳內側接地滾球
(一)動作方法及要點
支撐腳腳尖正對來球,膝關節微屈,接球腿提膝稍外展,腳尖微翹,腳掌與地面平行,使腳內側正對來球,當球滾到體前時,接球腳通過引撤動作,用腳內側將球控在合理的位置。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接球部位不合理。
難點:接球的時機和緩沖的效果。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接球腳膝、踝外展不充分,直腿接球
糾正方法:通過模仿練習,體會接球腿屈膝外展,用腳內側來接控球的動作。
2、不能有效緩沖,將球控在合理范圍
糾正方法:通過重復性練習,體會接球腳合理緩沖、有效控球的不同方法。
(四)練習方法
1、無球模仿接球引撤動作練習。
2、對墻傳球,用腳內側接球練習。
3、兩人一組進行原地腳內側傳接球練習。
4、兩人一組行進間腳內側傳接球練習。
(五)教學建議
1、利用“一看、二迎、三接球”的口訣,培養學生觀察、迎球、接球的意識和習慣。
2、接球練習最好結合傳球練習同步進行,例如把腳內側傳球和腳內側接球結合起來同時進行練習。
3、為了更好地完成接球的連接動作,就要培養接球后重心隨球跟進的意識和習慣。
二、腳內側接空中球
(一)動作方法及要點
根據來球的速度及運行軌跡,及時移動到位,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高度的接球點,將接球腿抬起,使腳內側部位對準來球,用引撤或切壓的方式,將球控在所需的位置。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觸球腳的部位。
難點:接球的時機和緩沖的效果。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觸球部位沒有對準來球,影響對球的有效控制
糾正方法:接球時,接球腳要提膝外展,使接球部位能對準來球,增加接觸球的面積,提高控制效果。
2、接球時機不準,緩沖效果不理想
糾正方法:接球時機要與來球速度合拍,有效減緩來球速度,通過動作角度的調整,將球控制在合理的位置方向上。
(四)練習方法
1、每人一球,自拋自接空中球練習。
2、兩人一組拋接空中球練習,交替進行。
3、三人成三角形站位,依次循環拋接空中球練習。
4、對墻踢球,用腳內側接反彈回來的空中球。
(五)教學建議
1、腳內側接空中球練習,要抓住準確判斷、快速移動、準確對球、接球時機、緩沖效果等技術環節,進行觀察和指導。
2、可通過球的速度變化、角度變化和高度變化,不斷變化練習的形式,逐步加大練習的難度,提高學生接空中球的應對能力。
3、當學生技術相對穩定時,可增加對抗性練習或小比賽,提高學生比賽中的動作能力和適應能力。
三、腳內側接球轉身
(一)動作方法及要點
判斷來球的速度和方向,調整好身體姿態,選好支撐腳位置,接球腳提膝外展,用腳內側對準來球,觸球剎那接球腳順勢引撤或撥轉球,使按需要改變方向,支撐腳積極蹬轉,重心隨球跟進。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支撐腳位置和觸球部位。難點:動作時機和出球方向控制。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轉身速度慢
糾正方法:要根據來球,快速移動至接球位置。要根據接球,選好支撐腳位置,為接球轉身創造有利的條件。
2、轉身接球質量不高
糾正方法:要根據來球的速度和角度,合理把握接球的時機和角度,從而產生最佳的接球效果。
(四)練習方法
1、對墻踢球接反彈球轉身練習。
2、兩人一組進行傳接球轉身練習。
3、三人一組,一人傳球,一人接球,另一人為防守隊員,接球人注意防守隊員的站位并接球轉身。
(五)教學建議
1、腳內側接球轉身技術教學,要抓住接球位置的選擇、支撐腳的選位,接球時機的把握,以及接轉動作連貫、重心隨球跟進等技術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2、可以通過折返跑練習發展腿部蹬轉力量,提高學生快速轉身能力。
3、在學生基本掌握腳內側接球的技術后,再開展接球轉身的練習,有利于運動技能的鞏固、遷移和發展。
4、根據技術發展水平,適時安排對抗練習,提高接球轉身技術的應變能力。
五、腳背正面接空中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準確判斷來球方向,選好接球位置。接球時,支撐腳膝關節微屈,控制好身體平衡,接球腳適度提膝抬腿,以腳背正面稍前部位對準來球。當腳觸球剎那順勢向下引撤,緩沖來球力量,將球控制在需要的位置上。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支撐腳位置和觸球部位。難點:引球時機和出球方向控制。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接球腳沒有準確對應球的落點,影響接球的效果
糾正方法:通過重復性練習,準確判斷球的落點,對準接球部位,提高接球的準確性。
2、接球時機不好,影響緩沖效果
糾正方法:要根據來球的速度,積極做好引撤緩沖動作,提高接控球效果。
(四)練習方法
1、自拋自接練習。
2、兩人一組原地拋接球練習,交替進行。
3、兩人一組移動拋接球練習,交替進行。
(五)教學建議
1、接球在比賽中的運用,一是緩沖來球力量,二是改變來球的方向,要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不同的接球方式。
2、腳背正面接球技術教學,要從準確判斷來球速度、落點,選擇合理接球位置、合理接球時機,抬腿引撤動作要連貫,熟悉空中球的球性等環節抓起。建議多做腳背正面顛球練習,提高學生對空中球的控制能力。
3、采用游戲的方法組織練習,如比誰接的穩、比誰接的成功率高等游戲,提高學生競爭意識和練習興趣。
第四節運球
運球與運球過人是擺脫對手、突破防守、組織進攻的重要手段,還可以用來變換進攻速度和調控比賽節奏。運球是指在跑動中,用腳的各種推撥動作將球控制在合理范圍,并積極為下一步的進攻配合、突破和射門創造機會。運球過人是指球員運用合理有效的運球突破和超越對手。通過運球和運球過人的教學,應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勇于挑戰、頑強、果斷的意志品質,樹立超越自我、超越對手的信心和勇氣。
2、了解足球運球及運球過人的基本要求和要領,掌握運球和運球過人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運控和運突的能力。
3、發展學生的速度、靈敏、協調性等身體素質。
一、腳背正面運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身體保持正常跑動姿勢,重心稍降,步幅適中,運球腿屈膝提起,髖部前送,腳背繃緊,腳尖向下,用腳背正面部位推送球的后中部,重心隨球跟進。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推送球的方法和力量控制。難點:身體與球的合理距離。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觸球部位和推送力量不當,不能有效控球
糾正方法:明確觸球的正確部位和動作要求,重復體驗腳背正面推送球的動作感覺,可多做走動中的單腳運球練習。
2、推送球后,身體重心留在后面
糾正方法:推送球后,身體重心應隨球跟進,保持與球的合理距離,始終保持對球的有效控制。
(四)練習方法
1、顛球練習,體會腳與球接觸的感覺。
2、走動中用單腳腳背正面運球。
3、慢跑中用單腳腳背正面運球。
4、走或慢跑中兩腳交替腳背正面運球。
5、兩腳交替做一步一觸球練習。
6、急停起動運球練習。學生直線運球中,突然踩球急停,再加速運球,反復練習。
(五)教學建議
1、初學運球技術時,要讓學生了解和體驗運球跑動時重心低、步頻快、步幅小的特點,為學習運球技術打下基礎。
2、低年級階段,要求學生知道什么事腳背正面運球,初步掌握腳背正面運球的基本方法,運球速度可稍慢。
3、中年級階段,要求學生應基本掌握腳背正面運球的動作方法,逐步加快運球的速度。
4、高年級階段,可逐步增加練習難度,加快運球的速度和節奏的變化,同時要養成抬頭觀察的習慣。
5、腳背正面運球技術練習,應抓好推送球動作、推送球力量、推送球方向,以及重心隨球跟進、運球節奏變化等技術環節,提高腳背正面運球能力。
二、腳內側運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領
支撐腳在球的側前方,膝關節稍彎曲,身體前傾,運球腳屈膝提起,用腳內側推球的后中部前進,隨后運球腳自然著地。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推撥球的方法和力量控制。難點:身體與球的合理距離。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導致人球分離,不能有效控球
糾正方法:給學生講清楚推撥球與擊球的區別,讓學生體驗這兩種方法的差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掌握正確的動作方法。
2、人與球的距離太遠,失去對球的控制
糾正方法:提醒學生運球時身體不要后仰,重心要隨球跟進,保持人與球的最佳距離,加強對球的有效控制。
(四)練習方法
1、雙腳撥球練習。兩腳分開與肩同寬,用兩腳腳內側來回撥球,可在原地撥動,也可以邊撥邊向前或后移動。
2、直線運球練習。按動作要領腳內側直線運球,要求一步一觸球,兩步一觸球,反復交替練習。
3、轉圈練習。以一腳為軸,另一腳腳內側向內運球,一步一推,一圈后換另一只腳練習。
4、撥球練習。用右腳腳內側撥球橫向滾動,左腳腳內側將球停住,接著,左腳腳內側使球橫向滾動,反復練習。
5、掩護運球,用腳內側做掩護運球。一人慢速運球,另一人在一側消極搶球,運球人側身掩護運球。
(五)教學建議
1、低年級階段,要求學生知道什么是腳內側運球,并初步掌握腳內側運球及運球變向的動作方法。
2、中年級階段,要求能較好地掌握腳內側運球的動作方法,能不斷加快動作的速度。
3、高年級階段,可逐步增加練習難度,加快運球的速度和運球節奏的變化,同時要養成抬頭觀察的習慣。
4、腳內側運球技術練習,應抓好推撥球動作、推撥球力量、推撥球方向,以及重心隨球跟進和運球變速變向等技術環節,提高腳內側運球能力。
三、腳背外側運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跑動時身體自然放松,上體稍前傾,兩臂自然擺動,步幅稍小。運球腳提起時,膝關節彎屈,腳跟提起,腳尖稍內扣,用腳背外側推撥球前進,身體重心隨球跟進。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推撥球的方法和力量控制。難點:身體與球的合理距離。
(二)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直腿運球
糾正方法:按動作要領做無球模仿練習,體會腳背外側將球推撥的動作感受,反復練習,不斷強化。
2、推撥球后,重心滯后,失去對球的控制
糾正方法:提醒學生運球時身體不要后仰,重心要隨球跟進,保持人與球的最佳距離,加強對球的有效控制。
(三)練習方法
1、走或慢跑中用單腳或雙腳交替進行腳背外側運球練習。
2、呈二列橫隊,適當間隔距離,開始練習。第一排用右腳腳背外側向前直線運球15米,返回時改用左腳。到達起點時,第二排交換運球。
3、隊員自由運球向前,并隨時報出教練員伸出手指的數目。
4、運球繞障礙練習。在直線上每隔2米插一個標志桿,共8個標志桿,學生依次運球繞過各標志桿。
5、(四)教學建議
1、初學時,教師可通過腳背正面運球和腳背外側運球的示范講解,讓學生比較兩種方法的不同,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動作概念。
2、中年級階段,要求學生基本掌握腳背外側運球的動作要領并能初步運用。
3、高年級階段,要求學生能熟練掌握腳背外側運球的動作要領,并能在游戲和比賽中運用。
4、腳背外側運球技術練習,應抓好推撥球動作、運球力量控制、重心隨球跟進,運球變速變向等技術環節,提高腳背外側運球能力。
四、撥球變向過人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撥球變向過人是指隊員在運球過程中,通過撥球動作突然改變方向,達到突破和超越對手的目的。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動作的突然性。
17 難點:過人的時機掌握。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撥球力量過大,使球遠離自己而失去控制
糾正方法:通過各種撥球技術練習,熟練掌握動作,提高對動作的控制能力。
2、撥球動作和時機掌握不好,不能達到擺脫目的糾正方法:要判斷防守的位置和重心,當機會出現后,要突然撥球變向,從而獲得時間和空間優勢,擺脫和突破對手。
(四)練習方法
1、做各種撥球動作的球性練習。
2、面對標志物進行撥球變向模仿練習。
3、一對一練習,一人防守,一人做撥球變向過人,交替練習。
4、分隊小比賽。在對抗條件下提高撥球變向過人能力。
(五)教學建議
1、運球過人技術從動作過程分接近對手、調動對手、擺脫超越對手三個階段。因此,要抓好突破距離、突破時機、突破動作、保護球、重心跟進等技術環節的教授。
2、運球變向時,要強調動作的隱蔽性、突然性、爆發性,才能使對手的反應跟不上、節奏跟不上、重心跟不上,獲得位置上的優勢和主動。
3、要盡可能多地掌握變向過人的動作方法,使隊員比賽中有更多的選擇,有更多的變化,提高技術的運用效果。
4、運球過人練習,要有對手、有對抗,對抗可以由弱到強,防守可以由消極到積極,要注意提高練習的實效性,促進實戰能力提高。
5、運球過人練習,要以有球練習為主,充分調動學生興趣。尤其是小學生,要盡可能安排有球的練習,要安排新穎有趣的練習,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提高練習的效果。
6、撥球、拉球、扣球變向過人等技術具有一定的共性,其教學建議也是互通的,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和
總結
,并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六、扣球變向過人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扣球變向過人是指隊員在運球過程中,通過扣球動作突然改變方向,達到擺脫和突破對手的目的。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動作的突然性。難點:變向后重心的跟進。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扣球意圖明顯,對手有準備,達不到擺脫目的糾正方法:扣球動作要具有隱蔽性,使對手來不及反應,來不及調整,從而使自己處于優勢位置。
2、扣球時,重心較高,影響跟進‘
18 糾正方法:扣球時,重心要降低,并隨扣球方向轉動跟進,保持好人與球的位置關系。
(四)練習方法
1、做各種扣球動作的球性練習。
2、對標志物進行左、右側交替扣球練習。
3、一對一練習。一人防守,一人做拉球變向過人,交替練習。
4、分隊小比賽。在對抗條件下提高扣球變向過人能力。
(五)教學建議
見撥球變向過人。
七、拉球變向過人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拉球變向過人是指隊員在運球過程中,通過拉球突然改變運球路線,達到擺脫和突破對手的目的。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動作的突然性和連貫性。難點:拉球重心的變換與跟進。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拉球動作意圖明顯,被對手將球搶斷
糾正方法:拉球動作要小、要突然、要有隱蔽性,使對方無法判斷運球意圖和變化,從而占據主動。
2、拉球時重心過高
糾正方法:拉球變向時,身體重心要稍降,并隨拉球方向轉動跟進,盡快連接下一個動作,達到突破和超越防守的目的。
(四)練習方法
1、做各種拉球動作的球性練習。
2、對標志物進行拉球變向模仿練習。
3、一對一練習。一人防守,一人做拉球變向過人,交替練習。
4、分隊小比賽。在對抗條件下提高拉球變向過人能力。
(五)教學建議 見撥球變向過人。
八、虛晃運球過人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虛晃運球過人是指利用肢體虛晃動作迷惑對手,使其產生錯覺,誘使其向虛晃方向移動而失去防守重心,當對方出現防守空隙時,則快速運球從另一側突破和超越對手。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假動作的質量。難點:突破的時機和速度。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假動作不夠逼真
糾正方法:要把假動作當作真動作去做,才能迷惑對手,當對手重心移動時,則突然改變動作,才能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
2、突破時機掌握不好
糾正方法:做虛晃動作時要控制好身體重心,并注意觀察對方的重心情況,在對方重心偏移的剎那,突然變換方向、加速從反方向突破對手。
(四)練習方法
1、做身體左右虛晃的模仿練習。
2、用固定球做虛晃撥球練習,左晃右撥,右晃左撥。
3、對標志物做虛晃運球過人練習。
4、一對一練習。一人防守,一人做虛晃過人練習,交替進行。
5、小比賽形式練習。在對抗條件下練習虛晃運球過人能力。
(五)教學建議
1、虛晃過人練習,要從假動作晃動、變速變向、加速突破、跟進控球等重點進行練習指導。
2、過人的前提,是各種假動作要逼真。可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地設計假動作,比一比看誰的假動作多,誰的假動作逼真。
3、過人突破要把握好動作時機,動作速度,動作變化的技術要求。
4、虛晃過人的練習,主要是通過虛晃動作調動對手的防守重心。因此要安排對抗性練習,從消極防守逐步過渡到積極防守,提高練習的實戰效果。
第五節頭頂球
頭頂球是指運動員利用頭的有效部位處理空中球的一種技術。頭頂球技術在比賽中廣泛應用,既可以用于進攻,也可以用于防守,時運動員為了爭取時間、空間,加快比賽節奏的一種技術手段。尤其在罰球區范圍內,頭球的作用顯得更為重要。通過頭頂球技術的教學,應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積極進取、迎難而上的體育精神;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配合意識、責任意識。
2、使學生能夠知道頭頂球技術在比賽中的意義和作用;理解頭頂球的技術概念和動作要點;初步掌握原地頭頂球技術的動作方法,并能在足球比賽中嘗試運用。
3、增強學生的腰腹部及腿部肌肉力量,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性。
一、原地頭頂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身體正對來球方向,兩腳前后站立或平行站立,膝關節微屈,上體稍后仰,兩臂自然張開,挺胸展腹,下頜收緊,兩眼注視來球。頂球時,蹬地、收腹、擺體,用前額正面頂擊球的后中部,擊球時,頸部保持固定,擊球后繼續前送,以便于控制出球方向。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頂球的部位。難點:頂球時機的掌握。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擊球剎那閉眼縮頸,沒有主動地用前額擊球 糾正方法:可采取本人持球,做主動擊球練習,要求擊球剎那不閉眼,找準前額的擊球部位。
2、擊球時機掌握不好,使頭在被動部位擊球
糾正方法:進行徒手的模仿練習,體會上、下肢與身體的配合發力動作。
3、上下肢的動作與軀干的發力配合不協調,發力動作出現脫節和停頓
糾正方法:自拋自頂或兩人一拋一頂的配合練習,體會自下而上的發力動作,保持上下肢動作的協調連貫。
(四)練習方法
1、雙手持球,練習頭頂固定球的動作,體會前額頂球的動作。
2、自拋自頂,要求動作協調,前額頂球部位準確。
3、兩人相距3---4米,一拋一頂練習,體會頂球的時機。
4、兩人一球隔網頭球游戲。
(五)教學建議
1、要通過講解和示范,消除學生的害怕心理,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頭頂球技術練習。
2、頭頂球的技術練習,要從準備姿勢、頂球時機、用力順序和動作的連貫性等方面進行指導。
3、多采用游戲的方法練習頭頂球,如“比比看誰頂的遠”、“比比看誰頂的準”等。
4、在學生初步掌握頭頂球技術后,可利用射門與頭頂球技術結合起來,距離球門一定的距
21 離,進行頭頂球射門,將原地頭頂球技術運用到小比賽中。
二、跳起頭頂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要選好起跳位置,兩腳前后站立,維持身體平衡,掌握好起跳時機,起跳腳積極蹬跳發力,手臂協調向上提擺,起跳后,挺胸展腹,形成背弓,兩眼始終注視來球。跳至最高點時,迅速收腹擺體,下頜收緊,前額積極迎球頂送發力,頂球后屈膝緩沖落地。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起跳與擺動動作的協調連貫。難點:起跳時機與頂球時機。
(三)易犯錯誤與糾正方法
1、起跳后,肢體動作不連貫,動作脫節和停頓
糾正方法:做原地起跳、展體、擺體、頂擊的完整動作,反復練習鞏固,形成動作定型。
2、起跳時機把握不好,騰空后身體控制能力差
糾正方法:頂懸吊球,把學生按身高分成若干個組,成縱隊依次慢跑前進,用前額正面頂懸吊在門柱下面的球。
(四)練習方法
1、雙腳起跳模仿練習。
2、跳起頂吊球,看準來球,把握好擊球時機與擊球點,講解從腰部到頭部的用力感覺。
3、頂球射門,學生兩人一組,頂球隊員站在罰球弧線附近,擲球隊員站在球門內將球拋至罰球點附近,頂球隊員頂球射門。
4、雙腿起跳爭頂球,一人拋球,其余人跳起爭頂球。
(五)教學建議
1、初學時,多做動作模仿練習,主要讓學生體會動作的過程,逐步形成動作概念。
2、跳起頂球練習,要注意抓好助跑、起跳時機、空中擺體、頂球時機和落地緩沖等技術環節,使各環節動作有機結合,協調連貫。
3、跳起頂球要充分利用腰腹的力量,通過收腹擺體,將全身力量傳遞到擊球部位,通過迎球頂球使力量作用到球上。
4、擊球高度要根據練習的要求而定,若需頂出平直球,要擊球后中部;若需頂出高球,要擊球后下部;若需向下頂球,要擊在球的后上部。
5、兩人一組練習是最常采用的練習形式。
第六節 搶斷球
搶斷球是通過規則所允許的動作方法,將對方控制或傳出的球搶到或破壞掉,是足球重要的防守技術。可分為搶球和斷球兩種,有正面搶、側面搶和鏟球等動作方法。通過搶斷技術的教學,應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勇于拼搏的精神和作風,養成遵守規則、尊重裁判、尊重對手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了解搶斷球的規則要求和動作要領,掌握搶斷球的基本方法,提高比賽中的對抗能力;
3、發展學生的力量、靈敏等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不怕困難、敢于競爭的精神和勇猛頑強的意志品質。
正面跨步搶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面對對手,身體重心稍降并落在兩腳間,當對手運球腳即將著地剎那,支撐腳快速發力后蹬,搶球腳以腳內側對準跨出,膝關節彎曲,上體前傾,身體重心移至搶球腳上。如果雙方的腳同時觸球,則要順勢將球向上提拉,使球從對方腳背滾過,同時身體重心要隨球跟進,把球控制在自己腳下。在離球稍遠搶不到的情況下,則可用腳尖破壞性將球捅出。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搶球的時機。
難點:搶球后身體重心的跟進。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搶球時機不好,不能搶先觸球,使自己陷入被動
糾正方法:不要急于行動,要善于把握對方脫離對球控制的剎那,積極、果斷、快速準確地搶球,提高搶斷的成功率。,2、搶球后,重心沒有跟進,不能將球有效地控制
糾正方法:搶球動作要積極,重心要前移,完成搶球動作后,重心要隨球跟進,使球保持在自己的控制范圍內。
(四)練習方法
1、無球模仿練習。兩人一組,相距2米,聽口令,同時做正面上步搶球動作,反復練習。
2、固定球模仿練習。兩人一組,一人踩球,一人做上步搶球動作,交替練習。
3、兩人一組。一人直線運球,一人做正面上步搶球,交替練習。
4、搶圈游戲。若干學生圍成圓圈進行傳球,圈內學生練習正面搶球
(五)教學建議
1、搶斷球練習時,教師應針對搶球距離、搶球時機、重心跟進等主要技術環節進行指導,提高練習的效果。
2、練習的安排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慢到快,使學生逐步適應,消除身體接觸、身體沖撞的害怕心理,提高練習的主動性。
3、進行搶斷球練習時,要加強安全教育,控制危險動作,避免傷害事故。
第七節 守門員技術
守門員技術包括準備姿勢、移動、接球、撲球、拳擊球、托球、擲球和踢球等。接球技術又包括接地滾球、接平直球、接高空球等。通過守門員技術的教學,應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勇敢、果斷的意志品質,以及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風。
2、學習了解守門員技術的內容及規則要求;學習和體驗守門員的基本接球技術。
3、培養學生的反應、判斷能力,發展學生的速度、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五)接地滾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守門員接地滾球可采用直腿式和跪撐式兩種方法。
1、直腿式接球方法。兩腳左右自然開立,腳尖正對來球,兩膝伸直,體前屈,兩臂并肘前迎,兩小指靠緊,手掌對球。在手觸球的剎那,隨球后引并屈肘、屈腕,用兩臂將球抱于胸前。
2、單腿跪撐式接球方法。兩腳前后側開立,稍寬于肩,以單腳側跪方法迎球,上體稍前傾,固定接球手型,球觸手的剎那,隨球后引并屈肘、屈腕、用兩臂將球抱于胸前。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接球的手型。難點:接球緩沖動作。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選位不正確,移動不及時,身體側身接球
糾正方法:快速反應,及時移動至球的運動路線,面對來球接球。
2、接球時手臂與兩腿的間距過大,導致漏球
糾正方法:接球時,注意控制手臂與兩腿之間的距離不能大于球體。
3、接球時手指過分彎曲,手型小,接球不穩 糾正方法:重復接球手型練習,做到規范準確。
(四)練習方法
1、做無球模仿練習。主要體會接球手型和收球緩沖動作。
2、按照教師的手勢做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移動的步伐練習。
3、兩人一球,相距6米左右,一人踢,一人接,交替練習。
4、分成人數相等的兩大組,一方射門,一方守門,雙方進行比賽,守門成功率高的隊獲勝。
(五)教學建議
1、接球練習前,要介紹守門員的選位和接球的準備姿勢,讓學生了解守門員選位的基本原則,了解守門員接球前的準備姿勢,為接球練習做好前期準備。
2、結合不同年級的學生情況,初學守門員動作時,應采用游戲的方法引導學生體驗做守門員的樂趣。到高年級時采用分角色的方法來掌握更多的守門員技能。
3、初學接球時,要從接球動作方法的分類開始講起,多與示范相結合,最后再講具體的接球方法和注意事項。教師在講解時可以采用分析對比的方法。
4、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觀察、發現學生的錯誤與誤區,分析原因,及時給予幫助與指導。
5、初學守門員接球技術時,要求學生控制射門的力量,預防因力量過大而導致傷害事故。
二、接平直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平直球指膝以上、胸以下的空中來球。接球時面對來球,上體前屈,兩手掌心向上,兩手小指相靠,前迎接球。當球觸手剎那,兩臂向后撤引緩沖,將球抱于胸前。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接球手型。
難點:接球時機和緩沖動作。
(三)易犯錯誤與糾正方法
1、手型不正確,接球不穩
糾正方法:加強接球手型的練習,保證接球時,手型相對穩定和固定。
2、接球時兩臂向后引撤緩沖不夠
糾正方法:接球時,手臂向后引撤緩沖要與來球速度相對應,來球速度越快,手臂引撤的速度也要加快。
3、接球的時機掌握不好,易脫手
糾正方法:通過各種球速的練習,增加判斷球速的能力,提高接球的準確性。
(六)練習方法
1、接平直球的模仿練習,領會接平直球的動作要領。
2、聽教師指揮做側向移動練習。三人一組,兩人做門柱,一人移動練習,若干次后互換角色。
3、兩人一組相距5米左右,一人拋,一人接,若干次后互換角色。
4、四人一組,一人做守門員,三人站在相距5米左右的位置左右中分別站開,依次拋球練習,若干次后互換角色。
5、分成人數相等的兩大組,一方射門,一方守門,雙方進行比賽,守門成功率高的隊獲勝。
(七)教學建議
1、要循序漸進地安排練習,消除學生守門員技術練習的畏難情緒和恐懼感。
2、進行守門員技術練習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判斷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3、守門員技術教學要嚴密組織,確保各種練習能按要求、有秩序的進行,從而保證教學效果。
4、教師可先要求學生將足球內的氣體放出一些,減輕足球對胸部的沖擊,提高學生接球的勇氣和積極性。
5、加強安全措施,要求學生控制射門的力量,避免因用力過大而導致傷害事故。
三、接高空球
(一)動作方法與要點
接高空球的手型為“球窩”狀,兩臂上舉,手指向上,掌心向前稍內傾,兩手手指分開,拇指靠攏。接高空球的方法有原地站立接高空球和跳起接高空球等方法。
1、原地接高空球時,身體正對來球,當球臨近時,兩臂舉起迎球,控制好接球手型。觸球剎那,掌心要空,手腕手指用力接球,手臂順勢下引緩沖收球,手腕扣緊,前臂旋外夾肘,兩手貼緊球體表面翻轉滑動,將球抱于胸前。
2、跳起接高空球時,首先觀察來球的路線,判斷來球的旋轉方式和落點,然后選定起跳點,掌握好起跳時機,保持身體在空中的平衡,跳至最高點時,伸臂展體將球接住或一腿提膝內扣做自我保護,并順勢收于胸前。落地時,注意屈膝緩沖。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接球手型。
難點:接球起跳時機和接球控制空間。
(三)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接球時肘關節過度外展,接球后緩沖動作不連貫
糾正方法:進行模仿性練習,注重強調手臂伸展,手型固定,接球后要順勢緩沖將球護在胸前。
2、接球時兩手掌相對,手型后仰,使球從兩手臂間漏掉或脫手
糾正方法:進行自拋自接練習,注意控制好手型,增加觸球面積,提高接球的穩定性。
3、起跳時機掌握不好,沒有至最高點接球
糾正方法:兩人一組,一人拋高球,另一人移動后跳起接球,提高把握起跳時機的能力。
(五)練習方法
1、自拋自接手型練習。
2、兩人一組,一人將球輕輕拋擲于對方斜上方,一人迎上跳起接球,交替進行練習。
3、對墻自拋自接練習,將球大力擲向墻面,待球彈回時,迎上接球。
4、分成人數相等的兩大組,一方射門,一方守門,雙方進行比賽,守門成功率高的隊獲勝。
(六)教學建議
1、結合五、六年級學生情況,學習接半高球技術前,可以設置教學情境,利用“拋球叫號”等游戲,使學生加快應答反應,提高練習的趣味性。
2、學習接高空球時,要針對接球手型、起跳時機、接球時機、緩沖效果等關鍵技術環節,反復強調、重復練習。
3、在初步掌握接球動作后,可將踢球與接高空球結合起來,在距離球門十米左右的地方踢高球,讓學生接高空球。
4、組織小型比賽,使學生能在比賽的對抗環境中,運用所學的接高空球技術。
足球教案技術部分篇五
足 球 技 術
一、界外球
當皮球越過邊線時,應由最后觸球球員之對方球員在球出界的位置擲界外球。
擲界外球之球員必須雙足站立在邊線上或邊線外地面,并雙手持球從頭后經頭頂擲出。
二、球門球及角球
若皮球越過底線(并非入球)而最后觸球之球員為攻方球員,則守方球隊可獲得球門球。
反過來說,若最后觸球之球員為守方球員,則攻方球隊可獲得角球,而此角球應在皮球越過底線一方的角球點上開出。
三、
罰球間接自由球應在犯規點開出,但若踢出后并未讓其它球員觸球而入網,則不算作入球。
在以下情況下球證才判直接自由球﹕ 踢或意圖踢對方球員。絆倒對方球員。跳向對方球員。
用粗暴或危險動作去碰撞對方球員。從后去碰撞對方球員。
擊打或意圖擊打對方球員。抓著對方球員。推對方球員。
用手或手臂觸球。向對方吐口水。
主踢直接自由球時,直接射球入網亦算作入球。
**處理間接自由球和直接自由球時,如果守方的球員與球的距離不足十二碼罰球,若守方球員在己方的禁區內觸犯可導致判罰直接自由球的十種規條,則可被判罰十二碼罰球。當執行十二碼罰球時,除主踢球員及守門員外,所有球員皆要離開禁區及最少距離罰球點十碼之外。
四、盤球的基本要點 :
普通人在盤球時常犯一種錯誤,就是光看皮球不望對手,或光望對手不察皮球。其實從球星示范中,大家不妨留意他們均有一個共通點,其額頭通常向著對手,這種做法,能令自己的視線范圍,既可留意皮球亦可留意對手活動。其次,在推波的時候,跑動的幅度應追貼皮球的速度,人慢波快唔掂,波快人慢更唔掂,如何能掌握人波協調,嘗試在盤球時,用膝部作指南針,盤球時瞄住皮球跑動,皮球在膝下推波,皮球離膝就追波,只要多練習掌握推波追波節奏,盤球技巧不難到手。
腳內側盤球
較易控制和保護皮球,但推球的速度則較慢。(圖一)
腳外側盤球
如要控制皮球需要一定的技巧,但推球速度高而且隨時用腳外側將球傳出。(圖二)
正腳背盤球
普通人不大愿意嘗試的盤球技術,原因是多數人習慣腳內側或腳外側盤球,其實正腳背盤球如能和皮球協調,可以發揮球員最高的跑動速度。(圖三)圖一
接球(控球):
圖二 圖三
一場比賽中,如果沒有控球,根本不會出現傳球、盤球甚至射門,可見控球技術的重要性。
▲第一腳控球的質素好與壞十分重要,愈簡單的▲控球技術其實大有學問。
▲球員應以足球的來勢決定自己采用何種控球技術。
▲控球方向選擇正確,對往后的動作非常重要。
▲將球控往遠離對手的一邊,可令對手難于搶截自己的皮球。
腳內側
接球
腳外側
接球
正 確 控 球
五、頭 球 :
在一足球比賽中,很多時都要去迎項來球, 別是接應底線傳中球時,無論你是后衛或前鋒,都必須要有良好項上功夫以瓦解攻勢或制造入球.立定頭球-正額迎頂,頂向前
頂向側面
躍起頭球-正額迎
六、射門 :
1、正腳背射門〔沖力射球〕
優點:力度大,球速快,射程遠。
弱點:對手較易捉摸射球去向,另外準確度較難 掌握。
要點:起跑點,皮球和目標應成一直線,膝向目標輕松助跑,立足腳站在皮球側近,自然向后提起小腿,眼望皮球頂部,鎖緊腳眼揮動小腿抽向皮球中央點,擊球后身體勢追前完成整個射門動作。
秘訣:腳尖向下,球速快慢取決于小腿揮動速而非來大腿力量,射球前宜預先選定擊球部位,射球后收緊大腿前部肌肉可避免不慎弄傷半月板。
2、腳外側彎射〔外彎香蕉球〕
適用范圍:繞過對手封堵的中至較遠距離的射門。
技術要點:斜線碎步跑向皮球,當立足腳站在皮球側近的時候,提腿扭擺身體鎖緊腳眼,利用腳外側抽擊皮球偏外三分一處,射球后順勢收膝完成射門動作。
小小秘訣:腳尖向下,利用腳背偏外平面拉擊皮球,較易形成皮球外彎去勢,射球力度越大弧度越大,力度弱則難以繞越對手。
3、腳內側彎射〔內彎香蕉球〕
適用范圍:繞過對手封堵的中距離射門。
技術要點:斜線跑向皮球,立足腳站在皮球側近,提腿鎖緊腳眼,利用腳內側抽擊皮球偏外三分一處,擊球過程順勢扭動身體,射球自然彎出。
小小秘訣:腳尖向前偏上,善用球靴內側商標位觸球,較易掌握皮球去向,射球力度過大會導致皮球高飛而去,力度弱又較難繞越對手。
4、腳內側撞射〔掃把腳射門〕
優點:射門準繩易掌握,起腳后較易改變方向。
弱點:射球力度偏弱,對手較易捉摸皮球去向。
要點:輕松跑向皮球,射球前平衡身體,膝向皮球順勢提腿,當立足腳站在皮球側的時候,輕扭身體膝轉向外,鎖緊腳眼撞擊皮球中央將球射出。
秘訣:射球時腳尖保持向上,用球靴內側商標位撞擊皮球,較易掌握皮球去向 ?平時可練習用腳內側拍墻,練至僅得一下撞擊聲為佳,如有兩下聲響表示腳內側和皮球的接觸面尚未掌握